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工作总结(五篇)

时间:2019-05-12 17:3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科技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第一篇: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XX县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2013年度的XX农业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一、领导高度重视

农业局一贯对农业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成立有农业局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科技专家组,先后8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安排科技工作,分解目标任务,解决科技工作经费筹措、项目实施等问题,保证了农业科技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领导还经常听取农业科技工作汇报,深入生产一线检查指导,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

二、多方筹措资金

今年全系统共投入294.2万元,用于编写、印发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以及示范基地、示范户试验补助、土样采集化验、科技项目奖励等开支。其中用于农技推广示范县95万元,阳光工程培训85.2万元,退耕农民培训7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35万元,新品种试验示范4万元,其它支出5万余元。

三、科技项目完成情况

(一)试验方面

今年农业系统共开展14项试验研究项目。

1、XX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0个、对照品种1个。

2、黄淮冬麦区旱薄组良种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个、对照品种1个。

3、XX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设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区,不设重复。从调查情况看在今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免耕播种小麦表现出明显的抗旱优势,与传统播种小麦相比,苗情好、麦苗壮、叶绿,干、黄叶少,同时麦苗分蘖多,次生根多。免耕播种比传统播种的小麦晚熟2天,生育期延长2天,有效分蘖率提高1.7个百分点,每亩成穗数增加1.2万,穗粒数增加2.4粒,千粒重增加 2.5克,亩产量增加69.32公斤,增产率为18.6%,增收216.9元。初步表明免耕播种技术不仅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小麦的高产创造必要的适宜条件。

4、辣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五个试验安排在大坪乡旱地,试验结果表明辣椒不同氮肥用量对辣椒的长势、叶色影响较大,氮量水平低的,叶色淡,长势弱,但根系发达。随着氮水平上升,叶色变深,同时长势也从弱到强。产量随氮肥量增多而提高。表现为:无氮区(CK)产量最低为 118.4公斤 /亩,130%氮区产量最高为 191.1公斤 /亩。在今年严重干旱的特殊性气候情况下,辣椒亩施肥量以纯氮量10.4公斤, 五氧化二磷6 公斤、氧化钾 6 公斤产量最高、效益最好。但对正常年份不一定适应,需进一步试验验正。

5、2013年XX省玉米品种常规组预备试验。参试品种49个对照品种8个。

6、紫山药引进种植试验。不同种植密度亩产量在645.32至 1349.84kg 之间,差异显著,其中亩密度2500株(80× 33cm)亩产量 1349.84kg 居首位,其次是亩密度3000株(80× 27cm)亩产量 1279.80kg 居第二位,亩密度1500株(80× 55cm)亩产量 645.32kg,居未位,亩产量最低。

7、2012-2013年度XX省小麦新品种展示。参加展示的23个品种产量水平在601.63-356.85公斤,品种间差异显著,产量最高品种是豫教5号,亩产601.63公斤,居参展品种之首位,在500公斤以上的有:豫教5号、良星66、周麦

26、周麦

23、平安8号5个品种。展示结果表明:豫教5号、良星66、周麦23表现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优良,增产效果明显,适宜在我县中等以上水肥地推广种植。

8、XX2012—2013年小麦品种(旱地)展示。参展品种共13个,主要是我县旱地当前种植品种和有苗头品种。今年由于受晚播、干旱、倒春寒、干热风、低温寡照,强降雨逼熟等多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旱地产量水平普遍较低,展示的13个品种平均亩产 216.38公斤。品种间产量有明显差异。对照品种洛旱6号亩产 226.81公斤,居第6位。比洛旱6号增产的有5个品种,产量居第1、第2位的品种依次为平安8号、豫麦49-198,亩产分别为 290.88公斤、289.90公斤,分别比洛旱6号增产28.25%和27.81%,增产极为显著。产量居第3位的焦麦668亩产 253.56公斤,比洛旱6号增产11.79%,增产较显著。

9、2013年XX省玉米新品种展示。参加展示的22个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量在676.2-470.24公斤之间,品种间产量差异著,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先锋046,平均亩产470.24公斤,居参展的22个玉米新品种末位,产量最高品种是隆平208,平均亩产676.2公斤,居参展的22个玉米新品种首位。品种间产量差异著。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的品种8个:分别是隆平208、伟科702、农禾

518、豫禾988、洛玉818、圣瑞999、浚单

29、新玉998。

10、2013年XX市玉米新品种展示。参加展示的15个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量在709.23-507.65公斤之间,品种间产量差异著,产量最低的品种是美玉5号,产量最高品种是伟科702。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上的品种仅1个,伟科702,平均亩产709.23公斤。平均亩产700公斤以下、600公斤以上的品种有6个,依次是:郑单2098、新科

19、屯玉808、豫禾988、中种8号、滑玉12,平均亩产分别为681.60公斤、669.53公斤、661.96公斤、654.13公斤、609.97公斤、608.70公斤。

11、玉米新品种选育。XX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玉米育种,目前育成的新品种嵩玉619通过XX省玉米品种审定,填补了我县一直没有自育玉米新品种的空白,己育成玉米自交系22个,测配玉米新组合900多个,育成玉米新品种13个,其中嵩玉901正参加XX省玉米区域试验,嵩玉101、嵩玉102、嵩玉106今年参加XX省预备试验。

12、旱地春花生新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9个,比平均产量增产的有濮东花1号、濮花9519、漯花4087、商花

16、商研9938共5个品种。

13、农药试验。采用敌萎丹或三唑酮与甲基异柳磷混合拌种,有效防治了小麦腥黑穗病、地下虫等病虫,黑穗病基本绝迹,地下虫发生轻微,效果显著。

14、认真调查,提高病虫预报准确率。坚持系统调查与一般普查、专业调查与群众普查相结合,测报人员不过节假日,坚守岗位,做到3-5天一调查,5-7天一普查,共发布病虫情报期10期、900份,准确率95%以上。

(二)示范方面

今年共实施示范项目5项:

1、大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开展了2000亩周麦22、2000亩众麦1号高产示范,开展了嵩玉619、浚单20二个玉米品种千亩示范和玉米新品种伟科702、嵩玉619百亩攻关田高产示范,安排了1200个浚单20示范户。在XX镇洒落村,3亩嵩玉619实产玉米2130公斤,平均亩产710公斤,比郑单958增产5.1%。

2、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安排在XX镇的自流灌区。共涉及千秋、樊店等13个行政村,5570个农户,总面积10050亩。通过精心组织,落实“选用良种、配方施肥、适期播种、精量匀播、搞好冬灌、浇好拔节孕穗水、做好中后期‘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措施,成熟期经县农业部门测产验收,万亩高产示范方平均亩穗数46.9万,穗粒数34.71粒,千粒重 44.0克,平均亩产 608.7公斤。洒落千亩示范方平均亩穗数48.3万, 穗粒数35.2粒, 千粒重 43.5克 ,亩产达到 628.6公斤。其中众麦1号百亩攻关田,平均亩穗数49.8万、穗粒数35.5粒、千粒重 43.7克,亩产 656.7公斤。分别比全县8万亩水地小麦平均单产 478.8公斤 增产27.1%、31.3%和37.2%。在万亩高产示范方辐射带动下,全县8万亩水地小麦平均单产 478.8公斤 ,在气候对小麦生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对稳定全县小麦产量起到了较大作用。

3、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共涉及XX镇的千秋、樊店等13个行政村,面积1万亩。品种为浚单20、郑单958。通过落实“选用良种、配方施肥、套种早播、增加密度、防治病虫、科学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经测产验收,万亩示范方在大旱之年平均亩株数(穗数)4392株,穗行数15.3行,行粒数37.6粒,千粒重 321克,平均亩产 689.4公斤。浚单20百亩攻关田平均亩株数(穗数)4490株,穗行数15.9行,行粒数39.7粒,千粒重 320克,平均亩产 770.9公斤。分别比全县8万亩水地玉米平均单产 503.6公斤 增产36.9%和53.1%。

4、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在XX镇和大坪乡建立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各1个,5个小麦、玉米千亩示范片,分别安排在XX镇2个,大坪乡2个和闫庄镇1个。示范区实行统一采土化验、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创建标准化高产示范样板田,让农民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真正效果,带动更多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一喷三防技术示范。在XX镇洒落村进行1000亩一喷三防技术示范,示范区单产653公斤,比辐射带动区的601公斤增产 52公斤,比农民自防区的548公斤增产 105公斤,比完全不防治区的 464公斤 增产189公斤。示范区亩投入47.5元,比辐射带动区多12.3元,比农民自防区多29.5元,比完全不防治区多45.5元。示范区每亩比辐射带动区增效101.7元,比农民自防区增效201.5元,比完全不防治区增效369.2元。

(三)新技术推广方面

今年重点进行了7大项新技术的推广: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一是采集土壤样品500 个,完成100个农户施肥情况跟踪调查;二是完成2012年500个土样的检测分析任务,主要测试有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六项常规项目中微量元素分析,并将化验结果录入数据库;三是完成各项试验示范计29项,其中小麦微量元素试验2个,三区校正试验10个,玉米氮肥运筹试验2个,三区校正试验6个,配方选优试验2个,辣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5个,花生三区示范4个,安排安排布置小麦铁、锌微量元素试验各一个,三区校正试验6个,配方优选试验2个;四是技术培训宣传方面,举办培训班60期,培训技术骨干300人次,农民6100人次、营销人员3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1000份,发放施肥建议卡12万份,建议卡入户率达到99%。悬挂过街条幅80条,广播电视宣传60次,科技赶集30次,报刊简报25期,示范现场会25次、网络宣传20次;五是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0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15万亩,增收节支5066.4万元。其中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万亩,亩均增产30 公斤,增产率8 %;亩均减不合理施肥量(折纯)1.5kg,亩均增产节支68.5元,实现总增效节支2055万元。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8万亩,亩均增产 38kg,增产率10 %;亩均减不合理施肥量(折纯)1.65kg,亩均增产节支87.3元,实现总增效节支2444.4万元。红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万亩,亩均增产 35kg,增产率8 %;亩均减不合理施肥量(折纯)1.5kg,亩均增产节支81元,实现总增效节支567万元;六是建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把土样采集地块基本情况、农户施肥情况、化验分析结果、试验示范结果录入测土配方施肥管理系统,建立了土样采集数据库、农户施肥数据库、肥料配方数据库、田间试验数据库、土壤与植株测试数据库;七是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整建制”推进。巩固大坪乡整乡推进乡一个,巩固95个整村推进行政村,新增15个整村推进行政村,其中嵩北夏秋复播粮食主产区占83%,嵩南春播单季区占17%。每个行政村各建成1个20亩以上的示范方;巩固254个测土配方信息上樯村,在100个行政村新设立固定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指导服务10场次以上。配方肥施用比例达到化肥使用总量的12%以上。

2、重点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2个,推广面积80万亩次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小麦品种5个,即豫麦49-198、周麦

22、洛旱6号、焦麦668、矮抗58,主导品种29万亩占85.3%。玉米品种8个,蠡玉

16、安玉

12、中科4号、浚单20、沈单16号等;朝天椒品种4个分别是三樱6号、红辣8号、红辣208、新一代。组织观摩会17场次

3、大力推广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不但通风透光好,使每行玉米均处在边行优势状态,而且便于施肥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今年共推广宽窄行种植4.8万余亩。

4、示范推广间作套种模式。重点示范推广了小麦—青菜—朝天椒—黄豆一年四种四熟套种4000亩,玉米与豆类套种4万亩,红薯与绿豆、芝麻套种4800亩,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

5、因地制宜,合理提高种植密度。“小麦种不稀,玉米、红薯种不密”是制约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通过县乡农技人员样板示范、典型引路,使玉米、红薯种植密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据县农技站7月中旬调查,水浇地玉米密度平均3633株/亩,旱地玉米密度平均3064株/亩,红薯密度2060株/亩。

6、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全年累计防治主要农作物病虫害45.3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粮食损失3020吨。其中小麦每亩用15%的三唑酮 70克,50%多菌灵 80克,4.5%高效氯氰菊酯 50克 或2.5%氯氟氰菊脂 50克,10%吡虫啉 30克,磷酸二氢钾 200克,混合使用,达到一喷三防的效果。全县共防治小麦病虫草害30.3万亩次,占发生面积35.8万亩次的84.6%。全县统一进行一喷三防10万亩,带动了全县一喷三防的全面开展。通过防治挽回小麦损失1478吨。秋作物防治玉米蓟马、旋心虫、红薯茎线虫病、豆荚螟7万亩。夏玉米化学除草技术推广面积达8万亩,化学除草后无草免中耕使玉米的抗倒能力明显增强。

7、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技术推广。今年重点推广了沼气池“三结合”建造技术、密封层施工、“一池三改”、输气管路安装等技术,全年新建户用沼气池1000座,高标准完成5个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四、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方面

一年来,农业科技培训紧紧围绕农村沼气建设、粮食生产、种子生产、种植结构调整、配方施肥、农业产业化等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1、编写技术资料。农业科技人员先后编写了小麦、玉米、蔬菜生产主推技术,无公害蔬菜、辣椒、蔬菜制种、病虫害防治、沼气建设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测土配方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意见、农业建设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新品种介绍、调查报告等技术资料50多项,印发技术宣传资料、施肥建议卡20万份。

2、搞好技术培训。今年先后利用农民文化艺术节、科技宣传周、专题培训班、街头咨询等形式,科技人员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大力宣传、培训农村沼气、粮食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外繁种子生产、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药管理等先进实用技术。

全年共计举办培训班262期,培训16450人次。其中阳光工程培训62期,培训2320人,每期50人、时间4-5天;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期1120人,涉及蔬菜、园艺、病虫害防治、果桑茶花药、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专项技术等专业;退耕农民培训43期,培训2180人,每期50人、时间4-5天,涉及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林果、畜牧养殖、农机、旅游等专业;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科技示范户培训办班45期,培训2600人次,涉及小麦、玉米、蔬菜3个专业;农村沼气实用技术培训办班26期,培训1500人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60期,培训技术骨干、营销人员、农民6750人次;其他其他培训26期,培训1100人次,涉及中药材、种子、农业生产技术等。

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建设小麦、玉米示范基地,遴选52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培育52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5200户,印发农业技术指导员管理考评办法和小麦、玉米主推技术资料,落实增产技术措施,带动全县农业生产上台阶。

4、发布《农情信息》11期,举办电视讲座16期,播放百余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五、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大突破

2013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大突破,农技人员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审定,取得的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受到表彰,在农业专业期刊、涉农网站发表、交流科技文章200多篇,有力地促进了XX农业发展。

1、我县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嵩玉 619”,今年5月通过了XX省审定,选育的“嵩玉 901” 参加了XX省2013年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选育的“嵩玉 101”、“嵩玉 102”、“嵩玉 106” 参加了XX省2013年玉米新品种预备试验。

2、农业系统主持完成的4项推广成果分获2013年XX市科普成果奖和XX省科普成果奖。“XX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与应用”项目获XX市科普成果一等奖、XX省科普成果一等奖;“沼气综合技术在‘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示范村建设中的推广应用”项目获XX市科普成果一等奖、XX省科普成果二等奖;“XX耕地地力评价及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推广”项目获XX市科普成果二等奖、XX省科普成果三等奖;“三大核心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项目获XX市科普成果三等奖、XX省科普成果三等奖;(洛市科协〔2013〕43号、豫科协普〔2013〕22号表彰)。

3、发表科技论文10篇。«小麦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对比试验结果初报»、«XX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XXXX夏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简报»、«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XXXX丘陵旱地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2013年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XX2012年辣椒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技术总结»、«2012年XX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总结»、«2012年XX玉米氮肥运筹试验总结»等10篇科技论文在«中国种业»、«现代农村科技»、«XX农业科学»、«XX农业»、«种业导刊»等国家和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为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推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4、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高级农艺师XXX同志获农业部2011-2013年度农业推广贡献奖。

第二篇: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2007-02-06 09:58:1

22006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2项,申请省级农业科研补助经费余万元;申请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请经费200万元;申报200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申请无偿科技经费380万元;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科技计划项目12项,申请科技开发贷款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截止2006年11月底,以下达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资助科研补助经费万元;已批准建设省级棉

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研经费万元;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批准科技贷款额度万元;下达国家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1项,经费万元;下达省级星火贴息项目4项,贴息金额万元;下达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1项,经费万元。具体工作如下:

一、以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全方位协作攻关

1、组织全市农科专家开展粮、棉、油、瓜、果、菜等新品种选育与科技创新,为荆州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棉花育种方面,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鄂荆杂一号”,其优质丰产抗病性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湖北省的空白,并被确定为我省“十五”期间主推品种;鄂杂棉一号、二号、四号的相继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市棉花育种由常规、丰产跃上了杂交、优质、高产多抗的新水平,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成为湖北棉花区试对照品种。现已推广到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四省,面积达1100万亩。2006年湖北省推广面积万亩,占湖北省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2006年推广面积万亩,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2006年在农业部资助下荆州农科院已建成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并先后被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已先后选育出鄂西瓜新品种五号、六号、七号,均以其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着欢迎。在实施优质稻工程中,荆州丰乐种业公司、荆楚种业公司选育的“丰两优1号”等新品种亩产达650kg,米质国标二级。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中国香稻”、杨稻6号等品种。在双低油菜子产业化示范工作中,荆州市科技局同市农业局、湖北天颐科技公司一道,以国家、省级重大

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开发”为基础,利用“中双四号”、“华杂4号”、“中油杂1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建示范基地万亩,且全部实现订单化。

2、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天颐科技公司、新力实业公司依托大院大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为重大项目予以资助。目前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技术名列全省及全国前列。双低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冬瓜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已发展成为引导农民奔小康的一项系统工程。以天颐科技公司为载体的国家双低油菜工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3、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农学院、洪湖市水产品养殖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黄鳝种苗人工繁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

人员多年的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在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技术,使黄鳝的产卵率由天然状态下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现在的64%;孵化率由天然状态下的较低水平提高到目前的90%。在幼鳝开口饵料配制技术方面,保证了幼鳝成活率由天然状态下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在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方面,实施按其生育进程及个体大小适时分池高密度饲养,解决了黄鳝相互蚕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鳝率及商品率,该项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审定。由于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先导示范作用,2006年全市黄鳝网箱养殖数量由原来的70万口增加到155万口(20平方米/口网箱),洋鳝农户由原来的万户增加到万户,养鳝产值从原来的亿元增加到21亿元,亩平纯收入由原来的元增加到元。黄鳝养殖目前已成为荆州市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成果转

化资金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及苗种繁育技术”现已初具规模,年产黄颡鱼苗种已达1000余万尾并行销全国,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实施精深农业工程

1.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市科技局适时组织科技项目、资金及科技人员,重点抓好我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其前身是一家由国有单位出资成立的湖北移栽灵集团。通过体制创新,2006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民营化的“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为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移栽灵”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为灵活、更具活力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能力已从研制开发移栽灵系列产品提升完善为一种新的植保理论——即通过化学诱导植物原始抗性的恢复以达到防治环境病害的目的。这一新的植保理论分别在《科技日报》、中

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作了专题报道。目前,移栽灵的抗逆诱导机理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作物施用移栽灵后被激活的抗逆基因进行测序,证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已向世界基因银行申请登记并获准受理。仅2006年1~5月,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已销售移栽灵近100余吨,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计划,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荆州市新力实业公司承担的“冬瓜、西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蓉馅料和冬瓜茶饮料。在食品馅料生产方面,传统产品以重糖、重油为主,其口感及营养价值已不符合当今人们消费的需求。该项目开发的水果蓉馅料是以冬瓜、西瓜为原料,加工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馅料,以替代传统的月饼馅料,深受消费着欢迎。同时该项目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优越的

地理优势,以广大农户为依托,初步建立供、产、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冬瓜、西瓜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振兴一方经济。有波尔山羊坯胎移植工程研究中心和松滋市斯家场钲农办承担的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山羊新品种引进及繁养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及发展壮大,全市养羊专业户已发展到万户,各类山羊存栏数达到21万只,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为农民增收万元。

三、以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行动

星火计划由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批准实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市星火计划在突出重点、加强集成、迎接入世、产业推动、实现跨越的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星火项目情况:2006年全市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1项,即由荆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南瓜深加工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或国家科技贷款额度1100万元。该项目借助现代酶处理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超微粉粹技术对南瓜进行深加工,以南瓜粉为主导产品,生产饮料、果泥等系列产品。项目完成后年新增产值亿元、年新增利税215万元。以天荣集团“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为龙头,在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高标准建设百万亩双低油菜商品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争创国家双低油品牌,让天发

天润双低油立足荆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可年产9万吨双低食用油,18万吨饼粕配合饲料,1200吨植酸,900吨卵磷脂,1000吨维生素e。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年新增税款3600万元,年新增利润亿元,并带动100万农户种油致富奔小康。

2、为更好的促进我市星火再上新台阶,2006年3月8日——17日,农业科随汪小平局长赴北京直接向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科技部计划司吴远彬司长、农社司星火处李增来处长汇报了我市双低油菜产业化专项及杂交棉花育种与产业化进展情况。我市组织实施的这两项工作起点高、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竟争力强,符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布域局要求,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尽快启动荆州市杂交棉产业化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农社司星火处同意先期资助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前的技术培训,并要求荆州尽快实施。

3、在组织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的同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星火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全市共举办星火技术培训近500期,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20万份,其中市科技局举办60期,培训人数6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万份,县市(区)举办440期,培训人数9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18万份。内容涉及粮、棉、油、菜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黄鳝的人工凡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与凡殖》、《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对象是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很好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我市涉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市农村依靠科技奔小康步伐。

4、及时处理全市专家学者来函来信,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今年上半年农业科共处理专家学者及市委段书记批

示三件,并根据市委段书记要求编制了《荆州市淡水鱼深加工科技发展规划》、《荆州市利用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及《荆州市鹅制品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设想》等材料,为领导决策 w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们将乘着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工作,不断开创荆州农业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在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2、结合荆州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荆州市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种子种苗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科技含量高、资金信息物业畅通、具有一定规模和权威的全国性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2-3个。以此引导1万农户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市作贡

献。具体落实在以下己方面: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以双低油菜、杂交棉花、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种子繁殖基地。

水产方面:重点建设以黄颡鱼、黄鳝为重点的苗种繁育基地。

林业方面:重点建成以杂交马褂木、楠木、兰花为重点的园林绿化美化及速生用材林种子种苗基地。

畜牧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

3、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立项项目数、项目投资规模及项目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第三篇: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2006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2项,申请省级农业科研补助经费897.0余万元;申请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申请经费200万元;申报2006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项目5项,申请无偿科技经费380万元;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科技计划项目12项,申请科技开发贷款9700.0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项。截止2006年11月底,以下达省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项,资助科研补助经费101.0万元;已批准建设省级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5项,批准科技贷款额度8860.0万元;下达国家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1项,经费50.0万元;下达省级星火贴息项目4项,贴息金额50.0万元;下达市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1项,经费104.5万元。具体工作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以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组织全方位协作攻关

1、组织全市农科专家开展粮、棉、油、瓜、果、菜等新品种选育与科技创新,为荆州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棉花育种方面,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成果“鄂荆杂一号”,其优质丰产抗病性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湖北省的空白,并被确定为我省“十五”期间主推品种;鄂杂棉一号、二号、四号的相继选育成功,标志着我市棉花育种由常规、丰产跃上了杂交、优质、高产多抗的新水平,达到国家优质棉标准,成为湖北棉花区试对照品种。现已推广到湖北、河南、安徽、湖南等四省,面积达1100万亩。2006年湖北省推广面积260.0万亩,占湖北省400.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的60.5。2006年推广面积280.0万亩,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人才储备,2006年在农业部资助下荆州农科院已建成国家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并先后被农业部、湖北省科技厅批准为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省科技厅下达、荆州农科院承担的省级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优质西瓜新品种选育”,已先后选育出鄂西瓜新品种五号、六号、七号,均以其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着欢迎。在实施优质稻工程中,荆州丰乐种业公司、荆楚种业公司选育的“丰两优1号”等新品种亩产达650kg,米质国标二级。同时还重点发展了“中国香稻”、杨稻6号等品种。在双低油菜子产业化示范工作中,荆州市科技局同市农业局、湖北天颐科技公司一道,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产业化技术开发”为基础,利用“中双四号”、“华杂4号”、“中油杂1号”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建示范基地120.5万亩,且全部实现订单化。

2、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天颐科技公司、新力实业公司依托大院大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先后争取到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为重大项目予以资助。目前我市双低油菜籽及冬瓜深加工技术名列全省及全国前列。双低油菜籽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冬瓜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已发展成为引导农民奔小康的一项系统工程。以天颐科技公司为载体的国家双低油菜工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

3、在水产养殖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市科技局组织湖北农学院、洪湖市水产品养殖公司等单位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黄鳝种苗人工繁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经水产技术人员多年的刻苦攻关已取得重大进展。在黄鳝苗种繁育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人工注射催产技术,使黄鳝的产卵率由天然状态下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现在的64;孵化率由天然状态下的较低水平提高到目前的90。在幼鳝开口饵料配制技术方面,保证了幼鳝成活率由天然状态下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在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方面,实施按其生育进程及个体大小适时分池高密度饲养,解决了黄鳝相互蚕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成鳝率及商品率,该项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审定。由于有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先导示范作用,2006年全市黄鳝网箱养殖数量由原来的70万口增加到155万口(20平方米/口网箱),洋鳝农户由原来的3.8万户增加到7.95万户,养鳝产值从原来的10.5亿元增加到21亿元,亩平纯收入由原来的3000.0元增加到5000.0元。黄鳝养殖目前已成为荆州市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荆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黄颡鱼养殖技术及苗种繁育技术”现已初具规模,年产黄颡鱼苗种已达1000余万尾并行销全国,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二、围绕农业产业化,积极引导、实施精深农业工程

1.在实施农业

科技创新活动中,市科技局适时组织科技项目、资金及科技人员,重点抓好我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产业化开发。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其前身是一家由国有单位出资成立的湖北移栽灵集团。通过体制创新,2006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民营化的“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为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移栽灵”产品开发提供了更为

灵活、更具活力的管理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能力已从研制开发移栽灵系列产品提升完善为一种新的植保理论——即通过化学诱导植物原始抗性的恢复以达到防治环境病害的目的。这一新的植保理论分别在《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作了专题报道。目前,移栽灵的抗逆诱导机理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作物施用移栽灵后被激活的抗逆基因进行测序,证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已向世界基因银行申请登记并获准受理。仅2006年1~5月,湖北移栽灵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已销售移栽灵近100余吨,实现利税近千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实施农产品深加工计划,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促进我市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荆州市新力实业公司承担的“冬瓜、西瓜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蓉馅料和冬瓜茶饮料。在食品馅料生产方面,传统产品以重糖、重油为主,其口感及营养价值已不符合当今人们消费的需求。该项目开发的水果蓉馅料是以冬瓜、西瓜为原料,加工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绿色保健馅料,以替代传统的月饼馅料,深受消费着欢迎。同时该项目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广大农户为依托,初步建立供、产、销一体的产业化格局。该项目的实施延长了冬瓜、西瓜的生产链,不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振兴一方经济。有波尔山羊坯胎移植工程研究中心和松滋市斯家场钲农办承担的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山羊新品种引进及繁养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及发展壮大,全市养羊专业户已发展到0.9万户,各类山羊存栏数达到21万只,实现年产值2100万元,为农民增收900.0万元。

三、以实施国家、省级星火计划为依托,推进农业产业化科技行动

星火计划由党中央、国务院1986年批准实施。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市星火计划在突出重点、加强集成、迎接入世、产业推动、实现跨越的思想指导下,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努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星火项目情况:2006年全市以下达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1项,即由荆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南瓜深加工工业化应用开发”项目或国家科技贷款额度1100万元。该项目借助现代酶处理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超微粉粹技术对南瓜进行深加工,以南瓜粉为主导产品,生产饮料、果泥等系列产品。项目完成后年新增产值1.2亿元、年新增利税215万元。以天荣集团“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为龙头,在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高标准建设百万亩双低油菜商品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争创国家双低油品牌,让天发天润双低油立足荆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双低油菜籽脱壳深加工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可年产9万吨双低食用油,18万吨饼粕配合饲料,1200吨植酸,900吨卵磷脂,1000吨维生素e。年新增产值25亿元,年新增税款3600万元,年新增利润1.1亿元,并带动100万农户种油致富奔小康。

2、为更好的促进我市星火再上新台阶,2006年3月8日——17日,农业科随汪小平局长赴北京直接向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科技部计划司吴远彬司长、农社司星火处李增来处长汇报了我市双低油菜产业化专项及杂交棉花育种与产业化进展情况。我市组织实施的这两项工作起点高、技术先进、产品市场竟争力强,符合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布域局要求,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尽快启动荆州市杂交棉产业化重点科技示范项目,农社司星火处同意先期资助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前的技术培训,并要求荆州尽快实施。好范文版权所有

3、在组织实施各类星火计划项目的同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星火实用技术培训,2006年全市共举办星火技术培训近500期,培训人数近10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20万份,其中市科技局举办60期,培训人数6000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2万份,县市(区)举办440期,培训人数9万人次,印发科教资料近18万份。内容涉及粮、棉、油、菜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黄鳝的人工凡殖及集约化养殖技术》、《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与凡殖》、《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对象是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通过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很好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我市涉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快了我市农村依靠科技奔小康步伐。

4、及时处理全市专家学者来函来信,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今年上半年农业科共处理专家学者及市委段书记批示三件,并根据市委段书记要求编制了《荆州市淡水鱼深加工科技发展规划》、《荆州市利用水稻生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分析》及《荆州市鹅制品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设想》等材料,为领导决策w

四、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三年,我们将乘着十六大的强劲东风,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工作,不断开创荆州农业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力争在粮棉油新品种选育、农产品深加工、水产养殖技术开发及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2、结合荆州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荆州市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种子种苗产业化工程,尽快建成科技含量高、资金信息物业畅通、具有一定规模和权威的全国性标准化种子种苗基地2-3个。以此引导1万农户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农业强市作贡献。具体落实在以下己方面:

农业方面:重点建设以双低油菜、杂交棉花、优质水稻为重点的种子繁殖基地。

水产方面:重点建设以黄颡鱼、黄鳝为重点的苗种繁育基地。

林业方面:重点建成以杂交马褂木、楠木、兰花为重点的园林绿化美化及速生用材林种子种苗基地。

畜牧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

3、加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力度,力争在立项项目数、项目投资规模及项目技术水平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第四篇:科技局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科技局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1、抓产学研合作,转化先进适用成果。围绕XX市农业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省内外多所农业类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比如说:XX市经济作物研究协会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在周村建立了辣椒研究生实习基地、XX市富农辣椒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科院育种中心共同选育了辣椒新品种--丰抗椒王,辣椒产量达到900斤/亩、河北永生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就“面条烘干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使该公司生产的面条产量居全国前5位;XX市实施的“棉花节本增效栽培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河北省农科院、河北科技大学等5家科研单位,先后开发了3项新技术成果;另外正合作的项目有:XX市立德饲料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围绕“牛羊生物生物饲料正进行相关技术研究”,XX市汇丰公司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专家,就肥料鳌合技术进行相关研究,旨在解决土壤缺素症问题。

2、重点实施了河北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基地建设,做好“小麦农大399,玉米先玉335等品种的引进及高产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重点是做好千亩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示范方节水55立方米,亩增产105千克。

3、做好省级农业科技循环园区实施工作,(1)在小麦种植方面:建立核心区2000亩,引进藁优2018、师栾02-1高筋麦品种,亩产达到1050斤,亩产量增长15%;示范区面积推广1万亩,亩产量达到1000斤,亩产量增长10%。

(2)在仓储方面:新建4座万吨小麦仓储库,建成7万吨的小麦仓储能力。

(3)在养殖方面:规划建成可存栏300头的标准奶牛养殖基地,可为5000亩小麦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同时还可带动周边奶牛场从规模到效益有大的提升。建设年青贮饲料3200吨的青贮池1座,采用人性化饲喂管理技术、自动控制饮水技术、预约式太阳能控制技术、有益微生物菌群饲料饲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活性矿物防治乳房炎技术、性控冻精技术、牛粪无害化处理技术等7项新技术,使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降低消20%以上,鲜乳中微生物细菌总数(菌落形成单位/毫升)小于30万,乳脂率大于3.5%,乳蛋白大于3.4%,饲料消化吸收率提高10-15%,产母牛率达到95%以上,奶牛产奶量年平均单产达到7.5吨,生鲜乳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4)在食品加工方面:实现新上5万吨面粉专用粉生产线一条,生产饺子、馒头、饼干等面粉专用粉系列;挂面生产由一个系列50个品种,增加到二个系列100个品种,挂面产量由7万吨增加到11万吨。今年小麦粉加工产品追溯体系争取省级资金40万元。

4、在绿化苗木方面:今年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村乡建设,协助日鑫公司先后引进樱花、早生栎、中山杉、黑枸杞、血皮槭、红叶石楠、豆梨、巨紫荆等绿化观苗木2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2000多亩,这些品种的引进通过2-3年的繁育,对丰富我市绿化品种、对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新的色彩。

5、培育扶持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专业类合作社、包括冀州镇的蔬菜种植、徐庄乡的养鸡场、码头李的果品产业、西王及漳淮乡的奶牛养殖产业、门庄乡的粮棉种植、周村镇的家庭农场等。结合我市开展的土地流转政策,帮助这些农业合作社经营者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树立品牌意识,从而带动我市整体农业产业提升产业规模档次。

6、组织申报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渤海粮仓成果转化项目申报1项,及XX市卫生指导计划项目申报(计划申报3项),完成项目鉴定验收4项。

7、完成我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审核认证工作,我们科室深入到田间地头,不辞辛苦,顺利完成并及时上报。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下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完成我市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格审核认定、申报工作,结合本科室的业务特点,我们亲自深入到乡镇、农村一线,在下乡考察培训的同时进行本项业务认证,认真把关,详细审定。及时申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局领导交办的任务。

8、完成科技下乡工作,结合农业业务考察并结合各类科技项目(如国家级富民强县、渤海粮仓等项目)培训,我们农业科管科本下乡30余次,把最新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业产业发展动态、政策趋势送到农村、农民手中,在我市农民心中树立XX市科技局下乡宣传“业务精、服务强”的良好形象。在最近市里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在今年我科室作为主要负责还完成我市科技活动周工作,邀请XX市科技局深入到码头李镇等基层单位进行科技宣传,树立全民科技意识,提示我市整体科技素养;结合市政府统一召集组织的党员志愿者活动,在我市九州文化广场进行大型活动,宣传实用易懂的科技常识,在各参展单位中表现突出,受到了市领导的赞扬,共发放各类资料5000余份。

第五篇: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方案,结合全市----的工作实际和----城市的目标,在全市扎扎实实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在农业科技年活动中,---局长担任市农业科技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在制定方案、落实措施等方面亲自组织,亲自参与,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使我市农业科技年各项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教育作为农业科技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全市农民倡导科学精神,追求科学时尚,依靠科技手段,创造科学生活,宣传科学文化的新气象、新风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为确保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市--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负责人组成的----“农业科技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业科技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各---局也都成立了农业科技年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抽调技术骨干任成员。领导机构的成立,使全市“农业科技年”活动有了坚强的领导,保障了活动的顺利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我市农业科技年活动,结合我市实际,我局认真制定了《----“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明确了以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工作主线,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整体素质的指导思想。方案将各项活动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时期的重点和各单位、各部门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工作原则、预期目标、保障措施。------区也都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内容,落实了责任单位。市和各区都拨出专款用于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全年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为全市的农业科技年活动提供了雄厚的财政支持。

二、广泛发动,全面参与

为做好农业科技年活动,我市结合实际,编制画册,编印宣传资料,摄制电视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全面宣传,广泛发动群众。

我市将XX年8月定为“农业科技年”宣传月,主要宣传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及检测标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等。在深---等新闻媒体推出“农业科技年”专版。在----网页上设置宣传栏,向社会发布我市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各------对农业科技年活动也进行

了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全市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速度快、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各区、镇有线电视台开辟《农科园地》栏目,开设农事指导、市场信息、农科致富典型等内容。荔枝、龙眼花果期间,针对当前生产管理,制作了《荔枝、龙眼花果期栽培措施》在各区、镇播放,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区开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市鲜-----产品管理规定》和《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宣传周活动,编印小册子,在报纸上开辟专栏,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市27万农民全面、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年活动。

三、狠抓落实,成效显著

为做好我市农业科技教育工作,针对我市实际,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推广方式,取得明显效果。

(一)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倡导科学精神

XX年,针对农业生产情况、生产季节的变化,我们组织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各种农业科技培训。

做好“绿色证书”培训,全年共举办了果树、蔬菜、水产、畜牧专业绿色证书培训43期,培训绿证学员2161人,免费发放

教材XX份。----区将“绿色证书”培训纳入该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日程,并抽调3位同志专门负责“绿色证书”培训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各种养殖场的生产特点,培训形式也有新的变化,种养户、饲养员白天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只能以场为教学单位,就利用晚上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从而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深受生产单位的欢迎及支持。为了确保绿色证书培训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协助各单位制定学习制度及奖励措施,要求鸡场饲养员必须参加绿色证书培训且领取畜牧专业绿证资格证书方可从事养鸡生产,对考试

下载农业科技工作总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科技工作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农......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事,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农......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总结范文xx0*年是国家农业部决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一年,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局对农业科技年活动高度重视,把抓好农业科技年活动作为全局系统的一件大......

    农业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农业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根据市农牧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下乡”工作的通知》要求, 3月15日由市畜牧中心张波主任带队,组织市畜牧中心、市农技中心、市农科所相关部门的......

    全市农业科技工作总结(5篇)

    市****年度农业科技工作总结****年,市科技局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为突破口,逐步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此间全市共申报省级以......

    2007年度农业科技企业工作总结

    2007年度农业科技企业工作总结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 2007年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主要是在清溪花鳖、清溪乌鳖及日本鳖几个良种间开展了杂交选育实验,同时开展了鳖稻共生......

    农业科技

    10:00在线访谈正式开始,欢迎广大网友留言! 本期在线访谈嘉宾是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世举。现场主持人是福建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处长郭运孝。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