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猪技术要点

时间:2019-05-12 19:5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季养猪技术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季养猪技术要点》。

第一篇:夏季养猪技术要点

夏季养猪技术要点

夏季是养猪管理的困难时期,养殖户不仅在养猪管理上调控温度,而且还要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因此,夏季加强养猪管理尤为重要,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养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两方面谈一下夏季养猪所注意的技术要点

加强管理篇

一、猪舍防潮

高温高湿情况下,猪体表面的水汽分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汽分压力之差减少,使蒸发散热量降低,猪体散热更为困难,从而加剧了猪的热应激。42℃高温而气候干燥,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37℃但湿度大时,母猪却会热死。高气湿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繁殖,使猪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猪易患疥鲜、湿疹等皮肤病,也易造成仔猪副伤寒、仔猪下痢、猪瘟、猪丹毒等传染病的流行。

二、防蚊虫

夏季蚊蝇泛滥,一些疾病则是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的,例如乙型脑炎、附红细胞体等,如果猪长期遭受蚊虫叮咬,可能引起以上疾病,所以可以安装灭蚊灯、使用蚊蝇香等,或者可用敌百虫兑适量的水进行喷洒,但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对猪造成影响。此外,一定要定期给猪打防疫针,以防疫病的发生。

三、保证充足的饮用水

夏季保证猪充足饮水非常重要。蓄水池保证能在停水情况下满足场内所需;各舍随时检查饮水嘴情况,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保育舍断奶后要保证加药桶24小时有足够饮水。

四、防暑降温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造成猪因高热而不食,所以需要加强防暑降温措施,比如家装遮阳网、排风扇等设施,对猪舍进行良好的通风以排出猪舍内热量,降低猪舍温度。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降温可有效地控制猪无名高热和呼吸道病。一般猪舍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0℃。避免猪中暑。

五、消毒灭菌

夏季气温升高容易造成耐热菌大量滋生,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起猪多种病害,猪舍清洗消毒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猪的细菌感染,为了防止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猪场必须重视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要定期清洗水槽和食槽,及时清除粪便,并不定期地对猪舍及周围场地消毒。

六、注意生猪营养

夏季由于气温过高,猪在白天的饮食量也可能随着下降,猪的生长会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养殖户要在夜间为猪加料,喂养时间一般定在下午5点左右,夜间12点左右,早上4点左右,上午10点左右。喂养时最好能加入青草类饲料,另外还要定期的给猪喂淡盐水。在炎热环境下,猪需要一部分维生素来抵抗热应激,维生素C就特别重要,它不仅能增加猪对传染病和中毒疾病的抵抗力,还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肠道内铁的吸收。

预防疾病篇

夏季猪的常发病除了猪瘟、猪流感、仔猪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病以外,近几年来还流行蓝耳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性感染等,使夏季猪病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及特点,因此诊断及防治时,应加以区别及注意。

一、夏季主要病因

1、饲养管理不当。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饲养的猪,过热的环境温度易使猪产生应激,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在密闭猪舍,往往由于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如果湿度较高,则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为疫病的发生创造条件。

2、饲料品质不良。如饲喂了霉变的饲料等,会使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3、气温高,湿度大,天气变化快。这些因素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成为夏季猪病流行的重要诱因。

4、夏季蚊、蝇、蠓等昆虫促进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农村猪舍不加盖纱网来防蚊、蝇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夏季常见猪病

1、猪附红细胞体病

病原:是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体目,寄生于细胞内,也可游离于血浆中。

流行特点:不同品种和年龄的?i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本病多发生在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特别是猪虱。另外,注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应激因素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或其他疾病,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

临床特点:主要呈现出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防治:治疗本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效的药物却不多。可选用血虫净、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附红净等治疗。

2、猪链球菌病

病原:溶血性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本菌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湿热均较敏感,常用消毒剂都易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春、夏两季,呈散发性传染。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被病猪污染的物器是传染媒介。本病主要发生于体重10~30千克仔猪,以败血症和脑膜炎型多见,中猪感染多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临床特点: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猪患感冒发烧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侧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浑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死亡。

防治: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但肌注强效阿莫西林15毫克/千克体重,2.5%蒽诺沙星注射液2.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猪瘟时,还要全群紧急接种猪瘟疫苗。

3、猪弓形体病

病原:本病由弓形体引起,又称弓形虫病、毒浆原虫病。

流行特点:多见于3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猪发病较少。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可通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虫传播。

临床特点:突然发病,常表现为流感症状,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为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黏液或血液,怀孕猪感染,可引起流产或死亡。

防治: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间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4、乙型脑炎

主要发生于1~2胎新母猪或新公猪,每年7~10月为发病季节。乙型脑炎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病,也可传染人。其典型病理变化是母猪流产或死胎、公猪睾丸炎等症状。

5、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三、夏季猪病防治原则

1、强化饲养管理。一是要降低饲养密度,以利于猪体散热;二是要保持圈舍通风透气,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保证猪圈清洁、干燥;三是给猪只提供充足的清凉饮水,每天向猪群提供2~3次含电解多维的饮水;四是合理调配饲料,尽量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避免使用霉变饲料。

2、提高防疫意识,杜绝疫病传入。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对进出的人员和车?v、用具等要严格消毒;补栏时只能从没有猪病的地方购进仔猪,且要持有有效检疫证明才能买进。一定规模的养猪场,提倡自繁自养。

3、要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夏季每天在清扫猪圈后都要喷洒消毒药,特别要注意对饲料槽、饮水器、排粪口、猪床和圈墙等处的消毒。要避免生猪运销人员和家有病猪的人员随意进出养猪圈舍。规模场和散养户除可选择使用专业消毒药物进行带猪消毒外,还可使用生石灰乳、草木灰水、2%烧碱溶液等传统办法对环境进行消毒。消毒工作每天至少1次。消毒前要彻底清扫圈舍,以避免药效降低。

4、要按照“五不一处理”要求,严格处置病死猪及其产品。发现猪只生病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限制流动,同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出现猪只死亡,要在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法》和“五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不准随意丢弃病死猪,对病死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污染物进行焚烧、深埋和消毒的无害化处理。

5、做好免疫工作。对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必须实施免疫。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兽医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农户在购进仔猪时,报告兽医,由兽医确定免疫时间和病种,不要等畜牧部门开展春秋季防疫时才免疫,适时免疫效果更好。各养殖场户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相关病种的免疫。

6、预防性用药和对症治疗。可依照实际情况,针对性的使用一些药物对特定疾病进行预防,对发病猪只采取抗生素对症治疗,可辅以清热凉血败毒和通便宽肠的中药制剂。

姓名:蔡占奎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蔡徐农技信息中心

邮编:053400

电话:***

第二篇:精细养猪技术

符开星提出精细养猪理论,是把科学养猪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处理,都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下面是我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一、宏观的精细宏观的精细体现在猪场设计、品种选择、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模式等,这些都是在建场伊始就必须考虑到的,每一项的不到位、失误都会对以后的生产管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宏观精细是围棋上的布局(或战场上的布阵),每个棋子都经过精确计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猪场设计猪场设计是一次性的,它需要设计人员从地理环境、猪场规模、管理模式、发展思路多方面着想,如寒冷地区必须考虑冬季保温,炎热地区必须考虑夏季降温,大规模猪场必须考虑布局合理,周转便利,分期建设则要考虑一期工程的方位,以后建筑时对生产的影响,猪场密集地区则必须考虑严格的防御设施。以上这些每一个专业设计人员都能考虑到,但一些细节却是人们容易忽略的,我认为有以下几处:

1、严寒地区冬季舍内通风换气现在许多猪场都存在冬季通风换气不良现象,舍内经常保持高湿度、严重污浊的空气,对猪生长(主要是仔猪)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仔猪生长缓慢,疾病不断,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追根到底是因为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也曾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弥补,但收效甚微,重新改建又困难重重。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通风换气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2、严寒地区冬季入场消毒问题进场车辆通过消毒池对轮胎消毒是入场必经手续,但在零下30多度地区,这一办法无法实现。有的猪场采用机器喷雾消毒轮胎,由于每种消毒药都不可能杀灭所有病原,消毒区域往往变成了人为的传染源。但如果我们在场区设计时将购猪车辆限制在场区墙外,饲料原料库或成品库的设计避免了这些消毒手续,那么这些问题就简单多了。

3、炎热地区夏季防暑现在许多地区夏季防暑都主要用水,频繁用水给水处理、存放带来了压力。如果在建场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夏季的污水处理会让许多经营者焦头烂额,今天农户找来,明天环保找来,经营者的精力无法集中在生产中来,对生产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单元化饲养与全进全出单元化饲养全进全出对猪场防病,提高生产水平的好处,已为绝大多数养猪人士接受,但许多猪场由于设计的因素却无法办到,改建却又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如在建场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

5、猪场扩建猪场扩建时,施工人员和饲养人员混杂在一起,进出车辆人员繁杂,给疾病预防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造成大面积发病,这需要在设计时有计划将各种问题考虑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2000年河北省一猪场在扩建时带进了五号病;2002年夏,远方猪场扩建后发生圆环病毒病,都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其它影响因素还有交通信息、城市扩建区域等。所以在猪场设计时更要精细。

(二)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仅次于猪场设计的大问题,影响长远,一旦感到不适,要改变则需伤筋动骨。在我国品种引进时也曾经历了许多的不顺利,如迪卡猪引进后,由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导致以后无法推广。皮特兰猪有很高的瘦肉率,但却由于应激太大让一些养猪者望而却步。PIC是优秀的配套系猪种,但由于要求条件高,一些猪场引入后遭遇了大面积呼吸道病的传播,损失惨重。也曾在前几年,人们在引入高瘦肉率国外品种后,出现大批后备猪不发情,淘汰率曾高达30%以上。我们提倡精细养猪,在品种选择上,我们应注意什么?我认为,在考虑高生产性能,高瘦肉率和高饲料报酬的同时还要考虑到:

1、适应性所选品种应能适应当地气候,猪舍条件,饲养人员素质,猪场管理水平等。丹麦长白猪曾因不适应坚硬的水泥地面和粗放的饲养方式易患肢蹄病而无法推广。高瘦肉率品种没有高蛋白全价饲料,其生长速度比不上一般品种,广东猪种到北方,因气候冷,患风湿病而淘汰的猪不在少数。

2、必须了解原猪场的疾病情况现在流传一句话:“引种过程就是引病的过程”。如果不了解该场疫病情况,盲目引种,带进疾病的危害会远远超过种猪带来的效益。应该提前了解病情,加以防范,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做到引种防病两不误。

3、杂交利用两品种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其生产性能往往高于其父母平均数,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生产成绩的捷径。但有的品种间杂种优势明显,有的则不明显。如用生长速度快的杜洛克公猪和繁殖性能突出的长大二元母猪交配,产生的杂种优势很明显,在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其它的配套系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杂交利用的最佳组合,商品代猪在许多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选种时单纯地选择纯种猪作种,既增加了引种成本,又不能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生产不利。

(三)人才培养猪场用人不多但分工很细,干同一工种的人数有限,饲养又是技术性相对较强的,一旦某一环节人员断档,将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培养人才应是猪场始终坚持的方针。

1、培养后备人才现在养猪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长期稳定的现象不多,而一旦人员变动,会出现前后衔接不上。据我们了解,一个万头猪场,如果更换场长,新场长到位需一个月时间方能进入角色,技术人员理清头绪也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期间,生产水平降低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他们场内有后备力量接替,缓冲一下新旧人员交替,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损失,所以培养后备人才是一个场必不可少的程序。

2、培养多面手每一个猪场都应有几名多面手,他们不必要在各环节都精通,但却可适应各种。因为猪场职工经常会出现事假、病假、辞职等现象,多面手会在任何岗位人员断档时及时补上,稳定场内生产。这部分人需要重点培养,也可能他们将是场内生产管理的中坚力量。

3、培养新式人才时代在前进,猪场管理也在进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将代替陈旧的管理,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于社会。所以把新理念、新思维引入猪场,培养出适于现代管理的人才,是保证猪场不断发展壮大所必需的。饲养人员要进步,技术人员要进步,管理人员也要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长盛不衰。

(四)管理模式现在养猪企业多为私有或公有私营,管理模式为老板——场长——技术员——饲养员。老板多是手中有钱,但不懂技术和管理,他们把人权、财权控制在手,场长经理只是他们意图的具体执行者。这样的模式往往是失败的。经营不善时,老板会把责任推到场长身上,频繁更换管理人员,使管理没有连续性。如果我们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达到责权利三结合,更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精细之处在于,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具有的权力和生产目标,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发现每一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干适合于他们的,在他们顺利的时候,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顺利时应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指导,也就是精细之处是通过看他们做事,琢磨他们的心。宏观的管理是给每一个人一个可以唱戏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他们一块天地,让他们去开拓。

二、微观的精细微观的精细是砍价时的斤斤计较,是时的一丝不苟,是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不允许任何一处的疏忽。荀子说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项都有易被忽视的细节,注意他们,防范他们,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下面就养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列举出来:

(一)饲料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忽视的地方很多,抛开经营方面的砍价,就技术角度列举出来。

1、原料质量(1)玉米中的水份含水14%的玉米和含水20%的玉米,加工出的饲料不可能一样,能否以此调整配方。(2)鱼粉为饲料中营养变幅最大的一种,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3)玉米发霉玉米发霉后,不可大量用于饲料,但有人把发霉玉米用水洗后晾干出售,你能否发现是优是劣呢?(4)玉米中的杂质收购玉米时,你会把玉米中的杂质按比例刨除,但配合饲料时是否也把杂质考虑进去呢?(5)预混料、浓缩料中的部分营养,随时间延长在不断损失,我们在用快到失效期的料时,是否考虑到这些成分不足而加以补充。(6)现在人用食盐都必须用含碘食盐,同样地区,对人缺乏的是否也对猪缺乏呢?有几家饲料厂给猪使用含碘食盐呢?(7)石粉、氢钙用作饲料是有相关标准的,现在很少看见石粉包装有明确的厂址及联系方式、成分含量。(8)豆粕蛋白含量变动幅度大,再加上一些人为掺假,变化更大,又有几家对每次的进货进行化验分析呢?

2、饲料配合饲料配合是尽可能达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至少是主要成分的均衡。猪需要的是有效的营养,而不是营养物质的堆积,考虑到主要营养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均衡。(1)能量蛋白比更确切地说是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的比例,可消化能可从书上查到,而蛋白的可消化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据。常见错误之一是把粗蛋白当可消化蛋白对待,错误之二是单纯地按资料上介绍的可消化蛋白的累加。最合理比例则需要在实践中去证实。(2)钙、磷比一般饲料中,钙磷比多在1—1.5:1,但实际上,二者也不应是恒定的,特别是饲料中植酸磷不易被利用,其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磷的使用价值。饲料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及是否添加植酸酶对钙磷比例影响很大。(3)氨基酸中,赖氨酸、蛋胱氨酸及苏氨酸之间的比例生长猪,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人们会单纯地添加赖氨酸达到很高水平,就认为是优质饲料。其实,如果限制性氨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是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满足后,苏氨酸或蛋胱氨酸就可能变成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赖、蛋胱、苏氨酸的比例为1:0.6:0.65,在添加赖氨酸的同时不要忘记其它两种。(4)饲料配方应和气候(温度)结合起来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猪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的变化,如高温季节喂高能饲料或寒冷季节喂低能饲料,都是不适当的,它会造成部分营养的不足和部分营养的过剩。在不足20℃气温的仔培舍,给仔猪高蛋白饲料(高于18%),后果是仔猪生长缓慢,易闹病。(5)饲料配合应随原料成分而变动猪营养需要是调节杠杆,原料变了,饲料配方也应变化,用含水30%的玉米代替14%的玉米,只能造成能量严重不足。

3、饲料加工饲料加工对饲料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饲养阶段对粉碎的粒度要求不一,太细的料喂成年猪易致胃溃疡,太粗的料喂仔猪不易消化。饲料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很明显,如立式搅拌机需搅拌12分钟,卧式搅拌机需6-8分钟。边粉碎边出料的现象不只在一个猪场见过,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是部分甚至全部达不到全价性,会大大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真正优秀的饲料加工人员会考虑到不同饲料用不同的箩底,还会考虑到定期更换打锤以保证粉碎效果。

(二)饲养管理的精细之处这里需要精细之处太多,平时已为重视的地方不再重点讨论,这里仅就易被忽视的地方提出来,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猪群潜力,提高设施和人员利用率,在有限的种猪群规模条件下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猪,挖掘出各种猪的生产潜能。

1、种公猪有三种情况将导致公猪性欲下降和精液质量低劣,一是炎热气候,二是长期不用,三是在生病或注苗后,精液质量降低。环境温度高于32℃,公猪的性欲下降很快,而且精子活力下降。睾丸的温度保持在34-35℃,如环境温度太高,睾丸散热困难,睾丸温度会高于正常温度,这样,精子代谢加快,死亡速度也加快。所以炎热季节公猪精液中死精子比例很高,配种受胎率降低。长期不用的公猪,同样性欲降低,精液品质差,精液中会出现死精子很多,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所以合理使用公猪是应注意的事。如用长期不用的公猪配种,应舍弃第一次的精液,或选对母猪受胎影响不大的猪(如第四次配)。猪患热性病或注苗后,精子活力降低,特别是睾丸阴囊局部高烧往往会出现所射精子全部为死精的现象,配种时应注意。在配种利用强度方面,资料上一直提倡限制过度使用公猪,但在生产中,过度使用公猪的情况不多,公猪闲置不用的时候却很多,通过农村公猪配种站的实践和各猪场的体会,我认为,优良公猪每天使用2次并无大的问题,只要公猪营养能满足,长期使用更有利于保持公猪性欲,多次配种只是将每次射出的精液稀释而已。对受胎率影响不大。公猪疫苗注射后,一些疫苗会引起猪体温短时升高,影响精液品质。所以建议:在加强公猪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定期检测精液品质,是保证高配种受胎率的有力辅佐手段,特别是在炎夏,病后或注苗后更要加强检测。精细的公猪管理,会对价值高的公猪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种质资源。如定时驱赶运动,合理使用,日光浴,定期体检(体重,血液等),夏季安装空调也是必要的。

2、空怀母猪(含后备)现代化的科学饲养管理手段已足以让所有生下的活仔猪都长成肥猪。让母猪多产仔,缩短产仔间隔会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配种时机的掌握是人们非常头痛的事,特别是引入品种后备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一些人单凭压背反射鉴定发情及配种时机,往往使不少猪漏过,为此发情鉴定仍应以阴户红肿、粘液变化、压背反射为前题,再结合公猪试情四道手续为最佳。断奶后能否尽快发情配种是能否增加年产胎次的关键因素,在满足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用激素可缩短断奶后发情时间,提高受胎率。假如每猪每次缩短一天,受胎率提高5%,则可年增胎数0.02胎。如以100头母猪计,可增加2胎+11胎=13胎。(2.2×100÷114+220×5%)年可多产猪13×10=130头仔猪,增收7800元。而成本为220×7=1540(孕马血清),如用PG600为220×25=5500元,仍有2300元以上利润。再加上饲养130头猪到出栏的利润,效益是相当可观的。配种时,是否严格消毒影响也是巨大的,如因消毒不严造成的生殖道炎症比例占2%的话(实际上远高于此),每年一个规模猪场可少产100×2%×2.2=4.4胎,合44头仔猪,仔猪成本增加2640元,减少出栏猪利润1980元,合计经济损失4620元。母猪断奶后,应将膘情不一的猪分开,避免弱猪因受伤淘汰,并对瘦母猪补充营养,以促其尽快发情,如有疏忽,可能导致部分母猪及早淘汰(瘦弱母猪多为产仔多,带仔多,奶水好的母猪)。有两种维生素对配种后母猪怀孕成绩影响很大,VA和VE。在配种前几天,大剂量补充VA和VE可增加受胎率和活仔数,料中加青绿饲料也同样有这一功能。配种方式及次数对受胎影响很大,据《养猪学》200页,三次配比两次配产仔数多2.3头,双重配比单次配受胎率高27%,胎产仔数多3.4头,混合输精从产仔数,产仔窝重均优于单次种精液,这些技术的使用将给猪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在人工授精时,由于缺乏公猪效应,多次输精的优势更加明显。配种时应考虑到公母猪体格大小,公猪大母猪小或体弱,配种时压坏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实在调整不开,也应有人在旁辅佐,将公猪前腿抬起或把母猪挤在墙边。由于地面太滑,母猪站立不稳受伤的情况也很多,轻者当时配种失败,错过一个情期,重者失去使用价值。出现这样的损失是很可惜的。后备母猪发情延迟或经产母猪乏情是配种一大难题,可采取倒圈、并圈、舍外运动、增加营养等措施,仍不发情的只能采用激素催情,(催情措施另述)。

3、妊娠母猪单纯地看,妊娠母猪食欲旺盛,疾病少,管理很简单,但妊娠母猪的管理水平会影响到怀孕率的高低、活仔数及所占比例、初生前窝重及产后母猪泌乳性能。妊娠母猪的饲养,还必须保证在尽可能少用料的情况下产出体大健壮的仔猪。妊娠期间流产比例或空怀比例每增加1%将会对一个规模猪场造成2.2胎的损失(价值1300元),而死胎或木乃伊比例每增加1%,则会让一个规模猪场少产22头活仔猪,损失是很大的。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更要讲究科学:(1)最怕高营养的几个时期:配后3天,8-25天及中期的70-90天是三个严防高能时期,高的营养摄入将导致受精卵死亡,附植失败和乳腺发育不良,前两段的高营养摄入,使空怀比例升高,产仔数减少,后一段的高营养则使产后乳腺发育不良,泌乳性能下降。(2)引起死胎、木乃伊数量增多我认为,除和疾病有关外,还和怀孕期间母猪运动不足,体内血流不畅有关,这在一些定位栏和小群圈养的对比中得到证实。生产中,定位栏便于控制饲料,保持猪体膘情,流产比例少,但却易出现死胎,木乃伊比例大,弱仔比例大,难产率高,淘汰率高;而小圈饲养却不易控料,因此易造成前期空怀率高,后期流产比例大的弊端。(3)如何达到上述二者的和谐统一,以下方法可供参考:A、前后各20天定位栏饲养,中期小圈混养;B、全期小圈混养,前中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后期自由采食;C、全期定位栏,中期定时放出舍外活动。上面几种方法,既考虑了猪控料的需要,也考虑了猪活动的需要。(4)避免环境高温:高温对母猪的影响在配后3周和产前3周的影响最大,配后三周高温会增加受精卵死亡,影响胚胎在子宫的附植,而产前三周,由于仔猪生长过快,猪为对抗热应激会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仔猪血液供应不足,衰弱甚至死亡。其它时期,母猪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任何时期的长时间高温都不利于妊娠,孕期降温是炎热季节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5)怀孕检查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每一个空怀猪的出现,不仅仅是饲料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打乱产仔计划及畜群周转计划。如果空怀猪后期返情,还会由于发情猪的爬跨、乱拱引起其它母猪流产。孕检现在仍以返发情及外观变化为主要手段,在配后70天,母猪是否怀孕在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明显,注意观察就会很快发现:A、怀孕猪喜睡,空怀猪喜动。B、怀孕猪腰部下陷。C、怀孕猪毛光、顺溜。D、怀孕猪尾根夹紧,阴户紧缩。E、怀孕猪吃料快,空怀猪吃料慢。F、怀孕猪站立时,肷部向内陷,肚下沉。G、怀孕后期猪开始隆起,猪躺卧休息,可以看见胎动。以上几条,如饲养人员注意观察,70天前应将所有空怀母猪剔除。有经验的饲养员可推前到配后50天左右。孕期检查还有其它方法,如结合上述方法效果更好。(6)饲料供应孕期是母猪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限制饲养是业内人士公认的方法。但限制到什么程度,怎样限制却众说不一。猪的营养需要,受怀孕的不同时期,体重大小,母猪体况,胎次季节等因素影响。在严格限制饲养的前提下,必须考虑上述各因素。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头猪都制订饲养方案,但至少应制订出一个范围,如后备猪给料标准,体弱猪给料标准,不同体重给料标准等,最后综合几种方案,就可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节省饲料,又不影响母仔发育,达到理想的程度。前中期,降低蛋白供应量是降低成本的途径,因现在几乎所有怀孕猪日粮都存在蛋白偏高的现象,前中期如以豆粕为主,则有12-13%的粗蛋白即可满足,不必太高,而头胎母猪日粮中粗蛋白应高于这个标准,在14%以上,因其体重仍在增长。如何调整饲料配方,应引起猪场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7)母猪怀孕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并圈。B、剧烈运动。C、密度过大。D、用药不当。E、打或摔。本人总结了以下顺口溜:“一怕饲料冰冷不化,二怕地面又光又滑,三怕同伴瞎挤乱拱,四怕主人产期记差。”专门针对怀孕后期母猪。怀孕母猪饲养,如能在原先基础上由每头母猪每年产活仔猪22头提高到25头,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益。这需要我们在上述各个细节上下功夫。以细求存,以精取胜,是养猪行业取胜的法宝。

4、哺乳母猪及仔猪有人说:“哺乳期饲养靠细心和辛苦”,许多猪场已做到了这一点,相对于前几年的饲养,现在的哺乳期饲养成绩是最让人满意的,绝大部分猪场能达到哺乳期成活率90%以上,甚至95%以上,断奶体重达到7公斤甚至9公斤以上,这成绩来自于饲养条件的改善,来自于饲料档次的提高,来自于先进的饲养模式,更来自于饲养人员的细心劳作。(1)成功经验A、母猪上床前彻底清理消毒产仔舍,并空舍5天以上。空舍消毒做到清-冲-消-薰-空五个环节的连续作业。B、上床母猪先洗澡,后消毒,洗去身上污物,不让任何东西带上产床,特别注意的是蹄部的冲洗消毒。C、母猪排便后,立即清除,产床上不留粪便。如母猪沾上粪便,应立即用消毒抹布擦净。D、创造适合小猪生存的一切有利条件,保温箱,插板,底部铺板,上面的盖,烤灯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仔猪所需环境条件。E、合理的保健措施:如三天内补铁,三针保健,补硒,母猪产前后药物预防等,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侵害。F、精细的饲养管理:如初生后当天,必须保证每个仔猪都吃上初乳,合理的并窝、寄养。观察仔猪温度是否合适不是单纯信赖温度计,而是看小猪躺卧姿势,热时喘气急促,冷时扎堆,适宜时均匀散开,躺姿舒适。对母猪的饲养有计划地供料。母猪产前后的护理已列入计划,如产前后母猪料中添加抗菌药物,给以优质易消化饲料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母猪健康与产奶及断奶后配种的需要。一些猪产后出现子宫炎,饲养员会主动用药水冲洗,发炎时,他们除全身用药外,多次人工按摩无疑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对母仔无微不至的照顾,换来了高成活率和大断奶体重的优良成绩。哺乳期仔猪成活率达98%以上,已不再是新鲜事。(2)哺乳期母猪和仔猪饲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后炎比例大,母猪奶水不足,断奶仔猪体重不均,整齐度差,断奶后仔猪掉膘严重等,需要在管理上更细,技术上更新,以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A、上床母猪的例行检查:上床检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母猪乳腺发育是否有炎症;二是是否有消化道疾病,如采食量少、粪便干燥等。这两项对产后泌乳及乳质有很大的影响。如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有效避免母猪无奶和仔猪生后腹泻(多与乳腺炎有关)。B、及时发现吃奶不足的仔猪。仔猪吃奶不足有如下表现:乱跑乱叫、无固定奶头、肚瘪、迟迟不离母猪身边等。发现这样的小猪应给它找个吃奶的机会或人工补奶。这些猪如不采取措施将会是最早死亡的猪。C、病弱猪的合理护理:现阶段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吃奶不足,缺糖衰竭死亡;B、拉稀脱水死亡;C、体弱猪让母猪压死。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缺奶猪补奶、拉稀的猪补液,体弱猪人工控制出窝次数,定时吃奶,可大大降低仔猪死亡率。D、产仔舍温度控制:这是许多猪场存在的问题,为了给仔猪提温,却提高了整个猪舍的温度,如果母猪处于25℃环境会明显减少采食量,甚至出现喘气症状,供温在20~22℃为合理范围,对母猪健康及产奶有好处。E、小猪拉稀时,别忘了从大猪身上找原因,小猪拉稀很多时候和大猪奶少有关。如大猪炎时,小猪最易拉稀。

5、断奶仔猪饲养近年来,断奶仔猪饲养成了规模猪场十分头疼的事,各种疾病接连不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损失相当惨重。但通过对一些猪场的调查了解,每个猪场在饲养管理上都存在明显的漏洞,就是这些漏洞给了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而这些漏洞却是由于一些细节没有注意所造成的,精细养猪将有效地避免这些漏洞的出现。针对仔培猪发病死亡原因分析,我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表示了发病过程:(表以后再做)。看上面图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因素无法避免,只能设法将其对仔猪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如母体抗原消失)。只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发病与抗病是一对矛盾,是强弱力量的对比,我强彼弱,病不易发作,彼强我弱则病大面积的流行。如果我们的防病措施细到一定程度,就会拒病于千里之外。(1)、全进全出避免水平传播。如果断奶猪群仍保持原有的健康状态,转到新的清洁的环境中,无新病原干扰,它们仍会保持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使仔猪顺利渡过危险期,但仍需要注意。(2)、转出的猪都是健康无病的猪,一些人误认为全进全出就是不管好坏、大小、强弱同时转出,这是错误的。因为弱猪、病猪易受感染,发病后会大量排毒造成全群感染,如无这些病猪,少量的病原未必能打动健康状态的猪。(3)、加强消毒,杀灭病源消毒有进猪前的彻底消毒、进舍时的药水盆消毒、定期的带猪消毒等。A、进猪前的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先冲洗后消毒,用水将大部分脏物、病原冲走,消毒时就可轻易将暴露在外的病原杀死,如脏物未冲净,消毒不可能彻底。

2、注意一些容易忽视的角落,如料槽、屋顶、水嘴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也是危害最大的地方,决不能放过。

3、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如消毒药是否广谱、消毒药的质量、药物稀释浓度、用量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4、进猪前的空舍是十分必要的,是彻底根除病源的后续手段。B、进、出舍时的药水盆消毒要注意的是药水必须勤换,如火碱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就会变成无消毒作用的碳酸钠。C、定期带猪消毒,这是将潜入猪舍的病源及时杀死的有效措施,如果一些病源从空气中进入猪舍,在其大量繁殖时及时杀死,可有效地防止疾病传播。因病原致病是毒力、数量、抗药力的三方因素的综合体现。(4)、定期药物预防,防止病原在体内滋生,在转群前后等易造成抗病力降低时期,给料中加药,可有效阻止病原在体内的繁殖,使其不能达到致病的数量,这在用药时应使用广谱药物或几种药物的组合,同时应有针对性。如支原体高发区应针对支原体,副嗜血杆菌病高发区针对副嗜血杆病。(5)、减轻应激任何一个大的应激都将导致抗病能力的降低,断奶、转群、换料、环境改变、并圈、注苗等。A、断奶,断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断奶时不改变其它条件,应激也并不是太大,几天后仔猪就会适应,这也就是断奶后在原圈多养一周的道理。B、转群,转群时如能由原饲养员操作,减少因生人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效地降低应激。C、换料,换料要缓不能急,突然改变猪消化道环境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D、并圈,转群尽可能保持原圈。E、注苗,在其它应激比较集中的时期,尽可以减少注苗次数或不注苗,因注苗本身是一种应激,同时应激高时免疫力下降会影响注苗效果。F、环境应激,这是所有应激中最大的一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的变化。

6、认为断奶后温度应降低,这是一种错误,仔猪断奶后各种因素造成抗病能力降低,特别是能量供应不足,需要较断奶前更高一些的温度。

7、周围环境影响体温,仔猪在产仔舍的生活环境有保温箱、垫板、烤灯,在舍内温度20℃左右仍生长正常,而到了仔培舍仍以这个温度给仔猪则不行了,有无保温箱、垫板、烤灯为仔猪提供的温度是不同的,如暴露在网上给25℃温度,可能不如散在木板上给23℃的温度更适宜。

8、在避免环境应激方面,我建议仍保持产房的各种条件,如保温箱、铺板、烤灯。随日龄的加大,逐渐撤走这些条件,如一周后先撤走烤灯;二周后撤保温箱;三周后撤铺板;五周后室温降到20℃左右,以适应转出后的低温环境,这一方法我们在一些养猪场试用得到十分满意的效果。G、时刻注意疾病动态,将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任何一种病都有一个从轻到重的过程,也都有一些发病前的征兆。如传染病来临前都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呼吸道病的传播首先发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大批的传染首先是从部分开始。我们曾对一群患呼吸道病的猪群采用重症隔离、轻症就地、全群用药的办法,一周时间将猪群恢复正常。我们当时是每人负责一个单元,在晚上坚守猪舍2个小时,发现有咳嗽症状,立即记录并进行,三天后咳嗽猪越来越少,并逐渐的恢复正常。这样做需要我们饲养人员要细心观察,以下几处是我们注意的重点:

1、采食量,所有传染病发生都会使猪采食量减少;

2、活动状态,猪患病并不马上显示出典型特征,而先是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活动减少;

3、眼神,健康猪的眼神发亮,水灵灵的,给人一种机灵的活泼的感觉,而病猪则会见人后眼无神,半睁半闭或稍睁后又闭上,无精打采的;

4、其它,如在不冷的时候扎堆,个别猪睡时独处等都是患病征兆,应引起注意。当然养好仔培猪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们把每件事都想在前边,避免每一种不利于仔猪的因素出现,仔培舍就会再次变成轻松愉快的“养生堂”。

9、育肥猪饲养育肥猪是从体重25-90kg阶段的猪,增重为65kg,饲料消耗为全群饲料消耗的67%,该期死亡率相对较低,降低料肉比是该阶段的重点。不少人认为育肥猪好养,只要按时加料,清粪,病猪就行了。都是力气活,不需花太多心思,不需多高技术。这就容易忽视技术的重要性。下面是对育肥影响大的因素。<1温度育肥猪最适环境温度为16-21℃,该阶段生长速度最快,料肉比最合理,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快速生长和饲料利用。以前我曾做过多次饲料方面试验,但每次试验不同栏位的试验结果,有时差异很大,发现一些试验中靠近门口的猪栏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都比其它栏高,我当时把这一起名为“边界效应”,后来我把做过的十几次试验全部拿出来分析发现只有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有此现象,而冬季边上的猪反而生长的慢而费料。分析原因是因为靠近门的猪空气流通较好,减轻了猪对炎热的感受,而中间位置的猪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发,猪长期生活在比较高的温度环境中,不利于生长;同样道理冬季气温太低也不利于猪生长和饲料利用,2002年秋冬,我们在一个猪场内实行了每天关门冲圈的方法,保证猪舍温度全部保持在16-25℃范围内,猪生长正常患病少。为此,夏季的防暑,与冬天的升温是提高生长速度及饲料报酬的必然途径。生产中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环境条件,灵活运用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夏季喷水降温只能将温度降到28℃时,如加大空气流动,可能会使猪有22℃的感觉,而冬天减少风流量,也同样起到适温时的效果。<2疾病育肥期间病少,能致猪死亡的病更少,所以不少人忽视这个问题,只是在病重时才重视,以不死猪为原则。所以猪群中有咳嗽猪没有管,生长慢没人管,却不知这些猪却在影响着整群的利润。同样的猪正常情况下,生长速度相差不大,如到出栏时体重差异很大,就说明一部分猪吃了该吃的料却没有长肉,如果相差20斤,那么这20斤就是因疾病或其它原因带来的损失。剔除僵猪、消灭慢性病是育肥猪管理的重中之重,育肥猪的精细管理不仅是要治活重病猪而更重要的是消除慢性病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将疾病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消除慢性病可采用以下步骤:

1、全群用药一周,同时将无价值的猪淘汰;

2、一周后再从中挑出病弱猪进行,使全群猪健康正常;

3、定期或不定期对猪群进行药物预防。〈3〉按性别分群饲养已有许多资料介绍,育肥时期,公猪、母猪、去势猪的蛋白沉积和脂肪沉积是有差别的,相同饲养条件下,小公猪生长速度更快,瘦肉比例更高,其次是小母猪,再次是去势肥猪,它们对饲料的要求也就产生了差别,给小公猪以高蛋白饲料,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潜能,生长速度加快,饲料报酬增高。而如给去势肥猪高蛋白饲料,多余的蛋白并不能转化为瘦肉,而是变成脂肪沉积下来,所以针对性地给小公猪、小母猪、去势肥猪不同的营养水平,将更有利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饲料成本的降低。小公猪在稳定环境下,体重100公斤内其肉质肉味与其它猪相差不大,国外一些猪场并不给公猪去势。如果我们市场上公猪销售价比其它猪低0.1元/市斤的话,那公猪饲料方面节约的成本足以弥补低的损失。

10、苍蝇与老鼠没有人报道过猪场的一个苍蝇或一个老鼠一年能消耗多少饲料,但可以证实的一点是它们都是以吃猪饲料为生的。当我们发现自由采食槽顶部饲料经一个晚上变平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潮拌料放置半天后,上部饲料大部分变成纤维含量高的麸皮时,我们知道是老鼠和苍蝇已经吃掉了我们的利润。苍蝇和老鼠的危害远不至此,疾病的传播会给猪场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当我们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猪舍的时候,却没能阻止苍蝇和老鼠的进入。苍蝇的危害还在于使猪不能安定地休息,老鼠却会破坏房屋建筑,如采用石棉瓦、泡沫板材料做房顶的,老鼠会在一年内将屋顶的泡沫材料咬得支离破碎,失去有效的保温性能。灭蝇灭鼠势在必行。(1)灭蝇苍蝇是在猪粪中产卵孵化的,阻止了苍蝇的繁殖也就大大减少了苍蝇的数量。我们曾采用定期舍内药物灭蝇的同时,用塑料布将新鲜猪粪盖严,使有蝇卵的猪粪断绝空气的供应,无数蝇蛆会很快死亡。这个方法的灭蝇效果十分显著。当然,有条件的猪场专设封闭的贮粪池效果更好。(2)灭鼠老鼠不同于苍蝇,它的生存、繁殖需要一定空间,至少需要一个鼠洞。规模猪场的场内空地面积很少,每周一次检查空地鼠洞并及时采用水灌等办法消灭洞内老鼠,并定期投药,可有效地控制老鼠的数量。我们曾用过悬赏抓老鼠的办法,每个职工动员起来,抓住老鼠有奖,会在短时间内消灭大批老鼠。猪场的精细管理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给我们创造效益的细节,果真如此,猪场的生产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会大幅度增长。希望我们养猪行业的老板、场长、技术员、饲养员共同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精细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次简单劳动。

第三篇:大棚发酵床养猪技术

大棚发酵床养猪技术

养殖能致富,模式来帮助。养猪要发家,得用好方法。说起养猪我们都不陌生,但要说将猪放到大棚里养,你可能会觉得稀奇。用大棚养猪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养猪法,这一创想来源于反季节蔬菜大棚的启示。比起传统养猪法来说大棚养猪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大棚可以显著提高棚内温度,使猪在三九天也能正常生长,从而缩短了养猪的商品周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东北的李师傅就是最早采用大棚养猪的专业户之一,但在养殖过程中她发现单纯的大棚养猪,虽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每天要清理粪尿,需要大量的劳力,费水费电还污染环境。昼夜温差大,难以保持均衡的温度等。如何弥补大棚养猪的不足成了困扰她的一个难题,问专家、查资料,有一天当她在电视上看到 采用发酵床养猪的节目后,她的眼前一亮,发现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缺点,大棚可以为发酵床的发酵提供充足的光照,发酵床可以使养殖棚内的温度恒定还不用每天清理地面。发酵床可以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发酵床简单地说就是由微生物垫料堆起来的“床”体。微生物垫料是由锯末、稻壳、棉籽壳粉、椰子壳粉、花生壳等含粗纤维高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合有益微生物菌种和其它营养物质制作而成。有益微生物可使猪粪、尿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形成猪爱吃的菌体蛋白,从而将猪舍发酵床演变成微生态饲料加工厂。后经多方打听,李师傅联系到了做发酵床的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结合自身的养殖经验,将大棚和发酵床结合起来,创出了一条更高效的养殖模式,并已经在华北、东北等很多地区推广开来。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向您详细介绍这种新型养猪模式——大棚与发酵床相结合养猪法。

大棚与发酵床相结合的优势具体有哪些呢? 一.优势分析

1.育肥周期短,能提前出栏

大棚采光好,在冬季,能充分吸收阳光来提高棚舍的温度,另外发酵床通过发酵产生热量,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猪舍的温度;二者结合,即使在“三九”天,大棚内的温度白天也可达18至25摄氏度,到了晚上,发酵床能持续持续提供热能,使棚内温度还能保持10摄氏度以上,大大减少了猪体能量的散失,加快了猪的增重速度,使它们至少能提前1个月出栏。2.猪肉品质高

大棚猪舍可以随时揭膜换气,长期保持圈舍内空气清新,提高了猪的抗病能力;发酵床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可以抑制各种病原体的入侵,并且能充分分解猪粪、尿,猪舍里不产生臭气和氨气,不需用水冲洗;可大大降低猪得呼吸道等方面疾病的几率。猪不得病,猪肉的品质自然也就高了。3.养殖效益高

用大棚养猪一年可以出三栏生猪,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在发酵床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有益菌的发酵,部分垫料和猪粪、尿可分解转化为易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其中菌体蛋白和活菌本身可改善猪肠道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节省精饲料10%左右。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一个人就可以饲养500头左右的育肥猪。另外猪很少得病,减少了药品的投入,不用安装保温灯,不必冲洗猪粪,可节电、节水达80%以上,成本降低了,效益提高了。4.卫生环保

同时,猪舍的环境也改善了,步入了无污染、无臭气的生态养猪时代。有效解决了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了解了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的优势后,来看一看它的基础设施是如何建造的吧!首先是大棚的搭建。二.大棚的搭建

养猪用的大棚一般有三种形式:双斜面大棚,单斜面大棚和拱形大棚.双斜面大棚的前后屋面都覆盖塑料膜,采光面积大;单斜面大棚只在向阳面或向阳面的下半部覆盖塑料膜,采光面较小。拱形大棚的采光面积和棚内空间面积都较大、但造价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东北地区一般采用双斜面大棚,华北地区一般采用单斜面大棚或拱形大棚,为什么地区不同采用的大棚形式也不同呢?

下面我们以东北地区使用的双斜面大棚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养猪大棚的建造。1.选址

大棚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源微生物污染,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离公路至少100米远的地方,另外应保证猪舍的周边有水源清洁,取水方便,且处于住房的下风或偏风方向。2.大棚的外部结构

为了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光照,棚与棚之间的前后距离应在20米以上,左右距离应在15米以上,坐北朝南。双斜面大棚从外形上看跟农村的房舍很像,四面的墙由砖砌成,不过它的棚顶是用塑料膜覆盖的。这个双斜面大棚的长度为25米,跨度为9米。大棚的外部结构包括砖墙、门窗、棚顶,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它们是如何建造的。①.砖墙

双斜面大棚的砖墙跟房子的砖墙的垒砌方法是一样的。山墙的高度为2.5米,南北墙的高度为1.8米,最好用空心砖垒砌而成。因为空心砖质轻、强度高、保温、隔音降噪性能好,而且环保。为了提高棚舍的保温性能,要在砖墙上抹一层水泥。

在建设大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建得太矮。矮小的大棚虽然节省成本,却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一是棚舍空间狭小,饲养管理不便。二是受热面积小,不利于保温。三是不利于通风的控制。四是塑料膜坡度过小,膜上的水珠容易滴入舍内地面,使舍内湿度过大。一般来说,养猪大棚的山墙高最低应为2米,跨度最小应为4.5米。②.门窗 在山墙上设置一个高2米,宽1.2米的门,门两侧各留一扇窗。南北墙分别有9个窗户,对称布置,便于通风。所有窗户的规格统一为1.5米高,1.5米宽,窗台距离地面20厘米左右。这样在夏季可以很好地帮助发酵床散热。窗户内侧装上结实的铁网,外侧订上纱窗,可以防止苍蝇蚊子等飞入猪舍内,为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③.棚顶

棚顶用塑料膜覆盖,最好选用流滴消雾膜,这种膜不易凝结水滴,且采光较好。这样棚舍就不会因为薄膜凝结的水珠滴在地面而过于潮湿;在冬季,棚内还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棚顶留出四个天窗,均匀分布,天窗的规格为0.5米长,0.5米宽。

到这里大棚的外部结构就建好了,为了场区优美,还可以在墙体上刷上彩色涂料。

3.大棚的内部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看下大棚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吧!①.内部主体结构

大棚的内部主体结构由许多个木质的三角体组成,这些三角体由南北墙和两排木柱子支撑。这样的结构既节省成本又稳定坚固,抗风雪能力较好。这个夹角叫屋面角度,屋面角度越大,薄膜的采光越好。纬度越高的地区,在建设棚舍的时候应该把它设置得更大一些;纬度越低的地方应该把它设置得较小一些。屋面角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砖墙的高低和跨度的大小来调整。一般来说,处在北纬45度附近的地区,屋面角度的大小应在120度左右。

②.管理通道

在棚内地面的正中间要留一条宽为1.5米的管理通道,用水泥铺设,便于日常的管理、通行。③.食槽

在管理通道的两边修建宽30厘米,深为10厘米左右的水泥食槽。

④.发酵床坑

发酵床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一般采用地上式发酵床,相反,雨水少,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一般采用地下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围起一个高于地面80-100厘米的水泥槽,地下式发酵床是向地下挖一个80-100厘米深的坑,我们叫它发酵床坑。在这里,发酵床坑位于管理通道的两侧。

⑤.其它设施

另外养猪大棚内还需自动饮水和照明装置,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室内装上摄像头,这样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猪舍的画面,便于随时观察舍内的状况。

三.垫料的制作和铺设

垫料是发酵床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让我们看下它是如何制作的!

1.垫料的制作 垫料是由锯末、稻壳、棉籽壳粉、椰子壳粉、花生壳等含粗纤维高的一种或几种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畜牧盐、黄土、液体混合菌种组成。下面我们以稻壳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垫料的制作。1立方米的发酵床需要的材料和重量为:稻壳50千克,畜牧盐450克,黄土60千克,液体混合菌1千克。首先把土撒在稻壳上,用铁锨混合均匀。不能使用受到污染的土,土的湿度应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把畜牧盐均匀撒在稻壳上,边撒边翻稻壳。让液体混合菌溶入25千克清水中,然后泼在稻壳上,一边泼一边翻起稻壳,使菌种均匀分布。最后用清水浇在稻壳上面来调节垫料的湿度,垫料的湿度以随手抓一把握紧能感觉到湿润、但不滴水,松开不成团为最合适。到这里,垫料就制作好了,下面看下该如何铺设垫料。

2.垫料的铺设

新挖的发酵床坑如果搁置时间太久会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入,湿度也会降低,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发酵,所以应及时往坑里铺垫料。新坑的搁置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天。如果搁置时间太久,铺设垫料前应除去表面的旧土。玉米秸秆通风好,能为好氧发酵菌提供氧气,而好氧发酵菌在发酵床中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所以应先在坑底铺设一层没有霉变的玉米秸秆,不用粉碎。秸秆铺完后把垫料填在坑里,用工具把垫料抚平即可。新建发酵床的厚度要根据季节而定,夏季新建发酵床的厚度应在30-40厘米之间,因为新建发酵床产热多,夏季温度也高,采用这样的厚度不仅减少了发酵床的发热量,猪也可以随时把垫料拱翻到底使发酵床内部更多的热量散发出来。冬季新建发酵床的厚度在80-100厘米之间,春秋季节在40-80厘米之间。发酵床可以用围栏隔开,围栏高1米即可。

发酵床的核心是微生物,也就是菌种,那现在用作发酵床的菌种有哪些形式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猪进圈时间及饲养密度 1.猪进圈时间

在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发酵快,发酵床做好后可以让猪直接进圈。在冬季,微生物发酵慢,不能及时分解猪的粪尿,如果猪直接进圈会对发酵床造成破坏。所以在冬季要等发酵床制作完成5-7天后才能让猪进圈,这时候的发酵床已经完全发酵,猪的吃喝拉撒就不会影响发酵床的正常发酵了。在春季和秋季,要等发酵床制作完成3-4天后才能让猪进圈。2.饲养密度

发酵床分解转化猪粪、尿的能力有限,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发酵床就不能及时分解废物,猪粪、尿就会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甚至会影响发酵床的正常发酵;如果饲养密度过小,不能充分利用发酵床,就会增加饲养成本。所以用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掌握好饲养密度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仔猪的饲养密度为0.8平方米每头;育成猪的饲养密度为:100斤以下的育成猪1.2平方米每头,100斤以上的育成猪1.5平方米每头;母猪的饲养密度为:空怀期的母猪2平方米每头,妊娠期的母猪3平方米每头,哺乳期的母猪4平方米每头,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要单圈饲养;种公猪的饲养密度为3平方米每头,要单圈饲养。五.日常管理

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在管理上相对较为简单,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管理不当,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1.发酵床管理

发酵床的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看下如何进行发酵床的管理。①.翻动菌床

在冬季,如果发现发酵床板结,应及时翻动菌床,进行30-40厘米的深翻,使垫料疏松,充分发酵。在夏季发酵床温度较高时,也应进行30-40厘米的深翻,这样能够让垫料中的储备热量散发出来,降低发酵床的温度。②.垫料厚度

在春末和夏初气温升高时,应逐渐降低发酵床的高度。南方的夏季垫料的厚度建议为30厘米,北方为40厘米,等进入秋冬季天气变冷时再慢慢增加垫料。③.添加垫料

如果发现发酵床面下沉10厘米以上,应及时补充垫料。除了补充垫料,那要不要定期更换发酵床呢? ④.垫料温度

垫料的温度是否适宜可以通过“一看一测”来检查。看就是看生猪的反应,如果生猪都集中在一起睡,说明温度偏低;如果都分散睡,说明温度正常;如果生猪不活动,且食欲下降,说明温度偏高。测是用温度计测量垫料的温度,测量时把温度计埋在垫料下面20-30厘米处,10分钟后取出。夏季垫料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冬季控制在50度左右。⑤.垫料湿度

垫料的湿度影响微生物的发酵强度,湿度越大,发酵强度也越大。所以在夏季应降低垫料的湿度,垫料水分逐步控制在37-4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不受影响,同时又可以控制发酵强度,避免发酵产生高温及高湿;冬季温度低,应适当增加垫料湿度,使发酵强度加大,提高发酵床的温度。冬季垫料的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当湿度低于要求时,可以向发酵床表面洒水,在夏季这样做不但能调节垫料的湿度,还能防止发酵床表面过于干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2.疏粪管理

疏粪管理就是把过于集中的粪便分散均匀掩埋在垫料里面。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均匀散在垫料上,才能让垫料尽快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猪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 3.饲喂管理

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在饲喂量方面应有所控制,一般饲喂量减少到用水泥地养殖的80%-90%左右,以增加猪在圈舍内的翻动,这样既帮助垫料翻倒散热,又节省了饲料,降低料肉比。在夏季,发酵床的高度要降低到30-40厘米,断奶仔猪和妊娠母猪攀不到水泥食槽,也就吃不到食槽里的饲料,应在圈内设置移动食槽。每次饲喂前用清水把食槽清洗干净.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具体的饲喂方法为:断奶仔猪饲喂仔猪颗粒配合饲料,每天4次,每次125克每头;育肥猪的饲料配制为:豆粕百分之二十,玉米面百分之六十五,麸皮百分之十五,每天饲喂2次,每次1千克每头;种猪的饲料配制为:种猪配合饲料百分之十五,麸皮百分之十,玉米面百分之六十,花生壳百分之十五,每天饲喂2次,每次1.25千克。4.通风

在冬季,为了保温,大棚猪舍封闭比较严实,基本不通风。猪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棚舍内含氧量又低,猪就容易生病。所以在冬季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利用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冬季通风一般只需要打开棚顶的天窗。在夏季天气晴朗时可一天24小时打开全部窗户通风,天气不好时要关闭部分窗户。春秋两季白天打开窗户通风,晚上要关闭窗户。夏季通风时可以在门的内侧装上一个暂时的纱窗门,夏季只需要使用纱窗门即可,这样即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又能防止苍蝇蚊子飞入大棚内。5.保温

冬季来临时要在大棚上面覆盖草帘子,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天气好时,可以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打开部分草帘子,使塑料薄膜采光对大棚猪舍进行加温。另外要在门内侧订上棉褥子,防止开门时贼风进入猪舍内。6.降温防暑

夏季阳光强烈,塑料薄膜不断采光对棚舍加温,再加上发酵床发酵产生的热量,棚舍内的温度可以达到很高,所以在夏季应做好降温防暑的工作。①.覆盖遮阳网

夏季来临时要在大棚上面覆盖遮阳网,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防暑的作用。②.减小养殖密度

猪群饲养密度越小,散发的热量就越少,舍温也就越低;所以在夏季可适当减小养殖密度,③.修建水泥台

在有些地区夏季温度很高,可以在圈内修建水泥台。水泥台具有吸热降温的作用,能有效减少猪的热应激反应。水泥台的面积大小为猪圈的三分之一。猪在水泥台上休息,会把粪尿拉在水泥台上,要及时清扫,为猪提供一个干净的休息环境。清扫时把废物扫到发酵床上,再把猪粪深埋即可。7.监控、巡棚管理

①.监控

摄像监控不但能随时观察生猪的吃食、休息情况,还能观察棚舍的安全情况。养猪大棚内部的木质结构,棚顶的塑料薄膜,都是易燃物,容易发生火灾,每天应派专门的负责人定时通过监控观察。②.巡棚

每天不定时到棚内查看,观察猪的生长情况,检查棚内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夏季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30度以下,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冬季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5度左右,湿度控制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查棚时还要检查垫料的发酵是否正常,如果垫料的温度湿度都适宜并且没有臭味说明垫料发酵正常。另外在巡棚时要查看塑料薄膜有没有破损的地方,如果有,应及时修补,以免雨雪或贼风通过破损的洞口进入棚舍内,影响棚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修补时可用透明胶粘贴.8.消毒管理

发酵床的发酵是有益菌的发酵,如果有未经过消毒的人员或车辆进入棚舍内,带来的有害菌会影响有益菌的生长,从而会影响到发酵床的正常工作.所以进入养殖场前,必须进行消毒.在养殖场的大门口设置一个消毒池,旁边建一个消毒室,要保证每个人用紫外线消毒15分钟.六.卫生防疫 1.卫生

用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的卫生管理相对简单,每天只要清扫两次管理通道,保持通道干净整洁即可.2.防疫

仔猪或刚进圈的猪都要进行常规的防疫程序,具体的防疫方法跟用其它模式养猪的防疫程序是一样的。

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而且环保,是解决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好方法,也为农村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新模式。

第四篇:养猪技术试题及答案

分得 址地 名姓

——

一、填空题

——

1、因经济用途不同,猪可分为脂肪型、肉用型、肉脂兼用三种类型。我国的东北民猪和哈白猪属于兼用型品种猪,而外引的长白猪与杜洛克则为 肉用 型品种猪。——

2、科学养猪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生理阶段的猪,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采用不同的日粮及饲养方式。按照这一要求,生产上对初次配种的妊娠母猪通常应采用步—步高的饲养方式;对产后体况较为瘦弱的泌乳期母猪则宜采用 前高后低 的饲养方式。——

3、母猪的妊娠期为三个月三个星期零三天,这种推算预产期的方法称为三三三法。——

4、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休情期持续大约14天。

5、引进猪种的初情期大约200天左右,而我国地方猪种平均只有 98 天。

——

6、对于引进猪种,通常青年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要求为 7-8月龄、体重110-130Kg。

——

7、在没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单独饲喂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妊娠母猪每天饲喂 1.8-2.7 kg饲料是适宜的。——

8、长白猪的一个突出的品种特征是耳朵下垂。

——

9、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 114 天,仔猪适宜的断奶时间一般为21-35天,断奶至再发情时间一般为7-10天。

——

10、在肉猪生产中,如果有良好的饲料与环境条件,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获得高的日增重,而不过分强调瘦肉率,这种情况下最佳的肥育方式应为 直线肥育法。——

11、猪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仅次于 鸡,而高于牛和羊。——

12、与牛羊相比猪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能力 差。

——

13、猪的产仔数、日增重和背膘厚的估计遗传力分别为0.1、0.3 和0.5。——

14、四段饲养工艺流程包括空怀及妊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和生长育肥期。

15、当情期受胎率为90%,哺乳期为28天,断奶至发情间隔为7天时,母猪的繁殖周期为151天。——

16、断奶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寒冷、饥饿、挤压和疾病。——

17、猪的性行为包括 发情、求偶和交配行为。

——

18、为了提高配种妊娠率,通常要在母猪配种后 21 天前后检查母猪是否返情。——

19、养好仔猪的三个关键时期包括 生后3天、3日龄到3周龄和3周龄到断奶。——20、初生仔猪的体温为 38.5,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2。——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猪的泌乳力常常用(C)来表示。

11、下列有关初乳的营养作用不正确的是(D)。——A.14日龄窝重B.18日龄窝重 A.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三倍B.含有免疫球蛋白 —C.21日龄窝重D.28日龄窝重 C.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D.含有很高的糖 ——

2、利用B超对母猪妊娠诊断时,检出率较高的时间是配种后的第(D)。

12、“公的好,母的好,后代错不了”指的是(B)。——A.18天B.21天C.25天D.28天 A.异质选配B.同质选配C.亲缘选配D.近交 ——

3、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B)的种质特性。

13、母猪分娩时,胎儿平均出生间隔约为(C)。

——A.肉质优良B.瘦肉率高C.耐粗饲D.抗病性强 A.5~6分钟B.8~10分钟C.15~20分钟D.25~30分钟

4、初生仔猪在出生头3天内必须补铁,目的是为了(B)。

14、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

引入品种3个大类型。

A.提高日增重B.防止缺铁性贫血C.防止下痢D.增强免疫力 A、来源B、大小C、形体D、数量

5、给仔猪喂开食料的适宜时间为(A)。

15、滴水损失与肌肉系水力呈负相关,一般情况下,滴水损失不超过()。A.1周龄B.2周龄C.3周龄D.4周龄 A、10% B、20% C、30% D、40%

6、生长育肥猪的最佳环境温度为(C)。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母猪的繁殖周期的是(A)A.15℃B.18℃C.20℃D.25℃ A.发情期 B.空怀期 C.妊娠期 D.哺乳期

7、目前引进猪种的瘦肉率约为(C)。

17、猪舍类型按猪栏排列形式可分为(A)A.40%~50%B.50%~60%C.60%~70%D.70%~80% A.双列式 B.双坡式 C.单坡式 D.钟楼式

8、猪休情期约为(B).18、猪的肥育方法包括(D)

A.10天B.14天C.21天D.28天 A、直线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 B、直线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

C、贯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D、直线肥育法和阶段肥育法;

9、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初生仔猪在出生(A)必须补铁。

19、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A)A.1~3天B.4~5天C.6~7天D.8~10天 A、终端父本; B、第一父本; C、第一母本; D、第二母本;

10、家猪初次配种月龄一般为(B)。20、断奶窝重的遗传力比初生窝重的遗传力(B)

A.4~6月龄B.6~8月龄C.8~10月龄D.10~12月龄 A、高; B、低; C、相同; D、不同品种情况不一样;

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母猪的妊娠期平均是164天。(×)

2.猪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发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骨骼、肌肉、脂肪的发育过程来看,骨骼最先发育最先停止。(×)3.断奶幼猪是指生后4~5周龄断奶到11周龄阶段的仔猪。(√)4.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5.种公猪在饲养管理中最适宜的温度是22~24℃。(×)

6.在分娩舍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不同的温度需要,常采用集中供暖维持分娩舍舍温约12℃。(√)7.猪呼吸困难就是肺炎(×)8.寄生虫病对养猪业没有危害。(×)

9、猪发生眼睑水肿就是水肿病。(×)10.链球菌感染会引起 败血症。(√)

——————————————————————————————————————————————————————————

第五篇:核桃树夏季田间管理技术(精选)

核桃树夏季田间管理技术

核桃属于喜温、喜光照树种,日照时数与强度对核桃生长、花芽分化以及开花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夏季是核桃座花座果、保证产量的关键时期,如果水、肥栽培管理技术跟不上、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就容易造成落花落果,不能形成产量,也就失去了栽培价值,由于核桃对适合生存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核桃树夏季管理技术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核桃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在栽培管理中方法不当,造成果园单株间产量差异较大,为此,我们精心制作了《核桃树夏季田间管理技术》这部科教片,希望能对广大核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帮助。

首先,我们来说说核桃栽培的适宜生长条件

日照时数和日照强度对核桃生长、花芽分化及开花结实有着重要的影响。核桃属于喜温喜光照树种,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尤其是进入盛果期以后,更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保证产量高,品质好。

一般来说,核桃耐干燥的空气,但对土壤水分状况却比较敏感,土壤干旱阻碍根系吸收和地上部分蒸腾,干扰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造成落花落果。土壤水分过多或长期积水,就会造成通气不良,根系吸水受阻,严重的时候使根系窒息、腐烂,就会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发育。

夏季是核桃生长发育、座花座果的关键时期,在管理上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了解了核桃栽培的适宜生长条件后,我们再来说说核桃夏季土肥水管理的要求和技术

核桃树的土壤管理是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树体的年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技术。比如说,及时中耕可以疏松表土,减少蒸发,防止地表板结,促进气体通畅,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给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树体生长。及时除草,是为了防止杂草与核桃树争夺水分和养分,而且,有些杂草还是病虫害的媒介和寄生场所,所以,必须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作业。

第一,幼龄树土壤管理 为了促进幼树的生长发育,定植2~5年内的核桃幼龄树,应及时除草和松土。间作的果树,可以结合间种作物的管理进行除草,没有间作的果树,可以根据杂草情况及时除草松土,一般来说,夏季除草2~3次就行了。

第二,成龄树土壤管理

这个时期核桃地土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翻耕熟化。土壤翻耕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可以熟化土壤,改善结构,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夏季土壤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深翻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平地核桃园。方法是:沿着大量须根分布区的边缘向外扩宽40~50cm,深度为35cm左右,挖成围绕树干的半圆形或圆形沟。然后,将表层土放在底层,而底层土放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翻耕时,不能伤根过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核桃地的施肥技术

施肥是保证核桃树体生长发育正常和达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它不但可直接供给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幼树的根系发育,花芽分化和提早结果。核桃树夏季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核桃生长状况及不同时期核桃对养分的需求来确定。

夏季施肥,主要是以追肥为主,它是对基肥的一种补充,主要是在树体生长期中施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如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和复合肥等。追肥施入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每年进行追肥2~3次,通常情况下,2年生核桃树每年施追肥300克左右,3年生的核桃树每年施追肥500克左右,4年生的核桃树每年施追肥1000-2000克左右,10年以上的核桃树每年施追肥5000-7000克,第1次施追肥时间是在核桃开花前或展叶初期进行,是在3月底—4月初进行,以速效氮为主,主要作用是促进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追肥量应占全年总追肥量的50%;第2次是在幼果发育期,时间是在5月底—6月初进行,仍以速效氮为主,盛果期的核桃树也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料,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减少落果和促进新梢的生长和木质化以及花芽分化,追肥量占全年总追肥量的30%;第3次是在坚果硬核期,时间是在6月底—7月初进行,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主要作用是供给核仁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保证坚果充实饱满,此期追肥量占全年总追肥量的20%。施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放射状施肥:它是5年生以上核桃树比较常用的施肥方法。具体做法是:从树冠边缘的不同方位开始,向树干方向挖4~8条放射状的施肥沟,沟宽30~40 cm,深度依施肥种类及数量而定,一般情况下沟深20-30 cm,不同年份的施肥沟的位置要变动错开。

第二种方法是环状施肥:4年生以下的幼树常用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树干周围,沿着树冠的外缘,挖一条深30~40 cm,宽30~40 cm的环状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施入埋好。基肥可以埋深一些。

第三种方法是穴状施肥:具体做法是:以树干为中心,从树冠半径的1/2处开始,挖成若干个小穴,穴的分布要均匀,将肥料施入穴中,埋好就可以了。

第四种方法全园撒施:具体做法是:先将肥料均匀地撒入全园,然后浅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缺点是施肥过浅,经常撒施会把细根引向土壤表层,而且肥料浪费比较严重,这种方法一般应少用。

以上4种方法,在施肥后都应该立即灌水,加快果树吸收。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就应该采取保水措施,保证肥料充分吸收利用。

第五种方法是叶面喷肥: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方式,具有用肥量少,见效快,利用率高,可与多种农药混合喷施等优点,对缺水少肥的地区尤为实用。叶面施肥的种类和浓度为: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硫酸钾0.2%~0.3%,硼酸0.1%~0.2%,钼酸铵0.5%~1%.,硫酸铜0.3%~0.5%。施肥种类要根据核桃树的不同生长时期和品种的不同也有所不同,总的原则是,在核桃树生长期也就是4月—5月份的时候,施肥量应该轻些,6月—7月初可以浓一些。下面我们说说核桃地的水管理

核桃地具体灌水时间和次数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水源条件而定。核桃夏季灌水,一般情况下是在下面3个时期进行。

第一个时期是萌芽前后,也就是在4月份前后,核桃开始萌动,发芽抽枝,这时候,物候变化快而短,几乎在1个月的时间里,需完成萌芽、抽枝、展叶和开花等生长发育过程,这时候,也正是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时节,要结合施肥后灌水,俗称为萌芽水。第二个时期是在开花后和花芽分化前,也就是在6月份前后,雌花受精后,果实迅速进入速生期,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80%。到6月下旬,雌花芽开始分化,这段时期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应灌1次透水,以确保核仁饱满。

第三个时期,根据近几年的观察在6—7月硬核期和灌浆期需大量水分供应,灌水次数要根据土壤属性、地下水位及树龄而定,一般要求每月灌水1—2次,幼树多灌,盛果期少灌。

核桃树夏季整形修剪技术是核桃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这一项技术。

核桃树夏季整形修剪技术,尤其是对幼树和初结果树特别重要。合理地进行整形修剪,使树冠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保证幼树健壮成长,促使早果丰产,维持营养生长与结果之间的良好平衡,可以为成年树的丰产、稳产、优质、长寿打下良好的基础。

夏季整形和核桃栽植的密度关系密切。在稀植核桃园里,整形主要考虑个体的发展,使树体充分利用空间,达到树冠大,骨干枝结构合理,结果枝多,层次分明,势力均衡的目的。在密植园里,主要是要考虑群体的发展,注意调节群群体和个体间的生长,做到短枝多,长枝少,树冠应该矮小,叶幕应该厚实,最主要的是在整形中做好定干和培养树形工作。

定干:树干的高低与树高、栽培管理方式和间作等关系密切,应该根据核桃品种特点、栽培条件和方式等因地因树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苗木定植萌芽后进行定干,建园式栽培定干高度一般在60—100cm,不够定干高度的,可在翌年进行。

核桃定干的方法是:在萌芽前,也就是3月底—4月初进行定干,定干时留足高度后剪去上面的枝,在定干高度的剪口下选留3-4个壮芽,为来年幼树整形做好准备。如果幼树生长没有达到定干高度,可以到翌年定干,如果定干前顶芽已坏死,那么,还可以选留靠近顶芽的健壮的芽,促使其向上生长,待到一定高度后再定干。

在定干的同时,也为培养树形打下了基础:核桃树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2种,我们分别说说这两种树型的培养方式。第一种是疏散分层形也称为有主干形,一般情况下有6~7个主枝,分2~3层配置。特点是:树冠呈半圆形,通风透光良好,寿命长,产量高,负载量大,适合于生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树形建造要分3步进行: 第一步是,在定干后第2年,在整形带上定干高度以上选留3个不同方位(水平夹角约120°),生长健壮的枝条或者是已萌发的壮芽,培养成第1层主枝,枝基角不小于55°,层内两主枝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其余枝条全部除掉。第二步是,当核桃树已出现壮枝时,一般是晚实核桃5~6年树龄,早实核桃4~5年树龄的时候,开始选留第2层主枝,一般选留1~2个,同时在第1层主枝上的合适位置选留侧枝。第1个侧枝距主枝基部的距离是:晚实核桃80cm左右;早实核桃40~50 cm。一级侧枝留1~2个。如果只留2层主枝,第1层和第2层之间的间距要加大,即晚实核桃2m左右;早实核桃1.5m左右。第三步是,核桃7~8年树龄的时候,选留第3层主枝1~2个。第3层与第2层主枝间距是:晚实核桃2m左右;早实核桃1m左右,并从最上面的主枝上方落头开心,整个树形骨架就基本形成了。

第二种是自然开心形也称为无主干形:一般有2~4个主枝。特点是成形快,结果早,整形容易,便于掌握。这种树形适用于土层较薄,土质较差,肥水条件不良的地区栽植的核桃品种和树姿开张的早实品种。树形建造分3步进行:第一步是晚实核桃3~4年树龄,早实核桃3年树龄时,在定干高度以上按不同方位留出2~4个枝条做主枝。各主枝基部的垂直距离一般是20~40cm,主枝可以1次或分2次选留,各相邻主枝间的水平距离(或夹角)应一致或很相近,而且长势要一致。第二步是主枝选定后,要选留一级侧枝。每个主枝可留2个左右侧枝,上下左右要错开,分布要均匀。第1侧枝距离主干基部的距离:晚实核桃0.8~1m;早实核桃0.8m左右。第三步是一级侧枝选定后,再在其上选留二级侧枝。第1主枝一级侧枝上的二级侧枝数1~2个;第2主枝上的一级侧枝数2~3个。第2主枝上的侧枝与第1主枝上的侧枝间距:晚实核桃1~1.5m;早实核桃0.8m左右。这时候,开心形的树冠骨架已基本形成。这种树形要特别注意调节各主枝间的平衡。

在定干、整形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修剪:核桃树修剪是继续培养和维持丰产树形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在整形基础上,继续选留和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并及时剪除一些无用枝。

核桃树的修剪方法,要因各品种生长发育特点的不同而异,具体方法是:

首先是要控制二次枝。二次枝抽生晚,生长旺,组织不充实,在冬季容易发生抽条现象,必须进行控制,具体方法是:如果二次枝生长过旺,可以在木质化之前,从基部剪除。如果在1个结果枝上抽生了3个以上的二次枝,可以选留早期的1~2个健壮枝,其余全部疏除。在夏季,对选留的二次枝,如生长过旺,要进行摘心,控制向外伸展。如1个结果枝只抽生1个二次枝,长势较强,于春季或夏季将其短截,促发分枝,培养成结果枝组,短截强度以中、轻度比较适宜。

第二是要控制徒长枝。早实核桃,由于结果早,果枝率高、花果量大、养分消耗过多,常常造成新枝不能形成混合芽或营养芽,以致第2年无法抽发新枝,而基部的潜伏芽会萌发长成徒长枝。这种徒长枝第2年就能抽生5~10个结果枝,最多可达30多个,果枝由顶向基部长势逐渐减弱,枝条变短,最短的几乎看不到枝条,只能看到雌花,所以必须进行修剪。

第三是要处理好旺盛营养枝。对生长旺盛的长枝,以不修剪或轻修剪为宜。修剪越轻,总发枝量、果枝量和座果数就越多,二次枝数量就越少。

第四是要疏除过密枝和处理好背下枝。早实核桃枝量大,易造成树冠内膛枝多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透光。对此,应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及时疏除过密的枝条。具体方法是:贴枝条基部剪除,不可留桩,以促进伤口愈合。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核桃树疏花疏果技术

疏花疏果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它可以节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不仅有利于当年树体的发育,提高当年的坚果产量和品质,而且也有利于新梢的生长,保证翌年的产量。具体做法是:

一、疏除雄花

核桃树疏花主要指的是疏除雄花,简称疏雄。疏雄对核桃树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座果率可提高15%~20%,产量可增加12.8%~37.5%。疏雄时期原则上以早疏为宜,一般是在雄花芽未萌动前,日平均气温9℃以前的20天内进行为好,时间是在4月中下旬时进行。疏雄量以90%~95%为宜,使雌花序与雄花数之比达1∶30~1∶60。但是,对栽植分散和雄花芽较少的植株,可适当少疏或不疏。

二、疏除幼果

早实核桃是以侧花芽结实为主,雌花量较大,到盛果期后,为保证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对平衡,保持高产稳产,必须疏除过多的幼果。疏果时间是在生理落果以后,一般在雌花受精后20~30天,即当子房发育到1~1.5 cm时进行为宜。疏果量,应依树势状况和栽培条件而定,一般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保留60~100个果实为宜。疏果方法是:先疏除弱树或细弱枝上的幼果,也可连同弱枝一同剪掉;每个花序有3个以上幼果时,视结果枝的强弱,可保留2~3个;座果部位在冠内要分布均匀,郁密内膛可以多疏。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疏果仅限于座果率高的早实核桃品种。

四、核桃树夏季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

1、核桃腐烂病

:核桃腐烂病是一种真菌危害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枝条染病,一种为失绿,枝条干枯,其上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另一种从剪锯口处生明显病斑,向下蔓延,绕枝一周后形成枯梢。

防治方法是:加强核桃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树干涂白;入夏及生长季节及时刮治病斑,刮后涂40%晶体石硫合剂20-30倍液、5-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2、核桃黑斑病:核桃黑斑病属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及枝条。果实受害后,果面上出现小而微隆起的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斑并下陷,无明显边缘,周围成水渍状,果实由外向内腐烂。叶片受害后,最先沿叶脉出现小黑斑,后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黑斑,严重时病斑连片,以致形成穿孔,提早落叶。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和含油量均降低。

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喷1-3次1:0.5:200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二)虫害防治

1、春尺蠖:春尺蠖以幼虫取食核桃叶片,大发生时,核桃叶片被取食殆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与产量。防治方法是:成虫期黑光灯诱杀或人工捕捉成虫;蛹密度较大的地区,在早春组织群众挖蛹;幼虫4龄前喷洒50%辛硫磷乳液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4000倍液。其最佳防治时期在4月中下旬。

2、糖槭蚧。糖槭蚧主要危害1-3年的枝干,吸收树体养份,致使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枯死,导致果品质量差,空壳瘪壳多,影响产量。最佳防治时间6月上旬,用速扑杀3000倍液,连续喷施2-3遍,每次间隔7-10天,防治效果较好。

3、红蜘蛛。红蜘蛛主要危害树叶,吸收树体养份,严重时在8月中下旬至9月,可导致树叶干枯,叶面脱落,空壳瘪壳增多,影响当年的产量可达到50%以上,所以必须要重视。防治最佳时期6月中下旬,为了减少虫口密度,控制好8-9月的猖獗时期,要用杀螨效果较好的农药,如阿维菌素、精制克螨清、霸螨灵、扫螨净等农药喷杀。

核桃树在夏季生产栽培管理中,通过合理管理土壤水肥,有效防治病虫危害,注意栽植密度,保持树冠内的通风、透光等条件,就能达到高产稳产,增加收入的目的。

下载夏季养猪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季养猪技术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针菇夏季种植技术

    金针菇夏季种植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极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金针菇一般在秋、冬季种植,夏季栽培的较少。枣庄市市中区农业局在夏季利用冷库控温......

    养猪技术文献检索报告33P(5篇范文)

    文献检索报告养猪技术目的:搜索养技术相关的图书、网站,查找养猪技术相关的文。检索关键词:养猪 养猪技术 养猪网 养猪信息网步骤:一、在《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版》查找相......

    快养猪技术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度《快养猪技术》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望都电大涉农中专2011年度教学工作圆满结束。本年级共有四个教学班,计一百多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办班方针......

    养猪经验总结篇及猪场管理技术

    俗话说吃的好,才能长的好,那么对于养猪户来说,怎么让猪吃的好呢?养殖成本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饲料价格。合理有效的管理,丰富的养殖经验是致富的大前提。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一、......

    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工作总结

    任城区畜牧局 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工作总结 省、市主要领导对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做出批示后,区委、区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区委书记孔维民同志多次进行......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

    森林抚育技术要点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几个概念 未成林造林地及幼林郁闭前抚育 中幼龄林抚育近熟林经营 低效林改造 第一节 几个概念 什么是森林经......

    现代教育技术要点2012

    《现代教育技术》要点 1. 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信息素养、超文本和超媒体、协作学习、概念图、研究性学习、Wiki、Blog、教学 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网络课件、网络......

    夏季灭蚊蝇技术方案

    夏季灭蚊蝇技术方案 一、防制方法: 1、灭蚊 (1)环境治理 ①、清除各种容器积水。对缸、罐、瓶等各类小型积水容器采取清除或倒置;对各类废弃物应遮雨放置,及时清除雨蓬屋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