第一篇:资料总结:网络视频对广电业的影响
广电现状:
1、我国广电行业总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近年来,我国传统广电媒体虽步履艰难,但是创收收入仍能保持增长趋势,只是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其中广告收入增速下降,而网络收入量不断增加,所占比重变化不明显,具体情况见表 1 所示。我国广电行业总收入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5 年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为 3914 亿元,较上年增长 7.66%,从收入构成来看,广告收入在广播电视行业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继续降低,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见图 1 所示。
2、我国广播收听概况
总体媒介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受众媒介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等原因,导致我国广播人均日收听分钟数有所降低。网络广播可以实现信息保存,不受播出时段的限制、不受发射功率的影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让只可听的广播变得可视可读等因素,导致网络 广播吸引了大量受众。目前,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过程中,传统广播栏目正努
力有意识地改进固有的话语体系、表达习惯及呈现方式等,使节目更为用户所喜闻乐见,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方式融入新媒体。
3、我国电视收看概况
现阶段,我国有线电视行业呈平稳发展状态,2015 年上半年,装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数达 2.4 亿户,入户率达到 54.70%。与此同时,电视收视时长下降趋势明显,2015 年上半年降至156 分钟,达到了近年最低,收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见图 2 所示。电视以其根本属性而言,受收看时间和信息容量限制,所以对受众来说它还是有限的。而网络视频可随时随地观看、容量无限,随着无线网络、4G 网络的发展,手机终端、笔记本电脑的更新换代,接收端的便携性大大改观,网络取得了现代人的青睐。
我国传统广电媒体发展障碍分析
1、传统媒体融合内生动力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对传统媒体有大量的保护政策,从新闻资源和传播渠道上给予其“特殊权利”的优待,使传统媒体主导了信息传播,独占新闻传播权,具有专属传播平台和渠道。由此,传统媒体成为唯一可以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平台,具有绝对的内容和渠道优势,因为对信息的“垄断”,传统媒体缺乏忧患意识,存在无视新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的现象。在政策的保护下,一些传统媒体养尊处优,高高在上,无视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本停留在表面的措施和方案上。
2、传统媒体管理制度制约了媒体融合之路
当前,审批制度、主管主办制度、行业管理制度、属地管理制度构成了我国传统媒体管理的四大制度。这些制度虽然适合于传统媒体时代,但在新媒体时代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在
管理制度上,由于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管理标准,使传统媒体具有运营规则优势;在股权结构上,传统媒体或是国有事业单位资产,或者转企改制后依旧一股独大,难以成为真
正的市场主体,接受市场的考验。同时国家也会在财政资金和项目规划上给与传统媒体优待,制度倾向于传统媒体,营造出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属地管理制度使传统媒体存在区域化
分割和行业化分割的体制性制约,媒体资源过于分散,难以通过联合相互学习和弥补短板。尽管一些先行媒体集团已在集团合作领域有了一些尝试,但是囿于属地制度,跨地区的合作模式还不成熟。审批制度在时间效率上会与新媒体的特性相冲突。传统媒体制度影响下产生的政企不分、采编与经营不分、资本运作限制等都会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造成阻碍。
3、传统运行机制难以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
媒体融合要求机制创新,现有传统媒体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考核机制等大多体现的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运营理念,迟滞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新媒体或成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平台,或脱离其单独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张皮”现象较为普遍。首先,新闻生产流程以传统媒体为主、供稿方式优先选择纸媒、缺乏一次采访多元传播的全媒体意识、媒体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传统媒体呈现的效果不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其次,以传统媒体固有考核标准制定薪酬和考核机制,以发表在纸媒的稿件数量,有无头版稿件、头条新闻,是否是独家新闻等考核体系严重阻碍了新闻从业人员在新媒体业务上的发展。最后,落后的人员培训与交流机制使得采编人员具有较强传统新闻素
养,但缺乏新媒体素养,阻碍了媒体人员与时俱进。
4、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传统媒体一般需要三类人才,分别是采编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目前,媒体中的这三类群体的分布比例较为不合理,媒体采编人员仍占大多数,技术人才在媒体人才队伍中占
据的比例较小。新媒体的多类型呈现形态要求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提高,要求媒体管理人员提高企业家精神才能更好向新媒体转型。以一些资深媒体人跳槽和离职为代表,许多传统媒体业的人才向新媒体流失。在情感上,容易使原有工作团队、媒体集团甚至是媒体行业陷入 自我怀疑和自我审视的情境中,行业内部凝聚力减弱;在业务上,一些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传媒人才流失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传统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1、加快资源整合或重组步伐
传统媒体应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从资源上更好地实现融合。另外,通过推出手机电视和数字电视,与新媒体强强联合等手段,实现内容资源增值与融 合。传统媒体可以根据新媒体的不同传播方式编排自己的内容资源,通过多个渠道传播出去,能够更大范围地被用户接触到,增强内容的宣传力度。
2、用新媒体市场的眼光,重塑节目制作理念
融合发展要求传统媒体调整节目制作理念,从过去用一套节目来满足所有观众需要的观念转变为给不同定位的观众多样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核心是去除媒介分割现状,融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之间的界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用户需要与新闻业务结合起来,更多采用来自于受众的内容,起到“聚合器和可信任的导航”的功能来聚合用户 创造的内容。
3、创建全媒体化的生产线
转型后的新媒体生产团队,不同于以往条块割据、单项办公的方式,可采用全媒体化各技能工种集中办公的模式。改变组织架构,由以前条块分割,变成统一管理,整个管理线人员相互配合创造新媒体需要的节目产品。
4、建立多渠道与多平台传播意识,创建两微一端等互联网媒体 尝试新媒体传播渠道,让传统媒体人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学习掌握制播新技能的状态,逐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同时,发展社交媒体,注重数字与移动市场,推出新闻客户端和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创办互联网媒体,实现全媒体的传播机制。
5、深化传统广电媒体的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是一项涉及产业与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制播分离可以搞活我国传统广电媒体的经营机制,使其在融媒体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活力、更好地发展。制播分离有整
体推进模式、局部推进模式、综合推进模式、循序渐进模式等,我国传统广电媒体也应顺应形势,进一步推动制播分离,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的冲击:
1、受众成为传播者,开启双向传播时代。
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媒体有明显不同。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传、受关系已经发生转变,传者与受众的角色也随时转换,一个新的双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新媒体下的传、受关系。传统广电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不可选择的线性传播,传播内容只能按照传者编排的顺序依次播出,而无法实现受众对内容和播出时间的自由选择。这种单一的信息控制模式决定了低程度的用户和媒体渗透率。
2、传播渠道内容生产上的转变。
从传统广电到新媒体,这一媒介进化的过程,最基本最表层的转变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变化。在内容的生产上,新媒体的多元化内容生产消解了单一语境下一元文化的垄断。受新媒体内容制作方式的影响,当前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节目制作方式正盛行。
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和《快乐向前冲》以及中央电视台的
《星光大道》,沿袭了大众娱乐的模式,注重让更多的受众展现自我,实现了内容的碎片化和分众化,从而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收视率居高不下。
在内容传输上,新媒体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多终端、立体化的传播。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为例,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其形成了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电视特色与网络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功能上,音视频可以自由播放、下载和分享;内容上,既集成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精品内容,又集纳了诸多网络自制节目;终 端 上,包 括了网 络 电 视、手 机 电 视、IPTV 电 视 以及移动电视等;地域上,不仅覆盖国内,并且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内容控制上的转变。在内容的控制上,新媒体势必对传统广电媒体造成冲击,导致它们垄断信息的成本增加,效果减退。
3、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电传播效果的冲击 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更具有互动性。
新媒体的双向传播模式相对传统广电的线性传播和一对多传播更具有互动性。虽然传统媒体为满足受众的新兴趣点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由于其“传者信息垄断”的一对多传播模式的本质使得其难以应付面对来自受众的挑战。随着新媒体显示出良好的受众参与性,传统广电媒体也逐渐采取开放的节目形式,短信互动、观众来信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但当面对充分互动、一对一的个人化需求时,传统广电就显得黔驴技穷了。技术条件、节目制作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传统媒体对受众互动与个人化服务要求的满足与受众对其期望相差甚远。新媒体分众传播的优势促使传统广电转型。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相对于传统广电传媒,新媒体的分众化优势越来越显著。在受众市场被传统媒体瓜分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媒体格局之后,新媒体只有在缝隙中寻找渗透点,专对某一特定受众群细心耕耘。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新媒体经营的专业度和灵活性,也提高了传播的精准性。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受众的青睐,细分受众,走分众服务的路线成为当今传统媒体的改革要务。新媒体发展促使传统广电通过媒介融合强化传播效果。
面对网络视频的冲击,电视未来的八大转型:
电视台要赶上互联网视频,在经营理念上要充分理解以下八个转变: 一是把电视频道转变为产品,也就是转变为视频APP。类似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APP,以用户为中心,不断迭代,不断完善,完善UI、UE设计,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积聚最大量的用户群体,在规模用户的基础上方可以实现商业运营。
二是把电视观众转变为用户。传统电视台的基本商业模式是广告,只要节目有一定的收视率就一定有广告收入。但是电视台完全不掌握自己的观众是谁,在哪里,有什么喜好。通过视频APP产品的建立完整的用户体系,掌握用户的收视行为、习惯、偏好、个人信息等资料,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节目体验的同时为精准广告、在线交易等商业模式提供了空间。
三是把传播转型为运营。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信息碎片化,电视台传播的功能和优势不复存在,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商业成为电视台转型的必须。
四是把渠道转变为平台。传统电视台把节目制作播出后,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网络以及地面电视网络等渠道负责将节目传输给观众,电视台在转型中必须有互联网电视的技术平台,在互联网视频平台上直接完成节目的播出传输,而这个技术平台需要巨大的技术和资本投入。
五是从客厅转型为移动。传统的收视场景是一家人在客厅里一起看电视,这个情形正在成为历史。视频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为新的收看方式,视频的跨屏传输、多屏分发,无线宽带网的泛在化,移动化将是视频消费的必须组成部分。
六是从孤立到社交。在互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群,视频的社交化分享、发现、评论等成为必然,视频产品必须具备社交功能,实现电视的社交化。
七是终端从功能转向智能。和功能手机一样,传统的电视接收机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电视的收视终端将全面智能化,包括智能电视机、智能机顶盒、游戏机、蓝光播放机、TV Dongle、PC、PAD、智能手机等都将成为视频收视终端。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尺寸屏幕的各种终端将是电视台转型必须面对的。
八是传输渠道从专网变为公共互联网。以往的电视传输渠道,包括地面网络、有线网络、卫星网络等都是传输电视节目的专门网络,随着宽带网络的快速提升,电视专网将会完成使命,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宽带互联网最终将成为视频的唯一传输渠道。
互联网视频对传统电视剧行业带来的变革:
1、内容来源变了:网络IP戏份最多
从源头上看,电视剧的内容来源有了变化。编剧淡化,IP强化,而网络IP则越来越被重视。但看今年,市场上反响较好的电视剧,《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琅琊榜》、《芈月传》等都是网络文学IP的电视剧化。许多电视剧行业人士也表示的确当下的电视剧内容具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气质,网络文化正在电视剧行业渗透着。
2、宣传发行的渠道变了:视频网站功不可没
互联网对于电视剧最大的改变要数宣发渠道,从最开始的电视剧由电视台全部播完之后才登陆网络,到后来网络视频延迟电视台几小时之后播出,再到视频网站与电视台同步播出,未来还会出现视频网站先播电视台后播的情况。于未来的电视剧已经不是仅仅针对电视台用户了。而输出渠道上,视频网站已经成为电视剧不可忽略的输出平台。“一剧两星”政策之后,传统影视公司更加意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双方握手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事实上,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一剧两星”的政策开始实施。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二集。政策出台后,多数卫视的电视剧剧场在每晚“3集”变“2集”后,收视明显下滑。这大大影响了电视剧企业的收入和盈利能力,不仅大部分电视剧一轮价格有所下降,乃至部分精品剧的二轮价格也有所下滑,一些电视剧制作公司三季度表现低于预期。面对这样的情况,向视频网站输出成了电视剧制作方避不开的选择。
3、开发方式变了:从单一电视剧到全产业链布局
华策影视高调公布了S(Super)IP概念,其旨在撬动强势IP巨大的粉丝红利,一揽子开发运营包括剧、大电影、游戏等核心产品矩阵,打通具独立变现能力的不同娱乐消费场景。另外,影游互动也是互联网对电视剧行业产生影响的关键。影游互动即影视与游戏的结合。既包括影视改造为手游、页游、端游等网络游戏产品,也包括手游、页游、端游等网络游戏产品反向制作成为影视作品进行上映或播出。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两个领域打通资源,影视剧还可以从游戏产品中获得新收入点,游戏一方同样也可依托影视剧获得足够曝光,业务风险减少且快钱效果非常显著。“原作超强IP、庞大粉丝基础、天然游戏用户的优势便利,二者合作势必让影视热度带动游戏影响力急速扩张。若能很好丰富玩家体验,更可让影视播放周期结束后继续延续话题热度,是明显的强强双赢。”
互联网视频直播类业务对电视台的影响
当前,包括互联网电视在内互联网视频平台直播类业务越来越多,从传统电视频道网上直播到商业体育赛事直播、活动直播、游戏直播,再到娱乐真人秀直播间,网络视频直播业务掀起了一股热潮。从广电媒体的角度看,互联网视频直播类业务对电视台业务影响是很大的。其在直播内容种类和编排形式上更加灵活,对电视台首当其冲的是体育类频道业务,其次是电视剧类业务。
对电视台体育类节目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型商业体育赛事转播权都分为电视转播权和互联网转播权。国内各大体育赛事互联网转播权基本都落在商业视频网站上。现在国内做得最好的主要是腾讯体育和乐视体育。相比传统电视频道,体育赛事互联网直播有明显的优势,也因此正在不断蚕食传统电视台体育直播类业务。一方面,互联网直播能够容纳更多的体育赛事和更多的比赛场次,甚至还可以根据喜好在同一场体育赛事直播中选择不同的角度观看,用户选择权更多。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的交互特性和社交优势,在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能做到边看边聊,交互体验更好,对用户来说,吸引力就更大。通过积聚的大量体育赛事资源,包括丰富的赛事直播版权、体育解说主持人、直播技术资源等,网络平台已经由大量冠名广告、植入广、页面广告以及付费会员的方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对电视剧等其他专业频道的影响。互联网上直播频道的数量不受限制,远远大于传统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频道,内容异常丰富,轻易实现内容垂直化、细分化。在频道节目编排也更趋人性化,能够根据网民观看行为数据灵活编排节目内容,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对网民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和粘性。乐视网中的乐视轮播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视频节目内容和频道供用户选择,还能随意在直播、点播中切换,看节目的自主性强。这种模式,对传统电视专业频道将带来很大的影响。视频直播云平台将会大大削弱电视台现场直播业务互联网视频直播云平台,其业务灵活性非常强,业务开展成本极低,操作简单,在带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清直播,加上互联网直播的跨平台、跨终端、网络交互、社交分享、简单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商业企业、教育培训等客户的青睐。随着互联网视频直播的普及,传统电视在现场直播活动业务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将大量削弱电视台直播活动业务的份额,同时也将推动电视台现场直播业务的融合变革。
互联网视频直播业务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互联网视频直播业务模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以电子竞技类游戏直播为例,据统计,其仅在2014年就吸引力全球2.05亿观众观看,且其在比赛观看上的时间也从2012年的13亿小时到2014年的37亿小时,几乎翻了三倍。随着互联网各类视频直播业务的不断发展,直播内容正越来越丰富,对年轻受众的分流也愈加明显。
专业网站:
广播电视台下属网站: 数据: 例子:
影响(利和弊): 芒果TV:
芒果TV是由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的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供应平台,同时也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面向电脑、手机、平板、电视机,实现“多屏合一”独播、跨屏、自制的新媒体视听综合传播服务平台。“芒果TV”呼号于2008年正式启用。芒果TV在整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和芒果传媒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整合内容、创新服务应用、拓展传播领域、完善用户体验,开辟新型视频传播业态,贯通视频生活应用,致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网络视频平台品牌,目前主要包括互联网电视、互联网视频、湖南IPTV、移动增值等多项视频业务,打通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等全终端。芒果TV的竞争环境分析:
(一)视频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1.竞争者数量与实力
截止到 2015 年 9 月 3 日,通过 ALexa 网站查询到主要视频网站的排名情况,包括近三个月的日均 IP(即网站每天平均到访的用户量)和日均 PV(page view,即网站平均每天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通常是衡量一个网站的主要指标),按照日均 IP从高到低的排名如下:
目前主流的视频网站主要是分享类和门户类视频网站,优酷土豆、爱奇艺 PPS 占据第一梯队的位置,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占据第二梯队,PPTV、暴风影音、迅雷看看等占据第三梯队。从图表可以看出(腾讯视频和搜狐视频作为门户网站的子网站,尚未自立门户,因此缺乏流量数据),在网站日均 IP 上,处于最末端的暴风影音是芒果TV 的 2.6 倍,行业领先者优酷土豆则是芒果 TV 的300 倍。视频网站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优酷土豆作为最早也是最大的视频网站,具有先发优势和资源积累优势,爱奇艺 PPS 依托百度强大支持,通过采购专业的版权内容逐渐缩小与优酷土豆的差距,两者的竞争已处于胶着状态。而腾讯视频依托门户母体强大的流量和雄厚的资金优势,极有可能跃入第一梯队。处于第三梯队的视频网站也在积极寻找实力雄厚的“靠山”。2.视频行业壁垒
视频行业存在着较大的进入壁垒,首先是资本和技术壁垒,视频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带宽建设和购买版权内容。第二是规模经济壁垒,目前主流视频网站通过多年的版权采购和 UGC 建设,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节目资源,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这一壁垒。另外商业视频网站通过网络自制及在移动端、OTT端渠道布局弥补在纵向一体化规模经济壁垒方面的不足,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第三是政策壁垒。国家广电总局于 2009 年 8月 14 日正式下发通知规定只有取得“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的“信息网络 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才能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目前,广电总局共颁发了七张互联网牌照,包括湖南电视台,其余六张也都分布在广电行业内部,其他电信企业和终端厂商等都不具有合法提供电视节目内容的资质。3.市场成熟程度
目前,视频网站的发展处于成熟期,各主要视频网站都在努力通过渠道和内容的扩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4.芒果 TV 竞争优势及劣势小结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来看,目前芒果 TV 作为新加入者与处于第三梯队的视频网站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与行业领导者更不属于一个量级上的竞争对手。且在资本、技术、资源积累方面需要突破商业网站已经建立起来的竞争壁垒也非常困难。但是芒果 TV 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即国家政策支持优势。芒果 TV 作为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可以先暂时避开与商业网站在 PC 端、移动端的激烈对抗,在 OTT 端取得先发优势。借助国家鼓励媒介融合 的契机,芒果 TV 完全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场前景不明的较量中,芒果 TV 未来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芒果 TV 视频网站的发展现状分析 优势
1、内容资源丰富,内容创作有专业团队
芒果 TV 系湖南卫视唯一官方视频网站,也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平台,提供湖南卫视所有电视栏目高清视频点播服务,并同步推送热门电视剧、电影、综艺和音乐视频内容,以及部分电视台网络同步直播。依托湖南卫视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和丰富的节目资料,芒果 TV 可以播放湖南广电的所有的节目内容,从而节约大笔版权费用,如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等可以免费在芒果 TV 视频网站上进行不限次的点播。此外,湖南广电集团拥有的专业策划团队也可以为芒果 TV 输送新鲜的创意内容与节目形态。
2.依托湖南卫视忠诚客户群,芒果 TV 潜在受众群庞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10 亿,网民仍以 10 - 39 岁群体为主,占比74.7% : 其中 20 - 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30.4%。湖南卫视以娱乐立台,在细分目标受众的基础上,选择年轻
群体,并定位“快乐”为标签。芒果 TV 的品牌诉求为“看见好时光”,受众群体也以年轻群体为主,两者受众契合度高。3.实行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求 目前芒果 TV 的收看分为免费收看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和会员免费收看并全站免广告服务。以免费收看当前热播的电视剧《青云志》为例,非会员在观看一集 45 分钟的影视剧中,共插播三次广告,广告总时长在 150 秒左右,且最新剧集不能收看。而芒果 TV 推出的会员特权,使会员可以用较低的花费享有全媒体收视年度包月费为 300 元,和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相比有巨大优势,节目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享有TV、PC 移动端会员,全站免广告,自制剧抢先看,院线新片免费看,湖南卫视综艺直播。
劣势:
1.高清技术壁垒
目前芒果 TV 的视频播放模式有两种选择,普通和高清播放,由于技术的原因,在高清播放中经常出现播放不畅,画面停滞,语音和画面不同步等问题,尤其是直播节目,大部分用户仍习惯选择普通播放模式,高清技术壁垒亟需突破,从而提供给观众更好的服务。2.用户收视体验仍需改进。
视频网站的用户体验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用户体验不好,不但会影响用户量的积累,甚至还有可以会拖累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如在芒果 TV 视频网站独播《花儿与少年》期间,用户体验受到了观众的质疑,比如视频搜索不优化;入口不明显;手机及 PC、Pad 并没有多屏打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节目的网络整体收视率。3.网络独播权带来的资金压力 自从湖南卫视实施收回自制节目的网络播放权后,仅在芒果 TV 进行独播,损失了版权的分销销售收入,而且第三方视频网站不会对节目进行营销支持,意味着湖南卫视和芒果TV 需要自己来承担自制节目的所有营销推广费,这给芒果TV 带来了财力负担。虽然芒果 TV 不用承担自制节目的版权费,但需要引入其他节目时资金面临巨大的压力。
机会
1.用户互联网入口移动端逐渐超越 PC 端。
芒果 TV 移动端的发展也已经超越 PC 端,也是芒果 TV多屏互动中最重要的环节。芒果 TV 将使用摇一摇、体感、语音等不同形式,把传统视频的展示功能拓展为交互、购买,无论是观看节目还是挖掘广告价值,都是新的驱动力。2.版权环境加速净化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盗版视频的打击和惩治力度之后,网络视频市场出现了一次大洗牌,视频盗版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对拥有官方、正版视频资源的芒果TV 视频网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3.广告价值的分类销售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主更关心广告的有效传播效果和价值,传统的电视收看广告收视效果和网络视频播放广告收视效果需要分类订价。芒果 TV 正是有着独立于电视的广告体系,不同的节目在电视端和网络端采用各自独立的产品体系和销售体系。同时,芒果 TV 将为各大品牌提供互联网内容营销的新阵地,让品牌和热门 IP 产生强关联,产生最大的效应。
威胁
1.体制的禁锢
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芒果 TV 的独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又为它的发展设置了屏障。
民营性质的视频网站它们可以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律发展,而以芒果 TV 为代表的广电系视频网站却因为官方电视台的体制因素不仅要顺应市场,而且又得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体制的禁锢使得芒果TV 视频网站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瞻前顾后。2.视频网站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布局视频网站。它们也向芒果TV 视频网站一样使用独播战略。比如东方卫视就把独家的播放权给了风行网。苏宁投资的 PPTV 视频网站,也获得了江苏卫视的多档综艺节目的独播权。优酷、爱奇艺等强势视频网站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芒果 TV 的用户群。
(二)芒果 TV 存在的问题
1、自制内容需加强,牌照资源优势需凸显
芒果 TV 需要在依托湖南卫视王牌节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要只做湖南电视台的翻版,只是把内容沿袭到视频网站而已。芒果 TV虽然拥有《马栏山智造》自制板块,但自制节目的收视,目前湖南卫视所有的电视剧、综艺在芒果 TV 占比 38%,其余节目是以自制剧和自制综艺为主,仅仅依赖湖南卫视的播出内容无法承载起芒果 TV 网络播出的体量,芒果
TV 要留住用户还是要做自制内容。
2、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力度不够
芒果 TV 积极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与宣传。芒果 TV 视频网站的官方微博有 139 万粉丝数量,但是粉丝的活跃度比较低,平均微博转发量和评论量还达不到 100。显然可以看出,芒果 TV 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还远远不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的内容推广和宣传可以增强粉丝的活跃度和黏着度,增强粉丝对自制内容的参与感,也可以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口味,以便改善后续内容的制作生产。
三、解决对策
1、提倡“以内容为中心”内容始终是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在视频网站中也是竞争核心也是提倡“内容为王”。优质的视频质量,新鲜的视频形式对广大受众群有致命的吸引力。精致的视频内容才能培养用户群的粘度与忠诚度。芒果 TV 视频网站自从采取独播战略以来,用户群猛增。这迅速增长的受众群就是因为优质视频内容才选择到芒果 TV 视频网站上观看从而形成频繁登入网站的习惯的。芒果 TV 视频网站曾经是优质内容的受益者,希望继续重视提倡“以内容为中心”的方针,继续享受优质视频内容带来的红利
2、目标受众的细分
芒果 TV 视频网站的主要用户群是年轻的一代。网站可以根据这年轻人的细分的受众群进行精准的定位,迎合青年人的收视习惯与口味推出相对应的视频内容与营销模式。年轻的一代是互联网的主力军,所以芒果 TV 视频网站可以进行相对应的互联网模式的摸索。视频网站的外观设计可以更加炫酷点,与受众群的互动模式可以更加灵活,方便点。芒果 TV 可以尝试打造年轻人的视频互动社区的生态圈。从节目内容上来看,可以在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使得节目类型更加多样化;从宣传推广上,有趣搞笑的话题更符合年轻一代的个性化需求。芒果 TV 要突出自己的视频网站的特色要根据大目标受众群也就是年轻的一代的口味与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的细分与满足。
3、技术壁垒的突破
进入云计算时代,视频网站应该突破技术的壁垒。芒果TV 首席技术官黄冬出席并发表“拥抱云的芒果 TV2016 ”主题演讲,发表讲话时说: 芒果 TV 正在开启技术 + 内容视频2.0 时代。芒果 TV 视频网站在应用云 CDN 技术后,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网络直播已达到全程无故障,流畅率达 97% 以上,可播比达 99% 以上。此外,通过应用阿里 CDN 服务,今年跨年演唱会峰值带宽达 5T。芒果 TV 在流量达到峰值时仍会保持流畅清晰的用户体验,较往年有极大提升,会走入行业前列。
4、规范版权问题 因为有湖南台强大的靠山,所以芒果 TV 的视频版权比较规范,有视频版权的优势。不存在版权侵权,盗用等严重的版权规范问题。芒果 TV 视频网站自有节目的版权无需担忧,但是引进视频的版权方面仍有财力上的问题。芒果 TV 可以采取与其他版权制作方进行合作的方式引进视频内容。比如采取制播分离的方式,在芒果 TV平台进行播放然后通过广告分成或者直接购买版权进行播放。
5、采取多元化营销策略
芒果、TV 视频网站目前盈利模式比较单一,需要开发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平台目前主要的收入就是广告。视频广告可以采取与受众群互动的多元化方向创新。把广告也做的有趣,互动,娱乐。观众越来越对硬性的广告反感,作为视频网站方面,可以与广告商进行深层次的广告植入,进行恰到好处的软植入。
爱奇艺:爱奇艺视频网站,正式成立于 2011 年,从创建之初,以坚持独家购买正版影视资源、打造流畅高清体验为经营理念,背靠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通过其技术数据支持和持续的资金投入,积累大量优质节目资源的同时,打造良好用户关系,2015 年更是凭借其自制剧《蜀山战纪》、《盗墓笔记》以及自制节目《奇葩说》、《偶滴歌神啊》等,创出网络收视佳绩,市场份额达 56.4%,付费用户大幅度增长,超过优酷土豆,成为行业领先。
一、爱奇艺发展现状
(一)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建立良好的用户体验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选择视频网站的一个重要因素。爱奇艺从最初上线就坚持“悦享品质” 的经营理念,坚持完善用户体验,以购买正版高清的视频资源为主,为用户提供免费、流畅、丰富的专业视频体验。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的视频大脑 -“爱奇艺大脑”,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得到用户的习惯爱好,为其提供更加良好的体验。(二)独家正版资源,建立海量资源库
确立了购买正版视频资源的发展模式。拥有正版高清的独家版权的爱奇艺,建立起中国最大的正版视频内容库。并尝试免费给用户体验,良好的收视体验和丰富的内容,让爱奇艺在竞争激烈的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2011 年独家购买《甄嬛传》网络独播权,开启网络独播的先河,2013 年爱奇艺宣布内容独播战略,一时间爱奇艺打破与其它网站的同质化节目的格局,独播的影视剧和节目让爱奇艺的用户数量和忠诚度稳步提高。
(三)打造优质自制内容,实现视频内容差异化
除以购买内容独播实现差异化竞争外,爱奇艺逐步打造优质自制节目,丰富差异化竞争的策略。“爱奇艺出品”战略是爱奇艺公司提出的打造有特色的高品质自制节目的发展战略,通过成立影视制作工作室、投资 IP 等方式打造爱奇艺出品。爱奇艺投拍的会员点播网剧 《盗墓笔记》热度不断,一天之内点击量轻松突破 10 亿,优质 IP 和题材对用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四)注重多平台合作,最大化覆盖用户
在布局移动端、PC 端等多终端情况下,爱奇艺也积极开展和传统电视媒体的合作。通过共同投资拍摄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实现爱奇艺向电视台的反向输出。爱奇艺联合东方卫视共同打造的真人秀《我去上学啦》,围绕六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明星回归校园,与在校中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节目题材在爱奇艺和东方卫视双平台播出。
二、爱奇艺视频网站面临的问题(一)成本压力
随着版权保护的完善,国内视频网站纷纷开始走购买正版版权的模式,一时间资本纷纷进入版权市场。版权资源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二)收入渠道单一,会员付费占比较低
从 2011 年成立开始,爱奇艺启动了对广告盈利模式之外的付费业务的尝试和摸索。经过五年的积累,凭借会员先播的《盗墓笔记》、韩剧爆款《太阳的后裔》,网站 2015 年实现了付费会员 500 万的突破,2016 年 6 月付费用户达到 1000万,但对于近两亿的爱奇艺用户来说,1000 万的付费用户占比只有 2%。由于国内免费观看节目的用户习惯仍然起
作用,加上众多低价分享账号、盗号等行为频发,爱奇艺在付费模式的探索上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爱奇艺视频网站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着力打造自制内容,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用户忠诚度 自制节目是目前各大视频网站竞争的关键领域,高昂版权费用使视频网站背负着巨大成本压力,通过自制节目的打造,一方面可以节省购买版权的费用,另一方面自制内容的独特性有助于打造网站的差异化和品牌形象。爱奇艺自制大型综艺《奇葩说》上线半小时,以 7000 万的阅读量占据微博综艺榜单第一名,就开创了国内大明星、大制作的网络综艺时代,节目播出到第三季,冠名费已经翻了不止 3 倍。在自制网剧方面,《无心法师》、《盗墓笔记》、《蜀山战纪》等也频传捷报,自制内容全面开花,作为内容持有者,网站在广告植入、版权销售、IP开发上面都有可观的操作空间,同时用户忠诚度逐步提高。
二)多元化营销策略,拓宽收入渠道
通过优质内容带动付费模式的发展。用户付费和广告是当前视频行业的两个重要的收入来源,2015 年爱奇艺热门IP 网剧《盗墓笔记》采用会员优先观看的推广策略,瞬时播放请求达到 1.6 亿,VIP 会员注册请求达到上百万次,注册通道一度瘫痪。这说明在好的内容支撑下,用户的付费意愿比较强烈。创新广告营销方式,实现精准投放。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用户搜索信息的行为,反映了用户的喜好、消费习惯、需求等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为爱奇艺挖掘大数据价值提供了基础。在广告播放上,广告播出 5 秒后,用户依照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跳过或者继续观看,而广告主只需支付用户观看的那一部分广告费用。一方面优化了用户体验,另一面网站和广告主进一步了解广告反馈,对精准投放人群进一步优化。开发视频电商市场,注重粉丝经济效益。2014 年,“边看边买“的购物模式在视频网站上崭露头角,视频网站应该抓住用户对明星周边、追求“同款”的心理,发展粉丝经济,建立良好体验的一站式购物服务,从而带动视频电商的新模式。(三)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抢占潜力 IP 资源
大数据对于开发 IP 资源有着指导作用。准确的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够帮助视频网站科学有效地寻找潜力 IP,通过对于题材、明星、桥段等因素的数据评估,得到市场认可的 IP模式,以此寻找高点击率的潜力股。而在多样化的数据下,对于 IP 的开发,网站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更有偏向性的开发模式。(四)布局视频生态,多屏打造自身影响力
完善多屏布局,实现多场景互动。近年来,在智能手机普及、网络环境升级的作用下,在移动端收看视频节目成为主流。据 CNNIC 数据显示,76.6% 的用户选择在手机端收看视频节目,各视频网站移动端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 30%以上。互联网电视盒也开始普及,多屏共享成为当下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
:
第二篇:新兴媒体对广电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新兴媒体对广电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内容提要】在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卫星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海量的内容优势,对传统广电业形成顽强挑战之势,本文通过对新兴媒体的技术特征、发展障碍以及对传统广电业发展影响的分析,着重阐述了作为传统广电业的城市台面对新兴媒体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新兴媒体、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直播卫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
一.技术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集成技术、通讯技术向广播电视领域渗透,传统的广电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新兴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和收听收视习惯,其发展和运作管理模式对广电产业的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新兴媒体主要有:
1.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即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网、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个人、家庭、集体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是用于传播数字数据的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它具有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及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IPTV是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综合业务的最佳方案。
2.手机电视
手机能够成为新兴媒体,得益于手机短信功能应用的迅速发展,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步提高,彩信、IVR、WAP等技术的应用,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出现,无线新闻网站、手机新闻直播的登场,手机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提供移动通话功能,而是可以传递文本、声音、游戏、图像、视频、动画等,因而从一个通讯终端彻底演变成为了一种信息终端,手机电视不但具有网络电视的交互性,同时也具有便携性、移动性和即时性,它比电脑普及,比报纸互动,比电视便携。
3.移动电视
受众在城市的地铁、公交车、出租车、车站、码头、机场、智能楼宇、饭店等具有“相对运动”特点的场所看到的电视称之为移动电视,移动电视不仅覆盖移动车辆,而且覆盖移动人群,有效扩大了受众群体,提升了受众层次。从技术层面划分,移动电视包括数字移动电视、智能楼宇电视等,其中以数字移动电视最具市场竞争力。
4.直播卫星
卫星数字广播一是通过普通的通信卫星将模拟或数字电视信号转发到本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或集体接收站进入千家万户,二是采用Ku频段数字视频压缩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对中国来说,直播卫星能彻底解决15%电视人口覆盖盲区,85%人口覆盖区内有线电视网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实现广电总局“村村通”工程最快捷的途径,也是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业务的强大竞争对手。
5.高清晰度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HDTV)是相对于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而言的。高清晰度电视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解力,是现行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的两倍,高亮度下的图像不闪烁,提高了图像的宽高比,画面宽高比为16:9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提高了电视色彩的感染力,并可以伴随高质量的环绕立体声。
6.数字多媒体广播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是指从原来单纯的数字音频广播(DAB)发展而来的结合数据、活动图像等多媒体业务播出的一体化数字广播平台。它具有抗杂音、抗干扰、抗电波传播衰落,可移动接收、发射功率低、效率高,覆盖面积大,频谱资源利用率高,组网容易、数据传输率高等特点。
二.影响篇
媒体的发展是基于技术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新兴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必然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1.网络与传媒的事实婚姻
网络电视的出现使得有线电视网络分封割据导致有线电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劣势尽显。有数据显示,电视广告的年增长率已经放缓,2 0 0 3—2 0 0 4年电视媒体广告增幅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最低。这使得广告收入占总收入90%以上的各电视台极力向广告市场“内部”挖潜。为此目的采取了各种方法,比如频道竞相改版及频道营销、对境外流行节目的二次、三次克隆、频道落地费的拍卖等等。但由于原创性内容发展的疲软,管理机制的陈旧以及政策环境的限制,行业增长有限。与此相反的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增长率为23.8%。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不仅如此,调查还表明,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是网民上网最主要的两个目的,统计显示,选择休闲娱乐为上网目的的比例达到37.9%,获取信息的比例为37.8%。而在2002年网民以获取信息为上网目的的占到了47.6%,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比例仅为18.9%。这表明,目前全社会的娱乐消费观念已经大大抬头并有继续增长的潜力。
随着宽带网的逐渐普及,网民对于网络内容的需求必将从目前的以传输文字图片为主转化为传输视频音频节目为主。市场经济是一种实行优胜劣汰的制度安排,既然是优胜劣汰,企业就要以最小的成本谋求最大的效益。在一张网络上,如果能同时提供语音、上网、电视等业务,肯定比三张网分别提供语音、上网、电视服务要经济、高效。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已经清楚地显示了业务融合的趋势
2.顺应三网合一的潮流
随着手机电视技术的成熟,三网融合趋势已经势不可挡。顺应这种趋势,国内已有广电、移动手机生产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实际案例,由移动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就手机电视等移动视听增值服务展开密切合作与业务探索。手机电视,要根据用户使用和需求的差异,以及根据终端传播形式即手机的不同,量身定做视频节目。目前的手机电视并非真正的以网络、手机这些终端介质为核心的电视新媒体,而仅仅是以电视节目为核心的播放新形式,手机电视目前发展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障碍。这些障碍导致目前手机电视尚不会对广电产业发展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3.抢占移动电视的先机
自全国首家信息型户外数字移动电视于2003年1月1日在上海正式开播以来,车载移动数字电视的发展,目前在国内的上海、长沙、北京、郑州、南京、深圳、广州、佛山、大连、济南、杭州、武汉、合肥、兰州等大城市已经风起云涌。
作为移动电视的另一重大分支的楼宇电视,其业务量呈每年数倍的爆炸式增长态势。2004年的传统媒体广告市场,除网络广告保持了67%的高速增长外,电视广告的增长为30%左右,报刊广告增长还不到20%。根据2003年11月份的一项市场调研显示,每个消费者花在家里的时间是12个小时,所赢得的媒体购买总额为500亿;花在户外的有效时间是2个小时,赢得的购买总量为100个亿;依次测算,花在办公室的8个小时时间内,未来楼宇广告的市场空间将达到300亿至400亿元。未来3至5年内,中国楼宇液晶电视传播网的市场规模有望做到15亿至20亿元。
虽然二者收视的特定时段不同,楼宇电视出现在特定地段如楼道、电梯里,人群实现收视行为的时段也是上下班或其他经过这些通道的短暂时间内,但是由于楼宇电视能更有效地直达高学历、高收入人士,对于中高端商品与品牌而言,楼宇电视覆盖面大,且能直接命中目标、减少广告浪费,因此对于电视广告客户中那些高端客户,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广告投放途径。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显示,出入高档楼宇的人中,超过9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86%月收入超过3000元。因为广告投放效率高,楼宇电视一出现,就吸引了招商银行、花旗银行、奥迪、诺基亚、联想、松下、万科、移动、网通、联通、联合利华这样的广告大户,聚众、分众两大公司月营业额已超过二千万元,创造了传媒业的新奇迹。
4.正视直播卫星的威胁
由于直播卫星还未正式发射升空,有关我国通过直播卫星收看电视节目到底有多少电视台和频道,以及具体的费用标准,目前尚未得知。国家已经考虑将来在直播卫星上把有线电视节目也纳入进去,这样有线电视市场的发展应该不会像美国那样因对立而陷入困境。
从美国四家提供数字卫星直播业务的公司的业绩发展来看,总的状况是卫星直播用户数不断在发展,2003年时用户已发展至2370万户,而有线电视用户数在萎缩。直播卫星业者以薄利多销方式争取市场,订户安装一套直径18吋的卫星碟形天线约100多美元,收视年费大约300美元,比多数美国有线电视系统业者收费低廉。有两家直播卫星电视公司DirectTV与EchoStar的业务成长率都是两位数以上,甚至出现单月增长率超过百分之百的情形,对于有线电视系统业者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5.直面高清晰度电视的紧逼
在我国,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确定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播出,因此,未来3~5年高清电视将获得大发展。作为一个正式的节目频道,“央视高清”频道在杭州的正式试播,面向已经数字化的有线电视网播出高清节目,这是一个备受各方人士关注的事件,也是中国高清应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央视高清”频道还将陆续在上海、青岛、大连、成都、重庆、东莞、青岛、宁波、广州等城市开播,央视高清频道计划陆续开通《高清体育》频道和《高清
综合》频道。此外,上海文广集团、天津、江苏、山东、深圳、青岛等省市电视台已开始制作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并在制作方式、工作流程上积极探索,为全面开展高清晰度电视业务打下了基础。目前国内已积累了一千多小时的高清节目。
但高清晰电视要进入百姓家庭的时间进程以及运营的效益如何还有待观察。到目前为止,高清晰电视对传统电视的影响尚不明显。
6.关注数字多媒体广播
数字音频广播DAB是由原国家科委立项的国家95重大科技项目,2000年通过验收。同年6月我国又在京津塘地区建立启播了第二个DAB实验网。DMB建立在DAB基础上,根据中国和欧盟关于数字音频广播项目的合作规划,1995年我国分别在北京和广东建立了DAB实验室和无线发射先导网。通过与欧洲共同体国家的技术合作,1999年年底我国将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全面升级为数字多媒体网络。DMB广播可以移动接收声音、数据和图像。
数字广播不仅能使现有广播系统具有高质量立体环绕声的音响品质,还能伴随节目传送附加的信息数据。所以,它的发展将为广播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从事广播产品的制造商们提供新的商业机遇,其广播传媒服务市场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城市台的应对策略
在优质媒体挟资本、技术和政策优势不断进行新兴媒体类型的对接和市场化推广的同时,城市台的生存发展空间愈显被挤兑之势。市场法则是优胜劣汰,怎么应对新兴媒体类型对市场的争夺,成为城市台必须面对的问题。
1.内容制作和品牌建设
传统广电业目前能够看到的前景显然是两种:一是做内容提供商,二是做网络运营商,而最根本点在于前者。对于城市台来说,作内容产业是不能摆脱的职业角色。目前有线网络整合在有的地区已经开始,原来属于城市台的有线网络有不保之虞。但是内容运营商却是城市台最本质的属性。
做内容运营商,当务之急是提高自己视频音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产生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版权的产品,这是城市广电媒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城市广电媒体如果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壮大才可确保无虞。不但可以申请全国性数字付费频道的经营许可证,成为面向全国的数字付费电视节目运营商,建立广播电视产品的销售和增值的现代化数字渠道,而且不论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还是传统的模拟电视,归根结底都是依靠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视音频内容来谋求市场,再加上将来广播电视节目进入直播卫星系统播出后,仅仅依靠目前的地域新闻素材,在节目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无法与全国性媒体争夺市场份额。内容提供商的坚定定位,有助于城市广电媒体转变经营思路,聚集优势资源,尽快培育自己 的核心竞争力。
2.推广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提高运营效益
做网络运营商固然是可以保证盈利,但城市广电媒体却不能将经济增长点过多依赖于此,广电网络的优势是传输渠道和传输内容的主体合二为一,使得网络的覆盖劣势可以借助于具有独占性的业务优势消弭其影响,广电网络渠道的增值性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流媒体内容,正是由于这一点,电信业才急于要与广电业融合。电信运营商不但具有全国性网络的覆盖优势,而且具有市场运营的成熟商业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庞大的用户资源。这些年宽带增值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增值的最重要来源,但广电网却由于内容优势带来的晕轮效应,导致忽略了自己在市场扩展和新业务增值方面后劲的缺乏和市场被蚕食的危险。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融合,加上政策的松动,电信网在网上视频业务方面已经完全渗透进了广电领域,并且由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进行社会交往甚至虚拟生存的习惯的养成,导致网上收看电视的模式越来越普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增长率为23.8%。以每位用户年均400元的消费额计算,网络电视业务的市场价值可能高达400亿元,因此怎么样参与这条产业链也是广电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广电行业应该大力推广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包括诸如通过数字电视进行互动点播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政务信息、票务信息等业务。针对广电网络在市场运营方面的劣势,着力学习电信运营商的市场运作和商业推广模式。既然通过使用机顶盒和速率高达每秒2兆的高速宽带网,用户就能在普通电视上收看到网络电视节目,因此,广电行业就应该大力进行市场推广,使用户培植起在电视上上网而不是在电脑上看电视的概念。只有如此,传统电视机构出售节目给网络增值服务商的网络使用权出售收益、为服务商提供的宽带平台和代收费服务的分账收益,才能都进入广电自己的口袋,而不用和电信运营商分成。
3.资源整合和体制疏通
广电行业在内容资产方面,可以被调整为几大产业方向:媒体业务、演艺业务、技术服务、研发及投资业务。其中媒体业务无疑是广电行业的主营业务,这个媒体业务除了传统媒体事业和产业之外,现在还包括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的产业群。
要应对新兴媒体,城市广电媒体的资源整合就必须提上日程,体制方面阻碍资源整合的条块分割模式也必须同步改进。应该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与调配方式,如果一个项目经过论证后发现条件成熟、竞争对手尚未形成垄断性市场或使得进入门槛高出自身所能承受,对于媒体来说又具备很好的盈利前景和市场空间,就应该以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来抢占先机,以这个项目为核心组建一个运营实体,运用市场模式调配优势资源,而不是机械拘泥于目前的业态分割原则。当然媒体内部资源的调配仍然应该以资金结算方式来进行。
资源整合不但要整合内部资源,而且要善于寻求社会资源。目前涉入新产业群的媒体机构都是与其他资源联合而进行的。这种联合除了资金吸纳之外,还包括技术上的合作、市场的共同开发等等。
4.侧翼进入楼宇电视市场
这些新兴媒体中,网络电视直接对有线数字电视媒体构成威胁,分流受众和广告商。除此之外,移动和楼宇电视作为新的广告投放平台已经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展开。移动电视如前面所介绍的,可以通过占领公共交通工具而进入移动电视市场,但是楼宇电视市场看来已经被分众和聚众传媒设臵了很高的进入壁垒。
2005年3月,CTR的调查显示,以楼宇覆盖量计算,分众传媒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十大城市TOP50写字楼排行榜中,分众基本占据了75%以上的份额。除此之外,分众传媒对楼宇市场进行了再度细分,除了针对高端人群的高尔夫联播网和针对商旅人士的机场巴士联播网之外,还推出了针对快速消费品零售终端的卖场电视联播网,据悉,目前他们已在国内1000家大卖场中占据了500家左右,还进入了1000家标准超市和1500家便利店,每周接触8000万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者。
分众传媒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信赖,他们认为,在媒体组合中楼宇电视是电视的一个有效补充。以电视为主体的媒体传播过程达到了广度覆盖的目的,而楼宇电视则是对那些平时不太看电视的目标受众进行拾遗补缺性的重复覆盖或补充覆盖,分众在楼宇电视市场的占有率加之其在流动场所如商场、宾馆、休闲娱乐场所的交叉覆盖,已能够做到对楼宇人群85%以上的到达率,覆盖已较为充分,所以选择分众一个运营商已可基本达成目标。
而就广告成本来说,分众在2004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的高速成长已经使得其千人到达率CPM成本突破了临界点,2004年底其面向于普通大众的CPM成本只有当地电视台的1/2,面向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受众,更是电视台的1/10以下,这种状况不但使其从电视广告预算中赢得了一部分份额,而且在楼宇电视市场中占据了难以超越的成本优势,使众多广告主对分众的单一选择成为必然。从数据来看,城市电视台要想进入楼宇电视领域,不论在高端市场还是中低端市场,都已经是行业落跑者,这时候的战略就应该是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合作伙伴,而分众是可以提供这样的契机的。分众在进行全国扩张的时候,采取的是以直营为主、加盟为辅的聚焦战略。在商机尚不成熟的地区利用品牌优势,甄选当地有较强经济实力、有丰富的媒体经营经验以及有本地人脉关系的广告公司对其进行标准化的商业模式、运营管理、媒体专业知识培训,经确认后可让其加盟,加盟公司无须支付加盟费用,但须将自身2/9的广告时段归分众使用。分众在全国22个城市中建立起了直营网络,而就目前客户选择投放的城市看,95%以上都集中在直营网络中。城市电视台的优势恰好就是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媒体经营经验以及广告时段的拥有。
如果分众在某个城市尚未有合作伙伴,则城市电视台应成立一个楼宇电视广告公司作为分众的加盟伙伴是最好的进入途径。但是电视台同时必须考虑的是将来这个楼宇公司的未来发展,按照分众的做法,在加盟公司发展成熟越过盈亏平衡点之后,分众可以按照溢价方式收购加盟公司,届时电视台当然可以视运营状况来作出取舍。
5.未雨绸缪谋划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满足无线多媒体娱乐业务的特征预示着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的变化。手机电视目前技术上的障碍不难克服,国内也已经有上海文广率先推出了手机电视节目,这预示着城市广电媒体可以探索手机电视市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大小,尽早未雨绸缪谋划进入的最佳时机。
对于手机电视市场,城市台目前都还没有广电总局的传输许可证,但仍可以先做如下工作。首先,我们要探索手机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它的小屏幕、高流量计费表明情景短剧、电视音乐更适合于在手机上播放;随着三网融合后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展开,相信手机电视也会提供有用的资讯供用户下载。
其次,要研究愿意订购手机电视节目的群体特征。这种研究要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式相结合来完成。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消遣性特征表明手机电视节目也难逃其窠臼,主要应是提供大众娱乐功能和部分资讯。收视模式的前卫性使得我们可以把使用人群定位于那些热衷于现代生活方式且具有好的消费潜力的族群,这些人爱好现代视听娱乐,可能事业有成,可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物质主义心理,通过手机看电视,很大程度上是标榜事业成功、个人财富或社会地位的一个象征。所以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节目情节编排和节目类型开发。
第三,要了解目前资费收取的方式。目前手机电视的费用等于流量费与服务费之和,流量费归电信运营商,服务费再由SP和CP分成。流量费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太高,用户会望而生畏,进而影响节目制作机构的收入;定价低,电信运营商又不甘心。所以,这是一场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内容商的博弈,大家都在争夺利益分配的主动权。
6.占据数字移动电视市场,推广增值服务
城市台如果能够占据移动电视市场,则无疑分得了一块新蛋糕。下一步就是怎么把蛋糕做大。南京广电移动电视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9月1日成功地在地铁上顺利开播数字移动电视,它采用国际上最尖端的数字移动电视视讯系统,能够在所有地铁范围内,包括部分的地面出入口、站厅台及车厢内,为乘客提供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由于该系统在隧道内采用无线数字传输技术,使得移动电视传输及无线宽频接入等服务成为可能。而南京移动电视的声讯系统是与南京地铁的导乘系统分开的,这样我们能够在保证移动电视画面清晰的前提下还保证了大部分的声音不受干扰,大大提高了移动电视的收看效果。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数字移动电视至少八年、十年不会落后,即使在这期间有更好的技术模式出现,也可以“与时俱进”,进行技术更新。重要的是,占有了无可替代的终端播放平台,可以游刃有余。
公交车、出租车是南京移动电视除了地铁之外的重要播出平台。日前全市已有500多辆安装了接收终端。预计从现在起到明年底,南京市将有近40条线路上的1200辆公交车和近3000辆出租车和机场穿梭巴士上都会出现移动电视的身影。
南京广电数字移动电视项目在南京具有相对垄断性,与兄弟城市、地区移动电视相比,南京广电移动电视拥有地铁、部分公交车、主流出租车等较强势的移动终端载体。若定位准确,运作得当,可望成为南京地区又一强势媒体。目前由于技术优势克服了移动电视信号不稳定的弊端,下一步就是研究受众特点,开发内容,提高收看率了。移动电视具有独特的收视特点,那就是收视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干扰因子,如噪音、烟尘、拥挤、变动不居,收视过程又是强迫收看,并且收看又具有情境性,附属于搭乘过程的时长和范围,因此,如何根据移动电视的这些收视特征和南京市受众收视兴趣来开发和编排移动电视节目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南京市数字移动电视目前播出两套节目,即移动TV电视频道和移动电视转播新闻综合频道,近期还将开播第三、四套节目。
7.关注数字多媒体广播发展
服务于听觉的语言传播形式是有自身特定市场的。如今手机用户数极快的增长说明对移动话音的服务需求非常旺盛。从手机电视的应运而生来看,对移动多媒体的需求也客观存在。手机的多媒体传输对广播业态来说已经是公开的挑战。手机的短消息业务实际上是广播业务。广播媒体也可以与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办新增业务,如“电话QQ、电话听广播、小灵通短信”等,这些增值业务的推出加强了广播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广播节目贴近性更强,也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如此,目前整个信息传播手段都正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模拟声音的传统市场不可能回避即将被淘汰的命运。网络对于听觉的争夺已经分流了大量的广播听众。MP3音乐已经进入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新设备。各种新的数字媒体接收设备还在不断翻新,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和电视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业务的挑战。
DMB的技术优势意味着其推广应用后,将为广播业带来无穷无尽的增值业务,给广播系统带来大量全新且收益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首先应该是分析本地广播传媒服务市场的潜在容量,并进行市场细分;其次,对数字多媒体广播的应用业务进行分析和选择,音频服务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市场、交通信息服务市场、娱乐信息服务市场有着强劲的消费需求,而且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受众。比如音频服务和娱乐信息对应于音乐发烧友,时尚青年、休闲人士等,经济信息服务于财经证券经济领域从业者,交通信息服务于司乘人员、私家车主等。像网络服务市场、专业信息服务市场等前景不很明朗,应该先期进行市场调查;其三,时机合适时可以对多媒体广播系统设备投资和人员配备等前期工作进行课题立项,编订预算;其四,对于多媒体广播的运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未雨绸缪地进行探索和思考。
DMB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有赖于政府、广播业务经营部门、生产商的通力合作。现在,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开始关注DMB的发展。随着技术日臻成熟,普通用户所关注的DMB接收机越来越趋向于多功能、小型化,成本正显著下降,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DMB接收机面世,它的廉价和普及将导致中国广播业态的崭新革命。
总之,由于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传统广电业必须紧跟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加强新技术、新媒体的先期规划、开发研究和平台建设,不但要实现“从为播出而制作到为市场而制作,从地方播出机构发展到面向全国甚至东南亚或全球市场的内容供应商、发行商和服务商”这两个战略转变,而且必须着力打造新媒体产业群,遵循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规律,适应受众变化的收视模式和收视喜好,在新兴媒体领域中勇为人先,自我开拓发展空间。
第三篇: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专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国商0963 0905601319 陈扬
摘
要:
本文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克服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作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性
危害
迷茫
应对策略
自我调节
为了弄清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基本情况,研究网络对大学生诸方面的消极影响,对我校一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如下:
1.网络问题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不道德者随处可见,其中以说谎最为严重。一些男学生说:“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女生,这样网友马上就过来了。与那些不认识的人聊天交友往往都是胡吹乱侃、信口开河,因为不必负责任,谁也不知道你是谁”。表l显示,在网上不以自己的真实情况出,占33.3%。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等人还提出一个观点: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研究发现,网络虽然被称为一个虚拟的环境,个人可以在其中随意地变换自己的面貌,甚至产生数个不同的网络自我,但事实上,这些自我的背后都隐含了相同、稳定的潜在特质。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周伟立副教授经过实验认为,网上行为取决于使用者对使用互联网的评估,而非互联网特性。网络与其他环境一样,不能与环境中的主人翁的观感、态度和价值分割开来。
2003年5月2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青少年网络犯罪令人关注”,讲的是合肥市公安机关今年已破获十几起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暴力抢劫的恶性案件,这种现象引起了公安机关、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学家的普遍担忧。我们认为,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是导致他们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重要原因。
2.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
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自己承认上网就是打游戏或聊天的有1056人,占41.9%。上网主要是打游戏或聊天的至少达90%,个别学生旷课去上网聊天,一到星期
五、星期六更是如此,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住在网上”。调查者听到相当多的学生这样说:“有时上课精神不集中,老想着网友,老想着聊天的内容,想着去给网友要照片或打电话”。调查表明,自己认为“上网对我的学业或工作已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占24%,认为“因为熬夜上网而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占28.4%。都有最令他们头痛的3、4名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8.5%-11%左右,他们根本听不进教师的教育,各科学习成绩极差,甚至被勒令退学。
3.网络问题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一些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星期
五、星期六更是如此,占7%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平时有36.7%的学生因上网而不按时就餐。这些学生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杰.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精力和体力的透支,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使上网者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出现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网上聊天使一部分学生陷入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使美好的心灵扭曲,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
长期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映敏捷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则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出现对网络的依赖和不可或缺需要的“网络强迫症”。大学生“网恋”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导致感情的不真实、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一些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结识的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一旦相见后与想象的情况相去甚远,于是产生情绪问题。当受挫受骗或受害后,个别学生一蹶不振、失魂落魄,无法面对现实,甚至走上轻生厌世的不归之路。
4.网络问题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学习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大学生恋网,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调查表明,占11.4%的学生因上网而对日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淡漠;占9.8%的学生发现自己投注网络而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占7.6%的学生因上网和家人的交流减少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这对人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学会共处”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5.网络问题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健康的体质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沉溺于网上游戏或聊天以后,大学生将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不可利用的时间上网。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可能再给以往的业余爱好让路。迷恋于互联网以后,他们对现实的各种活动,如打球、下棋、看电影以及班级里的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意义,网络已成为能够代替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表1告诉我们,大学生因为上网的关系,平时休闲活动减少了的,占19.5%。
6.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所谓网络上瘾,就是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的焦虑和情绪行为。具有这种症状的人主要表现出一种不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行为和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并且随着网上活动带来的满足感的强化,使用者出现欲罢不能,难以自拔的现象。这种症状发展的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而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其后可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使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正是由于网络成瘾的危害性,一些研究者开始将其与赌博、酗酒等强迫症状等同起来,把它视作一种新的上瘾行为,认为它与其他上瘾行为一样,将对个体的学习、家庭生活、工作等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甚大,因此有人惊呼网络将成为“21世纪的电子海洛因”,其中在部分网络使用者身上出现的不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现象被研究者称为“网络上瘾综合症”,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很多,如猎奇心理使然,追求绝对自由的空间,寻求心灵的慰藉,网络成瘾者的内在特质是忧郁倾向较高,不爱交际,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对什么快乐的事都没有什么感觉。这样的学生在现实中体验不到快乐,往往容易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快乐,网络正好能满足他们不良的心理需要,还能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性格较内向,较寂寞,自我控制能力差,情商(EQ)较低,自卑感较强。促成网络成瘾的外在因素是:逃避问题,如寂寞、婚姻问题、工作压力、人际障碍、学习适应不良、家庭适应不良、沮丧的心情、生活压力大等。
二、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应对策略
1.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生的目标恍惚,特别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所以对许多现实的东西不感兴趣,精神空虚,缺乏人生追求。个别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对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拼搏进取,这对人生具有决定意义。许多人庸庸碌碌,虚度年华,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而是因为没有高尚的人生追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人们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
2.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大力加强网络管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既然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不仅要加强校方机房的规范化管理,不以经济利益来牺牲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还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要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这样就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还要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高校“网上警察”队伍,及时堵截、删除、查找制造垃圾信息的人,以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解铃还须系铃人”,专家们提出,对待网络成瘾,应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来治愈它。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成立了这样的心理咨询网站。通过借鉴多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利用聊天室的功能开展团体咨询,还可参照朋辈心理咨询的原理,让部分治愈者成为志愿者,互相促进,帮助解决。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预防与矫治研究工作。高校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 高校的两课教师,特别是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员,应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咨询与辅导的主力军,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对过度上网带来的身心问题有较多的了解,从而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网上行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员要不断提高网络心理问题的咨询技能,对网络问题学生专门进行跟踪心理辅导,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对那些由于上网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等,更要配合辅导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5.进行自我调节
大学生自我调节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自觉程度。就是要检查一下你现在失去的是什么,列出那些你过去主要的活动,评价每一活动对你的重要性,评量哪些是你过去拥有而现在失去的,评估这些改变对你现在以及未来的影响。
(2)培养替代活动。大学生要学会培养其他替代活动,构想哪些是你一直都想要去做的休闲活动,列举出你一直都很想联络的朋友,列举出其他你也会觉得有趣的活动。
(3)寻求外在真实的协助,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满足需求的方式,寻找真实的支持。如与辅导员老师、心理咨询老师多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在学习中刻苦奋斗取得好成绩,以满足心理需要等。
(4)分析并了解上网的促发点。在上网前,我通常觉得工作劳累、烦恼、金钱问题、没有朋友可以聊聊、觉得烦、想要逃避责任、无聊、沮丧等。当我从事喜欢的网络活动时,比较前后的感觉,了解网络对你真正的意义,并了解哪些状态是促发上网的因素。
(5)建立正向的提醒。列出五个导致自己上瘾的原因,列出五个倘若切断网络的五个好处,把这些原因写到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当碰到前面的促发点时,就把卡片拿出来读一读。
(6)建立与采取具体的步骤来处理问题。列出必须要处理的事情,列出必须要采取的步骤,列出具体的行动时间表。不要把一天当作时间进程的延续,那样没完的工作便可推迟到下一天,要强有力地监督自己,必须按时间表执行。
第四篇: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
我方观点,网络是好的,但对大学生大于利.
如果说进学生上网只会玩游戏和看不健康的东西,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你禁止他上网,他也会去电子游戏室或酒吧,会去接受不健康文化的熏陶,会更加速他的变坏!当今社会混杂~!
网络是世界~!是没错但同时有善良与邪恶,中学生心理,社会感知都不完善的群体
在网络上不好的信息只多不少~!中学生并不能全面的识别或者是无法识别
三是“信息垃圾”的威胁。当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时,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污言秽语俯拾皆是,网络垃圾泛滥成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四是“信息欺诈”的威胁。在网络中,无论是操纵网络的组织者,还是低素质高手段的网民,都有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伪造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诈受众的情况。利用计算机编辑和操纵信息,进行网上信息欺诈传播,比传统意义上的“谣言惑众”不知要大多少倍。互联网是供全世界阅读信息的一面大墙,一个假信息,瞬息之间会使千万人真假不辨,以假当真,而混淆视听。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这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生网民的特点
1、随意性大。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随意性。10.4%的 学生在高兴时上网,8.5%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3.4%的学生不定 时上网;在聊天话题方面;15.7%聊个人情感,16.4%聊兴趣爱好,19.3%聊生
活经历,5.5%进行学术探讨,43.1%毫无重点的聊。
2、网络知识贫乏。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费电子信箱、看新闻外,就不知道做 什么。调查显示:16.4%的学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别有25.6%和62.6%的学生没有使用过。使用免费电子信箱除了收发E-mail外,8%学生用于联系工作,34%的学生用于收发电子杂志,2%的学生还用于收发贺卡和手机短信息等其他服务,56%的学生 没有其他用途。
图二:E-mail信箱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63.1%的学生曾因上网而耽误过上课。学生们更注重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 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的功能。在谈到网络对学习的影响方面,22.4%的学生认为能从网 络获取信息以促进学习;40.7%的学生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26.3%的 学生认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娱乐致使成绩下降;10.6%学生认为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产生不良 影响。对于非法和不良信息站点,27.1% 的学生曾误入,31.3%的学生曾好奇进入,17.5%的学 生经常接触,24.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虽不是主流,但却是不可忽略的现象。: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津津乐道地谈网上教育,但网上教育不过是商家的夸大其词的炒作罢了。不仅在中国,即使在美国权威杂志《今日美国》的调查表明:86%被调查的老师、图书管理员以及电脑管理人员相信,孩子们使用因特网不会提高他们的课堂成绩。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劝对方辩友,对中学生上网可不要雾里看花,我愿借对方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从量上说,目前网络有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第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钟陈词里,全球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联计算机可能已经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万台次……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的特定主体是中学生,他们是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辩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经现实迫使国家机关颁布关于网络管理的专项法律,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无疆域特征也导致了法律难以奏效。正如尼葛洛庞蒂所指出的,在网络世界里,人类社会现存的法律,就好像一条条“在甲板上叭嗒叭嗒拼命喘气的鱼”。所以,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网络的种种弊端仍然存在,也许将来某年某月某日,网络将成为一方净土。但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现实是:网络已经对中学生的身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学们,面对我们的伙伴自投罗“网”,而一“网”情深,为避免“网”事不堪回首,我们呼吁该下网时就下网,清清爽爽好时光。
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中学生上网如何如何好!可对中学生上网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轻描淡写,甚至像蜘蛛网一样轻轻地抹去!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说一叶障目的态度,的确无法令人信服!同时,对今天辩论的主体—中学生的特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而更为关键的是今天对方这个“利弊”大小的比较始终没有一个标准,那你们的立论从何而来呢?
今天,我们本着对自己作为中学生,对自己健康成长的追求来同对方一起探讨这个充满主观臆想的话题。无论是利大弊也好,还是弊大利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趋利避害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设法解决问题是我方今天立场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只有认识到目前网络的三大问题,我们才能去追求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法律制裁的无奈,道德规范的苍白,技术限制的落后,无不令有识之士的内心感到忧虑不安。看看那些地下网吧,看看那些中学生浏览的网页界面,真可谓色情与垃圾齐飞,虚假与暴力一色。桩桩事实告诉我们,中学生上网不加以控制的话,怎么让社会相信我们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呢?
第二,只有认识到中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问题,我们从不奢望每个上网的中学生会成为先知先觉的贤者、圣人,而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对每个上网的中学生说:“嘿,伙计,此物非礼勿视。”可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进而引发诸如性犯罪等社会问题。此时此刻对方辩友猜猜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大话sorry,不是我心太软,只是我很无奈。”
第三,只有认识到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才能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种手段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们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虫侵蚀的时候,只有摆脱网络的束缚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但太阳也有被乌云蒙蔽的时候,只有该下网时就下网,才能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有一个梦想,在新世纪的一个清晨,当我向度尽劫波的人类精神家园投去最后的一瞥时,我们广大中学生正以新面貌新状态,迎接新挑战!谢谢!这个论点其实非常危险——我是指在辩论中,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因为题目是“上网弊大于利”,而不是“沉迷上网弊大于利”。
对方不需要驳你关于“弊”的种种言论,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监管来减少“弊”的影响和加强“利”的作用。
其次,从质上说,我们今天讨论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一个身心都快速发育的阶段,好奇心强。在此,我方再次强调:中学生好感情用事,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计自制力。当他们上网接触到不良信息事,由于缺乏自制力,会逐渐接受,是他们产生一种定视思维,并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学上往是聊天、玩游戏,甚至一上就是4-5小时。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中学生上网却置学业于不顾,这就在本质上产生了中学生上网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分钟内全球的主要网站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50次,全球互联网计算机可能已经被黑客入侵了近50万次。网上安全实在难以解决,再说对方辩友刚才列举的种种措施,难道就能将网上色情消灭于无形,难道能给网络一片净土吗?、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
2、过多的使用互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对方辩友一在说明网络的好处,对,网络是好。但不适合中学生而已,为什么不适合。我在自由辩论中已从教育的角度做了论述。但可惜的是,对方辩友居然不知道今天我们在这辩的是什么?是中学生的问题,还是网络的问题。这也不怪对方辩友,因为对方辩友是成年人,而不是未成年人。还好,对方辩友知道,中学生要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这点我多谢对方辩友支持我方从教育的角度看中学生上网的问题。你方说法只能说现在的中学生上网的行为能力未能对其行为负责。还有,为什么现在的普遍的上网场所--网吧。有这么一句:未成年人不能进入。这也是你方所认可的,在一次多谢。为什么现在全部的网吧都这样说呢?这样只能说明我方观点的正确性,就是:中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青少年上网弊大于利 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网络的种种有利之处。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利弊大小的比较问题,我们至始至终就听到对方辩友大谈青少年上网的好处,却不知道对方辩友这个利大于弊是怎么比较出来的?衡量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利在数量或比例上远远多于弊就是利大于弊了吗?照对方逻辑,那青少年上3个小时网学习,看半小时黄色网站就必然是利大于弊了!
我方认为,青少年上网利弊的比较不能单纯看数量或比例,而主要取决于弊端的伤害力。如果上网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那是再多的利也无法弥补和替代的!而我方认为,青少年上网必将从整体上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点,导致青少年缺乏一般成年人的是非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让尚且稚嫩的青少年进入这样一个高度复杂而危险的网络世界,无异于自投罗网,与狼共舞!如果一个成人与狼共舞我们可以说他是个英雄,可是让一个孩子去与狼共舞我只能说是不负责任!!其次、网络上存在大量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今年四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青少年上网的调查显示,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今天我们尚且对某些电影标以儿童不宜的字眼,而面对这么一个黄色的海洋,我们难道还能沉浸在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的盲目乐观中吗?恐怕只会落得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惨结局啊!
此外,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还有其他大量诸如“法轮功”之类的歪理邪说,对于是非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弱的青少年来说,极易误入歧途。网上更有大量犯罪分子,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极易上当受骗,最近就有一则报道:(补上那个害了6个少女的例子)!在此我提醒各位家长,请看好你们的女儿,不要让她成为受害者:也看好你们的儿子,不要让他成为犯罪分子!
第3、青少年上网主要是沉迷于游戏和聊天等活动中。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的网民中,大、中、小学生约占70%,其中未成年人约有20%。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5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调查事实却表明,80%以上的青少年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和聊天。而这种沉迷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青少年脱离现实,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对方辩友大谈的网络的种种有利之处只是一种可能,事实上并没得到有效利用,而它的弊端却已经充分突显!
关注青少年上网就是关注未来。只有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于青少年上网是弊大于利这一事实,我们才能高度重视并有效的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未来一代不会毁于有甚于毒品的“电子海洛因”中
2001年5月,网络界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上万人参加的中美红客、黑客大战。郭鑫没有参与对美国网站的攻击,他认为参与政治有违黑客精神,一而再地黑网站也不符合黑客不重复工作的原则。他随时留意着红黑大战的进展,尽可能地联系被黑的网站,如果对方信任的话,就帮着修复被黑掉的服务器。“从黑的质量上来说,美国人还是略胜一筹,许多被黑的中国网站已经采取了相当的保护措施,”郭鑫评论道,“民间黑客活动并不可怕,真正危害国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窃取国家机密的黑客。”他认为本次红黑大战最重要的意义,是起了一个警示作用,许多机构明显开始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1、您上网的心态是什么?网络带给了我们什么?网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利大还是弊大?
2、漫谈网恋产生的个人社会家庭根源是什么?对现实的影响是什么?
3、谈谈聊天室里人气好但却仍出现的静默不语现象2.管理如何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聊天室里出现断麦的情况下的衔接调节聊天室的气氛?
4、你觉得因为生活压力和生活情感的不顺而导致的网络情感放纵是一种罪过吗?2。人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是一定成正比的吗?3.你对网络追悼会有什么看法?
5、在网络,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感知网友:声音?文字?视频?2,如果你喜欢上一个人,你会限制他(她)的行踪吗,包括他(她)的异性网友的多少?3,假如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排除简单地拉黑)
6、你上网的初衷与你遇见的差距大吗?对于网友,你能和他交心到什么程度?网上的伤害与现实生活中的相比,哪个可能伤得更深?网的距离说近便近,说远便远,怎样才能将现实和网络区分得清楚?
虽然“大一”新生禁购电脑的规定有“一刀切”之嫌,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赞成某大学的这种做法。有人也许会指责该规定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刚考取驾照的马路新手在第一年不能开上高速公路?交管局如此规定是考虑到新手的技术尚未成熟,马路经验还不丰富;为什么有关部门出台规定16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能进入网吧和游戏场所?因为他们自制力差,很容易沉迷其中。因此,该大学的这种做法同样也无可非议。
才踏入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刚刚从中学时代沉重的学习重负中解脱出来,进入大学这个氛围宽松得多的环境,加上没有父母老师在身边时时督促,因而非常容易自我松懈,尤其遇到某些诱因,就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大家都知道,有两样东西是大学生最容易沉迷的,一是网络,二是电脑游戏。在“大一”这个最关键的角色转变时期,出于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该大学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虽然这不能完全怪罪于电脑,但在大学一年级这个关键时期里,如类似于网络、电脑游戏等诱惑触手可及的话,很难相信他们能够克制。报纸曾报道过,江西某大学生刚上大学,因不再受宠而产生失落感,加之与同学相处不好,于是整天在宿舍与电脑为伴,渐渐产生自闭心理,直至自杀。如果在他大学心理不稳定的转型时期,宿舍里暂不提供他接触网络的便利条件,可能使他有更多机会与外界交流,就不会酿成悲剧了。
其实众所周知,很多学生都主要把电脑用来玩游戏、上网和看碟,在宿舍里更是经常通宵达旦不能自拔,很少是为学习之用。这样的话,学校禁止大一新生自购电脑在宿舍使用是完全应该的。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这个名词在短短几年内已深入人心,由一个“新名词”成长为众人皆知的“热名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我们在看到网络带给我们的巨大方便及好处的同时,也应正视网络的弊端。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利用不好便会刺痛他人更会伤害自己。
我们不能也无法否认网络这一新兴“事物”带给我们的好处。正是这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连接了起来,使本就不大的“地球村”变的更小了,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无障碍自由地交流。我们利用网络可以迅速的获得任何我们所需的信息,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可以足不出户却能“满载而归”,可以舒服地呆在家里成交一笔生意,更可以将世界名校的课堂搬到自己的家中……一切的基础只是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只“猫”,剩下的事网络会让你满意。
作为新一代青年的代表,大学生对新事物往往较其他人敏感,其追求程度也往往超过其他人。所以,在大学校园中,如果你想找一个不知道“网络”的大学生恐怕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正视网络,将网络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均衡利弊,用好这把“双刃剑”。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也听说了不少由于沉溺于网络而导致学业荒废甚至降级、退学的“典型”事例。他们中大多数是陷进了网上聊天或是网上游戏的泥潭中而不可自拔,等发现时为时已晚,而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一度有一个时期,网络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成绩的一大公敌,成为大学教师、学生家长齐声指责的对象。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成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网络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仅是一个聊天的场所,更不是某些人的游乐场,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它将全世界联系了起来,它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才是网络的真正作用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的作用是积极的。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多多接触网络,了解网络,驾御网络,将网络变成服务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仅将它作为娱乐消遣的场所,这才是真正利用了网络的价值。
让我们回到起初的话题。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害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呢?为什么同是大学生,同是生活在信息社会,有的人却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了成绩,同时又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才能呢?这恐怕就不是网络的问题,而是人本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同是网络,有的人看到的是它可以聊天,可以过把“统领千军万马血战沙场”、“参与世界反恐行动”的瘾;有的人则看到它的资源共享性。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了。所以,谈网络的利弊,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怎样看待网络,怎样利用网络,怎样利用好网络。与其不停地抱怨网络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不如好好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我真的利用好网络了吗?我问心无愧吗?
当然,网络也并非净土一片。色情、暴力也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也会不时的骚扰我们。但我们可以。人类毕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我们不想看的东西可以不看,不想要的东西可以不要。这样,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拒绝那些不健康的、肮脏的东西来腐蚀我们的思想。我们更希望有一天,这些肮脏的东西能从网络上消失,还网络以清白。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还是开头那句话,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不用它,也不能滥用它。
第五篇: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影响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的网民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必然对其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运用网络、健康地成长是现今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网络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他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对现有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空间。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还可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这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二)网络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兴趣点,网络满足了青少年对信息的需求。网络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在网络上,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三)网络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网络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二)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三)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使青少年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甚至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从而减弱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三、减少网络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加强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及对网吧的监督和管理。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能力。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地方是网吧,有的网吧为谋取更多的利益,允许青少年进入一些不健康网站,执法机关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和管
理,进行安全合格检查,净化网络环境。
(二)建设一批适合青少年的网站。许多网站的信息良莠不齐。应建立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绿色网站。这样可以避免不良信息带来的思想污染,也可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在网上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参与,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三)发挥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的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博物馆等公益性科普活动场所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满足广大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从而使青少年减少去网吧的时间和机会。
除以上几点外,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技能,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社会应加强对网络危害性方面因素的宣传和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互联网对青少年积极、消极的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尽可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使青少年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1.近视
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日光灯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用眼时间较长等有密切关系。
2.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的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
3.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是一个流行较广的慢性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
(1)控制传染病。
(2)切断传染途径。
(3)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
4.胃病
胃病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一般指的是胃病包括:消化不良、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主要症状有:上腹部隐痛、闷胀、暖气、恶心、反酸;溃疡病的上腹痛,具有周期性、季节性。
胃病的发生一般是多因性的,对于高中生来说胃病的旅发因素多为以下几种。
(1)饮食不节和不洁。
(2)情绪不稳定。
(3)家长溺爱。
(4)睡眠不足。
(5)教育的误区。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居各种神经官能症的首位。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点有关,不存在器质性病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缺乏运动,从而导致过度的能量摄入,肥胖病患者逐年攀升。
6.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隐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1)病因。艾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韵而死。
(2)预防。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主要预防措施为:①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②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③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血输。④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械打针、拔牙、针炙、美容或手术。⑤不共用牙刷、剃须(乱脸)刀。⑥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SPAN>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活动异常活跃而复杂,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调节好高中生的心理状态,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础教育职能的全面实现。
就中国目前的高中生的现状而言,他们中的大约70%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过大”,还有23%的学生“情绪烦躁,头痛失眠”,还有3%的学生有过“失恋”或“单相思”的苦恼,还有2%的学生因为是留守学生,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而倍感孤寂„„,总之,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一个话题。
一、高中生常见的异常心理
1、障碍性异常心理
(1)、心理过程障碍。这是指高中生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困扰。这种心理过程障碍的具体表现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感知障碍以及综合性的意识障碍和智力障碍等等。具有这种心理过程障碍的高中生一般成绩不佳,意志薄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时常焦虑,有时还喜欢想入非非。
(2)、人格障碍。这是指人的行为呈现为对外界环境和条件的不适应。人格障碍在高中生中主要表现为:情感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型,包括自恋型、有意做作
型人格障碍;还有紧张退缩型,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2、行为性异常心理
行为性异常心理在高中生主要表现为不良生活习惯、不良行为方式、心理变态等。这是一种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异常心理的具体表现是饮食不良、睡眠不足、不喜欢运动、破坏纪律、一厢情愿、过度手淫等等。
3、精神异常
精神异常根据其症状和严重的程度可以分为神经病和精神病两大类。神经病在高中生存在的较多,诸如焦虑症、神经衰弱症、疑心病、嫉妒症、抑郁症等等。这类心理异常主要是因为挫折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一种持久性的精神紧张与焦虑。这种心理异常常对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临床表现是失眠、耳鸣、头晕目眩、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爱发脾气、莫名的烦躁。
精神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一般可以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和偏执型精神病三种,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失调、行为脱离现实、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这种心理疾病一般在高中生中发生的比较少,但如果一旦发生,经常会给家庭、社会和学校造成很大的危害。
4、身心疾病
身心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上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生理的,但是它的起因却是心理的。这种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常常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有些高中生患有肝炎、肺结核、哮喘、溃疡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与心情、学习、生活、环境、娱乐活动等心理生理过程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高中生的异常心理的种类繁多,其表现的症状各异。这些心理疾病对高中生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形成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家庭的全面关注。
三、高中生常见异常心理的成因
高中生异常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年龄因素、环境因素等。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物因素包括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器质性因素和由对高中生的身体有有害作用的诱发性因素两种。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智力性障碍在高中生体现得并不突出,但结构因素如身高、体重和外表特征却能诱发一些异常心理反应。例如有些高中生因身材矮小或外表特征明显(不漂亮、有生理缺陷等)而产生自卑或心理障碍性的自负;从生理性因素分析,主要是指一些高中生的内分泌活动过强或不足,造成自主性反应过量或缺乏,还有一些高中生由于生理缺陷等问题而产生了变态行为。另外,由诱发性的因素可能产生的异常心理主要有记忆力减退乃至消失、智力低下、身心疾病等等。
(二)年龄因素的影响
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因为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排斥的动机。心理冲突是引起高中生异常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中生这个一般都是16岁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两性意识正在觉醒,心理正处于断乳时期。他们对异性充满了向往与期待,但严酷的现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不能不面对来自家长和教师及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性意识而埋头书本、作业本之中。还有一些高中生内心里对北大、清华等名校充满了希望而自身的学习水平却远远达不到名校的录取要求,这也造成了心理冲突。另外,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部分高中生产生了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欲望,他们过分的掩饰自己的劣势,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和老师、同学交流,盲目清高,孤芳自赏;有的学生由于害怕显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性和压抑性的心理反应:喜欢独处,行为反复无常,过度的烦恼和恐惧等等,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心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