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保险现状

时间:2019-05-13 02: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工程保险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工程保险现状》。

第一篇:我国工程保险现状

我国工程保险、担保推行现状

工程保险也包括财产险和人身险,其中人身险有职工意外伤害险,财产险有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职业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第三方责任险、十年/两年责任险等。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市场主要开展了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职工意外伤害保险,一些保险公司在江浙一带开展了个人建房工程险,开始筹备开展设计责任险。一些利用外资工程普遍地购买了不同品种的建筑工程保险。国内重大工程购买相应保险的已经比较普遍。

200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2917亿元,建筑安装工程量超过20536亿元,约占62%。而当年的收入则只有6亿元(不包括国外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仅占建安工程量的0.023%。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499亿,比2001年增长了17%,建安工程投资达到26578亿,比2001年增长了16%,而国内保险公司建安工程险的保费收入仅为8个亿,占到建安工程总量的0.03%。如果建设项目的投保率达50%,工程项目的保险金额将达到13000亿以上,以工程保险0.4%的费率测算,其市场就超过52亿元。可见,我国工程保险市场空间非常之大,工程保险市场发展得极不充分。

关于我国的工程担保,尽管开展工程担保业务困难重重,但仍然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如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等都适机展业,积累了一些承保经验。这些担保公司与一些商业银行共同支撑起了方兴未艾的工程担保市场。

一些房地产公司也开始发现担保工具的好处,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担保品种。担保工具在一些水利、交通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日渐普遍。

此外,还有一些担保公司也开展了建设工程担保业务,如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上海百业信投资担保公司和长安担保公司等。同时,国内部分商业银行通过提供银行保函的方式积极开展了工程担保业务,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工程担保、保险制度的试行和推广工作。而在国外普遍采用的由保险公司提供工程保证担保的方式则还没有出现。总的来讲,我国的建设工程担保、保险业务刚刚起步,品种单调,交易双方积极性不高,业务量很小,地区覆盖面低,担保、保险市场竞争态势没有形成,担保、保险市场发育很不成熟。据调查,目前所开展的建设工程担保、保险业务,其特点一是集中在外资项目上;带动力是外商独资项目、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外合资项目,这些项目将国际惯例随同投资一起带入了我国建筑市场。二是集中在部分地区。展开建设工程担保、保险的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建设工程规模比较大,被列为推行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制度试点的一些城市,如深圳、上海、大连、北京、厦门、宁波、天津等。三是集中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上,如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工程、首都博物馆工程、上海地铁四号线工程、杭州湾大桥工程等。此外,目前一些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一些国家政策性贷款银行贷款工程、一些运作规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开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担保、保险方式来规避和化解风险。四是集中在少数的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品种上。如建设工程投标保证、履约保证、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意外人身伤害保险、设计执业责任险等。

第二篇:建设工程保险及我国建筑工程保险业现状

建设工程保险及我国建筑工程保险业现状 引言

工程保险是通过工程参与各方购买相应的保险,将风险因素转移给保险公司,以求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其蒙受的损失能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保险是工程风险管理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2建筑工程保险的定义和种类

2.1 建筑工程保险的定义

建筑工程保险,是根据投保人的要求,按保险合同所规定的条件,由专业保险公司,对在建的建筑工程所发生的意外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是指以各类民用、工业用和公用事业用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保险标的保险。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责任期限一般采用工期保险单,即以工期的长短来作为确定保险责任期限的依据,由保险人承保从开工之日起到竣工验收合格的全过程。

2.2建筑工程保险的责任范围 在建筑工程保险中,除了财产保险中的例行责任免除,如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战争、罢工、核污染外,一般还有下列责任免除:错误设计引起的损失、费用或责任,其责任者在设计方,应由直接责任者负责,但如投保人有要求,亦可扩展承保该项风险责任;原材料缺陷如换置、修理或矫正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工艺不善造成的本身损失;保险标的的自然磨损和消耗。各种违约后果如罚金、耽误损失等;其他除外责任,如文件、账簿、票据、货币及有价证券、图表资料等的损失等。如果是一般建筑工程保险,除外责任还包括保险责任项上未列明而又不在上述除外责任范围内的其他风险责任。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规定,对承保的建筑工程,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和费用负责赔偿:①洪水、潮水、水灾、地震、海啸、暴雨、风暴、雪崩、地崩、山崩、冻灾、冰雹等自然灾害。②雷电、火灾、爆炸。③飞机坠毁、飞机部件或飞行物坠落。④盗窃。⑤工人、技术人员缺乏经验、疏忽、过失、恶意行为引起的损失。⑥原材料缺陷或工艺不完善所引起的事故等。但不包括战争、政变以及投保人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所引起的损失等各种除外责任。2.3 建筑工程保险的种类

工程保险又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性保险。所谓强制性保险,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工程项目当事人必须投保的险种,但投保人可以自主选择保险公司。自愿性保险,则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参加的保险,其赔偿或给付的范围以及保险条件等,均由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根据签订的保险合同确定。国外的工程保险通常有下列险种: 2.3.1建筑工程一切险

建筑工程一切险是对工程项目提供全面保险的险种。它既对施工期间的工程本身、施工机械、建筑设备所遭受的损失予以保险,也对因施工给第三者造成的人身、财产伤害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者责任险是建筑工程一切险的附加险)。被保险人包括业主、承包商、分包商、咨询工程师及贷款的银行等。如果被保险人不止一家,则各家接受赔偿的权利以不超过对保险标的可保利益为限。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率视工程风险程度而定,一般为合同总价的0。2%~0。45%。

2.3.2安装工程一切险

安装工程一切险适用于以安装工程为主体的工程项目(土建部分不足总价20%的,按安装工程一切险投保;超过50%的,按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在20%~50%之间的,按附带安装工程险的建筑工程一切险投保),亦附第三者责任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的费率也要根据工程性质、地区条件、风险大小等因素而确定,一般为合同总价的0。3%~0。5%。2.3.3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

雇主责任险,是雇主为其雇员办理的保险,以保障雇员在受雇期间因工作而遭受意外,导致伤亡或患有职业病后,将获得医疗费用、伤亡赔偿、工伤假期工资、康复费用以及必要的诉讼费用等。人身意外伤害险与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相同,但两者之间又有区别:雇主责任险由雇主为雇员投保,保费由雇主承担;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投保人可以是雇主,也可以是雇员本人。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构成的伤害保险,在国际上通常为强制性保险。如美国,1970年通过了《联邦职业安全和健康法》,规定雇主必须为其雇员投保工人赔偿险,由于雇主责任造成的工伤事故,雇员将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2.3.4十年责任险和两年责任险

十年责任险和两年责任险属于工程质量保险,主要针对工程建成后使用周期长、承包商流动性大的特点而设立的,为合理使用年限内工程本身及其他有关人身财产提供保障。如,法国的《建筑职责与保险》中规定,工程项目竣工后,承包商应对工程主体部分在十年内承担缺陷保证责任,对设备在两年内承担功能保证责任。保险费率是根据工程风险程度、承包商声誉、质量检查深度等综合测定,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1。5%~4%。保险公司为了不承担或少承担维修费用,将在施工阶段积极协助或监督承包商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不出问题;承包商则为了声誉和少付保险费,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职(执)业责任险 在国外,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均要购买职(执)业责任险(亦称专业责任保险、职业赔偿保险或业务过失责任保险),对因他们的失误或疏忽而给业主或承包商造成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如美国,凡需要承担职(执)业责任的有关人员,如不参加保险,就不允许开业。2.3.5信用保险

是指投保人要求保险人担保被担保人信用的保险。例如,承包商担心业主不能如期支付工程款,可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保障业主的支付信用,一旦业主不能正常付款,承包商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赔偿。2.3.6保证保险

保证保险是投保人(被保证人)根据权利人(受益人)的请求,要求保险人担保自己信用的保险。例如,承包商应业主的要求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保障自己将正常履行合同义务,一旦不能正常履约,保险公司将向业主赔偿相应的损失。

3我国建筑工程保险产业的现状和我国保险公司所面对的问题

3.1 外国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如果依照国际上通用的三大保险指标:保险规模、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来对比我国和发达国家的保险业,我国的工程保险业还是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非常大。随着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对我国保险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球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均来自发达国家,这些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了中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量,而它们的业务种类更全,覆盖范围更广,都是中国保险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的标准,面对外国保险业更加专业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中国保险业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和相对较小的竞争带来的后果将日益显现,中国保险业的挑战急剧上升。3.2 缺少保险中介

我国由于工程保险业务的发展时间短,业务量少,使得专门从事工程保险的经纪人就更少,由于投保人对保险相关知识的掌握没有保险公司透彻,发生风险事故,保险公司一旦以各种理由推托,投保人又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保险经纪人来维护自身利益,从而使得投保人对保险公司产生信任危机 3.3 合同格式不完善

由于我国现在引进的工程保险品种单一且没有制定强制性法规,因此在建筑合同上的保险条款仅一大项且属于任意性条款;然而国际上通用的条款却有七大项,均为强制执行的条款,由此可见其中的明显差距。

3.4 推行建筑工程保险制度的障碍

我国的建筑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是建筑业发展过快,而人员素质及相关制度缺又相对落后,在工程质量上造成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国人耳熟能详的“豆腐渣”工程而闻名。这些问题给国家、银行、企业及其个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程保险制度,增强外部力量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控制,将对保护工程投资方的利益。促进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除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市试点推行强制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外,其余险种均属于自愿投保,包括工程一切险和雇主责任险。因而,我国的工程投保率很低,限制了工程保险市场的发展。阻碍工程保险推行的障碍主要是体制障碍、环境障碍、技术障碍三大类,而最根本的障碍在于制度、运行机制的障碍。

3.4.1工程风险意识较弱

工程保险作为我国的一项新制度,工程界、金融界以及有关部门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对工程风险存在着侥幸心理。国内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对于贷款的工程项目,也没有必须投保的要求。3.4.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保险法》,为开展工程保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缺乏针对工程特点的具体规定,在工程实践中仍难以操作。3)投资体制改革落后,风险主体不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投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许多建设工程仍由政府直接出面投资,致使工程项目的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不明确。根据保险的可保利益原则,保险利益主体不明,则难以开展保险业务。4)缺乏工程风险管理的中介咨询机构及工程保险的专业人才。我国缺乏工程保险方面的咨询服务机构,致使工程保险知识无法得到普及,同时保险公司缺乏工程保险的专门人才。

4建筑工程保险产业对于当前的问题所应采取的解决方法

我国的保险公司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的情况下应该有所应变,利用本土优势重新振作。4.1借鉴外国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本土保险业的机制创新 毕竟中国的保险业有着本土的忠实客户群体作保证,用户有时候也会更相信本土产业的特色化的运营模式,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本土保险业。我国的保险业应该利用这样的优势,吸收外国保险企业的优质企业制度,转化为适合自身的新型机制,利用地域特色和国情不同的因素取得先机。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有着全球统一的运营机制,这也使得它们的机制死板不能变通,相反,这方面恰恰是中国保险企业的优势之处。4.2加强人才储备机制的建立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性程度提高,中外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最终将导致对人才需求的竞争加剧。所以,迅速培养既了解中国市场情况、又熟悉国际保险业务的素质高、知识全面、业务精通的保险从业人员是我国保险公司继续在市场生存和与外资保险公司抗衡的必要前提。所以我国的保险公司应该晚上人才的储备机制,利用本土化的优势率先于外资公司吸纳人才,利用多种方式提前抢签人才,比如大规模的校园招聘或是提供实习机会等,本土庞大的关系网和与更多院校的联系将是人才储备战场上的制胜先机。4.3促成与电子信息产业的结合 当前的科学技术进展迅速,计算机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国际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远程通信,视频会议更是成为人们商务交流和日程生活的辅助工具。金融电子化将成为趋势,面对激烈的竞争,为实现经营管理高效有序的运转,抢占业务先机,我国的保险公司应该加强电子商务化的建设,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高效的企业化机制,这方面外国保险公司已经走在前头,我国的保险企业如果不紧紧跟上,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4.4 解决法律法规不完整的问题

不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地方法规,均应对建筑工程保险做出明确的细致的规定,规定强制险种,如建筑一切险、安装一切险、十年责任险等,同时按照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规模,结合强制险和自愿险的特点来确定投保的险种。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指导保险业借鉴国外工程保险制度的成熟经验,将其保障的内容和责任范围不断扩充,使保险品种丰富化,使承包商的选择余地增加。

4.5 强化承包商的投保意识

首先,加大社会媒体宣传相关事件的力度,从多方面进行宣传。在社会和舆论上形成一个对工程保险重要性大体上的认识,让人们知道工程保险是一项社会性质的补偿制度,是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次加强对承包负责人的保险培训,让他们理解工程保险的详细内容,毕竟保险不是万能的,它的基础是工程保险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不是工程发生了工程损失就要保险理赔。4.6完善现有的合同标准格式

全面的有步骤的引进保险机制,规范解决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划分、保费的缴纳等问题.总结

在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我们的建筑工程保险产业和保险企业都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我们还存在机制、资金、理念、人才、体系等诸多不足和短板。然而作为一个后起步的市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保险业的经验和优点来加速自己的发展,通过走本土化的道路来取得新的优势。不可否认我国的保险业要达到世界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加入WTO的推动下,一定会走得更快更高效和更稳定,我国建筑保险业也一定会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不断吸纳优秀人才,不断得到产业认同的助力下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6参考文献

[1]卢有杰.中外保险公司工程保险竞争力比较研究.建筑经济,2006(7)[2] 张永刚,工程保险的由来(2006.11.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30de8010005jp.html [3] 李晓宁,浅析我国建筑工程保险的推行障碍(2011.12.12)http:// [4] 徐进,论建筑工程保险的现状及发展

[5] 李浩,WTO环境下中外保险公司竞争力分析,金融视线,(2006.11)

第三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各级ZF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目前,农业保险的承保险种明显增多,业务规模不断增大,覆盖领域逐步拓宽,保险主体日益多元,功能作用逐步发挥,各项试点逐步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2008年,中央财政在2007年基础上大幅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保费补贴经费预算由2007年的21.5亿元增加到60.5亿元,对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由2007年的25%提高到35%,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已由2007年的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至2008年底,农业保险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如表1示),同比增长112.5%,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参保农户达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三项指标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113%。

表1 2004~2008年农业保险经营情况年份 财产保险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占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

保费收入 保费收入 财产保险比重 赔付金额 赔付率

(亿元)

(亿元)

(%)

(亿元)

(%)2004 1089.89

3.7

30.3

42.875.34 2005 1229.86

7.00

0.56

5.67

81.00 2006 1509.43

8.50

0.56

5.91

69.53 2007 1997.74

53.33

2.67

29.755.78 2008 2336.70

110.70

4.74

70.00

63.23

数据来源:赔付率为赔付金额与保费收入之比,实际上是简单赔付率。以上数据根据2005~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由作者整理而得。

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农业保险险种达160多个,基本涵盖了种养两业的各个领域。种植业方面,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所涵盖的主要农作物,在2007年初期的玉米、水稻、小麦、棉花、大豆5个品种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花生、油菜,达到7个品种;养殖业方面,2008年在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服务,截至2008年8月22日,能繁母猪保险第一个承保周期结束,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4355万头,提供风险保障4373亿元,承保覆盖面超过90%。另外,除主要农作物外,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林木、烟叶、葡萄、西瓜、青稞等特色险种,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例如北京市2008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增了豆类、柿子、大桃等险种,承保险种已达到16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495亿元,惠及农户16.4万户,已覆盖全市主要农业资源的30%。

三是政策性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鼓励人保、中华联合等全国性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自2004年以来,保监会先后批准了5家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黑龙江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成都分公司、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此外,浙江等地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在“ZF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共保经营”和“互助合作”两种方式,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也在积极开展渔业保险经营的探索。目前,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组织形式主要有:股份制的商业保险公司形式、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经营主体日益丰富,并形成向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向前迈进。

四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逐步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确保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粮食安全战略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2004~2008年,农业保险赔付共计117.26亿元,仅2008年农业保险就为1400余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70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46亿元,养殖业保险赔款24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赔款17.5亿元,奶牛保险赔款1.5亿元)。在应对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仅能繁母猪保险赔款一项就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重建工作。同时,保险公司发挥在防灾防损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大大提升了农业防灾救灾的能力。例如,黑龙江阳光相互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买相关设备及实施防灾作业,极大提高了农户在防损救灾方面的能力。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业保险是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是世贸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自2004年ZF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改革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说取得了巨大的实质性进展,在ZF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但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诸多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ZF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这是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地ZF至今仍难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的问题。因此有的地方ZF把开办农业保险当作一种“额外负担”,把征缴农业保险费看成是“滥收费”。加之中央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地方ZF害怕遇到大灾“吃不完兜着走”。这样,地方上的积极性会打折扣,目前这点有限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二是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迄今为止,我国的农业保险试点一直没有突破“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的框架,“以险养险”加ZF补贴的思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样,政策性保险业务和商业性保险业务之间没有明确的核算界限,ZF在提供补贴时无法准确判断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亏损究竟是来自政策性业务,还是商业性业务,难以确定合适的补贴额度,难以科学评价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保险的绩效,最终可能会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逐渐铺展的进程中,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仍掣肘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费率与农户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于是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作物的保险费率一般在2%~15%之间,比之家庭财产、企业财产的保险费率(1‰左右)高出十几倍到几十倍,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在较低的收入水平并扣除购买各项生活生产资料、供养子女上学等必要开销之后,其可支配收入微乎其微,所以即便是在现阶段ZF财政给予50%的保费补贴的前提下,1%~7.5%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支出也大大超过了其消费能力。

第四篇:关于我国保险中介组织现状的分析

关于我国保险中介组织现状的分析

保险中介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商品有效流通和消费的保障,是连接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关系的桥梁。我国的保险中介起步较晚,经过近年的发展,保险中介机构数量、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但是,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经营规模有限。目前,我国保险中介业务主要来自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和保险营销员。一方面,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国外的保险中介机构是与保险业一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保险中介机构则是晚于保险业起步的。我国的保险中介机构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操练和演习的状态下进入保险市场的,因此毫无经验可言。[1]另一方面,市场留给专业保险中介机构的市场空间较小。保险公司几乎包办了保险经营过程的全部环节,从保险产品销售到定损理赔以及防灾防损等,一应俱全。这使得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经营空间狭小,完全无法体现其专业化优势。此外,中国人的心理习惯导致保险经纪公司的经营范围更加狭小。由于对保险行业的不理解,虽然保险经纪公司的佣金由保险公司支付,但有些投保人仍认为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如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更划算。这无形中又压缩了保险经纪公司的生存空间。

其次,保险兼业机构发展结构失衡导致保险行业畸形发展。保险兼业机构的销售产品主要以投资型保险理财产品为主,所具有的保障意义不大。此外,专业保险人员的配置跟不上保险兼业机构发展的速度,专业保险人员的缺位使得投保人在这些机构中购买保险产品时得不到专业的保险指导以及明确的保险保单信息,导致其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后可能会发现产品与自己的需求不符合或者是当初所理解的保单信息不正确从而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负面情绪,透支了保险行业的信用。

再次保险代理人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存在诚信缺失透支保险行业信用的问题。我国的保险代理人规模虽然庞大,但是结构复杂,思想道德及文化素质良莠不齐,专业知识薄弱。同时,我国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门槛较低,无法鉴别保险专业人才。许多持证上岗的保险营销员仍然不具备保险营销的专业知识。再者,大部分的保险代理人虽受雇于保险公司,但并不是合同正式员工,其月均基本工资仅为1017元。他们绝大部分收入都和业务相关,因此时常会发生诚信缺失行为。最后,保险代理人人数激增,但是保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尤其

是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险收入较前几年反而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市场的繁荣只是靠低层次的人数的叠加,我国的保险代理人市场缺乏效率,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亟需改革。

最后我国保险中介市场鱼龙混杂,恶性竞争、违规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等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经营活动有待进一步规范。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缺乏有效的行业自控和市场监管,保险行业协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的状态。保险中介市场的不和谐直接导致了民众对于保险中介行业乃至保险行业的信任缺失,不利于保险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针对当今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的现状,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促进中介市场的合理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促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发展。一方面,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该广开渠道,扩展业务范围;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建立与相关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发适应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需求的保险产品;针对中国国情,结合地域特点和市场实际,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保险专业中介的竞争力,提升其市场份额,充分发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倡导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发展,为其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促进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加强保险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一个高素质、高效率、高道德的保险从业人员队伍。一是加大对保险人才的培养力度,使保险人才的发展能够适应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速度。二是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形成有序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严格要求保险代理人的专业知识,对保险代理人进行相关各方面的培训。严格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建立高标准、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格考试制度,规范保险代理人市场。三是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道德管理,建立保险中介人的信用体系。其一,对保险从业人员进行道德教育,从主观上形成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其二,构建完备的保险中介人的信用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保险市场的秩序规范,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如此标本兼治,从而达到净化市场环境,形成一个真正健康发展的保险市场的目标。四是保险中介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竭力提高保险从业人员尤其是保险代理人员的地位和待

遇。我们应当高学历化保险从业人员队伍,优化保险从业人员待遇,加大发生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从内因上解决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

再次,加强保险行业的自律水平,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的自我监督。应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保证保险市场的公平有序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险行业协会应尽快建立经济师、公估师审查制度,推进保险中介行业标准化。

最后,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保险中介市场的监管。整顿保险兼业代理市场,严格规范保险兼业代理秩序。对保险兼业资格实行严格审查,对于违法违规的兼业机构进行查处。这样一来,能使兼业代理成为真正为其客户服务的代理,从而增强了行业的可信度。

总之,我国保险中介机构的进一步完善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保险中介激烈竞争的需要,更是壮大发展我国保险市场的需要。为此,抓住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机遇,不断克服现存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缺陷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不断的改革和优化保险中介市场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快保险中介行业的发展,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诚实信用、品质优良的专业化保险中介市场。参考文献:

[1]朱捷.保险中介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其借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3)

第五篇:我国身保险的现状

【摘要】我国的人身保险自1982年恢复以来,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制约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设,最后分析我国人身保险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身保险制约因素发展策略发展前景

一、制约我国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的因素

1、险种结构不太合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分布广泛,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对人身保险险种需求千差万别。比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购买人身保险时更倾向于选择保障水平较高的、具有较大风险防范能力的险种,而西部内陆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则更需要物美价廉、立足于基础保险的险种。缺乏多样性、结构合理性的险种,势必影响我国人身保险的发展。

2、保险金额偏低,保险责任范围偏窄。

居民投保人身保险的目的是通过获得保险赔付实现经济保障,而保障的大小取决于保险金额和保险责任范围。目前人身保险险种普遍存在着保险金额低、责任范围窄的特点,尤其突出的是医疗险和意外险。同当今物价水平不相称的保险赔付额使得越来越理性化的消费者觉得,即使投保也不能获得所需的经济保障,况且需要保险的一些风险又被划在了保险责任范围以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发展。

3、人身保险营销环节薄弱。虽然我国的人身保险从1992年开始就采取了个人代理人营销制度,专门负责营销环节。但是,但在2004年对北京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对人寿、医疗这两类险“非常了解”的人为零,“比较了解”的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3%、3.7%。由此可见,我国人身保险营销环节薄弱。我国居民自古都习惯、偏好以个人储蓄的方式积累生活保障基金,对于保险这种特殊的无形商品,要让人们信任并接受它,必须从营销宣传上下大力气。而目前人身保险中的营销员普遍存在缺乏上岗培训、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这样的从业人员在进行产品销售时,往往让人感到不够专业,不被客户所信任,因而顾客也不积极购买人身保险。

4、人身保险业务开展中存在“重城轻农,重东轻西”的经营策略问题。目前各保险公司几乎都将人身保险业务发展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对农村地区业务的发展很不重视。我国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但他们都享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体系的群体,更需要商业性人身保险介入。保险公司重城市、轻农村的经营策略,使人身保险的潜在市场得不到开发利用,极大限制了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地域经济上存在东富西贫的特点,保险公司在东部沿海地区因保费高而赢利多,在西部内陆地区因保费低而赢利少甚至亏损,由此,引起东、西部人身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寿险市场的开发与成熟。

针对人身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人身保险发展对策极为重要。

二、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对策

1、开发适销对路的新险种,优化险种结构。人身保险发展的生命力,关键在于险种的创新,保险公司应审时度势,根据居民保险需求的变化与差异,加快开发人身保险新险种的步伐,同时要努力调整优化险种结构,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针对我国人身保险现状,建议加强以下方面险种的完善和开发:(1)完善具有储

蓄功能的人身保险。我国多数居民认为,如果投保寿险而在保险期内未出险,保费便白交了。但如果到期还本,还能返还利息,居民往往较容易接受。(2)加强对医疗市场的开发。对大多数居民来说,就医看病所需要的开支还是比较高昂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居民自然而然会寻求医疗保险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开发很不完善,尤其是65岁以上的居民医疗保险,在所有的寿险公司中基本都是一片空白,可小规模探索或试办。(3)团体寿险应加强有储蓄性质的终身险开发。目前的团体寿险除团体养老保险外,几乎没有终身保险的险种,而人们往往更关心退休以后的保障问题。

2、适度提高保险金额,拓宽保险责任范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保险公司经营实力的增强,居民愿意获得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都大为提高和增加,应顺应形势,适度提高保险金额,如灾害性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就应增加。拓宽保险责任范围,特别是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责任范围。

3、重视和加强人身保险营销,加大保险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力度,提高居民的保险意识。人身保险的需求弹性大,保险营销相当重要。保险公司应立足于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实施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建立现代的保险营销制度和营销体系,建立规范的人身保险代理制度和代理体系,提高保险代理人业务素质和文化程度。将人身保险营销工作深入到居民中去,让居民了解人身保险知识,提高居民的保险倾向。通过强化人身保险的营销工作,增强其服务功能,使居民切身感受到人身保险的重要性。

4、保险公司应适时调节经营战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国有寿险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发农村和西部内陆地区业务。在对原来的乡镇保险办事处(站)和营业所进行改造与更新的基础上,采取新的营销体制,抢先占领农村市场,赢得先机。1999年,中国的寿险保险深度为1.02%,位居世界第60位;保险密度为8.3美元,世界排62位,次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大寿险公司均忽视了中国农村这上潜在市场。在抓牢东部大中市场的同时,涉足广阔的西部及广阔的农村客户,不但是国内人身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更是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我国人身保险特别是人寿保险的发展趋势

1、寿险市场的国际化。

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继续加快。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根据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国家达成的协议,中国将逐步放开保险市场,在谨慎原则下,将在5年内从企业设立形式、地域、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开放。外国寿险公司的涌入中国保险市场,带进大量的先进寿险技术和管理方法,中资公司可以作为借鉴。国内寿险公司在积极加强国际交流,掌握国际寿险业发展动态,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将加快开拓国外市场的步伐,分享国际寿险资源,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促进中国寿险业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中国寿险业的国际化进程。

2、寿险产品功能的扩展和寿险产品的多元化。保险产品功能已经由原来的单一保障功能扩展到储蓄和投资功能,出现了集保障、储蓄、投资于一体的寿险产品。寿险产品功能的扩展是寿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要求。由于人寿保险是长期储蓄业务,在计算保费时就必需考虑利息因素。寿险公司必须有

效地运用资金才能保证给付,如果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收益率高,还可以通过保单分红使投保人获得更大的利益。投保人投保人寿保险,主要是为了获得保障。获得收益是其附带目的之一。寿险公司把提高投资收益率,多给保户分红作为吸收客户的手段之一,寿险产品的功能在未来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人们既可以把人寿保险单看作一项个人资产,又可以把投保人寿保险当作一项投资手段。因此人寿保险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投资功能不断强化。

寿险产品功能的扩展必然带来寿险产品的多元化和险种结构的多层次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发达国家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发展速度很快,在人身保险中,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所占的比例将超过死亡保险和两全保险。在死亡保险、两全保险中,普通保障型寿险仍会稳步增长,简易寿险会因其业务琐碎管理费用较高,保单失效率较大保险成本提高和免体检造成较高死亡率等原因会加速萎缩,最终退出人身保险的舞台。在发展中国家,死亡保险、两全保险仍将占较大的比重。作为生存保险特殊形式的年金保险的发展速度会略快于死亡保险、两全保险,健康保险的发展速度缓慢。此外由于社会保险的不足,不仅个人需要投保人身保险,企业也有必要为职工投保人身保险。所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团体寿险、团体年金保险的增长速度会超过个人寿险和个人年金保险。此外,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寿险产品种类必将进一步增长。不仅长期人寿保险如此,短期的意外伤害保险也有长期化、投资化的趋势。例如我国在1986年开办的意外伤害期满还本保险,投保人只要交纳一笔保险储金,保险期限可以长达5年、8年,以保险储金所生利息作为保险费,保险期满时,无论是否发生过赔款,保险人都把储金返还给投保人。

3、寿险营销方式的现代化。

保险营销不是指保险单的出售或保险推销。具体而言,保险营销是对保险商品的构思、开发、设计、费率厘订、分销、售后服务等进行计划与实施,以满足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实现保险公司利润目标的交换过程。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保险公司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的概念、方式、和手段。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一种可以用于保险营销的新的形式----网络营销已经在国际保险营销市场上出现。例如,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保险服务公司(LNSWEB)目前提供28家保险商的费率咨询,1998年用户就已达到300万。1997年美国网上保险营销的保费收达到3.97亿美元,2001年增长到11亿美元。又如,2001年上半年,英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保诚裁员2000人,并解雇该公司在英国的全体营销队伍,集中精力网络和电话销售。在保诚的业务中,直接来自营销员的销售额比例一直在下降,2000年,这比例只占团体保险营销的6%,1999年这一比例是12%。保诚负责英国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艾尔布恩说,保诚90%以上的客户都已经通过电话和信函与公司打交道,客户对更透明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对保诚来说,维持大规模的营销队伍已经不划算了。这次结构调整需要花费1.1亿英镑,但它将为保诚每年节约成本1.35亿英镑。

在我国,网络保险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97年11月28日,我国保险信息网已经面向公众开通,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已开始迈进网络之门,而1997年12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完成了第一份网上保险单的签订,更是标志着我国的保险业已经搭上了网络快车。我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设立的PA新概念、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开通的“泰康在线”以及其它各国保险公司和国内保险市场各网站的纷纷亮相充分证明网上保险已越来越受到国内保险公司的重视。

4、保险经营的集约化。中国人寿保险业是在过去的10年里急速发展起来的,由于粗放型经营方式和政策性等原因,严重影响了中国寿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由粗放型方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是中国寿险业的必然选择。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的兼并重组,保险集团成长,保险业的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等方面将有新的局面。加速国内保险公司人才培养,完善保险经营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保险集约化经营的重要内容。

寿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展与规模的增长将伴随着保险经营的集约化转变。随着保险产品由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变,目前投资方式的单一性和投资结构的同质性,使保险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保险风险日益显现,建立科学、系统的资金运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保险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只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相对于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来看,我国资金运用能力有限,造成保险产品价格较高,因此,保险资金运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内保险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从国内保险市场分析,我国保险产品开发战略正由传统的储蓄保险型产品向投资分红型产品转变,保监会于2004年10月25日批准了600亿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保险和证券以及资本市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没有完善、科学的资金运用体系将无法完成这一转变。

5、保险管理的科学化。

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8日的成立,经过了6年多的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监管、保险行业自律和保险公司自我管控的保险管理体系。各种保险相关法规的相继出台,例如,2005年1月保监会出台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使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保险法为核心,以保险法实施细则和各种保险法规相配套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逐步与国际保险法律法规体系接轨。这有利于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的监管,加强保险公司的管理。将逐步建立中国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保险行业协会(或公会)、保险代理人协会(或公会)、保险经纪人协会(或公会)、保险公估人协会(或会会),制定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各种章程和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同为现代戏会的作用有利于对从事中介服务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的监管,使保险市场更加规范,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逐步完善保险公司的内控制度,保证保险公司的合法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财务制度、员工制度、培训制度等。应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督促保险公司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合理内部控制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制约我国人身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其发展的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身保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与监管 》陈文辉,中国金融出版社

《人身保险》刘冬姣,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人身保险制度研究》张洪涛,中国金融出版社

下载我国工程保险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工程保险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摘要:农业保险是针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产生的损失而设置的一种保险。完善的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金融领域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国际社会中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十分先进,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我国的银行保险......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精选五篇)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学院:金融学院班级:09保险姓名:李豹 学号:902022110 任课教师:赵丽娟 成绩: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一、农业保险概述 农业保险是指专门的保险公司......

    新形势下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诸多保险专家和学者对我国保险营销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国内外坏境和国内地区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过去的保险营销研究已......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构建支农保护体系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精选5篇]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1、中央重视、政府扶持作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近两年有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2、......

    工程保险

    1、 什么是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针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依法应对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提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