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

第一篇: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

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黄帝故里景区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祠前广场、千年古枣树、国槐荫荫、百年银杏松柏参参,“乾坤浮雕圆盘”立于中道,轩辕桥下姬水可潺潺横流,“轩辕黄帝之碑”立于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座像,两配殿有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后建有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铭文镌刻万年历史故事;两侧立有56个民族图腾玉柱;鼎坛四周建有楹联回廊,挂有当代名人歌颂黄帝功德的楹联。在鼎坛的北面是轩辕丘旧址,高大的丘内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筑轩辕黄帝纪念馆,采用虚幻手法,展示黄帝风采。轩辕丘一侧,建有黄帝文化艺术苑,荟萃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艺术。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景区热忱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旅游观光。

轩辕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区西北部。汉代建祠,明隆庆四年(1570年)修缮,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1992年至今天重修、扩建。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为五帝之首。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有熊氏部落曾在新郑一带定居。其部落首领“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是少典的次子,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既长见识渊博,才干出众,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有熊氏。

五千多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氏族林立,大小部落成千上万。当初炎帝部落势力强大,最有威望。各部族听从他的号令,相安而居。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部落势衰。部落之间不断发生磨擦,甚至互相侵伐掠夺,侵占土地,抢劫财货,虏杀人口。炎帝不能禁止,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黄帝修德整兵,习用干戈,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许多部落慕其戚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之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这时,东方九黎部族兴起,强悍凶横,炼铜制作兵仗刀戟大弩,侵略其他部落。其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每次出征作战都身披斑斓虎皮,头带双角铜盔,所向披靡。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惊魂落魄,溃散四逃。蚩尤在东方扫平诸部落后,一路西上,侵占炎帝部族。炎帝与之交战,竟一败涂地,于是丢弃境域,率领部族奔往涿鹿,向黄帝求救。黄帝亲率部族,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shu、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凶猛无比,又惯使刀戟弓弩等武器,炎黄兵卒战胜不过。黄帝即命风后制作战车,采用战车合围战术冲杀。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被黄帝大将应龙擒杀。

黄帝平定蚩尤,威名大掁。各部族对他钦佩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从此炎黄部族逐渐融合为一。接着,黄帝又打败北方前来侵扰的荤鬻部族(匈奴族的前身),在釜山(今河北怀来东)召集“万国”首领,庆贺天下太平,并“邑于涿鹿之阿”,休整士卒,养息生民。后来,他为了氏族的安全,又率领部族复归故里,“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为安抚百姓,他曾巡行四方,东至于海,南抵长江,西及崆峒(今甘肃陇右),北至河北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规模。

黄帝定都有熊,致力于各部落的繁荣与发展。他选贤任能,设官司职,治理天下。“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仰天地置列侯众官,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诸部落),建立起完备的部落联盟管理体制。

黄帝总结神农氏炎帝时代的农业生产经验,祭祀天地百神,划野分州,计田设井,教民因时播种五谷蔬菜,驯养畜禽。黄帝和他的臣下,有很多发明创造。传说他命大挠制定天干地支,用来计算年月日,从此中国有了年月日的计算,后人称之为“黄帝历”。命容成制作盖天(浑天仪之类),观察天象;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宿;命隶首作算数,制定度量衡之制,用来计量物之轻重、长短、多寡;命仓颉总结前人经验,制作象形文字;命宁封为陶正,制作釜、甑、碗、碟,进一步完备人们的饮食器物;命赤将为木正,共鼓、化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邑夷作大辂,挥作弓,夷牟作矢,雍父作杵、臼;命伶伦定律吕,将竹管截成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段,按照声音的高下清浊分为十二个音阶,制成各种乐器;命荣猨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命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子。黄帝作冕垂旒充纩,定玄衣黄裳,于是衮冕衣服之制兴。建筑宫室,以避寒暑。与岐伯、雷公探讨医药之学。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防治疾病。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繁多,成就辉煌宏大,遂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又名覆釜山,今河南灵宝阌乡镇南),葬于上郡桥山(今陕西黄陵西北)。相传有子25人,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此,后人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穿过轩辕广场,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之前。各位看一下门口的这对看门兽。它是石熊。因为在五千多年前,黄帝父亲少典氏领导的有熊部落所居住的新郑一带的中原地区,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人们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左侧这座“中华民族子孙千禧龙年寻根祭祖纪念”碑是由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提写的。

请各位进入故里。这门楣上是原中央领导薄一波的题词“轩辕故里”。这屏风上是中央领导人陈云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殿之前。这门楣上的匾额是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题词“人文始祖”。进入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这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即命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依风后《握奇经》设八阵,经“五十二”战,蚩尤大败,逃至中冀(今河北翼县),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接下来是建都有熊和高擎龙旗。黄帝平定蚩尤以后,定都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此后中国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有25子,得姓者14人,分为后世各国,不断繁衍,并同其他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由众多民族相结合的中华民族。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在大殿后边有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丘,两侧有东西两配殿,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今天黄帝故里的讲解就告一段落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半小时后我们集合上车,前往下一个城市,七朝古都开封,早听说了开封的小吃很出名,别忘空出肚子海吃一下。谢谢

第二篇: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云台山导游词

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云台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咱们本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周师傅,周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安全问题大可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的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虚心接受,并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俗话说呢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我想我们本次旅程也算是百年修得同车行了吧。相聚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意,在相聚的日子里,能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咱们本次旅程留下一段圆满而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咱们今天的旅游行程: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出郑州,跨黄河,穿武陟,过修武,就到达了咱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太行云台山景区。或许好多朋友呢是第一次来焦作,那么借此机会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焦作的相关情况:

焦作——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2002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的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焦作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焦作的云台山属于太行山系,位于豫晋交界的修武县境内。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覆盖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余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云台山所在的修武县境内,修武位于豫西北太行山南麓,古称宁邑,历史相当悠久。公元前1028年,周武王伐纣途中遇雨而暂住宁城,修兵练武,遂得名修武,秦朝设县制,沿用至今。修武县气候温和,占天之时,土地肥沃;兼地之利,农副特产驰名于世,矿藏资源种类繁多。修武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奇峰70多处。今天我们要参观的云台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说曹操,曹操到。

朋友们,云台山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今天的旅游时间是5个小时,5个小时之后准时到停车场集合,我们的车牌号码是“豫NA1111”,同时也请大家记好我的手机号1393700****,以防哪位先生或小姐一时迷恋美景而乐不思蜀。现在就请大家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物品,随我一起下车进入景区游览,感受北方太行山水的美景。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分为三大体系:

一、峰岳景区:茱萸峰、三秀峰、叠彩洞、浓秀谷;

二、沟谷景区:温盘峪、子房湖、小寨沟、老潭沟、武周寨;

三、宗教景区: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全内外的四大怀约,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在云台山景区售票处,有一村庄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势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在阎王鼻山脚下,有一佛教庙祠,即万善寺。跨过山门,为弥勒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这尊像是泰国捐赠的金佛。你看那佛像胸间的“”(音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寺院的后门,有一小溪自高处流入清池,是优质的矿泉水,泉旁小庙,是财神爷,他虽不能名列佛寺,但来烧香的人,却也不忘烧柱香,以求财旺。

(温盘峪、子房湖景区)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这便是温盘峪景区。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这谷南端的瀑布名为“白龙瀑“,传说白龙在此居住。

走过山壁间开凿的隧洞,我们进入温盘峪景区。首先直入眼帘的是“一线天“。人行其间山体相合只留下一线天地,甚是奇妙。

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

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黄龙、卧龙、黑龙、首龙等,因峪内司温,潭水常年气温在10度左右,夏季水凉不宜游泳,但却是冬泳的好云处。行至黑龙潭,一持瀑布从山壁间喷薄而出,如堆雪飘杨,十分壮观。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

在汉朝初建国后,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午,隐居到了去台山。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源叫“子房湖”。现在的景区是在原有湖泊上加高修建的,湖面 300余亩,长约8华里,最宽处300米,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深处约地100米,水容量为1亿立方,是一中型水库。

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此处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

在子房湖西畔,可见一沟名”黄楝沟“,里面景色宜人,最奇处是沟朝天伸展而出的几个山峰,相连成佛掌,故名“佛掌峰”。佛掌峰上有“天堂”,是一独家独户的自然小村庄。古时,苛捐杂税沉重,有人躲在佛掌峰上,开垦良田,遍栽果树,在上边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躲过了官府的索取,无忧无虑,快乐似神仙,故给自己的家园名之“天堂”。

再往前走,即见子房湖尽处,有两个小村庄绕子房湖东西而扎,这即是子房村,是张良的后世子孙繁衍而成的。在隋末唐初,刘武周和李世民先后在此屯粮食、兵器,故后人称之为“东仓”“西仓”。(老潭沟、小寨沟景区)

老潭沟景区的特点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沿水路溯水而上。山势高峻挺拔,水流急湍深邃。

过了低山头,前面出现了两条岔道,一条是台阶石梯,登上后可沿山坡石坂路向前行,路两旁郁郁葱葱,树可遮天,这些树木在石缝中生长,多有几百年的树龄;一条路是水路,橡皮船过“幽潭”,攀“仙渡”,可见昔屋一间,有若与世隔绝,旁有小道,直通“天瀑”。

“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也是中华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宽约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如雷贯耳,沿途我们早有所闻,其势之壮,不见其面,已早闻其声。

与天瀑遥遥相望的对面山上,有“观瀑台“,此台为看水景的最佳观赏点。观瀑台边有一组山瀑持壁,瀑上青苔恰似孔雀落壁,被美称为“孔雀泉”

另外沟内还有“私语泉”“波浪石坪”’独秀峰””双秀峰””路功”等景点。沿路登监山顶,便是豫、晋两省分界处。

出了老潭沟不远处,有一石桥横架河谷,是通往”小寨沟”风云景区的通道。

踏阶而行,路边有碑,上书”小寨沟”。站在此处向对面山峰间寻找,可见高山群岚之中,有一古代官吏,头戴乌纱帽,乐悠悠地坐在山上,这就是当地人传说的唐公石。传说,明朝嘉庆年间,唐成因审了诰命,名声大振,却又遭到排挤,仕途坎坷,历遭磨难,在遭贬途中,经此地游山玩水以泄愁闷,越觉官场险恶。从此消了仕途之念,在此化仙而云,留下了这块山峰供后人纪念。

“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眼前出现了第一潭,即”龙蛇潭”,小寨沟地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水多,潮湿,常有蛇蟒出入。相传有家夫进山砍柴,见有巨蟒在此饮水,蛇大为龙,因而得名。

过了龙蛇潭,有上下或者称山水两条道路通往景区。水路是供游客游览的,山路是回来的路,水路走不远,即见有群瀑自高岩处跌落,人称”九叠瀑”。瀑分三层,每个断层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一个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称”情人瀑”。

过了减肥石,即是”金龙卧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开阔,”丫字瀑”迎面而来,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开阔孤坦,但见四面青山相环绕,一块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这里,供销游人休憩、乘凉、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浅而清,色彩艳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不管有风无风,池内涟漪轻荡故名之,水池有鱼,但鱼体透明。水帘洞”处只出山崖上一挂瀑布分散成帘子状倾泻下来,此水四季长流。旁有”狮子头”,其造型如一头活生生的小狮子一样逼真,故名之。

“狮头石”前整个山崖被水溶蚀而成钟乳状,下有两股水在离地米高处喷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晋时景区内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间烟火,渴饮此泉,饿食黄精,寿至338岁,仍然健步如飞,不减少年。您不妨来尝一下。

我们进入小寨沟尽端,迎面可见几块怪石,有”唐王试剑石“、点将台,是李世民当年点将收兵的地方。站在”点将台“上,悬崖高耸,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观天“;县崖青苔高挂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挂架上,雀尾下一挂水帘,称作”凤尾串珠“。另外还有”灵龟吐珠“、”云龙播雨“”唐王饮马池“”石舟 “”蝴蝶石“。

(叠彩洞、茱萸峰景区)

子房湖旁有两条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沟景区、老潭沟景区;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叠彩洞景区和茱峰景区盘恒在此。叠彩洞是连接豫、晋两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条洞,首尾相连总长4000多米。它是由我县土专家张有臣设计规划的。在外只见一排巨大的阶梯层层递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转弯和 45度以上的爬坡。这就是景区有名的“暗十八盘”,勤劳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时间修建了这条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巅,只见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悬崖,高达万仞。沿途山峰形态各异,在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双驼峰“梦笔生花”等各个景点。

出了十二号洞,迎面而来一块奇峰异石高立在对面山上,这块石头随着车行视线的转变,可由灵芝、傣族少女逐渐变成一摩登少女。因此处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车前驶片刻,眼前忽然一片开阔,这个景点名为”西瀛观”,游客到此,都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肢下这一片湖是我们经过的子房湖,一个小时的路程,已经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东南即是温盘肉区景,相传古时在温盘峪居信有九条龙,谷南的白龙和谷北的黑龙经常腾云驾雾来到”西瀛观”品茗赏景,还常常摆下棋局对弈。

上车前行即进入茱萸峰游览区

车蜿蜒而上,进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区,这整个山遍覆大的松柏,枫想乔木,这里属原始次生林区,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篝”的说法,如果谁家的子孙发达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们家的老人们早年在这里烧了”高香”求来的。

各位旅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位于焦作修武的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云台山因其山势高耸,森林茂密,山间常有云雾缭绕,因此又被称为“云台山”。从地理学的观点看,云台山在地形上是属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称“太行云台山”。

云台山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德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国内外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 ,怀牛膝,怀菊花,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这便是温盘峪景区了。温盘峪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相信大家也亲身体验到了,这里的景色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黑龙潭、首龙潭等,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这座湖叫做子房湖,相传是汉朝著名谋士张良的隐居之地,因张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湖。向西看呢,我们就可以看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来到云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那里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日与山岚流云为伴,天灵一片净化像山一样入定下来,不久就化仙而去,此处便留下了“达摩峰”和与之遥遥相对的“佛龛峰”。沿湖而走呢,我们就进入了老潭沟、小寨沟景区。老潭沟景区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而最有名的莫数天瀑了。

“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也是中华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宽约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外沟内还有“私语泉”“波浪石坪”“独秀峰”“双秀峰”“路功”等景点。“小寨沟”旧名”小潭沟”,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来了刘武周,此处是隋营唐寨,故名小寨沟。沟内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胜,故也称”潭瀑川”。大家请注意,我们现在要乘车通过子房湖旁的修陵公路进入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来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于是有了”烧高香”的说法。至于这到底是不是灵验,大家可以亲自去证实一下,好了茱萸峰到了,请大家下车时拿好自己的东西,爬山时注意安全,两小时后我们在车前集合,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领略一下云台山的秀丽风光。

第三篇:黄帝故里沿途景点5分钟导游词

黄帝故里沿途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于”。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职工欢迎您的到来。(手势)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您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就交给王师傅,他车技娴熟,有十几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另一颗是“开心”,就交给我好了。您有什么需要的请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为您提供最诚挚的服务。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肯定。在这里,我预祝您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今天我带大家到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想必大家这是第一次来河南吧。那我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河南:

简单的说,河南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中、古、武、河、根。什么意思呢?别急,听我给您慢慢道来:

“中”指的是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古至今它都居于天下之中,所以就有中州、中原之称。以至于河南的方言里也时常出现“中”、“不中”的字眼,都是源自于此。

“古”代表的是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河南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地道而自然的“历史博物馆”,我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了四个,各种古遗址、古都城、古文物、古寺院,可谓到处都是。

说起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对了,是少林寺,天下功夫出少林嘛,除了少林功夫外,河南还是陈式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的发源地。

至于这个“河”嘛,自然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了。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既有小浪底的高峡出平湖,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河床高出地面14米的地上悬河的奇观。

最后来说说“根”,根指的是祖根文化。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黄帝故里了,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相信您参观过黄帝故里后,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的。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境内,新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皇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新郑有“中国第一枣乡”之称,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味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朝,后来遭到战火毁坏,后来历朝历代都修葺过,近年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扩建,分为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曲、轩辕丘区。

下面我们就到黄帝故里去寻根拜祖,寻找答案吧。评委老师,我的沿途讲解到此结束。

黄帝故里景点 游客朋友们: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帝故里景区了。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华姓氏广场,广场是2007年新建的,是一个长宽各130米的正方形广场,广场上种有960棵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民族的历史如同一棵枝叶纷繁的大树,但脉络清晰,每个姓氏都是这棵大树上的春华秋实,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自己是这棵大树上的哪根枝条,哪片树叶,这就是修建中华姓氏广场的根由。

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5万个。已经普查到的姓氏有4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的有约1800个,在前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史载,黄帝族后裔繁衍600多个姓,炎帝族繁衍247个姓氏,因而,从姓氏上说,后世子孙共尊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大家看,(手势)这尊气势恢宏,硕大无比的宝鼎,叫“世纪宝鼎”,高6.99米,重24吨,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被誉为“天下第一鼎”。

朋友们,咱们现在就要进入故里,故里祠中有前门,正殿,东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坐像,东配殿为黄帝的第一夫人先蚕嫘祖,西配殿为他的第四夫人先织嫫母。大家跟我来,大家看,这殿门的匾额就是原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题词“人文始祖”。请大家随我进殿,想必大家已被东西墙上的彩色壁画吸引了,大殿的八幅壁画生动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大大小小的部落成千上万,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实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炎帝欺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军队在坂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以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是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貹,这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黄帝命大将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依风后《握奇经》设八阵,经五十二战,蚩尤大败,逃至中冀,背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接下来,是建都有熊和高擎龙旗,黄帝平定蚩尤之后,威名大振,各部落对他钦佩的五体投地,一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首领,然后黄帝率部族回归故里,昭告天下,定都有熊,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黄帝建都以后,升起来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就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也成为了龙的传人。

现在我们来到了拜祖广场,也叫黄帝广场,可容纳1万多人在这里同时拜祖。如今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拜祖大典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海内外华人的盛大节日。

好了,朋友们,因时间关系,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最后,愿我们的始祖黄帝永远保有各位来宾事业发达,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再见!

第四篇:黄帝故里模拟讲解

(1)黄帝故里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请允许我代表神州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古都新郑观光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郝;这是我们的三好司机李师傅,他呀,长相好,脾气好,驾驶技术更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身处红尘闹市,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不如,让我们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在寻幽探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吧。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能相聚在这小小的中巴车里,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啊!初次见面,没什么好送的,就一人三千万吧。大家要不要?这一千万呢,是千万要平安,二千万呢,是千万要开心。三千万呢,是千万要发财!今天我们驱车前往的是中华圣地----黄帝故里,请大家坐稳扶好,注意保持车内卫生。相信有我这个郝人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利用乘车的这段时间,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新郑和黄帝故里的概况。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它的特色,那就是——中、通、古、丰、美。“中”是指新郑的地理位置,它处于中州之中,北临郑州,南接许昌,东依开封,西面洛阳。“通”是说新郑的交通优势明显,这里有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还有新郑国际机场。“古”是说新郑为古城,它被认定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第一古都”。这里有裴里岗文化、炎黄文化,还有郑韩文化。“丰”,是说新郑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比如,新郑特产——鸡心小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呢,有机会我请大家品尝哦。“美”则是说新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黄帝故里,始祖山,郑王陵,欧阳修墓等。

黄帝故里是中华寻根圣地,国家AAAA级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有熊国国君,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后改姓姬。黄帝率领先民们一统天下,务农桑,兴医学,制舟车,服衣裳,创文字,定历律,由野蛮步入文明,称为中华第一大帝,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万姓同根,根在人祖。如今的黄帝故里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堪称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饕餮盛会。正如《黄帝颂》里所唱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

游客朋友们,现在距黄帝故里还有5分钟的路程。有句话说得好,红旗飘飘跟党走,蓝旗飘飘跟着导游走。待会到了景点,请大家跟着我的导游旗走。这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好了,黄帝故里到了,请大

家依次下车。

4分40秒

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黄帝故里位于新郑市轩辕路,占地100余亩,始建于汉代,历代都有修复,明朝时在祠前建轩辕桥。清朝康熙年间,新郑县令徐朝柱在祠前立了“轩辕故里”碑。为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黄帝故里共分五个区域: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该广场建于2007年,呈正方形,边长130米。四周种植的是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大家知道总共有多少棵水杉呢?对了,960棵。这960棵水杉,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

穿过广场,我们来到了故里祠。大家看一下,这对看门兽是什么动物呢?对,它是石熊。看门兽一般多选狮子,取庄严、威武、平安吉祥之意,这里为什么把熊作为镇祠之兽呢?因为在五千多年前,有熊部落生活的新郑一带,有很多熊。熊在当时是一种很威武、强悍的动物,有熊部落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就把它当作自己部落的图腾。

这是鼎坛区,有九鼎,黄帝宝鼎居中,高6.99米,直径4.7米,重24吨,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称为“天下第一鼎”。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大殿。这里敬奉的就是轩辕黄帝塑像,威武、庄严、神圣而睿智。上面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有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我向大家介绍其中几幅重要的壁画。

大家请看第三幅,黄炎结盟,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炎帝三次交战,打败了炎帝,使其归顺于已。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第四幅,征战蚩尤。黄帝联合炎帝平定蚩尤,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古都。相传黄帝于甲子元年二月二日正式登基。“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源于此。黄帝建都以后,升起了象征各族统一的龙旗。这龙图腾是各部落图腾的统一体。之后,龙即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河南灵宝),葬于桥山。相传黄帝和炎帝的后裔,共发展了853个姓氏。后世子孙共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个土丘就是黄帝的诞生地---轩辕丘,当然是象征性的。黄帝纪念馆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呈人字形,就好像从地下长出来一样,寓意为黄帝出生地。

游客朋友们,下面为自由活动时间,一个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豫H888,我祝大家发发发。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旅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所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刚见面时小郝很大方的送大家一人三千万,临别之即,也别怪小郝吝啬,一人再送三元吧?一元呢,是原谅的原,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原谅,二元呢,是团圆的圆,祝大家合家幸福团团圆员。这三元呢是,财源的源,祝大家心想事成财源滚滚!最后,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4分47

第五篇: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

新郑黄帝故里导游词(沿途;1350字)

(欢迎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AB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A,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A。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黄帝故里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旅程安排)今天我带大家到新郑黄帝故里观光游览,咱们走京珠高速,在新郑下高速,就到了黄帝故里。中午在新郑大酒店就餐,晚上5点返回郑州。

(河南概况)

大家远道而来,想必对河南不甚熟悉,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河南: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而得名。远古时代,河南是一个水草丰美、大象出没的地方,所以河南简称“豫”,即多象之州的意思。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因豫州位于九州之中,又得名中州。河南平原居多,又称为中原。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的说法。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亿人,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地名由来)

现在我们进入新郑市界。新郑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他的弟弟姬友封到了镐京附近的咸林,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华县东北,国号为“郑”,这是“郑国”之名的由来。郑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姬友为郑国第一个国君。公元前782年,后来,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继承了王位,姬友看到周幽王骄奢淫逸,政治腐败,为了自身的安全,就把他的部族、财产慢慢的迁移到了洛水以东的郐国,也就是现在的新密市附近。后来他乘机灭掉郐国,建立新的郑国。为了区别陕西的旧郑,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新郑”。

1994年这里撤县建市。200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并被评为中国最有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之一。

(新郑枣树)

新郑有“中国第一枣乡“之称,俗话说”灵宝的苹果,潼关的梨,新郑的大枣甜如蜜”。请大家往路右边看,会发现田地里有很多枣树,而且枣树的根部都比较雍肿。早在春秋郑国时期,就有新郑种枣树的记载。千百年来,枣农为了获得丰收,就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就拿斧头将根部砍几斧头,这样营养就能充分聚集在树枝,结出的果实就能甜似蜜。

数典不忘祖,叶落要归根,中华民族是崇本尊亲,求本追根的孝道民族,近年来,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去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54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河南省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郑州市等各级政府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黄帝故里,每年吸引着亿万华人前来拜谒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为什么我们有自己的姓氏?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什么我们确认轩辕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们祖先的故乡,来寻找答案吧。

(下车前的安排)

朋友们,黄帝故里停车场到了,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12345,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12345654321.。11点30半我们在这里集合。请大家关好车窗,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做好下车准备。

黄帝故里导游词(景点;1536字)

各位朋友:我们脚下站立的正是亿万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新郑黄帝故里。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华姓氏广场。这里共有被称作是“活化石”的水杉960棵,象征着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子民说到形式广场,不能不提到让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姓氏,姓氏起源很多,并不断发展,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的姓氏有2.3万多个,已经普查到的姓氏有4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的约1800个。在前100个大姓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万姓同根,根在人祖。史载,黄帝族后裔繁衍600多个姓,炎帝族繁衍247个姓氏,炎黄二支与其它民族融合中总共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因而,从姓氏上说,后世子孙共尊炎黄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世纪宝鼎)

矗立黄帝故里祠后的这个气势恢宏、硕大无比的鼎叫黄帝宝鼎。它通高6.99米,重24吨,直径4.7米,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比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广东肇庆青铜鼎还高出0.39米,重8吨,一度成为“天下第一鼎”。

史书记载,黄帝最早铸宝鼎,使鼎由炊器变为国家礼器。

此后,历代帝王都把鼎视为神器、国之重器。凡宗庙活动、国家大事,皆行鼎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鼎,逐渐变成为国君、各级官员的专有礼器,所谓“钟鸣鼎食”即是此意。鼎的多少,成了身份、级别和地位的标志,成了人与人,家族与家族,国家与国家,礼尚往来的信物。

这尊黄帝宝鼎,采用的是8000年前我们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鼎形式,为圆鼎。鼎腹有九龙,寓示九洲,龙首有宝珠,象征国家之光;鼎足为熊足,寓意黄帝立国于有熊。黄帝宝鼎周围的八个小鼎,4圆4方,通高1.25米,兽面纹饰,分别代表仕、智、爱、丰、安、嗣、寿、财之意。在这里,您可以自己选择鼎而许下自己美好的心愿。(皇帝纪念馆)

游客朋友们,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就是黄帝纪念馆。黄帝纪念馆外观是黄帝时期人字形大房子造型,在设计上采用了地穴覆土式建筑样式,寓意轩辕之丘,并分为上下两层,如同从地下自然生成。馆内布置有黄帝文化艺术陈列,墙壁上刻有古朴的岩画、雕塑,突出浓厚的“根”文化氛围。纪念馆内外分别塑有两尊手持宝剑、凛然端坐的黄帝雕像,高度均为5.9米,寓意为九五之尊。馆外雕像为玻璃钢制成,馆内雕像为紫铜铸成。

纪念馆屋顶两侧壁画是四灵象,也就是上古的四方神。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相传青龙是东方太昊的丞相,白虎是西方少昊的丞相,朱雀则是南方炎帝的丞相,而玄武是北方颛顼的丞相。他们后来被人们尊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守护神。在这里,他们都是轩辕黄帝的守护神。你们瞧,中央的麒麟身的龙图案,就代表黄帝。

纪念馆内的大型榕树根雕,称“中华根脉”,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中华根脉强壮有力,源远流长。两支粗大的主根,一支象征黄帝族,一支象征炎帝族。根雕中央刻有六龙戏珠,象征炎黄子孙心向始祖,根在黄帝故里。众多茂密的根系层层交织,象征着炎黄子孙血脉相连,根连根,心连心,团结一心,风雨与共,傲然雄踞于世界之东方!中间这颗宝珠,是黄帝宝珠,社稷之光,严冬能给人民带来温暖,盛夏给人以凉意,黑夜给人以光明。它是以黄帝不朽民族精神,永远光芒四射,造福千秋万代。

走进大厅,厅内两侧是客家文化展。“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民系,是炎黄子孙的优秀儿女。历史上,他们由黄(河)淮(河)之间,迁居闽、粤、赣、蜀、黔、滇、台、港、澳等地。有的又乔迁海外,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庞大族群,对所在地区或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故景区从1990年正式开放以来,每年三月三举行拜祖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华侨,便汇聚到这里寻根拜祖,他们在这里焚香叩拜,以寄托对祖先的绵绵情思、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有坑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关于黄帝故里景区就给您介绍到这里。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谢谢!

下载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导游考试景点讲解:黄帝故里导游词(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之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 热诚欢迎您前来中华圣地、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景区参观考察,并拜谒......

    黄帝故里导游词(最终5篇)

    黄帝故里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相遇,大家一路走来,旅途辛苦啦!首先,我代表我们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到黄帝故里来旅游观光。我是咱们XX旅行社......

    黄帝故里导游词.已改

    黄帝故里沿途讲解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相遇,大家一路走来,旅途辛苦啦!首先,我代表我们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到黄帝故里来旅游观光。我是咱们XX旅行社的......

    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导游词

    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郑观光游览,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新郑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同事们,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很荣......

    陕西省导游口试考试景点讲解:华山英文导游词

    陕西省导游口试考试景点讲解:华山英文导游词Hua Shan is the highest of China’s five sacred mountains. It is 120 kilometers east of Xian. It has five peaks that res......

    陕西省导游口试考试景点讲解:秦兵马俑英文导游词

    陕西省导游口试考试景点讲解:秦兵马俑英文导游词 Emperor Qin Shihuang’s Mausoleum and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Museum Emperor Qin Shihuang (259-210B.C.......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悬空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山西省导游现场考试口试景点讲解:云冈石窟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