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泸市职改„2007‟10号
各县(区)人事局:
为了积极有效地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不断调动有一技之长的各类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泸州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职改„2006‟5号)文件精神,结合泸州实际,现就开展我市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评定的范围和对象
凡在我市乡(镇)、村、组等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应用等种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畜牧(牛、羊、猪、马、驴、骡、兔)、家禽(鸡、鸭、鹅)、蜂和特种经济的饲养管理、畜、禽繁殖,饲料生产与加工,环境保护与动物卫生保健及相关方面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农牧产品加工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行业的农村经纪人才。
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报名参加评审(认)定农业实用技
术职称。
上述各专业均加注在相应职称名称之后。如农技师(农业工程)等。
二、职务系列、技术等级设臵和条件
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系列、技术等级设臵和条件按照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职改„2006‟5号)文件规定执行。
三、组织和评(认)定程序(一)组织
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由相应评(认)定组织负责。
1、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组建。
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由市职改办负责组建,报省职改办备案。
2、中级和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的组建。
中级和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由各县区负责组建,中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的组建方案报市职改办审批,每次认定结果报市职改办备案;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的组建报市职改办备案。
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须在15人以上,且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
11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9人组成,其组成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1/2。(二)评(认)定程序
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程序是:推荐、审核、评(认)定、公示、颁证。
1、推荐。按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范围和条件,对符合规定的人员,可采取由其所在的村委会或相应的专业协会负责推荐,无专业协会或属地不确定的由行业主管部门推荐和个人自荐,并提供相关材料。
2、审核。被推荐(自荐)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其推荐(自荐)材料由推荐单位(自荐人)送当地乡(镇)政府审核,经审核材料属实的,由乡(镇)政府签署意见,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并签署意见,并负责将有关材料报送相应评(认)定工作部门(机构)。对推荐材料的审核,要重点审核能证明被推荐人主要业绩、贡献、成果的相关材料是否属实,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3、评定与认定。各级评(认)定委员会应根据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的有关规定、要求及评(认)定标准条件,对被推荐人进行考核、评定或认定。具体的评(认)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会议形式或现场考评的方式进行。以会议
形式进行评(认)定的,必须有2/3以上的评(认)定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超过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1/2以上才算通过。以现场考评方式进行评(认)定的,其考评标准须逐条量化,参加现场考评工作的评(认)定委员会成员一般仍应达到评委会组成人员的2/3以上,特殊情况下应不少于3人(相关专业专家不得少于2人),并根据现场考评情况对被考评人进行逐项打分,经统分计算出的平均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的才算通过。
4、公示。对按规定程序通过评(认)定相应职称的人员,由人事职改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对在公示期内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建评(认)定组织的部门(机构)进行查实,并由市或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按其管理权限,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经公示无异议的,中、初级职称由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行文公布认定结果;高级职称由市人事职改部门公布评定结果。
5、颁证。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各级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印章的《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高级职称证书由市职改办颁发;中、初级职称证书由县区职改办颁发。
四、申报材料要求
参加评定技术职称的人员,需向评定工作部门(机构)报送以下材料:
1、《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审表》(一式一份);
2、业务工作总结;
3、专业论文;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有关材料。
上述材料,申报初级的只需提供第1项材料,申报中级的需提供1、2、4项材料,申报高级的需提供全部4项材料。
五、评(认)定时间
高级职称的评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评审时间为每年第4季度,材料收集时间为10月。中、初级职称的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为2次,评审时间为每年第2和第4季度,材料收集时间为5月和10月。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也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认定时间和次数。
各县区职改办于每年12月中旬将本地区当年认定的相应职称的人员总量及相关工作情况书面报市职改办。
六、评(认)定费用
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费用,应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相关部门(机构)不得向个人收取评(认)定费。
七、其它问题
1、在推荐评审各级各类农民技术职称时,专业年限和任职年限的时间可计算到当年十二月底止。
2、凡任现职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受到严肃处理的,不能推荐评审相应的职称,已评(认)定农业
实用技术职称的,由相应的评(认)定机构予以取消。
3、各区、县及行业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享有其他的优惠权利。
八、工作安排及要求
1、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抓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工作就是抓人才资源开发的意识,就是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实现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要以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为契机,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2、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川职改„2006‟5号)的原则,组织开展认定工作。实际工作中要本着坚持标准,循序渐进,方便群众,简化程序,宁缺毋滥的原则和要求,不准随意开政策口子。市职改办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督促检查。
3、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要对本辖区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和掌握具体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十二月底前将本地区取得相应职称的人员总数和相关工作情况书面报市职改办。
附件:农业实用技术职称初、中、高级申报条件
泸州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八日
农业实用技术职称初、中、高级申报条件
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或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员)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能按技能要求基本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一般技术内容,了解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的主要结构原理,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群众性 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正确记载和整理技术资料。
③了解种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能承担规模种植、养殖的技术操作工作。
④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1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的30%以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50%以上。
⑤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能独立承担农牧等产品的运输、营销等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中介服务。(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②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或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④参加区县(市、区)以上部门组织的5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100学时以上的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或已被乡(镇)确认为某一专业的示范户且连续两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助理)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掌握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
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主要生产程序和操作技能,能发现并排除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设施的简单故障,具有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艺,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③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2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50%及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1倍以上。
④能因地制宜的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帮助农户做好农牧等产品的收购、营运、代理工作,为群众致富作出一定贡献。(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初中毕业后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并累计参加区县以上部门组织的10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200学时以上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
④取得初级(员)农业技术称号4年以上;
⑤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初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中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掌握并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能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能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较复杂农机具和常用设备,能协助开展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组织并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对农户进行有关试验、示范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辅导,具有采集与处理试验数据的一般知识,能独立撰写单项的技术工作总结。
③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某些技术难题,在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
④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大户,近3年家庭人均纯收
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并能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⑤在经济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能制定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项目规划和产品流通、销售、加工方案,在引进资金,促进流通,加强合作,创建品牌等方面成绩显著。
⑥能指导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本专业技术工作。(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初级(助理)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或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半年以上取得结业证书;
⑤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县(市、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⑥在县(市、区)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⑦受县(市、区)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技术要点,独立制定生产计划、技术工作计划或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②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和推广省内外先进技术,分析解决当地生产及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③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独到的生产、经营方法,近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并带动周边农户(至少2/3以上农户)共同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独立处理经营活动中的业务问题。能进行经营业务的洽谈、经营合同的起草,具有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⑤熟悉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的技术和技能。有丰富的农业经纪实践经验,熟悉市场行情变化,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能力。
⑥具有承担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培训施教能力,或具有讲解、传授本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经历。
⑦能指导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中级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获得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市(州)级以上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⑤在市(州)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⑥受市(州)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等。
抄送:市委农工办,市人才办,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
泸州市人事局办公室 2007年6月18日印
(共印30份)
第二篇:关于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浙委[2000]15号)、《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嘉兴市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产业的实施意见》(嘉政发[2001]104号〃),进一步规范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推动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浙江省软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现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和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软件高新技术企业预认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范围
(一)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二)生物工程及其应用技术产品;
(三)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产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
(五)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
(六)高新精细化工及新医药产品;
(七)环保新技术及其产品;
(八)海洋工程及其产品;
(九)现代农业.技术及其产品;
(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应用的其他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
上述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结合我市实际适时进行补充、修订。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
l、必须是从事上述范围内所列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单纯的商业性经营企业除外。
2、必须是依法在本市登记注册,产权明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规范健全的生产、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3、企业负责人科技意识强,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引进、培养,是熟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本企业专职人员。
4、在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及产品过程中,应有防治污染的措施和设备,确保“三废”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其他条件
(一)市高新技术企业
l、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5%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人员总数的8%以上。
2、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
技术性收入是指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程设计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中试产品销售等技术贸易收入。
3、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3%以上。
4、有良好的企业经营效益,企业销售额在600万元以上,销售利税率在15%以上。
(二)市软件高新技术企业
1、已通过浙江省软件企业认定。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10人以上)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人员总数的25%以上。
3、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4、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8%以上。
5、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销售额在150万元以上。
6、有良好的企业经营效益,企业销售利税率在20%以上。
(三)市软件高新技术企业(预认定)
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主要从事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相关产品经营的企业,符合市软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2、3、4条,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四、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高新技术企业(含预认定)(简称高新企业)认定办法
(一)市高新企业的认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市高新企业的认定采取常年受理、分批认定的方式,一般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认定一次。
(三)建立由市级有关部门组成的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认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市高新企业认定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成员单位由市科技局、市经贸委等组成。
(四)市高新企业的认定程序:
1、企业向所在地科技行政部门领取并填写《嘉兴市高新企业认定申请书》一式三份,附产品鉴定、评审证书和企业经济效益等相关证明材料,经企业主管部门、财税和所在地科技行政部门审核盖章后报市科技局,’由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初审后,提交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认定。
2、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经由二分之一以上参加会议的成员投票同意,通过认定审查。
3、通过认定审查的高新企业向社会公示征询异议(在嘉兴科技网上),公示期限为10天。
4、公示期满,经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复审后,市科技局、市经贸委联合发文公布,授予“嘉兴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由嘉兴市人民政府颁发铜牌和证书。
五、监督管理
(一)市高新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市科技局负责组织或委托县(市、区)科技行政部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对经认定的市高新企业
每两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并收回铜牌和证书。
(二)市高新企业实行半年报制度。企业应在每年7月底和1月底前将其生产、经营情况的半和报表报送所在地的科技行政部门。各县(市、区)科技行政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将企业报表核实汇总后转报市科技局。
(三)已认定的市高新企业涉及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迁移等须向市科技行政部门报告,对其中需保留市高新企业称号的,视情况给予保留或重新申请认定。
(四)申报企业在申请认定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骗取市高新企业称号的,由市科技局取消高新企业称号,收回铜牌和证书,并在三年之内不得再申报。
六、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市高新企业,自认定之日起享受市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七、其他
本实施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市科技局、市经贸委负责解释。
市科技局市经贸委
(二OO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旅游局观光旅游农业实施意见
随着*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就发展*市观光旅游农业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和*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逐步把观光旅游农业培育成具有一定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任务目标: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旅游景区周围、交通干线两侧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筑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市观光旅游农业新格局;建立起一批不同特色、不同层次和规模,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等多功能的观光旅游农业基地;通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
(三)遵循原则:
1.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观光旅游农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县(市)区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坚持速度、规模和效益的统一。近期,优先开发生产基地有规模、资源环境好和交通便利的观光旅游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展开。
2.全面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规划。要适应回归自然和观光休闲的心理,注重文化品味,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展示农业高科技成果。
3.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开发建设。
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要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滥占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观光旅游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布局与重点项目全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按照由近及远,功能配套,点线面连接,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景区建设的构思布局。近期抓好以下重点项目: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1233.2公顷森林资源,营造风景林、特药景观、特花景观、特果景观、瓦岗寨景区、南台景区、天池景区、长城岭景区、幽静谷景区等,建成以森林景观、人文景观、药乡为特色,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森林旅游基地。
——*农高区观光旅游区。在不断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泉兴农业公园和观光农业旅游区。农业公园以智能温室、组培等科技项目为特色,兴建自耕园区,让市民及中小学生自种、自养、自管、自收,培养农业情趣。观光农业旅游区规划建设科普展览、垂钓、百花观赏、百果游览和蔬菜观赏等项目,把农高区逐步建成近郊以农业高科技为特色的观光旅游基地,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淡水珍品观光基地。利用市淡水鱼研究所的300亩土地,引进、繁育、推广、展示国内外淡水养殖珍贵品种,兴建垂钓基地,建淡水品大世界、人工湖、游泳池、湖边农家乐及珍稀动物观赏项目,开辟近郊观光一日游活动,开发礼品水产品。
——美里湖观光农业景区。以美里湖为中心,规划建设美里湖路两侧10个村28平方公里,近期开发2000亩,重点建设兴达养殖园、通达垂钓园、美里度假村、美里湖乐园、舜玉民俗园等,以此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建成*市西北近郊以垂钓为特色,集垂钓、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与此同时,抓好玉清湖水库周围观光农业的建设,使之形成一个新的观光农业景点。
——鹊山观光农业景区。以鹊山自然景观和鹊山调蓄水库为依托,以鹊山林场1.5万亩森林植被景观为主体,建设生态经济苑、森林公园、立体种植、垂钓等水景开发、山景开发项目,整修扁鹊墓等十余处人文景观,建成*市北部近郊以森林旅游和山、湖、河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基地。
——龙洞万亩优质林果景区。以龙洞自然景观为依托,沿龙洞路到市高新区两侧,规划开发10余个村庄1万余亩果品观光采摘园。重点在历下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上百亩的采摘、休闲、娱乐项目,在草山岭村建设农家乐园1处,开发建设川龙沟大峡谷,建成*市东部近郊集自然景观、采摘、休闲、探险、科考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
——佛峪特色林果采摘区。在市中区井家沟等4个葡萄专业村发展5000亩葡萄基地,在十六里河镇发展6000亩红荷包杏基地和党家庄镇发展油桃、水晶梨等2000亩,形成南部近郊观光农业景点。
——南部山区观光农业景区。以交通干线为主,以*野生动物世界、药乡景区、四门塔景区和七星台庄园等景区为依托,以山水为特色,以农业文明和山区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开发建设“1个旅游圈、3个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点”。1个旅游圈即以仲宫为起点,向南经高而到药乡林场,从药乡林场经黄巢水库到跑马岭景区、四门塔景区,经柳埠到七星台,沿仲垛公路经绣川到仲宫。3大观光农业片分别是:以休闲、赏花、采摘为主要内容的仲宫观光农业片,以娱乐、度假、农家乐为特色的柳埠观光农业片和以观赏、生态、休闲为主的西营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景点是:仲宫太甲休闲农庄、菠萝峪森林旅游、刘家峪等赏花采摘区;柳埠千禧乐园、王家峪、大会、曲柳峪及尧庄等果品采摘区;西营西岭角万亩板栗观光旅游、西营革命遗址观光旅游和蟠龙山森林公园观光旅游区;绣川万亩红叶观赏及大佛地区观光旅游区;高而锦阳川观光旅游区等,把南部山区5个乡镇建成观光农业景区和旅游区。
——华山景区观光农业开发区。以华山景区为主,沿机场路两侧, 开发万亩荷花观赏和垂钓、娱乐项目,开辟以水稻观赏为特色的具有江南风光的观光农业新景区,在遥墙开发温泉浴,在唐王周围建设垂钓、休闲、度假区,在机场周围地区开辟珍稀植物观赏区和绿色观赏长廊。
——章丘观光农业景区。在南部山区以垛庄为主,辐射带动曹范等山区乡镇,发展山区观光、旅游和果品采摘项目。在官庄乡以省林木良种培育中心为龙头,建设6处特色农业示范园,开发万亩苗木花卉观赏园及狼窝山小流域观赏区,在中北部开发现代农业一日游观光旅游线路,在白云湖开发建设万亩荷花观赏、垂钓、水上娱乐等项目。
——长清104线观光农业景区。以五峰山、灵岩寺、莲台山等景区为衬托,开发建设五峰山小庵观光农业区、徐南山度假区和德王陵万亩杏园观光采摘区;万德镇开发建设6000亩卧龙峪观光生态农业区和灵岩寺周围地区农家乐、采摘等观光旅游项目;张夏镇沿莲台山路两侧开发观光农业景区和八宝峪现代农业景区。
——孝里观光农业景区。以大峰山和齐长城为主,大力开发孝里洼垂钓、休闲、度假及民俗旅游,形成现代农业与古文化相结合,名山与黄河相衬托的观光农业格局。
——平阴观光农业景区。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玫瑰花观赏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开发玫瑰产品,逐步形成玫瑰农业文明。开发建设大寨山森林公园,辐射带动洪范池镇等周围地区,形成集森林旅游、果品采摘、农家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城西万亩垂钓中心。
——济阳观光农业景区。沿220线两侧建设崔寨现代农业科技园、稍门等乡镇10万亩稻藕风景区、2.6万亩红提葡萄长廊和太平万亩西瓜采摘等项目。
——商河观光农业景点。规划建设以玉皇庙镇为主的黄岗优质果品基地,以岳桥乡为主的优质大蒜采摘基地及徒骇河风俗旅游基地。
三、几项政策措施
(一)观光旅游农业享受农业税收的有关政策。利用“四荒”资源兴建的项目,执行“四荒”开发的相关政策。
(二)加大对观光旅游农业建设项目的投入。观光旅游农业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市、县(市)区要作为扶持的重点,分别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基础设施的扶持投入或贷款贴息,各级计委、农业、林业、水利、交通、供电、电信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市里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给予积极支持。
(三)搞好观光旅游农业的服务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是观光旅游农业的基础,必须高起点、高品位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并与农田水利、农村小城镇、旅游景区、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开辟农业观光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加强导游人员的业务培训,搞好餐饮、娱乐和住宿等服务业的配套项目建设,并尽快开发观光农业产品、生态旅游商品,不断丰富观光旅游农业的内涵。
第四篇: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
2006年是我县推进建设生态示范县和全省山区经济强县过程的重要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如何实践开门红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我县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扶贫攻坚力度,稳定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推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作目标增加220元,奋斗目标增加260元,农业增加值增长5.3%,争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新增重点龙头企业3个(其中:市(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级1个,县级2个),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6000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6个(其中:市级1个);完成扶贫攻坚3000户100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2‰以下。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1、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涉农部门、各乡镇要组织宣讲团到村、社、农户,广泛宣传文件精神,做到家喻户晓。
2、宣传落实“三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控制为“0”,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 亩,产量 吨,比去年增加 %。,实现粮食人均增收 元。
3、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
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时兑现好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5、宣传落实农村金融政策,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加强金融体制政策,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6、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00万元以上,其中:新农村建设150万元,农村通村公路200万元。
(二)广拓增收渠道,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农民增收
1、各乡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计划,积极发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确立增收项目,制定好发展规划和措施。
2、结合第三批农村先教活动,加强引导,强化宣传,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家庭经济和建设好新农村。
3、各涉农部门要以为农服务,助农增收为重点,在农村实用技术、新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农用物资的储备等方面加大支农力度。经常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上门服务,帮助农民找项目、找资金,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广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途径。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今年把响岩镇清水村,平通镇牛飞村,古城民权村,龙安镇大坪村、东皋村,白马呃哩村六个村作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3、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好规划,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能力不强搞,群众不拥护不强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做大产业基地,办好农头企业“第一车间”。按照“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规模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坚持管理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努力把我县商品基地建设从规模、质量、效益上提升到新的水平。坚持把发展畜牧、茶叶、蚕桑、核桃、晚熟水果、药材、魔芋、反季节蔬菜、山野食品等作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
2、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好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
(1)畜牧产业在全县大力发展,完成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19万头,牛存栏6.8万头、出栏2万头,羊存栏8万只、出栏5.5万只,禽存栏80万只、出栏100万只,实现畜牧产业人均增收 元;(2)茶叶产业重点在平通、豆叩、锁江、徐塘、土城等乡镇发展,完成茶叶社会产量 担、实现产值 万元、人均增收 元;(3)蚕桑产业重点在九环线上的龙安、古城、坝子、南坝、响岩、平通、豆叩、锁江等交通便利乡镇,实现鲜茧产量8000担、收入800万元,比去年增收202万元,人均增收 元;(4)林果(核桃、晚熟水果)、蔬菜产业主要集中九环线上的龙安、古城、南坝、响岩、平通等交通便利的乡镇重点发展;(5)中药材产业主要集中在上山区等高海拔地区发展;(6)魔芋产业重点集中在上三区的大桥、水晶、土城、阔达和下三区的古城、高村、平南、徐塘等乡镇。
3、千方百计扶强做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政府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按照国家的金融政策,尽量给予龙头企业最优的服务。
4、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三民”“四自”原则,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信息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5个)。政府要在财政资金中给予适当的扶持,用于解决专合组织的办公条件和内部制度建设。
5、切实抓好农村专业大户的培养。各乡镇要着力培养一批种植业2万以上,养殖业3万元,营销业5万元以上的农村专业大户,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
(五)着力抓好劳务开发工作
1、不断提高劳务开发质量。要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不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实现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3亿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10元。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培训工作;要坚持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转移,利用多种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储备式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3、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主动掌握有关信息积极开拓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4、搞好农民工的维权服务。各乡、镇要认真开展农民工工会组织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善待农民工,尤其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六)认真落实好“三个关心”,做好扶贫攻坚、武引水库移民和少数民族工作
1、关心贫困群众,继续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要加大力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结构,拓宽贫困农户增收渠道。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扶贫。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帮扶包村、包户扶贫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好“千名党员、干部结队扶持万名贫困人口”活动。
2、关心移民群众,切实做好武引水库移民工作。把做好移民工作作为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重要任务,坚决克服目前认识还不到位和具体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的偏差问题,切实抓好每一项具体移民任务,维护好移民合法利益,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要处理好严格执行政策与维护移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对法律和政策已经明确的,要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打拆扣和乱开口子。
3、关心少数民族,加快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加强对少数民族乡镇的扶贫和政策倾斜支持力度。
(七)全力实施好林业“三大工程”建设
1、进一步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完善退耕还林的复查验收、政策兑现,推进林业结构调整。
2、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管理机制,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要坚决打击一切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
3、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结合工程项目,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完善通村公路建设。县财政要今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20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有关部门要搞好规划,认真实施,切实解决老百姓“行路难”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一方面要利用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改变农村电价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新建沼气池600 口。
4、加强环境治理,着力改善生活条件。结合新农村和扶贫新村建设,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和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农村环境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九)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清洁农村大行动
1、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教育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2、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3、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4、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
5、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强力推进清洁农村大行动。
(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坚持党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农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重要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2、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务求取得实效。(1)不断提高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能力,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2)不断提高贯彻落实政策的执行力,结合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增强政策观念,并结合平武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真正从政策中得到实惠。(3)实行目标责任制,逗硬考核奖惩。将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县级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年底逗硬奖惩,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006年2月20日
第五篇: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范文模版]
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
为保证我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
一、模块学习评价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学校应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同伴、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2.多元性原则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模块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中要反映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3.过程性原则
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4.发展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以诚恳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的个性张扬、特长发挥和大胆创造,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5.实效性原则
评价方案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要真实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差异、特长及发展状况,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切实提高评价的效益。
二、模块学习评价内容及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修习课时、修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模块考试考核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各项目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修习课时
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设置所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课程修习的时间记录由授课教师登记,教务处核准建档;本项目评价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未经学校批准,课程模块实际修习时间低于该模块规定学时数六分之五的,视为不合格。评价为不合格的,该课程模块学分不予认定(获得免修资格的除外)。2.修习过程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学生修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阶段性测试的形式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践操作等;阶段性测试成绩的确定,可以是所有阶段测试成绩的平均,也可以是按计划各次测试占不同比例,最后相加而得,具体由学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组成,各部分权重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模块学分认定小组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报教务处审查批准。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3.模块考试考核
指模块修习结束后举行的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必修和选修Ⅰ模块的考试考核,须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进行测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及所有学习领域中选修Ⅱ的考试考核,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教务处审查通过后实施。本项目评价结果可采用等级制或百分制。其中等级制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或未达到考试考核总分60%)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
以上三方面均合格者,方能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对于必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重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重考仍不合格者,允许重修。对于选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参照必修模块方法执行,也可申请改修其他模块(重修或改修要在接到学分不被认定通知后1年内完成)。
三、学分认定程序
1.学校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主体。学校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由教务处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成立若干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校长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负责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模块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对本模块学分的认定、评定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
2.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根据学分认定要求,作出综合评价。同时,应填写“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认定表”(见附1)、“学科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见附2)交教务部门审核。
3.教务处对模块学分认定小组的评定意见和学生资料进行复审,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告知其原因。学生对学分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教务处提出复议申请,教务处自接到申请10日内作出决议,并回复申请人。4.教务处向校长书面提交学生学分认定的意见,由校长签署后确认。
5.教务处应及时将由校长签署后确认的学生学分登记入“学生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见附3)。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络上建立学分登记及查询系统,为教师、学生登记学分或查询学分提供方便。
四、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状况,作为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的依据之一。2.学校应组织各学科在本实施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模块评价及学分认定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
1、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明确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任务。
普通高中既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也承载着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这既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学校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要面向全体,均衡发展。要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高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进行公民道德与素养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规划人生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与团队精神等。
二要坚定信念,决不含糊。普通高中抓升学预备教育,并不违背素质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视野仅仅局限在少数的所谓的尖子学生身上,不但会挫伤其他学生的感情,甚至还会影响到校风学风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就尖子抓尖子,尖子学生反而会越抓越少,只有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优工作才会有广阔且深厚的土壤。
2、整体规划高中教学。
目前,不少学校对高中的学科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老师的整体规划其实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大致安排,根本不能称为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首先,学校领导要作好通盘规划,将高中三年的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规划要有高度,有战略眼光,不能只将眼睛盯在高三。要系统地研究高
一、高二的教学。高
一、高二要打好基础,不超难度、不超深度,构建好知识结构。对高三教学的指导要更细致,对每一轮复习都要有具体的指导意见,甚至要制订包括制定考前40天、10天的工作方案。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降低盲目性。
其次,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要在认真领会学校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各自的工作规划。工作规划中应包含六个层面的内容:①要做哪些工作,②要达到怎样的目的,③由谁去做,④什么时候做,⑤怎么做,⑥做成什么样。要密切关注备、教、练、辅、考、评等各个环节。
第三,好的计划需要有力地执行,执行的力度决定成败。各部门要根据工作规划制定《工作日程表》,装订成册,对照执行,随时检查。从大处着眼把握方向,从小处着手关注细节。
3、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过程监控,千万不能满足于年初订指标、年末算总帐的所谓目标管理,因为这种只认结果的管理,很容易造成一旦有什么失误就无法补救的局面。
(1)县、市教育局应建立高中“看起点、比进步”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以高一学生入学成绩为依据,通过跟踪来测评、监控学校的教学质量。市局将采取统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对高中各年级进行质量监控,特别要加强对起始年级质量的监控。各校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高
一、高二每学年要分别举行一次全市性的分层抽测,高三要举行2—3次“模拟”检测。各直属学校、各区(县)教研室要统一组织考试与阅卷,并指定专人及时上报相关的数据。
(3)学校要充分运用市教科院提供的分析数据,认真进行考后的质量分析:①科任教师、年级组、教研组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②教务处、教科室综合分析,向全体教师通告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
4、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1)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要实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例会制,及时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学校要建立《校内视导制度》,开展对高中各个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工作的视导。要有视导的方案、明确视导的方式、机构等,最后要有视导的结论。
(2)从高一开始,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每月要有“碰头会”,对班级学生进行“学情会诊”。年级组长应参加每个班级的“碰头会”。
(3)要适当放权,实行年级组阁制或年级聘任制:年级组长对班主任、对本年级的教师有是否聘任的提名权、建议权,班主任对任教本班的科任教师有提名、建议权。
5、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
抓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抓教育教学质量,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老师学生之间熟悉程度的关系是正向的。(1)各校要建立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机制。例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主题班会,还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等机构搭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无招胜有招,无题胜有题。不惟高考,赢得高考。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①从高一年级开始,动员全班学生设计班徽、班名、班训等,实现班级学生自治,自我教育。开展校友回访、专家进校园等活动。
②开好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召集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开好主题班会。建立《主题班会观摩制度》,从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进行班主任星级评比。
(3)特别是在高考前,要做好每个考生的思想工作,逐步进入迎考状态,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既不能让学生过早进入临考状态,也不能让学生到了考试那天还过分松弛。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做好心理辅导。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更是心理的考试。
(4)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
提倡“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引导学生每天适当的做些运动,唱唱歌,这可能比做十道习题更有效。
(5)对学生进行复习策略和迎考策略的指导。总的指导思想是:定位准,目标明;心态好,计划行;作息有规律;复习讲方法。学生每月写好月考反思,老师批改点评。
6、以教师为本,实现管理制度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中。学校不仅要以学生为本,更要以教师为本。现在,高中教师中普遍感到压力太大,甚至产生了厌教情绪,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这种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舒缓,必将影响高中教育教学。
人不怕工作累,最怕心里不愉快。不要片面强调工作态度而忽视工作效率,只强调工作态度容易让老师们去拼时间、拼体力,加班加点,布置大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1)要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思想状态。
(2)学校领导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找教师聊天、谈心,制订一个《高三教师谈话制度》,真正做到与教师“手把手、心贴心”。
(3)适当开展工会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融洽干群关系。
(4)改革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发放高考质量奖的时候,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采用“捆绑式”评价——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班、不同科的成绩差异只影响教师的评先、评优。
7、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学会如何关心孩子。
(1)定期召开家长会。改革家长会中校长、班主任包打包唱的形式。年级组、班主任要精心组织、策划。
(2)分阶段编制《给家长的建议书》。通过《建议书》的形式指导学生家长正确配合学校的工作。
8、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反思我们的课程计划执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学校高二理科班不开设政治课,高二文科班不开设理化生课程,这势必造成理科学生对政治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哲学思维,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利于学生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规律,其实自然科学原理、定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反之,缺乏必要的理化生知识作支撑,同样不利于文科学生学好文科知识;
(2)一些学校不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音乐、美术课,使本身紧张的学习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审美趣味的下降,甚至低俗;
(3)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探索式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有名无实。从上海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研究性学习作为背景的试题分量越来越重,这也完全符合高考三个“有利于”的原则。(4)目前,部分学校的晚自习变成了“晚上课”,造成的局面是:教师疲于上课,由于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效率很低;学生自我梳理知识体系的时间被挤占了,疲于应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1)要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课。
(2)要明确提出:高三不是特区。两课要照上,两操要照做,班会要照开,而且要开得更好,更有针对性,要触及到学生内心深处,起到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注入动力。
(3)建议在高三阶段,艺体小科类考生单独编班,加强基础的文化课教学,文化课教师要进一步降低教学重心,力争专业上线的考生,文化也能上线。
(4)决不能让“晚自习”演变成“晚上课”。
要求各校坚决叫停“晚上课”,还晚自习以本来面目,让教师有时间认真备课,让学生有时间自我梳理知识体系。
二、关于教学方面的改进意见
9、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
针对高校不断扩招,我市高中教育逐渐普及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
教学定位:阅读教材,回归基础;适当做题,提高能力;熟悉要领,掌握规范;平衡心态,从容应考。
10、解决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问题——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市高中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风太甚,照本宣科、包办代替现象仍然严重,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实践得不到落实,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得不到应有提高;有的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难易度控制不好,影响学生循序渐进提高。有的学校基础年级教学漫地放羊,课堂目标达成度低,而有的则提前进行高考难题训练,拔苗助长,影响了学生知能“基座”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掌握规律循序提高。
有些教师个人能力很强,但教出的学生不好,“以讲代学”是重要原因。为什么会“以讲代学”,关键是不相信学生。要解决“以讲代学”的问题,必须相信学生,你给学生一点信任,学生还你一片惊喜。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无为而治——以精心设计的无为,给学生提供有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有为应体现在课前的精心准备,根据学情、对照目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作为。
高中各个年级的课堂教学都要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高中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讨论式、研究型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做“主持人”,更少的时候做“播音员”。
(1)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提出“三不准”,即:
①不准满堂灌,建立《讲课限时制度》,明确限定教师讲课时间,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②不准学生只听说,不读写,要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一定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如补充完善知识框架图,做一定数量有代表性、针对性的练习等等,决不迎合学生的良好自我感觉,要让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
③不准脱离教材而只依据某本参考资料进行教学。
(2)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提倡“先学后讲,当堂练习”,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怎么做到“三讲三不讲”?针对目标,设计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这样你通过关注、倾听,就会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自己该讲什么。
怎么做好“主持人”?首先,自主学习从相信你的学生开始。你给学生一份信任,学生回还你一份欣喜。其次,会出点子。教师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将目标演变为恰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教材,回归教材。第三,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师必须善于倾听和鼓励,但不要为夸奖而夸奖。让学生适当做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调节反馈。
老师们应树立这样的教师观:
教师的高尚不存于讲台上用过多的时间表现自己的富有,而在于为学生腾出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是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存真理的人。
通过你的教案要能看出学生在课堂上能干什么,而不是老师在干什么。
什么是进度?学生的状态就是进度。
什么是减负?学生积极主动了,老师学生找到了教于学的乐趣,这就是减负。考得好的学校都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有选择、有自由。
11、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目前,我市高中教学在练习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练习太多、太滥。表现在对参考资料上的题不加甄别,要求学生整本地做复习资料,学生不堪重负。
(2)习题难度过大。有些题目难在指向性不明确,老师都要先看答案,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有些试题甚至根本不是考试内容或者明显有知识性问题,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焦虑和厌倦的情绪。
(3)习题讲评不到位。重讲不重评,没有分析学生的错误是因为概念不清还是粗心大意,是表述不规范还是审题不清。
(4)审题训练不到位。许多老师有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念题,这害了不少学生,而自己还浑然不知。(5)表达训练不到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重解题思路,不重表述规范。对于学生“讲半句话”和“非学术化”表达,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甚至予以迁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害学生”。不规范表达往往是估分远远高于得分的最主要原因。对许多学生来说,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不是增加得分点,而是减少失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行《作业限时制度》,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准给学生做;不能要求学生整本的做某种参考书;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决不能迁就学生,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老师坚决不念题,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实行《作业限时制度》《讲课限时制度》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不要让自主变为自流(根据目标布置学生可能完成的任务),老师们必须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加强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与监控(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要定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这两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质量,对于超时讲课的老师要跟踪听课,对超时布置作业的老师要查其作业的质量和批改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同时解决优生“营养不好”和学困生“消化不良”的问题。
12、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考是需要的,但是有的学校考试成灾,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反思和消化的时间,这样的考试效果适得其反。
总的原则是: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考试的次数。增强考试的计划性。
(2)控制考试的难度。给学生以信心,也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
(3)控制考试的范围。讲、练、考一体化,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什么,就在月考或小考中考什么,决不准出现“讲、练、考”三张皮的现象;
(4)搞好考试成绩的发布。只公布学生进步的名次,保护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深入研究试卷(习题)讲评模式。
(6)写出试卷分析,召开试卷分析总结会。各个层面的分析,直到分析到每个学生,每道题。每个学生的分析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老师点评,要让学生学会做试卷分析,这样老师就轻松了。这样的训练要从高一开始。
(7)进行考试技巧的训练。在模拟考试中,指导学生学会放弃,但不轻言放弃。既不能死死地抱住一道真正的难题不放,也不能对一些貌似很难的题轻易放弃,要知道高考题一般都是“素材在教材外,落点在教材内”,一些题看似很难,其实,只要细心地把题目多读几遍,真正理解题意后,并不难。平时多做这样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就能正确取舍。
三、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改进意见
13、高中各个年级的教师都要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切实增强教学中的高考目标意识。
(1)各校要组织高中各年级的教师认真学习、把握高考《考纲》,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切实增强教学中的高考目标意识。县市、学校可组织针对高考考试大纲的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是所有高中教师,促使老师们潜心研究高考《考纲》。(2)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建议由学校教科室组织,每两个月出一期《高考动态》。其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分析和理解高考考试说明,能说清楚高考着重考察本学科的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②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能说出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能举例说明某个高考试题是如何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③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包括知识基础有哪些缺陷,能力发展程度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心理问题(是浮躁、烦躁、焦虑,还是自以为是和粗心大意)。
④高
一、高二年级明确如何夯实基础。高三各学科能明确提出每一轮复习的时间、进度、原则、模式、策略等。
14、加强教研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作用。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学校的教科室工作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只对省级课题感兴趣,其实,作为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机构,其工作的重点应当是着力于常规教学的研究,着力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有的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随意性大,凝聚力不强,没有按照教研计划开展活动,教师不愿参加教研活动;
(3)有的备课组教师之间教学进度、资料使用不统一,相互之间不交流、不讨论,搞信息封锁。
为此,建议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研机构的建设,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
(1)切实加强学校教科室的建设。学校要确保一定的教研经费,赋予教科室相应的责、权、利,使教科室成为出思想、出方法的地方。教科室的工作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立足于常规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各校要建立本校的《教研工作常规》,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并对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进行考核。(2)规范教研组活动,强化集体备课制度。为此,各校务必切实抓好教研组的建设工作,从制度层面规范教研活动,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学校教研活动的专题化;确保教研组活动的制度化;确保备课组活动的经常化。
(3)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尤其是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要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来做。学校要精心选配备课组长,要落实备课组长的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控。
15、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最有效的形式。
目前,我市高中的集体备课务实求真不够,主要体现在集体研讨有形式而少实质,集体备课的环节和要求不到位,特别是缺乏第四、五阶段,反而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议各校按照“集中设计、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后反思”的教学设计思路,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独自备课;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备”,即:①备考点,做到“两个明白”,首先是教师明白,但关键是研究如何让学生明白考点,不做无用功;②备教材,紧扣“三点”,扣要点、疑点和联系点,理解内涵,拓展外延;③备练习,做到“两适三重”,适度、适量、重讲评、重审题训练、重规范表达;④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缺陷;⑤备教法和学法,形成学生的“学案”,有的学校在人员频繁流动的情况下,能保持长盛不衰,就是由于人调走了,但是“学案”留下了。
第二阶段,备课组集备,形成共识;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定”。“五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记录。
第三阶段,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集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第四阶段,教师试讲,备课组其他教师听课,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五阶段,备课组复议,对教案进行再次修订。上完课后,回过头去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从而找到继续改进的切入口。
可以组织集体备课的校内观摩活动,由集体备课搞得好的备课组进行示范。
16、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的文化品位,让研究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
教师不仅是职业,要有职业精神(工作态度);教师更是专业,要有研究意识(工作效率)。只有职业精神,教师会拼时间、拼体力。忽视教研组的建设,学术氛围就会下降。
近年来,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
(1)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年轻教师、初中教师走上高中教学岗位,有的学校尽管有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形同虚设。
许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难教,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强调:“该讲的我都讲了,至于学生不会那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不善于甚于不愿意主观反省。
(2)部份中老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出现“高原”现象
一些中老年教师工作多年后,生活安定了,职称也到顶了,于是心理上求稳、求轻松,缺乏再发展、再提高的追求;一些教师虽然埋头苦教,但教育观念陈旧,总是想“我怎么把问题讲清楚,而不是我怎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来把问题搞清楚”,也就只是提高了灌输的水平和效率。没有文化的组织,就如同没有灵魂和个性的人,肤浅而平庸。谁拥有现代人文要求的校园文化,拥有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谁就能占据统治地位。各校应建立一套促进教师研究和学习的考评机制,让研究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让老师们在研究的状态中教学。消除不学习、不研究的老师——“学困师”。
如何建设一支能适应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1)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由教研组长按“三个一” 的要求(即每次一个主题,一个中心发言人,一次组内讨论)组织开展学习。
(2)每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学期开学前三天组织全校老师集中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请本市(县)、本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等作报告,请学校的知名校友回校作报告。本着“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指导思想,建立学校的“专家库”。
(3)每期举办两次理论讲座,促进教师理念提升。既可在校内挖潜,请校内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骨干教师就某一专题举行讲座,也可请各地专家和外校著名教师来校讲学。可举办诸如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文化建设、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专题讲座。
(4)每年办好一次“学术活动周”。给老师们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宣读学术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展示教学片段、教学课件,针对一些问题(如新课程背景下还需要教育惩罚吗?如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开展辩论,也可以讨论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问题,表彰一批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如教研新苗、教研能手、教研先锋等),编制本校的教育教学论文集等。丰富教师们的精神生活,充实教师们的内心世界。
(5)所有高中都要积极参与全市(县)统一的教研活动,并为在本校开展活动给予支持与便利。
望各校根据本《意见》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某个环节抓住了,不一定有用,所有(或大多数)细节都抓住了,肯定有效。绝大多数的做法都应从高一开始。做到“六有”,即:每项工作有人分管,有人规划,有人执行,有时间安排,有经费保障,有结果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