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州将“网格化”管理居民的真正意义的解读专题
广州将“网格化”管理居民的真正解读
[摘要]200户一格,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按广州的设想,专职网格员可通过整合现有街道聘用人员队伍,将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转为专职网格员,不足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
据预计,全市网格化管理铺开之后,大约需要网格员1.2万人。这不是消耗国家的财力和人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南都讯 记者裘萍李拉 实习生邢惠雅 今后,广州全市近500万户居民将以200户为单位划分成大约2.5万个“网格”,进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昨日,广州市召开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总结暨全面启动大会视频会议,在开展试点近两年后,广州将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这种网格化网民的本质就是一种不人性化的监控,会让众多群众反感和恶心,不知道谁吃了饭没有事做出这样的骚主意。
昨日的电视电话会议,由广州市委副书记李贻伟主持,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出席做动员。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已经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进行试点,广州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越秀、黄埔等区开展试点工作。
按照“采办分离,一格一员”原则,每个基础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网格员负责网格巡查和入户采集,排查问题隐患并及时上报网格事件;收集社情民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这就是入户监控会遭到众多群众扫地出门的尴尬局面。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管理、平安创建、消防安全、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来穗人员服务管理、计划生育服务、重点保障对象服务管理等优先纳入“网格”服务管理事项。这种管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引发大骚乱就是这苛刻的管理制度。
陈建华建议,两个相邻网格可以合并,这样两个网格员可以分饰A、B角。若其中一个请假等,另一个网格员可以兼顾两个网格的工作。
按广州的设想,专职网格员可通过整合现有街道聘用人员队伍,将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转为专职网格员,不足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据预计,全市网格化管理铺开之后,大约需要网格员1.2万人。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此提出建议:“网格化是将原有人员管理责任更明确化,将流程优化调整,就是应该在原有人员上进行调配,不应该想着重新招一批人,拉一支队伍。”这不知道要消耗国家多少人力和财力,这简直是不地道的人身监控。
“网格化”服务管理还将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管理,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数据统一采集、动态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应用系统,并逐步建设涵盖平安法治、社情民意、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子应用系统。
第二篇:网格化管理意义
第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使群众工作的信息传导机制得到有效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传导机制,容易滋长官僚作风,影响对基层群众的服务质量。“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突出强调“面对面”,这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又一大核心机理,要求党员干部下移工作重心,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下面一根针为上面一张网”,变信息传导“上对下”为“下对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既是理念的变换,也是流程的再造。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即时服务,使党与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
第三,“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使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有效提升。参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走访联系、了解民情、采集信息,提高了代表群众的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基层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党员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通过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两级各种形式的民情研判和处理机制的建立,拓宽了党委政府听取民意、集中民智、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渠道,为决策部署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促进了基层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这无疑为开辟人民民主的实现路径,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提供了有效渠道。
第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使传统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结合。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我们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建立综合性、集成式、共享性的信息管理系统,群众诉求通过短信、电话或走访收集后输入信息系统,系统立即自动受理,并在系统内根据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给全市各级、各职能部门,由相关单位负责限时办理,做到了一口受理、一网协同、实时监控、双向考核。从而使各级各部门为群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留有印记,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和质量,而且便于监督,防止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第五,“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使基层组织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管理服务团队,以乡镇(街道)、社区(村)两级干部和广大党员为基本力量,动员了民警、教师、医生等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基层妇女、青年、老年人等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以团队成员专业构成的多元化应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化。同时,这项工作统筹市、县(区)机关工作力量,将所有面向基层群众的面上工作资源和条上工作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了条块结合
第三篇:网格化管理真正走进企业
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真正走进企业
4月28日,全省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杭召开。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宗旨,以基层网格为管理单元,以多元参与为组织形式,以信息化手段为技术支撑,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城乡统筹、各方联动、源头治理、服务优化、动态管理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功能更健全、效果更显现、群众更满意的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意见》精神,根据市综治委统一要求,我镇正式将这项工作提上日程,制定出符合我镇实际的实施意见。
XXX镇一共有40个村居,345家规下企业,144家规上企业。按照文件要求,需要编织好1+X网格体系。即以村(居、小区)为一个总网格,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落及规模以下企业为基本单元划分服务管理责任网格,一般150户左右为一网格;在各小区(安置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以居民小区、楼幢等为基本单元,划分服务管理责任网格,一般300户左右为一网格;流动人口按居住地编入服务管理网格。144家规上企业中,每个联厂干部所联系的全部企业为一个总网格,每个企业为一网格。XXX镇企业多为私企,在私企开展政府工作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容易招来企业的怨声与误解。我想我作为一名联厂干部,有责任对自己所联系的8家企业做好文件精神传达工作与网格组建工作。为此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对企业进行了走访,下面主要谈谈企业的看法与我的几点想法。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表示了支持的想法,希望能通过建立网格的方式使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更加紧密。但也有表示担忧的,怕“唱的真,干的假”;还有企业反映其实这和之前的综治工作模式差不多,只是现在把一大块的东西分成了许多个小块,反而容易造成管理上的重叠,到底能对企业带来多少好处不可而知;还有企业希望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就学、住房等真正关系到职工利益的问题。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如何为企业职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企业需要网格服务团队提供哪些服务?我想这是企业真正关心的,也是我们需要真正重视的!
作为一个基层管理新模式,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创新理念,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上创新体制、载体和服务模式,突出体现企业特点,弘扬企业精神,努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使该项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创新方法,开会不一定是主要手段,要树立整体意识,做好结合工作,抓好典型示范,在党建工作、素质建设、人才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走出一条在企业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三是创新模式,把工作具体量化,在工作计划中要体现出当年解决哪几项问题,政府一年解决一个问题就能帮企业解决一大批问题,所以不妨把工作细化,罗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实际,合理划分网格。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置单元网格,达到网格划分结构合理、全部到位、全面覆盖的要求。二是注重实效,突出服务理念。依据网格要求和企业需求,成立相应的服务组,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形成层次分明、上下兼顾的服务体系。三是力求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检查指导和总结交流,稳步实施,扎实推进,使网格化管理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与和谐企业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完善职责制度。根据“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出台相关职责制度保障,要制定出全面规范的职责制度,保障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五是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服务团队成员深入网格走访服务常态化。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镇本级每月1次召开分析会,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完善问题调处机制,建立健全受理、分类、调处、建档、反馈工作流程,及时有效处理各类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部门融入机制,各办要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定期提供政策咨询等专业服务。镇职责范围解决不了的问题,主动向相关部门联系并积极参与处理,主动帮助解决;健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每年至少开展1次网格长、服务团队负责人集中培训,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六是整合信息平台。要大力推进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电子信箱等,及时搜集企业职工的想法,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宣传政策、方便办事等工作。
在政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企业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要在充满信心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在企业内开展好网格组建工作。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宣传动员。企业内部可以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广泛动员,充分发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该项工作。二是结合实际,梳理问题。企业应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仔细罗列出政府确实有能力帮助解决的问题,定期向服务小组反映或在月会上提出。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企业是真心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的,我认为网格化工作正好符合了企业这个心愿。但这个工作如何把它真正做到位确实还是一个难题。我作为联厂干部,身上的责任是重的,不仅要懂理论懂操作,还要会协调会沟通。我想我们只有明确自身职责,加强理论实践,真正把为企业排忧解难放在第一位,“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是真正可以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2012年6月26日 闲人游荡
第四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义及其主要做法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义及其主要做法
【字体:大 中 小】
2013-10-22 09:39
【视力保护:■ ■ ■ ■ ■ ■ ■ 】
时昱
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是指把原有的社区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划分,从而在一个社区内形成多个“网格”,在“网格”内组建服务团队,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社区事务主动介入、快速反应、高效处理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2013年4月,我县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广德县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县办〔2013〕28号),为全县社区(村)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工作也成为我县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抓手。
社区网格化管理最早起源于上海市在抗击“非典”时所应用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实践,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管理纳入到更具体的空间地域范畴中,在空间维度上对管理进行划分和整合,是社区管理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拓展和创新。“网格化”也是一种配置体制和协作机制,是组织创新,其实质是资源的有机整合。它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不增加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环节,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来,要求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上去,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社区在区域位置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化,从而形成基层治理“网格”,这是一个把社区化整为零的过程。我县按照“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以300户左右、约1000人为标准设置单位网格。从全国实践情况看,这一网格设置规模大体属于中等偏上标准。我县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不必拘泥于“300户左右”。
二是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在社区层面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在网格层面成立“服务团队”,包括网格长、联络员,还包括本网格内热心公共事业的党员、干部、教师、医生、警察、科技人员、义工等,他们共同构成每个网格的“服务团队”。
三是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民意。熟悉网格内各方面情况,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民意,是网格服务团队、特别是网格长的基础性工作。网格服务团队的最大优势是“从群众中来”,并且大部分是非官员身份或者是以“非官员身份”参与社区服务的,从而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时具有天然优势,有利于其与广大居民保持血肉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四是快速、高效处理问题。网格服务团队在其网格内属于“全能型”组织,网格长对网格内各项事务“全权负责”。网格服务团队对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都要主动介入、快速反应、高效处理。理想状态是实现全部事务网格内消化处理。
五是实施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层面,建立统一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各社区网格作为子系统,设立终端,实现社区日常事务在网格内网络化办理。这一网络信息平台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群体交流讨论等功能。
六是深化社区自治。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过程。社区自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过程,势必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社区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社区业主等组织和人群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也就成为社区各利益相关者充分表达个人或群体利益诉求、共同治理社区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社区自治的过程。
第五篇:网格化管理
强化街路网格化管理考评力度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化机制建设 ——锦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建立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是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以行政管理的长期效益为评判指标,由城市综合执法部门通过发挥行政管理各要素及各环节的综合作用,最终实现行政管理效率最大化的一种工作机制。市综合执法局在城市管理中率先在市管64条12米宽以上街路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实现了街路管理的无缝链接。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队伍经受住了锻炼,执法理念和执法素质明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亲眼目睹和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
一、划分街路管理等级,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搞好街路网格化管理组网。综合执法局依据《锦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赋予的职能:主要负责城区12米宽以上街路第一排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与建筑物、构筑物相连接的其他设施的市容监察。综合执法局按赋予的职能要求,将古塔、凌河两区以实地勘察和图上作业的方式,划出四个网格化管理区域,分别由四个网管支队进行区域管理;将四个区域分成12个网片,由各支队(每个支队3个大队)的12个网管大队分别实施网格管理;再将12个网片(每个大队至少两个以上单元网格小组)分成25快,由单元网格小组(3—5人)实施网格管理。通过网格化分,使市管街路实现了区、片、快的组网,从而使市管街路形成了闭合式的无缝链接。组网后,将网格化管理工作以图表的方式,向社会及新闻媒体进行了公示。全体入网人员按照“五定”要求,即:定人员、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的方式,参与到网格化管理当中,在管理区域内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街路管理上的盲区和空白点。
二是搞好街路等级划分。将市管街路划分为一、二级街路。一级街路60条,二级街路4条,制定了街路网格化管理标准,一级街路要实现“八无”,即无店外经营、无店外洗修车、无店外堆放、无固定摊点、无自发马路市场、无违章建设、无各类悬挂物、无影响市容的玻璃字画。二级街路要实现“四无”,即无自发马路市场、无违章建设、无长期店外经营、无擅自悬挂标语条幅。
二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检查考核平台。综合执法局将城市管理的监督、检查、考评职能剥离出去,专门成立了网格化管理考评处,使城市管理检查考评工作形成一个“轴心”,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责任更加明确,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工作闭合的环节,达到了发现问题—收集问题—问题处理—问题反馈—问题结案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
二、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考评机制
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检查考核平台,在街路网管检查考评中赋予其拥有职务晋升、评先选优、一票否决的权力,其主要目的就是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检查、评比、奖惩等多项制度纳入到长期的管理日程上来。
1、严格制定考评规范。从2006年到现在,我们根据城管执法的特点和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局党委相继制定了《街路网格化管理考评细则》、《街路网格化管理标准》、《街路网格化管理百分制竞赛扣分标准》、《关于开展街路网格化管理评比竞赛活动的通知》、《关于城市管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制度对管理者的工作程序、任务、责任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量化,使之做到抓什么、该怎么抓有具体标准要求,有明确责任目标。因而从制度上对街路网格化管理实行全面定位,为使网格化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奠定了基础。
2、严格按规范考评和奖惩。“没有规章天天盼、有了规章不照办”是过去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为杜绝这一现象,我们制定考评规范后,严格按考评规范操作,该奖则奖,该罚则罚,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相继开展了季度先进网管小组、季度网管先进个人、网管先进大队、网管先进个人的评比,从而调动了全体网管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
3、切实对考评做到客观公正。奖惩考评规定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真正激发管理者的工作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评方式能不能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为此,除局网管考评处考评外,各支队也建立了检查考评组织,两级检查组织在检查中采取明查与暗查相结合,巡查与督查相结合,月评与季考相结合,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等办法,公开所有考评细节,每半月评分一次,以《巡查通报》的方式向网管支队通报,年终汇出总分,整个过程不搞暗箱操作,使大家对自己分管工作的优劣一目了然。通过这种考评,形成了争先创优、比着干、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4、依托网管平台达到管理效益最大化。一是充分发挥单元网格小组的执法作用。制定了责、权、力相统一的工作职责,街路网格管理采取了点面兼治,守住一点,管住一片。在网格区内的难点、重点地段设防,定点管理,以点治面,使街路管理得到了全面提升;二是动静结合,加强治理。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流动性、反复性问题,各网格单元把日常管理与突击整治结合起来,工作上采取弹性工作制,保证在任何时间段只要市容出现问题都有人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三是加强巡查,严格监控。对发现的问题要果断处理,不留死角,一天不查,街路就乱,一周不查,可能成片,一月不查,可能成灾。各网格单元小组保证了每天坚持普查与重点查相结合。
三、超前思维,高标准规范,高效率工作
1、超前的决策思维是从根本上落实街路网格化管理的前提。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滨海锦州、海岸锦州”的战略目标,综合执法局党委一班人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着眼于服从服务全市经济建设的大局,立足我市城市管理的实际,在城市管理中提出了“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关注民生、创新机制、科学发展”的工作目标,继续改革和深化街路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打破多年来形成的城市管理模式,从管理的形式、方法及内容上改变了吃大锅饭,责、权、利不统一,队伍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使全局人员的思想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2、高标准规划是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城管格局。
实行街路网格化管理从制度上解决了街路管理的“五定”问题,从管理的范围上实现了辖区内的全面覆盖,构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网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管理上的盲区,并通过完善检查、考评等配套措施,实现了管理效能与奖金挂钩,强化和激发了全体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走出了整治—反弹—整治的怪圈与模式。
3、高效率满负荷工作是实现城管人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城市管理中不论是日常的网格化管理还是重点部位、重点路段、错时管理以及迎“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市容整治大干一百天”“禁止在城区焚烧冥纸冥币”等大型清理整治活动,全局人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所取得的成绩是历史性的,综合执法局这种忘我的工作作风,扎实的进取精神,表明的是一种态度,承担的是一种责任,需要的是一种勇气,它表明了综合执法局敢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借助监督力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表明了自我加压的责任,表明了言必行、行必果的决心。是一种科学决策的艺术,是眼睛向下的作风,是承担责任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