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屏山县2011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工作总结
根据《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关于开展2011年度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川府农建办[2011]2号)、《宜宾市人民政府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宜府办函[2009]202号)及屏山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屏农建办[2011]2号文件精神,现将2011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一)中低产田土改造
2011年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16000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7000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4800亩,一般性改造4200亩。截至2011年8月中旬,共完成21000亩,占任务数的131%。共投入劳力10.5万个,移动土石方21万立方米,配套建设蓄水池、水窖287口共10050立方米,沉沙池132个,新建、改建沟渠31.08千米、堰塘11口13200立方米,购置小型提灌机具35套,配套耕作道路1200米。完成国家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专项投资623.9万元,市财政县域经济发展投资3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62.5万元。
(二)耕地质量建设
1、测土配方施肥:采集土样512个,其中一般农化样500个,试验样12个;完成肥料田间试验20个,采集试验植株样50个,其中玉米20个,水稻10个,小麦15个,油菜5个。检测土壤养分(N、P、K、有机质、酸碱度)指标3072个、植株养分(N、P、K)指标150个。制定施肥配方18个,其中单质配方9个、复合配方9个、涉及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油菜、花生、柑橘、梨、李(桃)、茶、魔芋等。研制专用肥方配4个(粮油、水果、茶叶、魔芋各一个)。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每个配方制定3个施肥标准和施肥方法,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69000份。发放测土配方专用示范肥45吨(粮油专用15吨、水果专用20.75吨、茶叶专用1.75吨、魔芋专用7.5吨)。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村79个,示范户100户(其中优势产业专业大户5户),提供了11种作物的施肥配方和方法,指导全县配方施肥面积120000亩。完成项目专项投资35万元。
2、有机质提升:发放绿肥种子(箭舌豌豆)85吨,推广面积25000亩,覆盖15个乡镇110个村;秸杆还田120000亩,还田量86180吨。完成项目专项投资50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严格目标考核。成立县、乡镇项目领导小组,实行主官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强基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长抓不懈,每年年初结合大春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做出具体分工,落实具体措施。
(二)狠抓设施建设。农业部门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灌溉面积、方便生产劳动为目标,整合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专项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项目,结合产业发展,改调结合,大力实施以土、水、路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行目标管理。相关部门、乡镇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定期向县政府交帐,严格兑现奖惩制度。
(四)严格质量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严格实行验收制和保证金抵押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按工程进度审查拔款,加强资金的追踪检查与审计。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度,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实施到位。
(五)宣传培训。根据我县“以移民工作为中心”的实情,采用以耕地质量现状、承载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优患意识进行宣传,提高对中低产田土改造和耕地质量建设重要性的理解支持与参与意识。全年共培训镇村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和示范农户7650人次,召开全县耕地质量建设专题会4次,乡镇、村级耕地质量建设培训会2次。在县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30分准时播放耕地质量建设宣传标语,各乡镇悬挂和书写宣传标语10幅以上。
三、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一)中低产田土面积比重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群众自主投入能力弱,改造目标与投入水平不对称,存在定位高投入低,目标概念化现象。需要各级关注,加大投入,提高设施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
(二)对农业基础地位和耕地质量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基础设施维护、利用机制不健全,效益发挥较差,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有机质提升项目计划下达日间过晚,绿肥种子采购到位下发给农户已是12月初,播种后地温低,水分少,生长势差,未能发挥正常效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农业部门将尽其所能,在下一年度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和耕地质量建设工作中改进提高。
1、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整合项目投资,提高投入水平、突出设施建设,实现土、水、路综合整治,以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同时完善相应的农田基础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功能和最佳效益。
2、耕地质量建设以培肥土壤和推广配方肥为主要措施,积极探索秸杆还田的有效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3、绿肥推广重点把握好冬绿肥种子的最佳播种期,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播种。
屏山县农业局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2011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平武县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总结
根据县委办发[2011]9号文件的任务要求,我县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促进农业增效、农业产业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县域品位、改善民生、创建节水型社会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将平武县201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从去年9月初至今,我县已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多万元,完成了多个重点工程。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力的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促进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渠道清淤工作。多年来,平武县一直把渠道清淤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来抓。平武县渠道清淤工作已完工。完成了公里渠道的清淤整修工作。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平武县始终坚持“大水兴市,小水富民”的水利建设理念,特别注重抓好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建得起的“家门口”水利工程,投入小、见效快的“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冬春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改善灌溉面积亩,新建微水工程处,新建山坪塘口,修复水毁工程处。
(三)绿化生态工程。为全面打造生态梅家、绿色梅家,县党委政府对梅家道路绿化、山林绿化工程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努力,现已完成了道路绿化公里,义务植树万株、补植补造万株。为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全县新建沼气池口。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县党委政府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二是争取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兴水利的强大合力。三是鼓干劲、防松懈,组织在各村组之间开展水利建设竞赛,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水利建设氛围。通过开动员会、现场会、邀请水务局相关技术人员下县指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广造舆论,深入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全县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了使目标任务能够按期高质量完成,县党委政府对今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了工作重点:即渠道清淤工作、农田水
利设施建设项目、绿化生态工程等。
(四)强化管理,确保质量。我县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争创“精品工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把材料、设备选用关,确保工程质量。
三、存在问题及打算
一年来,平武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体形势良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脆弱,水利工程病害多,渠系配套差,蓄水灌溉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全县维修整治工程量大,所需资金多,下拨资金有限。因此,资金紧缺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难以组织劳动力参加农田建设。三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建后不管较为突出。四是暴雨洪灾毁损水利设施比较严重,致使农田水利建设困难重重,重复投资,重复修建。为顺利推进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解决农民靠天吃饭问题和农业基础条件差的问题。
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树样板,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健全体制,完善制度,创新管理,严格考核,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农建工作。
第三篇:07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兴隆府文 签发人:
南川区兴隆镇人民政府
关于200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
总 结
南川区农田办:
我镇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站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真搞好去冬今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特别是通过去年特大干旱后,进一步体现了我镇基础设施的薄弱;进一步体现了基础设施的抗灾防灾能力的薄弱,提高了认识,强化了措施。以重点工程带动面上工程,结合山、水、林、田、路、电等综合治理,以恢复灌溉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全镇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为目标,大战“一百天”,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指导思想
2007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重庆南川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治水、兴林、修路、改土、建园、办电”十二字方针,以水利建设为中心,以农村人饮解困,通乡公路建设,水保建设为重点。坚持重点项目建设和推进面上工程相结合,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和改善农村水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全镇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镇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业基础的条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即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农业领导具体抓,工程技术人员和群众参与三结合班子,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责任书,把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职责,保证全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开展和确保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投入
我镇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多、规模大、任务重,我们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国家投资;二是政府投资;三是鼓励单位和个人举办水利;四是群众自筹。全镇累计投资530万元,自筹450万元。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我镇农业基础条件经多年努力得到较大改善,但仍未得到根本好转,一旦出现旱灾洪涝,便暴露出农业基础设施的脆弱。为此,我镇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入冬以来,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水利兴、农业稳、致富快”的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宣传车、光纤电视、农民板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制定各项措施,注重所有工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重点工程由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五、突出水利建设,点面结合,效果明显
(一)水利建设
总工程420处,其中重点工程4个8 处,维修山平塘7处。全镇重点实施了白净室水库金星-永福段6公里放水渠道清淤补漏,渠道维修14条45公里,渠道清淤4条25公里;新修三和村,金禾村,金湖村一、二、三社3处人饮,金花人饮整村推进28处,永福村人饮和永福四社人饮共35处,解决6500人和7000头牲畜饮用水,金禾村维修人饮工程1处;六个村实施打井300口,解决1200人和1300头牲畜饮水困难;在金星居委、永福村改造河道1公里。
(二)农业建设
农业建设以金花、金禾等村为重点,在金花投资5万元种植平邑雪藕3.5亩,带动其他村成片种植150亩,继续实施畜禽、蟹、茶叶、优质稻、蔬菜等产业化基础建设。
(三)道路建设
全镇各村大力维修了村社道路,总投资178.59万元,在金花、金星等村硬化道路18条/19公里,自筹157.5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20万元。维修村道路8条56.3公里,金星村新修公路一条500米。
(四)生态家园建设
金花、金禾村生态家园建设已全面启动,现已全面完成新建沼气池300口,改水改厕300户的任务。
(四)林业建设 荒山造林100亩,零星植树2万株。南兴路行道树植树2000株/7公里。
我镇2007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已完成工程处数420处,土石方量4.5万方,投劳6.4万个,到五月超计划完成本的所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通过以上各类工程的实施,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增效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OO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200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平农水指发〔2009〕14号
平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 200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我县认真落实区、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面开展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饮水安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设施农业、水权转换、城市供水扩建、水源保护、井渠结合灌溉、移民后扶、生态景观水系、农田节水示范区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掀起建设高潮,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一年来,全县共开工各项水利工程18项,累计完成土石方1780亿立方米,投入劳动力356万工日,投入施工机 1 械5.64万台,新开渠道344条200公里,新开沟道629条349公里,清淤渠道10612条6724公里,砌护渠道531条341.9公里,清淤沟道7947条4375公里,整修农路15224条7668公里,新建维修各类配套建筑物16858座,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7万亩,建设畦田18万亩, 新建人饮安全工程3处,解决人畜饮人3.27万人,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579亿元。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促进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中低产田改造完成情况 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9年全县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其中农田节水示范区改造面积19.7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面积1.5万亩,国土资源整治项目1.8万亩。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是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区35个,节水改造面积19.7万亩。完成新开渠道344条202公里;新开沟道629条349公里,清淤支斗农沟1781条799公里(其中机械清挖沟道715条480公里);整修农路4138条2195公里;配套建筑物860座;建设畦田13.7万亩。二是完成面上清淤渠道10612条6724公里;清淤支斗农沟5677条3319公里;整修农路10195条5075公里; 2 新建、维修配套建筑物969座,建设畦田4.3万亩。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613万元,组织实施城关镇步口桥、陶乐镇施家台子1.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建设。扩整支斗渠39条38.2公里,农渠282条115公里;清淤支斗沟26条36.1公里,农沟225条97.4公里,其中机械清淤沟道23条130.1公里;整修农路450条195公里;砌护渠道53条49.6公里;新建维修配套建筑物646座。
3、国土资源整治项目。投资1900万元,组织实施通伏乡兴林村、罗家庄村、新潮村、五香村、宏潮村土地整治项目,整治面积1.8万亩。其中,砌护支渠4条10.6公里,斗渠70条42.22公里,农渠241条108.26公里;清淤支沟4条13.81公里,斗沟27条16.16公里,农沟207条93.23公里;整修道路441条202.62公里;新建维修各类建筑物6096座。
㈡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全县重点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的有15大项,全年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2.48亿元。重点水利工程的实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1、黄河平罗段标准化堤防工程。投资14800万元,完成征地8260亩,清基土方103万m,堤身土方填筑426万m;砂砾石填筑43公里106万m,完成景观水系38公里,新建两侧绿化带86公里,回填土方60 m,新建穿堤建筑物59座,配套建筑物6座,灌溉渠系12条6公里,排水沟道3条2.4公里。黄河平罗段标准化堤防的建成,确保了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减小了洪灾造成的损失,并且为当地农业
333 3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拓出一条新途径,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2、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258万元,实施渠口、通伏南部、姚伏周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水源井2眼,建150m
323清水池1座,安装10m玻璃钢水箱2座,配套机泵12台套,变频柜及变消毒设备3台套,建泵房、管理房342m;架设输电线路1.7km,安装变压器2台;铺设UPVC供水管道362.8km;建分水井、联户水表井1194座;过渠(沟、路)等建筑物58处;入户工程8524户。解决我县4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166个自然村8524户3.274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建成后,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了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重要作用。
3、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是投资516万元,实施2009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工程,砌护输水渠道104条54.95公里;配套建筑物325座;新开沟道46条16.5公里;新开农渠2.6公里;配套田间放水口5328座。二是投资185万元,砌护头闸宋渠2.6公里;三是投资60万元,实施五四支沟铅丝笼块石护坡流沙治理3公里。四是投资589万元,实施六顷地、东来点扬水站翻建工程。改造泵站2座,新安机泵9台;进水池、进水闸、进水流道各2座,砌护渠道2条7.4km,配套建筑物88座。五是投资26万元,实施姚伏小店子土地信用社项目工程。完成斗渠维修砌护1条20米,农渠砌护14条4.8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18座,田间放水口700座,改善灌溉面积0.14 4 万亩。工程实施后,解决和改善当地群众农田灌排难问题,使水资源得到节约和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4、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工程。投资315万元,实施现代农业(优质水稻)生产发展建设项目水利配套工程。通伏乡马场项目区砌护支斗渠8条10.95公里,新建生产桥、节制闸、斗农渠口共85座,低压输电线路0.6公里。通伏乡永华村7、8队项目区砌护支、斗渠1.6公里,新建生产桥、节制闸、斗农渠口共30座,改造永华补水泵站1座,配套泵站机电设备6套,低压输电线路0.6公里。工程的建成,加强了我县水利配套设施,加快了项目区农业发展,提高了我县应急抗旱补灌能力。
5、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投资98万元,实施北门龚家桥至人民闸1.42 公里干渠砌护,配套建筑物8座。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美化、亮化城市环境,推动了城市化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6、惠农渠水权转换项目工程。投资520万元,由自治区水利厅灌溉局组织实施,砌护干渠15公里,砌护支渠13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惠农渠下游灌溉严峻形势,缩短惠农渠灌水周期,解决下游农田灌溉难问题。
7、平罗县西区城市供水扩建工程。投资1189万元,完成新打机井5眼,安装水泵4台(套),安装变频柜1台。新建泵房及管理房7座,完成调节池2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12km,安装变压器7台,铺设各类输水管道38公里,5 新建闸阀井57座,过沟、渠、路建筑物28座,铺设生产道路12km。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平罗县城市供水和沙湖区供水问题,改善了沙湖区群众饮水条件,促进县城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井渠结合灌溉工程。投资189万元,维修灌溉机井153眼,启动灌溉机井139眼,实现井渠结合灌溉面积达3.49万亩。工程的实施,为全县抗旱补灌应对黄河来水量减少的严峻形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9、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工程。投资78万元,实施完成2009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砌护支斗渠5条2.57km,砌护农渠3条1.6km;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48座;铺设柏油路1条520米。工程的建成,改善了移民区农田灌排条件,提高了移民居住设施基础建设。
10、京藏高速公路平罗出入口景观水道工程和工业项目土方工程。一是投资490万元,完成京藏高速公路平罗出入口景观水道工程,开挖水域面积318亩,整修环湖路4.76km,新开并砌护渠道700m,新建扬水泵站1座。二是投资69万元,完成大关渠迁建,砌护大关渠1.47公里,新建配套渠系建筑物15座,整修斗渠1公里。三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宁夏君功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土方填筑工程。厂区土方填筑碾压及平整场地144亩,土方回填厚度1.65m。四是投资462 万元,实施完成汇源集团厂区土方填筑工程和续建工程,厂区土方填筑碾压及平整场地184亩,回填鱼湖13.63亩,回填土方12.78万m。这些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城市化6 进程,进一步提升平罗县城市出入口对外形象,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1、大水沟水源保护工程。投资257万元,实施大水沟水源保护。砌护输水暗渠2公里,新建截潜坝2座,新建码头3座,新建垃圾池1座,新建污水池1座,新建蓄水池1座,新建厕所10处,新建围栏5公里,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和隔离,切实提高县城居民饮用水质量,为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瀚泉海生态景观工程。投资112万元,对环湖道路及岛屿进行整治和绿化。完成栽植各类树木125.16万株,绿化面积800亩。工程的建设既体现蓄水防洪功能,又能为市民提供一处寄情山水、休闲娱乐、放松心灵的休闲佳境。
13、十二分沟扩整工程。投资250.1万元,扩整沟道3.6km,沟岸防护160m,新建配套建筑物6座。征占鱼池及耕地33亩,拆迁房屋4间48m,移栽电杆17根。工程建成后,对确保石嘴山市和平罗防洪安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14、设施农业园区水利配套工程。一是投资89.2万元,实施城关镇设施农业(沿河项目区)三期灌溉工程,砌护斗农渠10条,长6.95公里,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田间放水口等)1109座。二是投资115万元,实施平罗县城关镇沿河蔬菜基地灌溉工程。砌护渠道8.2km,灌溉城关镇沿河蔬菜基地498座温室;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1108座;新开农沟7 条1.2公里;新打补水井9眼,手压井498眼。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农业园区水利设施配套,加快了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增产增收步伐。
15、防洪工程:一是投资250万元, 新建黄河通伏四排口主丁坝1座,维修加固高仁乡六顷地坝垛2座;二是投资32万元加固红崖子中马道水保骨干坝1座,新建泄水建筑物1座。三是投资213万元,对十二分沟平罗段进行清淤扩整,扩整沟道3.6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9座,架设输电线路1.2公里。
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2009年为切实发挥现有1729条支斗渠、17座电排站、23座扬水站、983眼抗旱机井、28处人饮工程和3万多座各类配套建筑物的工程效益,我县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工作。一是落实统一管理责任制,对17座公益性的电排站和一些投资比较大,辐射面和运营范围大的19座扬水站、28处农村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理,全年可实现回收资金73.36万元,极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二是全面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按照 “ 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 ” 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将自流灌区1569条支斗渠、4座扬水站和974眼无人承包的抗旱机井交由受益村队的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管理。三是落实小型水利工程承包、拍卖和租赁管理责任制,凡具备承包、拍卖条件的全部采取承包、拍卖的方式进行管理。现已对9眼机井进行产权 8 拍卖,拍卖资金1.59万元。2009年在以统一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为主体的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后,进一步明析和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和权限,使灌区灌溉管理得到一步加强,一是灌水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水事纠纷减少,解决了灌溉难问题;三是解决了水费收缴难问题;四是群众的节水意识明显增强。2009年自流灌区引水量5.01亿方,总水费1700.7万元,亩均水量930方,亩均水费31.5元;2008年全县自流灌区总引水量5.06亿方,总水1727.88万元,亩均水量937方,亩均水费32.1元;与2008年相比亩均水量减少了7方,亩均水费减少了0.6元。
三、主要做法及特点
㈠领导重视、政府推动、干部带动。为确保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期进行下去,县委政府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总指挥,分管书记和分管县长任副总指挥,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采取分工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为有效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了政府推动的作用。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安排布置农水建设工作,检查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为使全县农水建设取得实效,县上按照“大规模、高标准、快速度、乡乡有亮点、村村有场面、户户有行动”和争取全区第一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 9 战,抓住时机,放弃节假日,组织市、县乡40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农水建设义务劳动,做示范,树样板,造声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广大干部的积极参与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大干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有力地促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开展,形成了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农水建设,狠抓农水建设,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㈡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治理,提高质量。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总体布局上,体现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节水改造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消除自然灾害的影响,把治理重点放在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溉难,排水难,行路难的难点热点问题上,放在一些边缘和死角上,放在低洼地的改造上。在今年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把通伏乡五香村、通城村、兴林村等8个村,城关镇步口桥村、姚伏镇北营子、张家墩、许家桥村、灵沙乡东灵、富贵等村的农水建设死角,既没沟,又没路,灌水难,排水难,行路难做为整治重点,“战边缘,灭死角,开生沟,修新渠,抓配套,要效益,进行了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槽、口统一配套,改造成效显著,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今年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最满意的一年。
㈢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狠抓投入创新机制。今年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整治、以工代赈、小农水等项目整合的方式,有效实 10 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连片整体推进。同时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林带整修、与村庄整治、与设施农业灌排体系、与枸杞产业灌排水、与秋深耕相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合理安排,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工作整体推进。通过有效整合,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按 水利总体规划实施的原则,集中连片进行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每年建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目标推进。一年来,全县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项目18处,争取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达2.579亿,其中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各种水利建设投资1.44亿万元;争取市、县财政投入资金为9650 万元;动员乡镇和农民自筹资金1740万元。
(四)坚持标准,严格验收考核,保质保量的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建设,严格按照“三无六直一平整”的标准和一渠一沟两路模式,沟、渠、田、林、路综合整治,桥、涵、闸、槽统一配套,做到沟渠无淤积,道路平整,建筑物配套,保证改造一片成效一片,加强重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工作,都严格执行“三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工程项目监理制,做到规范化操作,高标准建设,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通过农水建设的检查和验收可看出,今年的农水建设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多和好与往年。今年我县清淤渠道10612条6724公里,占现有渠道长度的99%;清淤沟道7947条4375公里, 11 占现有沟道长度的99.5%以上,完成配套建筑物8571座。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大规模,高标准”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总体讲,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势是好的,全县各乡镇的工作起步早、进展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本全县受各种灾害影响,水毁工程较多,加之其它各类急需整治修复的水利工程,供求缺口巨大,资金严重不足。
二是农民投工投劳大幅度下降。农民投工投劳一直以来都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投工投劳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今年虽比上略有增加,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要。
三是项目建设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一事一议”难议难决。各地普遍存在国家、省重点基建项目和农民自建自管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热,地方自筹资金建设的跨村、跨乡镇工程及中小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进展不够顺利。同时,尽管有的地方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组织、建设、管理体系,部分地方议事程序繁琐,只议不决,议而难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有些工程在质量上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点多面广,特别是乡镇水利站改革后,水利项目技术指导明显不足,一些工程质量不高。呈现出部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特别是民众自发组织的项目,规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水利建设的实际,在新一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将按照新形势下的建设目标和重点,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明确目标、突出实效,改进形式、创新办法,与时俱进、加大改革,效能优先、全面发展。继续抓好堤防建设、饮水安全、灌排体系、设施农业,生态水系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指导、引导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探索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打破传统兴修水利的格局,加快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力争使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施工方式、投入模式、组织形式、管护机制上有新突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农水建设 工作总结
平罗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 2009年11月25日印发
第五篇:市201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结
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和省委分别以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性重大决定,把水利改革发展上升到了事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予以全面部署,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水利事业迎来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全市水务系统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坚持灾后重建与农田水利建设两手抓,重点实施“骨干水源工程”、“农水户通工程”、“防汛保安工程”、“水利稳粮工程”、“清水生态工程”、“数字水利工程”等六大系统工程,着力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城乡水务改革与发展,着力构建水资源配置调控、防灾减灾、粮食、民生水利、水生态环境、水利科技支撑六大安全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贯彻一号文件,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具体措施,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发动能力
一直以来,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今年中央两次对水利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的前提下,面临既要完成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又要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双重压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部署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发动能力。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发动能力持续增强
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XX年11月29日,市政府印发了《德阳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德办发〔XX〕101号),对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后,市委、市政府又立即先后召开常委会议和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工作。XX年1月6日,全市召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传达全省农田水利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措施;2月24日,市委农村工作暨水利工作会上,市委书记方小方专门就农田水利建设作了安排;4月7日,刚刚履新的市委书记李向志专程到市水务局调研,听取水利建设情况汇报,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水利工作做出明确指示;5月13日,在全市水利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工作会上,市委书记李向志、市长陈新有分别对水利建设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委向志书记、市政府新有市长对水利工作做出的批示就达16次之多。一年之内这么密集地召开全市会议部署水利工作,市委、政府一把手十多次对水利工作作出批示,这在德阳市建市以来的水利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行祝为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并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及时对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充实。经过研究,市委、市政府将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从市委农办调整改设到市水务局,专门负责对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具体承担农建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事务。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发出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成立德阳市水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德委办〔XX〕48号),专门成立水利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李向志,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有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张金明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国建,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行祝,副市长李思清、肖龙溪、陈正权、杨恩林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增强了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领导力量,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发动能力持续增强。
(二)强化考核,督导有力,调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
XX,市委、市政府继续对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政府、部门双向目标考核。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将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政府年终目标考核;市水务局同时也将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对各县(市、区)水务局的年终目标考核。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从XX年起,在全市继续开展“立农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活动,与省“李冰杯”竞赛接轨,实行一年一考核、两年一表彰,严格考评,逗硬奖惩。
为了确保市委、市政府有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市农建办和市水务局组建了六个督导组,按照“分片包干、加强指导、促进建设、突出效益”的原则,由相关领导带队分别对六县(市、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检查督促。督导小组坚持每个月2次深入到县(市、区),现场了解情况,进行业务指导,并定期召开碰头会,沟通信息,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水务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农田水利建设督促检查机构,进一步强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蓬勃开展。
(三)出台实施意见,明确投资政策,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精神,在认真学xxx省委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委发〔XX〕1号),除明确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好中央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的部署等政策外,同时还对堤防建设维护费以及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经费进行了落实;在建立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方面,明确提出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探索推广“政府挂单、群众点菜”的项目申报制和“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新机制;在强化水利建设管理方面,除按照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外,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代建制。在此基础上,水利部门也通过继续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一事一议等方式,多层次、多元化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有力保障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质、高效开展。全市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启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6座中型水库的前期工作。
(四)规划“十二五”,统筹整合资金,打造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区
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去年我市市、县两级就全面完成“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向省厅进行专题汇报和规划的对接,今年4月以来,结合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我市集中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加班加点对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进行修编,重点增加全市水源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灌区工程建设等方面内容,修订后全市“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规划总投资由原来的75亿元增加到112.7亿元。
结合规划的实施,全市将农田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整合相关资金,积极打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根据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德市农建指[XX]1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建设纳入“立农杯”考核。与此同时,市水务局积极组织、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成片连线、逐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全市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在中江县黄鹿镇利兴村等213个村建设农业综合示范区34个,共辖灌面40万亩,其中:建成核心示范区10万亩。广汉市今年在连山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农业综合水价末级渠系项目、省级水资源农业节水渠系改造示范项目、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水利)项目等13个项目,整合资金11567万元,共整治沟渠103.6公里,整治各类道路49.3公里,整理土地26505亩,建成广汉市XX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2万亩。旌阳区孝泉镇涌泉村、罗江县万安镇芒江村、绵竹市孝德镇大乘村、什邡市马祖镇马祖村等以水利建设为基础的新农村示范片都取得成效,迎来了全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会在德阳召开,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恢复建设,注重能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提升
结合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全市水务系统积极开展基层水管单位管理设施恢复重建,尽快恢复基层水管单位的管理功能。同时,全市进一步注重基层服务体系能力建设,着力建设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机动服务组织,健全机动服务队网络,恢复建设防汛抗旱机动服务队65个,并充实了抗旱服务队的抗旱机具和设备,提升了抗旱能力。在此基础上,全市还注重加强基层服务体系的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基层服务单位的服务水平。
(三)积极引导,民主参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不断壮大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参与、民主协商、自主管理”的原则,我市继续在灌区内积极引导农户按照渠系、水系或行政区划建立用水户协会,参与灌区用水管理,确立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农民用水户协会192个,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60个,注册登记率31%,新增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面积10.43万亩,实现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灌面达到108万亩,占全市有效灌面228.09万亩的47.3%。与此同时,市县两级财政继续分别按照《德阳市水利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的要求,在项目资金上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给予倾斜,引导群众积极组建或加入农民用水户协会,极大激发了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小型水利设施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中江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堰塘岁修淘淤中,协会受益群众积极投劳投资共计1000余万元参与工程岁修。
(四)明晰权属,盘活资产,深化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原则,深化改革,对小型水库、塘、堰、机沉井、乡镇供水工程等小型水利工程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出让股份等方式盘活水利资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机制,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全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改制率达到43.8%;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旌阳区、罗江县、中江县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后,明晰工程产权(股权),落实管护主体及责任;中江县采取出让水面经营权的方式,将承包费用于塘堰维护。
(五)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全市建立了“政府挂单、群众点菜”和“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从政策上划清了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明确了农民为改善自身生活生产条件自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行为属生产性投入,不是农民负担,投入额度不受限制,从政策上解除了基层干部想干事但又怕触“农民负担”政策红线的思想顾虑。与此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建立和规范了群众“一事一议”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罗江县在用水户协会中推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模式,通过“民主管理、一事一议”的方式,让协会会员或村组群众自己议定通过投资投劳的方式,先对末级渠系、山坪塘等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整治维护,待工程完工验收后,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所建工程予以补助。德阳市政府出台了《德阳市水利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XX年市财政局下达XX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补助2466.9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给各县(市、区),提高了各县(市、区)对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的热情。德阳市通过bt方式吸引保利集团投资1459万元,新建城区堤防0.565公里,整治堤防0.895公里,工程建成后交德阳市人民政府使用。广汉市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吸引企业主投入资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和水利工程日常维护养护资金的规定要求,我市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中建立了维修基金制度,给农村饮水工程“上了保险”。明确规定:运行15年以上的安全饮水工程,对主体工程部分,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0%核定维修基金,并按受益人口核算,由县(市、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1元;运行期在15年以内的,按照工程的实际供水量分摊核算,维修基金现阶段从水费中提取一半,另一半由县级财政予以补贴;分支管道和进户工程由受益户自筹解决。同时严格维修基金管理和使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使用维修基金时,必须由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编制更新改造计划,制定大修实施方案,明确大修的目的和修理内容,按隶属关系逐级申报批准后,方可动用。
各县(市、区)水务部门与当地疾控中心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建立水质监测合作中心平台,每个季度对各个水厂出厂水质进行21项指标的检测,每半年对管网末梢水质的5项指标进行一次抽检,每年进行1次出厂水水质化验分析,对于在监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督促整改,确保水质达标。
同时,我市进一步规范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完善了管理制度。凡是项目资金都采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各县(市、区)在项目建设中都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进度拨付。同时市水务局还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保证了资金的规范使用。截至目前,全市尚未发现截留、挪用工程项目款的现象。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建设资金,坚持统筹兼顾,奋力推进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绩效
XX,全市加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力度,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大财政投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按照政府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的要求,市、县两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市水务局与市财政局积极沟通协调,做好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政策资金的落实工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并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自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出台后,目前全市共已落实水利投资3.3977亿元(其中:预算投资23039.5万元,土地收益投入10647.03万元,城市建设维护投入100万元,其他资金190.47万元);同时市、县两级财政还按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安排水利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防洪工程、旱山村治理、病险水库整治等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据统计,XX,全市财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198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2466.9万元,县乡级财政10264.26元,极大增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保障能力。今年,我市各县(市、区)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共计3000万元用于去年“8.13”、“8.19”水毁堤防修复。
(二)坚持统筹兼顾,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灾后重建和农田水利建设的双重压力,我市坚持统筹兼顾,灾后重建与农田水利建设并举,以灾后重建助推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灾后重建目标的完成。截止8月底,全市水利灾后重建累计投入资金332085万元,累计开工项目717个,开工率98.48%,完工率95.14%,111.88万人饮水安全得保障,113座水库脱胎换骨,154公里堤防屹立江岸,2080公里渠道水畅其流,水土流失治理、山洪预警系统建设、微水工程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9月30日前全面完成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总投资38827.75万元,投入劳动工日1170万个,开挖土石方410万立方米,整治病险水库1座,新建塘堰20口、整治906口,新建、维修蓄水池475口,整治渠系579.8公里,完成渠道掏淤10147公里,修复水毁工程317处,新增有效灌面2.12万亩,新增恢复蓄水能力226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面11.4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7.9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2.98万人,完成水库“清水工程”73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km2,水费征收4068万元。
XX,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厅认定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未发生水库溃坝、重大饮水责任安全事故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领导班子也未出现违法违纪现象。2012,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开创全市水利跨越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