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创新总结-密云路立交
天津市快速路密云路立交工程
科技创新成果总结
天津市快速路密云路立交工程
科 技 创 新 成 果 总 结
一、工程简况 略
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
1、本项目成功组织了道路、排水、绿化、景观、桥梁的立体交叉施工,未出现一例工序质量返工情况,未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整体互通立交桥结构内在和外观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优质工程的结果归根于有效的协调组织,及设计、施工综合交底交流。
2、作为天津市快速路重点工程,西北半环重要大型互通立交,密云路立交工程肩负着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殷切期盼和重托,务必决战决胜,精彩亮相。市政工程指挥部领导、滨海公司及二分公司的领导、与参战人员吃住在工地,16家产权单位抽调50多人,成立了拆迁工地小组,吃住现场,与工程同进退,防止扯皮现象发生。施工最高峰时,全线工地上有3000多施工人员和一百多台大型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场面叹为观止。
3、全线刚进场,红线拆迁范围共14万平米的房房屋需要拆迁,为解决项目沿线拆迁难题,建设单位与红桥区、西青区、等3个区共12个居委召开多次协调会,分工协作、包干到人对各拆迁单位或个人进行督促和服务,在开工初期短短三个月时间内达到动工条件。特别是对A线沿线的35KV的高压线拆迁问题,建设单位多次组织相关单位现场办公,较快地解决高压线的改迁问题。
4、密云路立交工程建设受到市政府和天津市民的高度关注,该项目的质量控制从组织管理到分项工程报验检查等各道程序上都严格要求,施工中,施工、监理、建设指挥部、市质检站等单位联合对每道工序的质量均进行严格监控、把关。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快速路密云路立交工程
科技创新成果总结
5、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环境、交通带来的影响,施工单位对道路交通尽可能地长放短封、多放少封,除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施工外,一般不封闭交通。同时,西青道及密云路、西横堤沿施工沿线两侧均设置了临时改移道路,按正式市政道路标准重新施做,供沿线群众出行,并完善文明施工措施,交通警示牌、警示灯等布置规范齐全,确保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6、高效严格的管理造就优质高效的项目,实现了天津快速路工程一次投资较大、工期较短的预定目标。
三、新技术新工艺
1、采用先进的有限元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优化,在曲线半径较小的匝道梁曲线外侧支座设置预留空隙,确保匝道梁张拉后及通行受力时达到最优化,更大程度地保证匝道的使用寿命。
2、天津市政桥梁史上首次采用目前最新的防水技术,即。。采用最内最先进的抛丸机先进行桥面混凝土进行抛丸处理,达到理想的粗糙度后进行防水结合层的布料,再进行碎石的撒布后进行小钢轮压路机的碾压,形成。。。
3、立交桥采用现浇斜腹板连续箱形梁结构,整体性能好,抗扭刚度大,跨越能力大,最大当梁宽36m,最大跨度为48m;本工程为多跨现浇连续梁,跨径大,单端张拉少,大部分钢束为双端张拉,并适当采用联结器,缩短张拉长度,有效地保证梁体张拉质量。在张拉过程中防止桥梁因受力变形采用纵向、箱室内面面对称原则,张拉效果良好。
4、承台、墩柱,采用定型的厂制钢模施工,墩柱外观设计为花瓶状,与梁体斜度一致,外型美观大方。
5、统一采用天津市建筑协会评定的优秀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的混凝土,并安排试验人员住站全程监控混凝土拌制。
6、成功实施了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承台和大方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
7、全桥推广采用BT-20新型模板漆,漆具有优异的附着力、硬度、韧性和耐碱耐磨性能,还解决了钢模板存放易生锈、混凝土表面有气泡、混凝土表面易污染、脱模清模困难等难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成型的混凝土呈仿大理石状,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手感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篇:创国优汇报材料(密云路立交)[范文模版]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天津市快速路系统工程西北半环工程
密云路立交工程
(申报2009国家优质工程)
汇 报 材 料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八日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天津市快速路系统工程西北半环工程
密云路立交工程
汇 报 材 料
一、工程简况
随着天津市城市道路车辆的迅猛增长,道路设施与车辆增长速度极不适应,道路交通供需比例失调,以至造成中环线出现道路阻塞,交通不畅,车速下降的情况。中环线已明显不能满足现状交通的需要。尽快打通快速路环线,减轻中环线的交通压力,已迫在眉睫。
本工程位于快速环路西北半环和北横西青道交汇处,是西北半环上规模最大的交通转换枢纽。快速环线是规划两环快速路中的内环线,是中长距离出行最快捷的交通干道,而北横西青道主线是进出西站交通枢纽的快速通道。因此,实现枢纽互通立交,完善辅道系统,以实现长短分行、快慢分离,减少相互干扰,是实现天津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提升道路服务水平、改善天津城市对外形象、提高交通安全性,提升快速路环路城市载体功能的需要;是完善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进一步打破交通“瓶颈”,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快速疏解城市交通、地区交通和便捷转换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本工程实施都意义重大。为此,2003年,天津市建委以建计[2003]502号文《关于快速路系统工程立项的批复》,同意实施该工程。
天津密云路立交桥是天津市快速路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天津市二十项民心工程之
一、天津市西北半环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市建委以建计[2003]502号文《关于快速路系统工程立项的批复》,同意实施该工程。
密云路立交位于天津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市中心城区快速路西北半环密云路与北一横西青道相交处,是由西青道快速路、密云路快速路和十一条匝道组成的四层全互通立交。南北密云路方向,全长1850米,南起芥园西道,跨越南运河,北至子牙河方向,跨越铁路400米后落地;东西西青道方向,全长1360米,桥梁主线及匝道总延长6162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桥梁上部结构共76联箱梁,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62联、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6联和简支钢梁8联,钻孔桩1233根,承台269个、墩柱375个,工程总造价3.56亿元。
该工程于2004年7月28日开工,2009年3月20日竣工。建设单位是天津市滨海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是天津市路驰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1、施工过程中征地拆迁量大、困难大,组织协调各方关系、利益始终贯穿施工全过程;
2、施工区域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影响施工的管线有自来水管、污水管、煤气管、高压电力线、通讯线路以及军用光缆等,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3、跨京沪既有铁路上方大跨度钢箱梁架设施工,确保施工、列车正常运营是关键环节和安全重点;
4、项目处于密云路、西青路交口,来往行人、车辆多,在保证道路畅通的情况下施工,疏导交通、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是重点。
5、立交桥施工工序繁多,牵涉到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和深基坑等危险作业多,安全管理困难大;
6、施工工序繁多、关键工序多,梁体外观尺寸类型多,外观线型质量要求高,抓好桥梁内在和外观质量确保创优是必保目标;
二、项目施工管理特点
1、作为天津市快速路重点工程,西北半环重要大型互通立交。本项目在施工调查、改移拆迁、基础墩柱箱梁施工、跨京沪铁路钢梁架设施工等各个环节上,由于实施严格的质量、安全、环保一体化的标准化管理,强化安全质量管理,严格按制度按法规组织施工,圆满完成立交桥的施工,施工其间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整体互通立交桥结构内在和外观质量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达到预定目标。
2、市政工程指挥部领导、滨海公司及二分公司的领导、与参战人员吃住在工地,与工程同进退,防止扯皮现象发生。施工最高峰时,全线工地上有3000多施工人员和一百多台大型施工机械同时作业。
3、施工范围拆迁数量巨大,红线拆迁范围共14万平米的房屋需要拆迁,为解决项目沿线拆迁难题,建设单位与红桥区、西青区等社区12个居委会进行协调,分工协作、包干到人,对各拆迁区域、单位或个人进行督促和服务。
4、密云路立交工程建设受到市政府和天津市民的高度关注,该项目的质量控制从组织管理到分项工程报验检查等各道程序上都严格要求,施工中,施工、监理、建设单位、质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监控、把关。
5、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环境、交通带来的影响,施工单位对道路交通尽可能地长放短封、多放少封,除关键节点和关键工序施工外,一般不封闭交通。同时,西青道及密云路、西横堤沿施工沿线两侧均设臵了临时改移道路,按正式市政道路标准重新施做,供沿线群众出行,并完善文明施工措施,交通警示牌、警示灯等布臵规范齐全,确保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
6、统一采用天津市建筑协会评定的优秀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提供的混凝土,并安排试验人员住站全程监控混凝土拌制。
三、“四新”及创新成果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创新成果显著。
1、成功实施跨铁路大跨度钢箱梁安装
跨京沪铁路钢箱梁采用JQJ150-50型架桥进行架设,钢箱梁最大跨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度为60m,由于国内鲜有架设60m梁的架桥机,为此我们采用设立临时支墩的工艺,巧妙地解决了此类技术难题。JQJ150型架桥机整机移动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并可实时监视设备的运行过程,是新一代的架桥设备。利用铁路局给定的天窗时间内,安全优质高效地架设完成跨铁路的13片钢箱梁。
2、成功实施了大体积、大方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立交桥采用现浇斜腹板连续箱形梁结构,整体性能好,抗扭刚度大,跨越能力大,最大梁宽36m,最大跨度为48m,混凝土箱梁浇注混凝土总量59477立方米,一次浇注混凝土最大达900立方米,成功实施大方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灌注施工技术。
3、快速路路面首次大面积采用目前最新的防水技术,即采用两种型式,APP防水卷材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桥面铺装层为8cmC40优质纤维网防水混凝土(P6级、聚丙烯腈纤维网掺量0.9kg/m3)+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首先采用先进的抛丸机先对桥面混凝土进行抛丸处理,达到理想的粗糙度后进行防水结合层的施工,再进行碎石撒布后小钢轮压路机的碾压。在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掺加了不同比例的纤维材料,大大提高了路面抗车辙能力及稳定性,行车更安全。
4、承台、墩柱、箱梁池壁、顶板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为尽量减少施工缝,施工缝处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穿墙管线采用套管或翼环止水。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斜腹板形式,下部结构采用异形墩柱与之配合,墩柱外观设计为花盆状,与梁体斜度一致,外型美观大方,整体线型流畅。
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5、全桥推广采用BT-20新型模板漆,漆具有优异的附着力、硬度、韧性和耐碱耐磨性能,还解决了钢模板存放易生锈、混凝土表面有气泡、混凝土表面易污染、脱模清模困难等难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表面质量,成型的混凝土呈仿大理石状,平整光滑,颜色一致,手感细腻,有光泽,无污染。
6、全桥墩柱、梁结构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控制,由于塑料垫块与模板接触处仅为几个支点,故混凝土灌注后,其表面达到即光洁又美观的效果。
7、本工程成功实施了块速路高架箱梁超长联108米张拉新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桥梁建设的速度,节省了建设费用。本工程为多跨现浇连续梁,跨径大,单端张拉少,大部分钢束为双端张拉,并适当采用联结器,缩短张拉长度,有效地保证梁体张拉质量。在张拉过程中防止桥梁因受力变形采用纵向、箱室内面对称原则,张拉效果良好。
快速路高架桥设计中着力进行了张拉工艺的合理选择,从设计之初便针对天津市桥梁建设中采用的多种张拉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选择。
8、在跨越铁路位置采用了40m和60m简支钢叠合梁结构,结构形式合理,采用架桥机进行梁体安装,保证了铁路运输不受影响,加快了施工进度。
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9、在匝道弯桥设计中首次大规模采用ANSYS、MIDAS等大型空间分析软件对弯桥的各项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增强了立交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10、桥面混凝土采添加聚丙烯腈纤维增强抗裂能力;采用托盘状止水钢板,解决泄水孔洇渗雨水的质量难题。
11、大规模运用机械(旋挖钻机)成孔灌注桩新技术;
通过对密云路立交桩基的施工条件、交通组织和工期进度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该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旋挖钻孔新工艺,最大旋挖深度76m,桩径为1.8m。旋挖成孔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的回转,直接将土旋入钻头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臵和伸缩式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成孔。钻进过程中掺入稳定液,通过钻头的离心力,使该高分子材料凝聚在孔壁上,形成胶合薄膜,达到护壁的效果。实施该项新工艺缩短了桩基施工工期,降低了泥浆、噪音对环境的影响,12、满堂支架中开设洞门施工新工艺。密云路立交工程预应力现浇箱梁,支撑系统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为保证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对多处主要道路干线交叉口,采用满堂支架及螺旋管、贝雷梁、工字钢等组合支架系统,上跨各交口,形成交通通道(洞门),在保证道路交通畅通的情况下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成本。
13、道路水稳层施工创新工艺
快速路道路路基工程其组成由180MM厚8%灰土、180MM厚二灰碎石垫层、180MM厚水泥稳定碎石。在整个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各项指标及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关键技术控制上,对最小干缩应变的最佳水泥计量、施工材料成分、标高、平整度、分层厚度等因素严格控制。
14、采用物探仪探测地下管线,减少了人工探槽数量,也避免工程对地下隐蔽管线的破坏。
四、立交设计理念的创新,立交的总体设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1、本立交作为快速路中一处大规模的全互通立交,设计提出了“和谐、绿色”的设计理念,突出立交全区域的环境设计,绿化率达80%。立交建成后即成为西北半环快速路上的亮点。
2、总体方案布臵合理。合理确定了重大立交节点及重要主干路、采用先进设计理念优化匝道的设计,使本工程在快速路网运转及沿线出行联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系方面取得综合效果。
3、合理确定快速路形式。结合路幅条件及沿线环境条件,以及地下管线情况,经分析地上、高架、地下快速路等多种形式,从减少用地、减少拆迁、节省投资、避免大量管线搬迁。
4、立交线形新颖、紧凑,有效利用桥下净空,减少拆迁量:辅道利用桥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5、充分考虑周边建筑密集的特点,提升总体设计的“人文”内涵:通过完备的地面辅道、掉头车道、上下坡道及交通工程等设计形成完备的桥上、地面交通系统,方便出行。
6、统一与标准化设计,立交采用快速路普遍采用的具有雕塑感的“花盆式”墩柱。在城市立交范围内取消了影响美观的明盖梁。应用快速路标准构件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准确度节省了工程总体造价。
7、跨径的选择,在考虑国内外高架的建设特点并结合天津地区地基较差等条件后,提出了将跨径适当加大的设计思路。将市内桥梁一般常用的25~30米的跨径调整为30~40米的设计理念,从建设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对地下管线的避让、下部结构的材料用量,还是桥梁的整体景观上,均达到了令各方满意的效果。
8、关于桥梁景观的考虑,设计之初便提出了关于景观的“大、中、微”三个层面考虑。其中所谓“大”即是从桥梁的总体线性布臵、绿化、照明等方面去着力打造的空间、时间概念。“中”即是从单体桥梁本身的跨径布臵、大型构件如:梁体断面、墩柱选型、空间的搭配及各种不同结构的平滑连接等等,所谓“微”即桥梁本身设计的精心。
9、结构创新:桥梁设计中创新的在小半径曲线匝道桥上使用上下钢扣板式的横向限位装臵,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的约束了曲线匝道桥的径向变位,保证结构安全。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大挑臂斜腹板现浇预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应力箱梁,造型美观,行车舒适,施工方便。由于桥梁结构占工程总造价比较大,在结合美观、经济并且满足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对适应高架结构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详尽的结构受力、技术经济、施工及景观等的分析比较,最终选用现浇预应力箱梁体系。
10、采用不同的设计荷载标准和不同的高架断面宽度
结合天津市的交通现状,通过详细的交通分析,城市高架根据所处路段的交通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荷载标准和不同的高架断面宽度,真正达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
五、推进低碳经济,抓好环境保护
施工中,我们从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低碳经济,抓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工作。我们对钻孔桩排出的污水、泥浆用特制罐车运至指定位臵,外运过程中做到不外漏;对建筑、生活垃圾、废弃材料等,经分拣后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排放、掩埋或销毁,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进行遮盖和适当洒水。施工区域所有通行的道路、施工围挡,我们安排专人每日进行清扫、擦洗,全力维护天津市城市文明建设。为避免混凝土作业和施工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我们按天津市规定尽量减少夜间施工,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后,诶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进行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六、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1、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
根据《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本标段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桥梁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五个分部工程,分别为基础工程、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桥面及附属、砌体及加筋挡土墙和引路。分部工程检验全部合格。
检验批主控项目全部合格: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力学性能、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骨架和网片成型与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埋件、预留孔(洞)位臵准确,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它性能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达到规范标准要求;预应力筋、锚夹具、连接器等材料符合设计和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张拉应力和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施工时顺直,无扭曲;钢箱梁焊缝饱满,表面平顺,焊缝进行了探伤检测;涂层表面平整、光滑、膜厚均匀,无脱落现象。引路压实度、高程,平整度,横坡均符合设计要求;碾压密实、平整、无松散、夹层、起皮现象。经检查,全线一般项目共检测86826点,合格82572点,合格点率95.1%;检验批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2、隐蔽工程验收检测
隐蔽工程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对箱梁钢筋绑扎、焊接,桥面防水和支座等重要结构进行重点全面检查。从现场质检员到项目总工,再到监理工程师实行层层报检、层层把关,保证了隐蔽工程的质量。
本工程共本工程桥梁隐蔽验收记录共计2115份,其中基础结构隐蔽验收记录共379份;下部结构隐蔽验收记录共157份;上部结构隐蔽验收记录共1441份;桥梁附属隐蔽验收记录共114份。引路隐蔽验收记录共24份。隐蔽检查全部覆盖验收部位,施工单位自检资料规范、齐全,并全部经监理验收签认。
3、结构实体预验收实测实量满足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
委托天津津质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本工程的墩柱混凝土强度、墩柱垂直度、墩柱平整度、墩柱间距、桥梁净空、桥面横坡、桥面宽度、桥面及引路平整度、引路弯沉、伸缩缝高差、钢箱梁涂层厚度、沥青混凝土厚度、沥青混凝土压实度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满足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
4、功能性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①对全桥1233棵灌注桩100%进行低应变检测,其中Ⅰ类桩1172棵,Ⅱ类桩61棵,Ⅰ类桩占总数95.05 %,Ⅱ类桩占总数 4.95 %;从中抽取11棵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全部为Ⅰ类桩。抽取2根进行基桩静力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②对钢箱梁加工制作、现场安装过程中进行了超声波检测、射线探伤、磁粉检测。本工程钢结构分为Ⅰ级、Ⅱ级两种类型焊缝,Ⅰ级一级焊缝长度15686m,Ⅱ级焊缝长度89013m,经检测,一次性合格率100%。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密云路立交工程
创国优汇报材料
各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结构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③对B左4#-5#钢梁(跨径为45m)进行桥梁荷载试验,试验结论:该桥测试跨在试验荷载条件下强度、刚度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④对B线北侧引路下1109根水泥搅拌桩进行了静载试验3组,抽芯试验3根,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⑤弯沉检测:对引路路基及面层弯沉值进行了检测。出具检测报告5份,检测结果表明,引路路基及面层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
七、取得的成果
1、密云路立交工程获得天津市2006“市级文明工地”荣誉称号。2、2009年经过天津市建筑业协会评审组在全市142家参评单位中评审,中铁×局四公司天津密云路项目经理部荣获天津市2009“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
3、荣获天津市20×ד海河杯”金质奖;
4、荣获天津市20××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经审核评议,该项工程符合国优评价办法,满足国优评选标准,现申报2010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完)
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2012科技创新总结
2012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科普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学期,在学校科普教育中我校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加强领导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学校把科普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负责,由专职科技辅导员代表和科技小组辅导员老师组成。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开展教科研工作。带领专任老师、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小组成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熟悉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及大纲要求,对科普教师和科普辅导员老师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加强落实学科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抓好常规课程教育,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等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技能力的主要课程。全体相关教师,除了认真上好每节课以外,认真辅导所负责的兴趣小组学生开展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还开展了科幻画、科技小论文、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等项目的竞赛活动,这在一系列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认识的学习兴趣。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主科”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全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渗透科学知识的教育。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
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广播室、宣传窗、黑板报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普教育的活动舞台;我们还与时事相结合,开展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活动。
四、认真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科普热情。
平时,除了各班自行开展的一些科普知识的宣传、比赛活动以外,我们还结合省市级开展的有关竞赛活动,开展全校性的辅导和选拔活动,今期中测试后,我们积极发动学生参加 科普活动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和竞赛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动手能力。推动了全校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以上是我校今年科普工作的简要总结,成绩是微小的,任务是繁重的,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会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不断努力,争取更加辉煌的成绩。
第四篇:科技创新总结
花蕊吐绿换新枝
2016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2016年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督办下,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科技创新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与技能高考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节约、环保、创新、发展” 为主题,要求学生本着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活动。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历时7个月,收集了47件有效作品,评选出了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在本届活动中,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我校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本届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想,加强创新教育工作
学校成立文体科技活动室,把科技创新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何振丽副校长负责,由文体科技活动室牵头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了科技创新活动计划,开展相应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二、超前思维,追求时代教育思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职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时期,又是基础知识的成厚积淀时期。教育教学质量是任何时候任何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提倡的质量不是时间加汗水的产物,而是科学的方法加科学的管理的质量。既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又要看学生学习期间能力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特别注重的个性张扬和特长的发展,提倡学生在动中学、用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素质高雅全面的中职生。学校举办了“科技活动周”。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精心组织,认真培训,学生的科技热情高涨。这无疑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发展负责,是体现新时期教育有力举措。
三、专题讲座 引然科技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刘定海副校长《我爱发明 我要发明 我能发明》专题讲座,提高了师生对科技活动认识,激发了储存在师生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覃征老师的《科技创新实例及创新方向浅论》、李运芳老师的《科技创新小制作选题原则和捕获创科技创新中的美术作品新点的技巧》、魏未老师的《科技创新中的美术作品》、王溶老师的《科技论文的写作》等专题讲座,使师生近距离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教师对科技活动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热情被激活。于是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定时进行辅导培训,经过活动的普及开展,一件件科技、艺术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就这样学生科技活动在我校扎根繁衍。
四、内激热情、提高科技活动质量
如何培养本校学生科技活动的骨干力量?如何调动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在活动中认真观察,试图发现校内科技活动的热心人。发挥学科互补优势,电工电子类教师黄厚习、王建平、黄金绪、李运芳,美术教师魏未、王全等、计算机信息老师陈谦、刘学锋等利用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创造、制作,辅导学生绘制、设计等各种活动,成为学校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主力团队。
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在学生科技活动方面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校根据本校实力参加了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师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五、整合资源、开辟科技活动空间
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潜能得以展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将科技创新向纵深发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将科技纳入课程体系。
学校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要把这项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联系,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并尽可能地多组织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普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开放形态的课堂教学,即把生活和学习中科技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形成“边做边学”的课程。比如:在生物课堂上,将原有的生物实验加以改进,衍化成生物科技实践活动,在机电类、农学类、计算机类、学前教育和旅游类课大胆猜想、假设,利用开放的实训室,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实训中进行验证或探索内在的科学原理。第二,渗透形态的课堂教学,即在当前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渗透相关的科普教育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最新成果等等。第三、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向往和浓厚的兴趣。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科普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想突破牢笼,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做事主要是凭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来稳固兴趣,促使其转化为动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入手,提升科技品味。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在活动中进行。(1)学校在“中职科技活动周”中,既组织了科技、制作、书画、小发明、小论文等各类个人竞赛,又多样的组织团体竞赛,这样,一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个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强化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促进科技活动群体性发展。
(2)开展科技知识的摘抄、摘记,撰写科技论文活动。利用读报时间,积极开展科技书籍的阅读,同学们写了阅读笔记,摘记科技知识。(3)除了课内和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外,丰富多彩的业余科技活动也是学生全面提升科技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广播室、宣传窗、班级的板报、班会等,都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教育的活动舞台。
(4)科技活动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学校又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利用校内外原有的各种资源,开放了实训室,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凡对于有创新性活动行为的学生,学校将予以全校表扬。
六、我校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学生创新意识淡薄,亟待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自主生活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
2、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时比重,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实习实训中,通过活动,提高动手兴趣和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和领导,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活动。
4、把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训练、技能大赛结合起来,校内形成各专业技能竞赛常态。不仅仅就是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还必须组织各专业技能考核,让学生必须动手。要有创新先从模仿入手的理念。
第五篇: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围绕“建设创新型沈阳”为主题的科技小制作展评、科幻画展评、科普知识讲座等科技创新活动。在本次活动开展中由学校教务处、团委统筹安排、策划,年级组负责组织实施,各年级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教师会上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辅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并对辅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和学生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措施具体,活动开展落到实处。
本学期活动我校在借鉴过去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对一些活动的设置和安排做了改进和完善。
1、活动内容的安排。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有关比赛的要求,我校将科技创新活动周的主要内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运动当中。
2、活动的形式方面。在活动的形式方面以学生动手动脑为主,宣教为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程序化的去完成任务。
3、结合时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以“建设创新型四川”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周中,我们倡议学生从自己的身边,从自己的家庭,从自己所在的生活小区出发去感受能源的使用、环境与生态、安全与健康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同学们通过观察与体验增强了节约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保障安全健康意识。
三、取得的成效和努力方向。
(一)取得的成效。
1、同学们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周极大的提高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身边的时事,更多的了解了家乡的现状,增强了同学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感。
3、通过科技小制作和社会科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努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挑战,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断地去了解学生,不断地去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去引导、启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相信有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将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