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搞错的工程常识和设计现状
易搞错的工程常识和设计现状
一、专业界限
在建筑工程领域,原先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核心是生活水处理供应)、暖通(供热、通风、暖气与空调工程,核心是安装施工部分)、动力(燃气与热能如锅炉工程,核心是市政部分)、电气(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核心是城市电力供应)等四个本科专业笼统称为“建筑设备”。由于多数民用建筑不涉及动力专业,以及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时,将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划归为公用设备工程的三个专业,所以有时“建筑设备”不包括电气。而专科专业则名目繁多,甚至有高校大专阶段开“建筑设备工程”专业。
“工程”狭义只指需要施工的学科,比如盖房、修路、架桥、挖洞等;有时甚至只指装修工程,比如“工程设计院”一般是只搞装修设计的设计院;“工程”广义指象建筑工程一样系统性很强的所有学科,比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在“工程管理”中的“工程”按的是狭义概念,而“管理工程”中的“工程”按的是广义概念。
目前美国只有近百个本科专业,俄罗斯只有七十多个,而我国原先有五百多个。几年前教育部合并为不到三百个本科专业,比如暖通和动力两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教育部要求扩大学生专业面,和把时间留给学生的不断吆喝下,部分高校该专业甚至开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等课程,而给排水专业也开了《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等课程。但开一门这样的专业课并不意味着暖通人就真懂建筑给排水,因为建筑给排水的教师教材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并且其基础课《水泵与水泵站》、《水力学》等等决不会开。所以近年有些暖通专业毕业生声称既懂给排水也懂电气,而许多年长的暖通工程师则不懂锅炉房和燃气设计,更不用说建筑给排水和消防了。
由于建筑设计市场太大,并且衔接不便,国家不得不把五、六级(尤其六级)人防由人防资质、小区室外给排水由市政资质、小区中水处理由环保资质等划给建筑设计院的建筑资质,其他行业的也不用多说了,而这些内容自然而然就是建筑设计院的弱项。
二、专业称谓
暖通在南方除了部分山区之外,没有采暖设计参数,所以专业名字有多种称谓。一般叫暖通,简写为“暖”,代号为”N”;也有的叫空调,简写为“空”,代号为”K”;还有认为,单纯通风简写为“风”,代号为“F’’;通风空调则简写为“通”,代号为“T”;也有人把它和给排水合叫做设备工程,简写为“设”,代号为“S”;甚至有把它单独简写为“设”的。这些说法各有来历,也都能说的过去。
以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为代表的北方某些设计院,采取水暖专业一体的做法,曾建议注册暖通工程师涵盖给排水和动力专业,终因理屈词穷而作罢。在这后面令人尴尬的原因是,给排水的极高和暖通的极低就业率,虽然暖通主要学习的是安装施工的内容,但施工单位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两个专业就业的主要途径都是建筑设计单位。大家认为水暖不分家,偏偏教育部规定给排水的相近学科只有环境工程一个,给排水和暖通并非相近专业。
个人认为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最终会和科研远离,而发展到与市场一致,建筑水暖动电会最终成为一个本科专业,以减少建筑设计中明显的扯皮、内耗和浪费,不少大设计院为避免这一点,对容易产生矛盾的给排水专业和暖通专业,已经实行了水暖一体。现在丙级设计院一般没有暖通和动力专业,并且水电一体。由于从业人员比建筑、结构少得多,且不是龙头专业,水、暖、电的劳动定额明显过少,与事实严重不符,但它与建筑、结构的工作量还是不可比拟的。
水、暖、电的内容系统性很强,结构的内容准确性很强,而建筑师严格来讲不是工程师,尤其是做建筑方案的建筑师。建筑方案甚至与工程是对立的两类人,因为它需要的是想象与独特,而工程需要的是务实和规范。而设计所的老板要么是外行(或老板亲戚管事),要么是建筑方案师,这就要求他们突破定势思维,虽然这相当困难。
三、劳动定额的作用
虽然劳动定额受到多方批评,但它仍然是确定各设计阶段、周期、工期、时间、各专业工比、设计取费、劳动量等的指导性文件。
由于确定各专业工比涉及面太大,是招所有业内人士痛骂的事情,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本专业所做的事情比规定的比例小,所以调整的次数很少且幅度很小。最近一次国家调整主要是由于结构软件的出现,大大减小了工作量,建筑与结构两专业作了有限的彼此消长而已。由于手工制图时代,电气专业图纸众多且劳动量大。但是电脑制图时代,其工作量已远小于给排水,在绝大多数设计院,给排水专业相对人数多并且忙。所以个别大设计院,对给排水专业给了一定工比照顾,但顶多与电气持平。
再说现在的设计市场也非常不规范,除了政府项目,多数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比国家规定低的离谱,设计的深度也比国标差得离谱。劳动定额普遍受到大设计院的尊重,但大设计院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内行人不知道有这个东西,更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至于去运用则更不用说。并且由于小设计院的人相当多没有学习能力和自学习惯,更没有大设计院的学术氛围,所以许多很重要的行规并不了解。小设计院领导会说,我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不还是这样过来了么?在不规则的设计市场下,劳动定额显得有点守旧,并且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给排水与消防
给排水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是专业合并时的重点保护对象,理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几乎所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土建大类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结构、环境、力学、暖通、动力等都与它相关,所以大学里把给排水专业真正学好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给排水包括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环保给排水这三个相互联系并不紧密的专业方向决定的。
大设计院设备招工,一般电气专业三年经验就可胜任,而给排水则非要五年不可,因为给排水专业的强规较多并且变态(诸如室外水表要放在水表井里等根本不好执行)。同样因为给排水专业不少人犯贱自作孽,在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在不该注意的地方非常细心,把施工技术员的活给包揽了不少,施工单位的人认为这图不错。所有给排水不用软件画图的人就是这种类型:因为诸如规范要求的喷淋不准估算等,不用软件一个车库至少要逐点算两周,而所有软件的卫生器具只有一个给水捕捉点,不会让你画的过于细,画的细也没有用处,因为卫生器具是甲方选型的,要按人家的说明书而不是你假定的类型去接,偏偏许多人在这方上面过于重视。
消防是个含义不明确的概念。有时它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各自的相关部分,其中给排水是它的工艺专业即龙头专业(注意这时并不是建筑专业做龙头);有时它专指给排水的一部分;有时给排水只指生活给排水,它与给排水的其他部分并列;而有时它仅指给排水专业内消防部分的消火栓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直到四年前才有了消防工程师的职称类别,刚出现时叫消防水电工程师,包括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各自相关部分,以及暖通、建筑等专业各自的少量部分。消防才以一个独立的专业出现。
五、职称与注册工程师
虽然现在科技企业满天飞,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并不是什么科技行业,它只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也就是说类似于律师,把法律或规范应用到具体实例中去。通过科学研究调查而制定规范才属于科研。设计院里需要的是熟读规范的人,也就是说需要注册工程师。至于规范为什么那样规定,规定的是否恰当,需要什么修改建议,这些需要开创型的工作,则是工程师或者是高级工程师研究的对象,从他们发表的论文表现出来。实行注册制度以来,工程师两方面的权力只是被削掉了一个,有人说将来职称会取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工程师评得太滥,许多工程师质量太差(比如我见过一个施工员想改行做设计,就花钱到国有大院评职称,因为那单位有高级职称直接评审权)。所以推出了注册制度,规定注册工程师取代工程师负责项目,并将大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直接授予注册工程师资质,而普通高级工程师可以承揽注册工程师的所有职责(盖章除外,因为他没有章)。不过注册师就那回事,我见过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顺利通过,但做预算时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考注册建筑师的画图考题竟是飞机场设计。如果我到设计院管招聘(设计院管招聘的却基本上都是外行),不管你什么注册不注册,高级不高级,先看看你有没有大院经历,把你的劳动成果拿出来看看,再试用一段遛遛,准保人尽其才。
有不少人认为,注册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平级,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呼吁,国家应该下发这个文件规定。这简直是扯淡。实行强制注册制度以来,注册工程师炙手可热,在设计院里大家的心目中就被拔高了。注册工程师究其实还是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不同类,就像大学助教(初级职称)与工程师(中级职称)一样,虽然不同类别,但相差一个档次,尤其许多大院的工程师都比普通的注册工程师强太多了。高级工程师属于副高职称,也就是说属于专家行列,没有人敢说注册工程师属于专家。
六、设计必须交流
国际学界普遍认为,当一个新事物露出苗头的时候,东方人先考虑的是它可能带来的弊端,而西方人先考虑的则是它可能带来的好处。学者的推测是这与传统文化,和当前中国社会权力普遍掌握在老年人手里有关。
大设计院已经普遍追赶世界潮流,建设内部高效局域网,实现无纸化办公。而小设计院则仅仅只是应用了“飞格传书”,不但无力实现现代化,甚至于不允许上网,与外界联系切断,说是怕耽误工作(骨子里是对员工的不信任,其实任何人都会遵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的),我想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人们喜欢打游戏而取消全国的网吧,尤其小设计院的人能力不强,还不允许与同学、老师、朋友交流(多数人不会轻易用自己手机打长途电话,而是用不花钱的网络联系的),自然对一些不确定的东西就在工作是只好想当然了。交流需要随时随地,有些领导在单位只搞一台电脑上网,在实际应用中只是扯淡。不交流就不会进步,而不进步在当代就意味着落后。
谈到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团队精神,才会有共同的神速进步,比如战斗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除了个别天赋极好的之外,英雄往往来源于同一个单位,因为相同的进步文化熏陶,大家彼此交流经验教训导致。有个设计院多年雄居同行业榜首,似乎对于这个并不吸引人的内陆城市有点奇怪,因为内陆的市场狭小,人才也逐渐流失到沿海,其核心的成功原因仅是采用了按专业大类分所。
绝大多数设计院是由很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所组成,各所单独结算自然互不联系,与设计院之间实际上是挂靠关系。你只要随便找几个要价便宜的人,每年或每项目交点管理费,就成了某著名设计院的一部分,拿这杆大旗去唬人,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太多次品,并在事实上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恶性循环。
专业大类所虽然管理的难度更大,但是成果更多了。因为相近专业的人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几个(教授级)高工也坐在一起,相互之间询问、查资料、交流非常方便,大家都不傻,有什么个人心得体会,不用别人请客都会讲出来,因为你也需要人家的心得,一个人有了方向别人都帮忙,所以大家的成果都来的容易并且水平高。有什么需要,不用自己查半天书也找不到,只用问一下就行了。你想每人都有几项科研成果,单位发表了几篇论文,主编了几套书,出了几本行业规范,人家的图又相互学习交流而画的好,建设方不蜂拥着求人家设计才怪呢,设计收费不高才怪呢,设计费才占总造价多大比例啊。单位有钱了,因为是国营单位,发给职工的就多了,即便需要招聘高人也容易了,如此良性循环。拥有极其丰富人才的上海现代集团竟被人家从手里抢走一个又一个项目,看是奇怪其实必然。在深圳,筑博勉强算是一个缩微版,但把高手分割开了,高手之间倒不好交流。等等其他跟人家几十年积累的细致管理习惯相差很远。
七、相关设计需要
不光电气的进管方向几乎都不能提供。报载陕西榆林市审图中心,对外地设计院做的给排水项目多数枪毙,电气图纸也受株连。因为太明显了,该市多数地区市政水压都超过八公斤,可直接送到二十层楼,而大家却纷纷做了水泵加压供水,既然不需要水泵,电气搞什么水泵动力和各层启泵按钮呢,去掉则要重新平衡各相负荷乃至调整大量设备等等非常麻烦(决不是想当然的把这一部分挖掉就行了)。设计师们其实出力不落好并且替人受过,建设方是设计院的上帝,设计院老板谁敢按照给排水设计师的要求,去坚持向甲方索要周围管网情况图和市政水压呢?虽然只要有土地证,他们就应该有,或者不用请客送礼,理直气壮去向有关部门索要。电气专业可以假定,给排水则必须明确。但至少在小设计院这些东西很少满足过,给排水只好按最不利情况假定已成习惯,考虑用泵给管网加压,需要多花多少冤枉钱啊,其实不知有多少项目是不必要这么麻烦和浪费的。
就像磁悬浮在国外只是谈论,我国却敢于建了世上唯一的一段这种铁路,赔的呲牙咧嘴一样。冰蓄冷空调是近年来国外热议的做法,说是夜里制冷储存起来,白天释放来用。深圳华强北建了一座没过一个月就报废,重新设计施工改为传统形式(冰蓄冷的机房比普通的大一倍多故可行)。我钻研过多时,发觉就像机械立体停车位一样,这玩意儿只是纸上谈兵者提出的理想概念,国外即便有成功的例子,也与人家财力雄厚(这系统多几样高技术的大东西,贵得离谱),机械水平高(国内现在还生产不出成套设备,国内机械制造和安装工艺还在人家二战水平),施工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有关(国内的差不多工人太多了)。你想转化储存时有一个效率,储存过程中有一个效率,储存释放有一个效率,三个效率相乘才是实际效率,绝不是他忽悠的仅一个百分之七八十的效率,而是三个此数相乘,并且他说的此数也是理想状态,而设计最忌讳中间环节太多。年前我曾参加建设部节能中心的发布会,最近国内出了种省掉冷却塔的主机,叫直接蒸发冷却机组,它集传统风冷和水冷系统的优点于一身,省掉了冷却塔的两个转化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效比,也降低了造价。不过这种产品在目前这混乱的市场上,恐怕二十年后才能象目前流行百余年的水冷和风冷系统一样深入人心。袁隆平被申报四次才勉强评为工程院院士,而中科院院士到现在还没有评上,却被评审更苛刻的美国科学院吸收为院士:怪现象太多了。
现在VRV空调在中国满天飞,以致全球各大空调公司把中国作为VRV主战场,就是设计院等不负责任的体现。VRV又叫变频空调,并不是中央空调系统,只是把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装倒了一起,因为室外机采用了特殊的变频器,所以价格极为昂贵,VRV的出现是因为许多老旧项目改造,没法安装室外分体机,更无法改造成中央空调,或者别墅等过多室外机(相连有不少管道和滴水等)影响美观才不考虑造价而采用,或是超高层的上区因为中央空调循环半径过大而不稳定才无奈采用:VRV在国外用的很少。
VRV与分体空调的较量除了室外机少这个优点外,大缺点是无新鲜空气补充、造价高、衰减大(与分体空调一样,室内、外机必须同高度、距离短,否则冷量大打折扣,因为他们都用同种易挥发的介质,而中央空调的介质是相当稳定的水)。中央空调取代分体空调(包括VRV)是因为有新风而舒适、大项目(深圳测算一般是40个房间以上)的经济性这两大原因。但是VRV在中国反攻倒算,其原因无怪乎是两个:一是图纸非常容易出,设计院(南方很多设计院没有设置空调专业)甚至不用出图,让厂家随便一画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二是这东西因为昂贵且不太适合容易被拒绝,猫腻较多。
八、想当然与瞎指挥
提到厨房可以不设地漏,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提出想当然的各种理由,好像他比你更懂给排水,或者你在骗他,而不是去查一下相关资料再说话。竟有建筑师认为,屋面雨水排放、建筑隔水层、地下室排水走向、甚至地漏布置等跟水沾点边的东西是给排水专业的事情,把本专业的东西推给别人。听到不止一个人说室外给排水就几条线而已,心想要是给水只把够量的水送到地方就行,那管网不经过平差,水中余氯完了,水压不够了,水管出问题大面积倒霉,闹病、消防和断水时人家会要你负责的,因为这一切有规范规定,但不知者是无畏的。人们没有团队精神,缺乏相互信任,外行批评内行简直太常见了。
受封建思想影响,国人有太强烈的官帝意识,世界公认中国的官太象官了。因为西方的平等观念经过几百年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潜意识地追求平等,主张尊重人和合作。国人潜意识地追求特权而不尊重人,比如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比老爹的富裕和权力。所以西方的老板能与技术人员协作,相信下属而相对人尽其才。而中国普遍存在老板怀疑下属,想控制而非尊重下属,恨不得员工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外行强行指挥内行。所以中国虽然拥有最勤劳最聪明的人民,在世界上只能打工和造假。除了有限的几个领域外,都落后于西方半个世纪,比如人家七十多年前就有了航母,虽然现在和原先的航母已经不太一样,但中国航母还有技术问题困扰。
内行高人都知道,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间用水喷雾灭火非常经济便利,甚至国家下文推广。但笔者曾打电话到消防局,人家当即想当然地训斥水怎么能灭油火呢?因为内行懂得多,知道太多的规范类设计要求。外行才是最聪明,最想当然而理不直但气壮的。
九、设计单位的本质
现在甲级设计院竟然多如牛毛,光深圳就有一百多家,还不包括共用一个设计院名义出图的众多设计所,这些设计所除共用出图章外,相互没有任何联系,绝大多数甲级设计单位实际上远远不合格。如果你到一个设计院,里面没有3个以上注册建筑师和3个以上注册工程师,26个(8建筑8结构10设备)以上专业技术骨干(工程师职称必须工作十年以上才算,所以这些人一般都不年轻),每人15平方米以上的办公面积,最小的专业(一般是暖通专业)不到3个人在位(设计院起码要求),就可以肯定它不符合条件。尤其在南方,要保证小专业暖通3人不闲,则一般要其他专业100人以上都忙着。
如果他说还有人在其他地方、或其他办公室、或在工地,这一般都是瞎扯。为方便交流,建筑方案师有可能在另外一个办公室里,但工程师和建筑师一般都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除非他有几百号人;工地只是偶尔去一次,每次一般不超过五人;而其他地方的分院其实与这里没有关系。
刚到深圳的时候,有朋友向我介绍行情:全国都这样,现在很多甲级院是怎么申报的呢?去大设计院给注册师掏钱买两个图章,就是你注册到我这个单位。当然大设计院不会不放,因为一个单位一个专业要一个章就行了,人家要的是人,人在我这里,就是注册师在我这里,于是形成了大量的注册师分身术现象。事实上大多甲级小院没有注册建筑师(最重要的注册师)在位(要么老板是),因为这种人身价最高。而申报时找到对路人,把资料和钱一交,人家自然会替你打通各路神仙的。资质到手后,自然会有人请求挂靠,挂靠得多了,自己就成了大设计院。那万一赔本可怎办?把资质卖掉就行了,并不是人人都有门路搞到资质的,由于设计事故越来越多,资质越来越难批,这资质售价就越来越高。
随便招一个西方人,或给一个国外设计院交点钱,就说和人家联营或是国际性设计院,甚至说是人家的中国分部等等;往往连一个西方人也没有,与西方设计院也没联系,当然更没有西方项目,只是起一个洋味很足的名字,就号称“国际性设计院”。按规定外国设计院不能承担中国项目,所以说既挂外国牌子又挂中国牌子的单位来路不正,只是利用了投资方崇洋的心理罢了。
如果你自豪地宣布,我的项目是请某某著名设计院设计的,人家(往往不知道是哪一个所,或是图便宜到他那里盖章)曾经设计过某某著名工程,那你往往就受骗了。单位里多数是毛头人物,如果偶有一两个老人,往往不是设计师,而是从工厂或施工单位半路出家的。你只管放心,设计出来再烂的图纸也会过关,当然要改几个太明显的小错了。审图公司放水的原因一是设计院与甲方接触多,怕惹恼人家而丢了以后赚钱的路子;二是审图已经市场化,市场化限制了审图的吃卡拿要现象,也造成了许多审图师的质量严重不符,审错不时出现;三是再有经验的审图也代替不了画图,审图再仔细也发现不了多数错误,以致现在设计监理(监督设计过程)的概念提得很响;四是审图公司多数已经被搞定了,有钱的设计院攻关各审图师,没钱的攻关审图公司领导,你想许多审图师的薪金已远低于某些设计师,他们傻么?他们灰色收入高的很。当然有的大审图公司非常霸道,仍在吃卡拿要。现行规范、规程、地方规定才是审图依据,审图依据就像现行法律和条例一样,是非常严密的,因为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工程师都在不断发表论文提意见而完善它。他却不注明你违反何条,说我认为的就是依据,我画图能力不比你强人家信么„„当然绝大多数设计院和审图公司是坚持原则的,这一点党和人民相信。
设计院的核心工作应该是施工图,但设计院的核心工作实际不是施工图,而是集中人力物力去投标。比如设计院老板忙着让多家效果图公司来搞,出一些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为把项目搞到手,投标文件越来越漂亮。只要项目到我手,就不愁搞不下来。我就让他们按保险的安全的来搞,又不是我而是投资方多花冤枉钱,即便出事了也是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尤其外行的看法),于是为了图面美观,竟有不允许工程师纠正错误的。至少你想有多少效果图上有椰树,可全国有几片地区能种椰子?最聪明的温州人在本地就有两百多家设计单位,因为开设计所本小利大,谁都知道施工图做好了,牌子就会竖起来,但在激烈竞争下,设计院都管不了那么多。
从别墅设计可以体现上述现象,别墅是高技术高要求的东西,我也见过许多“X X在线”等类网站上和看过同行们的图纸,中心房间与常用房间距离太远,而比如主卧距厨房很近、无健身房、无大客厅、无保密室、没有集中热水、多联空调、安防报警、网络通讯等等。但现在多数设计院仅仅外观欧式象回事,因为这是拉项目的时候精心搞的。而项目到手后就做成了最好做的低级旅馆:一堆大小差不多的卧室,七八个卫生间:大家都省事而不少拿工资。
十、设计必须实现职业化
员工认为“这么便宜但麻烦的活他都接”、“这个老板太过分了”几乎天天存在于每个设计院中,几乎没有一个设计院的多数员工对老板是基本满意的。“你不会动动脑子?去这样这样画!”“这些人工作太不积极了!”几乎天天存在于每个设计院中,几乎没有设计院老板对多数员工满意。员工难以体会老板的难处,经常考虑老板的事情,从而不能不消极工作;老板经常考虑员工的工作,恨不得员工是自己可操纵的机械,从而更加瞎指挥。这种严酷的角色错位不停地削弱单位,造成相互猜疑,浪费精力,破坏分工合作,甚至以员工终于忍受不了而逐个辞职,单位再逐个招聘为特色,团队精神无从谈起。有人甚至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团队精神。多数老板都号称自己是工程师,即便真是也跟不是差不多,因为脱离设计太久了,就像大家学的英语一样,只剩下点皮毛。
人家说国内的企业家全是农民,也不可能不是农民,因为中国的农民文化太发达,大家不当农民只有几十年,而西方是几百年。农民的特征是什么?是目光短浅,所以企业生产假冒伪造、不守信用、拖欠工资、刻薄员工。而设计项目需要很长周期,设计师需要积累经验熟悉任务,设计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各自的习惯,但把这些方法习惯杂糅在一起,产品就是隐患辈出的。
设计师最讨厌的就是“擦屁股”,对别人的项目加以改造。可惜专业负责人或设计院领导非让你擦他们或别人的屁股,这些事是不算产值当然也没法算产值但非常麻烦的,就只好勉强裱糊一番,不情愿而应付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差东西。而员工在单位根本没有归属感,因为没有哪个设计院肯和员工签订多年合同的,员工所有人的收入加起来不到老板一个人收入的几分之一,员工就只会把项目当作单位(就是老板)的项目。员工很清楚他们是给别人赚钱是养老板,而不是老板 “我养你们„„”。让他们为别人的项目而呕心沥血是不可能的,尤其还要面临老板的瞎指挥甚至臭骂。
什么时候中国设计怪状结束?就是和外国比如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比中国多得多,但贫富差距小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样,老板和员工的收入差距并不悬殊的时候,老板愿意和员工签订长期甚至终身合同而让职工有归属感信任感的时候,老板不再目光短浅而看的长远比如重视施工图的时候,老板不再瞎指挥而尊重部下从而人人角色分明的时候„„,就是中国实现法律面前真正平等而职业化的时候。
建筑工程设计该职业化最高,但偏偏是职业化最差的行业,跳槽极为严重。建筑设计因为周期长,别人不可能完全接替项目,尤其应该以人为本,但现在的市场确是以单位为本;设计院尤其大院的人应以技术为本,而现在是以人际关系为本;设计院里老板的亲戚管理后勤服务,地位比设计师高得多;设计怪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因为老板在想方设法少发点钱,他们甚至潜意识地把员工当作了敌人,和员工之间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敌我关系。而搞设计的工程师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上最老实的人,但绝不是傻瓜。就像画家一样,对自己的项目没有人不认真,自己的作品莫不像自己生出来的儿子一样。但关键是现在畸形的专制无法让他们尽心去做事,满心的恼火让他们不可能去尽心做事。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设计师越来越农民工化。为什么王安被微软取代?华人仅占千分之五,美国的经验智慧却装在华人的脑袋里?因为中国的老板和美国的老板,中国的环境和美国的环境天壤之别。除了腾讯之类专利人粗懂公司的方方面面外,超人创办的人少企业外,少有需要多人合作的高效大公司。某知名社会学家痛惜:中国决不缺乏比尔·盖茨,但中国文化却决不会出现微软等高效率公司!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请设计院搞的项目总是被施工单位骂,既然被骂干脆图偏宜找了里面几个工程师私下搞,而拿另单位盖章,不料他们公认是清晰无错的好图。我说当然了,原先工程师是给他们并不喜欢的老板干,他们才能拿几个钱啊,明年还在不在这个单位啊;现在是给自己干,是自己生儿子,这就足够了。况且老板能不能继续从你这里接活跟他们无关,而他们则希望你能继续给他们活干。人还是那些人,设计并不是高难度的东西,用心和不能用心则是天壤之别。
因为相对于多数混饭吃的人,我把设计当作事业,也正因为如此,我钻研设计乃至于钻研其他专业的设计,因为有良心,我甘冒天下之大不玮,写出批判流行论调的各种文章。在北方一个拥有建筑、市政、人防、环保、化工、轻纺、电子等多项甲级资质的一流大院里奋斗过多年的年轻人,但在深圳看到许多倚老卖老的工程师,很多想做好但外部条件不允许你做好的项目,各方严重的内耗和浪费,味同嚼蜡而感触颇多,遂出上文。
第二篇:易搞错的英文翻译
dead president,真正的含义是印有总统头像的美钞,而并非“死的总统”
1、日常用语类
lover 情人(不是“爱人”)
busboy 餐馆勤杂工(不是“公汽售票员”)
busybody 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
dry goods(美)纺织品;(英)谷物(不是“干货”)
heartman 换心人(不是“有心人”)
mad doctor 精神病科医生(不是“发疯的医生”)
eleventh hour 最后时刻(不是“十一点”)
blind date(由第三者安排的)男女初次会面(并非“盲目约会”或“瞎约会”)dead president 美钞(上印有总统头像)(并非“死了的总统”)
personal remark 人身攻击(不是“个人评论”)
sweet water 淡水(不是“糖水”或“甜水”)
confidence man 骗子(不是“信得过的人”)
criminal lawyer 刑事律师(不是“犯罪的律师”)
service station 加油站(不是“服务站”)
rest room 厕所(不是“休息室”)
dressing room 化妆室(不是“试衣室”或“更衣室”)
sporting house 妓院(不是“体育室”)
horse sense 常识(不是“马的感觉”)
capital idea 好主意(不是“资本主义思想”)familiar talk 庸俗的交谈(不是“熟悉的谈话”)black tea 红茶(不是“黑茶”)black art 妖术(不是“黑色艺术”)
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不是“陌生的黑人”)
white coal(作动力来源用的)水(不是“白煤”)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不是“皮肤白的人”)
yellow book 黄皮书(法国政府报告书,以黄纸为封)(不是“黄色书籍”)red tape 官僚习气(不是“红色带子”)
green hand 新手(不是“绿手”)
blue stocking 女学者、女才子(不是“蓝色长统袜”)
China policy 对华政策(不是“中国政策”)
Chinese dragon 麒麟(不是“中国龙”)
American beauty 红蔷薇(不是“美国美女”)
English disease 软骨病(不是“英国病”)
Indian summer 愉快宁静的晚年(不是“印度的夏日”)
Greek gift 害人的礼品(不是“希腊礼物”)
Spanish athlete 吹牛的人(不是“西班牙运动员”)
French chalk 滑石粉(不是“法国粉笔”)
an apple of love,是常见的 西红柿,不是“爱情之果”
2.成语类
pull one's leg 开玩笑(不是“拉后腿”)
in one's birthday suit 赤身裸体(不是“穿着生日礼服”)eat one's words 收回前言(不是“食言”)an apple of love 西红柿(不是“爱情之果”)handwriting on the wall 不祥之兆(不是“大字报”)
bring down the house 博得全场喝彩(不是“推倒房子”)
have a fit 勃然大怒(不是“试穿”)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令人毛骨悚然—恐惧(不是“令人发指——气愤”)be taken in 受骗,上当(不是“被接纳”)
think a great deal of oneself 高看或看重自己(不是“为自己想得很多”)pull up one's socks 鼓起勇气(不是“提上袜子”)
have the heart to do(用于否定句)忍心做„„不是“有心做”或“有意做”)look out,是当心,不是“往外看”
3.表达方式类
Look out!当心!(不是“向外看”)
What a shame!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
You don't say!是吗!(不是“你别说”)
You can say that again!说得好!(不是“你可以再说一遍”)
I haven't slept better.我睡得好极了。(不是“我从未睡过好觉”)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your work.你工作越仔细越好。(不是“你工作不能太仔细”)
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我戒烟4年了。(不是“我抽烟4年了”)All his friends did not turn up.他的朋友没全到。(不是“他的朋友全没到”)
People will be long forgetting her.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会记住她的。(不是“人们会永远忘记她”)
He was only too pleased to let them go.他很乐意让他们走。(不是“他太高兴了,不愿让他们走”)
It can't be less interesting.它无聊极了。(不是“它不可能没有趣”)
第三篇:钢结构设计容易搞错的知识点
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问题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 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1梁、柱拼接节点一般按刚接节点计算,但往往由于端部封板较簿而导致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故应严格控制封板厚,以保证端板有足够刚度。
18.9.2有的设计斜梁与柱按刚接计算而实际工程则把钢柱省去,把斜梁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或砖柱上,造成工程事故,设计时应注意把节点构造表达清楚,节点构造一定要与计算相符。
18.9.3多跨门式刚架中柱按摇摆柱设计,而实际工程却把中柱和斜梁焊 死致使计算简图与实际构造不符,造成工程事故。
18.9.4檩条设计常忽略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导致大风吸力作用下很 容易失稳破坏,设计时应注意验算檩条截面在风吸力作用下是否满足要求。
18.9.5有的工程在门式刚架斜梁拼接时,把翼缘和腹板的拼接接头放在同一截面上,造成工隐患,设计拼接接头时翼缘接头和腹板接
头一定要错开。
18.9.6有的单位檩条设计时只简单要求镀锌,没有提出镀锌方法镀锌量,故施工单位用电镀,造成工程尚未完成,檩条已生锈,设计时要提出宜采用热镀锌带钢压制而成的翼缘,并提出镀锌量要求。
18.9.7隅撑的位置和檩条(或墙梁)和拉条的设置是保证整体稳定的重要措施,有的工程设计把它们取消,可能造成工程隐患。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设隅撑时,应采取有效的可靠措施保证梁柱翼缘不出现曲屈。
18.9.8柱脚底板下如采用剪力键,或有空隙,在安装完成时,一定要用灌浆料填实,注意底板设计时一定要有灌浆孔。
18.9.9檩条和屋面金属板要根据支承条件和荷载情况进行选用,不应任意减薄檩条和屋面板的厚度。
18.9.10为节省檩条和墙梁而采取连续构件。但其塔接长度不少单位没有经过试验确定,而塔接长度和连接难于满足连续梁的条件。在设计时,要强调若采用连续的檩条和墙梁,其塔接长度要经试验确定,也应注意在温度变化和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可能出现的隐患。
18.9.11不少单位为了省钢材和省人工,将檩条和墙梁用钢板支托的侧向肋取消,这将影响檩条的抗扭刚度和墙梁受力的可靠性。设计时应在图纸标明支座的具体做法,总说明应强调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更改。
18.9.12门式刚架斜梁和钢柱的翼缘板或腹板可以变厚度,但有的单位翼缘板由20mm突然变成8mm,相邻板突变对受力很不利,设计时应逐步变薄,一般以2mm至4mm板厚的级差变化为宜。
18.9.13有的工程建在8度地震区,可是其柱间支撑仍用直径不大的圆纲,建议在8度地震区的工程,柱间支撑应进行计算,一般采用角钢断面为宜。
18.9.14有的工程,不管门式刚架跨度多大,柱脚螺栓均按最小直径M20选用,造成工程事故。锚栓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进行计算,并应考虑与柱脚的刚度相称,还要考虑相关的不利因素影响,建议按本措施:第18.7.10条采用。
18.7.10一般当刚架跨度:小于等于18m采用2个M24;
小于等于27m采用4个M24;
大于等于30m采用4个M30;
18.9.15有的门式刚架安装时没有采取临时措施保证门式刚架侧向稳定,造成安装过程门式刚架倒地,建议在设计总说明中应写明对门式刚架安装的要求。
18.9.16屋面防水和保温隔热是关键问题之一,设计时要与建筑专业配和,认真采取有效措施。
当跨度大于30米以上时,采用固接柱脚较为合理。
关于托梁,我们的做法是按普钢设计。特别是要控制托梁挠度。要是托梁的挠度太大就会使刚架内力发生变化,引起附加弯矩。
钢梁与钢柱的连接采用刚性节点。sts采用:翼缘和腹板按抗弯刚度比例分配所需负担的弯矩,而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这样翼缘采用焊接,腹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多,造成施工时不便,实际上个人感觉wxfdawn所说比较实用,即节点弯矩由翼缘连接焊缝承受,腹板连接螺栓只受剪,高强螺栓只排一列,有利于施工,计算简便。
节点域抗剪不满足:调整节点域的腹板宽或厚!
门式刚架连接节点设计请教——用普通螺栓连接时按算法
1:假定中和轴在受压翼缘中心;用高强螺栓连接时按算法2:假定中和轴在落栓群中心。
高强螺栓有预紧力,在弯矩作用下中和轴靠近螺栓群的形心轴,按螺栓群中心计算是偏于安全的。普通螺栓没有预紧力,所以弯矩作用的支撑点靠近受压翼缘。如果是高强螺栓,按受压翼缘为弯矩作用的支撑点计算螺栓的承载力是偏于不安全的。
变截面门式刚架构件,当截面高度变化率>60mm/m时,根据规程CECS102:2002第6.1.1条第6项,按不考虑截面抗剪屈曲后强度来控制截面的高厚比。当由于这个条件出现高厚比不满足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来进行调整:
1)调整截面高度变化(如调整梁构件节点位置,增长变化区段),使截面高度变化率尽量满足≤60mm/m的要求;
2)加大腹板厚度,满足程序不考虑屈曲后强度对腹板高厚比限值的要求;
3)设置横向加劲肋,用工具箱中的基本构件计算来确定满足高厚比要求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加劲肋的间距;
42米单跨的话,柱脚剪力会很大,柱底板的抗剪键达不到抗剪要求。此时可以考虑在两柱脚之间设置拉杆,以减少柱底推力。
我做过两个,一个60m无中柱,一个102m有一根中柱,没什么问题的,在宁波,一般柱头要做到1m~1.5m,梁加掖部位大约都在1.3m~1.5m,一般这种结构屋面很少有大的吊载,主要是风载控制,而且我的这些项目都是a类场地,没什么的,重要的是构造措施要好,节点要保守,梁柱保证高跨比,挠度控制的严一些.重要的是支撑系统,一定要做足,最好算得保守一些,安全第一.应力比其实还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吊装,梁的高宽比最好不要超过5——其实,国内最大跨度的门式刚架已达到74M了,在计算上也没什么太复杂的,需要注意的是钢梁截面太大平面外的支撑一定要作好,钢梁的挠度要严格控制,按70M,挠度1/400,跨中变形已经有175mm,比较恐怖,另外对与风吸力的工况要好好计算。如果是用作机库,山墙大门附近的两榀刚架就得注意了,刚架挠度太大会影响到大门的安装.变截面梁可以根据梁的弯矩包罗图来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变截面的位置。
变截面位置最好设在梁的反弯点附近。
你最好先看看梁的弯矩包罗图的形态。
此外,还要根据运输条件考虑梁的分段长度。一般不能超过20米。
材料利用率,对于一般的梁来说控制材料利用率,主要是控制翼缘宽、腹板高的尺寸选择的要符合特定的模数这样切出来的板才不浪费。对于分段位置,不需要太过于考虑。
分段要考虑到钢板的模数,一般钢板长8米,所以梁长8米或12米最好。
用STS算门刚输入活荷载时,当雪荷载起控制作用时,其分布系数在STS中的哪里进行考虑?
只能人工的将雪荷载乘以其分布系数后按活载输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4.5.1写到:“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 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
算。(注:
1、对于轻型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2、当计算挑檐、雨蓬承载力时,应沿板宽1.0m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蓬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一个集中荷载。”从上面的话可以理解到,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在设计刚架构件时不需考虑,只是在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才考虑,因此,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荷载同时考虑。CECS102:2002里面也是这样规定的。
因此,在PKPM里面建模计算主钢架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需入检修荷载,只是在“工具箱”里面计算檩条的时候需要计算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程序默认的为1.0KN,跨中布置,是很有道理的,完全满足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至于施工或检修荷载与活荷载、雪荷载取较大值等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没有十足的依据。
——虚梁是PKPM 中的一个特定名词,由于PKPM对面荷载的定义是一个区域,而一个区域应该是由梁围成的,在PKPM对排架进行三维建模时,由于平面外缺少梁的定义,行不成一个区域,无法进行荷载分布,因此在这儿建立一个虚梁,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布置荷载,一般我采用的虚梁是圆钢D12,这样对结构影响较小,所以虚梁仅仅只是为了布置荷载,及荷载分配,而又不影响结构的,因此虚梁刚度要足够的小就好了啊。结果不看。
1、在三维建模的墙面设计中可以方便的输入人字型柱间支撑;
2、三维建模仅用于墙面、屋面设计,然后形成pk文件,抽榀到二维建模中运算,三维建模本身不进行梁柱结构计算,所以不存在计算结果的误差问题;
3、通过上节点高形成屋面坡度最方便;
4、三维建模时无法设定铰接。
先采用二维建模得出刚架尺寸后再三维建模,方便墙面屋面设计和各种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三维建模本身并不进行梁柱结构计算,三维建模与二维建模相比的优势是:可以在整体结构中对顶檩、墙檩、抗风柱、水撑、柱撑、抗风柱等进行计算(只需用鼠标点击构件,然后按其提示输入一些简单的设计条件)。
本人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考虑在檩条上下翼缘附近均设置拉条,或者采用角钢代替拉条,是解决檩条下翼缘容易失稳的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檩条下翼缘的稳定性,也能很
好地提高屋面的整体刚度,对屋面板安装和正常使用都有很好的作用。本人曾经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过,效果非常好。
对于门钢中的檩条是按拉条设在上面考虑的。而冷弯是按拉条在下面考虑的。
所以设计人员应比较恒载与风载。进而定拉条的位置。如果风载实在太大大,最好是上下都加了。
根据钢梁稳定计算公式钢梁的侧向支撑点既要有一定的侧向刚度又要有一定的抗扭刚度,所以拉条设在受压翼缘防止梁侧向扭转,如果有可靠的抗扭措施,保证檩条不发生扭转则拉条可只设一道,可上翼缘也可下翼缘。
见过很多工程中为了工厂加工方便把拉条设置在檩条正中间。也不知道它能防止檩条上翼缘还是下翼缘失稳了。当然只要屋面板不采用隐藏式彩板。在自攻螺丝的紧固下檩条上翼缘肯定不会失稳了。
Z型檩条搭接的长度最好不小于单跨跨度的10%,且不小于600mm,端跨的檩条搭接长度,可取檩条单跨跨度的20%。
厂房柱和梁全部出现偏差,有的一两厘米.——高强螺栓安装完
毕后是不容许再焊接端板的,因为在焊接高温的影响下,高强螺栓杆受热伸长,高强螺栓的原有施加的预拉应力将会丧失,这将直接影响连接节点的安全!
柱子和梁的端板合不上,你可以在两端板之间加钢板,然后在端板下面做个小牛腿,然后把高强螺栓改为承压型的。
既然基础无问题原因可能如下:
1,跨度较大施工程序不对,导致大梁发生扭曲2,材料原因导致大梁变形3,设计原因,计算方法不对,跨度大,挠度大4,制作原因,封头板焊接角度不对5,跨度大,梁的节多,施工时螺栓的扭矩不符合规范,有紧有松且顺次不对,导致梁扭曲或接头缝隙过大6,他所讲基础无问题是否包括轴线和标高施工原因应及时上隅撑等进行规范化校正;材料设计原因及时加材料补救;制作原因可加垫板等方法补救——实在不行只能运回加工厂
摇摆柱的铰接是指刚架平面内的转动的释放,而支撑的设置是为了传递刚架之间的水平力,跟是不是摇摆柱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厂房的整体稳定性,无论是否是摇摆柱,柱间支撑均不宜省略。
加否柱间支撑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摇摆柱平面外连接
为铰接(柱顶及柱脚均为铰接),则为了不让摇摆柱形成平面外不稳体系,这时加柱间支撑可形成稳定体系同时也减少了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比较经济。当然如受工艺限制,厂房中部不许设支撑,则在摇摆柱平面外可做成刚架形式(类似于巨型结构的原理通过做两个柱距相连的水平支撑与边柱柱间支撑也可达到传递水平力的效果,这样是可以替代柱间支撑作用的),并按刚架的计算长度作为摇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进行计算。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当计算考虑蒙皮效应(蒙皮的刚度应很大)时,可不加柱间支撑,摇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可根据有限元分析算,属于空间范畴,一般程序无法考虑,同时对支撑体系的要求也很大,需根据计算定。
无墙体就是认为风就是直接吹过去的,没有受荷当然也不存在体型系数的问题了,屋面的按荷载规范取值就好了.——看来你还没有弄清输入吊车荷载的含义,只有吨位是无输入的!
在PKPM的STS计算程序中,在吊车荷载数据这一栏目中,“最大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
“最小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吊车桥架重量”
“吊车竖向荷载与左节点的偏心距”
“吊车竖向荷载与右节点的偏心距”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与节点的垂直距离“前两项需据产品样本,经计算求出,如何计算教科书上有。3项与吊勾的类型和吨位有关,是一个%数,据规范确定。4项由样本查出。5,6项如果执行厂房模数的话,是常数。7项与吊车梁的高度和轨道类型有关。
——第1、2、4项准确的说法分别是吊车最大轮压、最小轮压、桥架重量在支座处产生的最大反力,需要根据吊车参数、吊车梁跨度等按反力影响线计算得出——sts吊车数据是指针对该榀刚架吊车所产生的最大轮压,吊车厂家给定的是单个轮压,sts中需要手工根据吊车影响线计算的最大轮压输入,不过新版的sts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导入!
——先计算行车梁,再计算结构。
确定吊车厂家的,按厂家的数据计算行车梁;没有定厂家的,新STS里可直接导入数据计算。在输出的文件后有:“最大轮压产生的
吊车竖向荷载”:“最小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吊车桥架重量”.计算结构输入吊车荷载时,导入此四项数据。“吊车竖向荷载与左节点的偏心距”,“吊车竖向荷载与右节点的偏心距” 为行车梁中心线到柱中心线的距离。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与节点的垂直距离“为牛腿面到轨道顶的距离。另外在牛腿处需增加因行车梁轨道等自重产生的一个恒载值。
STS数据库的吊车数据好像都是桥式吊车的,没有梁式吊车。若是手动或电动的梁式吊车采用此数据算出来的可能偏大。
——刚接手一个工业厂房,边柱高38米,跨度56米,柱距6米,设2台35吨吊车,启吊高度28米,轻屋面,轻墙面。我想初步设计方案如下:用格构式柱,屋面采用网架。请问这样的结构用STS如何建模?
——用“排架”模块,屋面网架可以假设为无限刚,立柱用实腹柱就可以,35T不算大。注意规范(立柱用GB50017;网架用3D3S软件吧,规范用网架规程)的以及风荷载体型系数选取。网架支座铰接。最好先用3D3S计算出支座受力,然后到STS用“排架”计算。
关于普钢厂房结构布置的问题——现在在做一个50t吊车中级工作制,单跨36m,不知道在结构布置和钢柱截面类型方面都有哪些要
求,是不是要十字柱,还是H型柱就行,是不是交叉支撑都要用H型钢的,对牛腿这块还有没有什么要求?
——个人认为50吨吊车是个分界线,柱子采用实腹或格构均可,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单跨可考虑采用格构柱,这样位移比较容易满足,如果是多跨可考虑采用实腹,因为实腹加工比较简单,位移较单跨容易控制。用钢量相差不多。
——50t吊车中级工作制的设计应丛以下几方面着重注意:
1、梁柱的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等(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长细比等)。
2、吊车梁的计算注意应考虑疲劳计算。
3、屋面水平支撑的布置应合理,同时应布置纵向支撑系统,以保证纵向的整体稳定性。
4、屋面的梁的挠度应稍严格一些(一般按1/250控制)
5、柱间支撑的布置、伸缩缝应符合规定。
6、应考虑地震的作用。
7、应考虑走道板及吊车的检修梯。
结构厂房砖墙围护问题——我做了一个单厂,采用砖砌维护。由于要维护整体稳定性,要在钢柱根砖墙之间设拉结筋。我没有找到图集或者规范,只找到混凝土柱的,上面说间距500,但当时我认为钢柱上随便施焊,且距离太小,可能会造成柱子的强度减小。就勉强采用了1000,可是审图公司不同意,他们说必须500.我猜测他们也是用的混凝土柱的规范。请前辈告诉我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才行。非得500吗?会造成钢柱的强度的降低吗?
——应该是500,你是不是把应力控制到105%啊,这么害怕焊接削弱柱强度。正常使用状态下墙体对柱有利(就观测结果和使用效果而言)。
——砖维护属于自承重墙,验算高厚比就可以了。与柱的拉结一般间距为500,主要加强墙体的面外刚度,有利于地震作用下的墙体稳定。
砼柱+钢屋架,砼柱建模如何考虑钢屋架——砼柱上架钢屋架的结构,下面的砼柱在空间建模时如何考虑钢屋架?
——若用PKPM可用虚梁模拟。虚梁的作用;
1.分割房间以传递钢屋架承受的面荷载。
2.可在虚梁上加集中荷载。
3.模拟钢屋架的轴向水平刚度。
钢结构厂房砖砌内隔墙稳定计算问题——现手头设计这样一个工程,厂房长73.1m,宽47.3,柱距7.2m,檐口5.2m,双坡屋面,有中柱,半跨23.65m,现场复合屋面,砖砌外墙、内隔墙,在验算高厚比是有疑问,还望高手指点,1.在计算外墙高厚比时,以柱距7.2m为横墙间距(显然是刚性方案)计算,但是刚架是否能作为外墙的横墙,门钢与砌体规范是不一样的,本设计钢柱柱脚是铰接,柱顶侧移按照门钢规范控制(1/240),但是砌体规范4.2.2要求作为横墙条件是最大侧移 2.最麻烦是有一道内隔墙,在两品刚架之间的三分之一处,一直砌到内屋面板底,s=47.3m,只能是弹性方案,理论计算很难满足,别人告诉我,按照抗风柱间距加构造柱,3.6m处加一道圈梁,砖墙 顶部加一道圈梁,构造柱顶用弹簧板与屋面系杆连接,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我想知道中间3.6m处加的圈梁是否能砖墙的计算高度减半?我认为砖墙加壁柱、加构造柱不能改变整面砖墙的计算高度,靠砖墙加壁柱、加构造柱来保证墙体稳定是不够经济的,保证稳定最重要的方式是控制横墙间距,——问题一; 1.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1.2.1 .当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圈梁宽为240,240X30=7200,即可加圈梁来减少墙的计算高度. 2.柱顶侧移按照门钢规范控制(1/240),与砌体结构刚度不协调.可用刚体转动的方法设计,将外墙设计成依附于钢柱的一快刚体.不做外墙条基,外墙重量由地基梁承担.地基梁座于钢柱牛腿上.这样就释放了墙体与地面的转角. 3.宜沿钢柱做构造柱,增强墙体与钢柱的整体性(拉筋连接),以利于抗震.问题二; 1.做钢筋混凝土壁柱,壁柱柱脚应刚接,既应做独立基础,壁柱施工完后,再砌墙. 2.钢筋混凝土壁柱与屋面钢结构,用弹簧板连接,传递水平力,释放垂直位移. 3.墙顶应做压梁.压梁与屋面钢结构要有适当的间隙.门刚推荐轻质(柔性)墙板作维护,是有道理的.避免了主体结构与维护结构刚度不协调的矛盾. 混凝土柱上加钢屋架梁,推力解决? 如果钢屋架梁指的是H型钢,有如下几种处理; 1.钢梁两端加张紧拉条,且有竖向拉条与横向拉条连接2.钢梁支座与混凝土柱连接处的螺栓孔作成长圆孔。 混凝土柱为脆性材料,而钢梁为柔性材料,如何做成刚接?做成铰接比较合适。 30米跨度,15米高。原设计用钢屋架,钢砼柱已经做完,甲方非要改钢梁。只好做个2米高的门式刚架,柱脚铰接,经计算,柱头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位移过大,只好加上个水平拉杆,经计算须用36圆钢,施工难度太大,后改为24.5的油浸钢丝绳,上完恒载后拉了7吨的预应力。 原则上来说,钢梁水平力不能有,否则,推力混凝土悬臂柱难以承受。 1.假如水平推力2吨,柱高7米,则弯矩140kn.m,试想要多大配筋。400X400的砼柱,单侧也得配3@25(没好好算,估的); 2.一般,钢梁与柱顶用螺栓连接;考虑抗拔是主要的。 3.水平力可以靠椭圆空释放,虽然水平力还会有一点,但好很多。 4.要做得严格,应该节点处设置圆钢做成辊轴的支座。 5.如果要刚接,也是可以的,只是螺栓可能稍多一些;梁断面也必须根据刚接设计了。 一个38m跨度的钢梁,混凝土柱结构,本人采取下弦下折的屋架形式,但又不是屋架,本人建议你看看工业建筑的一篇有关下弦下折的钢屋架文章——一端平板支座,一端橡胶支座。 对于跨度较小的此种轻钢屋盖可以做成简支梁,简支梁下翼缘拉平,上翼缘根据屋面坡度调节(一般屋面坡度要做的小的点),这样还可以便于梁下吊顶。 我做36M的钢屋盖时候,是采用两端滑动(长圆孔25X60)处理的,长圆孔的长度必须考虑大于总的位移的1/2,否则锚栓易被剪断(只有两个)。屋架间的水平刚性系杆很重要。 钢梁下加一短钢柱,钢柱与混凝土柱铰接与钢梁刚接—— 我亦处理过这类问题,跨度为27米,有吊车,如果用简支或铰接,则很难满足变形的需要,我们是采用刚接,工程实践也可以,只是施工上有些难度而已,不能把问题绝对化。节点处理上,我们参考了劲性(钢骨)砼的有关规程。建成后使用效果也不错,需要改进的是,如何使节点的设计能便于施工。 我看到此论题很有兴趣。论点有几条: 1,刚接; 2,铰接; 3,一端铰支,一端按滑动铰; 在这里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此连接的工程实例。供大家在设计中参考。 1974年我在北京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工地现场进行指挥钢屋架的安装作业。工艺如下: 1,钢屋架吊装就位。初步连接螺栓(此时螺栓不紧); 2,对钢屋架位置进行调整(对十字线); 3,用两组杉搞在钢屋架上弦进行临时固定(此时吊勾不松。); 4,用线坠检查钢屋架的垂直度。用两组杉搞进行调整钢屋架的垂直度。 5,紧固钢屋架的地脚螺栓; 6,焊接; 7,履带吊变幅,松钩(此时只能变幅,如松钩则履带吊大臂由于会弹作用,将钢屋架拉偏); 8,安装各类支承; 9,吊装大型屋面板。 就这样完成了两榀钢屋架(一个节间)的安装作业。这时设计院的同志来了。说这样不行。设计是一端铰支,一端按滑动铰支座的。可是我们当时执行不了此设计。按此设计作业。钢屋架在安装中非常不稳定,很危险!最后商量还按原安装工艺执行。 以后我在设计钢屋架和柱子时。将安装工艺因素考虑进去。使钢屋架的理论受力状态与实际接近。 1.在两个脚支座处加个拉杆,不美观,但很多业主还是接受了。 2.加一小截钢柱,与梁钢接,这样可以把水平推力转化为弯矩由刚接节点吃掉大部分。 3.最好的方法,与第一点类似,而且我在ABC,扎米尔的手册上都见过——把简支梁的下翼缘拉成水平就行了,这样理论上是有水平推力的,但大家想一想,这个下翼缘与第1点的圆钢拉杆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呀!实际是没有推力的。如果下翼缘向下变截面并且低于了两边的铰支座,效果相同的。 别光看软件的设计反力。与钢结构有关的几个比较实用的问题——在以前的工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请各位高手发表意见: 1.钢结构厂房屋面z型连续檩条的计算及搭接所需的长度? 2.吊车梁牛腿弹簧垫板何时与牛腿焊接? 3.当地基持力层较深时有什么处理方法? 4.门式钢架中夹层的设计: a.用pkpm软件计算时,如何建模计算? b.其计算结果中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柱超筋”? c.楼板配筋计算:有压型钢板与无压型钢板时计算的区别及构造要求? d.组合梁中剪力钉是否可以等同与栓钉直径的短钢筋来代替?若可,是用圆钢还是螺纹钢?若用弯筋,其弯起方向及构造有何要求?e.简支钢梁的设计是否考虑剪力钉的作用(无压型钢板时)? 5.钢结构厂房中防火墙的设计问题:防火墙是否可以用压型钢板墙体?在钢结构厂房中常用何种防火墙(砖墙、砌块墙、压型板轻质墙体)?防火墙是否需要出屋面?若出,有何要求?其与屋面的节点做法? 6.若设计抗震缝或沉降缝的两边柱为双柱式,请问其柱的基础如何设计? 7.墙面隅撑的设置是否能有效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墙面隅撑需要满足那些要求?其设置间距以多少为宜?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常用的方法有那些?平常在钢结构厂房的设计中,结构安全是以平面内控还是平面外控? 8.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和应注意的问题? 9.门式钢架支撑系统:柱间支撑(有吊车、无吊车)、门式支撑、屋面水平支撑、系杆(刚性、柔性)、墙架的计算要点(即荷载的统计、内力的分配路径等)? 10.吊车梁制动板在构造上是否有宽度要求? 11.门式钢架无法设计柱间支撑时,如何处理,其计算过程如何? 12.天沟排水的计算,落水管直径的选用? 13.抗风柱的刚接、铰接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14.吊车及吊车梁部分: a.进行疲劳计算时,应力循环次数的计算方法? b.桥式吊车和梁式吊车式怎样定义的?A1~A8工作制级别是否针对桥式吊车而言?单梁吊车是否可用于重级工作制级别中? 15.厂房通风、采光要求及满足其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16.车间厂房保温要求的取值,采用多厚的玻璃丝棉及泡沫可满足其要求? 17.与吊车梁有关的螺栓用高强螺栓还是普通螺栓,这与吊车的吨位有关系还是与工作制的级别有关系?okok.org 18.带有天窗的钢架用PKPM建模的时候天窗架是否建上,如果建上,则输入风荷载 的时候如果按照门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则此系数应如何选取? 1.第2个:吊车梁牛腿弹簧垫板在安装柱间支撑的柱子上与牛腿焊接; 2.第3个:当地基持力层较深时可以采用端承桩或摩擦桩基础; 3.第4个: a.两种建立模型方法:(1)先计算二层的门刚架,然后按三维建立一层的钢框架,然后把门刚架柱底控制内力按节点荷载加在一层的柱头上;(2)先按三维建立一层的钢框架,然后抽取一榀框架再转到门刚里面建立整个的平面门式刚架,在门刚里面可以随意画线建立模型,建议门刚架(包括一层钢柱和柱脚)和一层的平台结构分开出图,这样工作量要少的多; b.“柱超筋”可能是总信息中框架选项你没有选成钢框架; c.压型钢板既可以作为楼板的正筋使用,厚度应该在1.0mm以上,这样楼板底部的配筋就少些,也可以只作为模板使用,厚度的选择满足构造即可,楼板配筋和不使用楼承板是一样的,只是加快了施工速度; d.组合梁中剪力钉不可以用等同与栓钉直径的短钢筋来代替,可以用槽钢和弯起钢筋代替,在<<钢结构设计手册>>的组合结构章节中有详细的介绍; e.简支钢梁的设计可以考虑剪力钉的作用,可作为组合结构来计算,计算方法参见<<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组合结构,但两端铰接的框架梁按组合结构来分析十分困难,所以我是一般不考虑; 4.第5个:钢结构厂房中防火墙用耐火砖砌成即可,防火等级较高的厂房(关于厂房防火等级的分类可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要出屋面,并且还要出墙体,两边的窗户的间距也有严格的要求,防火等级较低的厂房的厂房防火墙可以用防火卷帘门.5.第6个:如果两边的地耐力差别不是太大,两个钢柱的基础可以设计成一体的,差别太大的话,两个基础应该分开,只要是怕基础受不了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对轻钢结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把两个钢柱之间的距离设的大一点,以使两个基础不重叠; 6.第7个:墙面隅撑能有效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钢柱设置隅撑,两个隅撑.隅撑与柱底或柱顶之间的距离就是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设置间距与檩条的设置有关,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常用的方法我只知道用隅撑,平面外控只要是保证柱子象扭转之类的大的变 形,平面内控主要是防止钢板局部屈曲; 7.第8个: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主要看整个结构的平面扭转系数是不是1,结构平面是不是规整,最好是矩形,周期分布是不是有规律,节点是否满足,钢柱的长细比和钢梁的挠度以及层间位移等.8.第9个:门式钢架支撑系统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柱间支撑有吊车时采用角钢或方管做,主要看组成支撑的角钢或方管按压弯构件设计,柱间支撑和屋面水平支撑应该布置在同一位置,以便传递水平力到基础和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两个柱间支撑的间距有严格的要求,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系杆一般都是刚性的; 9.第11个:如果无法设置剪刀撑可以做门式支撑,如果连门式支撑都不能设置可以在两个刚架间设置纵向刚架,见门刚规程页18; 10.第12个:天沟排水量计算见附件计算程序(下载的别人的),一般情况下计算满足了是不够的,在北方,排水管经常被冰或树叶杂物堵住,应及时清理天沟,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天沟下设一暖水管以便天沟里的冰雪融化; 11.第13个:抗风柱柱脚可以刚接也可以铰接,铰接的时候基础较小,但柱顶与钢梁连接最好是铰接. 12.第14个:b.在吊车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1~10吨时吊车可以做成单梁式的,10~25吨可以做成双梁式的,再大的吨位一般都是桥式的,可参见吊车生产厂家的样本,梁式的吊车自重轻,轮压小,刚架节省材料,桥式的自重大,轮压大,刚架的用钢量很大,并且吊车要做制动板等一些构造措施;A1~A8工作制级别应该是按工作频率来划分的,梁式一般为A3~A5,重级工作制的吊车应该有特殊的要求,很遗憾,我到现在也没遇到重级工作制的吊车. 13.第15个:厂房通风一般是有有害气体的车间要求多长时间把厂房内的空气换一遍,可采用自然通风器或动力通风气,产品说明中有每小时的换风量,计算出厂房的体积相除就可以得出;采光要求主要是窗户面积与厂房面积的比值,不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屋面加采光带. 14.第16个:这是热工计算的问题,搞水暖的应该都会计算. 15.第17个:吊车梁有关的螺栓一般采用高级别普通螺栓,因为吊车梁要承受动力荷载,但制动板和吊车梁连接采用高强螺栓; 16.第18个: 带有天窗的钢架用PKPM建模的时候可以建上,风荷载体型系数应该按<<荷载规范>>取值,也可以把天窗的柱底反力按节点荷载加在刚架上,风荷载体型系数就好取值了. PKPM做钢结构的经验集萃 容易搞错的钢结构知识点 (一)((不断补充补充《05SG109-4》 (一)中未提到的内容) 1、优化设计并非是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死扣用钢量(俗称“蚊子腿上剔精肉”),因为这样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设计的安全度,“荷载优化”是选取适当的荷载,应当兼顾业主对结构小幅改动的可能性,比如吊挂灯具、功能分区重新布局。把恒载取得很小,用钢量没有减小太多,功能限制则限制太死。优化首先考虑变化方案,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做到大处节省,具体到杆件节点则要放宽。如果原结构各部件安全储备相差严重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储备标准来调整各构件型号,该加大的加大,该减小的减小。结构安全是整体安全,个别杆件强大没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0.6条: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中讲: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对未达要求的行为承担 “违约责任”。 3、网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压制钢板制作,钢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强规》规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怎么办呢?制作时可以把钢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质检找麻烦了。 4、设置20吨以上的吊车的厂房在国内不允许按《门式刚架规程》设计,主要在于国内吊车梁安装偏差和吊车轨道安装偏差造成卡规,使水平力增加4-5倍,导致厂房剧烈晃动,没法正常使用。总之,任何先进的设计方法都无法超越实际施工水平来实现,要求符合国情(或者“公司加工实力”)。比如对20吨驾操吊车的门架按美国规范控制柱头位移为H/240(国内H/400),晃动得没人愿意驾操,省那一点点钢材和厂房适用性相比就显“设计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5、什么样的维护系统需要考虑阵风系数?(1)、对脆性材料。如玻璃幕墙,必须采用阵风系数。(2)、对阵风作用下,对荷载临时提高能够承受的钢材等,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3)、不该考虑阵风系数的维护系统考虑了阵风系数,安全度比主结构高出一倍,不利于主体安全。 6、挠度有三种:(1)、与安全有关的控制标准。(2)、反映安装质量的控制标准。(3)、外形美观的控制标准。比如,单 层网壳仅仅计算稳定性缺陷考虑1/300,挠度大了影响结构安全。但对双层网壳仅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7、《网架规程》中:“温度应力计算”仅限于四边支撑网架。 8、生物界的工程原则就是我们追求的工程设计原则:(1)、节省。用最少消耗达到最大效果。(2)、安全。做可以超载性生物体(建筑物),即使部分损坏也不危及整体生存。(3)、简单快捷。 9、网架、网壳计算风载不大时,永久荷载占总荷载50%以内时,不需要按“1.35*恒载”考虑。 10、网架活载取值不要小于0.5KN/M2.。 11、如果附加荷载超过25Kg/M2,应当考虑檩条上是否有集中荷载按集中荷载计算。 12、中国的《荷载规范》对风载的规定和美国规范比较:美国规范,向上的风吸力大些,两端水平风力大,中间风力小。《门式钢架规程》侧移近似计算方法只适合初步估算,正式的侧移计算应 用弹性整体计算方法。 13、门式钢架风载取值,对风载《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定:L/H≤4时应该用《荷载规程》;L/H>4时应该按门式钢架规程。 14、开敞式:指的是开口面积≥80%的墙面面积。部分封闭式:A、开口集中在一墙面上。B、该墙面洞口面积大于其他墙面洞口面积之和。C、开口面大于本墙面5%。D、不均匀的大开口,内部风压加大为+0.6、-0.3(不再是±0.2)。 15、“端区宽度”<“柱距”时,以一半为界,檩条墙梁哪边多就按哪边算。 16、《门式刚架规程》中风压组合规定以“а<100”为前提。此时墙面风压降低10%。所以,如果“а>100”时,计算墙面风压应该按门规规定的再加10%。 17、迎风面墙体门窗突然打开情况下的“刚性模型”“气弹性模型”风洞实验表明:屋面内表面风压为平均风压的5倍,位移为平均的5-10倍。所以不稀奇某外资公司好几座还来不及装门窗的厂房屋面板放了风筝。 18、风振系数:(1)、H/B>1.5的高层房屋需要考虑风振系数(有计算方法)。(2)、T>0.25S的大跨度屋盖结构(没有计算方法)。(3)、比较柔性的看台挑棚结构,最大风振系数1.9。(4)、一般大跨度网架网壳或者钢结构,最大风振系数取1.5。不是“阵风系数”啊,伙计。 19、屋面雪载和地面雪载不同:(1)、屋面雪容重比地面大。因为雪融后被吸收入积雪海绵体再重新冻结。(2)、屋面积雪通常比地面雪薄。因为屋面积雪被风吹走一部分。《荷载规范》规定:积雪分布系数,其中:Sk为屋面雪压;S0为地面雪压。 20、采暖系数:中国规范不区分采暖分区与非采暖分区;美国规范区分,非采暖分区雪载加大为1.2倍。用美国软件计算是不是要小心些呢! 21、ASTM A653 Grade33(37,40,50)相当于中国的Q235(Q255/Q275/Q340),多用来做彩板和薄壁型钢系列,CFS计算时对照着看吧。1KSI=69N/mm2是个不小的单位。 22、冷弯薄壁型钢的弯曲半径可以按Rmax≤min(2t,2.38mm)计算。所以,当t<1.2mm时,Rmax≤2t;t≥1.2 时,R=2.4mm。可以用来计算异形薄壁型钢或者彩板的展开宽度。CFS建模也用到弯曲半径,用它比自己瞎晕一个值强! 23、薄壁型钢防腐金属镀层,恶劣环境≥G90,一般环境条件≥G40或者G60。薄壁型钢腹板开孔不大于38*102mm,应居中,否则补强。补强方法:孔边向外25.4mm,#8螺钉@25.4mm连接。Hh≤0.5H,Lh≤max(00.5H,102mm)。来自《住宅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2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用螺钉应不小于#8,应穿过钢构件最少3个螺纹。 25、门式刚架和普通框架的风载比较: 见《门式刚架规程》《荷载规范》 故有结论:对柱,《GB50009-2001》是《CECS102:2002》的1.63倍,前者偏于安全。对梁,《CECS102:2002》是《GB50009-2001》的1.5倍,前者安全。轻型结构计算适用于门式刚架,但未必是门式刚架;按《门式刚架规程》取用风荷载的结构可以是普通钢结构,只要是低矮房屋,L/H<4都可以使用。 26、当轻型结构屋顶高度>18m时,风载体形系数须按《荷载规范》取值,构造措施可以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规定采用。对柱脚铰接,L/H>2.3以及柱脚刚接,L/H>3.0时按《门刚规程》风载取值,如果按《荷载规范》取值,结构偏于安全。 27、门式刚架的抗震设计原则:(1)、采用底部剪力法。因为门架属于低矮型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刚度分布均匀,两个振型周期相差太大,以第一振型为主,所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7度及其以下不需要地震计算(8度及其以上才计算地震)。但不是说就可以不采取抗震措施。(3)、门架抗震措施主要是加强节点:A、构件之间尽量采用螺栓连接;B、梁柱节点,在梁下翼加掖板;C、梁柱连接点处宽厚比适当减小;D、柱间支撑与构件连接处节点按1.2倍杆件承载力设计;E、柱间支撑和柱连接处的柱脚锚栓要做抗拔验算,并防止锚栓抗剪,设置抗剪键。 28、砌体维护部分和钢柱的连接需要有一定柔性,需要一个适当的间隙,间隙应大于侧移值。 29、降雪频繁的地区不适合采用采光板。 30、屋面板材料和涂层:热镀锌基板牌号宜用StE280-2Z和StE345-2Z。涂层:(1)、不锈钢板、铝镁合金板宜用于高层建筑。(2)、镀铝锌原色板、镀层165g/ m2宜用于使用年限较久的建 筑。(3)、镀锌板镀层275g/ m2,宜用于较高建筑。(4)、镀锌板镀层180g/ m2,宜用非重要建筑。(5)、彩色涂层板,涂层采用聚偏氯乙烯,宜用于较高建筑。(6)、涂层采用硅改性钢板或者高耐用性聚酯,用于一般建筑。 31、一般端板的厚度不小于“理论计算”所得的连接螺栓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16厚。特别是承压性高强螺栓。并不是“厚度不小于螺栓直径”啊! 32、柱底板厚度除计算满足外,还要不小于16厚,不小于柱翼缘厚度的1.5倍。另外,跨度(单跨)大于30米时,锚栓不得小于M30。 33、门式刚架的阻尼比可取0.05,多层钢结构则根据具体情况。 34、焊接栓钉(剪力钉)是,应该用耐热稳弧焊接磁环;当采用弯起钢筋时,一般采用Q235钢,采用槽钢时,一般采用4#槽钢。 35、组合梁:不许直接承受动力荷载。计算内力用弹性方法,截面强度和连接件强度按塑性方法计算。挠度裂缝按弹性方法。 施工阶段需要验算强度、稳定性、挠度。混凝土强度增强到75%以前,施工活荷载可以取1.0,当下部设置支撑时(而且支撑距离≤3m),可以不验算。be=b0+min(6he1,)+min(6he2,),其中he1和he2指“板总厚度-压型钢板波高”。 36、对于仅承受静荷载且集中力不大,跨度≤20米的等截面组合梁,可以采用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按弹性方法计算组合梁内力时,考虑塑性发展的内力调整系数≤15%。 37、组合梁负弯矩段,下翼缘受压,次梁可以为侧向支撑点,如果次梁和主梁高差太大时,采用隅撑支撑下翼缘,支撑点间距≤16Bs(梁受压翼缘的宽度)。宽厚比: ≤9(Q235)和7.4(Q345)。 38、组合梁的挠度限制:施工阶段≤L/200。使用阶段: (1)、L≤7M时,挠度≤min(200,L/250); (2)、7M (3)、L>9M时,挠度≤min(300,L/400); 门式刚架问答一2009-06-08 22:141、看弯矩图时,可看到弯矩,却不知弯矩和构件截面有什么关系? 答: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Mx/(γx*Wx)+My/(γy*Wy)≤f其中W为截面抵抗矩根据截面抵抗矩可手工算大致截面 2、就是H型钢平接是怎样规定的? 答:想怎么接就怎么接, 呵呵.主要考虑的是弯矩和/或剪力的传递.另外, 在动力荷载多得地方, 设计焊接节点要尤其小心平接:.3、“刨平顶紧”,刨平顶紧后就不用再焊接了吗? 答:磨光顶紧是一种传力的方式,多用于承受动载荷的位置。为避免焊缝的疲劳裂纹而采取的一种传力方式。有要求磨光顶紧不焊的,也有要求焊的。看具体图纸要求。接触面要求光洁度不小于12.5,用塞尺检查接触面积。刨平顶紧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一般用在有一定水平位移、简支的节点,而且这种节点都应该有其它的连接方式(比如翼缘顶紧,腹板就有可能用栓接)。 一般的这种节点要求刨平顶紧的部位都不需要焊接,要焊接的话,刨平顶紧在焊接时不利于融液的深入,焊缝质量会很差,焊接的部位即使不开坡口也不会要求顶紧的。顶紧与焊接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上面说顶紧部位再焊接都不准确,不过也有一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顶紧焊接,就是顶紧的节点对其它自由度的约束不够,又没有其它部位提供约束,有可能在顶紧部位施焊来约束其它方向的自由度,这种焊缝是一种安装焊缝,也不可能满焊,更不可能用做主要受力焊缝。 4、钢结构设计时,挠度超出限值,会后什么后果? 答: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 坏(包括裂缝);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5、挤塑板的作用是什么? 答:挤塑聚苯乙烯(XPS)保温板,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板材。具有独特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优质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广泛使用于墙体保温、低温储藏设施、泊车平台、建筑混凝土屋顶极结构屋顶等领域装饰行业物美价廉的防潮材料。挤塑板具有卓越持久的特性:挤塑板的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可用30--50年,极其优异的抗湿性能,在高水蒸气压力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低导热性能。挤塑板具有无与伦比的隔热保温性能:挤塑板因具有闭孔性能结构,且其闭孔率达99%,所以它的保温性能好。虽然发泡聚氨酯为闭孔性结构,但其闭孔率小于挤塑板,仅为80%左右。挤塑板无论是隔热性能、吸水性能还是抗压强度等方面特点都优于其他保温材料,故在保温性能上也是其他保温材料所不能及的。挤塑板具有意想不到的抗压强度: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可根据其不同的型号厚度达到150--500千帕以上,而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仅为150--300千帕以上,可以明显看出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低于挤塑板的抗压强度。挤塑板具有万无一失的吸水性能:用于路面及路基之下,有效防水渗透。尤其在北方能减少冰霜及受冰霜影响的泥土结冻等情况的出现,控制地面冻胀的情况,有效阻隔地气免于湿气破坏等。 6、什么是长细比? 回转半径:根号下(惯性矩/面积)长细比=计算长度/回转半径 答:结构的长细比λ=μl/i,i为回转半径长细比。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安装状态下的刚度。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 7、受弯工字梁的受压翼缘的屈曲,是沿着工字梁的弱轴方向屈曲,还是强轴方向屈曲? 答:当荷载不大时,梁基本上在其最大刚度平面内弯曲,但当荷载大到一定数值后,梁将同时产生较大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变形,最后很快的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此时梁的整体失稳必然是侧向弯扭弯曲。解决方法大致有三种: 1、增加梁的侧向支撑点或缩小侧向支撑点的间距 2、调整梁的截面,增加梁侧向惯性矩Iy或单纯增加受压翼缘宽度(如吊车梁上翼缘) 3、梁端支座对截面的约束,支座如能提供转动约束,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将大大提高。 8、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为什么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 答:通常情况下,钢梁均为开口截面(箱形截面除外),其抗扭截面模量约比抗弯截面模量小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其受扭能力约是受弯的1/10,这样如果利用钢梁来承受扭矩很不经济。于是,通常用构造保证其不受扭,故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 9、无吊车采用砌体墙时的柱顶位移限值是h /100还是h /240? 答:轻钢规程确实已经勘误过此限值,主要是1/100的柱顶位移不能保证墙体不被拉裂。同时若墙体砌在刚架内部(如内隔墙),我们计算柱顶位移时是没有考虑墙体对刚架的嵌固作用的(夸张一点比喻为框剪结构)。 10、什么叫做最大刚度平面? 答:最大的刚度平面就是绕强轴转动平面,一般截面有两条轴,其中绕其中一条的转动惯性矩大,称为强轴,另一条就为弱轴。 11、采用直缝钢管代替无缝管,不知能不能用? 答:结构用钢管中理论上应该是一样,区别不是很大,直缝焊管不如无缝管规则,焊管的形心有可能不在中心,所以用作受压构件时尤其要注意,焊管焊缝存在缺陷的机率相对较高,重要部位不可代替无缝管,无缝管受加工工艺的限制管壁厚不可能做的很薄(相同管径的无缝管平均壁厚要比焊管厚),很多情况下无缝管材料使用效率不如焊管,尤其是大直径管。 无缝管与焊管最大的区别是用在压力气体或液体传输上(DN)。 12、剪切滞后和剪力滞后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剪力滞后效应在结构工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学现象,小至一个构件,大至一栋超高层建筑,都会有剪力滞后现象。剪力滞后,有时也叫剪切滞后,从力学本质上说,是圣维南原理,具体表现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把这种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叫剪切滞后。 墙体上开洞形成的空腹筒体又称框筒,开洞以后,由于横梁变形使剪力传递存在滞后现象,使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称为剪力滞后现象。 13、地脚螺栓锚固长度加长会对柱子的受力产生什么影响? 答:锚栓中的轴向拉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成倒三角型分布,上部轴向拉应力最大,下部轴向拉应力为0。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减小,最后达到25~30倍直径的时候减小为0。因此锚固长度再增加是没有什么用的。只要锚固长度满足上述要求,且端部设有弯钩或锚板,基础混凝土一般是不会被拉坏的。 14、应力幅准则和应力比准则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 答:长期以来钢结构的疲劳设计一直按应力比准则来进行的.对于一定的荷载循环次数,构件的疲劳强度σmax和以应力比R为代表的应力循环特征密切相关.对σmax引进安全系数,即可得到设计用的疲劳应力容许值〔σmax〕=f(R)把应力限制在〔σmax〕以内,这就是应力比准则.自从焊接结构用于承受疲劳荷载以来,工程界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和这类结构疲劳强度密切相关的不是应力比R,而是应力幅Δσ.应力 幅准则的计算公式是Δσ≤〔Δσ〕〔Δσ〕是容许应力幅,它随构造细节而不同,也随破坏前循环次数变化.焊接结构疲劳计算宜以应力幅为准则,原因在于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非焊接构件.对于R >=0的应力循环,应力幅准则完全适用,因为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疲劳强度相差不大.对于R<0的应力循环,采用应力幅准则则偏于安全较多。 15、什么是热轧,什么是冷轧,有什么区别? 答: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 高强度也无了, 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 如钢管,也可用冷扎材,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热轧材最薄2MM厚,冷扎材最厚3MM。 16、为什么梁应压弯构件进行平面外平面内稳定性计算,但当坡度较小时可仅计算平面内稳定性即可? 答:梁只有平面外失稳的形式。从来就没有梁平面内失稳这一说。对柱来说,在有轴力时,平面外和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不同,才有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失稳验算。对刚架梁来说,尽管称其为梁,其内力中多少总有一部分是轴力,所以它的验算严格来讲应该用柱的模型,即按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平面外都得算稳定。但当屋面坡度较小时,轴力较小,可忽略,故可用梁的模型,即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门规中的意思(P33, 第6.1.6-1条)是指在屋面坡度较小时,斜梁构件在平面内只需计算强度,但在平面外仍需算稳定。 17、为何次梁一般设计成与主梁铰接? 答:如果次梁与主梁刚接,主梁同一位置两侧都有同荷载的次梁还好,没有的话次梁端弯矩对于主梁来说平面外受扭,还要计算抗扭,牵扯到抗扭刚度,扇性惯性矩等。另外刚接要增加施工工作量,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大增加.得不偿失,一般没必要次梁不作成刚接.18、高强螺栓长度如何计算的? 答:高强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 19、屈曲后承载力的物理概念是什么? 答:屈曲后的承载力主要是指构件局部屈曲后仍能继续承载的能力,主要发生在薄壁构件中,如冷弯薄壁型钢,在计算时使用有效宽度法考虑屈曲后的承载力。屈曲后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板件的宽厚比和板件边缘的约束条件,宽厚比越大,约束越好,屈曲后的承载力也就越高。在分析方法上,目前国内外规范主要是使用有效宽度法。但是各国规范在计算有效宽度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20、什么是塑性算法?什么是考虑屈曲后强度 答:塑性算法是指在超静定结构中按预想的部位达到屈服强度而出现塑性铰,进而达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目的,且必须保证结构不形成可变或瞬变体系。 考虑屈曲后强度是指受弯构件的腹板丧失局部稳定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并充分利用其屈曲后强度的一种构件计算方法。 21、软钩吊车与硬钩有什么区别? 答:软钩吊车:是指通过钢绳、吊钩起吊重物。硬钩吊车:是指通过刚性体起吊重物,如夹钳、料耙。硬钩吊车工作频繁.运行速度高,小车附设的刚性悬臂结构使吊重不能自由摆动。 22、什么叫刚性系杆,什么叫柔性系杆? 答:刚性系杆即可以受压又可以受拉,一般采用双角钢和圆管,而柔性系杆只能受拉,一般采用单角钢或圆管 23、长细比和挠度是什么关系呢? 答:1.挠度是加载后构件的的变形量,也就是其位移值。2.“长细比用来表示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 长细比应该是材料性质。任何构件都具备的性质,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可以用长细比来衡量。3.挠度和长细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长细比是杆件计算长度与截面回转半径的比值。挠度是构件受力后某点的位移值。 24、请问地震等级那4个等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答: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抗震设防烈度:6、7、8、9度。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四类。地震水准:常遇地震、偶遇地震、少遇地震、罕遇地震。、隅撑能否作为支撑吗?和其他支撑的区别? 答: 1、隅撑和支撑是两个结构概念。隅撑用来确保钢梁截面稳定,而支撑则是用来与钢架一起形成结构体系的稳定,并保证其变形及承 载力满足要求。 2、隅撑可以作为钢梁受压翼缘平面外的支点。它是用来保证钢梁的整体稳定性的。 26、钢结构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时须考虑什么? 答:1。在不产生疲劳的静力荷载作用下,残余应力对拉杆的承载力没有影响。2。拉杆截面如果有突然变化,则应力在变化处的分布不再是均匀的。 3。设计拉杆应该以屈服作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4。承载力极限状态要从毛截面和净截面两方面来考虑。5。要考虑净截面的效率 27、钢柱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混凝土柱的弹簧刚度和混凝土柱上有圈梁时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 弹簧刚度是考虑将柱子按悬臂构件,在柱顶作用一单位力,计算出所引起的侧移,此位移就是弹簧刚度,单位一般是KN/mm.如果有圈梁的情况,在无圈梁约束的方向,弹簧刚度计算同悬臂构件,在另一个方向,因为柱顶有圈梁,所以计算公式中的EI为该方向所有柱的总和。 28、什么是蒙皮效应? 答: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坡顶门式刚架的运动趋势是屋脊向下、屋檐向外变形。屋面板将与支撑檩条一起以深梁的形式来抵抗这一变形趋势。这时,屋面板承受剪力,起深梁的腹板的作用。而边缘檩条承受轴力起深梁翼缘的作用。显然,屋面板的抗剪切能力要远远大于其抗弯曲能力。所以,蒙皮效应指的是蒙皮板由于其抗剪切刚度对于使板平面内产生变形的荷载的抵抗效应[26][28][29]。对于坡顶门式刚 架,抵抗竖向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取决于屋面坡度,坡度越大蒙皮效应越显著;而抵抗水平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则随着坡度的减小而增 加。 构成整个结构蒙皮效应的是蒙皮单元。蒙皮单元由两榀刚架之间的蒙皮板、边缘构件和连接件及中间构件组成,如图2-6所示。边缘构件是指两相邻的刚架梁和边檩条(屋脊和屋檐檩条),中间构件是指中间部位檩条。蒙皮效应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强度和刚度。 29、规范8.5.6上讲,对于吊车梁的横向加劲肋,这宜在肋下端起落弧,是何意思? 答:指加劲肋端部要连续施焊,如采取绕角焊、围焊等方法。防止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缝。 30、箱型柱内隔板最后一道焊缝的焊接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答:采用电渣焊焊接,质量很容易保证的! 31、悬臂梁与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不同,如何解释? 答:悬臂梁计算长度系数1.0,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2.0。柱子是压弯构件,或者干脆就是受压,要考虑稳定系数,所以取2。梁受弯,应该是这个区别吧。 32、挠度在设计时不符合规范,用起拱来保证可不可以这样做? 答: 1、结构对挠度进行控制,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对于钢结构来说,挠度过大容易影响屋面排水、给人造成恐惧感,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挠度过大,会造成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我认为,因建筑结构挠度过大造成的以上破坏,都能通过起拱 来解决。 2、有些结构起拱很容易,比如双坡门式刚架梁,如果绝对挠度超限,可以在制作通过加大屋面坡度来调整。有些结构起拱不太容易,比如对于大跨度梁,如果相对挠度超限,则每段梁都要起拱,由于起拱梁拼接后为折线,而挠度变形为曲线,两线很难重合,会造成屋面不平。对于框架平梁则更难起拱了,总不能把平梁做成弧行的。 3、假如你准备用起拱的方式,来降低由挠度控制的结构的用钢量,挠度控制规定要降低,这时必须控制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恒载产生的挠度用起拱来保证。 33、什么是钢结构柱的中心座浆垫板法? 答:钢结构柱安装的中心座浆垫板法,省工省时,施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综合效益可提高20%以上。施工步骤如下:(1)按施工图进行钢柱基础施工(与通常施工方法一样),基础上面比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低30~50mm,以备放置中心座浆垫板,(2)根据钢柱自重Q、螺栓预紧力F、基础混凝土承压强度P,计算出最小承压面积Amin。(3)用厚度为10、12mm的钢板制作成方形或圆形的中心座浆垫板,其面积不宜小于最小承压面积Amin的2倍。(4)在已完工的基础上座浆并放置中心座浆垫板。施工时需用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保证中心垫板水平度,保证垫板中心与安装轴线一致,保证垫板上面标高与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一致。(5)待座浆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钢柱的吊装。钢柱的吊装可直接进行,只需通过调整地脚螺栓即可进行找平找正。 (6)进行二次灌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进行二次灌 钢结构厂房设计应注意问题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 门式轻钢刚架常见设计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8.9.1梁、柱拼接节点一般按刚接节点计算,但往往由于端部封板较簿而导致与计算有较大出入,故应严格控制封板厚,以保证端板有足够刚度。 18.9.2有的设计斜梁与柱按刚接计算而实际工程则把钢柱省去,把斜梁支承在钢筋混凝土柱或砖柱上,造成工程事故,设计时应注意把节点构造表达清楚,节点构造一定要与计算相符。 18.9.3多跨门式刚架中柱按摇摆柱设计,而实际工程却把中柱和斜梁焊 死致使计算简图与实际构造不符,造成工程事故。 18.9.4檩条设计常忽略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导致大风吸力作用下很 容易失稳破坏,设计时应注意验算檩条截面在风吸力作用下是否满足要求。 18.9.5有的工程在门式刚架斜梁拼接时,把翼缘和腹板的拼接接头放在同一截面上,造成工隐患,设计拼接接头时翼缘接头和腹板接头一定要错开。 18.9.6有的单位檩条设计时只简单要求镀锌,没有提出镀锌方法镀锌量,故施工单位用电镀,造成工程尚未完成,檩条已生锈,设计时要提出宜采用热镀锌带钢压制而成的翼缘,并提出镀锌量要求。 18.9.7隅撑的位置和檩条(或墙梁)和拉条的设置是保证整体稳定的重要措施,有的工程设计把它们取消,可能造成工程隐患。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设隅撑时,应采取有效的可靠措施保证梁柱翼缘不出现曲屈。 18.9.8柱脚底板下如采用剪力键,或有空隙,在安装完成时,一定要用灌 浆料填实,注意底板设计时一定要有灌浆孔。 18.9.9檩条和屋面金属板要根据支承条件和荷载情况进行选用,不应任意减薄檩条和屋面板的厚度。 18.9.10为节省檩条和墙梁而采取连续构件。但其塔接长度不少单位没有经过试验确定,而塔接长度和连接难于满足连续梁的条件。在设计时,要强调若采用连续的檩条和墙梁,其塔接长度要经试验确定,也应注意在温度变化和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可能出现的隐患。 18.9.11不少单位为了省钢材和省人工,将檩条和墙梁用钢板支托的侧向肋取消,这将影响檩条的抗扭刚度和墙梁受力的可靠性。设计时应在图纸标明支座的具体做法,总说明应强调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更改。 18.9.12门式刚架斜梁和钢柱的翼缘板或腹板可以变厚度,但有的单位翼缘板由20mm突然变成8mm,相邻板突变对受力很不利,设计时应逐步变薄,一般以2mm至4mm板厚的级差变化为宜。 18.9.13有的工程建在8度地震区,可是其柱间支撑仍用直径不大的圆纲,建议在8度地震区的工程,柱间支撑应进行计算,一般采用角钢断面为宜。 18.9.14有的工程,不管门式刚架跨度多大,柱脚螺栓均按最小直径M20选用,造成工程事故。锚栓应按最不利的工况进行计算,并应考虑与柱脚的刚度相称,还要考虑相关的不利因素影响,建议按本措施:第18.7.10条采用。 18.7.10一般当刚架跨度:小于等于18m采用2个M24; 小于等于27m采用4个M24; 大于等于30m采用4个M30; 18.9.15有的门式刚架安装时没有采取临时措施保证门式刚架侧向稳定,造成安装过程门式刚架倒地,建议在设计总说明中应写明对门式刚架安装的要求。 18.9.16屋面防水和保温隔热是关键问题之一,设计时要与建筑专业配和,认真采取有效措施。 当跨度大于30米以上时,采用固接柱脚较为合理。 关于托梁,我们的做法是按普钢设计。特别是要控制托梁挠度。要是托梁的挠度太大就会使刚架内力发生变化,引起附加弯矩。 钢梁与钢柱的连接采用刚性节点。sts采用:翼缘和腹板按抗弯刚度比例分配所需负担的弯矩,而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这样翼缘采用焊接,腹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多,造成施工时不便,实际上个人感觉wxfdawn所说比较实用,即节点弯矩由翼缘连接焊缝承受,腹板连接螺栓只受剪,高强螺栓只排一列,有利于施工,计算简便。 节点域抗剪不满足:调整节点域的腹板宽或厚! 门式刚架连接节点设计请教——用普通螺栓连接时按算法 1:假定中和轴在受压翼缘中心;用高强螺栓连接时按算法2:假定中和轴在落栓群中心。 高强螺栓有预紧力,在弯矩作用下中和轴靠近螺栓群的形心轴,按螺栓群中心计算是偏于安全的。普通螺栓没有预紧力,所以弯矩作用的支撑点靠近受压翼缘。如果是高强螺栓,按受压翼缘为弯矩作用的支撑点计算螺栓的承载力是偏于 不安全的。 变截面门式刚架构件,当截面高度变化率>60mm/m时,根据规程CECS102:2002第6.1.1条第6项,按不考虑截面抗剪屈曲后强度来控制截面的高厚比。当由于这个条件出现高厚比不满足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来进行调整: 1)调整截面高度变化(如调整梁构件节点位置,增长变化区段),使截面高度变化率尽量满足≤60mm/m的要求; 2)加大腹板厚度,满足程序不考虑屈曲后强度对腹板高厚比限值的要求; 3)设置横向加劲肋,用工具箱中的基本构件计算来确定满足高厚比要求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加劲肋的间距; 42米单跨的话,柱脚剪力会很大,柱底板的抗剪键达不到抗剪要求。此时可以考虑在两柱脚之间设置拉杆,以减少柱底推力。 我做过两个,一个60m无中柱,一个102m有一根中柱,没什么问题的,在宁波,一般柱头要做到1m~1.5m,梁加掖部位大约都在1.3m~1.5m,一般这种结构屋面很少有大的吊载,主要是风载控制,而且我的这些项目都是a类场地,没什么的,重要的是构造措施要好,节点要保守,梁柱保证高跨比,挠度控制的严一些.重要的是支撑系统,一定要做足,最好算得保守一些,安全第一.应力比其实还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吊装,梁的高宽比最好不要超过5——其实,国内最大跨度的门式刚架已达到74M了,在计算上也没什么太复杂的,需要注意的是钢梁截面太大平面外的支撑一定要作好,钢梁的挠度要严格控制,按70M,挠度1/400,跨中变形已经有175mm,比较恐怖,另外对与风吸力的工况要好好计算。如果是用作机库,山墙大门附近的两榀刚架就得注意了,刚架挠度太大会影响到大门的安装.变截面梁可以根据梁的弯矩包罗图来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变截面的位置。 变截面位置最好设在梁的反弯点附近。 你最好先看看梁的弯矩包罗图的形态。 此外,还要根据运输条件考虑梁的分段长度。一般不能超过20米。 材料利用率,对于一般的梁来说控制材料利用率,主要是控制翼缘宽、腹板高的尺寸选择的要符合特定的模数这样切出来的板才不浪费。对于分段位置,不需要太过于考虑。 分段要考虑到钢板的模数,一般钢板长8米,所以梁长8米或12米最好。 用STS算门刚输入活荷载时,当雪荷载起控制作用时,其分布系数在STS中的哪里进行考虑? 只能人工的将雪荷载乘以其分布系数后按活载输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4.5.1写到:“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 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注: 1、对于轻型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2、当计算挑檐、雨蓬承载力时,应沿板宽1.0m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蓬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一个集中荷载。”从上面的话可以理解到,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在设计刚架构件时不需考虑,只是在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蓬和预制小梁时才考虑,因此,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荷载同时考虑。CECS102:2002里面也是这 样规定的。 因此,在PKPM里面建模计算主钢架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需入检修荷载,只是在“工具箱”里面计算檩条的时候需要计算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程序默认的为1.0KN,跨中布置,是很有道理的,完全满足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至于施工或检修荷载与活荷载、雪荷载取较大值等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没有十足的依据。 ——虚梁是PKPM 中的一个特定名词,由于PKPM对面荷载的定义是一个区域,而一个区域应该是由梁围成的,在PKPM对排架进行三维建模时,由于平面外缺少梁的定义,行不成一个区域,无法进行荷载分布,因此在这儿建立一个虚梁,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布置荷载,一般我采用的虚梁是圆钢D12,这样对结构影响较小,所以虚梁仅仅只是为了布置荷载,及荷载分配,而又不影响结构的,因此虚梁刚度要足够的小就好了啊。结果不看。 1、在三维建模的墙面设计中可以方便的输入人字型柱间支撑; 2、三维建模仅用于墙面、屋面设计,然后形成pk文件,抽榀到二维建模中运算,三维建模本身不进行梁柱结构计算,所以不存在计算结果的误差问题; 3、通过上节点高形成屋面坡度最方便; 4、三维建模时无法设定铰接。 先采用二维建模得出刚架尺寸后再三维建模,方便墙面屋面设计和各种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三维建模本身并不进行梁柱结构计算,三维建模与二维建模相比的优势是:可以在整体结构中对顶檩、墙檩、抗风柱、水撑、柱撑、抗风柱等进行计算(只 需用鼠标点击构件,然后按其提示输入一些简单的设计条件)。 本人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考虑在檩条上下翼缘附近均设置拉条,或者采用角钢代替拉条,是解决檩条下翼缘容易失稳的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檩条下翼缘的稳定性,也能很好地提高屋面的整体刚度,对屋面板安装和正常使用都有很好的作用。本人曾经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过,效果非常好。 对于门钢中的檩条是按拉条设在上面考虑的。而冷弯是按拉条在下面考虑的。 所以设计人员应比较恒载与风载。进而定拉条的位置。如果风载实在太大大,最好是上下都加了。 根据钢梁稳定计算公式钢梁的侧向支撑点既要有一定的侧向刚度又要有一定的抗扭刚度,所以拉条设在受压翼缘防止梁侧向扭转,如果有可靠的抗扭措施,保证檩条不发生扭转则拉条可只设一道,可上翼缘也可下翼缘。 见过很多工程中为了工厂加工方便把拉条设置在檩条正中间。也不知道它能防止檩条上翼缘还是下翼缘失稳了。当然只要屋面板不采用隐藏式彩板。在自攻螺丝的紧固下檩条上翼缘肯定不会失稳了。 Z型檩条搭接的长度最好不小于单跨跨度的10%,且不小于600mm,端跨的檩条搭接长度,可取檩条单跨跨度的20%。 厂房柱和梁全部出现偏差,有的一两厘米.——高强螺栓安装完毕后是不容许再焊接端板的,因为在焊接高温的影响下,高强螺栓杆受热伸长,高强螺栓的原有施加的预拉应力将会丧失,这将直接影响连接节点的安全! 柱子和梁的端板合不上,你可以在两端板之间加钢板,然后在端板下面做个 小牛腿,然后把高强螺栓改为承压型的。 既然基础无问题原因可能如下: 1,跨度较大施工程序不对,导致大梁发生扭曲2,材料原因导致大梁变形3,设计原因,计算方法不对,跨度大,挠度大4,制作原因,封头板焊接角度不对5,跨度大,梁的节多,施工时螺栓的扭矩不符合规范,有紧有松且顺次不对,导致梁扭曲或接头缝隙过大6,他所讲基础无问题是否包括轴线和标高施工原因应及时上隅撑等进行规范化校正;材料设计原因及时加材料补救;制作原因可加垫板等方法补救——实在不行只能运回加工厂 摇摆柱的铰接是指刚架平面内的转动的释放,而支撑的设置是为了传递刚架之间的水平力,跟是不是摇摆柱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厂房的整体稳定性,无论是否是摇摆柱,柱间支撑均不宜省略。 加否柱间支撑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如摇摆柱平面外连接为铰接(柱顶及柱脚均为铰接),则为了不让摇摆柱形成平面外不稳体系,这时加柱间支撑可形成稳定体系同时也减少了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比较经济。当然如受工艺限制,厂房中部不许设支撑,则在摇摆柱平面外可做成刚架形式(类似于巨型结构的原理通过做两个柱距相连的水平支撑与边柱柱间支撑也可达到传递水平力的效果,这样是可以替代柱间支撑作用的),并按刚架的计算长度作为摇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进行计算。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当计算考虑蒙皮效应(蒙皮的刚度应很大)时,可不加柱间支撑,摇摆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可根据有限元分析算,属于空间范畴,一般程序无法考虑,同时对支撑体系的要求也很大,需根据计算定。 无墙体就是认为风就是直接吹过去的,没有受荷当然也不存在体型系数的问题了,屋面的按荷载规范取值就好了.——看来你还没有弄清输入吊车荷载的含义,只有吨位是无输入的! 在PKPM的STS计算程序中,在吊车荷载数据这一栏目中,“最大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 “最小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吊车桥架重量” “吊车竖向荷载与左节点的偏心距” “吊车竖向荷载与右节点的偏心距”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与节点的垂直距离“前两项需据产品样本,经计算求出,如何计算教科书上有。3项与吊勾的类型和吨位有关,是一个%数,据规范确定。4项由样本查出。5,6项如果执行厂房模数的话,是常数。7项与吊车梁的高度和轨道类型有关。 ——第1、2、4项准确的说法分别是吊车最大轮压、最小轮压、桥架重量在支座处产生的最大反力,需要根据吊车参数、吊车梁跨度等按反力影响线计算得出——sts吊车数据是指针对该榀刚架吊车所产生的最大轮压,吊车厂家给定的是单个轮压,sts中需要手工根据吊车影响线计算的最大轮压输入,不过新版的sts可以通过程序自动导入! ——先计算行车梁,再计算结构。 确定吊车厂家的,按厂家的数据计算行车梁;没有定厂家的,新STS里可直接导入数据计算。在输出的文件后有:“最大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最 小轮压产生的吊车竖向荷载”:“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吊车桥架重量”.计算结构输入吊车荷载时,导入此四项数据。“吊车竖向荷载与左节点的偏心距”,“吊车竖向荷载与右节点的偏心距” 为行车梁中心线到柱中心线的距离。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与节点的垂直距离“为牛腿面到轨道顶的距离。另外在牛腿处需增加因行车梁轨道等自重产生的一个恒载值。 STS数据库的吊车数据好像都是桥式吊车的,没有梁式吊车。若是手动或电动的梁式吊车采用此数据算出来的可能偏大。 ——刚接手一个工业厂房,边柱高38米,跨度56米,柱距6米,设2台35吨吊车,启吊高度28米,轻屋面,轻墙面。我想初步设计方案如下:用格构式柱,屋面采用网架。请问这样的结构用STS如何建模? ——用“排架”模块,屋面网架可以假设为无限刚,立柱用实腹柱就可以,35T不算大。注意规范(立柱用GB50017;网架用3D3S软件吧,规范用网架规程)的以及风荷载体型系数选取。网架支座铰接。最好先用3D3S计算出支座受力,然后到STS用“排架”计算。 关于普钢厂房结构布置的问题——现在在做一个50t吊车中级工作制,单跨36m,不知道在结构布置和钢柱截面类型方面都有哪些要求,是不是要十字柱,还是H型柱就行,是不是交叉支撑都要用H型钢的,对牛腿这块还有没有什么要求? ——个人认为50吨吊车是个分界线,柱子采用实腹或格构均可,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单跨可考虑采用格构柱,这样位移比较容易满足,如果是多跨可考虑采用实腹,因为实腹加工比较简单,位移较单跨容易控制。用钢量相差不多。 ——50t吊车中级工作制的设计应丛以下几方面着重注意: 1、梁柱的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等(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长细比等)。 2、吊车梁的计算注意应考虑疲劳计算。 3、屋面水平支撑的布置应合理,同时应布置纵向支撑系统,以保证纵向的整体稳定性。 4、屋面的梁的挠度应稍严格一些(一般按1/250控制) 5、柱间支撑的布置、伸缩缝应符合规定。 6、应考虑地震的作用。 7、应考虑走道板及吊车的检修梯。 结构厂房砖墙围护问题——我做了一个单厂,采用砖砌维护。由于要维护整体稳定性,要在钢柱根砖墙之间设拉结筋。我没有找到图集或者规范,只找到混凝土柱的,上面说间距500,但当时我认为钢柱上随便施焊,且距离太小,可能会造成柱子的强度减小。就勉强采用了1000,可是审图公司不同意,他们说必须500.我猜测他们也是用的混凝土柱的规范。请前辈告诉我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才行。非得500吗?会造成钢柱的强度的降低吗? ——应该是500,你是不是把应力控制到105%啊,这么害怕焊接削弱柱强度。正常使用状态下墙体对柱有利(就观测结果和使用效果而言)。 ——砖维护属于自承重墙,验算高厚比就可以了。与柱的拉结一般间距为500,主要加强墙体的面外刚度,有利于地震作用下的墙体稳定。 砼柱+钢屋架,砼柱建模如何考虑钢屋架——砼柱上架钢屋架的结构,下面的砼柱在空间建模时如何考虑钢屋架? ——若用PKPM可用虚梁模拟。虚梁的作用; 1.分割房间以传递钢屋架承受的面荷载。 2.可在虚梁上加集中荷载。 3.模拟钢屋架的轴向水平刚度。 钢结构厂房砖砌内隔墙稳定计算问题——现手头设计这样一个工程,厂房长73.1m,宽47.3,柱距7.2m,檐口5.2m,双坡屋面,有中柱,半跨23.65m,现场复合屋面,砖砌外墙、内隔墙,在验算高厚比是有疑问,还望高手指点,1.在计算外墙高厚比时,以柱距7.2m为横墙间距(显然是刚性方案)计算,但是刚架是否能作为外墙的横墙,门钢与砌体规范是不一样的,本设计钢柱柱脚是铰接,柱顶侧移按照门钢规范控制(1/240),但是砌体规范4.2.2要求作为横墙条件是最大侧移 2.最麻烦是有一道内隔墙,在两品刚架之间的三分之一处,一直砌到内屋面板底,s=47.3m,只能是弹性方案,理论计算很难满足,别人告诉我,按照抗风柱间距加构造柱,3.6m处加一道圈梁,砖墙顶部加一道圈梁,构造柱顶用弹簧板与屋面系杆连接,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我想知道中间3.6m处加的圈梁是否能砖墙的计算高度减半?我认为砖墙加壁柱、加构造柱不能改变整面砖墙的计算高度,靠砖墙加壁柱、加构造柱来保证墙体稳定是不够经济的,保证稳定最重要的方式是控制横墙间距,——问题一; 1.参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1.2.1 .当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 柱间墙或构造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圈梁宽为240,240X30=7200,即可加圈梁来减少墙的计算高度. 2.柱顶侧移按照门钢规范控制(1/240),与砌体结构刚度不协调.可用刚体转动的方法设计,将外墙设计成依附于钢柱的一快刚体.不做外墙条基,外墙重量由地基梁承担.地基梁座于钢柱牛腿上.这样就释放了墙体与地面的转角. 3.宜沿钢柱做构造柱,增强墙体与钢柱的整体性(拉筋连接),以利于抗震.问题二; 1.做钢筋混凝土壁柱,壁柱柱脚应刚接,既应做独立基础,壁柱施工完后,再砌墙. 2.钢筋混凝土壁柱与屋面钢结构,用弹簧板连接,传递水平力,释放垂直位移. 3.墙顶应做压梁.压梁与屋面钢结构要有适当的间隙.门刚推荐轻质(柔性)墙板作维护,是有道理的.避免了主体结构与维护结构刚度不协调的矛盾. 混凝土柱上加钢屋架梁,推力解决? 如果钢屋架梁指的是H型钢,有如下几种处理; 1.钢梁两端加张紧拉条,且有竖向拉条与横向拉条连接2.钢梁支座与混凝土柱连接处的螺栓孔作成长圆孔。 混凝土柱为脆性材料,而钢梁为柔性材料,如何做成刚接?做成铰接比较合适。 30米跨度,15米高。原设计用钢屋架,钢砼柱已经做完,甲方非要改钢梁。只好做个2米高的门式刚架,柱脚铰接,经计算,柱头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位移过大,只好加上个水平拉杆,经计算须用36圆钢,施工难度太大,后改为24.5的油浸钢丝绳,上完恒载后拉了7吨的预应力。 原则上来说,钢梁水平力不能有,否则,推力混凝土悬臂柱难以承受。 1.假如水平推力2吨,柱高7米,则弯矩140kn.m,试想要多大配筋。400X400的砼柱,单侧也得配3@25(没好好算,估的); 2.一般,钢梁与柱顶用螺栓连接;考虑抗拔是主要的。 3.水平力可以靠椭圆空释放,虽然水平力还会有一点,但好很多。 4.要做得严格,应该节点处设置圆钢做成辊轴的支座。 5.如果要刚接,也是可以的,只是螺栓可能稍多一些;梁断面也必须根据刚接设计了。 一个38m跨度的钢梁,混凝土柱结构,本人采取下弦下折的屋架形式,但又不是屋架,本人建议你看看工业建筑的一篇有关下弦下折的钢屋架文章——一端平板支座,一端橡胶支座。 对于跨度较小的此种轻钢屋盖可以做成简支梁,简支梁下翼缘拉平,上翼缘根据屋面坡度调节(一般屋面坡度要做的小的点),这样还可以便于梁下吊顶。 我做36M的钢屋盖时候,是采用两端滑动(长圆孔25X60)处理的,长圆孔的长度必须考虑大于总的位移的1/2,否则锚栓易被剪断(只有两个)。屋架间的水平刚性系杆很重要。 钢梁下加一短钢柱,钢柱与混凝土柱铰接与钢梁刚接—— 我亦处理过这类问题,跨度为27米,有吊车,如果用简支或铰接,则很难满足变形的需要,我们是采用刚接,工程实践也可以,只是施工上有些难度而已,不能把问题绝对化。节点处理上,我们参考了劲性(钢骨)砼的有关规程。建成后使用效果也不错,需要改进的是,如何使节点的设计能便于施工。 我看到此论题很有兴趣。论点有几条: 1,刚接; 2,铰接; 3,一端铰支,一端按滑动铰; 在这里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此连接的工程实例。供大家在设计中参考。 1974年我在北京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工地现场进行指挥钢屋架的安装作业。工艺如下: 1,钢屋架吊装就位。初步连接螺栓(此时螺栓不紧); 2,对钢屋架位置进行调整(对十字线); 3,用两组杉搞在钢屋架上弦进行临时固定(此时吊勾不松。); 4,用线坠检查钢屋架的垂直度。用两组杉搞进行调整钢屋架的垂直度。 5,紧固钢屋架的地脚螺栓; 6,焊接; 7,履带吊变幅,松钩(此时只能变幅,如松钩则履带吊大臂由于会弹作用,将钢屋架拉偏); 8,安装各类支承; 9,吊装大型屋面板。 就这样完成了两榀钢屋架(一个节间)的安装作业。这时设计院的同志来了。说这样不行。设计是一端铰支,一端按滑动铰支座的。可是我们当时执行不了此设计。按此设计作业。钢屋架在安装中非常不稳定,很危险!最后商量还按原安装工艺执行。 以后我在设计钢屋架和柱子时。将安装工艺因素考虑进去。使钢屋架的理论受力状态与实际接近。 1.在两个脚支座处加个拉杆,不美观,但很多业主还是接受了。 2.加一小截钢柱,与梁钢接,这样可以把水平推力转化为弯矩由刚接节点吃掉大部分。 3.最好的方法,与第一点类似,而且我在ABC,扎米尔的手册上都见过——把简支梁的下翼缘拉成水平就行了,这样理论上是有水平推力的,但大家想一想,这个下翼缘与第1点的圆钢拉杆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呀!实际是没有推力的。如果下翼缘向下变截面并且低于了两边的铰支座,效果相同的。 别光看软件的设计反力。与钢结构有关的几个比较实用的问题——在以前的工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请各位高手发表意见: 1.钢结构厂房屋面z型连续檩条的计算及搭接所需的长度? 2.吊车梁牛腿弹簧垫板何时与牛腿焊接? 3.当地基持力层较深时有什么处理方法? 4.门式钢架中夹层的设计: a.用pkpm软件计算时,如何建模计算? b.其计算结果中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柱超筋”? c.楼板配筋计算:有压型钢板与无压型钢板时计算的区别及构造要求? d.组合梁中剪力钉是否可以等同与栓钉直径的短钢筋来代替?若可,是用圆钢还是螺纹钢?若用弯筋,其弯起方向及构造有何要求?e.简支钢梁的设计是否考虑剪力钉的作用(无压型钢板时)? 5.钢结构厂房中防火墙的设计问题:防火墙是否可以用压型钢板墙体?在钢结构厂房中常用何种防火墙(砖墙、砌块墙、压型板轻质墙体)?防火墙是否需要出屋面?若出,有何要求?其与屋面的节点做法? 6.若设计抗震缝或沉降缝的两边柱为双柱式,请问其柱的基础如何设计? 7.墙面隅撑的设置是否能有效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墙面隅撑需要 满足那些要求?其设置间距以多少为宜?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常用的方法有那些?平常在钢结构厂房的设计中,结构安全是以平面内控还是平面外控? 8.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和应注意的问题? 9.门式钢架支撑系统:柱间支撑(有吊车、无吊车)、门式支撑、屋面水平支撑、系杆(刚性、柔性)、墙架的计算要点(即荷载的统计、内力的分配路径等)? 10.吊车梁制动板在构造上是否有宽度要求? 11.门式钢架无法设计柱间支撑时,如何处理,其计算过程如何? 12.天沟排水的计算,落水管直径的选用? 13.抗风柱的刚接、铰接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14.吊车及吊车梁部分: a.进行疲劳计算时,应力循环次数的计算方法? b.桥式吊车和梁式吊车式怎样定义的?A1~A8工作制级别是否针对桥式吊车而言?单梁吊车是否可用于重级工作制级别中? 15.厂房通风、采光要求及满足其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16.车间厂房保温要求的取值,采用多厚的玻璃丝棉及泡沫可满足其要求? 17.与吊车梁有关的螺栓用高强螺栓还是普通螺栓,这与吊车的吨位有关系还是与工作制的级别有关系?okok.org 18.带有天窗的钢架用PKPM建模的时候天窗架是否建上,如果建上,则输入风荷载的时候如果按照门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则此系数应如何选取? 1.第2个:吊车梁牛腿弹簧垫板在安装柱间支撑的柱子上与牛腿焊接; 2.第3个:当地基持力层较深时可以采用端承桩或摩擦桩基础; 3.第4个: a.两种建立模型方法:(1)先计算二层的门刚架,然后按三维建立一层的钢框架,然后把门刚架柱底控制内力按节点荷载加在一层的柱头上;(2)先按三维建立一层的钢框架,然后抽取一榀框架再转到门刚里面建立整个的平面门式刚架,在门刚里面可以随意画线建立模型,建议门刚架(包括一层钢柱和柱脚)和一层的平台结构分开出图,这样工作量要少的多; b.“柱超筋”可能是总信息中框架选项你没有选成钢框架; c.压型钢板既可以作为楼板的正筋使用,厚度应该在1.0mm以上,这样楼板底部的配筋就少些,也可以只作为模板使用,厚度的选择满足构造即可,楼板配筋和不使用楼承板是一样的,只是加快了施工速度; d.组合梁中剪力钉不可以用等同与栓钉直径的短钢筋来代替,可以用槽钢和弯起钢筋代替,在<<钢结构设计手册>>的组合结构章节中有详细的介绍; e.简支钢梁的设计可以考虑剪力钉的作用,可作为组合结构来计算,计算方法参见<<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组合结构,但两端铰接的框架梁按组合结构来分析十分困难,所以我是一般不考虑; 4.第5个:钢结构厂房中防火墙用耐火砖砌成即可,防火等级较高的厂房(关于厂房防火等级的分类可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要出屋面,并且还要出墙体,两边的窗户的间距也有严格的要求,防火等级较低的厂房的厂房防火墙可以用防火卷帘门.5.第6个:如果两边的地耐力差别不是太大,两个钢柱的基础可以设计成一体的,差别太大的话,两个基础应该分开,只要是怕基础受不了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对轻钢结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把两个钢柱之间的距离设的大一点,以使两个基础不重叠; 6.第7个:墙面隅撑能有效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钢柱设置隅撑,两个隅撑.隅撑与柱底或柱顶之间的距离就是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设置间距与檩条的设置有关,减少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常用的方法我只知道用隅撑,平面外控只要是保证柱子象扭转之类的大的变形,平面内控主要是防止钢板局部屈曲; 7.第8个: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主要看整个结构的平面扭转系数是不是1,结构平面是不是规整,最好是矩形,周期分布是不是有规律,节点是否满足,钢柱的长细比和钢梁的挠度以及层间位移等.8.第9个:门式钢架支撑系统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柱间支撑有吊车时采用角钢或方管做,主要看组成支撑的角钢或方管按压弯构件设计,柱间支撑和屋面水平支撑应该布置在同一位置,以便传递水平力到基础和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两个柱间支撑的间距有严格的要求,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系杆一般都是刚性的; 9.第11个:如果无法设置剪刀撑可以做门式支撑,如果连门式支撑都不能设置可以在两个刚架间设置纵向刚架,见门刚规程页18; 10.第12个:天沟排水量计算见附件计算程序(下载的别人的),一般情况下计算满足了是不够的,在北方,排水管经常被冰或树叶杂物堵住,应及时清理天沟,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天沟下设一暖水管以便天沟里的冰雪融化; 11.第13个:抗风柱柱脚可以刚接也可以铰接,铰接的时候基础较小,但柱顶与钢梁连接最好是铰接. 12.第14个:b.在吊车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1~10吨时吊车可以做成单梁式的,10~25吨可以做成双梁式的,再大的吨位一般都是桥式的,可参见吊车生产厂家的样本,梁式的吊车自重轻,轮压小,刚架节省材料,桥式的自重大,轮压大,刚架的用钢量很大,并且吊车要做制动板等一些构造措施;A1~A8工作制级别应该是按工作频率来划分的,梁式一般为A3~A5,重级工作制的吊车应该有特殊的要求,很遗憾,我到现在也没遇到重级工作制的吊车. 13.第15个:厂房通风一般是有有害气体的车间要求多长时间把厂房内的空气换一遍,可采用自然通风器或动力通风气,产品说明中有每小时的换风量,计算出厂房的体积相除就可以得出;采光要求主要是窗户面积与厂房面积的比值,不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在屋面加采光带. 14.第16个:这是热工计算的问题,搞水暖的应该都会计算. 15.第17个:吊车梁有关的螺栓一般采用高级别普通螺栓,因为吊车梁要承受动力荷载,但制动板和吊车梁连接采用高强螺栓; 16.第18个: 带有天窗的钢架用PKPM建模的时候可以建上,风荷载体型系数应该按<<荷载规范>>取值,也可以把天窗的柱底反力按节点荷载加在刚架上,风荷载体型系数就好取值了. PKPM做钢结构的经验集萃 容易搞错的钢结构知识点 (一)((不断补充补充《05SG109-4》 (一)中未提到的内容) 1、优化设计并非是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死扣用钢量(俗称“蚊子腿上剔精肉”),因为这样通常大幅度降低了原设计的安全度,“荷载优化”是选取适当的荷载,应当兼顾业主对结构小幅改动的可能性,比如吊挂灯具、功能分区重新布局。把恒载取得很小,用钢量没有减小太多,功能限制则限制太死。优化首先考虑变化方案,简化结构传力模式和传力途径,做到大处节省,具体到杆件节点则要放宽。如果原结构各部件安全储备相差严重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安全储备标准来调整各构件型号,该加大的加大,该减小的减小。结构安全是整体安全,个别杆件强大没啥用。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0.6条: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中讲:检测单位鉴定达不到要求时,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为满足安全时可以验收。对未达要求的行为承担 “违约责任”。 3、网架焊接球如果采用压制钢板制作,钢板厚度公差接近±2.5mm,《强规》规定偏差不大于13%和1.5mm。怎么办呢?制作时可以把钢板加厚1mm就可以避质检找麻烦了。 4、设置20吨以上的吊车的厂房在国内不允许按《门式刚架规程》设计,主要在于国内吊车梁安装偏差和吊车轨道安装偏差造成卡规,使水平力增加4-5倍,导致厂房剧烈晃动,没法正常使用。总之,任何先进的设计方法都无法超越实际施工水平来实现,要求符合国情(或者“公司加工实力”)。比如对20吨驾操吊车的门架按美国规范控制柱头位移为H/240(国内H/400),晃动得没人愿意驾操,省那一点点钢材和厂房适用性相比就显“设计扣到家”有多么可笑了。 5、什么样的维护系统需要考虑阵风系数?(1)、对脆性材料。 如玻璃幕墙,必须采用阵风系数。(2)、对阵风作用下,对荷载临时提高能够承受的钢材等,不需要考虑阵风系数。(3)、不该考虑阵风系数的维护系统考虑了阵风系数,安全度比主结构高出一倍,不利于主体安全。 6、挠度有三种:(1)、与安全有关的控制标准。(2)、反映安装质量的控制标准。(3)、外形美观的控制标准。比如,单层网壳仅仅计算稳定性缺陷考虑1/300,挠度大了影响结构安全。但对双层网壳仅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7、《网架规程》中:“温度应力计算”仅限于四边支撑网架。 8、生物界的工程原则就是我们追求的工程设计原则:(1)、节省。用最少消耗达到最大效果。(2)、安全。做可以超载性生物体(建筑物),即使部分损坏也不危及整体生存。(3)、简单快捷。 9、网架、网壳计算风载不大时,永久荷载占总荷载50%以内时,不需要按“1.35*恒载”考虑。 10、网架活载取值不要小于0.5KN/M2.。 11、如果附加荷载超过25Kg/M2,应当考虑檩条上是否有集中荷载按集中荷载计算。 12、中国的《荷载规范》对风载的规定和美国规范比较:美国规范,向上的风吸力大些,两端水平风力大,中间风力小。《门式钢架规程》侧移近似计算方法只适合初步估算,正式的侧移计算应用弹性整体计算方法。 13、门式钢架风载取值,对风载《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定:L/H≤4时应该用《荷载规程》;L/H>4时应该按门式钢架规程。 14、开敞式:指的是开口面积≥80%的墙面面积。部分封闭式:A、开口集中在一墙面上。B、该墙面洞口面积大于其他墙面洞口面积之和。C、开口面大于本墙面5%。D、不均匀的大开口,内部风压加大为+0.6、-0.3(不再是±0.2)。 15、“端区宽度”<“柱距”时,以一半为界,檩条墙梁哪边多就按哪边算。 16、《门式刚架规程》中风压组合规定以“а<100”为前提。此时墙面风压降低10%。所以,如果“а>100”时,计算墙面风压应该按门规规定的再加10%。 17、迎风面墙体门窗突然打开情况下的“刚性模型”“气弹性模型”风洞实验表明:屋面内表面风压为平均风压的5倍,位移为平均的5-10倍。所以不稀奇某外资公司好几座还来不及装门窗的厂房屋面板放了风筝。 18、风振系数:(1)、H/B>1.5的高层房屋需要考虑风振系数(有计算方法)。(2)、T>0.25S的大跨度屋盖结构(没有计算方法)。(3)、比较柔性的看台挑棚结构,最大风振系数1.9。(4)、一般大跨度网架网壳或者钢结构,最大风振系数取1.5。不是“阵风系数”啊,伙计。 19、屋面雪载和地面雪载不同:(1)、屋面雪容重比地面大。因为雪融后被吸收入积雪海绵体再重新冻结。(2)、屋面积雪通常比地面雪薄。因为屋面积雪被风吹走一部分。《荷载规范》规定:积雪分布系数,其中:Sk为屋面雪压;S0为地面雪压。 20、采暖系数:中国规范不区分采暖分区与非采暖分区;美国规范区分,非采暖分区雪载加大为1.2倍。用美国软件计算是不是要小心些呢! 21、ASTM A653 Grade33(37,40,50)相当于中国的Q235(Q255/Q275/Q340),多用来做彩板和薄壁型钢系列,CFS计算时对照着看吧。1KSI=69N/mm2是个不小的单位。 22、冷弯薄壁型钢的弯曲半径可以按Rmax≤min(2t,2.38mm)计算。所以,当t<1.2mm时,Rmax≤2t;t≥1.2时,R=2.4mm。可以用来计算异形薄壁型钢或者彩板的展开宽度。CFS建模也用到弯曲半径,用它比自己瞎晕一个值强! 23、薄壁型钢防腐金属镀层,恶劣环境≥G90,一般环境条件≥G40或者G60。薄壁型钢腹板开孔不大于38*102mm,应居中,否则补强。补强方法:孔边向外25.4mm,#8螺钉@25.4mm连接。Hh≤0.5H,Lh≤max(00.5H,102mm)。来自《住宅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2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用螺钉应不小于#8,应穿过钢构件最少3个螺纹。 25、门式刚架和普通框架的风载比较: 见《门式刚架规程》《荷载规范》 故有结论:对柱,《GB50009-2001》是《CECS102:2002》的1.63倍,前者偏于安全。对梁,《CECS102:2002》是《GB50009-2001》的1.5倍,前者安全。轻型结构计算适用于门式刚架,但未必是门式刚架;按《门式刚架规程》取用风荷载的结构可以是普通钢结构,只要是低矮房屋,L/H<4都可以使用。 26、当轻型结构屋顶高度>18m时,风载体形系数须按《荷载规范》取值,构造措施可以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规定采用。对柱脚铰接,L/H>2.3以及柱脚刚接,L/H>3.0时按《门刚规程》风载取值,如果按《荷载规范》取值,结构偏于安全。 27、门式刚架的抗震设计原则:(1)、采用底部剪力法。因为门架属于低矮型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刚度分布均匀,两个振型周期相差太大,以第一振型为主,所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7度及其以下不需要地震计算(8度及其以上才计算地震)。但不是说就可以不采取抗震措施。(3)、门架抗震措施主要是加强节点:A、构件之间尽量采用螺栓连接;B、梁柱节点,在梁下翼加掖板;C、梁柱连接点处宽厚比适当减小;D、柱间支撑与构件连接处节点按1.2倍杆件承载力设计;E、柱间支撑和柱连接处的柱脚锚栓要做抗拔验算,并防止锚栓抗剪,设置抗剪键。 28、砌体维护部分和钢柱的连接需要有一定柔性,需要一个适当的间隙,间隙应大于侧移值。 29、降雪频繁的地区不适合采用采光板。 30、屋面板材料和涂层:热镀锌基板牌号宜用StE280-2Z和StE345-2Z。涂层:(1)、不锈钢板、铝镁合金板宜用于高层建筑。(2)、镀铝锌原色板、镀层165g/ m2宜用于使用年限较久的建筑。(3)、镀锌板镀层275g/ m2,宜用于较高建筑。(4)、镀锌板镀层180g/ m2,宜用非重要建筑。(5)、彩色涂层板,涂层采用聚偏氯乙烯,宜用于较高建筑。(6)、涂层采用硅改性钢板或者高耐用性聚酯,用于一般建筑。 31、一般端板的厚度不小于“理论计算”所得的连接螺栓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16厚。特别是承压性高强螺栓。并不是“厚度不小于螺栓直径”啊! 32、柱底板厚度除计算满足外,还要不小于16厚,不小于柱翼缘厚度的1.5倍。另外,跨度(单跨)大于30米时,锚栓不得小于M30。 33、门式刚架的阻尼比可取0.05,多层钢结构则根据具体情况。 34、焊接栓钉(剪力钉)是,应该用耐热稳弧焊接磁环;当采用弯起钢筋时,一般采用Q235钢,采用槽钢时,一般采用4#槽钢。 35、组合梁:不许直接承受动力荷载。计算内力用弹性方法,截面强度和连接件强度按塑性方法计算。挠度裂缝按弹性方法。施工阶段需要验算强度、稳定性、挠度。混凝土强度增强到75%以前,施工活荷载可以取1.0,当下部设置支撑时(而且支撑距离≤3m),可以不验算。be=b0+min(6he1,)+min(6he2,),其中he1和he2指“板总厚度-压型钢板波高”。 36、对于仅承受静荷载且集中力不大,跨度≤20米的等截面组合梁,可以采用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按弹性方法计算组合梁内力时,考虑塑性发展的内力调整系数≤15%。 37、组合梁负弯矩段,下翼缘受压,次梁可以为侧向支撑点,如果次梁和主梁高差太大时,采用隅撑支撑下翼缘,支撑点间距≤16Bs(梁受压翼缘的宽度)。宽厚比: ≤9(Q235)和7.4(Q345)。 38、组合梁的挠度限制:施工阶段≤L/200。使用阶段: (1)、L≤7M时,挠度≤min(200,L/250); (2)、7M (3)、L>9M时,挠度≤min(300,L/400); 门式刚架问答一2009-06-08 22:141、看弯矩图时,可看到弯矩,却不知弯矩和构件截面有什么关系? 答: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Mx/(γx*Wx)+My/(γy*Wy)≤f其中W为截面抵抗矩根 据截面抵抗矩可手工算大致截面 2、就是H型钢平接是怎样规定的? 答:想怎么接就怎么接, 呵呵.主要考虑的是弯矩和/或剪力的传递.另外, 在动力荷载多得地方, 设计焊接节点要尤其小心平接:.3、“刨平顶紧”,刨平顶紧后就不用再焊接了吗? 答:磨光顶紧是一种传力的方式,多用于承受动载荷的位置。为避免焊缝的疲劳裂纹而采取的一种传力方式。有要求磨光顶紧不焊的,也有要求焊的。看具体图纸要求。接触面要求光洁度不小于12.5,用塞尺检查接触面积。刨平顶紧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一般用在有一定水平位移、简支的节点,而且这种节点都应该有其它的连接方式(比如翼缘顶紧,腹板就有可能用栓接)。一般的这种节点要求刨平顶紧的部位都不需要焊接,要焊接的话,刨平顶紧在焊接时不利于融液的深入,焊缝质量会很差,焊接的部位即使不开坡口也不会要求顶紧的。顶紧与焊接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上面说顶紧部位再焊接都不准确,不过也有一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顶紧焊接,就是顶紧的节点对其它自由度的约束不够,又没有其它部位提供约束,有可能在顶紧部位施焊来约束其它方向的自由度,这种焊缝是一种安装焊缝,也不可能满焊,更不可能用做主要受力焊缝。 4、钢结构设计时,挠度超出限值,会后什么后果? 答: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5、挤塑板的作用是什么? 答:挤塑聚苯乙烯(XPS)保温板,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板材。具有独特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优质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广泛使用于墙体保温、低温储藏设施、泊车平台、建筑混凝土屋顶极结构屋顶等领域装饰行业物美价廉的防潮材料。挤塑板具有卓越持久的特性:挤塑板的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可用30--50年,极其优异的抗湿性能,在高水蒸气压力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低导热性能。挤塑板具有无与伦比的隔热保温性能:挤塑板因具有闭孔性能结构,且其闭孔率达99%,所以它 的保温性能好。虽然发泡聚氨酯为闭孔性结构,但其闭孔率小于挤塑板,仅为80%左右。挤塑板无论是隔热性能、吸水性能还是抗压强度等方面特点都优于其他保温材料,故在保温性能上也是其他保温材料所不能及的。挤塑板具有意想不到的抗压强度: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可根据其不同的型号厚度达到150--500千帕以上,而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仅为150--300千帕以上,可以明显看出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低于挤塑板的抗压强度。挤塑板具有万无一失的吸水性能:用于路面及路基之下,有效防水渗透。尤其在北方能减少冰霜及受冰霜影响的泥土结冻等情况的出现,控制地面冻胀的情况,有效阻隔地气免于湿气破坏等。 6、什么是长细比? 回转半径:根号下(惯性矩/面积)长细比=计算长度/回转半径 答:结构的长细比λ=μl/i,i为回转半径长细比。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安装状态下的刚度。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 7、受弯工字梁的受压翼缘的屈曲,是沿着工字梁的弱轴方向屈曲,还是强轴方向屈曲? 答:当荷载不大时,梁基本上在其最大刚度平面内弯曲,但当荷载大到一定数值后,梁将同时产生较大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变形,最后很快的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此时梁的整体失稳必然是侧向弯扭弯曲。解决方法大致有三种: 1、增加梁的侧向支撑点或缩小侧向支撑点的间距 2、调整梁的截面,增加梁侧向惯性矩Iy或单纯增加受压翼缘宽度(如吊车梁上翼缘) 3、梁端支座对截面的约束,支座如能提供转动约束,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将大大提高。 8、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为什么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 答:通常情况下,钢梁均为开口截面(箱形截面除外),其抗扭截面模量约比抗弯截面模量小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其受扭能力约是受弯的1/10,这样如果利用钢梁来承受扭矩很不经济。于是,通常用构造保证其不受扭,故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 9、无吊车采用砌体墙时的柱顶位移限值是h /100还是h /240? 答:轻钢规程确实已经勘误过此限值,主要是1/100的柱顶位移不能保证墙体不被拉裂。同时若墙体砌在刚架内部(如内隔墙),我们计算柱顶位移时是没有考虑墙体对刚架的嵌固作用的(夸张一点比喻为框剪结构)。 10、什么叫做最大刚度平面? 答:最大的刚度平面就是绕强轴转动平面,一般截面有两条轴,其中绕其中一条的转动惯性矩大,称为强轴,另一条就为弱轴。 11、采用直缝钢管代替无缝管,不知能不能用? 答:结构用钢管中理论上应该是一样,区别不是很大,直缝焊管不如无缝管规则,焊管的形心有可能不在中心,所以用作受压构件时尤其要注意,焊管焊缝存在缺陷的机率相对较高,重要部位不可代替无缝管,无缝管受加工工艺的限制管壁厚不可能做的很薄(相同管径的无缝管平均壁厚要比焊管厚),很多情况下无缝管材料使用效率不如焊管,尤其是大直径管。 无缝管与焊管最大的区别是用在压力气体或液体传输上(DN)。 12、剪切滞后和剪力滞后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剪力滞后效应在结构工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学现象,小至一个构件,大至一栋超高层建筑,都会有剪力滞后现象。剪力滞后,有时也叫剪切滞后,从力学本质上说,是圣维南原理,具体表现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把这种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叫剪切滞后。墙体上开洞形成的空腹筒体又称框筒,开洞以后,由于横梁变形使剪力传递存在滞后现象,使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称为剪力滞后现象。 13、地脚螺栓锚固长度加长会对柱子的受力产生什么影响? 答:锚栓中的轴向拉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成倒三角型分布,上部轴向拉应力最大,下部轴向拉应力为0。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减小,最后达到25~ 30倍直径的时候减小为0。因此锚固长度再增加是没有什么用的。只要锚固长度满足上述要求,且端部设有弯钩或锚板,基础混凝土一般是不会被拉坏的。 14、应力幅准则和应力比准则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 答:长期以来钢结构的疲劳设计一直按应力比准则来进行的.对于一定的荷载循环次数,构件的疲劳强度σmax和以应力比R为代表的应力循环特征密切相关.对σmax引进安全系数,即可得到设计用的疲劳应力容许值〔σmax〕=f(R)把应力限制在〔σmax〕以内,这就是应力比准则.自从焊接结构用于承受疲劳荷载以来,工程界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和这类结构疲劳强度密切相关的不是应力比R,而是应力幅Δσ.应力幅准则的计算公式是Δσ≤〔Δσ〕〔Δσ〕是容许应力幅,它随构造细节而不同,也随破坏前循环次数变化.焊接结构疲劳计算宜以应力幅为准则,原因在于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非焊接构件.对于R >=0的应力循环,应力幅准则完全适用,因为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疲劳强度相差不大.对于R<0的应力循环,采用应力幅准则则偏于安全较多。 15、什么是热轧,什么是冷轧,有什么区别? 答: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 高强度也无了, 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 如钢管,也可用冷扎材,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热轧材最薄2MM厚,冷扎材最厚3MM。 16、为什么梁应压弯构件进行平面外平面内稳定性计算,但当坡度较小时可仅计算平面内稳定性即可? 答:梁只有平面外失稳的形式。从来就没有梁平面内失稳这一说。对柱来说,在有轴力时,平面外和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不同,才有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失稳验算。对刚架梁来说,尽管称其为梁,其内力中多少总有一部分是轴力,所以它的验算严格来讲应该用柱的模型,即按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平面外都得算稳定。但当屋面坡度较小时,轴力较小,可忽略,故可用梁的模型,即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门 规中的意思(P33, 第6.1.6-1条)是指在屋面坡度较小时,斜梁构件在平面内只需计算强度,但在平面外仍需算稳定。 17、为何次梁一般设计成与主梁铰接? 答:如果次梁与主梁刚接,主梁同一位置两侧都有同荷载的次梁还好,没有的话次梁端弯矩对于主梁来说平面外受扭,还要计算抗扭,牵扯到抗扭刚度,扇性惯性矩等。另外刚接要增加施工工作量,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大增加.得不偿失,一般没必要次梁不作成刚接.18、高强螺栓长度如何计算的? 答:高强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 19、屈曲后承载力的物理概念是什么? 答:屈曲后的承载力主要是指构件局部屈曲后仍能继续承载的能力,主要发生在薄壁构件中,如冷弯薄壁型钢,在计算时使用有效宽度法考虑屈曲后的承载力。屈曲后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板件的宽厚比和板件边缘的约束条件,宽厚比越大,约束越好,屈曲后的承载力也就越高。在分析方法上,目前国内外规范主要是使用有效宽度法。但是各国规范在计算有效宽度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20、什么是塑性算法?什么是考虑屈曲后强度 答:塑性算法是指在超静定结构中按预想的部位达到屈服强度而出现塑性铰,进而达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目的,且必须保证结构不形成可变或瞬变体系。考虑屈曲后强度是指受弯构件的腹板丧失局部稳定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并充分利用其屈曲后强度的一种构件计算方法。 21、软钩吊车与硬钩有什么区别? 答:软钩吊车:是指通过钢绳、吊钩起吊重物。硬钩吊车:是指通过刚性体起吊重物,如夹钳、料耙。硬钩吊车工作频繁.运行速度高,小车附设的刚性悬臂结构使吊重不能自由摆动。 22、什么叫刚性系杆,什么叫柔性系杆? 答:刚性系杆即可以受压又可以受拉,一般采用双角钢和圆管,而柔性系杆只能受拉,一般采用单角钢或圆管 23、长细比和挠度是什么关系呢? 答:1.挠度是加载后构件的的变形量,也就是其位移值。2.“长细比用来表示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 长细比应该是材料性质。任何构件都具备的性质,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可以用长细比来衡量。3.挠度和长细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长细比是杆件计算长度与截面回转半径的比值。挠度是构件受力后某点的位移值。 24、请问地震等级那4个等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答: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抗震设防烈度:6、7、8、9度。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四类。地震水准:常遇地震、偶遇地震、少遇地震、罕遇地震。25、隅撑能否作为支撑吗?和其他支撑的区别? 答: 1、隅撑和支撑是两个结构概念。隅撑用来确保钢梁截面稳定,而支撑则是用来与钢架一起形成结构体系的稳定,并保证其变形及承载力满足要求。 2、隅撑可以作为钢梁受压翼缘平面外的支点。它是用来保证钢梁的整体稳定性的。 26、钢结构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时须考虑什么? 答:1。在不产生疲劳的静力荷载作用下,残余应力对拉杆的承载力没有影响。2。拉杆截面如果有突然变化,则应力在变化处的分布不再是均匀的。 3。设计拉杆应该以屈服作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4。承载力极限状态要从毛截面和净截面两方面来考虑。5。要考虑净截面的效率 27、钢柱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混凝土柱的弹簧刚度和混凝土柱上有圈梁时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 弹簧刚度是考虑将柱子按悬臂构件,在柱顶作用一单位力,计算出所引起的侧移,此位移就是弹簧刚度,单位一般是KN/mm.如果有圈梁的情况,在无圈梁约束的方向,弹簧刚度计算同悬臂构件,在另一个方向,因为柱顶有圈梁,所以计算公式中的EI为该方向所有柱的总和。 28、什么是蒙皮效应? 答: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坡顶门式刚架的运动趋势是屋脊向下、屋檐向外变形。屋面板将与支撑檩条一起以深梁的形式来抵抗这一变形趋势。这时,屋面板承受剪力,起深梁的腹板的作用。而边缘檩条承受轴力起深梁翼缘的作用。显然,屋面板的抗剪切能力要远远大于其抗弯曲能力。所以,蒙皮效应指的是蒙皮板由于其抗剪切刚度对于使板平面内产生变形的荷载的抵抗效应[26][28][29]。对于坡 顶门式刚架,抵抗竖向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取决于屋面坡度,坡度越大蒙皮效应越显著;而抵抗水平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则随着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构成整个结构蒙皮效应的是蒙皮单元。蒙皮单元由两榀刚架之间的蒙皮板、边缘构件和连接件及中间构件组成,如图2-6所示。边缘构件是指两相邻的刚架梁和边檩条(屋脊和屋檐檩条),中间构件是指中间部位檩条。蒙皮效应的主要性 能指标是强度和刚度。 29、规范8.5.6上讲,对于吊车梁的横向加劲肋,这宜在肋下端起落弧,是何意思? 答:指加劲肋端部要连续施焊,如采取绕角焊、围焊等方法。防止在腹板上引起 疲劳裂缝。 30、箱型柱内隔板最后一道焊缝的焊接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答:采用电渣焊焊接,质量很容易保证的! 31、悬臂梁与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不同,如何解释? 答:悬臂梁计算长度系数1.0,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2.0。柱子是压弯构件,或者干脆就是受压,要考虑稳定系数,所以取2。梁受弯,应该是这个区别吧。 32、挠度在设计时不符合规范,用起拱来保证可不可以这样做? 答: 1、结构对挠度进行控制,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对于钢结构来说,挠度过大容易影响屋面排水、给人造成恐惧感,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挠度过大,会造成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我认为,因建筑结构挠度过大造成的以上破坏,都能通过起拱来解决。 2、有些结构起拱很容易,比如双坡门式刚架梁,如果绝对挠度超限,可以在制作通过加大屋面坡度来调整。有些结构起拱不太容易,比如对于大跨度梁,如果相对挠度超限,则每段梁都要起拱,由于起拱梁拼接后为折线,而挠度变形为曲线,两线很难重合,会造成屋面不平。对于框架平梁则更难起拱了,总不能把平梁做成弧行的。 3、假如你准备用起拱的方式,来降低由挠度控制的结构的用钢量,挠度控制规定要降低,这时必须控制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恒载产生的挠度用起拱来保证。 33、什么是钢结构柱的中心座浆垫板法? 答:钢结构柱安装的中心座浆垫板法,省工省时,施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综合效益可提高20%以上。施工步骤如下:(1)按施工图进行钢柱基础施工(与通常施工方法一样),基础上面比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低30~50mm,以备放置中心座 浆垫板,(2)根据钢柱自重Q、螺栓预紧力F、基础混凝土承压强度P,计算出最小承压面积Amin。(3)用厚度为10、12mm的钢板制作成方形或圆形的中心座浆垫板,其面积不宜小于最小承压面积Amin的2倍。(4)在已完工的基础上座浆并放置中心座浆垫板。施工时需用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保证中心垫板水平度,保证垫板中心与安装轴线一致,保证垫板上面标高与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一致。(5)待座浆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钢柱的吊装。钢柱的吊装可直接进行,只需通过调整地脚螺栓即可进行找平找正。(6)进行二次灌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 34、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采用小挠度和大挠度理论,我想知道小挠度和小变形 理论有什么区别? 答:小变形理论是说结构变形后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可以不考虑,内力计算时仍按变形前的尺寸!这里的变形包括所有的变形:拉、压、弯、剪、扭及其组合。小挠度理论认为位移是很小的,属于几何线性问题,可以用一个挠度曲线方程去近似,从而建立能量,推导出稳定系数,变形曲率可近似用y”=1/ρ代替!用Y``来代替曲率,是用来分析弹性杆的小挠度理论。在带弹簧的刚性杆里,就不是这样了。还有,用大挠度理论分析,并不代表屈曲后,荷载还能增加,比如说圆柱壳受压,屈曲后只能在更低的荷载下保持稳定。简单的说,小挠度理论只能得到临界荷载,不能判断临界荷载时或者屈曲后的稳定。大挠度理论可以解出屈曲后 性能。 35、什么是二阶弯矩,二阶弹塑性分析? 答:对很多结构,常以未变形的结构作为计算图形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足够精确。此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呈线性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线性分析,也称为一阶(First Order)分析。而对有些结构,则必须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来进行内力分析,否则所得结果误差就较大。这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非线性分析,也称为二阶(Second Order)分析。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并且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材料非线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就是二阶弹塑性分析。 36、什么是”包兴格效应“,它对钢结构设计的影响大吗? 答:包新格效应就是在材料达到塑性变形后,歇载后留下的不可恢复的变形,这种 变形是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对结构是否有影响当然是可想而只的! 37、什么是钢材的层层状撕裂? 答:钢板的层状撕裂一般在板厚方向有较大拉应力时发生.在焊接节点中,焊缝冷却时,会产生收缩变形。如果很薄或没有对变形的约束,钢板会发生变形从而释放了应力。但如果钢板很厚或有加劲肋,相邻板件的约束,钢板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会在垂直于板面方向上产生很大的应力。在约束很强的区域,由于焊缝收缩引起的局部应力可能数倍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致使钢板产生层状撕裂。 38、钢材或钢结构的脆性断裂是指应力低于钢材抗拉强度或屈服强度情况下发生 突然断裂的破坏。 答:钢结构尤其是焊接结构,由于钢材、加工制造、焊接等质量和构造上的原因,往往存在类似于裂纹性的缺陷。脆性断裂大多是因这些缺陷发展以致裂纹失稳扩展而发生的,当裂纹缓慢扩展到一定程度后, 断裂即以极高速度扩展,脆 断前无任何预兆而突然发生,破坏。 28、什么是蒙皮效应? 答: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坡顶门式刚架的运动趋势是屋脊向下、屋檐向外变形。屋面板将与支撑檩条一起以深梁的形式来抵抗这一变形趋势。这时,屋面板承受剪力,起深梁的腹板的作用。而边缘檩条承受轴力起深梁翼缘的作用。显然,屋面板的抗剪切能力要远远大于其抗弯曲能力。所以,蒙皮效应指的是蒙皮板由于其抗剪切刚度对于使板平面内产生变形的荷载的抵抗效应[26][28][29]。对于坡顶门式刚架,抵抗竖向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取决于屋面坡度,坡度越大蒙皮效应越显著;而抵抗水平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则随着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构成整个结构蒙皮效应的是蒙皮单元。蒙皮单元由两榀刚架之间的蒙皮板、边缘构件和连接件及中间构件组成,如图2-6所示。边缘构件是指两相邻的刚架梁和边檩条(屋脊和屋檐檩条),中间构件是指中间部位檩条。蒙皮效应的主要性 能指标是强度和刚度。 29、规范8.5.6上讲,对于吊车梁的横向加劲肋,这宜在肋下端起落弧,是何意思? 答:指加劲肋端部要连续施焊,如采取绕角焊、围焊等方法。防止在腹板上引起 疲劳裂缝。 30、箱型柱内隔板最后一道焊缝的焊接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答:采用电渣焊焊接,质量很容易保证的! 31、悬臂梁与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不同,如何解释? 答:悬臂梁计算长度系数1.0,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2.0。柱子是压弯构件,或者干脆就是受压,要考虑稳定系数,所以取2。梁受弯,应该是这个区别吧。 32、挠度在设计时不符合规范,用起拱来保证可不可以这样做? 答: 1、结构对挠度进行控制,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对于钢结构来说,挠度过大容易影响屋面排水、给人造成恐惧感,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挠度过大,会造成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我认为,因建筑结构挠度过大造成的以上破坏,都能通过起拱来解决。 2、有些结构起拱很容易,比如双坡门式刚架梁,如果绝对挠度超限,可以在制作通过加大屋面坡度来调整。有些结构起拱不太容易,比如对于大跨度梁,如果相对挠度超限,则每段梁都要起拱,由于起拱梁拼接后为折线,而挠度变形为曲线,两线很难重合,会造成屋面不平。对于框架平梁则更难起拱了,总不能把平梁做成弧行的。 3、假如你准备用起拱的方式,来降低由挠度控制的结构的用钢量,挠度控制规定要降低,这时必须控制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恒载产生的挠度用起拱来保证。 33、什么是钢结构柱的中心座浆垫板法? 答:钢结构柱安装的中心座浆垫板法,省工省时,施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综合效益可提高20%以上。施工步骤如下:(1)按施工图进行钢柱基础施工(与通常施工方法一样),基础上面比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低30~50mm,以备放置中心座浆垫板,(2)根据钢柱自重Q、螺栓预紧力F、基础混凝土承压强度P,计算出最小承压面积Amin。(3)用厚度为10、12mm的钢板制作成方形或圆形的中心座浆垫板,其面积不宜小于最小承压面积Amin的2倍。(4)在已完工的基础上座浆并放置中心座浆垫板。施工时需用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保证中心垫板水平度,保证垫板中心与安装轴线一致,保证垫板上面标高与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一致。(5)待座浆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钢柱的吊装。钢柱的吊装可直接进行,只需通过调整地脚螺栓即可进行找平找正。(6)进行二次灌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 34、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采用小挠度和大挠度理论,我想知道小挠度和小变形 理论有什么区别? 答:小变形理论是说结构变形后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可以不考虑,内力计算时仍按变形前的尺寸!这里的变形包括所有的变形:拉、压、弯、剪、扭及其组合。小挠度理论认为位移是很小的,属于几何线性问题,可以用一个挠度曲线方程去近似,从而建立能量,推导出稳定系数,变形曲率可近似用y”=1/ρ代替!用Y``来代替曲率,是用来分析弹性杆的小挠度理论。在带弹簧的刚性杆里,就不是这样了。还有,用大挠度理论分析,并不代表屈曲后,荷载还能增加,比如说圆柱壳受压,屈曲后只能在更低的荷载下保持稳定。简单的说,小挠度理论只能得到临界荷载,不能判断临界荷载时或者屈曲后的稳定。大挠度理论可以解出屈曲后 性能。 35、什么是二阶弯矩,二阶弹塑性分析? 答:对很多结构,常以未变形的结构作为计算图形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足够精确。此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呈线性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线性分析,也称为一阶(First Order)分析。而对有些结构,则必须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来进行内力分析,否则所得结果误差就较大。这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非线性分析,也称为二阶(Second Order)分析。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并且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材料非线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就是二阶弹塑性分析。 36、什么是”包兴格效应“,它对钢结构设计的影响大吗? 答:包新格效应就是在材料达到塑性变形后,歇载后留下的不可恢复的变形,这种变形是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对结构是否有影响当然是可想而只的! 37、什么是钢材的层层状撕裂? 答:钢板的层状撕裂一般在板厚方向有较大拉应力时发生.在焊接节点中,焊缝冷却时,会产生收缩变形。如果很薄或没有对变形的约束,钢板会发生变形从而释放了应力。但如果钢板很厚或有加劲肋,相邻板件的约束,钢板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会在垂直于板面方向上产生很大的应力。在约束很强的区域,由于焊缝收缩引起的局部应力可能数倍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致使钢板产生层状撕裂。 38、钢材或钢结构的脆性断裂是指应力低于钢材抗拉强度或屈服强度情况下发生 突然断裂的破坏。 答:钢结构尤其是焊接结构,由于钢材、加工制造、焊接等质量和构造上的 原因,往往存在类似于裂纹性的缺陷。脆性断裂大多是因这些缺陷发展以致裂纹失稳扩展而发生的,当裂纹缓慢扩展到一定程度后, 断裂即以极高速度扩展,脆 断前无任何预兆而突然发生,破坏。 39、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可以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整个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复);2.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屈曲等),这两种情况各有什么特点? 答:前者作为刚体失去平衡,结构或构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均未到达极限,也非变形的问题。简单举个例子,就如同重心不稳。后者屈曲失稳,则是我们通常情况下讨论得最多的稳定问题:如钢结构的受压构件,在实际的受力过程中,力的作用线很难与截面的质心重合,从而在构件上加上了一个二次弯矩,在其作用下,构件往往还没有达到极限强度,就失去了承载力;对于结构,压力表现为一种负刚度,它能使结构的抗侧刚度逐步减少直至消失,此时结构发生失稳。这种失稳发生时,都伴随着突发的位移或变形,或是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变形急剧增加,此时结构或构件抵抗失稳的能力与其刚度密切相关。 40、单拉杆的作用是什么?按单拉杆设置的柱间支撑是不是只满足长细比的要求就可以了? 若用圆钢作为单拉杆设置的支撑有长细比的规定吗? 答: 1、单拉杆,顾名思义,就是计算的时候仅认为可以承受拉力的杆件,当受压时,认为其退出工作,所以,一般要对称设置两个。 2、单拉杆和其它杆件一样,都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实际上,强度往往不起控制作用。一般通过长细比控制其刚度不能太弱,可以保证其在安装等时候的稳定。 3、圆钢拉杆是个例外,因为采用了带紧固的安装装置,所以可以不控制其长细比。 41、栓焊接的特点及作用性能? 答: 钢结构在一处连接中通常只用一种连接手段,即或用焊接、或用铆接,或用螺栓连接。但是,有的场合也把两种连接手段混合使用,如栓焊混合或铆焊混合等。焊缝的变形能力不如螺栓连接,侧面角焊缝的极限变形大约相当于有预拉力的高强螺栓连接滑动结束时的变形。因此,当焊接和高强螺栓一起用时,连接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大约相当于焊接的极限荷载加上螺栓连接的抗滑荷载。由此可见,把普通螺栓和焊缝用在同一个剪面上显然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正面角焊缝的延性很低,不宜和高强螺栓共用。焊缝和高强螺栓在承受静力荷载时能够 较好地协同工作,但在承受产生疲劳作用的重复荷载却并不如此。混合连接的疲劳寿命和仅有焊缝地连接差不多。焊缝和高强螺栓共用时,还有一个施工程序问题。如果先施焊而后上紧螺栓,板层间有可能因焊接变形而产生缝隙,拧紧时不易达到需要的预拉力。如果先上紧螺栓而后施焊,高温可能使螺栓预拉力下降。合理的办法是对螺栓初拧至设计预拉力的60%,再行施焊,焊后对螺栓终拧。 42、什么是形心?什么是剪心? 答:形心是构件截面的几何中心,只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但轴对称的截面其形心在该对称轴上,双轴对称截面其形心在两对称轴交点上。剪心:当外力(主要是横向力)通过剪心时,构件(主要是梁)的截面上就不会产生附加的剪应力。轴对称的截面其剪心在该对称轴上,但与形心在不同侧,双轴对称截面其剪心也在两对称轴交点上。 43、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取值的问题? 答: 1、没有轴力或轴力很小的受弯构件叫做梁;梁失稳仅是平面外失稳,梁的整体稳定即为梁的平面外稳定。 2、由于梁没有平面内稳定之说,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一般情况下也就无意义,STS取梁的跨度为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 3、梁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一般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梁的平面外稳定取决于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整体稳定系数包含计算长度、梁两端约束情况、荷载作用点等因素。 4、平面结构,无论是轴心受压、受弯、还是压弯构件,其平面外计算长度一般都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我觉得是构件强弱轴造成的,平面外与平面内相比一般截面特性较差(象门式刚架平面外一般无荷载作用),两端节点平面外只能作为一个铰接支撑点计算。 44、结构构件的净截面、有效净截面、有效截面、毛截面应怎样理解? 答:毛截面:不扣除孔洞的截面面积,不考虑孔洞对截面的削弱。稳定问题属于整体性问题,可采用毛截面面积进行计算。净截面:扣除孔洞的截面面积,考虑孔洞对截面的削弱。受拉强度问题属于局部截面的问题,一般采用净截面面积进行计算。有效截面:考虑屈曲后强度但并不扣除孔洞的截面有效面积。一般对于宽厚比较大的冷成型钢,采用有效面积来考虑局部的屈曲后强度问题。有效净截面:考虑屈曲后强度并且扣除孔洞的截面有效面积,受压强度问题既要考虑孔洞对截面强度的削弱,也要考虑局部的屈曲后强度,一般采用有效净截面计算。 1、净截面,用在强度验算里。记住强度验算是指某个截面的强度的验算,所以要用截面的实际截面,即净截面。它也等于截面的总体截面(毛截面)减去截面中孔洞的截面。 2、毛截面,用在整体稳定验算里。整体稳定验算是相对于整个构件来讲的,与构件的截面、边界条件等等都有关。只是某个局部的截面的削弱对整体稳定影响不大。所以这里采用毛截面,即忽略某些截面中孔洞的削弱。 3、有效截面,是相对于薄壁构件(宽厚比或高厚比较大的板件)而言的。板太薄,受压时会发生局部屈曲,从而不能全截面都用来承载。故规范里对这种薄壁构件,作了相应的简化,认为其中的一部分截面(有效截面)可象普通板那样来受力,而其他的部分不考虑他的作用。 4、有效净截面,指有效截面减去有效截面范围内的孔洞的截面,是用在薄壁的受压的强度验算里的,受拉时没有局部屈曲问题,所以仍用净截面。 综上所述: 普通钢结构构件: 强度验算----净截面 稳定验算----毛截面 薄壁钢结构构件: 受拉强度验算-----净截面 受压强度验算-----有效净截面 稳定验算-----------有效截面 45、当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由于轴力很小当强度和稳定性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不用再考虑长细比的问题? 答: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理想的状态是抗风柱为受弯构件,只承受自重和风载。这时候个人认为长细比可以适当放宽一些(220~250)。钢规对抗风 柱没有明确规定,仅在5.3.8对受压柱规定为150。 其实现实中很多弹簧板连接是失效的,有的干脆用Z形钢板代替,这种情况下,抗风柱应算做压弯构件了,它要承受部分屋面荷载,长细比容许数还是保守些为 好(180~200)。 46、钢框架维护墙都是在柱子外皮的。为什么不放在柱子中间的梁上呢? 答:如果仅仅是围护墙,那么它就应该在布置的时候,把它排除在结构系统之外,使之即不属于承重构件,也不属于抗侧力构件,而且,不应约束结构系统的变形(竖向和横向)如果把砖墙砌在钢框架的柱子之间,那么,由于砖墙的侧移刚度比钢框架的侧移刚度大很多,会导致砖墙约束钢框架的侧向位移并先于钢框架受力而开裂。所以,把围护墙置于由牛腿支撑的钢梁上是有道理的,这样的话,砖墙随钢框架一起侧移,不会约束钢框架,也就不会开裂。蒙皮(diaphragm)属于抗侧力构件,我们已经说过,围护墙不属于抗侧力构件,所以,无论把围护墙放在那,都不是蒙皮。再说,蒙皮多是水平的,放成竖向的,是不是 就应该叫剪力墙了 ? 47、摇摆柱长细比不满足对结构有什么影响? 答:摇摆柱本身就是对结构的刚度带来负影响的。也就是说它是具有负刚度的。它需要体系提供给它刚度,以保证它的稳定。尽量让摇摆柱满足自身的稳定,必要时可利用墙面隅撑等其它手段提高摇摆柱稳定,如果摇摆柱自身的稳定不满 足,对体系来说负担更重。 48、檩条间距一般为多少? 答:门刚规范技术规程条文说明6.3.7中说明檩条距离一般最大不的大于1.5m。 49、耦合是什么意思? 答:俗点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的实例就是求解多自由度的动力平衡方程,特别是振型分解法中的解耦这一步。50、有楼层的工程,设计边跨时,在抗风柱处的柱子需要转90度吗? 答:下柱是不需要转的,上柱按照抗风柱来计算,如果你选的截面按弱轴方向计算抗风也足够了,那就不需要转。上柱转过来截面可以相对用小一点,但是上下柱节点的处理就比较麻烦。看具体情况权衡。 51、柱脚必须设置抗剪件? 答:(门式钢结构房屋CECS102:2002),里有柱脚按摩擦系计算后,如不满足抗剪要求宜设抗剪键,摩擦系数按0.4考虑,计算公式为≥0.4N(需设置);Q≤0.4N(不需设置),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二次浇筑要密实,且混凝土要加膨胀剂 52、网架支座的弹簧刚度如何取值? 答:弹簧刚度的取值在0~无穷大之间。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完全没有约束,也有可能就是个理想的支座。当然刚度的准确取值就非常重要了。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与经济。一个具体的例子是,铰接于两排混凝土柱顶的柱面网壳,当混凝土柱短粗时,或有连梁/拉杆时,网壳更多的表现拱的特性。当和网壳刚度相比柱子比较纤弱时,网壳可能表现出曲梁的特性。比较可靠的方法是整体建模,将网架与下部结构一起分析。一般对于点支承的网架,下部结构(一般是砼柱)弹簧刚度可按悬臂柱计算,试算时可适当的将砼柱断面减小(刚度小),或加大荷载,这样用钢量会稍大。若实际砼柱断面大于等于试算断面,网架偏于安全,反之网 架偏于不安全 53、钢屋盖厂房砼柱的柱顶水平位移需要控制吗? 答:结构体系如果是框架结构的话就必须满足1/550的位移要求,这是很重要的。 54、吊车梁的加劲肋为什么和下翼缘空了50MM左右 为什么不象普通梁那样和上 下翼缘顶紧施焊? 答:焊接会破坏钢材的延性,降低疲劳强度,防止吊车梁疲劳破坏。吊车梁是下翼缘受拉,而且承受吊车动力荷载,一般不允许其它构件与下翼缘焊接。腹板加劲肋只加劲腹板和上翼缘(受压翼缘),与下翼缘焊接的意义也不大。吊车梁一般是承受动荷载的,而且是承受反复荷载的影响,容易产生疲劳,横向加劲肋在下翼缘处断开不焊,是为了避免焊缝因疲劳而产生裂缝,降低承载能力.另外避免加劲肋的焊缝与翼缘焊缝相交出现应力集中在<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条纹说明里有详细的解说,其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50~100mm处断开,与其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主要还是考虑了吊车梁的受力特性.吊车梁的疲劳破坏一般是从受拉区开裂开始.腹板的连接焊缝在肋下端采用饶角焊或围焊或回焊等其他方式可减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纹.规定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翼缘50~100mm处断开,主要也是考虑吊车梁的疲劳破坏避免过多的焊缝相交产生应力集中,在下翼缘与腹板的连接处,加劲肋还要切 角..比较准确。可减少由于焊接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纹。主要也是考虑吊车梁的疲 劳破坏。 55、通常腹板在受压时会发生失稳可以理解,在剪力作用下为什么失稳? 答:虽然剪力在刚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应力,但H型钢属于薄壁型钢,由于腹板较为薄弱,因此在薄弱地带也有可能发生”失稳“现象,准确的说是局部失稳问题,局部达到屈服。取单元体进行研究,若只受剪应力,则主拉应力、主压应力与水平方向成45°角,正是这个主压应力使得腹板被”压“失稳。一句话,失稳总 是由于受压引起的。 56、吊车梁所承受的荷载? 答: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道,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对于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不考虑水平荷载。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由于轨道不可能绝对平行、轨道磨损及大车运行时本身可能倾斜等原因,在轨道上产生卡轨力,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小车横行引起的水平荷载同时考虑。吊车梁应该能够承受吊车在使用中产生的荷载。竖向荷载在吊车梁垂直方向产生弯矩和剪力,水平荷载在吊车梁上翼缘平面产生水平方向的弯矩和剪力。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设计成连续梁固然可节省材料,但连续梁对支座沉降比较敏感,因此对基础要求较高。 57、疲劳破损时,讲到疲劳断面时,“当构件应力较小时,扩展区所占的范围较大,而当构件应力很大时,扩展区就较小。”怎样理解,为什么应力大的时候反 而扩展区会小呢? 答:对于同一个构件,疲劳裂纹扩展区越大,则断裂区越小;反之,则断裂区越大。金属的疲劳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疲劳裂纹形成,疲劳裂纹扩展和疲劳断裂。疲劳裂纹形成时,构件不会发生断裂,因为构件还有“剩余面积”可以承受作用 力,随着裂纹的扩展,剩余面积越来越小,所能承受的力也越来越小,直到不能承受外力时,出现断裂,此时的剩余面积就是断裂区。因此,循环应力越小,断裂时的剩余面积也就越小,即断裂区越小;反之,则越大。 5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规范上有一条是对于大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延性比的规 定,什么是结构层间侧移延性比? 答:层间侧移延性比是指结构层间最大侧移与其弹性侧移之比,其值不得超过以下限值: 1、全钢结构:框架体系 3.5,框架偏心支撑 3.0,框架中心支撑 2.5; 2、钢骨结构:型钢―混凝土框架 2.5,钢―混凝土混合 2.0。 59、何为钢结构的延性? 答: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从屈服开始至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显著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也就是说,延性是反映结构、构件或截面的后期变形能力。延性差的结构、构件或截面,其后期变形能力小,在达到其最大承载力后会突然发生脆性破坏,这是要避免的。因此,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不仅要满足承载力要求,还要满足一定的延性要求,其目的在于:(1)有利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满足抗震设计方面的要求。对于有抗震设防的结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结构所能吸收的地震能量,它等于结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乘积,就是说,结构的耐震能力是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和利用结构的变形能力(延性)以及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2)防止脆性破坏。(3)在超静定结构中,能更好的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等特殊情况。(4)使超静定结构能够充分的进行内力重分布,便于施工,节约钢材。60、1、工字型截面梁在竖向力作用下产生弯矩,弯矩作用下梁上(中和轴以外)任一点会产生水平剪力,水平剪力会产生剪应力τ1。 2、工字型截面梁在竖向力作用下,梁腹板会产生竖向剪应力τ2 ;问 1、梁腹板任一点的剪力是τ1与τ2的矢量和吗? 2、为什么在一般计算剪应力的时候只按竖向剪应力τ2来验算抗剪强度?答:腹扳就是仅有 τ2。τ1是翼缘水平剪应力。工字形的梁腹扳是主要承受剪力的部位。而且,也只有τ2存在于腹扳之中。中和轴以外产的扭矩而形成的剪力,是要验算抗扭的。对于双轴对称截面,按剪力流理论,截面任一出的剪应力为 τ=VS/It,翼缘中剪应力的合力互相抵消,所以腹板中剪应 力的合力就是整个截面的剪应力合力。所以一般计算剪应力的时候只按竖向剪应力τ2来验算抗剪强度61、制作地脚螺栓的圆钢长度不够,是否可以采取焊接措施?答:地脚螺栓与预埋板之间采用坡口塞焊缝,在工程中经常用到,普遍的看法是可以的。但地脚螺栓不够长,要焊接加长是不可以的,因为通常地脚螺栓钢材的可焊接性能较差,焊接后产生很大残余应力和焊缝缺陷,受拉时容易在焊缝处发生脆断,很危险。实验表明,有些就是在焊缝处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断裂后的上段被拉出,起不到锚固作用。62、强度应力与稳定应力之间的区别?答: 1、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力主要是指强度方面,它包括正应力、剪应力它是针对一个构件的某个截面、某个点。稳定是针对整个构件以及整个体系。对于受弯简直梁一个构件来说,当截面的受压翼缘的最大正应力σx大于它的临界应力σcr时,梁就会发生侧向弯曲和扭转,并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2、强度计算采用净截面,因为应力跟截面有关,而稳定计算针对整个构件,因此局部的削弱可忽略,所以用毛截面。 3、稳定一般有个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构件(体系)就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化到一个不稳定状态。这个临界点对应一个临界弯距(临界应力)简直受弯梁整体稳定系数υb就是根据这个临界应力推导而来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的真正意义应该这样看σx=Mx/Wx<σcr=υbf。所以说认为“计算所得的sigma2>sigma1”是不对的; 4、所以说:应变片所测的永远是正应力,无论是在什么状态下。当然在失稳状态下,应力比较复杂(比如三向应力,因为此时,存 在弯扭)。 63、为什么有的地方审图要求钢屋盖必须要在山墙设一道钢梁,而不能直接用山墙承重?答:应该设置,依据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98 9.1.1-7条 ,“ 厂房的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厂房端部应设屋架,不应采用山墙承重;厂房单元内不应采用横墙与排架混合承重”,不同的形式的结构,振动特性不同,材料强度不同,侧移刚度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荷载,位移,强度的不均衡,而造成结构破坏。山墙承重和中间横墙承重的单层混凝土柱厂房和端砖壁承重的天窗架,在唐山地震中均有较重破坏,为此,厂房的一个结构单元内,不宜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64、构件的承载力与构件截面承载力的区别?答: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我们一般会选取构件中最薄弱的截面作为控制截面,此时构件的承载力与截面承载力的关系就象木桶与木板的关系: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 构件中最薄弱截面的承载力。钢结构设计中,同样要选取控制截面.但是钢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结构的稳定问题。因此,此时构件的承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最薄弱截面的承载力,还要受制于构件的稳定条件。同样,在钢-砼组合结构中,也要考虑到钢与混凝土连接的问题,此时构件承载力也不完全取决于薄弱截面的承载。65、埋入地下的柱脚是否要喷漆?答:埋入地下的柱脚不用喷油漆,钢柱的喷漆,主要的目的是保护钢柱,避免生锈.而混凝土对钢柱的保护作用远远大于油漆;且采用插入式基础连接是为了刚性连接,做了油漆就不能保证钢板与混凝土的粘接性。66、什么是塑性铰?答:塑性铰就是认为一个结构构件在受力时出现某一点相对面的纤维屈服但未破坏,则认为此点为一塑性铰,这样一个构件就变成了两个构件加一个塑性铰,塑性铰两边的构件都能做微转动。就减少了一个约束。计算时内力也发生了变化,当截面达到塑性流动阶段时,在极限弯矩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两个无限靠近的相邻截面可以产生有限的相对转角,这种情况与带铰的截面相似。因此,当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矩时,这种截面称为塑性铰。塑性铰与普通铰的相同之处是铰两边的截面可以产生有限的相对转角。塑性铰与普通铰的两个重要区别为:1)普通铰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能承受极限弯矩;2)普通铰是双向铰,即可以围绕普通铰的两个方向产生自由转动,而塑性铰是单向的。67、挠度与位移是否是同一概念?答:1。位移是将整个构件当成一个有质量的质点来研究,然后研究这个质点在空间是怎么运动的。2。变形是对这个构件的各个截面进行研究,如果这个截面上的点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它发生了变形。3。挠度是描述弯曲变形时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68、钢结构规范中角焊缝的抗剪强度“比如(Q345:200)”高于对接焊缝抗剪强度“(Q345:t≤16:f=180)”,为什么?答:焊缝金属本身的强度较高,这是大量试验的结果,有资料说,焊接相当于电炉炼钢,质量好,所以强度高。角焊缝抗抗剪强度是试验得来的,反映焊缝金属本身的强度。而对接焊缝(一、二级)的强度实际上是母材强度,试验时是母材破坏,焊缝并不坏。角焊缝的抗剪强度大于对接焊缝的抗剪强度也是有理由的。对于对接焊缝,我们认为它完全等效于母材。这是偏于安全的。因为对接焊缝通常用在重要构件的制作上。角焊缝的强度是理论结合试验的经验性公式。而且实际上焊缝的强度是要高于母材的。所以 角焊缝的强度要大 69、结构振型的意思是什么?答:振型是指体系的一种固有的特性。它与固有频率相对应,即为对应固有频率体系自身振动的形态。每一阶固有频率都对应一种振型。实际结构的振动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各阶振型相叠加的结果。工程中常见的前三种振型:第一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次数少,但幅度大;第二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较快,幅度略小。第三振型来的时候,比第二振型又表现的晃动快一些。自第一振型到第三振型,其地震周期由大到小。(1、结构自振频率数=结构自由度数量;2.每一个结构自振频率对应一个结构振型;3.第一自振频率叫基频,对应第一振型;4.结构每一振型表示结构各质点的一种运动特性:各质点之间的位移和速度保持固定比值;5.要使结构按某一振型振动,条件是:各质点之间的初位移和初速度的比值应具有该振型的比值关系;6.根据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的通解,在一般初始条件下,结构的振动是由各主振型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7.因为振型越高,阻尼作用造成的衰减越快,所以高振型只在振动初始才比较明显,以后则逐渐衰减,因此,建筑抗振设计中仅考虑较低的几个振型;)手里拿一根细长竹竿,慢悠悠来回摆动,竹竿形状呈现为第一振型;如果你稍加大摆动频率,竹竿形状将呈现第二振型;如果你再加大摆动频率,竹竿形状将呈现第三、第四„振型;从而形象地可知:第一振型很容易出现,高频率振型你要很费力(即输入更多能量)才能使其出现;能量输入供应次序优先给底频率振型;从而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结构抗震分析只取前几个振型就能满足要求。70、何为强柱弱梁?答:强柱弱梁是要使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而不要在柱中出现。如果塑性铰在柱中出现,结构并未变成几何可变体系,只是失去了继续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1.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延性框架;2.柱子是压弯构件,轴力又很大,所以柱子的延性很小,框架的延性主要还是由梁来提供的,而梁的塑性铰一般是出现在端部,这样梁的延性又归结为梁端截面的名义受压区高度;3.强剪弱弯也是为了实现延性框架,因为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为了实现强剪弱弯,采取的措施是梁端柱端的设计剪力是根据梁柱端的抗弯承载力来确定,保证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虽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强柱弱梁,但是实际结构柱子不可避免会出现塑性铰,柱子也要需要一定的延性。对于柱子承受压、弯、剪的共同作用,既要防止剪切破坏还 要防止小偏压破坏,这样就通过控制剪跨比来防止剪切破坏,控制轴压比防止小偏压破坏。总之,上述几点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结构的延性。71、什么是结构的模态分析?答:模态是振动系统的一种固有振动特性,模态一般包含频率、振型、阻尼...。然而,为了便于对模态进行称呼,就以模态频率的大小进行排队,这种排队的顺序往往就是所谓的“阶”。振动系统各阶模态的分析研究。这种振动系统是指多自由度系统、连续弹性体振动系统或复杂结构物。对应于无阻尼系统各阶主振动(固有振动),各点位移具有某种驻定形态,这些点同相或反相也通过平衡位置,又同相或反相地到达极端位置,构成实模态。振动系统最低阶固有频率的模态称基本模态。模态分析可解决线性系统的如下问题:①对系统各阶模态进行响应分析,叠加各响应波形可求得系统各点的总响应;②求出各阶模态的最大响应值,再作适当组合,可求得系统某点的最大响应值;③在激励频率已知的受迫振动中,分析系统能否发生共振;④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指导人们调整系统的某些参数(如质量、阻尼率、刚度等),使动态特性达到最优,或使系统的响应控制在所需范围内。模态分析在工程中应用甚广,例如:①对航天器进行模态分析,以显示其在发射过程和空中飞行环境中的响应,从而判断它是否会损坏。②对悬索桥进行模态分析,可知它在风激励下是否会发生共振,经计算响应后还可预估寿命。③对发动机外壳进行模态分析,有助于研究振动产生噪声的成分和提供噪声的比重。④对滚珠轴承进行模态分析,有助于识别故障及发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一些大阻尼、非比例阻尼的复杂结构物(如高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物),系统的响应不能按主模态分解,系统各点即不同相也不反相,振动无驻定形态,节点位置不固定,模态矢量不是实数而是复数。对具有上述特征的振动系统,不能用实模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而须用复模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的响应 问题。 72、什么叫周期?答: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事物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重复出现的时间叫做周期。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通常需要考虑两个主轴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基本周期。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筑物 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动力特性,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相关.当自振周期,特别是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设计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取值为amax,按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最大。73、什么叫线刚度?刚度:指构件或零部件在确定的外力作用下,其弹性变形或位移不超过工程允许范围?答:刚度是指:单位变形条件下,结构或构件在变形方向所施加的力的大小。在结构静力或动力分析时需要用到。如用位移法分析结构内力时要用到刚度矩阵,计算地震作用或风振影响时需要用到结构的刚度参数。还有在设计动力机器基础时也需要用到结构刚度参数。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用力弯折直径和长度相等的实心钢管和木头,哪个费劲哪个刚度(弯曲刚度)就大。很显然是钢管的大吧,你有可能把木头弯折,但要弯折钢管就很难吧!用力弯折长度相等而直径不等的实心钢管,当然是直径小的容易弯折吧,那就是直径小的刚度小了。所以刚度是和材料特性及截面特性直接相关,当然线刚度还和长度有关了!一般能满足F=k△,F为作用力,△ 为位移,k即为刚度,所以刚度物理意义为单位位移时所产生的力。k可以是某些量的函数,即可为表达式。由F的不同,叫法不同。另外就是我们要说的刚度叫线刚度,即单位长度上的刚度。比如,我们在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时。计算柱的水平剪力时,剪力与柱层间水平位移△的关系为 V=(12ic/h2)△ 那么d=(12ic/h2)就叫柱的侧移刚度,表示柱上下两端相对有单位侧移时柱中产生的剪力。其中ic表示柱的线刚度(即ic=EI/h),h为楼层高,EI是柱的抗弯刚度(M=EI(1/p),M为弯矩,(1/p)为曲率,也满足F=k△形式)。另外还可用D值法,即考虑了梁柱的刚度比变化,因为柱两端梁的刚度不同,即对柱的约束不同,那么它的反弯点,即M=0的点会随之移动,那端强,反弯点离它越远。而且同层柱剪力分配时也是由柱的线刚度决定,因为同层位移一定,简单讲,由F=k△,谁的刚度大,谁分得的剪力就大。反过来,这也可以解释改变局部的刚度能调节内力的分布的情况。所谓线刚度就是单位长度的杆件产生单位变形所需要施加的广义力大小。74、什么叫刚心?答:刚心是指在结构的某一楼层该点施加侧向荷载时,整个楼层只产生平动而无扭转的坐标位置,该概念类似于构件截面的剪切中心概念。SATWE计算各层刚心,是采用把楼层放到地面上加单位力计算得到的,刚心坐标的计算与层刚度的三种计算选择无关。质量中心和重力的重心在重力场中是重合也就是说是一样的。刚心就是指结构抗 道路工程国内外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就公路运输业而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首先在几个发达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国外的道路运输比我国要发达得多,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结构体系,经历了网络扩张、扩大能力、到快捷高效的发展过程。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计算分析手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政策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建设资金来源。国家在基础建设资金的大规模连续投入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公路路网也更加合理。2007年完成了公路投资6489.91亿元, 其中高速公路5.39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三级公路36.39万公里、四级公路179.10万公里、等外公路104.83万公里。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42.3万公里总里程达313.44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98.54﹪, 村通公路率达88.15﹪。基本上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国道主干线。 交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单向通行方式;1933年,德国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了立体交叉结构,接着意大利、英国、法国和美国等相继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加速了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到了80年代,新交通体系初见端倪,逐步实现了交通体系与交通管理自动化,为交通工程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我国最早发明了马车,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现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在70年代后期,当时美、日、英、德、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先后在我国讲学,介绍了国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与交通安全以及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方向和 管理经验,推动了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 然而,由于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研究起步晚,投入的资金和力量有限,因此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中,不能明确提出有关设施的技术要求和选择原则,对施工中出现的一些缺陷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在制作安装上也缺乏严格的规定;在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因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交通工程设施配置规模和水平的差异,这将导致一条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之间,或一个区域内若干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联网控制变得困难,不能发挥综合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交通工程专业交叉,界面划分无标准,会造成衔接上的各种问题,为以后的联网开通带来诸多麻烦。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公路建设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万km,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在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公路管理、智能运输系统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公路建设的速度,不能最在限度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滞后于公路建设的状况,我们应在国内已建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先 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通过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攻关,建立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和规范我国交通工程设施的发展,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增长。 有了发展方向,就有了发展的动力,作为交通行业的从业者,应将交通工程设施的发展作为已任,为振兴民族工业,为我国的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第四篇:钢结构设计容易搞错的知识点
第五篇:道路工程国内外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