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8:0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

第一篇: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

篇一: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德阳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省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市委编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制定的工作目标,克难勇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和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服务质量要保证、登记质量不放松、原则问题不让步”的思想意识,严格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促进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走上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一)严格登记程序,认真做好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工作。工作中严格把做好“六关”,即:申请关、受理关、审核关、核准关、发证关、公告关。在受理和审核阶段,我们认真把握审核重点,确保登记内容的准确无误。首先,审核填报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事业单位申请登记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各种证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其次,审核单位名称、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和单位住所。对登记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求及时更正,做到统一、规范、准确、真实。最后,审核开办资金,为防止事业单位虚报、谎报、瞒报开办资金,确保开办资金真实有效,对申请设立登记的事业单位要求其必须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为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以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和资金保障。今年上半年,市本级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10个,变更登记34个,注销登记6个。

(二)强化服务,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年度检验工作。

(三)及时准确做好登记公告工作

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在德阳机构编制网上进行了及时公告,实现了登记管理工作信息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是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做好网上办公和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的同时,注重纸质材料的收集整理。一是及时建立新设立事业单位的档案,做到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统一编号、规范存档、查阅方便。二是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检资料及时收集整理,今年5月,收集、整理、归档各种资料600余份,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真实、可靠资料。

二、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部分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不了解,对登记管理工作主观上不重视,对年检、变更、注销登记缺乏正确理解,导致一些人对事业单位法人地位认识不清,对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不及时变更,不按时接受年检,事业单位解散或撤销后无人注销等问题;部分法定代表人认为年检、变更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年检、变更、注销工作目的、作用、意义,不愿接受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督,认为登记不登记没关系,不登记不年检也不能撤销,也不影响业务活动的开展。

(二)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监管虽有一些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是大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无法也不可能停止其业务活动;二是缺少规范的法律文本对违反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规范合法处理;三是相当部分事业单位法人根本就不具备法人条件,无独立的帐户,经费开支与主管部门在一起,有的事业单位无人员、无办公地点,早已名存实亡,根本就没有开展业务活动等,因此,目前对事业单位的制约力度,监管手段就显得苍白无力。

(三)今后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各部门沟通协调,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暂行条例》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开拓进取,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篇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

x事登报[2012] 2号 xxx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关于201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检验工作的 总 结

xx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省、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统一部署,我县于2012年元至3月全面开展了201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网上年度检验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登记的事业单位264家,其中:受省事业单位登记

管理局委托管理的事业单位3家,新设立登记事业单位1家,应年检的事业单位262家。全部年检合格,其中有16家事业单位因法定代表人等变化,予以先变更登记后年检合格。

二、主要做法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网上年检工作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 2011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的通知》,对年检的时间、年检的 范围、年检的程序、所需材料、报告书填写要求以及有关事项 进行明确,并在xxx人民政府网上发布了年检通知,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对年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年检氛 围。

二是严格把关,确保年检质量。严格执行申请、受理、审 核、核准、通知、复核的网上年检程序和工作流程,凡网上材 料提交齐全的,才受理,并告知其单位的年检申请材料已审理 通过,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携带有关纸质材料和《事业单位法

人证书》正、副本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年检手续。对提交材料不齐全、内容失实的不予受理,并退回说明理由。

三是规范管理,加强服务,树立良好窗口形象。按照“热 情服务、认真办事、依法行政、按时办结”的工作要求,对各 事业单位前来办理年检手续的经办人员热情接待,并对网上操 作不熟练的经办人员进行再一次的现场培训,得到各事业单位 的好评,同时为下一年的网上法人年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

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主管部门观念没有转变,将所属事业单位作为附属物,政事不分,资金捆绑,人员混岗使用。所以导致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一部份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后备人才匮乏,任免权限及办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三)乡镇党政抽调事业单位人员担任村干部或负责其他行 政工作的情况比较严重,致使业务工作开展乏力。

(四)一些事业单位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甚至有的事业单

位法定代表人不懂电脑,开展活动,增强活力难度大,加大了网上登记和年检工作的难度。

四、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法人网上年检工作的宣传力

度。针对一些主管部门不愿放权,在资产管理上与事业单位没有真正分开,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主管部门支持的力度不够强等,我们要进一步的宣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国家关于事管工作的方针,政策等,使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年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养选拔力度。针对一部份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建

议有关镇(乡)党委协调有关县直主管部门党组及其干部管理权限单位,把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后备人才的培养锻炼纳入议事日程,超前思考,提前培养,必要时建立后备人才档案,以确保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后继有人。对于个别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免不够规范的问题,建议请干部管理权限单位监督有关部门逐步予以规范。

(三)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督查力度。

针对事业单位人员被长期抽调安排非本职工作,导致业务工作开展乏力的问题,建议县编办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工作的督查力度,认真清理借用人员,严肃编制人事纪律。

(四)积极引导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活动,不断增强活力和效

率。针对无收入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增强活力难的问题,建议上级部门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基层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活动,不断增强活力、效率,确保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xxx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012年4月6日

主题词:事业单位 年检工作 总结 抄 送: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人劳局、县财政局。篇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总结

[]县事业登记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正确下,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为指针,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结合”,发扬“三种”,实现了“三个转变”,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九江迎接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检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利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有利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三个有利于”开展工作,以“三个有利于”指导全局工作。----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相结合。对编委会批准成立的事业单位,要求在批准成立的15天内向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设立登记(备案);凡未按要求登记或年检的单位在审批工资、人员变动、核定编制时编办不予受理。二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与各主管部门目标考评成绩相结合。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登记、年检、日常管理作为各部门参予全县年终考评的一项内容,由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进行打分。三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登记干部相结合。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人,我们把工作与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工作搞好了,优先提拔重用,工作搞不好,年终考核评定不合格。----发扬“三种精神”。一是发扬强烈的事业心、感和敬业精神,二是发扬富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三是发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三种精神,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保障。----做到“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大局意识,改变就事业登记论事业登记的传统做法,摆脱“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离工作远”的旧观念的束缚,使部门职能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围绕改变、发展、稳定的全局性中心工作而运转。二是增强主动意识,彻底摆脱“应付式”的工作局面,由“封闭型、被动型”转向“开放型、主动型”,凡是事业单位登记部门服务的领域,凡是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涉及的内容都应积极主动,热情服务。三是增强超前意识,不满足于“守摊子”等待问题出现和事后服务,努力增强服务经济工作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主动迎上去,全力参与并提供优质的部门职能服务。----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登记对象由“要我登记”转变为“我要登记”。根据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刻制印章、办理机动车牌照、申请社保、、接受捐赠、建设立项、事业单位组织出境考察等都必须出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事业单位不办理《证书》,从事各类都要受到制约,从而使《证书》真正成为事业单位的“身份证”和“通行证”。二是操作方式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微机化管理。添置了微机和打印机,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三是工作方式由重登记轻管理转变为登记管理并重。(1)完善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系统;(2)建立了高标准的事业单位登记档案;(3)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三件事”和“四点”在做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我们实实在在做了三件事:一是大力宣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一是通过发文件、在法定代表人班上组织《条例》和相关政策文件,提高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制度和法人证书重要性的。二是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宣传的重点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法律效力、适应范围、申办程序等,《》()。三是制作印有《条例》、《民法通则》、《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检工作流程图》等内容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手册,发给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方便他们学习和使用。二是开展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资质培训。于xx年4月23日至24日与县委联合举办了两期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对全县203个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进行了资质培训,系统学习了《条例》、《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参训率达到100%,并进行了结业,全部合格并准予结业。三是登记和年检。全县现有党政部门举办的事业单位203个,己登记215个(其中二类事业单位12个)。通过加强宣传和采取先难后易、先简后烦、逐步推进的方式,对符合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做到了应登尽登。于xx年3月31日前全面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应检单位全部进行了年检,年检率达到100%。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我们体会到: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编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程利民书记、县政府余明义县长、张永生常务副县长多次在全县性的大会上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好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开展好这项工作。县长、县编委主任余明义在县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特批2万元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专用经费。在常务副县长、县编委副主任张永生的关心下,县政府及时调整了县编办的办公用房,添置了新的办公桌椅和事业单位登记专用档案柜,我们的办公条件大为改观。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编委副主任王丰鹏亲自听取事业单位法人培训工作,多次过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刚刚到任的县委副书记、县编委副主任周毛春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也极为重视,亲自过问这项工作。正是有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

二、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保证。通过大力开展《条例》的宣传, 使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开展事业单位登记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是哪个部门,更不是哪的主观意志,而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工作这所以能够顺利地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与这些主管部门是分不开的。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是做好工作的法宝。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加强学习,制定了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学习《条例》、省市文件精神和《机构》上刊登的其它地区的,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平。为了做好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xx年4月我们组织了2名同志到、、、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水平。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特别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事业单位登记干部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事业单位登记干部队伍。今年初我们调来一名计算机的大专生从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微机操作工作,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学历都达到大专以上,巳逐步形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加强干部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干部队伍的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实事求是,造就一支有本事、能干事、作风实、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做到“公正、严谨细致、恪尽职守、热情服务”,在机关形成一种“、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我县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许多不足。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还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创新工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xx年八月四日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第二篇: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省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市委编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制定的工作目标,克难勇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和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服务质量要保证、登记质量不放松、原则问题不让步”的思想意识,严格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促进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走上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一)严格登记程序,认真做好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工作。

工作中严格把做好“六关”,即:申请关、受理关、审核关、核准关、发证关、公告关。在受理和审核阶段,我们认真把握审核重点,确保登记内容的准确无误。首先,审核填报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对事业单位申请登记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各种证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其次,审核单位名称、业务范围、1

法定代表人和单位住所。对登记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求及时更正,做到统一、规范、准确、真实。最后,审核开办资金,为防止事业单位虚报、谎报、瞒报开办资金,确保开办资金真实有效,对申请设立登记的事业单位要求其必须提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为维护事业单位合法权益以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和资金保障。今年上半年,市本级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10个,变更登记34个,注销登记6个。

(二)强化服务,认真做好事业单位检验工作。

1.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一年一度的年检工作,是一项法定的登记管理工作之一,年检工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时效性、真实性和连续性。为做好事业单位检验工作,一是年初发放年检通知,对年检的内容、携带的有关资料、程序、时间等作了具体规定;二是严格把好受理、审核、核准“三关”。受理环节中,严格审查报告书、法人证书正副本和资产负债表,做到缺项不受理,申报材料未被主管部门审核的不受理,材料填写不规范的不受理;审核环节中,围绕遵守法规及宗旨业务范围、经费收支、法人变更事项、受奖惩和接受捐赠资助等方面进行审核,做到不漏项、不走过场、不违反原则放宽尺度;核准环节中,对前面受理审核环节进行全面把关,确保了事业单位报告事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保证了登记工作的规范

性和证书的严肃性。三是举办市属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培训班,让各事业单位熟悉、掌握网上登记的操作,参加培训的单位172人。四是提升服务质量。对来电咨询、QQ咨询和现场咨询的每个事业单位,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事业单位在操作中出现不能绑定光盘、网络不稳定无法登录等问题后,我们坚持做到耐心细致地解答,及时反馈相关问题。现场指导到位,对电话答疑仍解决不了问题的单位,采取请经办人员带上光盘到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现场辅导办理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操作难题,并帮助事业单位复印、打印、扫描网上年检所需的相关资料。对于在法定年检时限内仍未办理年检的事业单位和网上核准通过又迟迟不交纸质材料的事业单位我们逐一进行电话通知,对电话通知后仍不来的,我们发函给主管部门敦促其及时办理年检手续,确保网上年检工作顺利完成。截止目前,完成事业单位检验178个,占应检单位数的100%。

(三)及时准确做好登记公告工作

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以及年检合格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在德阳机构编制网上进行了及时公告,实现了登记管理工作信息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认真做好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是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做好网上办公和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的同时,注重纸质材料的收集整理。一是及时建立新设立事业单位的档案,做到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统一编号、规范存档、查阅方便。二是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检资料及时收集整理,今年5月,收集、整理、归档各种资料600余份,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真实、可靠资料。

二、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部分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不了解,对登记管理工作主观上不重视,对年检、变更、注销登记缺乏正确理解,导致一些人对事业单位法人地位认识不清,对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不及时变更,不按时接受年检,事业单位解散或撤销后无人注销等问题;部分法定代表人认为年检、变更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年检、变更、注销工作目的、作用、意义,不愿接受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督,认为登记不登记没关系,不登记不年检也不能撤销,也不影响业务活动的开展。

(二)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监管虽有一些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

作中,一是大部分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无法也不可能停止其业务活动;二是缺少规范的法律文本对违反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规范合法处理;三是相当部分事业单位法人根本就不具备法人条件,无独立的帐户,经费开支与主管部门在一起,有的事业单位无人员、无办公地点,早已名存实亡,根本就没有开展业务活动等,因此,目前对事业单位的制约力度,监管手段就显得苍白无力。

(三)今后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各部门沟通协调,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暂行条例》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开拓进取,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第三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内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是关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法规、政策和登记管理主体、客体、体制、权利、义务、内容、方式、目的等方面规定的总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据是《民法通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最重要的政策依据是,中共中央中发[1993]7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1996]17号文件中的有关要求;具体的操作依据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实施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客体是各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管理机关有关要求事业单位按照《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申请登记、接受有关管理,并有权对事业单位违反《条例》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承担依法保护经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的义务。二是事业单位有权申请登记,有权要求登记管理机关对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并对登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的登记管理行为提出申诉;同时承担按规定申请有关登记、提交报告及其他材料、配合登记管理机关对其依法实施有关监督管理的义务。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或者备案、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置;依法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处理违反《条例》的事件等。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在登记管理方面以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发(缴)证书、公告为基本程序;在监督管理方面以报告的提交和审查为基本形式,同时辅以其他形式。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我国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事业单位登记的对象

进行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科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这类组织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服务性。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或者商品流通的活动,而是为社会化的大生产提供“后勤”方面的保障,包括人的能力培养、素质的提高、身体状况的改善、业余生活的多元化等等。二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而不像企业那样只追求经济效益。

另外,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有几类事业单位无需进行登记,只要求备案即可:一是法律规定具备法人条件,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二是法律、其他行政法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经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或者登记,已经取得相应执业许可证书的事业单位;三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对这些事业单位实行备案制度,主要是为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衔接。

(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

根据《条例》的规定,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可见,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体制。

1.统一领导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地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都要服从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统一领导,遵守其发布的有关法规、规章和文件,统一相关的政策尺度,不得自行其是、自定标准。在对某些情况、某些问题把握不准时,需要及时与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取得联系,获得指导。

根据《条例》的规定,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专门成立了国务院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构,定名为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为中央编办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

(1)拟定有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2)依法保护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有关登记事项的合法权益;

(3)监督条例和细则的执行,依法处理违反条例和细则的行为;

(4)指导和监督检查地方登记管理机关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5)负责本级登记管辖范围内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6)主管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电子化工作;

(7)提供有关社会服务。由此可见,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一方面负责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同时还要根据分级登记的原则,直接负责中央层次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登记管理的事业单位为:

(1)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2)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举办的事业单位;

(3)直接或者间接使用中央财政经费的社会团体举办的事业单位;

(4)中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和国有重点金融机构举办的事业单位;

(5)本条上述事业单位举办的事业单位;

(6)按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应当由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管理的其他事业单位。

2.分级登记

分级登记,是指县级以上各级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条例和相关的政策规定,分别对本级的事业单位实施登记管理。

事业单位分级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负责制定。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基本比照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职责,除负责对本级事业单位继续登记管理外,还负责对下级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即省级的指导地市级的,地市级指导区、县级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设立登记

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对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单位依法继续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核准登记,确定其法人资格,颁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1.设立登记的条件

《条例》规定,申请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所谓审批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的主管部门。

(2)有规范的名称。名称的规范性主要表现为:是否为独有,是否符合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是否体现自身的特色等内容。

(3)有规范的组织机构。包括产生法人意志的机关,执行法人意志的机关,民主管理和监督机构。

(4)有稳定的场所。场所是事业单位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固定地点和处所,它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

(5)有明确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这是事业单位法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6)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从业人员。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业务技术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三类。

(7)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开办资金和经费来源。开办资金是举办单位授予事业单位法人自主使用、管理、处置的财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自有的财产的数额体现。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社会组织出资、捐赠等。

5(8)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法人的最基本条件。对事业单位而言,主要是指其拥有可独立支配的资产。2.设立登记的程序

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分为6个环节:

(1)申请。申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有关登记请求。申请人应当如实填写有关申请材料,并对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受理。登记管理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登记申请不属于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机关申请。登记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3)审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规定的登记条件。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时,发现登记申请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4)核准。登记管理机关对申请人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登记管理机关依法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5)发(缴)证章。登记管理机关向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发(缴)证章。

(6)公告。登记管理机关以核准登记的有关事项予以公告。

(四)变更登记

变更登记,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对事业单位申请改变业已核准登记事项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的决定,并对准予变更的更换证书,有的还要进行公告。事业单位的变更登记,体现了事业单位动态管理的原则,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保护社会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变更需要登记的事项

对以下几类事项的变更,必须进行变更登记:

(1)名称的变更,如将某学校更名为某研究所;

(2)住所的变更,如事业单位办事机构所在地的迁移;

(3)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变更,如某医院的原业务范围是骨科,现在要增加牙科服务等;

(4)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如原法定代表人调离或者退休,产生了新的负责人,就需要进行法定代表人事项的变更登记;

(5)经费来源的变更,如某事业单位由全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

(6)开办资金的变更,如由以前的100万增加到500万;

(7)因合并、分立的变更。

上述几类事项的变更,必须进行登记。未经变更登记的,属于违法行为,变更无效。

2.变更登记的程序

与设立登记的程序相类似,变更登记也由6个环节组成:申请、受理、审查、核准、换证、公告。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变更登记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登记。

(五)注销登记

注销登记,包括注销备案,是指登记管理机关对被解散、撤销的事业单位,收缴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正、副本,《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证》及印章,将注销情况通报有关部门和开户银行,并发布注销登记公告,宣布该事业单位法人终止。注销登记或者备案,主要是为了保护事业单位自身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合法利益免受损害,保护国有资产和债权人的利益。

1.需要注销登记的情形

在实践中,需要进行注销登记的情形主要有:

(1)举办单位决定撤销或者解散该事业单位;(2)因合并、分立解散;(3)依照法律、法规或者本单位章程,事业单位自行决定解散;(4)行政机关依法责令解散;(5)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依法被撤销,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依法被吊销;(6)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登记的其他情形。

2.注销登记的程序

注销登记的程度分为申请、受理、审查、核准、收缴证书和印章、公告6个环节。

需指出的是,事业单位在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备案前,应当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是事业单位注销登记或者备案的主要条件。清算的内容包括:对其所属整体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实际状况;清理其债权、债务及完税情况;审计其财务收支情况。

(六)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的监督管理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双向性。即登记管理机关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登记管理行为进行的监 8 督。二是多重性。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包括登记管理机关、财税、审计等多个部门对事业单位有关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包括上级登记管理机关对下级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登记管理行为进行的监督。具体而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监督制度包括年检、公告、处罚等内容。

(七)证书使用与管理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事业单位进行下列活动时,应当向有关部门出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1)刻制印章、办理机动车船牌照;

(2)申办有关社会保险事宜;

(3)开立银行账户、贷款;

(4)申办税务登记、减免税收及其他优惠;

(5)从事经营活动或者兴办企业,申办有关执照;

(6)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和统计登记;

(7)土地、房产登记管理事宜;

(8)申办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许可证,购领收据、发票;

(9)法律诉讼、公证事宜;

(10)人事调动和工资基金管理事宜;

(11)申办海关事宜;

9(12)有关部门要求事业单位出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其他事宜。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限期有效证书。超过有效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自动废止。对废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公告。但废止而未经注销登记的,其法人的责任和义务存续。

一、单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种()行为。

A.行政管理 B.公共服务 C.公共管理 D.行政执法

2.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管理的体制。

A.统一登记 B.分级登记 C.灵活登记 D.备案

3.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

A.市场准入的需要

B.依法管理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D.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4.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

A.事业单位收入 B.事业单位预算 C.事业单位支出 D.事业单位资产

5.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叫做()。

A.业务活动利润 B.经营收入 C.事业收入 D.商业收入

6.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审核批复后执行。

A.财政部门 B.主管部门 C.上级行政部门 D.国资委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或者备案、变更登记、注册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置

B.依法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

C.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

D.处理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事件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体包括()。

A.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B.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C.地方审计部门 D.地方财政部门

3.事业单位备案的事项包括()

A.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

B.法定代表人 C.经费来源(开办资金)

D.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或者设立批准文件

4.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目的是()

A.为了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B.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

C.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D.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5.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对外投资

6.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是()

A.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 B.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C.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D.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7.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下面属于事业支出的是()。

A.工资 B.上缴上级的支出 C.职工福利费 D.对附属单位的补助

8.事业单位专用资金的范围包括()。

A.修购资金 B.职工福利资金

C.医疗资金 D.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三、判断题

1.1997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限期有效证书。超过有效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自动废止。()

3.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4.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损失。()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要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2.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

3.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参考答案及华图名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略

2.B[解析]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即,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体制。

3.C[解析]事业单位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B[解析]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它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财务收支的规模。

5.C[解析]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6.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略

2.AB[解析]略

3.ABCD[解析]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有几类事业单位无需进行登记,只要求备案即可。事业单位备案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或者设立批准文件等。

4.ABC[解析]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因为事业单位存在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环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目的并非为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5.ABCD[解析]略

6.ABCD[解析]略

7.AC[解析]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BD两项,但“事业支出”并不包括这两项。

8.ABCD[解析]略

三、判断题

1.×[解析]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四、简答题

1.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不是哪个部门、更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换言之,只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然要求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实行相应的改革,以与之相适应。因此,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说到底,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六个需要。

第一,依法管理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既是依法管理事业单位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国法人登记制度体系的需要。

第二,“市场准入”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作为市场主体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因此,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核准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第三,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一方面,使事业单位在法律上获得作为法人的应有权益,并受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为改变国家对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作法,打破部门所有和条块分割,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第四,保障事业单位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既是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

第五,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需要。

第六,保护国家财产,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在没有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不登记事业单位开办资金的情况下,既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保护国有资产。通过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登记事业单位开办资金的具体数额,就将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限定在开办资金的范围之中,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财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加大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内控措施,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A.平行关系

B.不相隶属的关系 C.业务指导关系

D.隶属关系

2.事业单位通常以()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A.单位利益

B.人民利益

C.国家利益

D.社会公益 3.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B.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对外开放的发展

D.认识误区 4.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

B.事业单位的职能转变 C.事业单位的发展

D.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 5.下列属于事业单位的是()。

A.财政局

B.社科院

C.县法院

D.民政局 6.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

A.分期改革

B.分级改革

C.分类改革

D.职能转变 7.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

A.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B.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C.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事业单位运行的民主化 D.实现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精简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按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

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C.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D.政府办事业单位 2.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

A.满足公共需要

B.弥补市场缺陷

C.节制政府失灵

D.防止契约失效

3.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

B.政府改革的深入 C.公共事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因地制宜

B.行政决策与执行相协调

C.公益事业举办主体多元化

D.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国家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业务指导关系。故选C.2.D 【解析】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公共利益而由国家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故选D 3.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它包括:(1)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经济根源。(2)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政治根源。(3)认识误区是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思想根源.故选C。4.A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问题。故选A 5.B【解析】事业单位是指国在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固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本题中,A、D两项属于国家行政机关.,C项属于国家审判机关.故选B 6.C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式是分类改革。故选C。

7.A 【解析】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投资、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行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1.ABC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的分类.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事业单位可以分为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D项为干扰项.故选ABC 2.AHCD 【解析】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即事业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四个选项都是事业单位对社会的作用.故选ABCD 3.AB 【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事业单位改革的条件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2)政府改革的深入。故选AB 4.ABCD【解析】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要求包括:(1)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2)公益事业举办主体多元化;(3)行政决策与执行相协调;(4)政事、企事分开;(5)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园地制宜.故选ABCD 17

事业单位考试:财务管理制度

本篇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考点知识精讲,包括(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即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定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原则和财政运行机制,明确事业单位收支范围及权限的一系列制度。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这是指其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这种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变得比较复杂。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需要有不同的财务制度加以管理。

2.管理目的的服务性。这是指财务管理要从财力上支持符合规章制度的管理活动开支,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责无旁贷的义务。

3.管理程序的严密性。严密性指的是财务管理必须坚决维护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使用合法的手段和工具。

4.资金使用的节约性。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该节约使用每一笔资金,反对铺张浪费。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

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的含义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二)预算的编制

事业单位参考前一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事业单位根据事业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核定。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但是,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业单位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非财政补助收入部分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三、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一)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主要有:

1.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4.经营收入,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6.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二)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四、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一)事业单位支出的范围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事业单位支出包括:

1.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门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2.经营支出,即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4.上缴上级支出,即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额或者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二)事业单位支出管理

1.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2.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3.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4.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5.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的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责令改正。

五、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

结余是指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六、事业单位专用资金管理

(一)专用资金的含义

专用资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二)事业单位专用资金的范围

1.修购资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2.职工福利资金,即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3.医疗资金,即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4.其他资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各项资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七、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一)事业单位资产的范围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2.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系统具体情况制定各类固定资产明细目录。

3.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计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4.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面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1.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及时调账。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具体审批权限由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规定。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3.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之外计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4.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者备案。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八、事业单位负债管理

(一)事业单位负债的范围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

(二)事业单位负债管理

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九、事业单位清算

事业单位发生划转撤并时,应当进行清算。

事业单位清算管理:

1.事业单位清算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2.划转撤并的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事业经费指标。

转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

撤销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合并的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更新不够及时。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部分财会人员一身多职,疲于应付,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业务上,工作得过且过,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

2.重视预算收支,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预算编制,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不重视成本考核,从而使好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形成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财务账上资产存量状况,财务人员对资产使用情况也不甚了解,使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极其低下,国有资产处置随心所欲,使大量资产流失。

4.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目进行核算。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事业单位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手续,总账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些单位有意或无意地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做记账凭证。

5.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力,有意造假,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有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单位内部未设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的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更多的单位有章不循,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小团体利益,要求会计入员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做假账,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出现经济犯罪现象。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1)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2)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3)实现会计电算化;(4)加强培训,抓好继续教育;(5)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2.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 24 证预算与实际相符。依法执行部门预算,严格按预算批复有计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逐步杜绝随意变更预算、追加预算的做法。

3.规范内控措施,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严格程序,明确职能,强化责任,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支出标准;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的目的。建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自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建立健全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政府采购和国库支付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监控,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4.加大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力度。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要定期全面地对下属单位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加大外部执法监督部门的监督权、检查权、处罚权。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各项检查,指导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外部执法部门的职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措施。

第四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009年12月1日

目录

1、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职责--------------(1页)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须知---------------------(2—8页)

3、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9—13页)

4、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制度-------------(14页)

5、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档案查阅制度---(15--16页)

6、设立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7页)

7、变更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8页)

8、注销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9页)

9、注销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0页)

10、变更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1页)

11、注销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2页)

12、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23页)

1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事项备案表-----------(24页)

14、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25页)

15、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事项备案表-----------(26页)

16、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27页)

17、不予设立登记通知书-----------------------(28页)

18、不予变更登记通知书-----------------------(29页)

19、不予注销登记通知书-----------------------(30页)

20、设立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1页)

21、变更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2页)

22、注销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3页)

23、未按期报送报告警告书-----------------(34页)

24、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单位印章凭证---(35页)

第五篇: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

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会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回顾总结一年来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表彰在试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部署2012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动员全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继续努力、扎扎实实地完成国家局交给的登记任务,紧紧围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市编办分管登记工作的主任、各市登记局局长以及被评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和先进工作者共50余人。省编办***主任等领导出席我们这次大会。

今天上午会议的内容主要有:听取***同志所作的全省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同志宣读表彰决定,并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颁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发言;宣读《2012年全省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要点》;省编办主任***同志讲话。

下面先进行第一项,请省编办全省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领导组副组长***同志作工作总结报告。

…………………….下面由省编办副主任***同志宣读###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关于对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决定》。

……………………..下面开始颁奖。首先为先进集体获奖单位颁奖。

请###代表上台领奖;

请###代表上台领奖;

…………………

接下来为先进工作者颁奖。请***上台领奖;

请***上台领奖;

下面请省登记局局长***同志宣读《2012年全省事业单位登记工作要点》。

……………………

最后请省编副办主任、全省推进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试点工作领导组组长***同志讲话。

……………………..刚才***主任分别从正确估价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向先进学习和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自身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全省登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意见都非常重要。在下午的讨论中,我们要把***的讲话要求结合***主任的报告和2012年全省登记工作要点加以领会。会后各级编办和登记管理机关要认真加以落实。

今天上午的议程到此结束,会后请大家到楼前集合照相。下午2点半继续开会。由省编办***主任传达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精神。

现在休会!

下载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共5篇)

    X事登报[2012] 2号XXX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关于201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检验工作的总结XX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

    2009年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结合”,发扬......

    2009年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总结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具体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结合”,发扬......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工作总结25篇

    鄂州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年度)年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省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市编办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组年初下达制定的工作目标,克难勇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圆满......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地检查工作总结

    2012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地检查工作总结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按照《实地检查事业单位法人暂行办法》(省事登字[2006]2号)的要求,我局于2012年6月1日—到7月12日对县直及......

    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培训材料

    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培训材料 一、设立登记操作程序 1.登陆http://sy.china.cn/(事业单位在线网),点击“设立登记”栏目,注册帐号、密码。 2.通过帐号、密码登陆至设立登记申请系统......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执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一、《条例》执行情况 (一)在市编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编办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自查报告

    漳县四族小学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根据漳编办发相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规范事业单位行为,提高公益服务质量,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