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流融合共创西藏奇迹专题
交流融合共创西藏奇迹
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支持西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帮助西藏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对口援藏工作的着力点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20年来,七批约6000名援藏干部走进雪域高原,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参与西藏建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和西藏各族群众一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对口援藏工作怎样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西藏社会稳定,加强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本刊记者就此走进西藏,专访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王奉朝,听他讲述援藏工作的过往与未来。
最根本的东西是带来了新的理念
《小康》:援藏工作如何结合西藏当地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做到“输血”到“造血”兼顾?
王奉朝: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支持西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更重要的是帮助西藏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输血”和“造血”的关系。在援藏实践中,广大援藏干部一是聚焦受援地持续发展,注重当前与长远结合,加强总体规划,重视扶本扶智,从着重解决当前问题,逐步转变为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二是聚焦发展西藏特色优势产业,注重提升造血功能,通过招商引资等有效措施引进内地企业进藏开展商贸合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单向援助向互利合作、共同开发转变,不断增强西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三是聚焦提升援藏工作整体效益,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谋划援藏工作,努力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四是聚焦西藏干部人才培养,通过“派出去”和“引进来”等方式,帮助西藏培训本地干部人才,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增长才干,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培养一支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干部人才队伍。
《小康》:20年来,如何不断创新援藏模式、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援藏工作?
王奉朝:援藏干部人才以什么样的援藏理念、援藏思路、援藏方式来开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援藏工作的成效。20年来,广大援藏干部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援藏理念、开阔援藏思路、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改进援藏方式,努力提高对口援藏工作科学化水平。比如,既注重无偿援助,又注重把西藏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同援助地区、援助单位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开发,不断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相结合,既注重加强受援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注重加强受援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坚持经济援藏与全方位援藏相结合,既全力支持西藏经济建设,又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短期援藏、教育援藏、卫生援藏、文化援藏、就业援藏、生态援藏等,帮助西藏全面发展。许多干部群众认为,正是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的到来,不仅帮他们改变了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面貌,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念,这是最长远、最根本的东西。
融入西藏 创新发展
《小康》:谈谈第七批援藏干部目前开展工作情况?
王奉朝:自2013年7月进藏以来,第七批援藏干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受援单位和援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往历批次援藏干部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注重把中央新要求和西藏新需求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改革发展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民族团结、加强基层基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援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坚持人才先行,强化智力支撑。针对西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实际,采取“短、平、快”的方式,积极争取对口省市每年选派一批教师、医生等专技人才进藏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人才援藏规模、提升了人才援藏水平。同时,采取“请进来授课”、“派出去培训”、“岗位带徒弟”等方式,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当地干部灌输先进理念和科学知识。先后组织内地专家学者进藏授课1200多次,组织各类人员到内地学习培训51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受援地干部人才素质的提高。
二是坚持重心下移,服务西藏民生。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落实“两个倾斜”,积极为受援地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力帮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积极探索和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推动工作力量和资源下沉,加大基层组织的经费保障力度,为维稳部门和维稳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三是提升造血功能,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援藏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内地企业进藏投资,促进西藏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围绕西藏高原种养加、旅游文化、藏医藏药、清洁能源、民族手工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内地著名企业落户西藏、投资兴业,在资本引进和资源开发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坚持发挥优势作用,在推动受援地经济转型升级,帮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项目建设、提升造血功能等方面,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推动社会参与,汇聚援藏资源。坚持把受援地、受援单位作为“前沿阵地”,把派出地和派出单位作为“坚强后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内地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援助西藏,筹备设立人才援藏基金,为受援地和受援单位争取了更多的发展资源,既壮大了援藏力量,又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交往交融。据不完全统计,进藏一年多来,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系内地单位和个人为西藏捐款捐物达1.9亿余元。
五是拓宽援藏领域,丰富工作内涵。紧密结合受援地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统筹推进经济、教育、卫生援藏的同时,积极实施生态援藏,通过建设水生态橡胶坝工程、大面积植树造林等,保护和发展高原生态,着力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进文化援藏,保护和发展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以文化发展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大力推进就业援藏,积极协调内地单位和企业进藏开展人力资源招聘活动,提供内地就业岗位,争取资金支持西藏青年农牧民创业就业。
《小康》:作为援藏干部总领队,您在管理第七批援藏干部这支队伍方面有什么创新做法?
王奉朝:援藏干部在西藏工作期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派出单位和西藏共同管理,以西藏各级党委(党组)管理为主。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以来,在中组部的有力指导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着力加强教育、改进服务、优化环境、严格管理,有效激发广大援藏干部人才贡献力量、建设西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履职尽责。加强理论教育。举办援藏干部课堂、学习报告会,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组织援藏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治藏方略和民族宗教政策,学习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和西藏历史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加强党性教育。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当月入党的援藏干部过“政治生日”,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西藏军史馆、廉政教育基地,到儿童福利院看望慰问孤残儿童等,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作风教育。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援藏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 “学藏语、进藏家”,真正融入西藏、心系群众,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引导援藏干部人才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选择吃苦、选择磨练,进村入户、多接地气,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转作风、树形象。共有一千多名援藏干部结对帮扶2000多个农户、7000多各族群众。
二是真诚关心关爱,营造良好环境。西藏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援藏干部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充分发挥援藏干部的作用。重视援藏干部安排使用。根据德才素质、专业特长,尽可能把每一位援藏干部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努力为援藏干部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创造环境。健全援藏干部自我管理机制。成立援藏干部读书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健身协会等,组织开展经常性读书学习、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关心援藏干部身心健康。加强高原保健,开展健康体检,坚持走访、看望、慰问,帮助生病的援藏干部协调住院就医。进藏一年多来,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中有140多人次得过肺水肿、脑水肿、高原心脏病等疾病,均得到有效救治。关心照顾援藏干部家庭,帮助协调子女入学入托等,努力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坚持从严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坚持“严”字当头,把从严的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始终,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规章制度。采取谈心谈话、短信提醒等方式,教育引导援藏干部自觉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廉政规定,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有关要求,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制定严格执行援藏干部休假规定,推进援藏干部休假的制度化、规范化。第七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以来,注意摆正位置、服从管理,严于律己,特别是严格遵守请休假制度,有的同志春节期间仍在藏坚守岗位,保持了较高的在岗率、在藏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是注重在援藏实践中锤炼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给援藏干部人才加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多承担矛盾大、困难多、挑战性强的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维稳处突、反对分裂、攻克难题、化解风险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经受磨练、历练,提高能力、水平。
第二篇:团队创造奇迹(高三交流)
团
队
创
造
奇
迹
——关 于 小 组 建 设 的 几 点 思 考
安学颖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团队创造奇迹——关于小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小组建设真的有必要吗?小组的作用到底又有多大呢?
我想通过我的亲身感受,谈一下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去年在韦老师为本会团体教师成长进行二期培训时,将在最后进行一个联谊活动。因为当时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心想这次就不参加了。但当得知,这次活动要按我们当时所分的小组安排座位并出节目时。我觉得无论如何也得积极参与。这件事,对我的感触很深,原来大家都不愿成为小组中拖后腿的人。小组的作用太神奇了。
还有一次在《意林》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大约一百年前,一向以异想天开而著称于世的美国人,特地为“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在波士顿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0万听众和2万表演者的巨大的音乐厅。他们想借这位音乐大师之手,创造一次音乐界的世界之最,由施特劳斯指挥一次由两万人(包括声乐演员)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稍懂一点音乐指挥知识的人都知道,一般能指挥几百人乐队的指挥家已属不容易了,何况要指挥两万人?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大厦里黑压压一片坐满了观众。施特劳斯居然指挥得十分出色。数万名观众听得神迷如痴,惊叹万分。
人们也许会问,施特劳斯难道有超人的本领不成?原来,由施特劳斯任总指挥,下设一百名助理指挥(每位助理指挥负责指挥200人),(也就是将2万人分成了200个组),开场用鸣炮作信号。施特劳斯指挥棒一挥,眼望着总指挥的一百名助理指挥紧跟着也相应指挥起来、一千零八十七件乐器霎时齐鸣,两万人的合唱队和声响起,数万名观众掌声雷动,真是世界上少有的壮观。这可谓是小组建设的典范啊。小组的作用太神奇了,小组的建设太有必要了。
后来,随着我校“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的深入,众多优秀教师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将小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于是,我也终于按耐不住,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体验式班会、级部政教等方面进行了有关小组建设的一些大胆尝试。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向各位领导和老师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语文文言文教学小组建设:
首先,以六人为准,按成绩蛇形排列(同时要兼顾性别、性格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内成员要各有分工。同时每个组要有组长、组名、口号。小组初建,应及时召开体验式小组建设主题班会,增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小组凝聚力。
其次,每篇文言文分成预习课和讲读课两种类型。A.预习课安排在晚自习或早自习。由老师将所讲的文言文分成若干部分,分
给各小组(确保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小组长组织成员集中预习老师安排的本小组的具体内容。
同时,也要完成课文其他部分的预习任务。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按组完成任务先后的顺序,加以相应的分值。实践证明,为给小组加分,每位成员都会积极踊跃地完成所有预习任务。这就为讲读课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B.讲读课。为了防止小组中有人偷懒,达到全员预习的目的。应安排发言组的下一组中的一位学生随意点发言组中的学生发言(最好给六个人的小组成员编从1到6六个数作为代号,这样提问时会节省时间)。
以点号的方式选出三名学生,按照读原文、翻译(读一句原文,翻译一句)、讲知识点的顺序发言。老师要及时地给读原文和翻译的学生打分(可以十分为满分,读错一个字减一分;翻译不可照翻译书读)。讲知识点的学生讲完后,先别急着打分,应给发言组组内其他同学补充的机会,可是一人,也可是多人(组内补充不额外加分)。在确认发言组无人再补充时,其他小组方可补充(根据补充内容的难易程度可加1-2分,但不宜超过2分)。这样,减去其他小组的得分才是这个小组的最终得分。发言组为多得分,知识点往往找的很全。没找到的,其他组为了多得分(挑错和质疑)会将全文多预习得非常到位,所以基本上也能补充上。教师要留意学生所讲的知识点是否有错。但不要急于指出,等其他小组同学质疑。答疑的组和质疑的组都要相应加分。这样,课堂就被彻底激活了,学生常会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老师运用“老等的技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插手。学生实在解决不了时,教师再抓住教育契机适时点拨,便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课后习题也按小组完成。
第三、这种文言文课堂模式,以小组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70%以上的时间属于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角。知识点,学生通常会找得很全,教师只需略加补充即可。可这样的课会不会太过注重知识点,而忽略对文章人文情感的把握?
实践证明,绝对不会的。因为每组为怕丢分,几乎都会把每段文言文内容加以精炼概括。试想,当学生对文章每段内容都了如指掌,怎能会把握不好文章的人文情感呢!
这种文言文小组教学模式,一定会取得知识点掌握与人文情感把握的双赢。不过,文言文知识点,虽然当堂清了,但是想记牢、记准却非易事。那么如何进行及时巩固呢?
可按组,把书上和导学案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一组出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清单,按组轮着出题),然后利用零散的时间及时清。清时,按组考评,效果非常好。每组只有所有成员都完成清的任务才能加分。孩子们,为了小组的荣誉,也会互相督促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这样,小组乃至全班就很难有掉队的了。班级成绩又怎会不高?
语文课,是母语课程,是实践性科目,是体验性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是必要的,在活动中体验、把握、积累学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将达到课堂效能的最优化。
放手,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会还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二、班级管理中小组建设:
(1)周评比:A 纪律卫生评比,第一名的组,不参加周一
大扫除,上体活。
B 学习评比: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各任课教师提供的平时成绩。
a.作业完成情况:由学委根据各科课代表提供的数据总结。
b.平时成绩:为了公平,在征得任课教师、学生同意后,每组每科根据排名,按第一名、第二名到最后一名的组的顺序,加10、9······1分。政、史、地、语四科得分的和除四就是各组上报学校的最终得分。从实践看,学生对这种评比方法非常满意。
(2)月评比:以小组为单元,评出学习和纪律、卫生优胜组各一名,每人奖一本《意林》或《读者》。
三、体验式班会小组建设
为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团体是学习的最大资源。我在高二(11)班召开了两次以6人为一组和以12人为一大组的体验式系列班会。
1.重新分组:以六人为准,按成绩蛇形排列(同时要兼顾性别、性格等因素)将班级学生分成10组。组内成员要各有分工。同时每个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口号。
2.为增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小组凝聚力,在小组建成的第二天就及时召开体验式小组建设主题班会
(一)——《你+我+他+共同努力=成功》。增强规则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体验创新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增强策略创新意识。
3.在第一次主题班会的基础上,又召开第二次体验式小组建设班会——《思 维 碰 撞
团 队 力 量》。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体验竞争与合作带来的压力与快乐。增强大组(每大组由两个小组组成)与大组间的沟通与合作。两个主题班会时间间隔大约5个月。
这样,就为班级教学中小组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12级部政教小组建设
1、一周一得:(用时8-10分钟)
(1)话题的选择:根据级部的实际情况,可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老师谈话的方式,筛选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班会的主题,班会实效性非常强。(2)每周班会以小组的方式利用4分钟讨论,每个话题每组只需总结十条由本组记录员整理到一张纸上即可,按完成的先后顺序给小组加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3)小组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约4-6分钟。
(4)根据各组的发言,全班由班长再总结出最好最重要的十条记录在一张纸上,放在每班班会材料的第一页;级部政教再根据各班的材料再总结。找到激活点,拓展迁移使之主题升华,真正实现了个体、小组和班级动力的均衡,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如:本周一一周一得的话题就是——距离高考只有200多天了,你会早恋吗?为什么?根据学生们讨论的结果,我摘录如下:
不会早恋,因为分神,耽误学习;浪费金钱;浪费感情;失恋的感觉很不爽;距离产生美;少让父母操心,供你一个就很不容易,你再养一个,花父母的钱给别人,良心何在?现在的我们还不成熟;别给自己留下遗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己还维持不了基本的生活,如何向别人许诺;我们现在还年轻,我们未必能承担起未来的责任;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做秋天的事情;会让父母伤心;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恋得越早,分得越早,明知要分开为啥非要早恋呢;会助长不良风气;花开得太早,枯萎得也早;友谊、学业更重要;现在找到的不一定是最后的;不可能有结果的事,不能完全理解的感情,付诸实践,只会酿成不可估量的恶果;;因为高考过后必将面临分离,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拼搏上;现在是高考的重要时期,早恋会影响学习得不偿失;做被别人限制的是,我只想说:你累不累啊;一旦感情波动,容易引起安全隐患;会降低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早恋,伤人伤己;心智不成熟,感情不牢靠;荒废学业;弊大于利;可能会给以后的人生留下阴影------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很自然就自己得出了正确结论,班任几乎不费任何口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健身操:五百人以上体验式小组建设。(1)第一套:兔子舞;
第二套:健身操。(2)具体做法:(以“兔子舞”为例)
首先,由刘婷、张泽宇、何梓薇、崔天蕾等同学,利用不到两天的课余时间(主要是两操时间)高质高效地完成了这套健美操——兔子舞的编排工作。
其次,再由这四名同学教会由11个班的文艺委员构成的新的小组的11位成员。
第三,每班每小组再选出一名代表组成8—10人的新的小组。本班文艺委员负责教会这个新小组的每位成员。
第四,学会的各小组的代表,再负责教会本组其他人员(5—6人)。
从培训个人,到培训小组,进而普及全班,充分发挥每个班级每个小组的作用。因此一个班级只需用两天的课余时间,就能学会这套健美操——“兔子舞”。用事实证明了,小组的作用是巨大的。
3.孝心卡评比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制作一个孝心卡。我又一次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卡片时,不仅增进了本组成员间的友谊,更接受了一次有关“孝德、感恩”教育的洗礼。
试验已初见成效,之前的担心、焦虑是多余的。团队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可以说,指挥一个乐队,与管理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理好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指挥好、管理好我们身边的、离我们最近的人——小组中的核心人物,只有管理、指挥好了他们,我们才能通过他们再去指挥、管理好更多的人。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三篇:常台交流融通 共创美好未来
常台交流融通
共创美好未来
——常德市优秀企业经理暨中小企业经营领袖赴台培训交流
6月13日——22日,以常德市经信委主任、党委书记张友德为团长、常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长顺为副团长的常德市中小企业参访团,赴台湾开展为期10天的培训考察。这次常德市经信委、市企业家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联合组织了50多名中小企业家参加学习考察。在宝岛台湾的短短10天里,常德市中小企业代表团与台湾商界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贸交流活动。
台湾有着“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作为正处在转型升级、克难求进关键时期的常德中小企业,学习借鉴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常德中小企业赴台培训交流班作为第八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会的一个重要活动被确定下来,这也是借鉴其它地区相关做法的有益尝试。常德的53名中小企业家在培训交流和产业考察中,听取台湾专家和优秀企业家授课,实地考察台湾友荃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港香兰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同行交流探讨,学习台湾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的先进理念、管理组织方式和成功经验。
6月16日下午,常德市中小企业赴台培训交流班开班仪式在台南市举行,53位来自常德的中小企业代表和台湾中小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就中小企业管理、职工培训学习等话题展开讨论。副省长何报翔、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文浩出席并致辞,市经信委主任、党委书记张友德主持开班仪式。中国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会会长王正典、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友恒及台湾企业代表致辞,湖南嘉莉诗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静琼在开班仪式上发表了学习感言。
台湾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小企业更有“蚂蚁雄兵”的美誉,其小企业竞争力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评比中排名全球第三。何报翔在致辞中说,中小企业是富民之基。一直以来,湖南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视,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台湾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希望常德各位学员珍惜难得机会,与台湾的中小企业家交流切磋,认真钻研和思考,学习台湾同仁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企业做大做强。湘台两地渊源深厚,要广交朋友,积极推动合作,为两地经贸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台期间,常德中小企业代表团全体成员还在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哈佛讲堂进行了两天的学习培训,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台南市企业经理协进会理事长张友恒、凤记国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魏灿文董事长、力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郭海滨董事长、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执行长王明隆等分别与代表团成员进行学习交流,分享企业管理的心得。
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友恒说:“举办这样的培训,能很好地将大陆企业的传统文化优势与台湾企业的现代科技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宝岛台湾之行,对常德代表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代表团成员纷纷感言:“参访台湾,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周敬峰综合整理
第四篇:西藏青少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
西藏青少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对外交流涌动青春身影
2003年12月,经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牵线搭桥,团区委、区学联与香港游乐场协会建立了联系,并于当月首次应邀组成西藏青年代表团前往香港参观学习,由此开启了西藏青少年对外交流交往的新阶段。截止2011年,双方已组团成功互访8次,互访人数近500人次。这只是西藏青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团区委始终把青少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作为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服务经济建设、服务青少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牢抓实,始终坚持“眼睛向下、中心下移、服务基层”的原则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青少年对外交流交往工作。近两年来,团区委共选派了30余个批次共300 名西藏各族各界青少年赴内地有关省市开展学习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组织了西藏各族各界青少年83人赴香港进行学习交流活动;选派了西藏各族各界青年代表55人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国、日本、印度、比利时、英国、德国、西班牙、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执行友好访问任务;成功接待了德国青年联盟代表团和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圆满接待了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中华青年之友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进藏交流团。同时,团区委在选派人员时坚持向基层倾斜的原则,近两年参加对外交流交往的西藏青年中72%为基层青年。
广泛开展与内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
——交流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西藏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近两年来,团区委共选派西藏大中小学生代表102人赴内地参加全国同心营、参观上海世博会、全国“各族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等活动;积极争取团中央“万人交流计划”项目,选派西藏各族各界青年代表共110人赴内地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团区委紧紧抓住西藏青年赴内地学习考察的有力载体,有针对性的对团干部、大学生骨干及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加强培养,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服务能力,不断引导和鼓励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遵纪守法、爱国爱教。近年来共计选派西藏基层团干部、大学生骨干共62人赴内地挂职锻炼和参加各类培训班;选派西藏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26名赴内地参加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学习考察培训活动。
不断深化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
——交流群体不断拓展。团区委以扩大规模,深化内涵,注重实效为交流原则,不断深化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近两年,团区委共选派西藏各族各界青少年11名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香港、澳门执行友好访问任务;组织了西藏各族各界青少年83人赴香港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接待了香港游乐场协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中华青年之友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进藏交流团。与港澳台青年交流人数逐年增多,交流群体更加丰富,交流对象包含了大中学生、公务员、企业家、青年工作者等青年群体。
——交流机制不断完善。以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为抓手,积极加强同香港游乐场协会、香港青年联合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青年之友会等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搭建西藏青年与港澳台青年双向交流交往的新平台。团区委通过与港澳台社团的交流,现已形成了团区委与香港游乐场协会每年互派33名学生学习交流的工作机制;区青年联合会利用澳门青年联合会进藏交流考察之机,商谈两地青年交流事宜,初步达成两地青少年互访协议;积极与台湾中华青年之友会就两地青年交流交往事宜进行交流沟通。
稳步推进与国外青年的交流交往
——出访人数不断增多。团区委认真贯彻党政外交方针,围绕国家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西藏青年成长成才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团中央的青年外事项目,踊跃参加同世界各国青年和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近两年,共选派48人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韩国、日本、印度、比利时、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执行友好访问任务。成功接待了德国青年联盟代表团和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代表团。对外交流交往参与青年人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两年团区委选派的青年出访人数接近于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的青年出访总数。
——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团区委按照中央加强涉藏外事外宣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选派西藏各族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充分抓住青年对外交流交往的机会,大力宣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西藏青年的时代风貌,向世界各国青年介绍真实的西藏。近两年,西藏青年出访范围扩大到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宣传面,增强了宣传效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青年交流交往对于西藏广大青年开阔眼界,增进友谊,促进团结,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团区委将在工作中不断丰富交流形式、拓宽交流渠道、提升交流层次、优化交流环境、强化交流效果,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交流交往工作。(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供稿)
第五篇:同合作 促交流 共创5A学校
同合作 促交流 共创5A学校
——南宫市段头中学到我校开展交流活动
继邢台市、南宫市市县两级教育系统创建5A级学校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后,11月18日上午,段头中学张彦武校长带领教师20人,来到我校进行了创建5A级学校经验交流活动。
前来交流的老师们在解说员引导下,实地观看了校园环境、教室、文化长廊、绿化带、电子阅览室、校史馆、功能室等场所,现场观看了“跃动大课间”活动。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评论,对实验中学创建5A级学校以来的巨大变化赞叹不已。
南宫实验中学将以创建5A级学校为契机,加强促进学校间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奋力拼搏,不断推动南宫教育迈向新台阶。
南 宫 实 验 中 学
赴盘锦市观摩学习汇报会暨创建5A学校总结表彰大会
议 程
会议时间:2016年11月 21日 会议地点:悦合楼多功能报告厅 会议主持:张继祥书记
张书记宣布本次会议正式开始请与会同志自觉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认真听取会议精神。会议共分为五项议程:
一、巩如山校长为全体教职工汇报讲解去辽宁省盘锦市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二、巩如山校长会议发言
三、创建5A学校优秀工作者代表发言
1、宋保贞
2、乞淑梅
3、郭凤梧
4、董海存
四、张继祥书记颁布5A级学校创建优秀工作者名单:
黄晓林、古兰苏、曹 娜、王 丽、赵立军、巩俊杰 王香菊、陈桂红、张彩燕、焦明霞、郭凤武、孙东敏 孙秀娟、李 忠、魏计奎、乞淑梅、李文宁、董海存 刘春风、董宗梅、高其庄、冯海波、周延猛、温登言 王 秋、张保庆、邢世红、王朝军、王宏伟、薛秀春 论金来、宋保真、张永合、曲 阳、李计强、刘 岩 郑思雨、于宝阳、程野、柳文锐
五、请校级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