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建设局2011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1
区建设局2011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区建设局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城建工作的具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落实年度责任目标为工作中心,以强化城市建设项目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一、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执行,依规建设力度加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肃放验线,严格核发“一书两证”,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作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今年,根据全区统一部署,配合国土等部门开展非法违法建筑整治,规划监督力度加大。
(二)坚持以基本建设管理和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为轴心,深化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提升建筑工程监管水平,保持了建筑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1、在建筑市场、建筑工程和建筑企业管理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报建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验收备案制度,把好工程开工和交付使用两道关。
2、围绕科学合理地实施招投标,积极推进工作制度和招标方式创新。改进了招标程序,逐步开展网上招标。6月以来,在全市率先开展网上招标,取消现场报名环节,一方面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人为操作可能,使招投标工作更
加科学透明合理;逐步实行电子化投标和计算机辅助评标,推进招投标工作的网络化、无纸化。在政府项目资金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探索BT模式下的公开招投标操作程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渝水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共监管工程招标55项,交易额近3亿元。
3、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保证我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维护入渝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共办理区外建筑业企业入渝单项工程备案注册116份。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管理。
4、积极开展企业年检、人员培训工作,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建筑业企业,拓宽产业领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今年共有6家企业申报资质增项及晋升,分别是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幕墙、建筑装修装饰、土石方、市政公用、防腐保温、水利水电、城市及道路照明、体育场地设施、消防设施工程。万宝建筑公司企业资质成功晋升为一级。
5、经常性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提高防范工程安全事故的能力。根据省、市、区有关安全生产要求,针对我区建筑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突出开展了对高坠、坍塌、垂直运输、深基坑等专项治理工作,使我区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显著减少。
6、加大执法力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实行严管重罚,使施工安全生产始终处于高压态势。按照“质量兴业”的方针,要求所有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质 2
量标准化工程管理进行施工,并积极组织推荐工程评优工作,全区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共新增受监工程30项,其中办理手续的17项,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办理工程项目备案16项,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及验收35项次,受理群众质量信访及投诉6起。执行工程质量巡查制度,组织安全生产执法大检查6次,共检查工程项目30个,对没有办理手续的13个工程下发督办函,下发整改通知书42份,停工通知单10份。一些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建设手续方面存在问题的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受到停止投标资格和记不良行为的通报处罚。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村镇建设
(一)稳妥推进霞江新城、珠珊新集镇、渝水区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霞江新城和珠珊新集镇设计方案通过邀标的形式聘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和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两家单位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待市委市政府审定概念规划方案后,开始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及近期建设的城市设计。渝水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对市委市政府土地及建筑资产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工程建设概况及设计要求,确定上海建筑设计院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单位,并委托新余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地形测量。
(二)做好大润发商贸城建设前期征地拆迁工作。市医药公司新址主体工程已完成,装修工作正在筹备中;南华医药公司置换至高能地产的店面已装修完成,现阶段正在营运;医药公司片区拆迁住户安置用地已落实,现规划方案正在进行中。
(三)集镇建设有新亮点。2011年,11个乡镇上报城镇建设项目59项,涉及管网、道路、集贸市场、休闲公园、敬老院、3
卫生、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完成投资额3.1344亿元,其中 4个市级中心镇上报城镇建设项目32项,完成投资额2.6121 亿元。着力打造省级示范镇罗坊,该镇续建项目12项,完成投资1.158 亿元,“扩权强镇、宅基地换房、户籍制度”等四项改革稳妥推进。
(四)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服务指导工作,集中时间完成了88个新农村建设点的测量,村庄规划设计完成88个。
三、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廉租房和经适房建设循序推进。
2011年廉租住房用地16.63亩,总建筑面积20030.6平方米,安置396户,共五栋六层建筑。2011年廉租住房建设进展顺利,7月5日开工建设,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
2011年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了红线内涉及的农作物补偿和砖厂、磨料厂搬迁补偿等工作;完成了“三通一平”、地质勘探,并已完成开发企业的招商工作;完成了规划方案的报建工作,现正在进行八家联审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批中。
(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展有序。围绕资金筹备、动员拆迁、施工建设、回迁安置工作,多方人员统筹调度,通力合作,强力推进,以人为本,和谐拆迁回迁,多渠道解决村民后顾之忧。2011年市里下达给我区的棚户区拆迁任务14.08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1650户,分别为袁河、仙来、通洲、城南、城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目前,按照新余市棚户区改造方案,完成了项目上报、立项、拆迁补偿方案和下达征收决定的批复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分别在5月、6月接受了省审计厅、4
省住建厅对2010年棚改项目的审计和安置房验收工作。2011年我区10个棚户区(城中村)重点项目全部启动,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安置房31万平方米。
(三)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共完成投资2100万元,完成建设面积4500平方米。完成了里木塘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建、续建项目中金叶、仙来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已完工,袁河农贸市场全部完工,正在试营业中。新建项目目前市里已同意棚下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预计该市场11月份动工建设,堆上农贸市场的规划方案市里还在征求意见,一旦市里通过该方案即可投入建设。望城农贸市场建设拆迁工作已完成85%,计划在11月中旬动工建设。
(四)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鉴定、统一安排、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全区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600多户,开工率达90 %以上,预计春节前完工。区建设局及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驻点干部深入乡镇村庄,对全区农村危房进行现场鉴定,并落实危房改造建设地址、资金配套和管理。
四、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城区八条主干道和背街小巷市政维护、卫生保洁以及城区农贸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一些突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久治不愈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市容环境卫生日益改观。
1、制定《区管八条主干道管理考核办法》,严格按市直管道路“二清扫、三收集、全天保洁”作业制度。保洁公司按人均 5
4500平方米清扫面积双保洁标准配置保洁人员,工资待遇与市管道路保洁员相当,稳定了保洁员队伍,区管8条主干道环境卫生有新变化。
2、创新农贸市场管理办法,采取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举措,每月狠抓1-2个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整治,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延伸管理触角,使城北燕子山、城南胡家等农贸市场整体环境卫生有了改观。
3、加大市政环卫设施投入,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巡查力度,强化城市协管员考核,市容环境卫生日益改观。9月份启动礼祥里、长林南路、西街、玉紫北路改造项目,方便群众出行。2011年以来,投入市政设施养护资金350余万元,环卫保洁经费70万元。
(二)物业管理上台阶。
1、以区政府名义出台《渝水区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意见》,使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有了“地方法”,明确了街道、社区物业管理职能,推进了物业管理基层化,夯实了管理基础,并分别在城南、城北办举办了物业管理培训班,提高了物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2、秉承“在管理中服务,在发展中提升“的理念,开展社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对无物业管理小区,落实以“保洁、保绿、保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服务,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296个,覆盖率达60%。按照“整治、提升、创新”原则,推进社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工作创新,使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
3、为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6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大检查,调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情况,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提高物业服务水平。2011年,审核物业公司资质申请2家。
4、办好前期物业管理备案,落实物业用房地点、面积,对物业用房进行实地验收。做好住房维修基金初审工作,聘请专业人士现场把关,杜绝乱报、错报、漏报情况发生。
五、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执行力全面提升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加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把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惩防体系构建工作呈整体推进、上下联动的态势。开展创先争优社会公开承诺,同时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制定出了适合我区城乡建设工作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通晓办事的政策、条件、程序、权限和时限。
积极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规范了施工许可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做到预先告知、材料分类、优先办理、即到即办、跟踪催办,实现了重点项目快速高效审批。
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区里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开展城建系统干部职工文体活动。宣传信息有起色,政务信息受区政府文件点名表扬。积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查环查孕率达100%。认真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双联、双帮、双建”,活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结对帮扶,每个 7
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今年慰问困难党员、“五保户”、特困户共30户,并送去了慰问金2万多元。
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积极开展信访接待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共接待信访群众50人/次。安排专人负责来信来电,严格遵循“立即回复、按程序办理、及时派员处理、办结情况告知”等四个步骤,及时处理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今年受理市政环卫、物业管理方面来信来电140多宗,回复率100%。
2011年,城建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筑工程领域施工报建和招投标等工作力度仍需加强,规避招投标、不报建、少报多建、未报先建等现象还存在;二是安全文明施工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机制还需不断健全完善;三是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量通病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四是建筑节能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城市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区建设系统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配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思维、克服困难、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促进渝水科学发展、进位赶超、8
绿色崛起。在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上,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项管理,加强八个落实”:
一个中心:即以强化渝水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为中心,以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加紧完善集镇建设和编制棚户区改造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重点抓好棚户区安置房的规划和建设,完成新农村建设点的规划指导,推进规划管理由乡镇向村庄延伸,把建工领域专项整治推向深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两个重点:(1)在推进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加快“两房一改”步伐,与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等城市建设项目、集镇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用好用足有关政策,做好项目包装,千方百计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并广开渠道,多方融资,较好地保障各项目建设所需资金。(2)在加强城市管理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大城管”运作模式,改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按照“城市共管、信息共享、责任共担、荣誉共创”的原则,建设好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城管、卫生、环保、建设、工商等职能部门的优势,合理分工,努力形成城市管理合力,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三项管理:(1)建筑市场特别是招投标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监管新机制,在招标办成员单位全程监督的基础上,特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监督。全面强化建筑市场准入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管理。(2)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实行质量监督登记、告知、检查制度,扼制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3)物业的监管。提高街道、社区对小区业主委员会合法地位 9
和维权作用的正确认识。建立各街道办事处牵头,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小区开发商、小区物业公司和小区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协商议事机制,协商解决小区管理中各种突出问题。加强物业服务公司日常监管,促使物业公司规范经营,增强物业公司的品牌和竞争意识。
八个落实:(1)加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牵头工作,推进建筑节能和光电建筑一体化。(2)加强棚户区改造任务及棚改项目各种手续办理的落实。(3)加强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4)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的管理落实。(5)加强农贸市场的改造和建设的落实。(6)加强工程招投标创新工作的落实。(7)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8)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落实。
第二篇:呼兰区建设局2007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呼兰区建设局2007工作总结
及2008年工作思路
区政府办: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局据区委、区人大代表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与目标,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计划、落措施,扎实工作2007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管理、旅游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简要总结报告如下。
一、内强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从政府部门为群众服务目标出发,我们特别注重了行政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工作和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为提高行政工作人员觉悟,我们坚持了每周半天政治学习制度,年有学习计划、月有学习安排,充分准备选学习法规政策、党政规章廉政典型事迹、腐败官员案例,即有书面材料任长霞、牛玉儒、李庆长等为民服务先进事迹,又有河北省李真、沈阳慕马、上海陈良宇等反面教员的电教片和文字材料,模范事迹激励人,反面事例警醒人。我们在学习教育的同时,不利用各种会议机会深入倡廉反腐教育,晓这以理,动这以情,并利用简报、板报形式教 化宣传,座谈会年长同志慨谈老骥伏枥、年青同志直抒凌云雄志,形成了学有榜样、各有目标,警钟彻响时刻防戒,人人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良好行政服务和谐氛围。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健全了各个部门、各工作岗位从事行政与行业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区‚八项制度‛为总的工作制度的前提下,各行政业务部门分别制定并实行着内容条款有别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规划局各科室的守则制度就有32项。各部门和岗位工作均等到规范和纪律约束,深入基层、现场或办公室内办理业务工作都有几不准或几必须做到的严格要求。
二、政务公开,发展良好经济环境
建设廉洁政府,政务公开是重要环节。我们在机关搬迁的临时办公楼大厅内,坚持将装有‚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建设工程审批程序‛、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收费一览表‛等诸多事项的公示板向社会公开,使来局办事的群众知晓办事程序、应交费用款额,可谓一目了然。为便于使全局总的工作目标为市民了解和监督,我们将‚建设‘三个适宜’新市区公开承诺‛的八项内容向市民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我们联合监察局、劳动社保局和生产安全局,共同发文联合进行了全区建筑市场整顿大检查,从开发与施工企业资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文件程序、各项合同签订监证到规划落实、项目经理部班子人员资质、施工作业质量安全措施、工程外业现场管理、资料及时完备、临时用工手续培训以至工程资金到位、配套费缴纳、农民工基金等全面进行核查。大检查不仅清除了个别不具备资质的单项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参加作业施工,净化了建筑市场秩序,规范了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还及时防止和杜绝了项目工程审批文件的缺位、促进施工质量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了工程内 业管理的完善、防止了施工安全重大隐患与事故的发生。
为保证市民消费质量,我们开展的‚开发施工建筑企业社会信用评价‛活动,由13个部门参与,对开发与施工企业的32项各种经济与技术指标公正评审,分别公布企业属于绿、蓝、黄、红牌四个类别,这项社会信誉等级的评价在企业参与工程招投标中占有一定比例的评分份额,我区的明达集团、亿兴集团为绿牌企业,参评的其余14家为蓝牌企业,暂无黄红牌企业。它有利推动企业自觉加强开发与施工管理,诚信销售保修,加强物业管理,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补充规划,严格规划监察
年初以来,按照全区重点工程计划和老城区改造开发的需要,先后完成了萧红故居复原及周边复原工程规划的调整与完善;补充完善了呼兰河堤防拓宽加固工程规划;完成了计划开发建设的‚明达名苑二期‛等11个小区的详实规划和‚1桥18路‛、师专路过街天桥及顺北绿化广场等30余项规划设计任务。
规划监察是确保规划认真落实的保障,在9个月的监察活动中,查处违规工程8项2117平方米,罚金7.04144万元。
前3个季度共审批建设工程18项48万平方米;另审批准建平房61座4791平方米。
四、严格建筑市场与在建工程管理
为规范城市建设行为,保证建筑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由我局带头联合监察局、社保局和生产安全局联合发文,在全区建筑 市场进行了全方位大检查,对各工程立项审批报建的各项文件手续、工程施工合同、用工合同培训、质量与安全保障措施、内外业记录、文明施工、工程投资、农民工基金等全面核查检验。取蒂了多家不具备资质的单项分包施工的小私企的施工作业。净化了全区建筑市场,使秩序井然。
在工程质量与安全检查中未发现质量与安全重大隐患。因为质监站与建工站坚持经常检查在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第一线,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已责令如期整改。在建工程无质量事故与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全区全年在建工程65项86.7万平方米,市优工程拟报5项、省优工程拟报3项,市文明工地拟报5项,省文明样板工地拟报3项。全部工程达到合同预定质量标准,全年杜绝了工程质量与人身伤亡事故。
重点工程进度:
呼兰河堤防拓宽加固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量已完成80%以上,现正在毛石铁网砌筑施工中。萧红故居复原工程,现已完成旧式砖瓦平房两栋主体工程和旧式青砖院套工程,仍在施工中。1桥18路工程,除文庙路、顺北路需小区商住楼完工方可施工修筑尚未动工外,其他16条路与祥和砼桥均已完工或正在收尾作业中。11个特色小区在建工程90%已竣工正在验收中,10%正在抓紧收尾施工中。明月、亿兴两个高层基本竣工,正在做竣验准备工作。
五、积极推进村镇建设和相关事业发展
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指导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1 月至9月全区村镇批建平房289座2.87万平方米。经努力向村镇居民推荐《哈尔滨市新农村住宅规划建筑图集》的新式设计和新材料应用,新建平房标准提高了一大步,功能更完善合理,适宜人居,居民生活质量又有新提高。
在全区开展了‚明星镇评选及小城镇建设推进活动‛,向省市填报了我区评选出的明星镇――康金镇。各乡镇还制报了近五年和明年建设发展规划与计划,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
注重和加强了节能新墙材的发展与利用,今年新增高保温新墙材生产厂2家,使我区节能新墙材年产量增加到16万立方米。散装水泥应用推广和砼预拌工作加大了宣传推广工作力度,使建筑施工工地用散率达85%,构件厂用散率达90%。
六、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增长
依托呼兰傍江有河和人文历史积淀丰厚的优势,积极拓展旅游基础事业。今年,已制定和完成了《呼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松花江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在修订补编中。为便利游客浏览,为绿海田园申报批准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企业,已挂牌营业;为瑞辉宾馆申报批准为国家二星级宾馆;招引‚中旅国际‛国家级旅行社在我区老城区建立了分社办事处,极大方便了呼兰人的国际国内旅行;为方便游客住宿,上半年,对新老城区的宾馆旅店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在册的165家旅店拥有可供游客住宿的床位达3750个。
经多方努力争取到武汉大学支持,该校捐资15万元,为我区 出版的‚哈尔滨市呼兰区旅游交通图‛现已印出了样图,正在修改审定中。
我局在今年前3个季度工作中取得了各项工作成果,并连获省市两级2006各项工作奖牌荣誉10项:分别获得省‚构建和谐龙江公众评价最佳单位‛、省建设厅‚‘十五’期间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06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单位‛、省建设厅‚省建设工程安全先进单位‛、市政府‚散装水泥和预拌砼工作先进单位‛、省推进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墙改节能领导组‚墙材改革工作先进集体‛、高旅游局‚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团市委‚基层优秀团组织‛等称号和奖项。我局连续4年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在区委检查评比中我局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名‛。
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区政府2008年工作目标分解的内容人,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在加强公务员与职能部门职工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基础上,严格组织管理,强化纪律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与本领。在行政业务工作方面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完善规划,加强规划监察
为适应大顶子山水电工程的进展引起我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原沿江河建筑单位与个体户的迁出后新的建设规划;老城污水处理厂的移址规划等。加大规划审批规范管理力度,强化 规划落实监察,严格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二、加强建设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继续坚持多部门联合进行建筑市场清理整顿,实施‚企业资质准入制度‛和‚企业社会综合信誉评审制度‛,依法拆迁、依法招投标、依法审批开工建设。改造平房控制在7万平方米,建设量控制在120万米以下。严格在建工程质量管理,采取各种监控措施保证工程全部达标、安全生产杜绝死亡事故;创省优工程5项、市优工程10项、市文明工地15项、省文明样板工地5项。
三、协调发展事业,拉动地方经济
为实现城市建设协调有机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墙改、散装、企改和旅游事业工作力度。2008年增建新墙材生产企业3家,全面限制红砖生产,推进行业环保达标;水泥生产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散装出厂与使用比例,达到上级规定指标。妥善处理国企改革中产生的矛盾问题,努力完成企改的善后工作;努力作好信访接待与处理工作,为群众解决好应予解决的问题,推进行业和谐。完成萧红故居复原工程及其周边改造配套工程,积极推进松花江森林公园和带状公园建设,搞好各景区景点修缮与管理,拓展旅游事业发展,拉动经济发展。
四、加速村镇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努力落实村镇建设规划中,以康金等4个示范镇为榜样,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扩大和延伸通乡公路建设,提高村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城中村的改造,在严 格控制城中村平房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城中村的延伸速度,努力逐步消除城中村。通过新式住宅设计与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改善村镇条件与环境,实践以人为本原则。
五、突出重点工程,提高城市品位
2008年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一是萧红故居配套工程,二是沿河带状公园建设工程,三是老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四是利民大道2座过街天桥工程,五是未完成的南北二道街延伸工程及再僻建开通的5―8条巷道工程,六是森林公园启动与一期工程,七是为再增城市新亮点的计划3―5栋高层综合楼及数个特色小区工程。
虽然公益工程财政力量不足,我们将采取‚财政投一块,争取上级拨一块、市场动作注入一块‛的三渠道融资的方法,努力加速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积极为人们创造‚适于人居‛的生活条件与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品位。
我们决心遵循十七大提出的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旗帜,为建设繁荣富裕的哈尔滨新市区而不懈奋斗。
呼兰区建设管理局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建设局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推动我区建设事业协调快速发展,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思路与目标
我委主要围绕“一二三三三”思路抓建设工作,即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解决三大难题,推进三项创新。
围绕一个目标: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区。
抓住两个重点: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亚太市长峰会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实现三个突破:实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新突破,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实现人防工程建设新突破。
解决三大难题:全力解决旧城改造难题,全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难题,全力解决城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难题。
推进三项创新:创新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创新建设管理服务方式,创新机关内部管理机制。
按照“一二三三三”工作思路,特制定年建设工作的总目标:力争城镇化率提高.%,新增城镇人口.万人,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镇建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村个,规划农村新村个。实现建筑业产值亿元,建筑业增加值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成交额亿元,成交商品房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提高到%,绿化覆盖率提高到%,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平方米,创建市级园林居住小区—个。新开工建设和完成一批城市道路和城市景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控制指标要求。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执行率达%,建筑工程入场交易率达%,安全监督率达%,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工程竣工备案归档率%。
三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年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奋斗目标,优化发展环境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区的工作目标,全力以赴,促进发展。按照行政许可法和上级要求,减少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发展环境,为外来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平台。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积极探索建委与园区联手互动的运行机制,强化重点项目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协调管理,切实解决入驻园区企业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园区建设服好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影响力扩散力和竞争力,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推动工业强区战略,为增强渝发展后劲,实现渝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抓住两个重点,推进项目建设
推进城镇化工作,不断完善中心镇城市功能
切实搞好我区区域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区域中心镇和重点地带的城市风貌设计,完成中心镇和—个一般建制镇的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十一五”计划抓好全区城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抓好探索场镇建设管理新机制,培育镇街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促进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有条件的镇街,促进形成以两路龙溪城区板块为核心的紧密互动的城镇网络。坚持以城镇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车站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场镇改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农民新村建设,努力突破城镇化建设障碍,在场镇规划区新建农民新村一个。加大建设岗位培训力度,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技术支持。
以亚太市长峰会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以迎接亚太市长峰会为契机,抓紧抓好一批峰会项目,促进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档升级,提升城市形象。以提高路面等级质量为重点,全力抓好城区一些断头路的建设,使城市道路形成通畅的循环,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着重抓好?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等城市道路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城区雕塑配置建设力度,提升城区文化品位。
(三)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三个突破
进一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实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的新突破
深入整顿和规范我区的建筑市场秩序,组织开展对业主违法转包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以及不执行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加强国有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定国有投资招投标监督办法。扶持具有竞争优势规模优势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鼓励建筑企业之间建筑业与勘察设计企业强强联合,创建能综合提供项目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物业管理等集成服务和具有资金技术密集优势的工程建设大集团大航母。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准入和建筑劳务市场管理,努力开创对外劳动力输出市场,引导企业开展诚信经营活动,规范监理公司代理公司劳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企业诚信建设。
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
进一步加大各种规费的征收力度,积极做好市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努力争取项目布局和项目资金。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用新的发展观推动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实施市场化,努力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利用融资主体,争取国债资金补助和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灵活采取bt和bot方式,大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城区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公园建设城市地下公共管网建设。
加大人防工程建设力度,实现人防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继续建设公园人防工程,力争在年内完成该项目的主体工程任务,结束我区无公共人防工程的历史。采取bot方式,引资兴建地下人防工程。着手做好区级指挥所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和立项审批工作,完成区级指挥所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规范现有警报设施的管理,抓好新的通信指挥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平时工程的维护和安全工作,确保正常使用。
(四)突破工作难点,解决三大问题
攻克旧城改造难题,推动旧城改造进程
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进旧城改造,以大手笔运作旧城改造项目,不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认真解决旧城改造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保护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完成?旧城改造前期准备工作。推进?的旧城改造前期工作。
全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难题,维护民工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年是清欠工作的关键年。认真落实项目资本金和欠薪保障金制度,继续抓好治理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工作,确保完成国务院规定的清欠工作明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杜绝发生新的拖欠。认真搞好*接待工作,防止因拖欠带来的矛盾纠纷激化。
全力解决城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难题,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以贯彻实施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建设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建设各方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完成市区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强化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完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快速调查处理机制和建筑工程人身意外保险制度。严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加强基础工作,建立企业质量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建筑工人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制度,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镇村建设的指导,重点解决镇村建设布局不合理公共设施不配套卫生状况差以及农民建房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小城镇建设工程和农民住房质量安全监督的措施。严格执行建筑工地现场“五项”强制性规定和文明施工“五要素”要求,坚决执行市政府号令的规定,逐步建立扬尘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理清工作思路,推进三项创新
积极创新园林绿化管理模式
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大力开展迎接亚太市长峰会环境整治工作,搞好鲜花迎宾项目,继续争创“国家园林城区”。积极开展“三创”活动,提高全区园林绿化水平。积极探索园林绿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部分路段园林绿化养护推行管养发包竞争经营,争取园林绿化市场化管理取得新突破。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确保景区健康有序发展。严格“绿线”管理,切实做好绿地保护禁建区和控建区的划定工作。新建并完成?等工程,继续推进?园林景观建设。
自觉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减少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加强与市建委的协调衔接,积极应对市里出台的新的工作管理措施,使之有利于我区城镇建设。进一步理顺基层村建所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建立起指挥统一步调一致,运转协调的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努力创新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努力推进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深入基层调研,切实为基层群众及企业服好务,树立建委新形象。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明确责任划分,实行责任分解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廉政建设方式。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廉政建设,切实把反腐倡廉作为建设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到整体工作布局之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做到责任明确,安排具体,监督检查到位,切实把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篇:区建设局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六方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搭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把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工业园区与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建立由区域总体规划——镇(街道)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以此确定农村地区居住区、产业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区和不开发区等功能区的布局规划,通过发展建设功能区,把城乡连接成一体,形成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和谐发展的组团城市。
(二)统筹发展三大产业,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1、全面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佛山市三水区农业产业和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决定》(三委发〔2009〕1号)要求,对“七园一带”约20万亩农地,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科学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到2011年基本完成。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社)的主体投入地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区政府按照2000元/亩的最高标准,投入4.6亿元补助农业园区的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银行的支持,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三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和精细农业,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
2、继续发展优质工业,为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园区兴业、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明确各镇(街道)产业发展定位,促进产业集聚。继续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实,为发展增添持续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工业产业升级换代和积聚财力,加大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力度。
3、以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涉农三产。充分利用我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三江汇流的自然条件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重点发展度假式“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研究制定扶持“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政策措施,按照农民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同步推进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三水“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成为闻名省、市的旅游名牌。
4、实施富民工程,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发展补偿机制,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大力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拓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空间。
1、推行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快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每年全区统一安排开发建设用地指标,逐步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借鉴江浙地区“两分两换”(即农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三旧”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村或多个村民小组通过宅基地置换,整合和优化村庄居住点,联合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西南城区周边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逐步在各镇(街道)城区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规划范围内旧自然村暂停新农村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民公寓房、物业或货币补偿。四是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综合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股权等各种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通过规范、公开、统一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逐步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实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
2、大力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股份社的整合力度,适度扩大股份社规模,逐步统一股份社的土地发包期。二是选择有条件的城中村、园中村、郊边村,积极推进“四改一转”综合改革:即村委改居委,农村居民改城镇居民,集体经济体制改城镇经济体制,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改市政管理,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积极推行集体经济管理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各司其职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3、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一是积极筹建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引导村镇银行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允许农村集体物业和资产用于银行抵押贷款,解决农村发展所需资金问题。二是搞好“政银保”农业贷款工作。引导合作银行向符合我区产业政策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大力扶持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种养项目,并通过实施信用保险降低贷款风险,不断加大银行资金扶持力度。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根据当地农业特色、发展优势和抗风险需要,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需要的险种入手,加快推出生猪、三鸟、水产、花卉等险种,并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补充保险、农村居民住房保险等险种。
(四)全面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城乡一体化的硬条件。
1、以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每年继续按照不少于10%的数量,以“五村、五通、五化、五有”为标准开展自然村的新农村创建工作,到2015年全面完成,整体改善农村
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以农村垃圾处理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快建成白泥坑垃圾填埋场建设,在此基础上全面实行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继续大力实施“三年促变、绿地三水”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区,美化提升农村的生态空间和居住环境。
2、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为重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快西江水厂首期工程进度,确保2009年底前实现西江、北江双水源供水。加快镇级水厂整合步伐,推进管网建设进度,重点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引入招投标的竞争机制开展村内管网建设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民主决策和确保质量,2011年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任务。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路网和公交营运体系。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的污水处理、燃气、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强化城乡基础设施高标准衔接、全方位互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五)积极发展农村文教卫事业,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软环境。
1、大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统一区内教师福利待遇。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各镇(街道)教育办学水平。
2、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实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镇村数字电视建设。
3、扩大医疗卫生覆盖面。建立健全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逐步实现两个医疗保险制度的并轨,尽早实现区域医疗保险费用实时结报。
(六)完善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人力保障。
1、探索城乡一体劳动就业和失业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清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实行适用于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2、建立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政府扶持、集体补贴、个人缴费”和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征地和全退出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全体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试点。
3、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加强教育和医疗救助等专项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低保线标准、五保供养标准与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联动调整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提升社会福利整体水平。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成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统一负责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个专责推进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对策措施,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各镇(街道)也要相应成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保工作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长效机制,实现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土地出让收益和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使用结构,大幅度提高用于“三农”的比例。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将新型社区的交通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改变以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主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的格局。
(三)建立扶持优惠政策。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中,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向农村集体和农民征收的税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对用于宅基地置换的房产、物业等建设,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征收的税费,争取减免上交市级以上的各种税费,凡区级留成的税费收入一律以扶持发展的形式作专项补助。凡涉及有偿服务的收费,一律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其中属于政府事业单位有偿服务的收费,由政府财政支付或减免。凡属以集体土地建设的农民公寓,按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民自建房政策执行,只收取土地证、房产证工本费。
(四)加大督促检查和宣传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跟踪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督查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区建设局办公室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服务”评议活动为契机,以建设、管理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两个五”(重点整治5个片区,创建5个绿化示范社区)、“两个六”(管好6条门前三包路,改造6条街巷道路)、“三个十”(创建10条街巷示范路、10个市容环境管理示范社区、10个农村环境管理示范居民点)工程,扎实开展迎奥运圣火、创卫生城市活动,全局(办)上下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xx年主要工作情况
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区政府承诺为民所办城建实事项目,狠抓城乡规范管理,深入开展“三服务”评议活动,积极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围绕城建抓党建,“三个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一)街巷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们结合建议、提案,认真组织调查,把居民群众反映强烈、急需改造的6条街巷道路列入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及时组织施工。投入资金142万元,完成了崇文街、逢春坊等6条街巷道路的配套改造;维修、更换各类窨井1590座(个、次),疏挖下水管道8.5万余米,解决了一批居民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
采取全面补植和集中绿化的方式,发动各社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2.8万余株。投资35万余元创建了绿化村、洪家垸、健康巷、王板桥、东苑5个绿化社区示范点,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城市管理呈现新面貌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稳步推进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一是采取“市区联手、部门联动、城管协调、城监执法”的工作机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重点对北菱、洪家垸等10个社区以及十号路、塔桥路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市容环境进行了整治,拆除违章建筑1.8万余平方米。二是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出资、市场运作、专业管理、产权单位参与”的管理体制,聘请100名公益性岗位监管员,对6条“门前三包”路段和重点整治片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管理。坚持日巡、周查、月评制,较好地落实了我区“门前三包”工作。
(三)乡镇场规划迈出新步伐
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乡镇场规划编制步伐,组织编制了岑河原种场总体规划;结合全省“百镇千村”建设,按规划和设计要求,完成了关沮乡凤凰、杨泗两个试点示范村一期近60户农房迁建,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新居建设;结合城乡市容环境整治,组织开展了“10个农村环境管理示范居民点”创建活动。同时,努力协调市、区、乡镇场关系,进一步理顺了乡镇场规划管理体制和审批程序。对乡镇场重点引资项目指派专人跟踪服务,对乡镇场居民和村民建房,做到及时受理,定时踏勘,严格审批,跟踪管理。2013年年,共核发个人住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254宗,个人住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63宗,核发乡镇场公建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25宗,乡镇场公建工程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32宗,所有审批无一例投诉,“一书两证”办证率达100%,较好地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三服务”和建议提案办理迈上新台阶
按照区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暨开展“三服务”评议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行业特点,认真组织,深入宣传,以查找问题为切入点,狠抓自身建设,增强“三服务”工作责任感;以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开展主题活动,增强“三服务”工作实效性。通过开展“三服务”评议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建设系统政风行风好转,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