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三年工作总结及二○○四年工作计划
二○○三年工作总结及二○○四年工作计划
水资源中心(2003年12月15日)
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是水利改革不断深化、水资源管理和基础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的一年。这一年来,水资源中心在厅党组和分管厅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厅党组年初提出的“突出四个重点,做好五项工作,增强四个保障”的目标任务,服务、服从于全省水资源管理的需求,认真调研、扎实工作、努力创新,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并在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水资源费、用水定额制定、计量设施选型推广、企业水平衡测试、水资源管理协会运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完成的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认真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项工作
根据国家计委、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去年下半年,水资源综合规划在全国正式启动,中心主要承担我省水资源规划中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预测、全省地下水规划和淮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四个部分的工作。今年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水资源综合规划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工作。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是规划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为此中心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根据水利部规划大纲并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技术细则和资料收集填表说明,并经专家审查后下发至各市施行;二是以徐州铜山县为试点,在短时间内先期完成了开发利用调查评价资料收集,为其它地区的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三是在苏州举办了全省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技术培训班,为各市县技术人员详细讲解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的技术要求和资料收集方法;四是深入一线,加强资料收集,并对市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开发利用调查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心已完成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社会经济、供水、用水和排污等全部基础资料的分市汇总、全省汇总和分流域汇总,上报水利部及各流域机构后,按照水利部和流域机构的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全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二)做好地下水规划和需水预测规划的组织工作。今年中心已完成了全省需水预测技术细则,目前正根据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对需水预测的技术要求进行修改。为了有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地下水规划委托省国土资源厅地调院和水资源中心共同承担。
(三)开展淮河流域水平衡模型的研制工作。水平衡模型是水资源优化配臵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针对我省淮河流域缺乏水平衡计算工具的现状,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淮河流域水平衡模型的研制工作,以我省淮河流域为范围,研究开发了基于水资源分区和骨干输水河道为网络的水平衡模型,为我省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配臵提供了平台和工具。目前,该模型已基本完成。
(四)参与完成了有关专题研究。配合综合规划办完成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和生态需水量专题的招标工作,并与课题承担单位一起进行模型开发和研究工作;开展了节水、水价研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三个专题的补充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完成区域供水规划技术细则;完成全省地表属性调查成果并通过专家审查。
二、积极开展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围绕厅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我省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中心自去年起开始积极筹建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取水许可、地下水资源管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同时随时将新增的取水许可证、地下水开采井与动态监测井等资料纳入系统,实现取水许可与地下水资源管理 3 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办公自动化、可视化。今年中心组织完成了该系统的招投标工作,与中标单位共同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并组织专家、用户反复讨论修改完善,目前已完成系统详细设计报告并通过专家审查,初步建成系统测试版。
(二)承担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的建设任务。全省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要求,要建设面向全省水利系统的、基本完备的数据库体系,形成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服务。中心承担了12个专业数据库之一——水资源基础库系统计设计任务,今年我们编制了江苏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的详细设计任务书和工作大纲,进行了需求分析等工作,目前已完成概念设计。
(三)完善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报表系统。为适应水利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中心去年组织开发了水资源统计报表系统软件,今年一季度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各市通过局域网上报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报表,改变了以往手工操作费时长、精度低、查询难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做好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网的维护工作。为了让领导和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省水资源管理的工作动态及工作重点,交流水资源管理工作经验,我们以水利内网为基础平台,建设了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网,为各地的水资源管理、业务技术、水资源规划等信息交换和发布 4 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
三、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工作
强化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心抓住创建节水型社会的有利时机,根据新出台的《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快推进了相关工作:
(一)收集、整理、分析各地完成的用水定额和水平衡测试报告,进行分析汇总,完成《江苏省用水定额与水平衡测试汇编
(一)》;
(二)收集各市、县(市)、企业节水技改资料,编制《工业与城市生活节水管理与技术》一书,系统介绍了工业企业和城市生活节水技改技术、管理、经济措施和好的做法;
(三)对各地水平衡测试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与验收,重点对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水平衡测试工作进行了技术指导和咨询,该成果已通过了中石化集团和省厅的联合验收;着手编制水平衡测试软件;
(四)完成节水技改程序、标准的起草,拟定了节水型企业考核标准,并对企业节水技改进行技术指导;
(五)加强智能水表等计量设施的选型和推广。年初我们下发了《关于推广使用智能水表等计量设施的通知》一文,并于今年下半年组织开展有关计量设施安装使用情况的调研和检查,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安装智能水表300多台;
(六)承办“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宣贯培训班,有关企业和各地节水办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四、积极开展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
水资源费征收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体现了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去年底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明确水资源费的征收部门并统一使用“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以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和提高征收到位率。中心作为省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向省物价局申领了收费许可证;二是加强对各地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的检查,重点是“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 的使用情况,督促各地填报“江苏省水资源费收据领用与缴验情况表”;三是召集各市水资源处(科)负责人就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进行了座谈;四是印发了《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文件选编》;五是设计水资源费征收年度财务报表并下发各市。据统计,今年一到九月份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总额为93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年底有望突破1.4亿元。
五、扎实做好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与技术工作
(一)适应水资源管理的形势,深入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工作。今年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工作在继续做好季 6 报、年报的汇总、分析、考核及各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的收集工作的同时,着重于健全报表制度、提高报表的质量。一是在苏州举办了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培训班,各市县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人员近100人参加了培训,并颁发了结业证书;二是针对当前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势,着手修改完善水资源统计报表,改进了地下水部分表格的形式;三是对各市的统计报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整编;四是对2002年各市的水资源统计工作进行了考核和奖励。
(二)完成《江苏省水资源公报》、《江苏省水资源简报》的编制工作。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与省水文局及有关单位一起编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简报》,并发布2002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水资源中心被水利部水资源司评为水资源公报编制先进单位。
(三)完成2002年度水资源管理年报的分析汇总和上报;
(四)完成2003年水资源管理季报、地下水季报的分析汇总及上报工作。
六、发挥技术优势,开展课题研究
(一)《新沂河污水生态处理技术》项目:该项目为水利部、省环保厅共同资助的研究项目。一是完成了中试工程的建设,在新沂河滩地上建设了近30亩的试验工程;二是完成了行洪水毁工程的修复,确保工程的正常试验运行;三是完成了 7 环保厅要求的研究报告,环保厅拟于年底对该项目组织验收。
(二)完成太湖局下达的“太湖流域水平衡测试与定额资料收集与汇总(江苏部分)”课题。
(三)完成省厅下达的《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计量设施选型与推广研究报告》课题。
(四)申报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地下水储能技术研究》、《水平衡测试应用系统研究》,并已获准立项。
(五)向省环保厅申报《入海水道污水生态净化工程研究》项目。
(六)《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节约用水研究》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努力做好水资源管理协会工作
省水资源管理协会作为全国首家地方性水资源管理行业协会,于去年12月22日成立,运作一年来,协会本着“服务、交流、研究、提高”的方针,找准定位,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双向”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参谋、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成立水资源管理协会秘书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整体规划协会今年的总体工作;
(二)编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管理协会材料汇编》;
(三)制定《江苏省水资源管理协会会费用征收管理办 8 法》,领取会费收费许可证及社会团体会费专用收据,大力开展会费征收和催缴工作,目前2003年度会费征收到位率达70%;
(四)建立协会联络员、通讯员网络;
(五)召开了第一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新会员的入会申请及设立节水、供排水、地下水及水资源保护等四个工作部的设想;
(六)召开全省节约用水工作研讨会;
(七)组织我省部分水利(水务)局、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建设部召开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与供水管网漏损检测技术”研讨会;
(八)印发了5期《江苏省水资源管理行业简讯》;
(九)开展了《企业外供水现状与取水问题调查》及《水务产业化政策研究》两项调研。
八、抓好单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单位作风建设,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以良好的领导作风带动和促进单位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我们抓好支部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严格执行厅里及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单位的干部人事工作和纪检监察工 9 作等。通过作风建设,中心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不断进取的思想作风、认真刻苦严谨的学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民主集中与清正廉洁的领导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中心党支部被评为2002-2003年厅系统先进党支部。
九、积极参与其它与水资源有关的各项工作
(一)编制完成“江苏省水功能区2003年排污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意见”。
(二)研究提出淮委编制的《南四湖水资源规划》报告意见。
(三)提出了南水北调治污规划实施方案的意见并报省计委。
(四)对《江苏省水利现代化规划》、《江苏数字水利》征求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
(五)协助科技处举办的“中以水资源管理和开发研讨班”,承担了为以色列专家翻译的工作。
2004年工作设想
明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心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在积极做好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的基 10 础上,继续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以规划为先导、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重点将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项工作
1、完成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报告;
2、全省需水预测工作全面展开;
3、继续完善淮河流域水平衡模型,着手进行淮河流域水资源配臵;
4、配合河海大学进行太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
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是水资源中心的重中之重。2004年将以贯彻新修订的《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为契机,抓住全省水资源费调价及南水北调建设基金设立的机遇,加强和规范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一是配合厅有关部门争取早日出台《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二是研究并实施提高水资源费征收到位率的相关措施,如对全省用水大户和应缴费大户的实际收缴情况进行监控,定期通报收缴情况,必要时联合省水政监察总队、水资源处联合执法;三是做好水资源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四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省及省内相关厅局的联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汲取先进经验,推动我 11 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五是每季度对全省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进行督查,重点在水资源费统一票据的使用、管理和征收到位情况,其中一次请省财政厅、审计厅联合检查,一次请省人大农经委执法检查;六是组织市县水资源费征收部门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座谈会、调研、考察等;七是开展全省年度水资源费征收先进单位的评选工作,落实市县水资源费征收的有关奖惩措施。
三、着力推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
1、建设完成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各市基础数据的录入,加强系统的维护管理;
2、完成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详细设计;
3、继续运行水资源管理报表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网。
四、进一步推进节约用水
大力推进节约用水,为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服务业和节水型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修订2002年颁布的用水定额,同时继续做好各地用水定额制定的指导与审核工作;
2、继续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做好水平衡测试企业开展情况的技术指导、督查与验收,争取出台从事水平衡测试单位的资质管理办法;
3、加强计量设施的选型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提高计量设施的安装率、完好率;着重抓好地表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和智能水表的推广;
4、继续加强节水型企业创建、节水技改的工作指导。
五、扎实做好各项水资源基础工作
1、做好全省水资源管理季报、年报的汇总与小结工作;
2、及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公报》、《江苏省水资源简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3、根据水利部《关于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03]150号)要求,在1999年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划定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并做好相关的审查、报批等工作。
六、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围绕厅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与任务,适时举办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城市水务管理技术、综合规划编制等培训班。
七、认真运作水资源管理协会
根据协会的业务范围及广大会员的需求,将继续开展调查研究、业务培训、技术交流、信息传递、咨询服务等工作。主要工作有:召开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二是不定期召开协会联络员、通讯员座谈会;三是争取出台全省凿井资质(注册)13 管理办法;四是分行业组织会员单位赴外省及国外进行培训、考察;五是本着短、活、精、快的原则,做好水资源管理行业简讯的发布工作;六是针对水资源管理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几项调研活动。
八、切实加强单位作风建设
加强单位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明年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切实加强和改进单位的作风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高认识;二是充分发扬民主,认真查找不足;三是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问题。以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奉献型干部队伍为目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创建和“双目标”考核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为推进“两个率先”发展战略贡献应有的力量。
第二篇: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计划
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计划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2004年12月28日)
2004年,水资源中心在厅党组和分管厅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厅中心工作,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以规划编制为重点,突出信息化建设和水资源费征收,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完成了计划。
一、水资源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中心主要承担了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预测、地下水规划、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办的部分日常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国内外水资源规划方法和技术应用研究》、《水价对需水的影响研究》、《江苏省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预测》等;地下水规划、节水规划和三个流域配置等专项规划进展顺利。对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我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标考核体系、建设目标和对策措施,完成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专题研究《江苏省节 1 水型社会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1、完成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今年重点开展了全省主要取、排水口的调查。全省现状调查初步成果经过与流域机构和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完成了流域成果的汇总上报工作,编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成果报告》,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审查和上报,受到流域机构规划编制部门的高度评价。
2、加快需水预测工作的进程。开展了分产业、分行业的需水预测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全省及分流域的生活需水、工业需水预测,农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正在与相关专题进行成果协调。
3、开展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研究开发了基于水资源分区和骨干输水河道为网络的水平衡模型,为我省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了平台和工具。目前,淮河流域水平衡模型正在进行深度开发,力争使模型不仅能满足水资源规划配置的要求,而且能应用于江水北调的水资源调度。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提高了水资源管理水平
1、初步建成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围绕厅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我省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我们积极建设了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目前系统已基本建成,并通过了初步验收。通过 2 该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取水许可、地下水资源管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同时随时将新增的取水许可证、地下水开采井与动态监测井等资料纳入系统,实现了取水许可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办公自动化、可视化和地下水资源空间辅助决策支持。
2、完成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的建设任务。根据全省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要求,中心承担了12个专业数据库之一—水资源基础库系统计设计任务,我们编制完成了江苏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详细设计报告。
三、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取得新突破
1、加强专用收据使用管理的检查,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对已使用专用收据的市、县(市)加强管理和统计检查工作。对各地上报的“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第四联及“江苏省水资源费收据领用与缴验情况表”分季度检查校核,并指出存在问题;对仍未使用专用收据及拒交收据第四联的市、县进行深入调研和了解,限期整改;统计汇总了2003全省水资源费征收财务报表。
2、贯彻落实调价文件精神,协助督促各地水资源费调价文件的出台。“省物价局关于调整水资源费的通知”(苏价工[2004]136号)文件发布后,我们及时学习文件精神,对各地贯彻落实文件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促进各地调价文件的出台。我 3 们还专门组织部分市、县人员赴山东进行水资源征收工作调研,学习水资源费征收先进工作地区的经验,对于解决我省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3、拟定水资源费征收计划,提高征收到位率。根据各市现状取、用水量情况,并考虑节水、征收到位率等因素,拟定了各市水资源费征收任务基数及上缴省级数额,促进各地提高水资源费征收到位率。
四、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开展用水定额修订工作,促进计划和定额用水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行业用水定额应当根据用水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修订”的要求,中心承担了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修订工作。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修订报告》,共修订定额39个,其中新增工业产品定额8个,淘汰工业产品定额8个。
2、完成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工作,为科学管理地下水提供依据。根据水利部《关于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03]150号)要求,我们在1999年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的基础上,联合有关单位划定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完成了《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报告》,参与了太湖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汇总,并配合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相关的审查、报批等工作。
3、发布《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与省水文局及有关单位一起编制完成2004《江苏省水资源简报》,发布2004《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向全社会公告我省的来水、供水、用水、水环境、重要水事等等,扩大宣传范围,使各行各业进一步关注我省水资源、水环境、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增强节水意识。
4、深入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工作,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完成2003水资源管理年报的分析汇总和上报,2004水资源管理季报的分析汇总及上报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并对各市的统计报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整编。
5、拟定水资源论证有关规定,协助把好取水许可关。受水利部水资源司委托,参加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编制工作,起草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审查机关和审查专家的监督管理规定,规范管理水资源论证有关工作,为取水许可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6、加强业务培训。承办了全国第二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人员培训班,举办了水资源统计、信息化、水资源综合规划培训班各一期。
五、围绕水资源管理热点和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服务
1、开展《新沂河污水生态净化及控制研究》。为治理新沂河污水,缓解水质污染,省环保厅和水利部先后立项,专题开展新 5 沂河污水控制和处置研究。中心作为主要研究单位之一具体承担了快速生物滤池的专题试验研究,目前已完成专题研究成果的分析研究和报告编写工作。
2、开展《入海水道污染河水生态净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我们充分发挥水环境保护的技术优势,与有关单位联合中标,承担了解决入海水道南偏泓沿程及近海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研究。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立题报告和研究计划,并已报送省环保厅。
3、编制完成江苏省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水资源平衡专题研究报告》。受江苏省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单位省农业开发局委托,我们对世行项目范围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开展供需平衡预测和分析计算,针对不同水平年水资源供需状况,提出了水资源高标准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推广措施。该成果已通过了世行专家组的评审,并受到世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六、认真做好水资源管理协会工作
开展节水型产品认定工作。根据省水利厅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节水型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苏水资„2004‟15号),协会承担了具体组织和实施节水型产品认定的工作。协会组织人员细化认定程序,建立了节水型产品认定专家库,颁布了节水型产品认定的受理条件和一系列实施细则等技术文 6 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认定。
开展学术研讨及考察工作。召开一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组织学术交流论文36篇并编印成册。组织会员单位进行水资源管理、水文水资源管理、节水和水权交易等方面的考察和调研,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做好日常工作。包括编发简讯及进行会费征收,加强与会员单位联系工作,同时做好会员单位的组织和管理。召开在宁理事及各工作部负责人座谈会;召开一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常务理事长变更、部分会员单位自动退会等事宜,抓好协会自身的组织建设。
七、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抓不放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心党的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同时,配合厅人事处开展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期工作,完成厅直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及水利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大力加强和改进单位作风建设,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以良好的领导作风带动和促进单位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抓好支部建设,坚持政治学习,严格执行厅里及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开展单位的干部人事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等。通过作风建设,实事求是、不断进取的思想作风、认真刻苦严谨的学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民主集中与清正廉洁的领导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发扬。在机关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心培养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并发展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2005年工作设想
一、继续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继续做好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一是完善我省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流域汇总,提交全省最终需水预测成果和初步的需水预测报告;二是完成各种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交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初步报告。三是完成地下水资源规划报告;四是积极参与厅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
二、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1、针对各市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对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强指导和规范,起草“关于开展水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2、进行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的试运行工作,8 修改完善系统,督促各市基础数据的录入,加强系统的维护管理;
3、力争参加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
4、筹建重点取水大户自动监控系统。
三、促进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1、积极配合有关管理办法的制定。配合制定《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水资源管理、节水专项资金及其管理使用办法》,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水资源有偿使用的舆论氛围。
2、继续加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与管理的督查。抓好各地水资源费专用票据的使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各地水资源费调价到位情况;对全省用水大户和应缴费大户的实际收缴情况进行监控,定期通报收缴情况,并联合厅有关部门进行执法检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吸取先进经验,推动我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
3、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水资源费征收到位率。通过建立各市取水大户缴费情况公告制度,完善水资源费财务报表制度,做好水资源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力争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水资源费征收目标等多种方法,抓好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提高征收到位率。
四、扎实做好各项水资源基础工作
1、大力推进节约用水,为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9 节水型服务业和节水型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撑。一是加强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的技术指导;二是继续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做好水平衡测试企业开展情况的技术指导、督查与验收;三是加强计量设施的选型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提高计量设施的安装率、完好率;着重抓好地表水计量设施的安装和智能水表的推广。
2、加强水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审查的技术规程研究,提出规范我省入河排污口审查的技术导则,为行政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3、及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公报》、《江苏省水资源简报》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4、继续开展水务管理的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工作。
五、积极推动协会工作
六、切实加强单位作风建设
第三篇:二○○三工作总结及二○○四年工作安排
主要工作:
一、切实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省、市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县政府责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纪监、法制办、编办等对行政审批事项逐一进行清理,凡已经取消的项目必须立即停止执行,并采取切实
有效的措施做好后续监管和衔接工作。消除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我县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1—6月分批清理了14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一是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的10个县直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各单位申报累计89项,经核实审查,合并取消20项,减少22.5,保留的69项经县府公告后,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公开受理;二是取消国土资源等4个部门部分行政审批事项15项,减少11.9。清理后,全县现有行政审批事项363大项,其中纳入中心窗口面向社会集中受理的共280项,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对防“非典”期间部分行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清理,规范了行政行为,简化了审批程序,有效地推进了政务公开。10月下旬,县政府决定全面清理县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项目,从制度上建立起服务配套、廉洁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全面进行。
二、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工作
年初,根据省、市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教育、监督、管理的要求,明确了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县人事、法制部门具体办理的领导、办事机构,强化了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每次培训后,要逗硬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执法。将培训工作纳入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本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的内容,年终将对县府部门落实执行情况逗硬考核奖惩。9月,结合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县政府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与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及开展发展民营经济、解放思想大讨论并举。要求各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务必抓出成效,并责成法制办具体负责。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县交通、农业、工商、水利等部门狠抓队伍“三个观念”教育,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十不准”等规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政执法形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一年来,我县对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建设、交通、烟草专卖、农业、旅游、药监、卫生、畜牧、经贸等部门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考试,达600余人次,切实做到了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执法。同时,结合部门领导换届等工作,组织参与了各部门党政领导参加的依法行政法制讲座,民营经济大讨论考试,全县科职领导法制知识培训考试。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县政府法制办在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性文件审核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了“政令统一,法制统一”的原则,严把法律、政策关,与相关部门协商处理有关事宜,做到了规范性文件出台必须先审核,再签发,后公布。如[好范文]县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好范文]县救助特殊低保对象工作实施细则、油菜籽收购秩序通告、县城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县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职责规定,县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暂行办法、人才开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沱牌饮用水源保护管理的通告等。其中,对县规划管理办法、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中涉及的部分条款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或超法律规定设立的内容,如县规划管理办法中对城市规划许可,给排水许可的规定,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中对收取改葬保证金的规定等,县法制办及时对县规划管理办法部分条款的内容与县规划部门协商,认为目前的条件暂不具备,应予缓发;对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中设立的收取改葬保证金的规定因不符合法律规定,提出应不予签发,均得到了县府领导的同意。通过法律审查,对[好范文]县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提出了暂不制定发布的建议,对其他规范性文件之制发也作出了审核意见并进行了备案登记,为县府领导决策及时、准确提供了法律意见。同时,县法制办对省、市发送的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也认真组织相关部门调研,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上报。一年来,共审核政策性文件、规范性文件等共20余件。
四、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随着行政复议法的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难度、复杂程度都越来越大,其涉及社会成员面也越来越宽。对此,在开展好行政复议活动本身的同时,还投入大量精力做好申请人的解释、说服工作,使其充分理解到国家法律、政策规定之精神,将对立情绪减到最小化。县政府法制办在对郑桂容反映县文体局征收“文化市场管理费”的复议申请中,多次找当事人座谈了解情况
第四篇:吴江市统计局二00三年工作总结和二00四年工作计划
吴江市统计局二00三年工作总结和二00四年工作计划
一、2003年工作总结
2003年,市统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统计信息化步伐,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和统计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统计部门信息、咨询、监督、服务的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数据质量为中心,认真搞好统计年定报工作和全国第四次投入产出调查工作。年定报工作是统计部门的常规工作,也是主要工作,我们始终把提高统计年定报质量作为部门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考核。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年定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年定报工作的领导。制订《镇统计站年定报考核奖惩办法》、《局专业科室年定报考核奖惩办法》,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按月进行打分考核,督促各镇统计站和专业科室努力改进工作,在全系统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审核,加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数据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并把责任分解到各个专业统计人员,进行层层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客观,努力使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02年年报和今年的定报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苏州市统计局公布的2002统计专业工作考评结果通报中,在全市五市二区总共19个单项评比中,我市获3个第一名、7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整体业务水平较去年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我们在搞好统计年定报工作的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开展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统发[2002]13号)要求,今年全国进行第四次投入产出调查。根据苏州市统计局投入产出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严格按照“依法调查,精心组织,认真工作,保证质量”的总体工作要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困难,抽调业务骨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组织43个被调查单位进行调查业务培训,为保证质量,市投入产出调查办公室对调查数据逐一进行初审、复审、机审,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按苏州市局的规定要求,圆满完成了我市的投入产出调查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的普查质量验收。在全国投入产出调查评比中荣获省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二)、以适应新形势为动力,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的“加快建立党政信息网络,建成吴江信息网络互联中心”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苏州市局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吴江实际,积极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统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添置硬件设施,精心设计网页,建立了内部局域网,顺利开通了“吴江统计信息网”,并与苏州市局内部信息网实现互连。同时,积极为市委、市政府信息网的建设,做好相关的工作。全市18个镇统计站配齐和更新了计算机,并实现了市、镇统计信息网络传输,满足了各专业年定报工作的需要,有效地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为确保现有统计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们注重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和镇统计员的计算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全局干部和各镇统计员在今年全部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考试。
(三)、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目标,拓展统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搞好统计服务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上提出对各种不同层面的服务要求,即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要主动服务,对全市开展的中心工作和市机关部门要积极服务,对社会各界、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要热情服务。
一、做好每月各类统计资料的汇编工作。根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不同需要,每月编制《吴江统计资料》和《吴江市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月讯资料,内容包括14个大类指标,分镇工业产值、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售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情况及苏州五县市主要对比指标等等,比较详细地反映全市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在第一时间为市、镇、部门各级领导及时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二、向社会发布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辑出版统计年鉴。3月25日,我局在《吴江日报》上整版刊登了《2002年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月份编辑出版了2002年《吴江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是全面反映一年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料,旨在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吴江社会经济提供信息,为宣传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服务,也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开展专题调查,搞好统计分析。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和分析判断,及时跟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用统计的手段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和研究,形成有一定份量的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和统计监测报告,2003年累计完成各类统计分析36篇,及时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做到“让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
四、为全市各类创建以及基层企业各类申报工作,提供相关统计服务。在全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中,市统计局主要承担全市近几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我局充分利用部门优势,按市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所承担的工作,积极为全市创建工作做好统计服务工作。此外,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吴江市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开展分析预测。还协助市妇联对全市妇女儿童中期发展纲要的实施进行中期监测。
(四)、以吴江实际为结合点,贯彻各项新统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式和手段正在发生转变。为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统筹兼顾改革和日常工作的关系,结合吴江的实际,认真贯彻各项新的统计制度方法,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确保新旧方法制度的平稳过渡。
一、积极实施“在地统计”制度。“在地统计”制度的实施,涉及面广,难度比较大,现有的条块统计网络将作很大调整,我们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贯彻实施“在地统计”制度。
二、加强各专业统计实行超级汇总工作。继续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产值产量月度超级汇总工作,抓好重点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的联网直报制度,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月报超级汇总工作。
三、大力推广统计抽样调查制度。认真组织实施限额以下批发零售、餐饮企业和个体贸易、餐饮业的抽样调查工作;开展以农村住户为对象的农产品价格和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的抽样调查;加强对农村住户调查和城镇住户调查的组织实施,逐步完善反映全市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质量和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努力提高应用现代统计手段的水平。
(五)、以统计执法为手段,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环境。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依法统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客观的重要措施。
一、把统计执法工作列入工作重点,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统计监审工作。年初,我局对今年统计监审的对象、监审事项、组织实施、监审时间等有关内容以吴统[2003]字第6号文件下发至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确定工业、房地产、劳动工资、商业四个专业为统计监审的主要内容,共抽取30家单位进行了重点统计监审。为积极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我们在4月11日利用《吴江日报》刊登吴江统计局统计监审通告,以及整版刊登《苏州市统计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示。我们在统筹兼顾统计监审和其它业务工作的基础上,按计划进度,完成了全年的统计监审工作。在统计监审过程中,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部门,区别不同情况,根据不同程度,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共对4家单位立案处罚,对26家单位发出整改建议书和统计监审结论书。同时,市统计局还对上年重点抽查和监审单位,组织进行“回头看”,督促统计工作整改方案的落实。通过加强行政执法,进一步树立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净化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
二、认真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近年来,随着全市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原有国有、集体企业转改制工作的深入,基层企业统计人员队伍变动大、新手多、兼职多。统计人员业务生疏和统计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门下发要求参加上岗培训的通知,根据报名情况分批组织培训,进行《统计法》和有关统计业务知识辅导。今年,全市共计268名统计人员参加了上岗培训,取得了统计上岗证。
三、积极开展“四五”统计普法工作。今年12月8日,是《统计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以此为契机,深入宣传、普及《统计法》,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遵守《统计法》的风气”的指示精神,我局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统计法》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宣传的社会覆盖面上向党政领导、企业业主延伸。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遵守《统计法》的自觉性,为依法统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深入学习《统计法》,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素质和依法统计的自觉性,严格执行统计法律,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更好地发挥统计在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六)、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的,加强队伍的自身建设。要做好当前的统计工作,更好地承担起日益繁重的统计任务,不断增强统计部门的自身素质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针对统计部门的特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心系事业、志在富民”主题教育,提高部门干部、职工服务经济、服务基层的自觉性。结合统计部门的自身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努力寻找开展主题教育的切入点,把主题教育与部门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高了每个干部职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二、开展统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牢固树立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在全市统计系统中,认真开展统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活动,组织专题辅导讲座,提高广大统计人员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以实际行动真正体现“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统计职业道德32字总体要求,树立统计系统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完善局机关内部考核制度。根据市机关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全体机关干部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用制度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并激励各统计专业在苏州大市范围内争先创优。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自律意识。根据市委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我们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并与每个党员、干部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制度约束和互相监督机制。同时,继续完善局务公开制度,制订了局行政和局党支部集体议事规则,较好地体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五、创建学习型单位,努力提高干部的自身业务素质。面对新形势,作为统计部门的干部职工,我们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都必须有一个大的提高。为此,我们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函授学习等各种教育途径,不断提高统计部门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组织开展WTO知识、GDP核算、统计调查技能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充实新业务知识。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加强业余自学,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
认真回顾2003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照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统计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
一、现有的统计服务水平与各级领导、基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民营、外资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三、统计的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现有的统计制度方法还不能很好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2004年工作计划
根据当前形势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我们确定2004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开展统计信息服务为重点,完成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统计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更好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功能,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开创全市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要加强对年定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扎扎实实做好年定报工作,做到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和方法,精心组织统计调查,加强审核把关,如实上报统计数据,认真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认真贯彻执行苏州市统计局制订的年定报工作考核评比方法,提高年定报工作水平,力争在苏州市局的考评中取得好成绩。一是认真抓好GDP数据质量评估工作。要不断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和评估办法,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便于操作。做好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核算工作,加强数据质量控制、评估,使之更准确地反映市镇两级经济总体的运行情况。二是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理顺资料收集渠道、加大数据收集力度、完善核算方法,重点研究数据的可靠性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其发展水平。三是认真搞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调查。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进程分析。加强对农村和城镇住户调查工作的领导,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调查数据真实、可信。
(二)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加强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是统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一是要广泛推行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在适宜运用抽样调查的领域广泛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已实行抽样调查的专业,要不断巩固、完善和提高。二是要全面实施“在地统计”制度,对原有条块统计作相应的调整,并确保原统计方法和“在地统计”方法平稳过渡。三是实施劳动工资统计的扩面试点。针对全市民营企业大量涌现,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和就业人员已占全市经济总量和就业人员绝大多数的实际。试行在民营企业中逐步开展劳动工资的统计调查,以准确、全面、客观反映全市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三)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是各级统计部门的神圣职责。要继续贯彻以监督检查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基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统计监审制度,制定全市统计监审工作计划,对去年重点抽查和监审的单位,要组织“回头看”,促进统计工作整改方案的落实。切实履行统计行政执法职责,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对重大的或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要予以曝光。要通过加强行政执法,树立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净化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要继续做好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统计系统要以学习宣传《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为主要内容,把管统计、用统计的领导干部、广大统计人员等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进一步抓好统计“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四)精心组织,认真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根据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经济普查是将原有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合在一起进行,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统计部门作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承担部门,我们将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保证普查数据真实性,确保普查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统计服务水平。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统计调研分析,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及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的各种统计信息,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使统计服务再上新水平。一是为市党政信息决策网提供统计信息服务。根据要求及时提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为市领导决策服务。二是编好每月各类统计资料。将根据全市经济工作的新要求、新情况,对统计资料在内容、形式上作新的调整,突出重点、更加全面系统。三是加强统计调查分析工作。针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查,形成统计调查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服务。
(六)、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一是要搞好市统计局内部网的建设。建立市统计局内部网的管理制度,充实完善网页内容,充分发挥其功能。二是筹建市统计局数据库。争取市财政支持,解决数据库硬件设备,同时,招聘专业人才尽快建成市统计局数据库。三是加强对各镇统计人员的计算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各镇统计人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七)切实转变作风,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在新的一年里,统计部门的工作作风要有新的转变,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注重实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统计工作、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新路子,真正体现想基层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要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和完善基层统计网络,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活动。要加强对广大统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继续做好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和统计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统计人员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WTO知识、信息化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市统计局机关内部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公务员考核制度,进一步树立统计系统良好的职业形象。
吴江市统计局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
精选范文: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共2篇)二○○四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4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遵循和发扬“学习、服务、创业、发展”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以服务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的战略思想,在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狠抓基础管理,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发展,很好完成了学校各项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
一、把握学校大力改善后勤设施条件的发展契机,“以人为本”,形成保障服务新平台
2、在物价持续上涨条件下,确保伙食供应稳定。开学后,物价上涨的势头依旧不减,面对强烈的物价冲击,后勤服务集团及膳食中心从学校的稳定大局出发,把保障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坚决执行政府和学校所有主、副食品不涨价的精神,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努力把亏损降到最少,为全省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做出了表率。
3、创建市级示范园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上半年,幼教中心积极投入到市级示范园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以市级示范园的要求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更新改造教学场所,美化内外部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幼儿的活动与成长。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的建设,狠抓教学科研与培训。作为鼓楼区落实《纲要》试点园,幼儿园共有38人(次)参加课题组研究,进行54次教科研活动,初步培养出一些能上特色课的教师,激励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鼓楼区教育局组织的视导中,全园教职工的表现获得肯定,为下半年的验收打下了基矗
4、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投入运行。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交付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后勤服务集团投入人力、物力,迅速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于3月份投入运行,先后开放了乒乓球房、健身房、游泳馆等尝馆,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健身运动场所。为能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样的选择,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开设了跆拳道、健身操等运动项目,举办了游泳培训班,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养建并重,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管理中心在加强两校区校园环境卫生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浦口校区医院东内侧、学生宿舍五组团东内侧、道路东侧等近万平方米,明湖周边8000余平方米,六食堂前3000余平方米等的草坪铺植任务,总计上半年栽种乔灌木764棵,垂直绿化300棵,满栽小灌木640m2,草坪21450m2。为进一步掌握校园植物资源情况,校园管理中心完成两校区全部乔、灌木等植物的统计工作,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植物资源数据图册及数据库。
7、诚信经营,优化经营服务的形象。工贸实业公司以“顾客永远是对的”来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微笑服务正逐步深入人心。浦口教育超市开展了“诚信经营,超市与您零距离”的活动,引进了厂家免费赠送商品达一万元,通过勤工助学、意见征询等方式拉近了超市与顾客的距离;鼓楼超市增设了加热、打气等免费服务项目,通过“阳光工程”的商品介绍专栏,增加销售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顾客。
8、整顿浦口校区经营,规范校园商贸服务。为给浦口校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校区的统一领导下,浦口分部狠抓经营秩序管理,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经营网点的新形象。一方面狠抓、推广教育超市、招待所等正规经营的管理服务经验,另一方面对违规经营的“中心超市”进行了关闭停业,对少数学生反映意见较大的水果店、学子书店等进行了整顿。
9、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与防范预案为基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后勤服务集团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把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常抓不懈。开学初,后勤服务集团与各中心主任签订了公共安全责任书,各中心主任与部门经理又签订了公共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了安全责任意识。各中心还组织学习了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联系保卫处为各中心总计配置了100只灭火器,并组织了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尽一切可能消除各种安全 [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共2篇)]篇一: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
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
二○○四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5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遵循和发扬“学习、服务、创业、发展”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 “以服务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的战略思想[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共2篇)],在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狠抓基础管理,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发展,很好完成了学校各项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
一、把握学校大力改善后勤设施条件的发展契机,“以人为本”,形成保障服务新平台
1、鼓楼校区学生新餐厅顺利开业。鼓楼校区学生新餐厅在膳食中心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下,于5月8日隆重开业。新餐厅共分三层,平均每层有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每个餐厅可放置250张左右的餐桌,可同时容纳3000人就餐。学生
坚决执行政府和学校所有主、副食品不涨价的精神,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努力把亏损降到最少,为全省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做出了表率。
3、创建市级示范园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上半年,幼教中心积极投入到市级示范园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以市级示范园的要求为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更新改造教学场所,美化内外部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幼儿的活动与成长。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的建设,狠抓教学科研与培训。作为鼓楼区落实《纲要》试点园,幼儿园共有38人(次)参加课题组研究,进行54次教科研活动,初步培养出一些能上特色课的教师,激励了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鼓楼区教育局组织的视导中,全园教职工的表现获得肯定,为下半年的验收打下了基础。
4、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投入运行。在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交付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后勤服务集团投入人力、物力,迅速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于3月份投入运行,先后开放了乒乓球房、健身房、游泳馆等场、馆,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健身运动场所。为能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样的选择,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开设了跆拳道、健身操等运动项目,举办了游泳培训班,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加强科学管理,克服电荒困难,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今年夏天,南京市的电量缺口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南京市采取了各种限电措施。后勤服务集团动力中心为确保电荒时期学校教科研的正常进行,加强峰谷监控和供配电设备巡视,加强与市负控管理中心的联系与沟通,通报负控定值,完成了学校近15项重大活动的保电工作,并针对南京市因缺电而制订的限电拉峰政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制订限电拦闸预案。此外,动力中心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共查处窃电案例5起,追收罚款与拖欠水电费171100元,解决了科技楼一期空调用电不交费的问题;今年水电费收支与2004年同期相比综合支出减少110726.61元;与财务处共同制定了“公共部分水电费管理办法”,公共部分水电费分摊下降122725.49元。
6、养建并重,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管理中心在加强两校区校园环境卫生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浦口校区医院东内侧、学生宿舍五组团东内侧、道路东侧等近万平方米,明湖周边8000余平方米,六食堂前3000余平方米等的草坪铺植任务,总计上半年栽种乔灌木764棵,垂直绿化300棵,满栽小灌木640m2,草坪21450 m2。为进一步掌握校园植物资源情况,校园管理中心完成两校区全部乔、灌木等植物的统计工作,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植物资源数据图册及数据库。
7、诚信经营,优化经营服务的形象。工贸实业公司以“顾客永远是对的”来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微笑服务正逐步深入人心。浦口教育超市开展了“诚信经营,超市与您零距离”的活动,引进了厂家免费赠送商品达一万元,通过勤工助学、意见征询等方式拉近了超市与顾客的距离;鼓楼超市增设了加热、打气等免费服务项目,通过“阳光工程”的商品介绍专栏,增加销售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顾客。
8、整顿浦口校区经营,规范校园商贸服务。为给浦口校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校区的统一领导下,浦口分部狠抓经营秩序管理,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树立经营网点的新形象。一方面狠抓、推广教育超市、招待所等正规经营的管理服务经验,另一方面对违规经营的“中心超市”进行了关闭停业,对少数学生反映意见较大的水果店、学子书店等进行了整顿。
9、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与防范预案为基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后勤服务集团牢固树立了“安全
1、调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案,从实际出发,继续推进质量认证工作
2004年,后勤服务集团全面开始了iso9000质量管理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后勤服务集团于今年上半年重新调整了质量体系的认证方案,聘请资质更好的南京白玉兰质量咨询有限公司为后勤服务集团推进咨询认证工作,旨在以高标准、高要求来对待后勤服务集团的每一个服务行为、每一个服务环节以及每一个服务流程,严格规范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后勤服务集团的高标准管理夯实了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系
2005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以规范服务行为和改善服务水平为中心,制定了《员工手册》,发放到每位员工手中,组织员工学习,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要求员工以手册中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后勤服务集团修订了《事业编制人员全员聘任上岗实施办法(试行)》、《非正式用工管理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工资管理办法》、《安全管理条例》、《印章管理规定》、《档案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承诺制、违诺追究制、岗位责任制,实施了首接负责制,并将制度汇编成册,使后勤服务集团大部分工作做到了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
3、筹备集团网页工作,积极建设集团管理、沟通的网络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了管理中来。今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为各中心正、副主任配置了电脑,要求正、副主任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为下一步的改革管理手段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后勤服务集团网页工作和自动化管理工作系统的构建工作,搭建更快捷、更便利、更畅通的内外沟通信息平台,以此替换传统的管理模式,以进一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层次。
4、加强人才的引进,为集团持续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后勤服务集团在充分调研、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后勤服务集团的发展目标,加强了人才引进与储备的力度。2005年上半年,后勤服务集团共聘用12名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其中研究生两名、本科生一名,实现了
后勤服务集团多年来研究生职工零的突破,为后勤服务集团的后续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后勤服务集团接受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前来实习,为明年的人才选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5、着眼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加强职工培训
一是拟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后勤服务集团和各中心根据计划对现有干部职工进行iso9000知识培训、管理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提高职工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二是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向其他院校学习好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经验,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开发创新潜能,不断完善后勤服务集团的管理方法,循序渐进地加强后勤服务集团的服务与发展能力。
6、以条为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财务中心根据后勤服务集团部门延伸的思路,将浦口膳食中心、动力中心、校园管理中心的核算与鼓楼膳食中心、动力中心、校园管理中心对口合并,改变了以块核算的办法,实行以中心为单位的独立核算,理顺了关系;协助各中心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确定了控制目标,加快了资金的回收,减少了资金占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了财务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并将财务分析列入常规工作;加强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发挥了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7、强化资产责任意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
开学初,后勤服务集团与各中心主任签定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书,使各中心主任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强化了责任意识。随着新餐厅的落成,学校为新餐厅投入了二百多万元的资产设备,后勤服务集团组织人力对这部分资产进行了清点,明确其使用地点与状态;同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对原食堂的一些旧设备,组织了招标拍卖,很好地防止了学校资产的流失。
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后勤服务集团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上半年着重培育了“学习、服务、创业、发展”的企业精神并加强宣传,使企业精神深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各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大力弘扬了“争创一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主人翁”的职工精神,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成立书
下页篇二: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计划
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计划
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
(2004年12月28日)
2004年,水资源中心在厅党组和分管厅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厅中心工作,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以规划编制为重点,突出信息化建设和水资源费征收,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在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完成了计划。
一、水资源规划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中心主要承担了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需水预测、地下水规划、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办的部分日常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国内外水资源规划方法和技术应用研究》《水价对需水的影响研究》、《江苏省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预测》、等;地下水规划、节水规划和三个流域配置等专项规划进展顺利。对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我省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标考核体系、建设目标和对策措施,完成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专题研究《江苏省节
水型社会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1、完成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工作。今年重点开展了全省主要取、排水口的调查。全省现状调查初步成果经过与流域机构和省有关部门的协调,完成了流域成果的汇总上报工作,编制完成《江苏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成果报告》,并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审查和上报,受到流域机构规划编制部门的高度评价。
2、加快需水预测工作的进程。开展了分产业、分行业的需水预测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全省及分流域的生活需水、工业需水预测,农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正在与相关专题进行成果协调。
3、开展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研究开发了基于水资源分区和骨干输水河道为网络的水平衡模型,为我省淮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了平台和工具。目前,淮河流域水平衡模型正在进行深度开发,力争使模型不仅能满足水资源规划配置的要求,而且能应用于江水北调的水资源调度。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提高了水资源管理水平
1、初步建成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围绕厅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我省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我们积极建设了全省取水许可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目前系统已基本建成,并通过了初步验收。通过
该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取水许可、地下水资源管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同时随时将新增的取水许可证、地下水开采井与动态监测井等资料纳入系统,实现了取水许可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办公自动化、可视化和地下水资源空间辅助决策支持。
2、完成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的建设任务。根据全省水利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要求,中心承担了12个专业数据库之一—水资源基础库系统计设计任务,我们编制完成了江苏省水利基础数据库(水资源部分)详细设计报告。
三、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取得新突破
1、加强专用收据使用管理的检查,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对已使用专用收据的市、县(市)加强管理和统计检查工作。对各地上报的“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
们还专门组织部分市、县人员赴山东进行水资源征收工作调研,学习水资源费征收先进工作地区的经验,对于解决我省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3、拟定水资源费征收计划,提高征收到位率。根据各市现状取、用水量情况,并考虑节水、征收到位率等因素,拟定了各市水资源费征收任务基数及上缴省级数额,促进各地提高水资源费征收到位率。
四、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开展用水定额修订工作,促进计划和定额用水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行业用水定额应当根据用水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修订”的要求,中心承担了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修订工作。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修订报告》,共修订定额39个,其中新增工业产品定额8个,淘汰工业产品定额8个。
2、完成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工作,为科学管理地下水提供依据。根据水利部《关于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03]150号)要求,我们在1999年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的基础上,联合有关单位划定江苏省[半年工作总结二○○四年(共2篇)]地下水超采区,完成了《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报告》,参与了太湖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汇总,并配合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分相关的审查、报批等工作。
3、发布《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按照水利部的要求,与省水文局及有关单位一起编制完成2004《江苏省水资源简报》,发布2004《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向全社会公告我省的来水、供水、用水、水环境、重要水事等等,扩大宣传范围,使各行各业进一步关注我省水资源、水环境、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增强节水意识。
4、深入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工作,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完成2003水资源管理年报的分析汇总和上报,2004水资源管理季报的分析汇总及上报工作。组织业务培训,并对各市的统计报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整编。
5、拟定水资源论证有关规定,协助把好取水许可关。受水利部水资源司委托,参加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编制工作,起草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审查机关和审查专家的监督管理规定,规范管理水资源论证有关工作,为取水许可的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6、加强业务培训。承办了全国
下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