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5 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培训班上的总结讲话(江厅长)参考
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食品安全工作培训班上的总结讲话(参考)
省教育厅副厅长 江 春(2012年2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上午培训就要结束了。昨天,教育部体卫艺司廖文科巡视员以及省卫生厅、食药监局和安医大的专家分别就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监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下面,我就此次培训作一小结。
一、清醒认识形势,始终把学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层面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国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还不放心。去年,我省也发生多起学生食品安全事件。宿州市萧县虎山小学向住校生发放方便面作为课间餐食用,28名学生食用过期方便面后出现腹疼、反胃、头晕等症状,陆续被送到当地医院观察治疗。亳州一中18名学生因在校外餐馆就餐后发生“亚硝酸盐中毒”,陆续被送至当地医院救治,其中一名学生还被送到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省外也多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2011年4月19-24日,陕西省发生了4起学生食用蛋奶工程食物引发不良反应事件。第二,从学校教育来说,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在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影响大、负作用大。第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国、全社会关注,不容有失。
二、抓好关键环节,建立健全良好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按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分级管 理、以县为主”的原则,各部门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要制定学校食堂、企业(单位)供餐、家庭(个人)托餐三种供餐模式食品安全准入、监管和退出办法。制定企业(单位)供餐、家庭(个人)托餐机构等校外供餐招投标办法以及食品采购管理制度、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制度、食品供应准入制度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严把准入关。要理清原材料供应、食品加工、食品配送、学生就餐、监督管理等规范流程和工作要求,保证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等国家正式文件下发后,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制度。
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教育部门要多协调、多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学校食品原料生产、收购要加强监管,从食物链的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供餐单位、个人的主体资格、进入门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核,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坚决不能参与学校供餐计划;对学生的就餐环境和健康状况,卫生、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卫生、安全、合格。
三是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订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演练工作,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四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食品安全有关法规文件要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学校要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及时报告有关食品安全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家庭(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进行考核评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 监察和问责力度,对准入审查不严、日常监管不力、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要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及个人的责任。
此外,要加强体检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落实国家健康教育要求,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有针对性的采取营养措施
总之,各项工作要抓好落实,不能马糊,工作要细。希望大家培训以后还要把工作情况再检查,各学校准备情况再检查。奖励,还要视情继续抓培训,抓检查,抓评比,抓责任,在有关工作考评中加大权重。谢谢!
第二篇:04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江厅长)参考(精选)
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食品安全工作培训班上的动员讲话(参考)
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
(2012年2月27日)
尊敬的廖司长,各位领导、各位学员:
大家上午好!根据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总体部署,我省集中连片困难地区12个县(临泉、阜南、颍上、利辛、寿县、霍邱、金寨、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供餐在即。其中,宿松县今天开始向学生供餐,金寨、望江、利辛三县明天开始,其它8个县都是3月1日开始。三天后,我省12个县100多万学生将享受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惠,我们既对这么多学生能够获得营养改善逐步提高体质充满希望,也对这个计划在食品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抓好培训工作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链条的关键一环。因此,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这里举办食品安全工作培训班。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法规,熟练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充分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质量,切实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下面,我就这次培训讲三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是当前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常
1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在这个问题上,各试点县必须有清醒地认识。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确保食品安全完全符合要求,让广大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要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未雨绸缪,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要认真学习。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专家的实操讲解,还安排了讨论、交流和总结。在培训班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廖文科巡视员将做题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政策解读》的报告,给我们传达国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精神和要求。同时,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安徽医科大学的专家分别将就“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和“学校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等专题做重点讲解。
这次培训很重要,也很及时。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机会,集中精力听课,在学习中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讲求学习的针对性,把这次培训作为完善自我、提高素质、汲取经验、推进工作的良好机会。通过学习,要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方法进行自我剖析,检验自己的管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工作方法是否得到改进。为保证这次培训班办出成效、办出水平,请各位学员自觉遵守培训纪律,会务组也要做好会务服务。
三、要抓好落实。要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规范餐饮服务行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是要协调配合到位。各试点县教育部门要加强与食品安全
综合协调、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细化落实具体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共同研究分析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强化监督检查、堵塞监管漏洞的有效措施。同时,要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中小学校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明确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组织做好相关演练工作。
二是要责任落实到位。各试点县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要明确中小学校长对本校食品安全的责任。严格落实供餐企业、托餐点以及原辅材料供应者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要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对准入审查不严、日常监管不力、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及学校的责任。
三是要监督指导到位。各试点县要建立健全相关准入制度,并切实抓好后续监管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续、稳定达标。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本级食品安全培训工作。食品安全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校的监督抽检制度,特别是要做好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对中小学校食堂和供餐企业、托餐点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与评估,加强针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大家学习进步!生活愉快!谢谢!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培训材料(精)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食品安全工作培训材料(县食安办)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从食品安全的概念及法制化进程、国家对营养改善工作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县营养改善工作有关食品安全知识,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报告及我县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保证食品安全工作建议等内容同大家做一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及法制进程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始终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简单点说就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1 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1983年7月1日起试行《食品卫生法(试行)》,1995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了12年试行经验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根据规定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出发,在食品及食品原料管理、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处罚管理等方面制订了90余个配套规章;2004年阜阳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9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不断加强;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日益建立和完善;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2011年11月,中央编办再次发文,对食品安全监管有关职责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机构编制进行调整。文件明确指出:食品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 2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文件规定:将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牵头组织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调查、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等三项职责划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同意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增设政策法规司、宣传与科技司,分别承担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拟订、宣传教育和科技推动等工作。同意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从国家层面上,理顺了体制,建立了专门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国家对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第三点明确: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臵。文件要求: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工商部门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质检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查处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切实做好日常 3 监督检查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日常安全自查以及购买供餐服务、个人或家庭托餐等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臵,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县(市)级人民政府要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工作。
各级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的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召开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讲话的第四点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她强调,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4 关系到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居高不下,学校食品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仅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已相继发生多起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因此,必须建立从农田到餐
桌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保障链条。一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各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学校食品原料生产、收购,农牧、质检部门要加强监管,从食物链的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供餐单位、个人的主体资格、进入门槛,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核,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坚决不能参与学校供餐计划;对学生的就餐环境和健康状况,卫生、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监测评估,确保卫生、安全、合格。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前不久,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公布并开始施行,将食品安全事故做了分级,要求对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事故提高相应级别,加大应急处臵力度。各级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制订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三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牧、卫生等部门与学校、供餐单位和托餐的个人或家庭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 5 任到人,坚决防止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未雨绸缪,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我县营养改善工作有关食品安全知识
(一)食品储存卫生操作规范
1、食品要上架,离地面至少15厘米,离墙面至少5厘米。
2、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干货储存——温度10摄氏度到21摄氏度;相对湿度50%到60%。冷藏储存——温度5摄氏度或者更低;相对湿度80%到90%。冷冻储存——温度-18摄氏度或者更低。
3、先进先出。把新的存货清单与老的存货清单放在一起作为先进先出的依据。
4、严格控制对储存时间和温度都有要求的食品。
5、对再次冷藏的剩余食品要注上首次储存的日期。
6、把容易腐烂和可能会坏掉的剩余食品放在深度不超过10厘米的锅里冷藏,然后在24小时之内使用或者扔掉。
7、保存好存货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8、有包装的食品不要存放在可接触到水的地方或冰块 6 上。
9、有毒的化学制剂(清洁剂、卫生用品以及杀虫剂)应当单独存放于远离食品、而且可以上锁的地方。
10、应当扔掉所有已损坏的物品和那些有臭味或已变色的食品。
11、应当保留好所有损坏食品的记录,以方便查找问题的所在和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
12、在储存期间可使用感官检查(如闻、看、触)存货,控制存货质量。
13、不要把即将变质的食品和其他食品放在一起。
14、不要把熟食品放在食品上。
15、所有储存的食品应当注明日期,并进行包裹和遮盖。
16、应该使用食品专用冰柜冷冻。
(二)鸡蛋检查、保存、制作有关知识
如何检查鸡蛋是否新鲜呢?畜牧专家表示,有“一看两摸三摇”的办法:“看”,就是要仔细观察,挑选蛋壳完整、有光泽、表面有一层白霜似粉末的鸡蛋;“摸”,就要触摸蛋壳,挑选蛋壳有粗糙感的;还有“摇”,就是轻摇鸡蛋,若感觉蛋里面在晃动,这鸡蛋就不能验收了。
鸡蛋存放有讲究。鸡蛋应该要竖着放并且要大头朝上,因为新鲜的鸡蛋蛋白浓稠,能够有效地固定蛋黄位臵。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蛋白中的黏液素就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 7 慢慢变稀,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由于蛋黄的比重比蛋白小,鸡蛋横放蛋黄就会上浮,靠近蛋壳,变成贴黄蛋或靠黄蛋。把鸡蛋大头朝上竖放,蛋头内会有一个气室(每个鸡蛋壳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没有蛋液,称为气室),里面的气体就会使蛋黄无法贴近蛋壳,因此,不容易形成贴壳蛋或靠黄蛋。鸡蛋也有保质期。畜牧专家总结了一套说法:在温度2~5摄氏度的情况下,鸡蛋一般能放30天左右,而摆放在冬季室温下为15天,夏季室温下为10天。从鸡蛋的新鲜程度上来说,比较合理的保存方法是把温度控制在4~8摄氏度,这样一般可以保存15天左右。放进冰箱里,畜牧专家的建议是:“最好洗一下再放进冰箱,因为蛋壳上有沙门氏菌,不清洗直接放入冰箱会造成其他食品污染。”
蛋黄散开就是“坏蛋”。一般大家识别变质鸡蛋都是从气味上来判断的,不过畜牧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变质鸡蛋都会发出恶臭味。据告知,鸡蛋打开后有白色或黑色的霉斑或者蛋清比较稀,蛋黄扁平、散开,这些都是鸡蛋变质的表现。这些鸡蛋千万吃不得,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吃多了还会诱发癌症。怎样煮鸡蛋不破,容易剥皮且有营养?
水煮10分钟以内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损失。煮蛋时,要掌握下列技巧:
1、泡水。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 8 泡一会儿,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当然,这只是保持鸡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煮鸡蛋水必须淹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内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蛋白质消化率;蛋中还含有抗生物素物质和抗胰蛋白酶物质未被彻底破坏。前者能引起人体内维生素H缺乏;后者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消化。
2、火力。煮鸡蛋时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实践证明,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
3、时间。水开后煮7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干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时切不可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时,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于消化。
4、搅动。为了使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
5、冷却。将煮熟的鸡蛋投人冷水中冷却是不可取的。因为鸡蛋中有直径为4~11毫米的气室,煮鸡蛋时,由于温度升高,气室内气压也随着升高,这时气室内的气体就会挤出蛋外。当把煮熟的鸡蛋投人冷水中时,温度急骤降低,气室内压力随之下降,会使蛋壳外的冷水和微生物,通过气孔 9 进人蛋内,煮熟蛋又被污染。
将煮熟的鸡蛋取出后,应即用干净的抹布揩净蛋壳表面的水,让其自然冷却,这样既好剥,又卫生。
(三)了解牛奶有关知识:牛奶分巴氏奶和常温奶。巴氏奶(pasteurised milk)又称市乳(market milk),牛奶巴氏消毒法是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加工而成的牛奶,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状,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常温奶是采用超高温杀菌技术的牛奶。常温奶具有如下特性:1.采用超高温灭菌技术,将牛奶放于135℃至152℃的温度下,杀死牛奶中的细菌;2.常温奶的保质期较长,并且无需低温冷藏,在常温下一般能达到1个月以上;3.常温奶通常采用利乐包装。
巴氏奶与常温奶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学生营养餐目前供应的都是常温奶,一般采用复合膜(百利包)、利乐枕、利乐砖装等包装材料。验收时一要检查包装是否清洁、完好,有无破损;二是查看保质期,保证最后食用时间一定在保质期限内。
保存:巴氏奶含有丰富的活性酶等营养物质,所以它的保存期限不超过15 天,巴氏奶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要求不能脱离冷链,必须在0-6℃环境下冷藏保存,如果发现纸盒有“胀包”现象,牛奶已经变质。常温奶由于已杀灭了所有的活性物质,因此它的保存期限可以长达30天以上。常温奶储存、运输过程中可以常规管理,能放于货架销售,不要让牛奶曝晒或照射灯光,冷藏即可、不宜冷冻。饮用注意事项:牛奶的最佳饮用温度25度左右,即常温。
1、饮用前保持双手清洁;
2、先检查外包装是否清洁、完好;
3、不要空腹喝牛奶,同时还就吃点面包、糕点,以及延长牛奶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利于消化吸收;
4、先小口尝,如口味异常,立即停止饮用、及时更换;
5、忌用牛奶送服药品;
6、牛奶中不要加橘子汁、柠檬汁等酸性果汁或水果;
7、身体不适,建议当日停止饮用;
8、禁止交叉饮用;
9、每包一次性喝完;
10、身体不适,及时报告。
四、食物中毒有关知识
(一)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二)分类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
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4、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三)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四)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 13 措施。
(五)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厨房环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勤洗手、不喝生水。
10、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五、我县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目前的营养餐供餐方式和品种,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并确定一名校级领导分管,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食品安全检查制度、食品采购管理制度、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仓库卫生岗位责任制、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等。
(三)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各学校应当结合实际配备相 15 应的合格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必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每年健康检查合格,上岗前学校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求他们要有责任心,正确进行操作,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严把食品采购和储藏关。各学校要对食品及原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各学校建立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储藏、储存场所,配备必要的食品储藏保鲜设施;要建立健全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收发登记制度;按要求进行管理。严禁学校采购“三无(无生产日期、无检验合格证、无生产厂家)”、腐烂变质、过期等不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结束语: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安全风险高,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影响深远,工作情况复杂,工作任务繁重。各有关部门、各学校都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特别是各学校一定要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实行校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管理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扎实工作,把住食品安全各道关口,把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机遇,切实改善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谢谢大家。
第四篇:阜南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
阜南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
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试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和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在学校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学校师生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按照“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司其职。
3、科学决策、群防群控:要建立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4、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
二、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1、事故危害范围跨越省级行政辖区,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我省处置范围的,需要报请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伤害人数50人以上的;
5、省级政府认定的其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师生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政府认定的其它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以上、10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政府认定的其它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救助体系
(一)县政府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卫生、公安、药监、宣传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迅速介入,开展人员抢救、事故原因调查、宣传舆论引导和案件侦破等工作。
(二)县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安全办、勤管站、计财股相关同志为成员。
(三)一旦出现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总指挥启动以下各职能小组,全力投入事故处理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
由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其职能主要有:
(1)迅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尽早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情况;(3)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它各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医疗、公安等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的有关指示;
(5)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2、医疗救援小组
(1)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2)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或病情动态;
(3)接待受伤人员家长,并说明基本情况,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3、现场控制小组
(1)控制现场,维护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发生混乱局面;(2)排查其他受伤害人员,组织力量送往医院;(3)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及思想工作;
(4)协助公安等部门组织疏散群众,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学生慌乱、散失,维护学校秩序。(5)调查事故起因,掌握第一手资料。
4、后勤保障小组
(1)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工作;(2)配合医疗、防疫等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
(3)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工作,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信息资料小组
(1)事故过程的各种文字、图像信息资料采集,撰写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做好相关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提供各种资料;
(2)及时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3)积极妥善做好媒体采访报道工作。
(三)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要成立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落实上级有关指示。
四、组织管理
(一)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重大、较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县政府根据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建议和重大、较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需要,成立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1、县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审议批准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根据授权,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等。
2、总指挥。一般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必要时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
3、成员单位及职责。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主要有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农委、县畜牧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单位组成。
县委宣传部:负责制定信息发布方案,组织、协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协调相关部门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以及信息正确引导。
县卫生局: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负责突发重大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对食物中毒和食物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组织调查小组进行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品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撰写调查报告,并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依法开展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事故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县农委:负责组织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县畜牧局:负责畜禽屠宰加工环节、参与流通领域中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县工商局:依法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检验鉴定等工作,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检验;
县教育局:负责协助县卫生局等部门对学校食堂、学生在校营养餐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进行调查以及组织应急处理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食品安全事故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
县监察局:负责组织、协调对监察对象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调查处理;
县财政局: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及管理;
县民政局: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工作,做好社会捐助物品、资金的接收和发放工作; 县政府其他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相关工作。
4、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指挥部下设的办事机构,设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县卫生局)。县应急指挥部成立后,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
⑴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县应急指挥部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检查督促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各学校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向县政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县应急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情况;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信息的管理工作;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组织建立和管理县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专家库;完成县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⑵组织构成:县卫生局局长任主任,副主任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农委、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畜牧局的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县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
5、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工作需要,成立有关工作小组,各工作小组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服从县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置情况报告给县、乡镇应急指挥办公室。各小组组成及职责如下: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发生原因与环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卫生、工商、质监、商
务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部门牵头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事故处理组: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其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或清查有毒有害食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医疗救治组:由县卫生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迅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尽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案件查办组:由监察、公安及监管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迅速查办案件,追踪源头,惩办违法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警戒保卫组:由公安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配合有关部门营救受害人员,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开展对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等工作。
专家咨询组:由县卫生局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其主要职责是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分析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综合协调组:由县卫生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情况,分析事故进展及对外宣传。
现场检测与评估组: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与评估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县直有关部门。
信息发布组: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和省、市《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制度》的规定,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内外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按程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后做出相应处置。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二)食品安全事故日常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事故日常监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问题,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核查;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
理工作;组织编制和修订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实施方案;组织建立和管理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指导各学校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食品安全专家库
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食品安全事故专家咨询委员会。具体职责是: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完成县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
1、监测。县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⑴县农委:负责发布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质量安全检测信息;
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4个部门联合发布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
⑶县卫生局负责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和分析整理、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⑷其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开展相应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监测工作。
2、预警
⑴县卫生、工商、质监、农业、商务、教育、环保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
⑵县卫生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3、报告
县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系统、信息报告和通报系统,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系统等。乡镇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县卫生局的指导对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明确食品安全事故报告、通报时限及责任主体。
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食品安全事故及其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或者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5、通报
⑴通报范围: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3人以上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⑵通报方式:县有关部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食安办通报;县食安办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与事故有关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县有关部门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有关乡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和预防工作。
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对于食品安全事故,县卫生局在上报县政府的同时,要及时向县委宣传部通报情况,以便及时组织舆论引导工作。
(二)后期处理
1、善后处理。县政府负责组织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清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学生,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民政部门根据各乡镇政府、各学校上报的救济申请,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划拨并负责社会捐助物品、资金的发放;审计部门做好审计工作。
2、责任追究。对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总结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县食安办。县食
安办根据县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交的应急救援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按程序报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县相关职能部门。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餐加工制度
一、食品加工人员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二、食品加工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进行操作,不得穿拖鞋、戴首饰上岗加工操作。
三、鸡蛋加工前要检查鸡蛋有无破损,并对外壳进行冲刷、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工时发现腐坏变质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蛋奶不得加工。
五、加工蛋奶的设备及所用器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六、营养餐食品专人加工,专人负责。
七、严格加工操作程序。不得让学生喝过期、变质奶、冷奶、吃半生不熟鸡蛋。当加热的必须加热,当煮熟的必须煮熟,否则发生事故将追究责任。
八、加工过程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食品加工后,必须经过管理人员检查审定后方可让学生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