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

时间:2019-05-12 19:5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

第一篇: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

车间员个人卫生管理规范

1.目的

规范员工个人卫生,避免对食品生产造成危害,从而保证产品安全卫生。2.范围

适用于与食品生产卫生相关的所有员工,也适用于参观人员。3 职责

3.1 各部门主管负责所属与公司产品生产直接接触的员工的卫生健康达标及日常的监督。3.2品管部负责进行定期个人卫生的抽查考核。4 内容

4.1 卫生健康检查

a)人事部负责组织公司所有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员工每年至少一次的卫生健康检查。一般情况检查单位至少应具备市区级以上医疗卫生的资格水平,经检查如发现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者,由人事部调离该当事人直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工作岗位,并根据该当事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安排适合的岗位或辞退。

b)每位从事与公司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个人,必须接受有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内容培训。

c)新进员工若分配进行从事与产品生产有关的岗位,需经人事部组织卫生健康检查,同时由品管部组织食品卫生与安全内容的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d)所有个人卫生健康检查证明或健康证的复印件由人事部建档保管,保存期一年。4.2 着装要求

a)不留长指甲,禁涂指甲油,禁止化妆后进入车间或在车间内化妆。b)不得戴首饰(戒指、耳环、项链、手链、发卡等)、手表等饰物进入车间。c)必须穿戴统一发放的工作服、水鞋,戴发网、工作帽进入作业车间,并且应保持干净。

d)卫生区作业员工必须戴口罩。

e)工作服等应穿整齐,头发不得外露。不允许将工作服、水鞋穿到车间以外,进厕所必须换下工作服和鞋靴。4.3 个人行为

a)不允许在车间(包括更衣室、消毒间以及化验室内)有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

b)不得带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进入车间。c)工作时,接触食品人员不得让汗水、唾液等污染食品。

d)卫生区人员手部不得随意抓头、碰衣裳及不洁物,若不小心触及则须立即清洗消毒,在未清洗消毒前不得接触食品。

e)工作中不许交头接耳或进行打闹,没有得到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f)在包装车间,每位员工应戴手套作业,严禁手面直接接触半成品、成品。g)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卫生规范,保证做到完全彻底,且每次出车间后再进来时均要重新洗手和消毒。

h)包装车间的作业员在工作时,手及工器具应定时消毒。i)清洁度不同的生产区人员不得相互串岗,以免交叉污染。4.4 进出车间顺序

a)必须按规定从车间的通道入口进入车间。b)进入更衣室按规定顺序更衣。

c)按规定程序清洗、消毒、风淋、刷毛发及鞋靴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d)先用肥皂洗净双手后,再对手部进行完全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e)卫生区人员在手部消毒后,始可戴上卫生手套,然后再对手套进行消毒。f)须戴口罩的员工应在手洗后消毒前佩戴好,不能在车间内或消毒后再佩戴,更不得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拉下口罩,将鼻孔露出口罩之外。g)进入卫生区的所有员工必须戴上口罩、卫生手套。

h)如因生产需要,非卫生区员工进入卫生区必须由卫生区人员入口处按上述程序消毒后才能进入。4.5特殊情况处理

a)手部有创伤的或生产过程中手部受轻刀伤人员必须及时包扎好,戴上橡胶手套,并调离与食品加工直接接触的岗位。

b)感冒等轻病者必须戴上口罩且消毒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并且只能临时调到不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作岗位。4.6 监督

a)由生产部主管对每个生产岗位个人卫生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当事人纠正。

b)品管部应随时对个人卫生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二篇:食品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制定目的

为加强车间对员工身体健康、车间工作环境卫生和车间设备卫生的控制,预防和控制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

制度内容

1.个人卫生管理

1.1 个人健康规范

1.1.1 根据视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食品企业必须保证所有工作人员每年一次由当地卫生免疫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1.1.2 每一位新加入员工必须在当地卫生免疫部门出具健康证,建立健康档案才能上岗。1.1.3 凡是感染过或是接触过传染疾病的人员不得参加生产活动,如疟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有腹泻、呕吐症状的病症)结核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

1.1.4 生产区域或包材暂存区域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向班组长或生产领导汇报,特别是流血事故。任何伤口在车间都应该进行正确的包扎措施,避免带伤人员接触产品、水源及包材。

1.2 个人着装规范

1.2.1 所有进入车间员工必须穿戴车间统一配发的工装(包括鞋、帽、头套、口罩等)。1.2.2 进入内包、化妆品车间等有洁净要求区域时,一定要穿戴连体服,并佩戴鞋帽口罩等。1.2.3 车间生产服装由车间统一定制,不得私自在工装上添加装饰品;随时检查并更换破损衣物。1.2.4 车间生产工装必须由车间统一清洗消毒,不得私自带回家清洗。清洗时,洁净区服装和一般工作区服装应分开清洗和分开存放。

1.2.5 生产时,工装不得穿出生产区域,必须严格按照换装流程进行换装外出。1.2.6 严格按照工装穿戴标准进行着装,如:头套必须包裹头发、口罩盖住口鼻等。1.2.7 直接接触物品的岗位在接触前必须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佩戴无菌手套。1.2.8 外来参观人员必须按照着装规定更换白色大褂和鞋帽,在入口处进行完消毒后才可以进入。1.2.9 车间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饰品、手表、戒指、留长指甲、化妆等;长发束起,不佩戴假发等。

1.3 员工行为规范

1.3.1 每次进出车间都要严格按照车间进出程序进行换装和消毒。

1.3.2 车间内不得有吸烟、随地吐痰等现象发生;咳嗽、打喷嚏等应掩住口鼻,痰应用纸包好,并严格进行洗手等消毒后才能再进行工作。

1.3.3 在车间内或者洁净区内严禁进行修指甲、抠耳朵等不卫生行为。

1.3.4 非车间人员要进入车间,一定要提醒穿戴完整、消毒完全后方可进入;私人物品不得带进车间。

2.车间环境卫生、清洁规范

随时保持车间生产区域整齐、卫生是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2.1 车间出入口卫生 2.1.1 车间出入口应设有不可跨越消毒池,员工必须通过消毒池才能进入车间。

2.1.2 车间出入口或工段出入口必须放置挡鼠板、灭蝇灯等设备,放置有害鼠、虫进入车间。灭蝇灯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清除蚊蝇,保证灭蝇灯干净。

2.2.3 随时保持车间下水道畅通,一楼做好水封,并保持水封处水的清洁。2.2 车间内部卫生规范

2.2.1 生产前后所有工器具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将设备与物料接触部位进行彻底清洗。2.2.2 随时整理设备四周环境卫生,保证环境的整洁,无暴露尘土,破损处及时维修。2.2.3 随时更换破损的车间顶灯或吊顶,定时进行卫生清洁。

2.2.4 所有原料、辅料、包材等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避免放在有滴水、漏油等的地点。2.2.5 生产过程中,不得进行切割、电焊等具有异物飞出的操作。

2.2.6 生产场所进行清洗过后,低洼处不能存水,设备表面、机械密封处不能存水。2.2.7 车间门窗及时关闭,夏天关闭纱窗。

2.2.8 生产区域地面、墙壁、管架、管道、楼梯等保持干净,无异味、色斑、积水、灰尘等。2.2.9 所有清洁用具定置放置,不得乱堆乱放。2.3 车间设备卫生规范

2.3.1 车间内使用加工设备应易清洗,不准使用黄铜制品及含铅、锌材料,严禁使用棉麻、竹木制品。

2.3.2 设备与食品有接触部件的润滑油必须使用食用油或食品级润滑油,具有死角的设备应易拆卸,并进行清洗消毒。

2.3.3 停机超过24小时后,开机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后才能正常使用。3.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程序 3.1 加工设备的清洗消毒程序 班前:

3.1.1 表面碎屑清理除去-------用酒精消毒;

3.1.2 不宜接触水的设备:卫生清理------擦干------75%的酒精喷洒消毒; 班后:

3.1.3 可接触水的设备:关闭电源------食用碱水刷洗(部分设备拆开清理)------75%的酒精喷洒消毒;

3.1.4不可接触水的设备:关闭电源------卫生清理------擦干------75%的酒精喷洒消毒; 3.2 工器具消毒间消毒程序

使用完毕的工器具:流动水冲洗------去除表面碎屑------75%的酒精喷洒消毒;

频率:循环使用时,每四小时清洗消毒一次,超过时间重新清理。3.3

工作服清洗消毒

工作服必须进行编号,专人专用,专人清洗和发放。所有工人工作服禁止带出厂外清洗。一般清洁区与洁净区工装必须分开清洗。

流程:衣帽----清水清洗-----加洗衣粉在洗衣机中漂洗二次并脱水-----100PPm的消毒水浸泡约10分钟----流动水中漂洗,至无“氯”味----晾干或烘干衣帽----折叠整体----将装有洁净服的塑料袋放入专用的周转箱内,标明“已清洗”----洗衣工按照相应洁净级别的进出更以程序更衣,将洗涤好的洁净服送至更衣室灭菌备用。

3.4 车间工作人员手部消毒程序:

清水洗手----洗手液洗手----烘干-----75%的酒精喷洒消毒。3.5 空气杀菌消毒

生产期间每天对空气进行臭氧杀菌,在开启臭氧发生前,先检查空调关闭情况,杀菌消毒时间为2小时。

4.交叉污染控制

4.1 加工作业区分为与清洁作业区与一般清洁作业区,并予以标识。

4.2 不同清洁作业区的员工不得随便串岗,以免交叉污染;所有工器具不能交叉使用,加工工艺设计不能产生交叉污染。

4.3 明确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 4.3.1 人流----从搞清洁区到底清洁区

4.3.2 物流----从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时间、空间分隔 4.3.3 水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4.3.4 气流----进气控制、正压排气

4.4 废水应直接流入废水池,专人管理,不定时疏通,防止污水污染食品。4.5 车间各种水管,使用完毕后不能拖于地面上,应离地放置。

4.6 原料、半成品、垃圾严格分开存放,防止原料及污染物与成品一起堆放,垃圾及时清理。5.车间更衣换鞋程序

5.1 进入一般生产区更衣消毒程序:换拖鞋 → 脱个人外套 → 带工作帽、口罩换工作服 → 穿水鞋 → 水鞋消毒池消毒(次氯酸钠200PPM、30秒)→ 清水洗手 → 洗手液洗手 → 清水洗手 → 50PPM次氯酸钠消毒30秒 → 清水冲洗 → 烘干 → 75%酒精消毒 → 干手 → 风林进车间。

5.2 进入十万级生产区二次更衣程序:换工作鞋 → 换连体工作服 → 清水洗手 → 洗手液洗手 → 清水洗手 → 50PPM次氯酸钠消毒30秒 → 清水冲洗 → 烘干 → 75%酒精消毒 → 烘干器干手 → 过风林进洁净车间。

6.水源、化学品管理

6.1 加工用水采用生活饮用水,水源充足,定期进行取样检测(水质检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

6.2 所使用的化学药品必须由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及使用说明,列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并能提供MSDS。

6.3 生产车间内必须有专用化学药品存放柜,存放消毒、清洁用品,并由专职人员领用、上锁管理。

第三条 登记相关记录 《化学品使用记录》

《工器具、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车间清洗记录》 《工装清洗消毒记录》 《车间进出记录》 《灭蝇灯清理记录》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等

第三篇:学校食品销售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学校食堂食品销售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一、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二、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必须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五)、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第四篇: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一、食品安全实验室选址要求

1.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实验室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行政办公区域。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细菌实验室: 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 ④洗涤消毒室;

三、食品安全实验室整体布局要求 1.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 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5.洗涤消毒室:洗涤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涤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m2。为满足洗涤消毒的功能,洗涤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涤池,洗涤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b.器皿柜或实验台,以放置洗涤好器皿; c.高压灭菌锅,其所用电源应满足用电负荷; d.室内安有通风装置(通风柜)或换气扇;

e.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在该室内,设供日常检验用水蒸馏水器装置。6.理化分析室:(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理化分析室是物理化学分析的主要操作室。a.实验台与细菌操作室要求相同

b.设置通风柜以满足加热、消化、干燥、烧灼和化学处理等工作需要; c.洗涤池。7.仪器室: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用以放置显微镜、电子天平及理化分析用小型仪器; 要求清洁干燥、防潮防虫、避光; b.仪器台要稳固、牢靠。

对于小的企业实验室,如果没有更多的房间进行区分,应该可以通过规划房间分区,以保证实验室不同工作区(洁净区和一般操作区)之间有一定区分,因此,最少应保证4个房间或者4个分区。1.洗刷消毒区域,这个区域要求相对独立,最好以房间间隔,因为这个区域处理废物,有一定的污染和湿度。

2.培养基配制区域,用于培养基的配制,经常有水等,需要相对独立一些。

一般操作区域,这个是主要操作区域,微生物的试验结果的观察,显微镜操作,一般的简单理化操作,仪器设备等,都可以合并在这个房间或者区域进行。

无菌操作区域,无菌间,这个要求独立。

四、检测实验室分区及基本要求

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 %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

一、清洁区 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培养基配制室与试剂储藏室。此区域禁止带人细菌检验标本。

二、操作区

(1)整洁:微生物操作区是各种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粉尘流动,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区应与外界分开。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换鞋,送标本人员不进入操作区,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 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 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30 min,或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

(2)光线:细菌培养的细小菌落及血清试验凝集颗粒的观察,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区除设置常规照明灯外,还必须安装操作台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3)通风:由于各种病原菌集中,空气污浊,实验室要求保持排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4)温度和湿度:由于无菌操作的要求,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酒精灯,因此,微生物学实验室不能安装吊扇。为了达到实验所需的适宜温度,尤其是满足某些仪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室应安装空调。(5)电源:要求提供稳压、恒频的电源;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必要时配备不间断电源。

(6)水源:操作区内须设置水源。用于标本处理(如细菌染色)的水槽与工作人员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7)污染物处理: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

三、无菌区

(1)无菌室应完全封闭,进出无菌室至少要经两道门,中间隔有缓冲间,无菌室与外间设置一个可开闭的窗口,用于传递器具。(2)无菌室必须保持整洁。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换专用鞋、专用衣。无菌室使用前须用紫外线消毒30 min,操作结束后清洁台面,再用紫外线消毒30 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3)无菌室仅用于培养基分装等无菌操作,不能进行有菌标本的操作。操作人员操作时应严格关门,并戴好专用的口罩、帽子。(4)无菌室内应有空气过滤装置,并安装空调。

五、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必备设备

一、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

是实验室的核心部分,主要为样品提供保护,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人员的安全。

(一)无菌室

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的主要组成设备的空气自净器,传递窗,紫外线灯等。严格的无菌室可能还装备风彬室等。

(二)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作为代替无菌室的一种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操作台。超净工作台湾队根据风向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

二、培养箱

主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一)普通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室温+5~65度,又分为电热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二)生化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

(三)恒温恒湿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控制的湿度范围为:50~90%。可作为霉菌培养箱。

(四)厌氧培养箱:适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三、电热干燥箱:用于吸管,平皿类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和烘烤。

四、高压蒸汽灭菌器(又叫高压灭菌锅):物品的灭菌。

五、天平:一般要求具备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六、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结构的必备仪器。

七、分光度计:在QS中用于生产方便面,茶饮料,肉制品,乳制品,棉白糖的企业。

八、酸度计:在QS中用于生产果蔬罐头,白沙糖,饮用水类的企业。

九、电导率仪和浊度仪:在QS中用于生产饮用水的企业。

十、折光仪:在QS中用于生产果蔬罐头,饮料类的企业。

十一、恒温水温浴锅:在QS中用于部分培养温度需要水浴(如大肠杆菌检验)生产方便面,速冻面米食品企业。

十二、定氮装置:在QS中用于生产乳制品,含蛋白质饮料的企业。杂质度过滤机:在QS中用于生产乳品企业。

均质器:用于均质样品,有旋转刀片式和拍击式可以选择。冰箱 常规玻璃器皿

一、吸管:用于吸取少量液体,常用的吸管为0.1刻度1mL及1.0刻度的10mL吸管。

二、培养皿:为硬质玻璃双碟,常用于分离培养,盖与底大小应合适,常用规格为90mm。三、三角烧瓶与广口瓶:多用于盛培养基及配制溶液,常用的规格有250mL、500mL、1000mL。

四、烧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规格为100mL、250mL、500mL、1000mL

五、量筒:用于液体测量,常用规格为100mL、250mL、1000mL

六、试管:用于细菌培养,有多种规格。

七、载玻片盖玻片:细菌涂片观察用。

八、试剂瓶:装试剂用,常用棕色避光

九、其它,如试管架、毛刷、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等

六、食品安全实验室常用配套设备

一、通风柜

二、离心机

三、纯水器

四、烘箱

五、低温冰箱实验室常用消耗品(净化工作台)

第五篇:包装车间人员及卫生管理制度

包装车间人员及卫生管理制度

1、车间在上下班前及时进行紫外线杀菌45min;

2、工作服要穿戴整齐,要求工作服完全将自己的衣服遮盖无外漏现象,头发必须完全束于帽子之内,不得有头发外漏现象;

3、职工手部按洗手消毒程序要求,清洗干净烘干后及时以75%酒精消毒;

4、操作工人进入车问必须通过风淋门进入包装车间;

5、车间所有的容器具及设备设施用后及时以75%酒精消毒处理,所有的容器具不得摆放在地面;

6、在过程中如有手部不适或出汗等现象,按要求必须重复进行清洗消毒;

7、摆粒子的工人按要求摆放大小均匀,颜色一致,无焦糊现象的粒子;

8、摆粒子员工首先要对摆放好的粒子进行自检,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清理,机器操作者工作中检查包装袋的文字图案及密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打包装工人也应对包装袋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及时清理;

10、车间负责人每日对本车间情况进行检查处理;

11、质量监督员每日进行循回检查,如有违反,按制度进行处理。

下载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车间人员卫生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一、实行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做好登记工作。高热、咳嗽、腹泻、皮肤性化脓人员不得从事岗位作业。 二、保持穿戴整洁,工作时间内穿白工作衣裤、戴白帽......

    食品纸盒的卫生要求(免费)

    食品纸盒,一切从安全卫生开始 食品纸盒的使用特点,要求工厂不论纸张仓库还是切纸车间,不管是印刷工序还是印后加工生产现场,都必须创建卫生、清洁、无粉尘、无蚊虫生产作业环境......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管理制度4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对员工健康、个人卫生的控制,以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危害,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河南御宝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会人员卫生检查要求及职责

    学生会人员卫生检查要求及职责 一、工作职责 1.检查人员主要是负责检查、监督同学们的日常教室、楼道、楼梯及责任区卫生。对其进行记录、打分、排名、公布,以此提高同学们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特点如下: ——规定了食品经营过程从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以......

    餐厅外卖食品的卫生要求制度

    餐厅外卖食品的卫生要求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餐饮服务单位从事的团体膳食外卖服务行为。 本标准不适用于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从事的集体用餐配送,中央厨房向餐饮服务单位配......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生产食品安全,避免因管理不到,卫生因素引起的食品危害,也为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必须做好车间管理制度。 二、要求 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生产食品安全,避免因管理不到,卫生因素引起的食品危害,也为保证管理制度的落实,必须做好车间管理制度。 二、要求 1、员工遵守考勤制度,做到不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