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外国语大学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近的一家农业银行,取款大学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新学期伊始,高校的许多学生一下子成了有钱人。西北政法大学大一年级学生小李就花了2000多元给自己换了一部高档手机。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来的那部手机款式太老了,于是就用第一个月的生活费和春
节时挣的压岁钱买了部新手机。
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一些学生“寅吃卯粮”,上半个月就将下半个月的生活费花光了,最后只
能以馒头就开水度日。
调查
首月生活费比平日多一倍
“开学第一个月你带了多少钱?”昨日上午,记者在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对百余名各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第一个月所带的生活费平均为1200元,最多的一个同学带了4000
多元,比平日里多出了500到1000元。
“平时一个月家里给我1000元,这次来带了2000多元,这其中包括我春节挣的1000元压岁钱。”来
自江苏徐州的一位张姓同学告诉记者。
请客、谈恋爱出手大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是食堂的饭费、衣服、手机费、上网费、恋爱消费、同学聚餐等,其中花在买新衣服、请客吃饭、恋爱消费这三方花费所占比重最大。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个男生。他这个月总共带了600多元钱,但是已经有近300元花在请客吃饭上了。他这样对记者说:“一个寒假没见了,同学们在一起喝点儿酒吃顿饭联络一下感情。”
西安一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告诉记者,最近夜间在查寝室的时候,她常能听到宿舍的女生炫耀男友给自己买的春节礼物,这个说她男友送她一套名贵化妆品,那个说男友送了她一件名贵的首饰„„
四个包间学生占了三间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西安市长安南路一家中档饭店里看到这样一幕:这家餐馆总共有四个包间,其中三个里面坐的是学生。每张餐桌上都摆满了丰盛的饭菜,学生们个个喝得面红耳赤。“最近来我们这里喝酒吃饭的学生特别多,尤其是元宵节晚上,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在采访时,餐馆的王经理这样告诉记者。王经理说,一般十多个学生在一起聚餐,一桌饭菜加上啤酒饮料总计200多元,贵一些的能达到
300到400元。
上半月喝酒吃菜
下半月馒头就开水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一位从榆林来西安上学的李同学。他告诉记者,自己来的时候带了1600多元,由于刚来的时候,天天和朋友们喝酒,现在花的只剩下不到200元了,为了能熬完下半个月,现在只好吃
馒头就开水。
李同学说,每年年后第一个月的生活费是1000到1500元,但总是不够花。今年开学时家里给了800元的生活费,自己赚了800元的压岁钱,总共1600元。虽然开学了,但他还没从过年的气氛中走出来。“我几乎每天都出去喝酒,从刚来到现在已经请了别人三次,每次十多个人,每次都300多元,这就将近1000
元了。”
李同学说,现在他身上的钱只有不到200多元了,可是还要应付下半个月,最近都不敢出校门了,每天都只能呆在宿舍吃方便面或白开水就馒头,有时就厚着脸皮向宿舍的同学蹭点儿。
■经验之谈
生活费怎么花 自己悠着点儿
在记者的采访中还遇到了这样一些同学。他们一个月带的钱不多,一般在500元到700元之间,但是他们从没出现过超支的现象,而且过得很从容。他们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财秘方。
每晚记账做到心中有数
陕西师范大学大三男生李同学告诉记者,他每月花费都能把钱控制在500元之内,正常情况下,从没出现过超支的现象。他的理财秘诀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记账,把一天所花的钱都要详细地记下来,不管是大账还是小账,这样就做到花钱心里有数了。
买东西前列好购物清单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系的王同学说,刚上大学的时候,每当见到一些便宜的、自己比较喜欢的东西就买,而买回来后,却发现买的东西平时根本就用不上,为此浪费了不少钱。后来,他妈妈教了他一个好方法:每次去买东西之前列好购物清单,买东西时严格按照清单上所列的去买,买完东西后立即就回去。自从使用了这种方法后,感觉自己乱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少了,真的节省了不少钱。
逛大街不带多余钱
西北政法大学大新闻系的赵同学说,她家的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她的理财秘诀就是:控制自己去超市的次数,一个月只允许自己去一次,这样就能够抵挡住超市的打折优惠等活动的诱惑,使自己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花费。在同学力邀自己去逛街,在不得不去的情况下,身上少
带钱,这样就算遇到喜欢的东西也没法买了。
■专家建议
家长不应有求必应
西北政法大学04级新闻系辅导员鲁洋说:其实一些大学生乱花钱和他们的父母也有关系,一些家长,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这样就纵容了许多学生乱花钱的行为。建议家长经常和学校的老师,特别是辅导老师联系,多了解学校所在地的消费水平,视情况给孩子定生活费数额,不要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
第二篇: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其前身是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组建的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xx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特色,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
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多媒体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受不同语种国家电视节目。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有大型电子学术期刊文献库。
学校现有21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30个本科专业,6个辅修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与国外两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德语、法语和日语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及各类培训学生2万余人。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建立了教学水平评估、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xx年11月,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9个二级评估指标中17个被专家组评为优秀。
学校科研实力强,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人文地理研究所等22个学术和研究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学校创办的《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杂志入选xxcSScI期刊。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
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国外8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43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外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担任专职教师或合作研究。xx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富布莱特项目定点院校。与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9所学校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双校园”培养项目。同时学校在新加坡和英国还建有2个学生实习基地。
学校是西北出国留学人员的培训基地。教育部早在1979年就在学校设立了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近30年来先后培训各类出国留学人员55期、共计86000余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2820余人次,单位委托定向培养30000余人次,高级职称以上占到80%,他们中有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企业家等。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立
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一流的多科性综合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西安外国语大学
高校代码: 所在省市:陕西 学校地址: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1号
联系电话:029-85319274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
第三篇: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责任书
附件一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 本人自愿参加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保证本人身体和心理状况适合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对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性质、实践地的情况以及可能的风险有清楚的了解,详细阅读并全部理解教育部令第12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生效)。在社会实践期间,本人保证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如出现下列情况,依据本责任书和有关规定处理:
1、本人财物的遗失、被盗、毁坏等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2、由于本人过错、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的自身人身伤害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第十二条处理。
3、本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或违反实践当地各项规定以及民族习惯等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4、由于本人的过错造成的第三方的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5、为保障参加社会实践同学安全,学校出资为组队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每人提供10元的保险费,保险由团队自行购买。对于私自不购买保险的,因为没买保险造成的后果由团队自己承担。
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并认可本责任书,对整体内容和各项规定均无异议。
学院:
年级:(专、本、硕)团队名称:
本人签字:
2014年月日
第四篇: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试论中国神话的审美特征 《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纵横谈 《诗经·国风》的美学价值 雅颂新论
《七月》作者及主题新探 《左传》的思想和艺术 论《左传》描写战争的特色 《左传》、《国语》之比较
《左传》行人辞令与《战国策》策士说辞之比较
《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新论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庄子·逍遥游》再解读 庄子思想的新评价 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比较 先秦寓言概论
庄周、屈原浪漫主义之比较
论屈原创作的悲剧精神 论屈原作品的艺术创新 屈原创作心理之探索 《离骚》“求女”再探 宋玉及其辞赋简论 先秦两汉小说考论 赋体溯源 汉赋新论 《七发》读札 张衡赋简论
论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 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艺术和语言成就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评述 《史记》、《汉书》比较论
论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孔雀东南飞》艺术赏析 《古诗十九首》综论
论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论曹植的诗歌创作 “三曹”诗风异同论 蔡琰诗简论
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谈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论左思及其《咏史》诗 论陶渊明的归隐诗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 “二谢”山水诗之比较 论鲍照
论庾信的创作道路及其成就 王勃简论
评陈子昂的文学革新主张及创作实践
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
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之比较 试论王维的边塞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谈李白诗歌的夸张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李白诗歌的个性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论杜甫的绝句
从“三吏三别”看杜诗“诗史”之特征
韦应物诗简论 论李益的七绝 《长恨歌》主题新探 论《长恨歌》的艺术美
评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和新乐府诗
评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个性特征 谈柳宗元的寓言 唐代山水诗研究 唐代山水散文研究 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诗歌简论 论杜牧的咏史诗 论李商隐的政治诗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七律的突出贡献 谈韦庄的《秦妇吟》 论唐代几首描写音乐的诗 温庭筠词简论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重评“西崑派” 王禹偁简论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王安石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婉约派词 论柳永词
论苏轼诗词散文的理趣美 论苏轼的婉约词
评江西诗派的创作思想和黄庭坚的创作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
南宋文学中爱国思想的评价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论陆游诗歌在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 评南宋格律派词人的创作 宋代山水词研究 宋代山水诗研究 宋代山水散文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论宋元话本中的妇女形象 元好问的试论和诗作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
论白朴《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形象 《倩女离魂》的成就和地位 评高明的《琵琶记》 论马致远的散曲
评张可久(或乔吉)的散曲创作 关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或战争描写)的特点
诸葛亮(或其他人物)形象简论 《水浒传》的思想和艺术 关于《水浒传》的招安问题 论宋江(或其他人物)形象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论孙悟空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试论《三言》中的小商贩形象 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义
试论《牡丹亭》主题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进步意义
试论明代的社会文化思潮对于诗文创作的影响
李贽的文艺思想及影响 评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唐宋派和桐城派的文艺思想 谈《聊斋·促织》(或其他篇章)的思想和艺术
简论《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谈《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红楼梦》的主题和主线 试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艺术 试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论贾宝玉(或其他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突破
评“文革”中的“评红热”(或“旧红学”、“新红学”)试论《长生殿》的主题 《桃花扇》简论 论李香君
简论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 论李玉的《清忠谱》 论李渔的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 论纳兰性德的词 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的贡献 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秋瑾诗词简论 试论《孽海花》的思想倾向 谈《老残游记》的语言特色
刘勰创作理论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如形象思维、艺术构思、风格论、批评论、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作家修养等等)
汉魏风骨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司空图的审美观初探 论通感
论“文学是人学”
论文学语言的复义特征|诗性特征 文学阐释中的误读现象研究 论“期待视野”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论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禅宗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 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性特征 论《文心雕龙·程器》中的道德诉求 《文心雕龙·神思》中的创作理论研究
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言不尽意”说研究 金圣叹小说评点研究 《西游记》中的宗教意识研究
文学理论
艺术典型与时代精神 风格论
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试谈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谈谈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谈谈文学的艺术性 艺术真实与作家的理想 谈谈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 当前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文学的创造主体 谈谈自由创造和美的关系
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 谈谈美的本质 悲剧漫谈 刘勰世界观初探
《红楼梦》经典化历程研究 《水浒传》经典化历程研究 《三国演义》经典化历程研究 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图景研究 论《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论新写实作家的叙事风格 《蜀道难》中的悲剧意识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蒙太奇结构特征研究
子君与娜拉形象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悲剧美学比较研究 论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技巧 萨特戏剧中的“自由选择”主题研究
“崇高”的当代意义 论艺术中的信仰之维 论希腊悲剧中的命运 论本雅明美学中的“震惊” 苦难与美——论梵高
论弗洛伊德美学中的“力比多” 艺术之根——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
品的本源》
中国当代文学
从《秦腔》看贾平凹小说的故土情结 论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特色 试论杨朔散文的诗意创造 巴金《随想录》漫评
试论郭小川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试谈闻捷的爱情诗
试论《创业史》的思想艺术成就 李瑛诗作艺术片论
试论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特色 试论《林海雪原》的传奇色彩 试谈舒婷的爱情诗 舒婷诗歌的含蓄美散论
《茶馆》的艺术结构及其语言特色 试谈朦胧诗
试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特质 阿城小说论
试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将军吟》、《东方》、《冬天里的春天》、《钟鼓楼》、《平凡的世界》、《都市风流》的创作特色 试谈《李自成》的得失
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 试谈蒋子龙的小说创作
试论《沉重的翅膀》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试论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创作 试论“知青文学”
漫评王安忆、铁凝的小说创作 试论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试论马烽、王汶石的小说创作 峻青、王愿坚创作特色比较 试谈路文夫、高晓声的小说创作 谌容《人到中年》漫评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特色
贾平凹小说创作论(可以谈某一部作品)张贤亮创作论 试谈新潮小说
试谈“新生代”诗歌创作 沙叶新《陈毅市长》的开拓意义
试谈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 试谈田汉的《关汉卿》
港台文学浅论(某一作家或某一文学现象)试谈顾城的诗 池莉的小说创作 大墙文学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综论 新时期小说观点演变的思考 女性文学试论
试谈新时期新历史剧的当代意识 小小说漫评
寻根小说的意义及其不足 试谈邓小平的文艺思想
浅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价值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简析周炳形象的社会意义 周立波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刘邵棠小说的民族风格 张承志小说散论 试论通俗文学创作 陕西文学创作综论 试论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 试析《白鹿原》的审美追求 简析白嘉轩
试论《白鹿原》的艺术特色 浅谈新写实小说的得与失 试论金庸的小说 方敬诗歌研究 乔羽歌词研究 方文山歌词与新诗研究 新诗的精神重建 新诗传播方式重建 新诗诗体重建 新诗的春与秋意象 穆旦的诗研究 郑敏的诗研究 昌耀的诗研究 当代陕西诗歌研究 当代陕西女性诗歌研究 麦家的小说创作研究 阎连科的小说研究 于坚的诗研究 伊沙的诗研究
迟子建的小说研究 莫言的小说研究 邓一光的小说研究 刘醒龙的小说研究 刘震云的小说研究 残雪的小说研究 余华的小说研究 苏童的小说研究 史铁生的小说研究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形象论
中国现代文学
论中国近代文学改良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论“五四”文学革命
新时期统一战线形成与分裂原因新探
重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左联的功绩与缺点综析 论文艺大众化运动 论“新月派”
重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重评“论语派” “两个口号论争”得失谈 “孤岛文学”运动的历史功绩 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意义
鲁迅早期“改造国民性”思想新探 《呐喊》、《彷徨》比较谈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价值 《朝花夕拾》简论 论《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 论《故事新编》的艺术风格 祥林嫂形象浅析 论《伤逝》
郭沫若早期思想中泛神论的影响 论《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抒情性 戏剧意象研究
论曹禺丁西林高行健的戏剧创作特色
论胡适的白话新诗创作 论冰心作品中的泛爱思想 论王统照的文学思想和创作
论《倪焕之》
许地山作品中的宗教色彩透视 鲁彦小说与“乡土文学” 试析庐隐小说中的感伤色彩 郁达夫《沉沦》创作特色 郁达夫小说观初探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刘半农、刘大白新诗的民歌风格论 论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的主张和创作 论“湖畔”四诗人的爱情诗 徐志摩爱情诗作简论 叶紫小说的悲壮色彩 萧红创作魅力探源
《蚀》中的“时代女性”综论 《子夜》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家》简论
论沙汀小说的幽默和冷峻风格 《南行记》中的传奇色彩和边寨风情 论张天翼小说的创作风格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简论 蒲风诗作的“火”的风格 戴望舒诗作风格的嬗变 论臧克家诗作的乡土风格
论何其芳诗歌、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 “画笔——芦笛——号角”——艾青诗作风格简论
“时代的鼓手”——田间诗歌创作论 论柔石的《二月》
“血的战斗”和“铁的人物”——萧军小说创作论 李劼人小说创作论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 《寒夜》简论
《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形象综论 《王贵与李香香》和“信天游” 诗的漫画,漫画的诗——论袁水拍的政治讽刺诗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荷花淀》的诗意美 论田汉剧作的抒情的风格 论《雷雨》的艺术成就 论《日出》的结构艺术 论夏衍的戏剧创作风格
为什么说《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 论鲁迅的诗
重读“红色经典”(某一部)重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欧美文学
荷马史诗研究
论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精神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妇女形象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暴发户形象 论雨果的《悲惨世界》(或《巴黎圣母院》)
无产阶级革命的颂歌——论巴黎公社文学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思想性和局限性
易卜生的“问题剧”对我国戏剧发展的借鉴作用 《玩偶之家》中的妇女问题 试论外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消极浪漫主义的关系
谈外国当代文学中的“荒诞派” 普希金短片抒情诗中的浪漫主义 屠格涅夫的讽刺艺术 列宁论托尔斯泰 契诃夫小说论 论高尔基的诗歌创作 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创作 《荷马史诗》的审美意味
从诗与哲学的冲突看《俄狄浦斯王》 论《哈姆雷特》中的延宕
《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的比较研究
论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笑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卡塔西斯”
诗与画的界限——论《拉奥孔》 论艺术的自由解放功能——解读《审美教育书简》 论加缪小说中的荒诞
《呼啸山庄》的主题研究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悲剧 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
东方文学
《万叶集》研究 《源氏物语》的艺术结构 印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 《圣经》文学研究
《一千零一夜》的东方艺术特色 泰戈尔《吉檀迦利》的思想和艺术 “川端文学”的研究
古代汉语
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 形声字声符说略 形声字意符说略 古注说略 “右文字”说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 说会意 说假借
通假字的成因初探
浅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浅论词的古义和今义 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 古无轻唇音例证 古无舌上音例证 说宾语前置 论古汉语的词序 说“孰与”
“所”和“所”字结构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成因初探 意动和使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古今汉语比较研究
词与词组的区别 多义词研究
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关系 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直接成分析法的析句原则 多附加成分的析句原则 宾语与补语的区分 论兼语句 谈连动句
单句与复句的区分原则
单句与复句中较难区分的几组关系 复句关系的穷尽性考察 言语交际的结构与框架 谈谈修辞方式与修辞效果 词语的锤炼与修辞效果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 试谈一种新的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社会用语规范状况调查 现代汉语
普通话语音与陕西方言的对应规律(某县某地区也可)
陕西方言词调查(某县某地区也可)论形声字
字、音节、语素、词的相互关系
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 论“对比” 论“渲染” 论“铺垫” 论“蓄势” 论“线索” 论写作角度 短篇小说人称论 中篇小说结构论 文学因素与非文学因素 论文学鉴赏 论文学语言
论文学作品文体的演变 论“含蓄” 议论文中的逻辑力量 论“白描” 写实与写意 论“梦境” 论“意识流” 论散文的审美特征 论小说的审美特征 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市场经济与当代写作 中学语文教学法
语文教师素质论 论“大语文”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语文教学目的谈
主导·主体·主线——钱梦龙教学思想评析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 语文教学中的辩证思想 现行语文教材批评 中学语言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谈“熟读而精思” 论阅读教学的几种基本课型 作文教学的命题艺术 练习设计的艺术
写作
试谈散文笔法
“意在笔先”与“主题先行” 论散文的诗意
第五篇: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发展现状及建议
节庆产业导论论文
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发展现状及建议
姓 名 指导老师 专业名称 学 号 时 间 2015.6
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高校女生节现象是随在校女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社会性别教育逐渐由第一课堂发展到第二课堂而出现的产物。女生节活动的开展逐渐改变了校园文化的性别无差异状态,提供给女大学生成长发展更加开阔的舞台,培育了女子社团组织活动的场域空间,也为女性研究和行动组织介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西安外国语大学;校园文化;女生节;SWOT分析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girls day in college is emerged along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female students group in college, and gender education gradually develops from first class to second class.Girls Day activities have generally changed the gender indifference status in campus, provide a more open stage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emale student, cultivate field and space for female organizations, and make new ways for the female research and action organizations to involve i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arry out gender awareness education in college.Key words: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ampus culture;Girls Day;SWOT Analysis
一、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概况
女生节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近十二年来的品牌活动与传统赛事,自2003年开办以来,受到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广泛好评。鉴于学校女生比例较大,西安外国语大学特以“关注女生成长、携手女生成才”为出发点,通过开展高品位、高格调、主流的人文活动,努力为女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活跃、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引导女生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提升。
在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012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我校报送的“关注女生成长,携手女生成才—西安外国语大学倾十年之力打造女生节”荣获一等奖。国家教育部面向全国公示了获奖单位,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报
道了此则新闻。这进一步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影响力成为古城西安乃至陕西高校的一张名片。
西安外国语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女生节也为挖掘女生潜质、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如2006年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四届女生节形象大使曾光,荣获2007年凤凰卫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决赛冠军,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增强了同学们的荣誉感。
二、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西安外国语大学数量庞大的女生市场
西安外国语大学(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西外”或“外院”,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由于学校属于语言类高校,因此女生人数所占比例特别大,全校2万余名学生,男女比例为1:7。先天环境所带来的女性市场,是其他院校所无法比拟的。“女生节”这一特殊的有强烈性别针对性的节庆,能够吸引大量在校女生的关注和参与。数量庞大的女生市场为“女生节”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2.品牌活动和传统赛事
自2003年以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了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倾力打造具有西外学子特色的文化载体——“女生节”。通过“女生节”这一经典品牌,为该校广大女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广阔舞台,促使了莘莘学子文化素养、文化视野、文化内涵的提升,彰显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青春个性。以“关注女生成长,携手女生成才”及其“美丽与智慧相随,芳华与自信齐舞,青春与梦想同在”为主题文化的女生节成为校园里一道格外绚丽的风景线,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校园文化活动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教育部校园文化成果奖。已经举办十余届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拥有丰富的举办经验,成为这一传统一直举办下去的源泉和动力。
(二)劣势分析
1.全校同学的参与性不佳
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参与度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女生节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全校的参与度不高,节事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力度不强。作为面向全校师生的一个品牌活动,往往作为一种竞赛的模式来开展,使得大部分同学望而却步。
可以看到,在选拔初期,是根据各院系人数所占全校人数比例,下配参赛名额。在大家作为大一新生对这一活动不甚了解的时候,并没有在特定场合加以宣传和陈述,使得很多同学参与的兴趣大大降低,同时,个别院系强行要求每个班级参与海选的人数必须达标,也使得一部分人对之反感,大大降低了参与度。也可能受限于活动的举办场地,在活动的高潮即决赛阶段,也往往只有十余名的参赛人员,和两三百名的观众参与最后的晚会,与庞大的女生市场相比较,颇为尴尬。可以看到,女生节的举办只是作为一种比赛,只针对参赛的同学,随着比赛的进行,人数越来越少,大家参与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女生节”本应该是全校女生共同的节日,却成为一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仅是耳闻的比赛晚会。2.形式老套、缺少亮点
纵观近几年举办的几届女生节,无非是海选、复试、决赛的老套比赛模式。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这样的模式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最多只是在决赛现场看看热闹罢了。而奖项的设置也似乎都是一成不变,诸如爱心大使、青春大使之类的不切合实际的冠冕。在多数同学眼中,“女生节”更像是一场选美比赛,看长相看气质,因而直接导致了决赛现场的“看热闹”状况。看似五彩缤纷的决赛,实则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亮点。3.竞赛性质浓厚,节日氛围淡薄
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更像是一场选美比赛,充斥着浓郁的竞赛氛围,即使决赛现场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主持词。而在这样一场比赛中,似乎靠的就仅仅是长相和人气。在很多同学看来,这场比赛不如直接改办成西安外国语大学“选美大赛”较为适宜。而所谓的网络投票,也只不过是拼人气的幕后竞争。而真正意义的“女生节”的节日氛围,却在这样一场比赛中荡然无存。能看到最直观的感受是:看比赛的人多,过节的人少。
(三)机遇分析
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其他高校女生节的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发展良好的校园节事,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寻求合作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所以,在如今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和媒体的互动交流是节事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可以根据自身所在位置,联合当地媒体,进一步扩大在西北地区的知名度。而同时,作为语言特色和男女比例如此特殊的一所高校,可以通过与其他情况互补的高校合作,如西电,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优势,发挥真正影响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扩大市场。
(四)挑战分析
西安外国语大学女生节的举办规模一直得不到进一步扩大,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学校的场地限制,观众的人数无法进一步突破。虽然这一个硬件方面的问题可能在短期内都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但相信可以通过举办模式的多样化,来突破这样一个限制。不过与此同时,女生节还受到学校另一个同类型比赛的威胁,即热门程度不亚于女生节的校园歌星大赛。如果说女生节是学校的一张面子牌的话,校园歌星大赛的举办可能更像是学校真正的文化内涵所在。女生节的不够深入,缺乏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可能都是由于校园歌星大赛的竞争压力所致。
三、结论与建议
(一)女生节的举办有一定积极意义
通过十多年的持续举办,我们可以看到女生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对于改变性别无差异的校园流行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女生节的发展使得女性主义融入以流行话语借助于校园流行文化的方式得以传播,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多元,范围更加广泛,对在校大学生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女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成长机会。女生节活动促进了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和主题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使女大学生得到了更多实践成长、获得荣誉的机会,这些也都为日后其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资源。
(二)女生节活动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女生节的活动水平和档次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女生节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已经超过10年,但几乎所有的活动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状态。活动形式单一且模仿照搬的成分多,或进行纯娱乐的运作,且模式老套,没有提升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和树立校园特色文化的高度。在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中,有些活动方式明显不符合时宜,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女生节活动的歌舞升平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高校所处于弱势的男生群体,他们会认为女生节是女生的活动而参与不足,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校园传统文化对于每一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而言都是一样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峰,杨卫华.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高校女生节现象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第20卷,第二期.[2]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十三届女生节:http://xisusu.cn/girls.html [3]西安外国语大学第十三届女生节策划案6.2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QKjyUzBDAXL0KD1tDUXIQtBqjFOWhrtZnv1YjGAvjCs8RKhYqYO3e7u3GcgvgFOJyYk4j_Q8vGTobQfE8TFPK#4_1 [5]陕西省教育厅网站: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