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8: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

第一篇: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

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

(2013年~2017年)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手段与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扑灭或控制国家规定的重点疫病,使动物疫病防治实行区域化管理,适应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我省实施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是全面提高草鱼病害管理和防控水平,保障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我省实施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根据《动物防疫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目的和意义

水产动物疫病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和阻碍水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建立水产动物无规定疫病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计划地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鱼类疫病,最大限度地减少鱼类疫病造成的损失,促进水产品贸易安全,提高渔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完备的水产动物的疫病预防控制体系、防疫监督体系、疫情测报体系、防疫屏障体系以及重大疫病应急管理体系和渔业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对水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水产动物防疫工作的总体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渔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

二、指导思想

按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为目标,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推进水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工作,逐步控制和消灭草鱼出血病,提升卫生防控能力和水平,促进我省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水产品卫生安全。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实现草鱼出血病区域内疫病可控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入手,有机整合水生动物疫病行政管理和防控技术措施,逐步推进草鱼出血病免疫安全区和免疫无疫认证,实现草鱼“无疫”目标,通过示范与推广,推进山西省水生动物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水产品牌创立以及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具体目标

在划定区域内,在开展草鱼出血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适合山西省的水生动物无疫区技术体系,以疫苗免疫、病原监测为核心技术,通过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免疫计划的实施,构建生物屏障、管理屏障与物理屏障等三大屏障体系,借助渔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实行产学研官商联动的运行机制,将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养殖产业与疫病行政管理进行有机整合,创建山西草鱼出血病无疫区,项目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1)水生动物疫病免疫安全区:主要包括建立水产疫病监测体系、疫病控制体系、防疫监督体系、防疫屏障体系以及无疫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疫病防站1个、各级监测实验室能力达标率达90%,区域内草鱼出血病达到免疫控制标准,水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渔民增收5~15%。

(2)水生动物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完善水生动物疫控体系及无疫区法律法规体系,各级监测实验室能力达标率达100%,实现区域内草鱼出血病的免疫净化,达到免疫无疫的目标,创建“安全水产品牌”,渔民增收10~30%。

四、建设内容

1、疫病管理体系建设

设立和完善山西省(省、市、县)三级水生动物疫病主管部门、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等,明确相关部门职能,无疫区范围内建立相应的水生动物疫病实验室,设施设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配备相应队伍,人员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进入无疫区及周边地区设立公路检查站、警示标示、隔离场以及易感动物进入指定通道等。

2、法规规章建设

制定《山西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管理办法》、《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等无疫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构建水生动物疫病管理屏障体系。

3、物理和生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1)物理屏障

根据永济市无疫区及其各边界情况,在XXX路、XXX路等主要干道或边界,设立警示牌和边界标志。

(2)生物屏障

根据搜集、分析无疫区历年养殖生产数据,开展池塘养殖环境生态、细菌、寄生虫的检测与调控,筛选优质苗种与饲料定点供应厂家,开展养殖品种搭配优化、水质底质个性化管理、底层微孔增氧、浮性饵料合理投喂策略、合理起捕等良好养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起生物防病屏障体系。

4、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在有条件的大型水产养殖场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采取免疫、检疫、监测、动物及其产品流通控制等综合措施,对草鱼出血病进行持续控制和扑灭,最终实现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状态。

5、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监管需求,加强无疫区草鱼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包括病原菌耐药检测及药物残留检测)、免疫防疫技术、信息管理和追溯技术有机整合,建立草鱼疫情溯源和免疫追溯技术流程。

病原菌耐药检测及药物残留检测,确定关键环节和信息关联方案及免疫防疫-质量安全管理-监管追溯技术模型;建立产品标签标识技术、数据传输与交换技术、信息导入与查询技术;开发无疫区追溯信息采集系统、监管系统、查询系统;制定无疫区追溯编码标准、追溯记录内容规范、追溯信息交换标准、追溯技术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追溯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6、业务培训与技术推广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专业人员和渔业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

五、建设计划

(一)建设区域

建设区域在山西省永济市,共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等三部分。

1、核心区:永济蒲州镇、栲栳镇以及南北两端的韩阳镇、张营镇部分沿黄河滩涂养殖区为无疫区的核心区。区域内水源充足,其它三面都是农业种植旱田,作为水产养殖区的天然缓冲和屏障。

2、缓冲区:整个永济市沿黄河流域划定为无疫区的缓冲区。该区域西面是黄河,南以姚暹渠为界,东以省道S238为界定,北段自张营镇夹马口起,沿小樊引黄工程为止。整个缓冲区内,深井遍布,渠道成网,渠系配套布局合理,水利条件十分优越。

3、生物安全隔离区:在伍姓湖滩涂流域的永济温流水淡水良种场内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

(二)分阶段实施计划

1、免疫安全区建设(2012年~2014年)实地考察山西永济的水产养殖分布和结构,经过实地考察和初步论证,初步划定以永济县蒲州镇、栲栳镇地区为核心区,以永济县其他乡镇为缓冲区,加上以永济县温流水良种繁育场、永济县水产良种场为核心的生物安全隔离区组成的无疫区范围。

构建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管理与技术体系框架,建立无疫区相关法规与管理制度,设立无疫区相关机构,配备相应的队伍,具备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诊断、预防、检验、风险评估能力以及投入品监管、水产品生产流通监管能力。通过草鱼出血病无疫区技术措施推行,创建草鱼出血病免疫安全区,区域内不发生草鱼出血病疫病流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提高。

在草鱼出血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无疫区内流行病学单元,根据风险大小,在鸳鸯、太吕、杨马、南苏、北苏、蒲州、西厢、弘道园等8个渔业合作社设置草鱼出血病病原监测点,定时、定点采集相关样品开展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常规监测;当发现临床病例或突发疫情时,对疫点周围进行紧急监测,并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2、免疫无疫区建设(2015年~2017年)

资料整理,申请评估、验收;完善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管理与技术体系,健全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相关法规、技术规范与管理制度,完善机构、队伍与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几年的连续免疫,配合相关管理措施的推行,实现草鱼出血病的免疫净化,创建山西草鱼出血病免疫无疫区。

同时根据全国范围内各区域特点,进一步完善适合各区域技术,将草鱼出血病无疫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扩充山西草鱼出血病无疫区的影响力和水产品安全品牌的带动力。

六、组织分工

山西省水利厅渔业局:为本建设项目的行政主管,主要负责项目的监管、资金保障、组织协调等工作。

中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为本建设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主要负责制定本项目的实施总方案,设计疫区草鱼出血病风险分析调查表;会同我省相关单位共同制定无疫区及生物安全隔离区的生物安全计划、安全保障措施及标准操作规程等;负责培训无疫区内工作人员,并参与疫病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的制定,为无疫区评估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建立符合永济地域特色的养殖草鱼疫病防控技术体系与评价模型体系。

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为本建设项目的承担单位。主要负责组织无疫区范围内的免疫计划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组织市、县级推广站进行草鱼免疫,实现无疫区内草鱼免疫全覆盖,开展免疫效果监测与追溯,保障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通过连续免疫,逐步实现区域内免疫可控及免疫无疫。

山西省鱼病防治中心:负责组织无疫区范围内病原监测计划的实施,开展监测技术培训,在草鱼出血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无疫区内流行病学单元,鸳鸯、太吕、杨马、南苏、北苏、蒲州、西厢、弘道园等8个渔业合作社设置草鱼出血病病原监测点,组织市、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机构开展定时、定点的病原监测,为疫病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无疫区评估提供病原监测数据。对划定的无疫区及周边地区开展草鱼出血病流行病学调查,为相关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草鱼出血病风险评估。当发现临床病例或突发疫情时,对疫点周围进行紧急监测,并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负责组织开展生物屏障的实施,针对特定养殖区域,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物屏障技术措施,形成整套技术方案,开展人员技术培训,由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进行示范与推广,实现生物屏障措施的区域内全覆盖,通过生物屏障技术措施阻断病原与宿主接触,为草鱼出血病可控与净化提供保障。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委员会,实行领导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制订具体实施计划,落实任务,严格管理,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监督检查,按照建设要求逐项检查落实,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2、经费保障

聚集各类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将各级财政资金向无疫区聚集,形成整体合力,加快山西草鱼出血病无疫区建设步伐。各级财政重点解决病原监测、疫苗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投入,养殖企业、养殖户等负责生物屏障建设相关费用。

3、技术保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组织全国水生动物疫病研究科研力量为草鱼出血病无疫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山西水科所、省、市、县各级水生动物防疫机构、水产技术推广站相关人员为技术方案在区域范围内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篇: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

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

日期:2002-07-08 00:00 发布单位: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来源:农业部

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

一、术语

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几种疫病,同时在该区域及其边界和外围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动物病料、兽药(包括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获得国家认可的特定地域。无规定疫病区包括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和免疫无规定疫病区两种。

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且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停止免疫的期限达到规定标准,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某种或某几种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允许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监测区:环绕某疫病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依据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疫病种类所划定的按非免疫无疫区标准进行建设的对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有缓冲作用的足够面积的地域,且该地域必须有先进的疫病监控计划,实行与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相同的防疫监督措施。

缓冲区:环绕某疫病免疫无规定疫病区而对动物进行系统免疫接种的地域,是依据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所划定的按免疫无规定疫病区标准进行建设的对免疫无规定疫病区有缓冲作用的一定地域,且该地域必须有先进的疫病监控计划,实行与免疫无规定疫病区相同的防疫监督措施。

感染区:是指有疫病存在或感染的一定地域,由国家依据当地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动物流行病学因素和畜牧业类型而划定公布的一定范围。

自然屏障:是指自然存在的具有阻断某种疫情传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理阻隔,包括大江、大河、湖泊、沼泽、海洋、山脉、沙漠等。

人工屏障:是指为建设无疫区需要,限制动物和动物产品自由流动,防止疫病传播,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隔离设施、封锁设施等。

二、无规定疫病区疫病控制标准

(一)口蹄疫

A.免疫无口蹄疫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该区域在过去2年内未发生过口蹄疫。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该区域和缓冲区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100%,所用疫苗必须符合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5.该区域和缓冲区须具有运行有效的监测体系,过去2年内实施监测,未检出病原,免疫效果确实。

6.所有报告及免疫、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免疫无口蹄疫区内发生口蹄疫时,最后一例病畜扑杀后12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免疫无口蹄疫区。

B.非免疫无口蹄疫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在过去2年内没有发生过口蹄疫,并且在过去12个月内,没有进行过免疫接种;另外,该区域在停止免疫接种后,没有引进免疫接种过的动物。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在该区具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和监测区,过去2年内实施疫病监测,未检出病原。

5.所有报告及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非免疫无口蹄疫区内发生口蹄疫时,在采取扑杀措施及血清学监测的情况下,最后一例病例扑杀后3个月;或在采取扑杀措施、血清学监测及紧急免疫的情况下,最后一头免疫动物屠宰后3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和血清学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非免疫无口蹄疫区。

(二)新城疫

A.免疫无新城疫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该区域在过去3年内未发生过新城疫。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该区域和缓冲区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100%,所用疫苗必须为符合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弱毒疫苗(ICPI小于或等于0.4)或灭活疫苗。

5.该区域和缓冲区须具有运行有效的监测体系,过去3年内实施监测,未检出ICPI大于0.4的病原,免疫效果确实。

6.所有的报告及免疫、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免疫无新城疫区内发生新城疫时,最后一只病禽扑杀后6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免疫无新城疫区。

B.非免疫无新城疫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在过去3年内没有暴发过新城疫,并且在过去6个月内,没有进行过免疫接种;另外,该地区在停止免疫接种后,没有引进免疫接种过的禽类。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在该区具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和监测区,过去3年内实施疫病监测,未检出ICPI大于0.4的病原或HI滴度不大于23(1:8)。

5.所有报告及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非免疫无新城疫区内发生新城疫时,在采取扑杀措施及血清学监测情况下,最后一只病禽扑杀后6个月;或采取扑杀措施、血清学监测及紧急免疫情况下,最后一只免疫禽屠宰后6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非免疫无新城疫区。

(三)猪瘟

A.免疫无猪瘟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该区域在过去2年内未发生过猪瘟。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该区域和缓冲区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100%,所用疫苗必须符合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5.该区域和缓冲区须具有运行有效的监测体系,过去2年内实施监测,未检出病原,免疫效果确实。

6.所有报告,免疫、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免疫无猪瘟区内发生猪瘟时,最后一例病猪扑杀后12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免疫无猪瘟区。

B.非免疫无猪瘟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在过去2年内没有暴发过猪瘟,并且在过去12个月内,没有进行过免疫接种;另外,该地区在停止免疫接种后,没有引进免疫接种过的猪。

3.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4.在该区具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和监测区,过去2年内实施疫病监测,未检出病原。

5.所有的报告及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非免疫无猪瘟区内发生猪瘟时,在采取扑杀措施及血清学监测的情况下,最后一例病猪扑杀后6个月;或在采取扑杀措施、血清学监测及紧急免疫的情况下,最后一例免疫猪屠宰后6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非免疫无猪瘟区。

(四)高致病性禽流感

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

1.该区域首先要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2.有定期的、快速的动物疫情报告记录。

3.在过去3年内没有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并且在过去6个月内,没有进行过免疫接种;另外,该地区在停止免疫接种后,没有引进免疫接种过的禽类。

4.在该区具有有效的监测体系和监测区,过去3年内实施疫病监测,未检出H5、H7病原或H5、H7禽流感HI试验阴性。

5.所有的报告,监测记录等有关材料准确、详实、齐全。

若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在采取扑杀措施及血清学监测的情况下,最后一只病禽扑杀后6个月;或采取扑杀措施、血清学监测及紧急免疫情况下,最后一只免疫禽屠宰后6个月,经实施有效的疫情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确认后,方可重新申请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

(五)其它疫病(待定)

三、无规定疫病区基本条件

(一)区域要求

1.区域规模

无规定疫病区的区域应集中连片,有足够的缓冲区或监测区,具备一定的自然或人工屏障的区域。

2.社会经济条件

无规定疫病区必须是动物饲养相对集中。

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必须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社会经济水平和政府财政具有承担无疫区建设的能力,承受短期的、局部的不利影响,并在维持方面提供经费等保障。

无规定疫病区的建立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3.动物防疫屏障

无规定疫病区与相邻地区间必须有自然屏障和人工屏障。

4.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外必须建立监测区,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外必须建立缓冲区。

5.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必须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实施有计划的疫病监控措施和网络化管理。

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免疫无规定疫病区或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对进入免疫无规定疫病区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应先在缓冲区实施监控,确定无疫后,并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标记免疫标识后,方可进入。

6.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必须采取有计划的疫病监控措施和网络化管理。

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其他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对进入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应先在监测区按规定实施监控,确定符合非免疫无规定疫病区动物卫生要求后,方可进入。

(二)法制化、规范化条件

1、省级人大或者人民政府制定并颁布实施与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相关的法规规章。

2、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关疫病防治应急预案,并下达无规定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3、依据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省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实施兽医从业许可、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动物免疫、检疫、监督、监督检查站、疫情报告、畜禽饲养档案、机构队伍和动物防疫工作档案等具体的管理规定;必须严格实施动物用药、动物疫病监控、防治等技术规范。

(三)基础设施条件

1.区域内应有稳定健全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专门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并有与动物防疫工作相适应的冷链体系。

2.区域内的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疫病的诊断、监测、免疫质量监控和分析能力,以及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具备与检疫、消毒工作相适应的检疫、检测、消毒等仪器设备。

4.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具有与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监督车辆,保证省、市、县三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效开展检疫、执法、办案和技术检测等工作。具备对动物或动物产品在饲养、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中实施动物防疫有效监控的能力。

5.有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具备及时有效地处理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以及其他污染物的能力。

6.省、市、县、乡有完备的疫情信息传递和档案资料管理设备,具有对动物疫情准确、迅速报告的能力。

7.在无规定疫病区与非无规定疫病区之间建立防疫屏障,在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并配备检疫、消毒、交通和及时报告有关情况的设施设备。具有对进入本区域的动物及其产品、相关人员和车辆等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疫病传入传出的能力。

(四)机构与队伍

1.组织机构

(1)有职能明确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2)有统一的、稳定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省、市、县三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3)有健全的乡镇动物防疫组织。

2.队伍

(1)有与动物防疫工作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人员;

(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置的动物防疫监督员必须具备兽医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动物检疫员必须具备兽医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3)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内从事动物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及实验室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比率不得低于80%。

(4)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制定并实施提高人员素质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考核,并具有相应的培训条件和考核机制。

(5)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动物防疫组织从事的动物防疫活动按照国家和省财政、物价部门制定的规费收取标准收费。

(五)其他保障条件

1.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均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实施。

2.有处理紧急动物疫情的物资、技术、资金和人力储备。

3.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在保证基础设施、设备投入和更新的同时,保证动物免疫、检疫、消毒、监督、诊断、监测、疫情报告、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费。

二00二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规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活动,有效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评估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是指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对某一特定区域动物疫病状况及防控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用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范围,可以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或全部地理区域,或者毗邻省份的连片地理区域,或者同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下的若干养殖屠宰加工场所及其辅助生产单元构成的生物安全隔离区。

第五条 农业部负责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工作,制定发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细则。

农业部设立的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承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

第六条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评估应当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确定的区域控制及风险评估的原则要求。

第七条 国家支持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鼓励动物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及其辅助生产单元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

第二章 申请

第八条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对已建成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开展评估,符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的,向农业部提出评估申请。跨省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由区域涉及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共同申请。

第九条 申请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应当提交申请书和自我评估报告。

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概况;

(二)兽医体系建设情况;

(三)动物疫情报告体系情况;

(四)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五)控制、消灭策略和措施情况;

(六)免疫措施情况;

(七)申请前两年的监测情况;

(八)实验室建设情况;

(九)屏障及边界控制措施情况;

(十)应急体系建设及应急反应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自我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评估计划和评估专家组成情况;

(二)评估程序及主要内容,评估的组织和实施情况;

(三)评估结论。

第十条

农业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和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

第三章 评估

第十一条 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收到农业部通知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成立评估专家组并指定组长。评估专家组由5人以上单数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十二条 评估专家组按照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细则等要求,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书面评审和现场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 评估专家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评审。书面评审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书和自我评估报告格式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缺项、漏项;

(二)申报材料内容是否符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第十四条 书面评审不合格的,由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报请农业部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充有关材料。逾期未报送的,按撤回申请处理。

第十五条 书面评审合格的,由评估专家组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细则的要求制定现场评审方案,并进行现场评审。

第十六条 现场评审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专家组组长主持召开会议,宣布现场评审方案和评估纪律等;

(二)听取申请单位关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及管理情况的介绍;

(三)实地核查有关资料、档案和建设情况。

第十七条 评估专家组组长可以根据评审需要,召集临时会议,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可以要求申请单位陈述有关情况。

申请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评估专家组所要求的有关资料,并配合专家组开展评估。

第十八条 评估专家组根据评审细则和现场评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现场评审结果。

现场评审结果分为“建议通过”、“建议整改后通过”和“建议不予通过”。

现场评审结果为“建议通过”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现场评审指标中的关键项全部为“符合”,重点项没有“不符合”项的;

(二)“符合”项占总项数80%以上(含)的。其中:重点项中“基本符合”项数不超过重点项总项数的15%;普通项中“不符合”项总数不超过普通项总项数的10%。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场评审结果为“建议不予通过”:

(一)关键项中有“不符合”项的;

(二)“符合”项总数不足60%的;

(三)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的。现场评审结果为“建议整改后通过”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关键项中没有“不符合”项;

(二)“符合”项总项数达到60%以上(含)但不足80%的;

(三)通过限期整改可以达到“建议通过”条件的。第十九条 需要整改的,由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评估专家组建议,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 申请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后,将整改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报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专家组按照第十八条规定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核查,形成评审结果。

申请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整改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的,按撤回申请处理。

第二十一条 评估专家组应当在现场评审或完成整改审核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向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召开全体委员会审核后报农业部。

第二十二条 评估专家组在评审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纪律: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制度,坚持原则,作风正派,认真负责,廉洁公正,用认真、负责、公正的态度对待评估工作,客观反映评审情况。对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信息资料负保密责任,被评估单位的验收结果未公布前不泄露其评审结果及相关信息。除现场评审需要的证据外,不得向被评审单位索取其他技术资料。

审评专家不得接受被评估单位、与被评估单位有关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人员的馈赠,不得私下与上述单位或人员进行可能影响到公正审评的接触,并有义务向农业部举报任何上述单位或个人试图给予馈赠或者与之进行接触的情况。

第四章 公布

第二十三条 农业部自收到评估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否合格的决定。

第二十四条 农业部将审核合格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列入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名录,并对外公布。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农业部根据需要向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通报评估情况,并根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的意见,申请国际评估认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农业部对已公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维持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形成督查报告。

对于督查报告中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由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完成报告。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部暂停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一)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发生有限疫情,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建立感染控制区的。有限疫情(limited outbreak)是指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局部范围发生的规定动物疫情,且疫情扩散风险可控或风险可忽略的,可以采取建立感染控制区等措施控制和扑灭的规定动物疫情。感染控制区(containment zone)是指根据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因素及调查结果,在可疑或已确认感染的养殖屠宰加工场所及其周围区域划定并实施控制措施以防止感染蔓延的区域;

(二)区域区划发生变化,且屏障体系不能满足区域管理要求的;

(三)兽医机构体系及财政保障能力不能支持无疫区管理、维持和运行的;

(四)提供的监测证据不能证明规定动物疫病无疫状况的;

(五)其他需要暂停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 出现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情形的,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动物疫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开始建设感染控制区,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按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感染控制区建设情况组织开展评估。合格的,由农业部对外宣布建成感染控制区,并恢复感染控制区外的无疫状态;不合格的,撤销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感染控制区在规定动物疫病的2个潜伏期内未再发生规定动物疫病,且符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经自我评估合格后,提出恢复申请,经评估专家组评估合格的,由农业部恢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第二十九条 出现第二十七条第二、三、四项规定的情形,在评估专家组建议的整改时限内完成整改的,经申请及评估合格后,由农业部恢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部撤销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一)发生规定动物疫病,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建成感染控制区的;

(二)出现第二十七条第二、三、四项规定的暂停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的情形,且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

(三)伪造、隐藏、毁灭有关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妨碍无规定疫病区检查评估的;

(四)其他需要撤销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被撤销资格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经整改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提出恢复申请,由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评估,经评估合格的,农业部恢复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境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无疫等效评估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6年 月 日起施行。农业部2007年1月23日发布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辽阳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辽阳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评估认证工作 简 报(第5期)

辽阳市无规定动物疫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月19日

辽阳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评估认证工作方案

为了做好全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自我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

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无疫区评估认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综合工程,涉及的部门多、涵盖的工作面大,任务十分繁重与艰巨。为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指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负总责的原则,以打造辽阳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品牌为目标,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应急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的,全面开展评估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一次性通过国家评估,最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OIE)的认证。

二、工作目标

(一)巩固我市兽医体制改革成果

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纵向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县级以上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大横向工作体系,使体系运行更加顺畅有序,形成良好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动物隔离场建设,村畜牧兽医室的建设,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设备的完善,无疫区警示牌的设立和维修、市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和应急储备物资的采购。通过以上建设,使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三)加强动物防疫档案管理,强化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

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模养殖场

(养殖小区)和散养户的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免疫标识配挂率达到100%,档案管理规范。配备补齐二维码标识识读器和打印机,做到动物疫病可追溯。

(四)做好无疫区评估认证的申报工作

在完成无疫区建设自查和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由县(市)区动物卫生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向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提交评估申请书。

评估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免疫无口蹄疫区情况概述,兽医体系建设情况,动物疫情报告体系,口蹄疫流行情况,口蹄疫控制、扑灭策略和措施,口蹄疫免疫检测情况,实验室情况,屏障及边界控制措施,应急反应,自我评估、申请材料附件。

经市局自我评估合格后,市局向省局提交评估认证初审申请。

三、工作步骤及方法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12月25日至2010年1月30日)

2009年12月25日,组织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省政府召开的无疫区评估认证动员动员视频会议;

2010年1月8日,召开市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干部无疫区评估认证动员大会;

2010年1月15日,召开全市畜牧兽医系统无疫区评估认证动员暨培训大会;印发无疫区评估认证材料汇编,发至区域所及规模养殖场。

2010年1月20日,召开全市无疫区评估认证(免疫监测

部分)现场评估要素解读会议;

2010年1月21日,召开全市无疫区评估认证(检疫监督部分)现场评估要素解读会议;

2010年1月28日,召开全市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规范化管理培训会议。

2010年1月28日,召开全市区域所及村屯建设项目村防疫员评估培训会议。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0年2月1日至6月4日)

1、明确职责分工。市局及市直属各事业单位、县(市)区各相关单位,明确本单位职责,按无疫区评估认证现场考核6大方面96项要素进行逐一梳理、一一对应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要求县级局于2月5日前将相应评估要素所对应的责任人名单报市局监督医政科。

2、工作程序

自2009年开始,采取倒推法,依次推至2007年,依据现场考核要素的6大方面的96项评审要素,在落实责任人的基础上,逐年、逐月、逐日核对基础免疫、监测、检疫监督、应急处置的所有数据,补齐相应证据材料,做到市、县(市)区、区域所、村防疫员纵向数据吻合,和96项评审要素之间能互相认证,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3、工作制度

(1)建立评估例会制度。每个月最后一个周一上午局务会后,局长召开评估认证工作办公会议,会议听取四个工作小组组长和五名联系人工作汇报,研究评估认证工作出现的问题。黄飞做记录,形成《辽阳市无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领导小

组办公室会议纪要》,并报省局及郝春荣副市长、高卉副秘书长,送各县(市)区政府、主管局。

(2)建立对口指导制度

王克军联系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指导全市对口工作;

马铁东联系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指导全市对口工作; 荣来复联系省局疫控处、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指导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

黄飞联系省局医政处、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指导县(市)区兽医体系建设工作。

(3)建立联系人制度。市局派5名干部作为联系人负责指定县(市)区的指导工作,具体安排:莫强负责辽阳县,郭乃武负责灯塔市,宫铭军负责太子河区,陈仲负责弓长岭、文圣区;李山牧负责宏伟区、白塔区。

联系人的职责:

一是了解情况。负责全面深入了解所联系县(市)区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现状与迎检准备进展情况。

二是指导工作。负责在全面掌握评估认证各项要素的基础上,定期深入到所联系的县(市)区,开展评估认证指导工作。

三是发现问题。负责及时发现所联系县(市)区在评估认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通过正式渠道向所联系的县(市)区反映,要求限期整改。同时,要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进展情况向市局汇报。

四是提出建议。负责对所联系的县(市)区及全市评估认证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随时向所联系的县(市)区及市

局无疫区评估认证办公室反映,或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一上午的评估认证工作会上提出。

市局联系人至少每周一次与联系单位联系或到现场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向县级局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同时报市局相应督导组,督导组于每周五前将材料汇总到监督与医政科。必要时市局派工作组入驻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县级局指导工作。

(三)市级预自我评估阶段(2010年6月1日至6月30日)

1、县局申请。县级局形成评估申请书(纸质),于6月4日前报市局动物卫生监督与兽医医政科。

2、预验收程序。市局对县级局的评估申请书进行书面审核,审核合格的,市局组织督导组并邀请省局联系人根据评估认证的6各方面的96条要素逐项核对,考核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

3、对存在问题的处理。市局对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意见书,县级自行整改,对问题较大的县(市)区,市局派驻人员整改。

4、市局对县级局评估的审核办法

(1)预验收的原则:随机抽样,互相印证。重点环节和场所,提高抽样比例。

(2)抽样比例:一个县,本级局、本级疫控中心、监督所,两个乡镇区域所,一个区域所两个村,一个村20个散养户,一个县2个屠宰场,4个规模饲养场,1个畜禽交易市场。

(3)判断标准。按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表设定的考核项和判定标准执行。

(四)省级验收、整改阶段(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

在全市自我评估合格的基础上,市局形成申报材料,邀请省局预验收。对省局在预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设定时限整改。

(五)迎接国家验收阶段(2010年10月至12月)将市、县(市)区局、疫控中心、监督所的档案集中,统一包装盒,指定专用档案柜保存、指定专人保管;办公场所、办公车辆、化验室、疫苗恒温库、应急物资储备库、警示牌、规模场、屠宰场、村屯、畜禽交易市场等场所整洁、规范、统一、有序,迎接国家验收。

国家、省局验收工作方法分别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和省局《辽宁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自我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市局成立辽阳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工作组。组长由谷志春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张世伟、李忠辉、李彬副局长和王力总兽医师担任。

工作组设后勤保障组、信息档案组、三个指导督察组、综合宣传组。

后勤保障组。组长:张世伟,副组长:王力总、马铁东、王克军、苏维洲。负责省局、省疫控中心、省监督所等检查督导组的对口接待,负责临时调用车辆的安排,负责全局会务的落实。

信息档案组。组长:李忠辉,成员由姚忠良、陈明刚、周长勋组成。负责畜牧生产信息统计,督导完善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防疫条件、健全养殖档案的建立。

指导督察组。负责全市评估认证工作的指导、督察工作。分三个小组:第一组,组长李忠辉,成员姚忠良、闫俊臣,负责辽阳县和白塔区;第二组,组长李彬,成员董超、王长辉,负责灯塔市和文圣区;第三组,组长王力,成员关贵岩、安大山,负责太子河区、弓长岭区和宏伟区。

综合宣传组。组长:张国昆,成员由韩爽、荣来复、黄飞、李默组成。负责与新闻媒体联系,宣传我市的评估认证工作,负责本局网站无疫区评估认证专栏的管理,负责局内无疫区认证的宣传报道。荣来复、黄飞负责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工作简报的采编和印发。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无疫区标识警示牌

在9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立无疫区标识警示牌。维修自2002年在各乡镇设立的30个无疫区标识警示牌。

2、动物隔离场和无害化处理厂建设

辽阳县、灯塔市、太子河区、弓长岭区各建一处动物隔离场,工程选址、工艺流程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辽阳市建设1处无害化处理厂,无害化处理厂工程选址、工艺流程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配备1台密封运输车辆。

3、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要在市疫控中心大楼施工方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力争在8月底交工,力争用一个月时间装修和设备调试完毕,10月中旬投入使用;达到国家兽医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标准。

弓长岭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要立即启动。辽阳县、灯塔市、太子河区、弓长岭区、宏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室,要立即申请调整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设计方案,落实县级配套资金36万元,以国家评估要素标准装备生物安全设备及其他必须设备。

4、辽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建设、装备、人员、经费的落实

省政府于2002年已正式批复在我市的辽阳县、灯塔市分别设有2个、6个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辽阳县和灯塔市要按照一个检查站至少解决办公用房 30平方米,并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柜、消毒设施设备、应急灯,维修标识牌;1个检查站按1个班2人、1天3个班,共配备6名工作人员的标准,抓紧时间建设,并在7月末投入使用。

5、村畜牧兽医室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在全市535个行政村中选取基础好的200个行政村,至少保证村防疫员在村里有办公场所,有办公制度,有办公座椅、档案柜、冰箱、疫苗箱、消毒器、免疫用具等。

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建设。我市现有国拨偶蹄动物二维码识读器、打印机104套,其中:装备灯塔市区域动物卫生监督所及所辖的行政村共64套,其他县区每个县区配备40套,其他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全市的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还需装备

150套。

6、应急物资储备库和疫苗储备库的建设和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库。市本级在市疫控中心大楼内统筹解决。县级按国家标准在9月末前完善。

疫苗储备库。市本级在市疫控中心大楼内统筹解决。县级自行选址,按疫苗储备量建设疫苗储备恒温库。此项目已经列入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级要争取资金立即到位,并在9月底前投入使用。

上述项目是我市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中的关键项目,国家按“木桶短板原理”对无疫区评估认证,一个验证点不达标,将影响全省评估认证工作,各地要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积极争取资金到位,力争在上半年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2010年工作

1、做好强制免疫和监测工作。动物强制免疫实行月月补针,确保免疫率保持在100%,免疫抗体合格率100%,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要加强免疫,同时,加大检疫监管力度,确保我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督察工作。除2月份外,市局继续按月督察,结合评估要素检查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3、做好检疫监管工作。强化从饲养到消费的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外引动物的管理力度,确保动物、动物产品处于有效的官方兽医监管之下。

4、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各级兽医工作人员要具备捕

捉畜牧业生产信息的敏感度,出现动物群体发病或异常死亡的现象,按照早、快、严的原则,立即处置,确保本地区的动物安全。

5、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管理。对已经发证的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规模养殖场,要限期整改,科学指导新建场的规划和设计,养殖场备案率、养殖档案建档率、免疫率、挂标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6、2010年各项动物防疫工作均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规定落实。

报:春荣副市长,高卉副秘书长 省畜牧兽医局

送: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畜牧兽医局

(共印60份)

第五篇:大连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

大连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

2009年11月12日 16时04分 131 主题分类: 农业农村

“动物疫病”

大连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号

《大连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业经2009年8月25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九年十月十二日

大连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

(2009年8月25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9月26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国家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国家验收合格的区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标准和规范建设无疫区。

本市无疫区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无疫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设立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无疫区建设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五条 无疫区的建设管理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六条 本市推行动物舍饲圈养或者定点放养,鼓励、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动物。

第二章 无疫区建设

第七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无疫区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建立、健全并实施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有关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下达无疫区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第八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无害化处理、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九条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人员、设施、设备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具备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能力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第十条 兽医主管部门以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提高本单位人员素质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考核,并具有相应的培训条件和考核机制。

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十一条 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动物诊疗许可,以及动物免疫、检疫、疫情报告、防疫档案等具体管理规定和动物用药、疫病监控、疫病防治等技术规范,对动物疫病采取有计划的监控措施,实行动物防疫信息网络化管理。

第十二条 设立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先向兽医主管部门报告选址情况,经兽医主管部门确认场所设置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后,方可从事其他筹建活动;场所设置及其他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兽医主管部门不予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经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孵化,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以及动物诊疗等活动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产生的废弃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置。

第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无疫区建设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清洗、消毒场所,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

第十五条 在本市行政区的主要交通入口和动物饲养、交易集中区域的明显位置,设立无疫区警示牌和边界标志。警示牌和边界标志由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规划,所在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负责设置、管理。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无疫区建设的需要,可以与相邻城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建立动物疫病联合防控机制。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在进出本市行政区的重要交通入口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作为动物、动物产品进入本市行政区的指定通道。

第十七条 无疫区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条件后,由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逐级向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申请验收、公布。

第三章 无疫区管理

第十八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省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辖区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第十九条 对用于生产、加工动物产品的动物和种用、乳用动物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属于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饲养的,由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组织进行; 属于其他方式饲养的,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进行;对用于展览、比赛、演艺、观赏的动物,以及作为伴侣的动物和宠物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由饲养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接种工作。

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第二十条 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免疫效果等情况进行监测。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孵化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前款规定的监测。

第二十二条 实施动物疫病及其免疫效果监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保证各项记录和报告的信息科学、完整。

采集、保存、运输动物病料或者病原微生物以及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垫料、包装物、容器等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

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二十四条 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应当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第二十五条 动物屠宰企业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应当屠宰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并附有检疫证明的动物。

第二十六条 屠宰和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第二十七条 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孵化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应当建立生产经营记录或者进出货(销售)记录,记录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种类、数量、来源、流向等情况。宾馆、饭店、招待所、食堂等使用动物产品,应当建立动物产品采购、贮藏登记管理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权对前款要求建立的生产经营记录,进出货(销售)记录,动物产品采购、贮藏登记管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第二十八条 从本市行政区以外地区向无疫区输入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的,货主应当向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拟输入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的产地、品种、数量、运输路线和方式等进行审查。输入的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指定通道进入检疫隔离场所进行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无疫区。

运输动物、动物产品需要经过本市行政区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经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通道通过。

第二十九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在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动物,销毁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实施规定动物疫病免疫、采样监测引起应激反应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市及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以及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市或者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市或者县(市)、有关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违法行为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行为个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及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未经申报检疫向无疫区输入动物、动物产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涉及其他行政管理机关权限的,由有关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负责管理范围内的无疫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天然屏障:是指自然存在的具有阻断某种疫情传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理阻隔,包括大江、大河、湖泊、沼泽、海洋、山脉、沙漠等。

(二)人工措施:是指为建设无疫区需要,限制动物和动物产品自由流动,防止疫病传播,依法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等。

(三)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四)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草鱼出血病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规划(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规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活动,有效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促......

    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山东省 【发布文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81号 【发布日期】2014-11-28 【生效日期】2015-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山东省人民政......

    南漳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思考

    南漳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思考 摘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组织领导、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疫情监测、标准化生产、应急管......

    黑龙江无疫区建设规划

    黑龙江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规划(讨论稿) (2011年-2020年)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简称无疫区)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几种动物疫病,同时在该区域及其边界和外围一定范围......

    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修正) 1994-11-8 (1994年11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1997年10月25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省以转型发展......

    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97号) (1994年11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 1997年10月25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

    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5篇)

    山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卫生厅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