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之社会热点解读
2010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解读:群体性事件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政治体制调整、社会文化重构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同时,各类社会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转型期的酝酿累积也相继浮出水面,并呈现局部“量变到质变”、群体性事件高位运行的时代特征。
回归到公务员面试真题中,综合分析类面试题往往是以近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社会热点中以群体性事件考查概率最高,题目类型和角度也变化多样。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2009年社会热点中的群体性事件,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0年公务员考试的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自从1978年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初步确定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至今,三十余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创造出令世界瞠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逐渐出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劳资矛盾导致的群体性事件近年逐呈爆发之势。
2009年,河北保定棉纺厂千名职工“徒步进京旅游”事件、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重庆嘉陵工人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以极其激化和暴力的形式释放出转型时期的社会疼痛。可以说,劳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目前和未来几十年的一个主要矛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近年来频繁爆发的以劳资矛盾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正是以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起点累积而成的。收入差距悬殊、贫富差距过大、劳动环境恶化、就业保障落后等成为工人利益受损并寻求非理性解决的主要动因。
变化即孕育着风险,转型中的社会摩擦乃至一定程度的激化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难以避免的阵痛。利益分化格局下的劳资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有着其历史性和客观性。
在诸如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以及更早之前的云南孟连事件等经由劳资矛盾引致的群体性事件中,当地产业工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同一化、行动协同化”应当引起深刻的反思。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分化与积压,底层社会潜隐的结构性压力和排斥力量正在增大,且在人与人更紧密联系的互联网时代更容易被激活和表面化,实际上留给社会自主调整的空间已变得逼仄。
从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表层的劳资冲突,深入至冲突背后人与人经济关系的利益矛盾,劳动与资本的天然对立是产业工人和企业工厂主利益不可调和的源头,若又逢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之间排斥压力无处疏导,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就成为这股社会压力的可能导向。
从转型期中国社会暴露的各类问题及作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而言,表面上,是民众缺乏社会安全感、产业工人对企业改制漠视工人利益不满等具体问题;实则反映了民众对既有规制和秩序权威的不认可,同时也暴露了社会法治缺失、企业原罪豁免的利益制衡缺失,根本上是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而引致的压力井喷。如何在社会的运动发展中缓解矛盾、平衡各个群体利益,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任务之一。
现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矛盾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即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张力需求与生产关系中的局限性,政府首先应该在充当市场第三方发挥协调人的角色中有所作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逐渐成为渐进、有序、可控的过程。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角之一,要求其自我反省与自我约束并非久治之举,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法治完善与秩序重立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可靠保证。
总之,站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全面分析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失衡,充分理解和清醒认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困境与挑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逐步走向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伟大复兴。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须用蓝、黑色墨水笔(圆珠笔)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二、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如下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对我国群体性事件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50字。(20分)
2.请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简述当前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方法。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在350字以内。(3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楚、语言流畅。(50分)
三、给定资料
1.“没事当作有事办,小事当作大事办,发现在小,处置要早。不扩大、不升级、不激化,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这是江西九江市公安局副局长、浔阳分局局长孙亚平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群体事件观”。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同时,“群体性事件”,也是指社会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从事的活动及其表现。如集体冲击党政机关驻地,拦截交通工具,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违反规定的集会、游行、集体上访等活动。
任何事件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通常都是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呼声得不到及时答复,导致矛盾越积越重,问题越压越多,群众不得已利用极端手段宣泄不满情绪。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如何才能翻越横亘于官民之间的鸿沟,成为了考验执政者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难题。
2.2008年6月28日16时至29日凌晨3时左右,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部分群众和中小学生,因怀疑一名女中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对公安机关不满,聚集到瓮安县公安局和县人民政府请愿,围观群众骤然聚集达2万多人。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极少数不法分子趁机鼓噪,甚至在光天化日下,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县公安局、县政府多间房屋被烧毁、多台机动车被砸坏,数十台办公电脑被抢走,大量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公文、档案、办公用品被毁,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人们称为瓮安“6·28”事件。
2009年3月,一部剖析瓮安“6·28”事件的深层原因、探索新形势下处置群体事件的书《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由原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子富撰写。他在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的支持下,深入瓮安,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和深度分析,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长达14万字的调查报告。
瓮安事件发生后,刘子富主动请命,两次进入瓮安,实地观察,前后经20天时间,走访了当事人、参与者、旁观者、目击者,试图还原事件现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刘子富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新群体事件观”的新概念,这是对贵州处理“瓮安事件”实践的总结。过去处置群体事件的模式是:一是理念上,习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的思维定势看待本是经济、民生诉求的事件,并将其视为反对执政党的反革命行为;二是凡事发生,还未细查就匆忙定性,如称为“有组织、有预谋”、“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唆”、“有黑恶势力操纵”,将成千上万的群众,轻则称为“不明真相的群众”,重则称之为“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不法分子”等;三是处置措施上,随意动用警力,动不动就将公安武警推到第一线压制群众,让警民直接对峙、对抗,随意采取强制措施,酿成流血事件。
从书中介绍的贵州处置“瓮安事件”的实践看,作为执政者化解社会冲突和社会抗议的理念和原则,“新群体事件观”归纳为如下内容:第一,现场第一原则。党委、政府及有关负责人必须以身作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第一线做工作,“靠前掌控指挥”;第二,就事论事原则。不对群体事件作“过度政治化”解读,不轻率地将群体事件定性为“敌我矛盾”,不将群众的集体行动视为是与政府的对抗行动,且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第三,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在黄金24小时内公布准确、真实信息;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就公布多少,以后用滚动方式逐渐增加;一定要准确,不能掩盖事实,更不能说谎;第四,反思自责原则。群众聚集事起,首先查找自身原因,检查政府工作中的缺失,公开坦承失误和不足,争取群众信任,重塑政府形象;第五,问责制原则。上级不为下级“买单”、“背书”,迅速启动问责程序,分清责任,罢免失职、渎职官员;第六,慎用警力原则。不与群众发生直接对抗、冲突;在“妥协”和“压制”之间拿捏尺寸,该“柔软的要柔软”,该“强硬的也要强硬”,如发生打砸抢烧,就要果断处置,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3.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坠楼身亡,有关部门没有对死因深入调查,就草率作出“自杀”结论,引起家属不满。调解时,公安局的领导一口咬定是“自杀”。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在长达80个小时中,没有见到当地主要负责人出面,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认为,相对于瓮安事件,石首政府在此事情的处理方式上“不仅没有进步,原地踏步都没有做到,反而是一种退步”。
4.2009年6月27日,江苏海安县一名开三轮车男子车祸身亡,网友称事故原因是他被两名交警开车追赶。当晚,这个事件的相关帖子在当地论坛全部被删;但仅仅几个小时后,很多当地网友都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几个小时后,海安信访局专门跟帖回应,网民情绪得到舒缓。
6月27日晚10时,网民发帖称,当天上午,两名交警在追拦一辆三轮摩托车过程中,摩托车司机在转弯时“一头撞在墙上,导致当场死亡”,“当事的两个交警私下拿汽油处理现场,把血迹洗掉„„”。该帖在当地论坛遭到“全面封杀”。
几个小时后,情况就不同了,当地网友惊讶地发现帖子不再被删。不但不再删帖,到了28日中午,距离事故发生仅1天,距离网友发帖仅一晚,政府已经跟帖回应了。这一天还是星期天休息日。海安县信访局28日12时29分跟帖,感谢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并介绍了最新情况,承诺调查结果一出来就向网友公布。两个小时后,信访局又发帖:“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回应不仅在劝解网民,甚至连语气都有些“恳求”的味道:“希望网友们不要猜测,也不要听信他人转述。好吗?最后的结果调查后公开。欢迎大家监督!”
尽管只有这么两个跟帖回复,但显然网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有网民说,“信访局连续几次回帖,我们应该相信政府会公正处理此事。”还有网友认为,这说明当地政府汲取了石首事件不及时公开信息、回应质疑的教训,有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5.2009年8月20日,湖北省恩施市再次召开督办会强调,全面推进“四个一”、“全代理”,目的只有一个:为民办事不能许空诺!
到目前为止,恩施市各级各部门共无偿代民、为企业办事8200余件,有效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
根据业主强烈反映,恩施市首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名局长负责、一名政法干警参与、一名纪检干部监督”的“四个一”负责制。市委书记谭文骄、市长秦斌带头协调解决矛盾,相关局长、政法干警、纪检干部跟踪落实。现在,湖北中烟恩施卷烟厂、腾龙水泥全面投产,大唐国际煤矸石发电项目进入可研阶段,老渡口等5座水电站将提前竣工。
2009年,恩施市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最先在板桥试点。板桥镇山大人稀、民众办事极为不便。为此,他们让村干部代理村民办理准生证、低保审批、独生子女证、残疾证明、林权证和其他事务。如今,“全代理”已在恩施市全面推行,建立起市、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服务网络。群众根据服务联系卡上有关干部和10多个部门的电话委托办事,极为便捷。农民以前办建房手续要跑半年,现在给干部打个电话,10天就办结。随着“全代理”的推行,恩施市越级上访、群体性事件直线下降。
6.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现在发生越来越多各类社会群体性事件,原因无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不公,决策违法。很多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地采取的某种政策是不公平的,决策是不妥当的、不合法的。人们就是这样,你有不公平的东西,他总是要有反映的途径和渠道,今天不反映,明天会反映。他是随时捕捉泄私愤或者表达政府不满的渠道,有宣泄的欲望和要求。一旦抓住了那一点,比如说“瓮安事件”,实际上它跟政府有多大的关系吗?没有,就是平时对政府政策的不公表达一种不满。而这时正好有一个出气口,所以就通过这种方式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动辄几千人、上万人,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对政策、对决策有意见。
第二,政府不作为。很多事情政府积极作为了,及时的化解纠纷、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的解决矛盾,不会引发或者不会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的升级。就因为你拖延,不处理,明明是政府做的错事你不去处理,或者是明明有人犯了罪你不去追究,它就会激化矛盾,引发升级。
第三,沟通不畅。有些不是政府做错了什么,也不是老百姓恶意的找茬,根本在于双方的沟通不畅,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当然这跟我们的信息不公开,老百姓知情权不落实有关系,由于沟通不畅就有很多误解。比如瓮安事件,政府不及时的向社会宣布事情调查结果是什么,没有抓住黄金的24小时政府权威、主流媒体发声音的过程,就会导致谣言四起。大家就说学生是被轮奸之后扔到河里的,打捞上来是一丝不挂的等等,这就是谣言四起,为什么?就是政府跟老百姓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不公开。
第四,问责不力。很多都是官僚主义导致的,漠不关心导致的,或者说是基层官员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导致的,又没有很强的问责制度。大家觉得GDP上不去是责任,计划生育没搞好是责任,好像法制健不健全不是责任,社会稳不稳定也未必是多重的责任。这两年通过信访等方式加强了问责,但更多的情况下官员对这些东西是麻木不仁的,没有太多敏感性。技术也不够,意识不到有的问题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这是从主观上来讲、制度上来讲的缺陷。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跟传媒的发展有关系,过去不是说没发生过这些事,有些事件天天在发生,但是没有像今天这种发达的传媒和互联网的作用。
正是有了许多门户网站,现代的通讯手段,信息的传递手段,导致了有些东西会被放大。
实际上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放大”效应。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对这些东西没有敏感性,不知道怎么去应对现代的媒体和特殊的环境,觉得按传统的管制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恰恰不是这样,有些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懂得怎么去处理,自然就会有很多深刻的教训,这些实际上都是在交学费。现在每发生一个群体性事件,都等于是基层政府党委在交学费、在学习。
7.2009年5月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惠新出席全国县纪委书记培训班并作报告。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立足源头防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纪律,积极主动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张惠新深入分析当前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的形势。他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国维护稳定和信访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中央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通过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妥善处置一些地区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集中显现,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更加繁重。
张惠新强调,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及时排查发现各种矛盾和隐患;必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张惠新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加强对重大决策的信访评估。二是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优化信访举报环境。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集中化解多年积累的矛盾纠纷。加强非正常上访和突发情况处理工作。全力做好国家重大活动期间的来访接待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明确提出党员干部在群体性事件中应遵守的纪律要求。严格落实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严肃查处大规模集体访及群体性事件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关善后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张惠新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做好预防处置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能力。
8.记者日前在沪苏渝皖等多个省市采访时发现,群体性事件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上同样发生。而其中的一些负面“网上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对此,许多地方党政干部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多位受访专家建议,应提高干部对“两个舆论场”的敏感度,认真回应多形式的群众诉求。
“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车敦安说。
如2008年11月的“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记者2009年2月在网上搜索,仅“温州赴美考察团”一项,相关网页就高达八万多个。仅新浪网一条相关新闻的网页,网民评论就高达8098条。
“这一事件的网上点击数至少是在百万人次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蒋家平说。在相关部门对事件涉及干部作出免职等处分后,这一网上群体性事件才告一段落。
近期“百万级点击率”的“网上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如“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张家港官太太团出国事件”、“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等。
同样,另一情形“网上群体性事件”也同样是“一呼百万应”,比如汶川特大地震中,网民对参与救援干部的好评铺天盖地;中国向索马里派出护航舰队等事件中,在网上均引起了“百万级的点击”。
记者发现,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热点新闻炒作的焦点。
例如以“史上最牛”、“天价”等词搜索,就会发现“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史上最牛的官腔”、“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史上最牛服务通知”、“史上最牛公章”、“天价烟局长”、“天价薪酬高管”、“天价表县委书记”、“天价公款账单”等话题,无一例外都是网上热点。而且总是呈现为“滚动散发型”,过一段时间总能出现类似的一个帖子引发网民热议。
曾任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的张晓宇说,“史上最牛”加“三公部门”型的网络事件,溯其本源其实就是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等三类事件。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于公权力如何参与社会利益的调整非常敏感,因此才会对这些网络事件如此关注。
蚂蚁网CEO麦田等互联网专家说,多元性是网络意见表达的突出特征,但是在涉及“三公部门”的负面新闻时,往往看到的是一边倒的批判浪潮。
9.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近期某些网上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处置这类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薄弱,而这个薄弱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网上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认识。
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更关键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目前依然认为“网上群体性事件”仅是百姓闲暇之余的聊天,而对其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进而导致人心向背的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
这就导致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引发网络民意沸腾时,地方党委、政府仅仅依靠公安网络警察、地方宣传部门去应对处理,孤军奋战。
但上述两个部门在处置网上群体性事件时都有很大的局限。从公安网络警察看,其力量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安徽省一位公安网监主管干警说,网络没有属地划分,可在现实中,各地公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网上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是天南海北的网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如何把我们本已有限的网络处置手段整合,在紧急时能够做到快速联合反应,加以有效处置,目前尚无良方。
从地方宣传部门看,则缺乏法律手段。目前,我国每天新增3000家网站,其中90%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对他们传播转载不实信息,应依法管理,而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互联网关键企业,一些网站的倾向明显受到外资影响。
处置手段不足,主因还是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识相当不到位。
比如有的县处级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苦水”:“现在工作压力和强度比过去高得多,要完成的考核指标也比过去多得多,就这样累死累活老百姓还是不满意。真是想不通。”
还有的基层干部对互联网存在明显的对立情绪,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不足为信,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负责“公共行政与媒体关系”课程教学的王石泉博士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结果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王石泉等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提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国传统文化就非常强调个人细节,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他建议,今后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特别增加“互联网时代中,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网上热炒的多起涉公案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更加健康正确的财富观、权力观,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公共形象。1.答案提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基层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其问题主要表现有:
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力度不够,民众了解政府公开信息渠道不畅;
相关领导宗旨意识不强,综合服务水平相对滞后;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缺乏科学依据,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滥用权力;
日常工作中相对忽视了潜在矛盾的延续性,未能即时化解矛盾等等,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态的扩大化。
政府应当本着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群众诉求机制,尽早处置群体性事件,让其消除在萌芽期。
2.答案提示
首先,要把构建以利益表达与利益满足为核心的利益平衡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核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和利益分配的不均与不公状况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置和改变相连。
其次,要把构建以普遍福利化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障。一个社会的成熟度、和谐度与事关普通民众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以及切身利益的有效解决密不可分。在当前来看,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方面。
再次,要把构建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信息沟通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手段。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社会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力度,增强政府舆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防止群体性事件向恶性方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最后,要把构建以平等协商为核心的社会对话机制作为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机载体。群体性事件因直接关涉民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安全、心理预期,需要有制度化的运作平台去切实解决,需要构建各社会主体的平等协商、友好对话的氛围和机制,这也是群体性事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的不二法门。3.答案提示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变动急剧、思想文化冲突增加、社会矛盾相对活跃的时期。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生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司法不公、干部腐败等。政策因素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个别政策不稳定、不连续、不合理,导致特定群体利益受损。部分群众为了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以极端方式上访请愿,以过激行为制造影响,以违法形式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各种社会矛盾进行合理疏导、科学化解,抓住基本矛盾,达到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源头预防。要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注重调解、综合调处,贴近基层、源头化解,还要及时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方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蛋糕”做大,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协调发展,平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别。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环境保护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经济领域中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不同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的法律调节机制,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通过法制、法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道德的养成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约束不道德行为,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的法规约束。
化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矛盾化解不了,社会就难以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重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解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解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四川省考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和解决问题、文字表达。
[申论热点解读] 【背景链接】
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标准表述】
[对新矛盾的理变化分析]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矛盾”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深刻揭示了经济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关系,包含了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代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同时,“新矛盾”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总结,也反映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具有划时代意义。
“新矛盾”对人民需要的描述,从原来的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扩展到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恩格斯需求三层次理论即“生存、享受、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应当说,“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相当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内容,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包含了人民在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
“新矛盾”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表述,体现了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等多维度诉求原则。“不平衡不充分”包括了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实际上,“新矛盾”的准确定位就是以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修正传统经济学单一增长目标的种种缺陷。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里的发展指的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生产力”增长。
[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判断的意义] 第一,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意义非凡。这一判断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这对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鲜明深刻。这一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问题,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来看,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第三,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历史性重大判断,是中共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深刻把握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 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需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新期待。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需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既深刻认识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又深刻认识两个“没有变”,才能牢牢把握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应对这一矛盾的参考对策] 书写发展新答卷,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方位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第二,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差距;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第四,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文章重要位置设计】 [精彩标题示例] 1.让新矛盾成为发展新动力 2.新矛盾呼唤新作为 [精彩开头示例]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
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大判断,为我们找到了解决现实问题和未来难题的“金钥匙”。
[精彩结尾示例]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进入新时代,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团结奋斗、苦干实干,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书写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答卷,是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备注: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新矛盾”判断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新方向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盘和林
原标题:读懂主要矛盾,读懂新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石建勋
原标题: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 来源: 新华社
第三篇:2013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模拟:网络社会热点问题
【试题内容】现在网络上会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 社会现象类
【此题考核核心】 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主线】 辩证两面看+综合总结
【参考答案】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进行政治讨论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可以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最近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说三农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上讨论的如火如荼。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方式来辩证全面的看待。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对社会热点的讨论有其有益的一面。它表现在:第一,国家允许对社会热点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讨论说明了民众的参政热情高,是我们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第二,对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可以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对一些热点问题献言献策,对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第三,对社会热点讨论还可以对我们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进行有效监督,如果出台的一些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通过大家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第四,有一些社会热点讨论是从民间发起的,表达了部分群众的呼声,这些呼声里面有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我们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其次,虽然网络讨论有其益处,但是也凸显出其弊端来。主要表现有:第一,许多热点讨论涉及我国的国家秘密,比如说我国的武器装备、性能参数这些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热炒,其目的就是想刺探我们国家军事秘密。第二,一些所谓的社会热点其实是一些人用来娱乐的工具,不仅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毫无意义,比如一些明星的花边新闻等。第三,在一些社会热点的讨论中,一些人无视网络文明,满天脏话,破坏了讨论的初衷,最后成了一些人“舌战”的场所。
所以说网络社会热点讨论是一面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人民,用错了就可能伤人。我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积极引导。第一,加强引导。引导群众讨论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热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的出现。第二,加强文明上网,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上文明网,说文明话。第三,加强网络的相关立法。第四,对一些不文明的讨论进行处罚。
我想社会热点讨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我们的网络讨论之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专家点睛】 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一般都是用辩证的观点做全面的剖析,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思维的不全面。同时也要注意多方面讨论后要进行最后的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面,不可以偏概全。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社会热点+食品安全
社会热点之食品安全
一、肯德基速生鸡
热点概述
2012年11月23日,媒体曝光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鸡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40天长5斤,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在持续发酵将近一个月后,“速生鸡”事件一步一步地被深挖。之后的12月18日,央视继续揭露山东六和集团养殖白羽鸡滥用抗生素黑幕。山西粟海集团、山东六和集团都是肯德基的原料供应商。
“速生鸡”事件发生之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肯德基及其母公司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共发布了6份声明。但遗憾的是,在这六份声明中,没有发现任何一句“对不起”或者“道歉”。
评论肯德基采用“速生鸡”作为食材的行为危害到了公众的食品卫生安全,作为一家影响力较大的国际快餐连锁店,这是不负责任的。而其在事件曝光后的态度,更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肯德基采用速生鸡的行为必须立即得到制止,给以相应的处罚,并要求其严把进货关,向社会公布真相,并向公众致歉。
肯德基作为世界著名的连锁企业、国际快餐业巨头,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一直是我国快餐业学习的榜样,在其它国家和地区未见有同类事件曝光,而在我们这里却能够发生,这有必要想起我们的沉思。此事件再次提醒我们:
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该事件曝光之初有所谓“专家”现身说40天生长5斤属于正常速度。这无疑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失去了学者的良知,为不良企业说话的现实。这面“镜子”还照出了部分企业缺乏公德心、一切“向钱看”的问题。同时,许多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差,即使在肯德基被曝光,问题未得到明确解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去进餐。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公德意识,引导企业增强责任感、良知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宣传、培训、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也要加强引导人民群众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努力营造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级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肯德基在事件曝光之后,继续瞒报,不向公众道歉,这种态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与部分地方政府的不正确的政绩观不无关系。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注重经济发展,重量不重质,只要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就可以,而对其它方面,比如健康、绿色、可持续等不太重视。不可否认,肯德基门店的开业会对一个地方的税收带来直接贡献,有利于当地的财政收入,甚至对于其所在地附近的服务业、地产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各级政府领导不能因此对其“开绿灯”。肯德基及类似企业的产品有害于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政绩”就是表面的。只有大力发展有社会责任感,有诚信的企业才能够才能实现当地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真正造福百姓。
我们要大力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设。这一事件反应出了我国在食品监督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违法成本低,是肯德基采用“速生鸡”的重要原因之一。“速生鸡”的生长周期短,饲养成本低,所以肯德基的进货成本也低,对于以鸡肉相关产品为主要销售品种、需要大量进货的肯德基来说,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由于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致使其至今未受到过有力的处罚。此外,关于公众质疑的肯德基“瞒报”问题,肯德基官网公布声明称原因是“目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要求企业向政府呈报自检结果和向社会披露自检结果”,这给了它可乘之机。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大处罚力度,使得肯德基及类似的企业不敢以身试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肯德基“速生鸡”事件曝光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一直是肯德基自行辩解,自行解释食材检测标准、管理规范等,相关管理单位没有做出权威的解释,除了上海地区等少数地区以外,也没有见相关单位对肯德基进行检查,及时查处可能有安全隐患的肉食品,给群众一个交待。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快反应速度,问题曝光后及进跟进。此外,在平时,没有问题暴露时,也要通过各形式提高本单位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对
这类企业的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不能被动执法;
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无小事,它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问题。而倡导和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正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重视起来,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创造一个百姓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的饮食环境。
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分项调查显示,53.4%的网友认为导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7.1%的网友认为是相关法律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
关于如何保证食品安全,48.3%网友表示应健全法律,加大惩处力度,有36.2%网友表示执法部门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
另外,引人注意的是,高达62%的网民表示,遇到了问题食品,不知道到哪投诉,最终选择忍耐,3.2%的网民表示无所谓,只有35%的网友表示投诉。
网友建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须对违规者严惩不怠 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网友各抒己见,有人希望执法部门能够严格执法,对违法者严惩不怠;也有网友提出企业要诚信经营、加强自律;还有网友希望媒体继续发挥监督功能,把危害健康的不法行为和企业公之于众。
专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并非仅是监管问题
说到问题食品,很多人立刻就能举出例子,染色馒头、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等,问题食品涉及范围之广,不禁让人感叹:还有什么是安全的,能吃的?保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为什么在民生之根本问题上,却经常出现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分析说,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目无法纪,唯利是图,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领域和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当然,当前并不是所有食品都不安全了,有些人会觉得“草木皆兵”。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里特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诚信的缺失。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所以对别人生产的食品也缺乏信任。有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会干些偷工减料的事,做生意的会干些缺斤少两的事,当他作为消费者去购买食品时,也就不能充分信任别。
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监管的问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看来,我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很多,其条件参差不齐,卫生操作规程又很难监控,所以时不时出些问题倒是“正常”的了。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或提案,其中大部分都要求政府严加监管。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考虑,这可能吗?我只想强调,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它是生产出来的。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中心负责人张永健指出,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视,如果得不到根本治理,恶劣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甚至会导致社会运行成本增加、家庭健康医疗负担加重、人力资源遭受损失。
政策背景:
三部门严惩“地沟油”犯罪 甚至判死刑
多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了。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2010年2月6日,我国首次特别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务院29个部委中的15个。
2011年10月27日,为进一步加大卫生系统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卫生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部部长陈竺担任。
具体来说,以地沟油为例。地沟油被曝光以后,2011年8月,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3个多月来,共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
12月1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二次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因为之前已经征集到的检测方面特异性不强。2 0多天的时间里,共收到700余条建议。
2011年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就保障食品安全明确规定: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2012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并强调,做好今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治乱需用重典,要坚持严字当头。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对于明知是地沟油而予以销售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制售地沟油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判死刑,且要严格把握适用缓刑条件。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社会热点+禽流感
社会热点之禽流感
一、禽流恐慌
一、依托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下设监测组、医疗组、流调组、物资保障组、宣传组、畜牧兽医组、社会防控督导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二、严格取缔各类有形无形的活禽市场,停止活禽交易,停止信鸽放飞,由农业和园林等部门加大对禽类(野禽)进行监测。
三、卫生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和高危人群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由社区对四类高危人群(禽类饲养、屠宰、储藏、运输人员;禽类交易经营人员;公园禽鸟养殖人员;动植物保护和候鸟监测人员)实施健康监测,启动55家传染病网络实验室,对流感样病例实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筛查。
四、卫生局召开全市卫生系统视频会议,发布疫情,落实“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方针,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启动应急小分队和流调小分队并实行24小时备勤。
五、由药监部门严格监控市场,做好药品储备,以200万人份为单位储备达菲。
六、由商务部门牵头成立物资储备组,做好社会面防控防护物资的储备。
七、由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晨午检制度,落实学生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
八、由市中医局组织中医专家介入临床治疗,积累经验,完善治疗方案,必要时启动中医药预防性服药。
九、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舆情专报。市卫生局会同市农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信息。
十、按照“四方责任”要求,由市政府组织开展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禽流感阴影下的家禽业
养殖户:现在的处境很艰难
疫区、非疫区养殖户同遭厄运,大户、小户都举步维艰
4月28日下午4点,浙江杭州市中心万寿亭农贸市场。原本人声鼎沸的活禽摊点此刻空无一人。据卖禽蛋的摊主介绍,政府没下令关停前,就有经营户陆续歇业了,“实在做不下去!”禽蛋摊位虽然没有关停,但生意惨淡。卖了20多年鸡蛋的彭大姐说,原先她一天能卖70箱鸡蛋,现在20箱都卖不掉,连摊位费都付不起了。
消费者的态度向来是市场的风向标,也最直接地反映着疫情的影响力。记者在农贸市场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大都表示,一个接一个的人感染病例让他们现在是“闻禽色变”,即便禽流感过后也不会立即购买禽肉。
销售渠道不畅,让处于上游的养殖户们很受伤。最先倒下的,是那些抗风险能力弱的个体养殖户们。“记者同志,有没有给我们反映反映啊。”4月29日,记者再次接到了陈维春的电话。
陈维春是一名养鸭户,浙江宁波象山县人。2001年,他和妻子来到南京市江宁区万安社区大陆渡村养鸭,这一养就是12年。4月28日,见到记者来访,陈维春夫妇像看到了阴霾中的一点光,阴郁的脸开了笑颜,拉着记者的手,好像有说不尽的话。
“现在的处境确实很艰难。”陈维春的妻子干爱芳说,鸭子不能卖,都养成了老鸭。一脱毛,就不下蛋了,但饲料不能少。“现在只能靠卖鸭蛋了,可鸭蛋的价格也在下跌。”她说,光4月份就亏了12万元。“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拿着一枝鸭羽,干爱芳边说边流泪。
小户举步维艰,大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肉鸡处理销售2.53万只,正常批发价格是12.8元/斤,而现在降价处理的销售价格仅3.3元/斤;蛋产品处理销售3.42万斤,正常销售价格13.8元/斤,处理价仅3.3 元/斤„„预计亏损会达到1000万元以上。”4月27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浙江省宁波市振宁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希杭心情沉重地算起了亏损账。这家浙江省最大的优质鸡养殖企业原先每年出栏500万只土鸡,主要供应沪杭宁市场。但4月初后,三地的活禽交易逐渐被叫停。从4月6日到25日,企业17天亏了311.67万元,平均每天亏损18万多元。
尚未发现疫情的广东,养殖户同样难逃厄运。
在云浮市腰古镇一座偏僻的山头上,散布着数个养鸡场,养鸡场的主人赵伙全说,受H7N9疫情影响,他已亏损几十万元。“我饲养的主要是‘三黄鸡’,每只鸡的成本约25元,现在每卖一只鸡要亏10元,若不卖就要亏25元,养殖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真叫人进退两难。”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郑惠典说,H7N9禽流感对广东家禽业影响之大,已超过了2003年非典和2004年禽流感时期。据估算,广东省家禽养殖场户日亏损额已超1亿元。
政府:稳定家禽业,提振信心
扶持政策接连出台,行业积极自救,但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家禽业的困难形势,浙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行业生产自救。4月16日,浙江出台《关于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扶持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持有有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给予生产维持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只15元;对家禽养殖场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随后,杭州、温州等大部分地市结合实际,陆续出台了配套的补贴政策。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旭明表示,补贴政策正在积极落实中,预计“五一”小长假后10多天内将陆续落实到位。
除了补贴外,政府还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活禽收储。南京市农委召开了由行业协会和10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引导企业加大收储。4月17日,南京市有6家加工企业与六合区20家规模养禽场进行了对接,达成了日收购肉鸭3万只以上的协议;溧水区温氏公司以10—12元/公斤的收购价收购了农户肉鸡58万只,保证了农户的合理利润。
面对市场的急剧下滑和消费者缺乏信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也纷纷“出招”,当起了家禽推销员。
广东清远市市长就曾率养鸡企业摆宴大吃鸡,成为广东首个力撑养殖户而带头吃鸡的地级市市长。此后,市场有了一些起色,但仍难以扭转局面。
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家禽养殖企业也开始自救,各养殖场、合作社向“冰鲜销售”方向发展。这些对稳定家禽业、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家禽养殖业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戴旭明告诉记者,尽管浙江上下都在使尽解数对抗疫情,补贴力度也比以往都大,但疫情一日不灭,企业只会更加艰难。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一只鸡鸭平均每天的饲料成本要5毛左右,一两块钱的补贴只能养活几天;政策重点保护的种禽企业,每只15元的补贴最多能帮助企业支撑一个月;原本浙江的种鸡孵化能力有3900万只,但如今只有800万只还在孵化。“如果疫情还要持续一两个月,可能今后会有较长一段时间吃不到活禽了。”浙江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调研员金良向记者透露,在鼓励企业加工压栏家禽的过程中,浙江暴露出了屠宰能力不足的问题。受市民习惯购买活禽的消费习惯影响,省内家禽屠宰点较少,加之禽流感后有不少屠宰流水线上的工人辞职,许多企业即便想把压栏的鸡鸭加工成冰鲜的,也需要先运到外地屠宰场,再用冷冻车运回本地,租冰库储藏,一来一回,成本翻番,宁可直接把鸡鸭无害化处理。
戴旭明表示,从现阶段看,龙头企业的“担当”虽然让不少农民养殖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但“只进不出”让他们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这将对家禽行业今后恢复生产有巨大影响。现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地方龙头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预警:禽类价格可能“坐弹簧”
采取更有效措施,保持生产能力。禽流感倒逼家禽业转型升级
禽流感阴影下的家禽业后续会呈现怎样走势?调查中记者发现,此次禽流感疫情发生后,“价贱伤农”已经影响到中小养殖户补栏积极性。
目前,广东多地的鸡苗市场处于关闭半关闭状态,很多鸡苗因为滞销而被“处理掉”,这就直接影响到来年的养鸡业发展。
即便是受龙头企业“保护”的养殖户,虽然与家禽养殖企业有合作关系,境况稍好,但心里也越来越没底。浙江建德养殖户朱和乐告诉记者,往年他的养殖场一年可出栏三批共11000多只鸡,一年收入8万元不成问题。但现在他的养殖场基本“清苗”了,跟下岗一样。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闻海燕表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将对整个家禽产业链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可能出现供给短缺、禽类价格“坐弹簧”的现象,还有饲料需求下降、羽毛价格上升等后续影响。
闻海燕认为,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禽肉替代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肉类供应以稳定消费市场。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建议,政府应给予种禽企业和龙头企业补贴或贷款补息,保持生产能力。对于暂时滞销的商品,政府也可帮助企业进行冷冻,必要时由政府进行收储,以稳定市场,为企业缓解部分压力。从长期看如何防止此类事件重演?闻海燕认为,必须建立健全畜牧生产防疫体系,建立起运行有效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对动物疫情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理。此外,一些专家也提出,要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保障机制、补贴制度;加大保险力度,特别是禽类的保险力度,增强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大对畜禽产品深加工扶持力度,在改变畜禽产品传统的流通、消费方式等方面多下功夫,这些才是治本之道。
疫情来袭,也并非全是坏事。“这次禽流感对养殖业影响巨大,不过也是产业整合的机会。”在苏州吴江区桃源镇商会养殖分会秘书长朱永高看来,虽受打击,但家禽的消费市场迟早还要恢复,而在规模化养殖中,只有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的风浪中挺得住。
桃源镇众诚鸭业总经理孙建民也在思考禽流感带来的机会,他说:“一次次的疫病,也在倒逼养禽业转型升级,要求从业者有更清晰的产业链意识。”10年前的非典,导致企业全面亏损,然而也就是从那时起,孙建民的公司就在拉长产业链,目前这家公司已具备了从养殖、宰杀到加工、销售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年来禽流感一直在袭扰养禽业,而禽类熟制品却从来没有检出过病毒,这就是加工企业的机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