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抛弃 不放弃活动总结
“学 雷 锋 在 行 动”
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活动名称:“不抛弃 不放弃”——探讨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活动时间: 2012年 3月15号——2012年4月3号 团 支 部: 模具设计101班团支部 成型101班团支部 活动形式:调查问卷、采访虞书记、社区服务、小学支教、走访中学 活动地点:南京江宁区天景山社区、义乌商品城、南京工程学院学工办、百家湖中学
目录
目录
卷首语................................................................................................2
一、问卷调查....................................................................................2
二、“我们都是活雷锋”主题班会................................................3
三、访谈虞书记................................................................................4
四、走出校门,践行雷锋精神........................................................5
五、活动总结....................................................................................5
卷首语
1963年3月5日,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此,雷锋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50年来,雷锋这个平凡的名字家喻户晓、熠熠生辉,现今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但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芒。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典范,它的核心是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楷模,已经为全国人民所公认和接受,并且成为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高尚人格的追求目标。同时,每个时代都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元素,那么当代雷锋精神又该如何诠释呢?为响应分团委号召,我们团支部对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问卷调查
1、活动时间:二零一贰年三月十五号。
2、活动地点:义乌小商品城
3、参与人员:模具设计101班团支部成员
4、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江宁部分地区进行采样调查,以此来了解人们对于雷锋及其精神的认识程度,共有二百余人的热心参与。
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人对雷锋精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大多数人对此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我们都是活雷锋”主题班会
1、活动背景
鉴于大多数人对于雷锋精神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我们两个支部决定召开“我们都是活雷锋”的主题班会,诚邀王院长一起畅谈自己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
2、活动过程及成果
该活动主要由成型101班全体同学以及模具设计101班部分同学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最后王院长进行总结,给本次班会给与了充分的认可,并提出:“求真求实”才是践行雷锋精神的真谛!
三、访谈虞书记
1、活动概述
邀请材料学院虞书记,请虞书记结合自身的感受和我们谈谈雷锋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一些表现;同时,请虞书记就我们支部所探讨出来的“不抛弃,不放弃”这一新时代雷锋精神谈谈他个人的一些看法并给我们提出宝贵建议。
访谈中,虞书记谈了自己对于不同时期雷锋精神的理解
我们跟虞书记一起探讨了当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抛弃 不放弃
2、活动总结
雷锋同志逝世已经50年了,50年来,雷锋精神不断地被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学习到,在每个不同的时代,雷锋精神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就比如说,60年代是真善美,70年代是爱憎分明,80年代是大公无私,90年代是乐于助人......在此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当今时代的雷锋精神——“不抛弃 不放弃”。虞书记强调:要将雷锋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点点滴滴,将雷锋精神付诸行动。
四、走出校门,践行雷锋精神
活动一:社区服务 支教工作
2012年三月十八号,我们两个支部全体成员来到天景山社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比如:打扫社区卫生,接小学生回家等。同时为当地的孩子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小学生支教工作。
活动二:走访百家湖中学
三月十九号我们来到百家湖中学,一方面了解到中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向他们宣传当代的雷锋精神,并号召他们将雷锋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五、活动总结
各位同学均表示,在践行雷锋精神过程中,对雷锋精神有个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及认识,深深的认识到,只有将雷锋精神践行到具体的行动中,才算是对雷锋精神最完整的诠释,也深深意识到,“不抛弃 不放弃”这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101班团支部
成型101班团支部 2012.04.18
第二篇:不抛弃、不放弃精神解读
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解读
不抛弃、不放弃,是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能畏缩和后退;不抛弃、不放弃,是在无助和绝望时咬着牙都要继续前进;不抛弃、不放弃,是在工作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的执着;不抛弃、不放弃,是在“小我”与“大我”之间,舍“小我”取“大我”的勇气;不抛弃、不放弃,是在眼前和长远,舍弃眼前蝇头小利、放眼未来的睿智。
所谓不抛弃不放弃并不是说对于身边的每一件事都看得很重,而是说面对机会、面对困难要做到这一点。面对机会,不要抛弃任何一个人,给每一个人机会,这也是给自己机会;不放弃别人和自己创造的任何机会,要抓住机会。面对困难,不要抛弃在困难中挣扎的自己,给自己机会;不要轻言放弃,虽然困难有可能让你失败,但是要记住,失败是成功的母亲。
不抛弃、不放弃,更是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思想、毅力、取舍……相反,有的人是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有的人怀疑自己的潜质,有人随便界定自己的极限,于是,更多的放弃出现了。
电影《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经历映证了一句谚语: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尽管彩虹的出现时间很短,却是最眩目也是最有意义的光彩。
不放弃我们心中的信念、理想与追求、应该坚持的原则,以及由信念、理想、追求与原则所换来的努力与拼搏,不放弃最后一刻成功的机会,不放弃任何成长与净化心灵的机会。不抛弃,不抛弃什么?不抛弃亲情、爱情、友情,和它们所带来的温暖与安全,不抛弃所有努力创造的一切。它就是一种对于生活永远不放弃、永远向上的生活态度。
只要我们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只要我们真正收获了同心同德、团结互助、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只要我们依然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只要我们依然有在团队需要的时候冲在前面开拓局面的决心和勇气,别的,重要吗…
所以我们解读为:不抛弃、不放弃,就是一种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能畏缩和后退,是在无助和绝望时咬着牙都要继续前进,在工作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的执着,永远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三篇:辩论演讲稿:不抛弃 不放弃
辩论演讲稿:不抛弃 不放弃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抛弃 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源于《士兵突击》的一段台词,它体现了军人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被广泛运用于汶川地震,它体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我今天说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一个教育故事,是一个一线教师面对业绩和心灵的选择。
这事还得从去年九月开始说起。去年,我换了所新学校,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很不幸,分到了2个留级生,一个点到都不会答应,另一个永远地把“o”念成“e”。新学校、新班级,两个注定的不及格,平均分会打多少折扣我很清楚,为此,我足足郁闷了好几天。那天电子注册学生档案,那个“o”“e”不分的孩子无法注册,电脑显示她是留级生,应该去二年级就读。当时我兴奋极了,多好啊,她回了二年级,我们班可以少一位后进生了!
那天出校门,天已经快黑了。远远看见了她——那个“oe”不分的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她也看见我,急忙叫爸爸停车,跑到车篮里掏着什么。我赶紧朝她摆摆手,做了个要走的姿势。她急了,抓起一大把东西跑过来塞给我——是薯片!见我接了,她又兴奋地跑去再抓一把,小手在我面前一摊,还是慢慢一小手的薯片:“老师,你饿了吧?吃!”刹那间,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残忍,他连一年级都跟不上,我却要把她赶回二年级,于心何忍啊?就是为了自己所谓的业绩,而牺牲孩子的前程,在孩子的心灵上刻上一道永远的伤疤吗?
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刚毕业时让我揪心的一件事。一个老教师在办公室滔滔不绝地对我们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他是如何在校长室说服家长,说孩子是弱智的,必须去启智学校上学的事。末了,他说:“孩子就在旁边,一点感觉都没有,好像我们再说别人的事,简直是个呆子,让我怎么教?”那不屑一顾事不关己的表情刺痛了我们几个年轻老师的心,曾经发誓:一定要爱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扪心自问:十年,我在教育岗位上整整时间,我变了吗?变成了填鸭式教育的实施者,变成了扼杀童心的杀手,变成了只追求分数的讨债人了吗?在教育一线,我们肯定会碰上生性好动的,或者生理缺陷,或者行为古怪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他们?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淡他、排斥他、放弃他呢?
答案当然是前者。
想起曾经阅读过的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是一个被学校退学的孩子,很幸运,她来到了巴学园,小林校长用爱和尊重逐渐把她变成了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小林校长就听小豆豆讲了4个小时的话,而没有去打断她。这四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尊重,每一分钟都写满了爱,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小林校长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精神。
想起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群教养所问题孩子的故事。他们在音乐老师马修的引导下,组成了合唱团,使心灵得以进化,从黑暗走向光明。马修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他都坚持。终于让问题孩子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承担未来的力量。
第四篇:不抛弃,不放弃--军训体会
不抛弃,不放弃 ——军训心得体会
为了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我们的坚强意志,局领导安排我们在区武装部进行了军事训练。这期间,我们认真按照局领导的要求,端正态度,遵守纪律,勤学苦练,认真锤炼自己的思想和作风。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军训是辛苦的,但辛苦得美丽,辛苦得难以忘怀。
烈日下,教官与我们同甘共苦,昂首挺胸,以矫健的身姿屹立在训练场上。站军姿是一切军事动作之母,“军姿不牢,地动山摇”,每次的训练,站军姿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节课,教官对我们严格要求,一旦发现我们动作不规范,不到位,就会细心地讲解,规范我们的军姿,让我们做好每一个动作。站军姿是训练中最辛苦、最累的一项,30几度的高温下,几十分钟的军姿训练,让我们汗流浃背,双腿发麻,双肩酸痛得犹如千斤石头压在身上,我们却不曾放弃。尽管辛苦,尽管酸痛,我们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就像《士兵突击》里面“钢七连”的精神一样,“不抛弃,不放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着每一次的挑战。因为我们深知,这样辛苦与劳累,是在磨炼我们不屈不挠的意志、钢铁般的毅力,像参天大树一样坚挺,它带给我们的是不向任何权势卑躬屈膝的品质。
训练场上,最难的要属“行进与停止”了,尤其是“跑步走”和“正步走”。刚开始训练的时候,由于我们女生高矮不齐,步伐不一,我们原本整齐的队伍经常是在“立定”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有的人甚至还做错了动作,同手同脚闹了笑话。我们却不曾气馁,不曾抱怨,不曾放弃,利用每一次的休息时间,认真地体会着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的摆臂,每一次的跨步,已经领会出要领的同事帮助指导还在困惑中的同事,高个子减小步伐,小个子加大步伐,我们手挽手,同步前行,就在我们的“不抛弃,不放弃”中,我们终于较好地学会了“跑步走”与“正步走”,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相信下周五的会操,我们会表现得更好,展现出训练有素的身姿。训练是艰辛的,是痛苦的,但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
周五下午,教官对我们这3天半的训练成果进行了检验,模拟会操时,我们个个精神抖擞,笔直的腰身,挺起的胸膛,昂扬的士气,飒爽的英姿,诠释着铁铸的信念,钢焊的意志。
我们不是军人,不像《火蓝刀锋》的士兵那么伟大,“将每一滴热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但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现代部队的“军魂”,什么是钢铁般的意志,什么是团结的力量。
第五篇:辩论演讲稿:不抛弃不放弃
辩论演讲稿:不抛弃 不放弃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抛弃 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源于《士兵突击》的一段台词,它体现了军人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被广泛运用于汶川地震,它体现了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我今天说的“不抛弃不放弃”是一个教育故事,是一个一线教师面对业绩和心灵的选择。
这事还得从去年九月开始说起。去年,我换了所新学校,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很不幸,分到了2个留级生,一个点到都不会答应,另一个永远地把“o”念成“e”。新学校、新班级,两个注定的不及格,平均分会打多少折扣我很清楚,为此,我足足郁闷了好几天。那天电子注册学生档案,那个“O”“e”不分的孩子无法注册,电脑显示她是留级生,应该去二年级就读。当时我兴奋极了,多好啊,她回了二年级,我们班可以少一位后进生了!
那天出校门,天已经快黑了。远远看见了她——那个“oe”不分的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她也看见我,急忙叫爸爸停车,跑到车篮里掏着什么。我赶紧朝她摆摆手,做了个要走的姿势。她急了,抓起一大把东西跑过来塞给我——是薯片!见我接了,她又兴奋地跑去再抓一把,小手在我面前一摊,还是慢慢一小手的薯片:“老师,你饿了吧?吃!”刹那间,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残忍,他连一年级都跟不上,我却要把她赶回二年级,于心何忍啊?就是为了自己所谓的业绩,而牺牲孩子的前程,在孩子的心灵上刻上一道永远的伤疤吗?
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刚毕业时让我揪心的一件事。一个老教师在办公室滔滔不绝地对我们介绍他的成功经验,他是如何在校长室说服家长,说孩子是弱智的,必须去启智学校上学的事。末了,他说:“孩子就在旁边,一点感觉都没有,好像我们再说别人的事,简直是个呆子,让我怎么教?”那不屑一顾事不关己的表情刺痛了我们几个年轻老师的心,曾经发誓:一定要爱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双手握着满满的薯片,扪心自问:十年,我在教育岗位上整整时间,我变了吗?变成了填鸭式教育的实施者,变成了扼杀童心的杀手,变成了只追求分数的讨债人了吗?在教育一线,我们肯定会碰上生性好动的,或者生理缺陷,或者行为古怪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他们?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淡他、排斥他、放弃他呢?
答案当然是前者。
想起曾经阅读过的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是一个被学校退学的孩子,很幸运,她来到了巴学园,小林校长用爱和尊重逐渐把她变成了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孩子。第一次见面,小林校长就听小豆豆讲了4个小时的话,而没有去打断她。这四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尊重,每一分钟都写满了爱,每一分钟都写满了小林校长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精神。
想起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群教养所问题孩子的故事。他们在音乐老师马修的引导下,组成了合唱团,使心灵得以进化,从黑暗走向光明。马修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他都坚持。终于让问题孩子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承担未来的力量。
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是以分数论成败的。分分分,不仅仅是孩子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没有人会在业绩上“不耻最后”,但是,在追求业绩和保护心灵这两个砝码去权衡的时候,相信大多数老师会选择“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用心做出的选择,用爱做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