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扶贫款不扶贫困境如何打破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014年公务员面试热点:扶贫款不扶贫困境如何打破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必须管好用好。然而,审计署28日公布的19个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结果显示,这些县普遍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甚至有的县将扶贫资金用于请客送礼、大搞形象工程。
“能骗一笔是一笔,能咬一口是一口”,那些不规矩的手,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唐僧肉。当赤贫的民众拿不到保命钱,他们如何安身立命?于此而言,吞噬扶贫资金,不是简单的违法违纪,还近乎谋财害命,更令人深恶痛绝。
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再次探照了扶贫资金背后的黑洞,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处理,无疑令人欣慰。但要看到,扶贫资金并非孤例,俨然已成顽症,总是在治理—收敛—反弹—再治理的困境中兜圈。
如何保证将扶贫资金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又如何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有识之士早就开出了药方。比如,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编织严密的制度,才能减少牛栏关猫的尴尬。还有人建议,把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以便于广大群众知情和监督,让“透明账”进一步变成“明白账”。此外,为减少扶贫资金被挪用、冒领,可考虑实行面对面的派发制。
上述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如果落实到位,当然会减少扶贫款的滥用。但我以为,除此之外,治本之策在于探索贫困县的退出机制。究其因,有的县原本很富裕,并不需要扶贫资金,却争戴贫困帽,他们能善待扶贫资金吗?富县戴穷帽,就好比戴着金项链去申请低保,而且申请成功了,这正常吗?现实中,一贫如 “喜”的现象并非个例。一些地方政府要政绩的时候要“富帽”,要利益的时候争戴“穷帽”,甚至打出宣传标语“热烈祝贺成为贫困县”,这又正常吗?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对一些已经脱贫的重点贫困县不愿意“摘帽”的现象,国家试点探索重点县的退出机制。摘掉富县的穷帽子,不再下拨扶贫资金,他们想染指扶贫资金也没机会了。
扶真贫、真扶贫,将钱用在刀刃上,让贫困民众改善现状,对未来有良好预期,这是对纳税人的尊重。要实现这一步,归根到底需要行之有效的监督,更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推进。
第二篇:2012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教育扶贫工程(精选)
2012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教育扶贫工
程
【背景】
2011年4月,邓飞等500多名记者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倡议按照3元一餐的标准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掀起一股民间公益热潮。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计划中首要的一项措施是:中央财政 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约 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2012年初,教育部在公布2012年工作要点时,首次提出以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教育民生工程,并制定《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标准表述】 [目的] 扶贫先扶教,治贫先治愚。扶贫,长久之计是提高人口的素质,应该让他们从封闭的传统人变成文明现代人,用知识和技能去创造财富创造新生活。才能真正达到扶贫的目的。[原因] 一是援助项目主题虽然鲜明,但很少有对我国的贫困进行深度研究。需要研究真正使我国贫困地区人们达到文化自足的因素,研究中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 后工业文明并存的特定的文明格局下,贫困地区贫困的形成史与文化机制,研究在中国这样的特定文明格局下,这种贫困得以维持和积累的文化因素等。
二是目标群体的缺席。贫困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援助,往往是项目资助者和咨询机构施加给受资助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而这些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恰恰不能判断这些资助对他们的作用,这与采用“自上而下”的任务取向而忽视向上的信息交流渠道有关,没有从目标群体出发考虑问题。
三是大多数资助项目更关注硬件建设,而对接受了相应义务教育的毕业生的出路关注不够。义务教育之后,受资助地区初中毕业生如果继续上学需要更大的资 助,如果不继续上学而在他们本地从事既没有科技含量又没有注入科技动机的劳动,上学对他们来说,看不出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项目没有关注这些地区和这些地 区的儿童发展的连续性问题。四是许多援助项目对贫困地区和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和管理体制认识不足,没有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投入政策进行研究,对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事业的均衡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政策依据的实证研究很不够。[措施] 要从根本上消除教育贫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加以规范。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创新工作思路。第一,道义支持与制度建设兼顾,实现教育扶贫的制度化。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依法保障每个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任。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在我国这样一个区域间、城乡间、各行政级别之间教育资 源存在明显差异的大国,要实现均衡发展仅靠人道关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导向和原则,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 制。在制度的整体设计上,要深入研究五级政府(中央、省、市、县、乡镇)预算链条下如何加强预算经费的按时足额到位;各级政府安排下级的资金时需要什么样 的有效监督机制,他们对本级政府和本部门的利益关注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和机制加以限制,等等。
第二,硬件援助与软件援助兼顾,实现受援者的自觉转变。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扶贫力度的加大,绝对贫困地区和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 少,对这些地区和人群的关注也逐渐从生存需要转向发展需要。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给这些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对这些地区和人群提 供教育援助时就不仅要关注他们最紧缺的物质资源中公版权,如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设施,更要关注他们急需的师资、课程、管理等软件资源。要为受 援者注入一种新的理念,改变他们甘于贫困的精神面貌或者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需求,实现他们的自觉转变。第三,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兼顾,实现受援地区和受援群体的持续发展。已有的援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教育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时限性。在项目目标设 定时,常常更关注能在短期内见效的指标,而对受援地区和受援群体的长远发展则缺乏关照,这样,项目的影响时间和范围也自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今后开展教 育援助项目,要努力关照项目地区的长远发展,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实现受援地区和受援群体的持续发展。
第四,现代性资源与非现代性资源兼顾,实现援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人们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援助形成了一种定式,即贫困地区的人拥有的是贫困文化,只能 用现代的文化对其进行改造,忽视了对贫困地区文化中积极的非现代性因素的充分挖掘。在物质资源极其贫乏的条件下,当地的人们积极挖掘自己的智慧,形成了许 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地特定情况下的特殊需求。比如,在居住分散地区,实行复式教学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个有效做法。因此,对贫困地 区的教育援助,应认真研究当地的特定文化传统和特殊环境因素,充分挖掘非现代社会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实现援助收益的最大化。
文章来源:国家公务员网校
第三篇:2018贵州公务员面试热点:扶贫先扶志
2018贵州公务员面试热点:扶贫先扶志
【热点背景】
习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可见我们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然而到达2020年我们要全面消除贫困,意味着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这可以说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役,而阻碍这场战争胜利的,正是“等靠要”的思想。
【命题预测】
近年来,为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各地纷纷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准确识别。但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出现了“养懒汉”现象,有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比较重,缺少主动脱贫的动力,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要点】
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受帮扶资助,至今却仍未摆脱贫困。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可以说与缺乏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理念紧密相关。
精准扶贫如果扶的是懒人,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更对于那些急于脱贫、早该帮扶的贫困者造成新的“不公平”。如果未来的精准扶贫只是政府一头热,没有贫困户的全身心的参与,缺乏内生动力,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
之所以出现“养懒汉”的现象,一方面说明部分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苦干的精神。他们对扶贫开发认识发生了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所以依赖性越发严重,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尤其是在一些偏远乡村,贫困户只关注自己有没有被列入重点扶助对象,当得知国家将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他们更是在家坐等、希望能够不劳而获,他们从思想上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失去了改变生活的信心。
另一方面,没有扶不起来的群众,只有不对路的法子。所谓“扶不起来”,可能是领导干部扶的姿势不对,方式方法不对,没有因地制宜,没有符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想当然地扶贫,自然成效不好。
古人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扶贫帮困中,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
志。更要在精神层面进行帮扶,提高他们致富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力,做到扶贫先扶“志”。
此外,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寻找村民不配合脱贫根源所在,多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让他们有“我要脱贫”的迫切愿望;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
第四篇:扶贫款操作程序
扶贫款操作程序
一、说明:
1)扶贫款是银主/财团的款项,已经调成人民币,国家相关金融部门协助银主,以不付息/不还本之方式发放。2)发放对象:全国贫困县、乡镇。
3)接款对象:贫困地区的县长、书记、及其县农业银行行长、4)接款数额:每个贫困县可以接受100-500亿人民币。5)款项用处:贫困地区改造、建设、新农村建设、养老事业…… 6)接款时间:2015-04-25后,先到先接,发放完毕为止。7)接款方式:银主发放款项,国家相关部门金融工作组配合。
二、操作程序:
1)由第一联络人接洽贫困地区县长、书记、县农业银行行长,由县长、书记给第一联络人颁发〖第一联络人授权委托书〗(亲笔手写,并打印一份); 2)县长、书记亲笔手写〖扶贫款接款确认函〗(并打印一份); 3)由县农行行长亲笔手写〖接款确认函〗(并打印一份);
4)第一联络人手持3个文件:〖第一联络人授权委托书〗〖扶贫款接款确认函〗及〖接款确认函〗,赴京与国家相关部门金融工作组及银主对接。
5)国家相关部门金融工作组及银主收到以上3个文件后,即刻与县长/书记/农行行长(用有线电话)核实/核行。
6)核实/核行无误,即刻通知县长/书记/农行行长/赴京接款(银主可为县长/书记/农行行长购买机票/火车票)。
7)县长/书记/农行行长(携带自己的完整的证件)赴京,与国家相关部门金融工作组及银主对接后,即刻办理〖接受扶贫款项〗一切手续,并划拨款项---48小时内OK。
8)期间,中介人认真填写〖不可撤销的奖金分流表〗,并同台交割中介奖金(进个人银行卡……国家办理四证)。
9)中介功臣们提供:身份证银行卡1:1.4放大在一张A4纸上9张;蓝底小2寸照片9张。〖分流表〗上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联系电话号码。2015年4月21日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热点:“扶贫款”缘何屡成“唐僧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务员考试热点:“扶贫款”缘何屡成“唐僧肉”?
时事政治: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部署加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和公共资金审计监督。扶贫助困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扶贫济困力度不断加大,惠民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然而,作为贫困群众“保命钱”和减贫脱贫“助推剂”的扶贫助困资金,在一些地方却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个别干部甚至将“扶贫助困”变为“劫贫济私”。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两级扶贫办(市、县、区、旗)主任、科长等10名扶贫官员就因贪污扶贫款,被法院分别判处11年至5年有期徒刑或缓刑。
有统计显示,仅2012年1月至11月,我国各地监察机关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就达9612件,涉案人数14517人,涉案总金额27.7亿余元。
记者查阅了近两年审计署公开披露的多份审计结果发现,扶贫助困资金跑冒滴漏主要存在四大“黑洞”:
一是虚报骗领。例如,四川省蓬溪县蓬南小学存在虚报困难寄宿生人数骗取补助;安徽省肥东县残疾人联合会以会务费、招待费、考察费及购置残疾人康复器材等名义,套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彩票公益金共163.61万元;江西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昌东镇民政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编造低保户名单套取农村医疗救助资金74.45万元。
二是贪占侵吞。例如,2004年至2012年,呼和浩特铁路局社保处财务科原科长王某冒用部分已死亡人员身份骗取社保资金2323.66万元,2012年12月因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2年至2012年,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地方税务局城东税务所原所长齐某利用职务便利协助其妻子骗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资金5万多元。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山东省章丘市刁镇民政所原工作人员孟某利用工作便利,伪造部分已死亡五保人员签名骗取五保供养金,2012年7月被当地法院判处贪污罪。
三是挤占挪用。例如,对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近58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项目支出;2012年对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和残疾人福利等三项社会福利资金审计发现,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5.29亿元,用于基层单位工作经费,平衡市级、县级财政预算,购建培训中心、体育场馆和购车等。
四是蒙混过关。例如,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有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2012年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发现,8个省本级、178个市本级和1899个县向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低保待遇累计323.06万人次、13.82亿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扶贫助困资金跑冒滴漏现象频频发生,除了一些地方和干部主观原因外,民生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让不少心术不正之人有机可乘。
“让扶贫助困资金真正发挥好„保命钱‟„兜底钱‟作用,防止截留、贪占、挪用、冒领等漏洞,关键要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监督两个方面发力,实现由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李永壮建议,应建立扶贫助困资金流入流出透明化机制,从“上墙”到“上网”,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随机审计,防止一些地方、部门和干部提前做“账面文章”,及时曝光和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