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裕县水田开发情况汇报
富裕县水田开发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及省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下,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富裕县的水稻生产飞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07年富裕县水稻面积7.2万亩,亩单产725.6斤,2009年富裕县水稻面积为21.16万亩,亩单产760斤,2010年富裕县水稻面积27.32万亩,计划到2015年富裕县水稻面积将达到50万亩,亩单产将突破1000斤大关。
二、采取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富裕县下大力气加强水稻田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国家投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财政补一部分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加强水稻田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全县共打水田补水井1500余眼,建田间路200余公里,使水稻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对水稻稳产起到重大作用。
2、积极申请国家项目支持
富裕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有利契机,积极申请国家项目支持,几年来富裕县农委、水利局、农机局等多个单位,从上级申请到水稻大棚、农田水利、农机等多个重大项目,对富裕县的水稻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3、增加科技投入
从2006年初开始,富裕县与省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共建,四年来,双方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在多方位、全领域开展合作,不仅为富裕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且为科研部门的新技术、新成果走出深宅大院,植根于农村广阔的沃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1)、加强水稻示范园区建设
针对富裕县水稻生产品种多乱杂、生产水平低下的特点,通过院县共建,建立多个水稻示范园区,推广以村为单位的品种统一,大中棚育秧、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对富裕县的水稻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积极组织农业科技田间博览
为了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园区的示范、推广和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作用,以省农科院与县科技合作共建的水稻示范园区为样板,结合各乡镇的水稻高产攻关田,举办农业科技田间博览活动,组织农民实地看,参观学习水稻标准化生产,树活生生的典型,引导农民干。2006年以来,每年省农科院主要领导、县四大班子领导与乡镇干部、农业技术员和村级示范户、种稻大户共同参加田间博览。目前,富裕县已举办田间博览10期,有组织参观人数每期多达3000余人次,在田间博览现场,许多农民边听技术人员讲解这记录下技术要领和新品种名称,有的一天看不够,第二天又来看,还把亲友带来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各乡镇和周边各县部分乡镇农民自发到示范园区进行参观的人数每年都在7000人次以上。
(3)、强化水稻生产培训和指导
几年来,每年都邀请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到富裕县授课,并深入全县10个乡镇20余个村屯开展巡回科技讲座和举办科技大集活动,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站和农职高中等技术单位百余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户的田间、面对面的想实策、教真招,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问题。
4、完善推广体系
完整的县乡村农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是确保先进适用的农牧新技术、新成果迅速传播、转化的重要保证。为解决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而不广和农业推广体系在乡村“人散、线断、网破”问题,积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成立“四个组织”,辟建“三处场所”。以“四组三大”为依托,形成县、乡、村、屯四级网络,以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四组”即:县技术专家组。负责组织县科技大厅的活动。对乡镇科技指导组的检查、督导。全县试验、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农民的科技咨询、科普培训。农民农牧业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现场指导服务。技术咨询、科普培训、现场指导。乡镇科技指导组。负责组织乡镇科技大集的活动、对村科技行动组的检查指导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开展科普培训、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本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管理。村级科技行动组。负责组织村科技大院的活动、对屯科技辐射带动组的指导和本村各业生产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业生产的科技辐射带动户,并组织开展活动。屯级科技辐射带动组。行动组成员每人带动10户,用科学的典型户影响农民。“三大”即:县级科技大厅。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式的成果,推动全县农牧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乡镇科技大集。与乡镇的农贸集市相结合,开展现场培训、咨询答疑和发放相关资料等科普活动。村级科技大院。各村以活动室或会议室为依托,配备农业科技图书,为农民接受培训,进行技术咨询,学习科技知识等活动提供场所。2007年以来,该体系实施玉米、青贮、谷糜、高粱等农作物高产攻关试验,取得多项突破。友谊乡勤俭村农户王钦鲁采用通透栽培技术种植收敛性玉米,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种出了吨粮田。2007年至今,富裕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5、政策扶持
富裕县对水稻生产非常重视,就农业补贴、农技服务、竞标承包与标价控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灾害保险和农资产品质量与价格监管等方面,制定新政策、新办法,大力扶持水稻生产,为富裕县水稻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富裕县农业委员会
2010-6-4
第二篇:富裕县水田开发情况汇报
富裕县水田开发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及省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下,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富裕县的水稻生产飞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07年富裕县水稻面积7.2万亩,亩单产725.6斤,2009年富裕县水稻面积为21.16万亩,亩单产760斤,2010年富裕县水稻面积27.32万亩,计划到2015年富裕县水稻面积将达到50万亩,亩单产将突破1000斤大关。
二、采取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富裕县下大力气加强水稻田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国家投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财政补一部分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来加强水稻田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全县共打水田补水井1500余眼,建田间路200余公里,使水稻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对水稻稳产起到重大作用。
2、积极申请国家项目支持
富裕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有利契机,积极申请国家项目支持,几年来富裕县农委、水利局、农机局等多个单位,从上级申请到水稻大棚、农田水利、农机等多个重大项目,对富裕县的水稻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3、增加科技投入
从2006年初开始,富裕县与省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共建,四年来,双方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在多方位、全领域开展合作,不仅为富裕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和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且为科研部门的新技术、新成果走出深宅大院,植根于农村广阔的沃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1)、加强水稻示范园区建设
针对富裕县水稻生产品种多乱杂、生产水平低下的特点,通过院县共建,建立多个水稻示范园区,推广以村为单位的品种统一,大中棚育秧、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对富裕县的水稻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积极组织农业科技田间博览
为了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园区的示范、推广和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的积极作用,以省农科院与县科技合作共建的水稻示范园区为样板,结合各乡镇的水稻高产攻关田,举办农业科技田间博览活动,组织农民实地看,参观学习水稻标准化生产,树活生生的典型,引导农民干。2006年以来,每年省农科院主要领导、县四大班子领导与乡镇干部、农业技术员和村级示范户、种稻大户共同参加田间博览。目前,富裕县已举办田
间博览10期,有组织参观人数每期多达3000余人次,在田间博览现场,许多农民边听技术人员讲解这记录下技术要领和新品种名称,有的一天看不够,第二天又来看,还把亲友带来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各乡镇和周边各县部分乡镇农民自发到示范园区进行参观的人数每年都在7000人次以上。
(3)、强化水稻生产培训和指导
几年来,每年都邀请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到富裕县授课,并深入全县10个乡镇20余个村屯开展巡回科技讲座和举办科技大集活动,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富裕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站和农职高中等技术单位百余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户的田间、面对面的想实策、教真招,解决农民生产中出现问题。
4、完善推广体系
完整的县乡村农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是确保先进适用的农牧新技术、新成果迅速传播、转化的重要保证。为解决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而不广和农业推广体系在乡村“人散、线断、网破”问题,积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成立“四个组织”,辟建“三处场所”。以“四组三大”为依托,形成县、乡、村、屯四级网络,以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四组”即:县技术专家组。负责组织县科技大厅的活动。对乡镇科技指导组的检查、督导。全县试验、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农民的科技咨询、科普培训。农民农
牧业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现场指导服务。技术咨询、科普培训、现场指导。乡镇科技指导组。负责组织乡镇科技大集的活动、对村科技行动组的检查指导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开展科普培训、先进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本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的管理。村级科技行动组。负责组织村科技大院的活动、对屯科技辐射带动组的指导和本村各业生产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业生产的科技辐射带动户,并组织开展活动。屯级科技辐射带动组。行动组成员每人带动10户,用科学的典型户影响农民。“三大”即:县级科技大厅。展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式的成果,推动全县农牧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乡镇科技大集。与乡镇的农贸集市相结合,开展现场培训、咨询答疑和发放相关资料等科普活动。村级科技大院。各村以活动室或会议室为依托,配备农业科技图书,为农民接受培训,进行技术咨询,学习科技知识等活动提供场所。2007年以来,该体系实施玉米、青贮、谷糜、高粱等农作物高产攻关试验,取得多项突破。友谊乡勤俭村农户王钦鲁采用通透栽培技术种植收敛性玉米,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种出了吨粮田。2007年至今,富裕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5、政策扶持
富裕县对水稻生产非常重视,就农业补贴、农技服务、竞标承包与标价控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灾害保险和农资产品质量与价格监管等方面,制定新政策、新办法,大力扶持水稻生产,为富裕县水稻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富裕县农业委员会
2010-6-4
第三篇:水田镇2008年终检查汇报材料 12.18确定
水田镇2008年工作目标完成
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08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直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按照年初与区委、区政府签订的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走‚生态之镇、文明水田‛的发展道路。一年来,全镇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主要工作目标
(一)生态经济发展目标
农业总产值完成1.21亿元,占年计划的107.6%;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完成1.27亿元,占年计划的110%;规模以下完成0.51亿元,占年计划105%;非公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完成1.27亿元,占年计划的110%;规模以下完成0.51亿元,占年计划的105%;第三产业总产值完成0.29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任务349万元,占年计划的100.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万元,占年计划的118%。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93亿元,占年计划的105%;乡镇企业实交税金完成315万元,占年计划的10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5045元,占年计划10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占年计划的 103%;非公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占年计划的193.7%。招商引资完成市外资金2.278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实际利用外资152万美元;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落地率20%以上。出生人
口符合政策率达97.5%。
(二)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完成沼气池建设50口,完成农村饮水安全3444人,完成1.8公里村通公路建设及培鹅村、定扒村7公里串户路建设。
2.实现户籍登记一元化率100%。
3.实施竹林村村寨整治规划建设和水田村大坝口1-4组、竹林村蔡家寨试点村寨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大坝口:共计投入资金36.3万元,其中新农村专项资金5万元。修复因灾受损机耕道1.5公里、供水管网,生产沟渠,帮助农户对蔬菜、水果、绿化苗木等进行恢复生产。新建食用菌生产大棚50个,硬化道路 0.5公里。
竹林村:共计投入资金62.7万元,其中新农村专项资金15万元。修复生产沟渠、过水管道,新建蔬菜大棚10个,建立辣椒示范基地10亩,鼓励农户发展辣椒、芹菜、大葱等蔬菜种植,辐射带动全村种植蔬菜200余亩;补种绿化苗木,解决竹林村人饮工程遗留问题,安装管道 2000米,硬化蔡家寨村寨道路0.6公里,修建蔡家寨排污沟 500 米,启动竹林村办公楼建设,整治房屋立面10户。带动我镇沿线村庄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发优势项目,再发展农家乐3户,推动我镇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4.完成水田村信息化建设,安装电脑7台、投影设备1套及音响,已开通互联网。
(三)生态产业目标
1.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35%;扶持开发具有地方旅游商品2个:酥李、根雕产品。创建和扶持乡村旅游示范户5户,共投入资金8万元,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线路2条(农家乐旅游线路、自驾游旅游线路),依托相思河开发编制竹林村村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完成3个农家店建设改造工作(安多、董农、李资)。3.完成竹林、瓮蓬、董农3个村蔬菜基地建设,新建果树基地
475.5亩。完成水田村养猪、定扒村水产养殖、定扒村肉兔养殖、李资董农肉鸡养殖和罗庄蛋鸡养殖等5个养殖小区建设。
(四)生态环境目标
1.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严格按照《乌当区2008年‚整脏治乱‛‚四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深化以‚五脏五乱‛为重点的‚整脏治乱‛工作,着力整治公共厕所、小区院落、占道经营、城郊结合部、集贸市场等方面的脏乱现象;镇政府所在地及4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主要道路清洁平整,无暴露垃圾;房前屋后绿化、净化好;厕所干净卫生;完善垃圾池、桶等必要环卫设施,有专人清扫保洁;拆除违章建筑3173.4平方米,为任务的111.2%。
(五)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目标
1.‚学有所教‛行动目标。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82人(小学132人,初中50人)接受义务教育;按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1885人239470元;做好迎接教育部‚两基‛督导检查工作。
2.‚劳有所得‛目标。完成新增就业岗位64人,为目标任务的107%。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223人,为计划的101.4%,转移就业173人(农村153人,城镇20人)。
3.‚病有所医‛行动目标。(1)全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和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继续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3263人,参合率为91.44%。(2)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达90%以上;做好了急性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及管理及地方病、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了重大疫情不发生。建立了食品、饮水、职业危害预警机制并实行动态检测,没有发生食品、饮水、职业危害安全事件;辖区内的卫生许可证暂办证率达95%以上;加强集中式供水的消毒管理工作,辖区内的抽水单位和20户以上饮用水井消毒合格。
4.‚老有所养‛行动目标。完成养老保险80人,为目标任务的
160%。完成失业保险77人,为目标任务的385%。完成工伤保险20人,为目标任务的150%。
5.‚住有所居‛行动目标。对全镇180户危房户进行改造建设,现已全面完工。
6.‚居有所安‛行动目标。(1)严打保平安工作:实现了‚三个长足进步‛。(2)禁毒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禁毒亿战争‚五大战役‛,抓好毒情重点村(社区)整治工作,积极创建‚无毒街道‛。健全完善吸毒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和‚大普查、大收戒、大帮教‛工作机制,确保实现遏止毒品来源、遏止毒品危害、遏止新吸毒人员滋生的工作目标。(3)安全生产和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区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达到上级对重大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事故应急处臵能力和恢复能力要求。(4)市场秩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运行良好。
(六)生态文化建设
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新增电视入户已完成选户270户。已建成3个农家书屋,剩余5个我镇已按区文广局要求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区业务部门已将这两项工作调整为2009年工作目标。
(七)实事目标
今年区级实事4件,乡镇实事10件,除区级实事中涉及‚新增电视入户270户‛由于上级原因已调整为2009年工作目标,其余的实事都已全部完成。
1.完成区级实事3件。
一是6月份前全面恢复凝冻灾害损毁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二是已完成水田、瓮蓬、李资3个村的科普示范村建设。三是建成自然村广播站2个(定扒九组、水田村大坝口)。四是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成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44%。
2.完成乡镇实事10件。
一是解决李资村、瓮蓬村农村饮水安全2037人。二是完成对集镇供水设施及管网全面进行更新改造。三是完成3条村寨道路建设。
四是完成5个村寨串户路硬化,共7公里。
五是完成集镇扩容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加油站至村委会沿街房屋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建设项目。
六是完成危旧房改造42户。
七是完成水田村田园化建设,启动董农村田园化建设项目。八是完成集镇基础设施二期项目建设(集镇农贸市场冷库、路灯、人行道、104省道集镇3公里改造)。
九是完成贵开路水田段沿线尖椒种植728亩,瓮蓬村1000亩大葱种植。
十是完成罗庄、水田两个村养殖小区建设。
(八)人民武装工作
落实党管武装制度,确保了武装工作经费到位,民兵战备训练、评比竞赛等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完成征兵任务6人。
(九)农业农村工作
按照《乌当区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已全部完成。
(十)灾后重建工作
年初凝冻灾害共涉及农业农村、工矿企业、集镇基础设施建设3个方面11个项目,我镇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1.基础设施方面。水利设施:投入资金22.4万元,组织群众800人投工投劳,修复主水管6126米,恢复分管网6450米,全面恢复各村人饮。沟渠恢复情况:投入资金11.7万元,组织群众1690人投工投劳,修复受损沟渠70处24.5公里,沟渠清淤20公里。提灌站恢复情况:提灌站恢复6处,共投入资金1.9万元。道路:组织群众9860人次投工投劳,投入水泥173吨,砂石288车,修复进村公
路29280米、串户路21820米、机耕道3000米、堡坎612立方、生产便道6190米。3月底,88口沼气池已恢复正常使用。
2.种、养殖业。农作物:油菜、小麦、其他农作物等,通过培肥、补种、开展培训等措施进行恢复。畜牧:恢复加固受损圈舍,维修圈舍20间,1100平方米。凝冻期间畜禽死亡补助款4万元,已全部发放给农户。林木、绿化苗木:对林木进行清理,补植退耕还林1051亩;启动森林防火相关工作,开展义务植树5800株。对受灾的绿化苗木进行培肥、改种。
3.工矿企业。全镇17家工矿企业自筹资金310万元,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灾后半月全部恢复生产。
4.农房。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已对受损的44户115间不严重的房屋进行修复。对受灾严重的3户进行重建。
5.集镇基础设施。投入资金3.6万元、水泥40吨,修复集镇排污沟1000米、人行道5000平方米、树池150个、路灯30盏、客运站600平方米、农贸市场设施等,均已能正常使用。
保证目标执行情况
(一)行政效能建设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议、决定,狠抓落实,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及时办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件、督办件,答复办结率达100%。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议案以及《市长专线电话》交办件,全年共办理21件,答复率达100%,办结率达95%以上。
2.依法行政工作按要求开展良好。
3.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强化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了有关工作制度,明确专人和专门的信息化办公设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良好,信息发布、更新做到及时、准确,共上报电子政务信息562条,没有发生信息泄密事故。做好了提供在线办事
服务和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完成信息化建设其它工作。
(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列入我镇重要议事日程并组织实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相关政策。制定我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既定支农惠农措施,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经费,加快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继续抓好我镇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加快农村现代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确保了生态文明新农村试点村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
(三)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纪委各项会议精神,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广泛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一年来,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改善,有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益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当年信访办结率、审结率均达到90%以上。
(四)领导班子及基层组织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县级领导班子干部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了下属单位和内设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继续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各项文件的贯彻落实。以‚十个一‛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对‚双千工程‛的指导和管理,完成‚双千工程‛各项工作。认真抓好人才工作,开展培训4期,718人次。坚持‚一手抓提高,一手抓延伸‛,拓展远程教育工程,积极探索社区远程教育工作规律,完善社区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如一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列为发展对象的20人,列为预备党员的24人,预备党员转正18人。
(五)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开好每周一次的干部职工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做到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共组织学习15次,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完成2篇以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文章,同时认真完成区委安排的其他理论学习任务。干部职工专题学习笔记40篇,心得体会12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一是全面广泛开展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共铸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11次。二是积极参与‚四创‛和‚整脏治乱‛活动,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三是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满意在乌当‛乌当区主题活动。四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村镇创建评比活动,开展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训活动4次。五是抓好以村文化室建设为主体的‚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工作。六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5次。七是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六)综治维稳信访工作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认真实施‚居有所安‛行动计划,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大力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区警备工作,壮大群众防群治力量,褒奖见义勇为行为,弘扬社会正气。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家庭、零发案小区、低发案社区活动。加大综治、‚居有所安‛行动计划、‚严打‛专项行
动宣传力度,推进‚五进社区‛、‚法律六进‛活动。
2.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包案带案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发现率达98%以上,调处成功率达95%,杜绝因失查漏排和失控漏管而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积极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认真落实监控管理措施,严防‚法轮功‛人员失控漏管;严密社会面的控制,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对冒用宗教名义的其他邪教的防范处臵工作;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积极开展‚无邪‛创建活动。禁毒经费落实到位;深入开展禁毒五大战役;继续开展‚五无‛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加强禁毒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禁毒专业队伍建设,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完成了当年下达的禁毒目标任务。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社会平安稳定。
3.信访工作。加强信访工作,全年召开专题会议于8次。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下访制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没有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没有发生30人以上到省集体访,没有发生50人以上到市集体访,100人以上到区集体访,信访总量有所下降。在规定时限内办结重要信访交办件和督办件,办案质量符合要求。
(七)保密工作
切实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各地保密法规、制度,认真抓好我镇党政机关的保密管理工作,确保了党和国家的秘密安全。认真落实‚五五‛保密普法规划,大力开展保密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保密技术的检查和防范能力。切实加强保密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保密领导小组的作用,提高保密专兼职干部的业务能力,确保各项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八)目标管理、督查和信息工作
认真抓好区委、区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实,认真落实督查工作领导责任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做到责任互岗、落实到人。坚持目标工作、重要工作和实事项目月报制,及时准确反
馈目标、实事的运行情况。全面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推进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上报送各类信息116期,其中区委采用20条,区政府采用14条,完成全年基本考核任务。
(九)妇女、共青团、工会工作
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贯彻实施,加强妇女、共青团、工会组织建设,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积极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创造条件。
(十)统战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切实做好民主党派、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对台和侨务等各项工作。
(十一)殡葬改革工作
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坚定殡葬改革的方向,大力推行丧事简办,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新风。
(十二)新增目标
按照《乌当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已全部完成相关工作。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做法
2008年,我镇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提高生态质量,走‚生态之镇,文明水田‛的发展道路。重点是采取‚围绕一个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落实三个结合,打造四条经济产业带,创新‘五个’机制,实施‘六有’民生计划,狠抓七项措施‛等工作机制,确保我镇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一)围绕一个主题,明确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城镇建设这一发展主题,结合镇情,制定全年目标工作计划、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速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建设步伐,把生态理念转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把水田建成经济与生态有机结合、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和睦相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文明乡镇。
(二)实现两个转变,确保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实现从抓三个文明建设转变为抓四个文明建设。我镇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推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群众素质教育,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生态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具时代特征、水田特色的社会文明。
二是实现作风建设从单一靠领导督促转变为制度化、多元化的长效督查机制。积极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筑牢思想防线,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的思想意识。健全和完善《水田镇学习会议制度》、《水田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水田镇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会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严肃学习、会议和工作纪律。由效能督查室专门负责机关效能建设,督促党委、政府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让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三)落实三个结合,促进产业突破发展。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三产发展相结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竹村、罗庄等沿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发优势项目,推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二是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整脏治乱‛工作相结合。抓住城乡
一体化建设机遇,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增加集镇承载量,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以‚满意在水田‛主题活动为突破口,加强‚整脏治乱‛工作,着力实施美化、净化、亮化、绿化、规范化、现代化‚六化‛工程,打造全新的集镇风貌,着力在外树形象、内提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增加集镇商气、人气、财气,有效推动三产的快速发展,为我镇三、二、一产业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灾后恢复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近期恢复与长远重建改造、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作长远规划,切实按照我镇《建设生态文明镇的决定》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组织实施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对全镇集镇管网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集镇工程性缺水问题,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打造四条经济产业带,建立增收支撑点。
依靠我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健全、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民风淳朴等特征,大力发展花、果、苗、药、菌、蔬‚六大‛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多样、结构丰富的四条经济产业带,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打造以壮大工业企业为主的‚贵开线‛(贵阳至开阳水田段)经济产业带。在水田工业小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引进以低能耗、高附加值为主的新型生态企业,关停辖区内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同时,在沿线的大坝口、长土关、李资山中间、大河将军滩、董农碧青蔓、石板寨等地辅助发展以食用菌、绿化苗木、杏、尖椒、大葱等种植业为主的现代生态农业。
二是打造以推进休闲度假为主的‚水相线‛(水田至罗庄相思河)经济产业带。依托省级名胜风景区相思河、温泉、万亩凤凰山林场、王比大洞等自然资源,以及蔡家寨、王比布依民族风情、历史古迹
文化遗产、布依民居等特色,大力开发‚一泉一景、一林一洞、一寨一俗、一舍一地‛的旅游项目,从而形成‚景泉相伴、林洞相依、民俗共生、舍地共存‛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农家旅舍,推进‚吃住农家体生活、学做农家长见识、玩乐农家丰阅历‛的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快速发展。同时,按照乌当区打造温泉品牌的总体规划,着力将我镇相思河、三江小峡谷、李资大河、大坝口4个地热资源点的温泉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实现以景促泉,以泉带景,丰富温泉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温泉旅游大镇。
三是打造以开发体能健身娱乐为主的‚三安线‛(三江、上坝至安多)经济产业带。借助福晟公司入驻三江,投入1.2亿元打造开发的云雾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城为契机,依托三江、上坝、安多一带辽阔连绵的万亩草坡天然资源,打造户外运动、健身娱乐等休闲娱乐产业。同时,将该线的野板栗种植、中药材种植、黑山羊野鸡养殖夯实壮大,形成多品牌效应,丰富产业内容。
四是打造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的‚马百线‛(马陇坝至百宜水田段)经济产业带。在定扒大力发展以花卉、大棚蔬菜为主的精细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种植观念。进一步加大小岐山酥李技术改良,进一步扩大‚水田牌‛酥李的知名度,打造品牌产品。
(五)创新‚五个‛机制,确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社会稳定。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镇深入开展大接访、大维稳等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以‚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好信访维稳工作。一是强化一种意识。强化领导干部的‚大维稳‛责任意识;二是做到两个到位。即预防到位、调处到位;三是落实三方责任。强化村支两委、包村工作组及辖区企业三方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并采取签订责任书和交纳保证金奖惩激励的做法;四是搞好四种接访。即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点
约访、重案陪访四种方式;五是执行五个要求。严格按照‚一个案子、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要求开展工作。以‚四心‛(细心排查、诚心为民、耐心讲解、真心办事)为出发点,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为民谋福。我镇对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在8月初100%解决到位;对依法依规不能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00%稳控到位;100%确保不发生1起到市赴省进京上访,100%确保不发生群众在重点地区和敏感部位聚集滋事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不合理又不合法的诉求,加强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切实为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开展‚六有‛民生行动计划,一是按照上级工作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落实,着力解决好、落实好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安‛等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全面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二是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住有所居‛行动计划。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在农村危房改造中提出的‚走前列,做表率‛的工作目标,迅速召开危房调查培训会,严格各项工作要求,并通过及时制定‚四早、五确保‛办法,实施‚三书两办法一申请一合同‛、落实包保责任、严把 ‚三关‛等有力措施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一是‚四早、五确保‛。即:早安排,确保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早部署,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确保危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早动员,确保危房改造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早实施,做到‚五个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激励机制到位、资金到位),确保危房改造工作全面按时完成。二是‚三书两办法一申请一合同‛。由危房户提出建房申请,经包保责任人进行核实,并征求改造意见和作好相关改造政策宣传,通过做工作都不能改造的与农户签订《水田镇农村危房改造承诺
书》,如能改造的与农户签订《水田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合同》,同时制定《水田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户)奖补办法》,鼓励农户积极开展房屋改造工作,使他们能够尽快告别危房,住进新家。三是严把‚三关‛(审核关、签字关、发放关),切实按照‚专款专用,专款入户‛的原则,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及时发放。
(七)狠抓七项措施,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围绕建设生态文明镇的总体目标,认真拟定《中共水田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全面创建‚五好‛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全面安排和部署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搞好‚党建年‛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各支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出宣传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党建年‛活动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是以‚十个一‛为载体,扎实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各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开展一次交心谈心活动、收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一次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出一期党建工作专栏、组织一次党建工作交流活动、为民办一件实事、开展一次访贫问苦活动和每周组织一次村寨环境卫生大扫除等‚十个一‛活动。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党员素质。邀请市、区专家讲授《十七大精神》、《基层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等课程,使广大党员干部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战略思维能力,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是加强关怀,凝聚党心民心。我镇及时有效地解决困难群众和困难老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
收入。年初以来,各基层党支部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2件,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六是加强‚学用转化‛,创新远程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困难,拟定帮扶计划,对特别困难的群众实施‚技术+资金‛的‚二帮一‛扶助,使困难群众‚零风险‛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增收致富;与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挂钩,建立‚学用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使周边农民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
七是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活动开展落到实处。镇党建办采取随机督查的形式,对各支部‚党建年‛工作的开展进行跟踪督促和指导。同时,及时解决‚党建年‛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把‚党建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取得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在全镇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仍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特色农业未形成规模。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寨道路、人畜饮水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工程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三是群众致富门路不多,农民增收缓慢,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四是税源发展后劲不足,税收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镇经济发展存在着以上困难和问题,但同样也有着许多
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随着乌当区生产力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加上我镇的交通优势,使我镇处于乌当区发展‚经济通道‛、‚桥头堡‛的有利位臵,可作为城市拓展的空间,我镇必将成为全区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乡镇之一;二是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谋发展的决心与信心,是我镇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保障。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努力寻找解决途径,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我镇经济发展势必创造出新的业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定能实现。
2009年,我镇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走‚生态之镇、文明水田‛道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生态文明城镇建设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共水田镇委员会
水田镇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19日
第四篇:富裕牧场 青年创业 汇报材料1
富裕牧场青年创业经验汇报
在总局、管理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富裕牧场党委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牧场设施农业基地,青年创业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广大青年自主创业指出了方向,同时也为基地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下面就我场青年创业的经验进行简要汇报:
在农垦系统中,富裕牧场属于中小型农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资源相对匮乏,为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土地增效、实现种植业结构调整,牧场决定以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学硕园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始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 4.5万平方米,现有11栋暖棚和40栋冷棚。今年,40栋冷棚全部种植优质薄皮甜瓜,全年生产已经结束,经济效益良好,甜瓜品质出众。
设施农业基地作为青年创业项目,由3名大学生承包并管理,其中园艺专业研究生1名,植保和农学专业大学生各1名。三名大学生在牧场领导及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发挥年轻人的拼劲、闯劲,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克服了生产中的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全年生产,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一、主要成效
今年,基地所建40栋冷棚,无闲置、撂荒,全部种植薄皮甜瓜,出产甜瓜,品质极佳,在富裕地区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称为“牧场香瓜”,市场反应热烈,产品供不应求。
经济效益方面,毎栋冷棚占地一亩,种植甜瓜2200株,全年共
生产两季,单季产量超过3000斤。结合市场平均价格,每季收入在9000元左右,除去生产成本及承包费用,每年每栋冷棚纯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全年实现产值近70万元,创造利润近40万元,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
在基地,青年大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学以致用,不但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问题,更得到了锻炼。大学生们以科技提高生产力目标,针对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不断突破,对大棚自动控制、基质栽培、冷棚增温、优良品种选育、嫁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同时还通过实践,总结出了适于本地区的生产方法。为未来发展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
二、经验措施
1.正确领导,多方支持
设施农业基地的顺利发展,归功于场领导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
在基地的发展思路上,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同意见,有时各方理由都比较充分。当分歧难以解决时,场领导的及时决策,及时的统一思想,就至关重要。比如,在最初确定大棚种植品种时,就发生了种菜与种瓜的分歧,是刘怀山场长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以后,做出了40个大棚全部种植甜瓜的决定,就是在这一决定的指导下,基地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之后,在基地未来发展与每一时期生产目标上,领导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及时予以指示。而在具体工作上,场领导充分放权,充分发挥大学生们的能动性,让大学生们在这个平台上充分
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与财力三方面。人力上,牧场领导与各科室全力配合,遇到问题总是在第一时间解决,绝不拖拉,多次挽救了生产。并且牧场党委还多次组织全场各支部来基地义务劳动,帮助扣大棚、移苗,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大缓解了春耕时期用工紧张的难题。物力上,牧场雷厉风行,只要是合理的、必要的,当场批复、马上拨款,以最快的速度完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早春生产、雨季抗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财力上,牧场提供了每栋冷棚5000元的贷款,为大棚的顺利生产奠定了资金基础,基地用这笔钱及时的购回了种子、基质、化肥。同时,也购置了较为先进的农用设备,保证了生产质量。另外,牧场还提供了一定数额的实验经费,基地通过实验,摸索出了许多实用技术,为将来发展做好了准备。
2.体制创新,一举多得
在体制上牧场敢为人先,决定第一年新建的40栋冷棚全部交由大学生承包经营,不对外承包。大学生们仍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而大棚的经营上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除承包费与大棚转让费外收益全部归个人所有,这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这一体制的创新是成功的,而且还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种植与管理经验。其次,由于牧场职工普遍没有大棚种植经验,贸然交给他们种植,在没有完善的技术指导下,一旦产生问题,将大大影响基地未来的发展。反之,大学生通过努力探索,一旦种植成功,将极大的促进群众的承包热情,带动整个设施农业的发展。
3.校企共建,科技为先
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青年大学生们,对校园还怀着浓浓的眷恋,而牧场更是懂得科研院校这一平台的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农垦更是金玉良言。我场历来重视与科研院校合作,仅今年一年,就与省农科院、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院校多次合作,项目包括民族村沼气开发、西瓜保鲜技术、玉米大龙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等等,全都是我场亟待解决、关乎民生收益的课题。
场领导还多次在谈话中强调,大学生要多与熟悉的院所联系,寻求合作的机会,创造共赢的局面。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大学生们主动找到了省农科院大庆园艺分院,见到了特色果蔬研究所李德泽所长,田丽美副所长和聂立琴老师。这几位都是甜瓜栽培育种方面的专家,李德泽所长更是大名鼎鼎的“富尔、齐甜、泽甜”三个品种系列的创始人。我们在那里参加了培训讲座,带回了多个品系的种子,用以实验种植效果。又与几位专家合作,在专家的启发和指导下,研究牛粪基质甜瓜种植技术,用以解决重茬问题、实现有机生产。
“农业发展,科技为先”,大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外出学习、请教专家,掌握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用这些科学技术指导生产、弥补实际经验的不足。我们先后摸索出了基质块育苗技术,解决了早春育苗的难题。开发了人工光源工厂化育苗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育苗棚的空间利用率、降低育苗成本。同时,还虚心向有一定种植经验的瓜农、菜农学习,把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同科学理论结合来,对照验证,取其精华。把各方面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生产技术,在把自己的技术变为设施农业基地的生产规范。
4.精耕细作,不畏艰苦
在棚区生产管理上,验证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从育苗时地面的水平度、每一块的营养基质的摆放距离,到各个生育时期的日夜温度和需水量、每一垄的施肥量、叶面肥的配比,再到人工沾花时每一朵的用药量、整枝疏果操作,是一个个精准的细节,保证了甜瓜的品质产量。目前,富裕牧场设施农业基地出产的甜瓜,已经成为富裕地区品质最好的甜瓜,销售价格一直高于同时期其他甜瓜一到两元,而且供不应求。所以,设施农业是精准农业,是“细节”农业。不管规模如何扩大,种植户如何增加,都要严格执行全过程技术规范,绝不能采取粗放式管理,野蛮化操作。
设施农业基地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拼搏,设施农业的工作有其自身特点,农时不等人,作物生长不分昼夜,更没有节假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在这里再合适不过,早出晚归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习惯,越是寒冷、越是炎热、越是下大雨、刮大风,大棚区的工作就越忙碌。在最寒冷的夜晚,一定有人彻夜不眠,生火加温;在最炎热的中午,一定有人在为大棚放风降温;风里雨里,一定是一群群人在风沙泥水里拼搏。人们常说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在基地,我们像疼爱孩子一样疼爱着些花朵,而它们也用最丰硕甜美的果实,回报了大家的付出,回报了大家的拼搏。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
1.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基地已经实现了自动卷帘与膜下滴灌,大幅降低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机械化、自动化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可以大大降低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有利于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生产品质。今年,通过实验,已经制定了几套改造方案,计划首先从通风降温系统开始,逐步实现温湿度监控、自动喷药喷肥、自动给水滴灌追肥,以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生产,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
2.绿色化有机化生产亟待实现
由于第一年,生产技术与生产条件的限制,基地甜瓜生产的接近无公害要求,还没有达到绿色和有机的标准。从市场发展趋势上看,绿色化、有机化势在必行。今年,大学生们已经做了大量实验,为绿色、有机生产奠定了基础。计划在1-2年的时间里,把园区打造成绿色果蔬生产基地,并尽快实现有机化生产。
3.销售依赖性较强,市场有待开拓
目前,基地出产的果蔬产品主要依赖批发商贩上门采购。虽然今年是供不应求,但从长远来看,销售价格,销售渠道和销售量始终受制于人。中间商从中赚取差价,压低了生产利润,抬高了销售价格,更不利于开拓市场、培育品牌。应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尤其是解决运输车辆,形成对终端市场的直接投放,这样既提高了收益,又保证了品质,有利于品牌的形成。摆脱中间商的控制。
4.上下游产业发展不够,产业链尚未形成目前,基地以新鲜果蔬生产为主,没有与加工业结合,由于果蔬储藏时间的限制,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销售不完的产品只能降价处理甚至扔掉。同时,生产资料完全依赖购买,没有很好的利用牧场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未来可引进育苗基质块、牛粪燃料块、穴盘等加工设备,除满足生产需要外,还可外销,创造利润。
在未来结合生产情况及市场需求,建设一定数量的果蔬深加工工厂,如果酱加工厂、果蔬冻干厂、小型果酒厂等,对基地出产的果蔬产品进行深加工,在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基地出产果蔬对市场的依赖。
八、结语
设施农业的发展,顺利的实现了土地效益倍增,同时也解决了拆迁作业区职工群众的民生问题;是牧场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托于牧场设施农业基地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爱下,青年大学生们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创业天地,通过艰苦拼搏,不懈努力,实现了自我价值。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职工群众创业致富,为设施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第五篇:水田乡中心学校营养餐汇报材料
水田乡中心学校“学生营养改善”
计划工作汇报
为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和改善农村小学生健康水平,云南省于决定从2012年春季学期启动营养改善工程,我校成为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之一。我校根据省、州、县各级政府以及教育局文件精神,认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现就基本作法简要汇报如下:
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的实施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34人,借调3人,在岗31人。上学期在校学生445人,享受营养餐的人数为445人;本学期在校学生总数为432人,享受营养餐的学生为432人。
2012年2月24日,我校组织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专题会议,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确定了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指导思想,成立了已校长何永达为组长,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全体教职员工为组员的“营养早餐、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水田乡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组织机构及职责,总务主任具体负责工作的开展实施。确立了学校“统一采购、食堂加工、学校食堂供餐、单独核算”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学校升旗仪式、班队会、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宣传。并于2012年3月5日以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可口的午餐。自此项工作开展至今已惠及我校在校的每一位学生,且无任何因产品质量导致的
安全事故发生,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我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没有生活用车,食材采购困难。
水田乡在蒙自城南离市区35公里的大山深处,食堂所有的蔬菜、调料都要到市区采购,学校没有生活用车,导致蔬菜的采购困难,为食堂正常供餐带来不可预见的影响。
2、场地过小,学生没有用餐场地。
我校食堂于2006年所建,面积只有120平方米。由于食堂面积过小,现有设备无法摆放。学生平时只能在球场等露天场地用餐,一旦遇到雨天就只能进教室或者宿舍去用餐,给学校卫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3、食堂人员过少,工人劳动强度过大。
我校共有在校生432人。按照50名学生配备一名食堂工人计算,我校应有9名食堂人员,而实际我校食堂工人共有4人,她们不仅要负责432名小学生的每日二餐的食物供应,还要负责幼儿园80名幼儿的就餐问题。她们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如果遇到工人生病或有事请假,则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同时,仓库管理员、采购员、食堂负责人的配臵抽调了部分教师担任,造成了教学人员的紧缺。
三、进一步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来,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由各家中小学校具体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营养,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上述存在的困难,使我校在开展工作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配备一辆学生生活用车车。以解决我校采购食材难的问题。
2、尽快建盖学生食堂,解决食堂面积缺口。增加食堂面积后,能让食堂闲臵的设备发挥尽可能大的功能,也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
3、增加食堂工作人员。增加工人后,能有效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有效地把食堂供餐工作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做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提出批评意见,我们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
蒙自市水田乡中心学校
2012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