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灞桥区农业产业化情况报告
西安市灞桥区农林局
关于产业化及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随着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和纺织城综合改造区等相继开工建设,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农业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向做了积极的调整,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以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生产、包装及贮藏销售等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基本情况
灞桥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 辖9个街道办事处,226个行政村,农村土地24万亩,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5万,占全区总人数的51%。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9元,粮食作物7.28万吨,果品8.56万吨,蔬菜27.82万吨,肉0.68万吨,蛋0.53万吨,奶6.36万吨。
1、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不断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在全区 形成了特色林果、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和规范化养殖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和示范带动作用强调产业新格局。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产业基地。按照农业功能分区和发展重点,建成了白鹿原现代农业区、平原农业传统农业区和洪庆山休闲农业区三大产业化区域。分别形成了葡萄、樱桃和猕猴桃及小杂果等三个3万亩果业基地;12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和十万亩蔬菜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和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三是形成了以北部三个街办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和万头奶牛基地;以洪庆山无公害放养鸡示范中心为主的散养鸡基地、以陕西海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中心的良种猪繁育基地等多元化的养殖格局,全区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4个,万只以上养禽场5个,年出栏百头以上养猪场89个。
2、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化的需要,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帮扶方案和积极争取扶持资金,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0年,争取市级股权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扶持灞苑果业公司和巾帼实业公司进行产业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涉及果蔬、园林花卉、畜产品等生产包装和加工销售等领域,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获得省级认证龙头企业有2家,获得市级认证龙头企业有5家。二是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已建成果业、蔬菜、奶牛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面积3.2万亩;建成白鹿原现代农业、葡萄主题公园、西园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个。2010年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包装和流通的农产品6.61吨,其中蔬菜3.5万吨、果品2.25万吨、乳制品2.16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2.5%、27.3%、64.3%,龙头企业年产值已达5.25亿元。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在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2500余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达2.6万户,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3、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认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新优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度加大。目前全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个,共计3.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认证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1个。二是品牌注册明显增多。在产业化发展推动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农产品商标注册步伐加快。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注册了“灞苑”、“白鹿原”、“兆龙”及“东城山塬”等农产品商标三大类共21个。三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思路指 3 引下,品牌建设效果显著,全区获得省市著名商标11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同时“灞桥樱桃”和“灞桥葡萄”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灞桥樱桃”获得中华名果称号。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扩展休闲观光农业面积。依托西安主城区的有利条件,围绕樱桃、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推进标准化栽培、规范化管理和精品化生产,目前全区以形成樱桃、葡萄及小杂果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面积达42000余亩。二是加快园区建设。近年来,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白鹿原樱桃谷、洪庆水泉山庄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先后在白鹿原地区引进西安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及秦灞庄园、绿庭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农业观光园区9个。三是积极发展节庆农业。我区依靠特色果业,举办樱桃采摘节、金秋采摘节、槐花节等休闲观光活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产业,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从2004年举办首届樱桃节以来,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亿元。“灞桥樱桃节”还荣获陕西省十大魅力节庆称号。
5、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 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目前,全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家,按照产业划分,果业类42个,养殖类12个,蔬菜类18类,花卉苗木类6个,其他综合类16个,参社农户8200余户,辐射带动果农1.5万多户,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增强。二是组织化覆盖面不但扩大。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范围涉及到果业、蔬菜、畜牧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组织服务职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包装、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程度低,标准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生产技术推广较慢。设施高效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整体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业基础设施仍需完善。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力度较大,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和现代设施装备等方面还较薄弱。
3、名牌产品特色效应不够明显。虽然全区农产品商标有21个,但知名品牌较少,获得省市名牌产品只占23%。在分级包装、品牌宣传和销售档次方面发展缓慢,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滞后。休闲观光农业与农业特色产业没有有机结合,产业链条较为脆弱,深度挖掘不够。虽然我区也发展樱桃节、金秋采摘节等观光形式,但活动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吃、住、游、赏等系统的观光产业模式,综合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够,基地改造、景观提升等方面有待加强。
5、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部分农民对产业化认识程度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不够。农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6、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业产业化主要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建设,但在土地流转、行业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制约着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7、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薄弱。尽管目前农业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种抗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但总体来说,现代化装备水平和技术手段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仍然不强,不能对早春冻害、持续干旱、流行性病虫害等进行有效防御,影响着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将以标准化建设、精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拓展产业领域和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强化科技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服务职能。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坚持科技下乡、技术帮扶等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二是以技术创新和高效生产为目标,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推广网络,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三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示范与应用,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生产水平。
第二,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我区3个三万亩果业基地、十万亩蔬菜产业及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发展,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设施农业技术、高效生产等为手段,提升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西安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水平。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无公害、精品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优质优价,使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三是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樱桃、葡萄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做精做优休闲观光产业,将一产向三产延伸,形成产业带动、功能互补和效益共享的长效发展模式。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项目补贴、股权投入等方面,重点扶持产业化项目建设,特别是扶持生产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 龙头企业。二是深化“银农合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贷款倾斜。政府通过选点聚焦,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加大投入总量,开辟农业产业化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联营力度。以政府牵头,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产后冷链储藏中心,引进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第四,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发展设施蔬菜、优势果业、新兴花卉等高效农业为目标,以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力度,争创更多的灞桥名优农产品,提高市场认知度。三是推进品牌宣传推介,对现有品牌进行包装和形象提升,努力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农业品牌。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灞桥果品包装销售统一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管理灞桥产地果品的包装和品牌,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声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五,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范其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营销队伍建设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利用我区主城区的地理优势,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集散地。同时加强农超对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设品牌专卖店。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农产品品牌优势,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销售能力。三是开拓外向型农业销售领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利用西安大都市对外开放的优势,建立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较高层次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灞桥都市农业的外向化程度,以促进灞桥都市农业加速与国际接轨。通过出台补贴性农产品出口创汇奖励政策,鼓励农业出口企业,扩大灞桥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六,强化管理服务,建立保障体系。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在土地流转的管理、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可以通过股田制、租赁+就业、计划组建劳务公司和土地流转协会,搭建用工和土地流转平台,加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使失地农民就地转化为园区工人,促进农民增收。既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
入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县政府研究室近日会同县政府农业科利用两周时间,深入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抓手,立足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特色立农,工业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完善销售体系,全县农业产业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产业基地规模持续扩大。种植业方面,全县发展蔬菜面积13.6万亩,300亩以上蔬菜种植基地达到8个,建有国家级蔬菜示范标准园区1个、规模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个、特色种植生产基地5个。养殖业方面,现有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47户,建成规模养殖小区4个、规模养殖场20个。
(二)龙头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达到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宜采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已建成300亩设施蔬菜基地,可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沃隆公司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及在邢台市开设直销店,销售额不断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到60万吨,交易额6亿多元,可带动全县350个农产品运输专业户和周边10万亩农产品基地农户生产。
(三)农业品牌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县已注册康泰祥、洁利达、甘寨绿等农产品品牌商标20个,高脚白大葱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宜采园”、“沃隆”2个品牌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面积达5万亩,认证绿色蔬菜品种11个、无公害品种8个。
(四)新兴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宜采现代农业观光园、汇昌汇昌大型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采摘、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示范园,一个以休闲观光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我县加速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名牌产品少,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氛围不浓。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在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市场意识、竞争创新意识不强,对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对发展产业认识不到
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当前我县“农字号”龙头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装备差,科技含量低,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包装差,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
(三)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截至目前,全县仅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7家,总数在全市占第12位,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农户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缺乏组织能力强、懂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有限。
(四)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山东寿光等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县、农业强县来说,我们的品牌多是一些区域性品牌,对外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大的规模带动效应。
(五)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严重。从企业本身来看,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有效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单笔成本也比较高,致使银行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农字号”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业发展理念转变。要不断加大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形式,是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农民要破除传统观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改变耕种模式,以经营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按照市场的导向和要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扶持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整合资源,联合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向品牌要效益,壮大企业实力。同时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现代企业集团,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集群。
(三)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力强的农民中介组织。深化探索合作制、股份制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等多种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联合创业,真正助推农民增收。
(四)大力推进品牌农业战略。品牌是生命力、竞争力,是加
快农业产业化的强力助推器。要不断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民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支持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杂粮、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抓好邢湾、骆庄辣椒,大屯、永福庄瓜果蔬菜,农管委白山药等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和监管,定期对名牌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和增强我县名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深化农业与金融的合作。创新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农村信贷的风险金制度和奖励政策,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贴息信贷额度。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启动、企业自愿入股,按市场规律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阻碍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因素的调研
马站乡政府副乡长夏安兴
在全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践省委“三个一”实践活动与“三查三看”教育学习之际,为了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按照“三查三看”第二阶段的要求,认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就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调研,现将阻碍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原因及相关思考汇报如下:
二、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因素
一是恶劣的天气因素。
今年前期严峻的干旱形势,造成我乡灌区农业用水紧乡,对大春的耕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进入七月份以来,又遭遇了特大的降雨过程,致使我乡较多面积的水稻被淹,玉米成片被风吹倒,其他作物也大幅度受灾,而且这种降雨天气还一直在持续。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滞后于农业发展。我乡农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育苗基地建设与生产实际还不相适应,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和市场开拓工作滞后,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设施农业新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滞后于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苗种的统供率还比较低,种植品种的安排上部分村
社还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农业技术人员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生猪价格下滑对牧业生产产生消极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乡生猪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上半年,生猪价格由一季度每公斤平均13.17元,下降到10.31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4%。导致生猪生产比较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四是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对生猪的生产和消费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在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影响。
五是市场流通体系还有待于加强。
我乡40%的农产品需销往外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许多农产品没有销路,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思考对策
一是全力抓好加强马铃薯、玉米、水稻等秋作物田间管理。
积极做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确保人员、技术、物资和措施到位,力争秋粮稳产高产。
二是继续加快发展农业。
继续抓好“科技指导、对口帮扶活动”,加快育苗基地建设步伐;种好“两棵树两片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结构,有条件的村要引导设施种植蔬菜向园艺水果发展,种植大路蔬菜向精细蔬菜发展,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高度关注甲型H1N1流感,强化各项免疫、监测和应急处置措施,力争不发生大的疫情。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充分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工作,为我乡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广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现代物流营销方式。同时要积极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围绕农业发展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带动力强、运作规范、经济效益高的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产品市场销售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确保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的有效畅通。同时,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开展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凌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及种养
大户等。截止xxxx年x月,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家,即浪伏茶叶公司;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家,即宏鑫茶叶公司;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其中茶叶企业x家,缫丝企业x家,中药材企业x家,木材加工企业x家,油茶加工企业x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其中种植类xx家(茶叶xx家,中草药xx家,果蔬xx家,桑蚕x家,烟叶x家,油茶x家,其他种植x家);养殖类xx家(养牛x家,养猪xx家,养羊x家,养鸡xx家,养鱼x家,其他养殖x家);农机服务类x家;其它xx家。有家庭农场xx家。其中泗城镇x家、下甲镇x家、逻楼镇x家,加尤镇x家、玉洪乡x家。有“一乡一业”乡镇x个,即加尤镇获得市级“一乡一业”(茶叶)称号。有“一村一品”专业村x个,其中,获国家级“一村一品”称号x个,一个是沙里乡浪伏村(茶叶专业),一个是加尤镇百陇村(茶叶专业),市级“一
村一品”称号x个,一个是下甲镇平怀村(桑蚕专业),一个是玉洪乡那力村(茶叶专业)。有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x个(茶叶专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值 万元,经营总收入预计 万元,带动农户xxxxx多户。
二、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一)茶叶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万亩,有机茶面积万亩, 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xx家。茶叶是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全县x个乡(镇)共有万户x万余人涉及种茶、制茶、售茶,茶叶产业对推进我县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xxxx年x-x月份全县干茶产量达xxxx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产值xxxxx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茶农人均收入xxxx元,茶农户均收入xxxxx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二)桑蚕产业。全县桑园总面积万亩,其中实际投产桑园万亩,xxxx年新种桑园万亩。x-x月份全县已发蚕种
xxxxx张,销售鲜茧担,同比增长%;产值万元(均价xxxx元/担),同比增长%;覆盖带动群众xxxx户xxxxx人,户均收入万元,人均收入xxxx元,其中覆盖带动贫困户xxxx户xxxx人。
(三)油茶产业。我县油茶总面积万亩(其中产前期万亩、初产期万亩、盛产期万亩、衰产期万亩、新造林地万亩),约占全市油茶总面积的%,位居全市第二。xxxx年全县产油茶生果xxxxx吨,干籽xxxx吨,年产毛油xxxx吨,产值亿元(含毛油、茶麸及油茶精炼油等附加值),带动贫困户脱贫xxx户,贫困户户均油茶收入达xxxx元/户。xxxx年完成新种油茶xxxx亩和油茶低产改造x万亩,受益群众xxx户xxxx?人,油农户均增收xxxxx元。
(四)烤烟产业。我县烤烟生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烟农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推动、科技带动、资金扶持、全面提升”等综合措施,扎实抓好全县烤
烟生产工作。今年全县完成烤烟种植面积xxxx亩,占县计划任务xxxx亩的xx%,占市计划任务xxxx亩的xxx%,其中其中田烟xxxx亩,地烟xxx亩。目前已处于烟叶收购阶段,截止日前,全县已收购烟叶担,收购金额万元,均价元/斤,上等烟比例%。
(五)养殖产业。一是种草养畜工作加快发展。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不断推动全县草食动物规模化养殖发展,今年新增牧草种植xxxx亩,新增年出栏肉牛xx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xx个,配套养殖肉牛xxx头;新增年出栏肉羊xxx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x个,配套养殖山羊xxxx头;兔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配套养殖肉兔万只。二是林下养殖加快发展。积极引导组织实施林下养殖,朝里乡连群养禽、玉洪乡运浩凌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林下养殖示范小区,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累计完成“百林”鸡规模养殖户xx户,配套养殖肉鸡万羽,今年以来全县出栏鸡万羽。
三是特色养殖业持续发展。在抓好生猪、肉牛、肉禽支柱产业外,重点发展凌云乌鸡、豚狸等特色养殖。全县豚狸规模化养殖xx户配套养殖万只,目前存栏万只。凌云乌鸡规模养殖示范户xx户共养殖万羽,正在申报“凌云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四是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积极引导生猪规模养殖,全县共有xxx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xx个,上半年出栏肉猪万头。
(六)水果产业。我县围绕牛心李、火龙果、芒果等项目,以市场为主导,促水果产业提档升级。现我县有水果面积万亩,其中牛心李万亩,柑橘万亩,芒果万亩,桃果万亩,其他水果万亩。挂果面积万亩,全县xxxx多户万人参与水果种植。xxxx年水果总产量xxxx余吨,产值xxxx万元,果农户均收入xxxx元,人均收入xxxx元。xxxx年完成水果种植面积xxxx亩,其中,芒果xxxx亩,柑桔xxx亩,毛葡萄xx亩,李果xxx亩,百香果xxx亩,大青枣xxx亩,枇杷xxx
亩,猕猴桃xxx亩;新引进种植珍珠李xx亩、红心蜜柚xx亩、沃柑试种xx亩。
(七)中草药。目前,我县中草药种植总面积已达万亩。其中,其中,田七xxxx亩,葛根xxxx亩,鸡骨草xxxx亩,三叶青xxxx亩,板蓝根xxxx亩,其他中药材xxxx亩。xxxx年新种田七xxx亩,牛大力xxx亩。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大产业规模。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强抓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优质粮、水果、烤烟、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总规模达 xx 万亩。其中: 粮食种植万亩,水果面积万亩,烤烟万亩,茶园面积万亩,桑园面积万亩,其他万亩。全县通过加大指导、扶持、服务等办法,培育、发展了一批综合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
(二)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强化产学研联合,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xxxx年原有xx家龙头企业的基本上,今年上半年,我县又有凌春茶叶公司和绿贵茶叶公司x家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正等候上级审批。目前,xx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 亿元,预计销售收入亿元,直接带动农户xxxx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xxxx户。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至xxxx年底,全县仅有合作社xx家,xxxx年后,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xxxx年注册xx家,xxxx年注册xx家,xxxx年x-x月注册xx家。截止xxxx年x月,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注册资金 x亿元,成员人数达xxxx人。今年上半年,我县向自治区推荐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自治区级示范社,目前,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已经公示,如无异议,将产生区级示范社。目前,我县正在审核《凌云县农民
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办法》,拟通过评比合格社、示范社,奖励合格社、示范社,从而带动更多的合作社发挥作用。
(四)大力打造“一乡一业”专业乡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xxxx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凌办发xxxxxx号印发了《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凌云县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获得了较快发展。全县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各类扶贫资金、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发展“一村一品”,逐步形成农民投入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信贷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通过强龙头、促合作、带基地,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了以点带村、多村连片、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我们推荐百陇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茶叶类专业村。今年x月份,国家农业部正式行文,我县加尤镇百陇村获国家第六批
“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称号。目前,还有xx个村基本达到“一村一品”评定标准,待到时机成熟即可向上级申报。
(五)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在家庭农场方面,凌云县起步比较晚。前年,全县仅有x个家庭农场,去年新增x家,今年x-x月,家庭农场发展较慢,仅有x家注册开场,全县家庭农场总数也才有xx家。同时,我县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力争培育一批适应新时期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六)加快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去年,凌云县依托茶叶产业,成功创建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百色市第二个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我县正依托桑蚕产业和水果产业,再建设x个县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和x个乡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七)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产品的市场渠道。去
年,电子商务在凌云正式起步。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大力推动凌云电子商务的发展。到目前止,全县组织各类农业产业化经组织人员培训x期xxx人/次。目前,已有xx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开通了网上商店,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农户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xxxx年,xx家龙头企业缴税万元,平均每家纳税万元。三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比如油茶加工的x家企业,已低于市级龙头企业的标准,县人民政府已向市里报告,拟予摘牌;四是企业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短;五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没有形成统一的利益链;六是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七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较低;八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九是科技支撑力弱;
十是农机化水平不高。
五、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一)利用《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做好国家级、区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力争实现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指导扶持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抓好的示范社建设。
(四)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大力宣传商标富农、品牌兴农的成功典型,全面提升农产品创牌意识。引导企业、合作社围绕传统名优农产品争创名牌。支持鼓励经营主体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五)加快土地确权进度,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引
导农民与龙头企业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连片开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
磐石乡创新举措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摸清家底,全方位掌握人才资源。
对全乡127名“土秀才”、“田专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产业化发展前景,定好发展方向。认真听取相关专家对草莓、西瓜、柑橘、蔬菜种植方面的建议,打造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色。
三、专家授课,提高村民科学素质。
认真开展授课活动,由土秀才,田专家讲解相关种植技术的要点;授课地点:形式多样(集中授课,田间讲解,亲身示范);全乡村民在127名土秀才,田专家的帮助下,1300户村民致富效果明显,其中新增草莓950亩,西瓜980亩,柑橘1500余亩;人平增加528元。
四、关心人才,关注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暂时生活困难的土秀才,田专家每年解决800-1000元的补助,带动村民致富的专家奖1000-3000元。今年加大了农业投入,新增大棚蔬菜1200亩,新增种类10余种,形成了5个专业村,6个专业合作社。
五、政策扶持,资金支撑。积极争取农业资金53万元,对表现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