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汇报材料
XX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尊敬的张常委、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现就我镇近年来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自09年3月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镇按照简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项牵动全局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牢固树立“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形象”的理念,聚全民之智,举全镇之力,扎实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素质逐步提高。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强综合治理队伍。
我镇于2009年初,就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及广大共产党员。镇政府出资近10万元,聘请交通协警两名负责场镇范围内车辆的规范停放及保畅工作,聘请文明劝导员20名负责场镇摊位的有序摆放,聘请交通协管员42名负责农村道路上的交通秩序。自2007年以来,场镇清扫保洁工作一直实行公司化运作,清扫、保洁、转运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工作人员已达40人;
并在今年7月份起,将321国道、石养路沿线村社的农村生活垃圾的转运处理承包给了该公司,提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2年完成在国道沿线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目标任务。
二、健全长效机制,促进环境常态治理
科学的推进机制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加速器。我们立足巩固成效、开拓创新、着眼长远,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治理工作稳步前行。一是建立完善全民参与机制。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环境治理的根本工作,通过广播、标语、展板、召开会议等途径,宣传典型经验,曝光突出问题,问计求策于民,真正实现了宣传无盲区、动员全覆盖。三年来,组织宣传车宣传50余次,张贴各类标语100余幅,设置宣传栏50余处,召开各级专项会议上千次,确保全镇人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参与城乡环境治理。二是建立完善会商联席机制。建立由财政、建设、工商、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研究作为每次党委会的固定议题,定期听取汇报,集体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完善督查考评机制。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为组长的8个督导巡查组,做到“每月督查考评、随时指导督办、阶段总结部署”,把表彰奖励与问责追究结合起来,做到监督到位、奖惩逗硬,有效将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业绩纳入对各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年终
目标考核内容。并与绩效工资,公务员津补贴挂钩。三年来,共通报批评村(居)、单位40个,对10余名工作不力的机关、村社干部进行了警示谈话。
三、加大资金投入,治理工作保障有力。
三年来,采取向上争、本级挤、社会捐、群众筹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近300万元,用于全镇卫生保洁、垃圾处置、设施添置、硬件改造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其中,投入120万元,用于支付保洁公司承包费;投入20万元,硬化、维修场镇街道上千平方米;投入24万元,修建垃圾中转站1个;投入8万元,建设垃圾池40个、增添果皮箱近100个、投入24万元,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个;投入20余万元,改造公厕4座,新建化粪池4个;投入资金5万元,清理红星桥、珍珠巷、陕西街下水道淤泥整治上千米;投入资金1.5万元,维修场镇路灯100余盏次,新增路灯4盏;投入资金2.5万元,对杨柳溪场镇段陈年垃圾进行清除;规划摩托车停放点3处,机动车停放点2处,并其在场镇部分路段增设交通标志标牌。
四、丰富活动载体,纵深推进治理工作。
一是常规活动有序开展。积极落实 “门前五包”、商家公约,有效扭转了商家店铺《责任书》签约率高、履约率低的尴尬局面,形成了持续整治不文明行为的高压态势。大力实施“七进”活动,深化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劝导活动,集中治“三乱”问题;全民开展“周末双
清”活动,增强了广大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二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在专项整治。在重大节日、活动等时间节点,我们齐心协力,加大攻坚力度,狠抓集中整治,以城乡环境的新变化、城乡面貌的新气象,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注重条块结合、常规战与攻坚战结合、城乡结合,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差”专项治理行动,突破薄弱环节,清除盲点死角,拓展延伸环境治理的范围和内容,坚持不懈地把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五、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因我镇人口多、面积广、任务重,加之基础设施条件又较差,与一般乡镇相比,需投入更多的人财物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而我镇财政一直都较为困难,特别是今年实行新的财政政策以来,乡镇财政收入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巨大资金投入之间的缺口愈来愈大,恳请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我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二是九曲河(杨柳溪)整治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途经石桥场镇红星桥社区、杨柳村汇入沱江的九曲河年代久远,淤泥堆积,造成部分河道较窄,除严重影响泄洪外,还给溪内的环境治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是历年来各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暗防督导组的必查之处,要彻底搞好此段河渠的环境卫生,必须对该段河渠实施彻底清淤、另筑护堤等整治工作,而要实施以上工程需投入较多资金,乡镇现有财
力物力承担。三是执法主体资格的问题。《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条例》已正式实施2个多月了,但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乡镇人民政府还未取得执法主体资格,正式实施还有一定难度。
尊敬的张常委、各位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许多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一定正视差距,正确面对问题和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成功做法,卧薪尝胆、艰苦奋斗,自加压力、开拓创新,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第二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汇报)
***人民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
报 告
***人大主席团: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从年初开始启动,虽然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但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总结,今年一开始,镇党委、政府就把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实质内容,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的整治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年,***党委、政府结合打造“********”,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年初,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城建办整体督导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镇及时制定了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同时,要求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相应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一把手任组长。通过落实专人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实行平时检查和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
极性,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
1、宣传发动。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单、开设板报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动,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潮,激发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推行曝光制度。针对违反城乡管理规定的各种不良行为,曝光不文明行为;对在治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工作推诿、管理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采取末位公开曝光的办法。
3、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体实践活动。以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和进万家为内容的“五进”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三)加强场镇建设
1、加强场镇秩序的管理。按功能分区域规范市场,严禁违章占道,严禁违章搭建,严禁乱停乱放,严禁乱拉乱贴广告、标语,严禁出摊占道。
2、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净化工程:添置更新环卫设施,强化环卫、镇容镇貌管理队伍建设,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绿化工程:种植街道行道树,完善乡镇机关、单位、居民院内外绿化;亮化工程:场镇街道安装路灯;美化工程:实施光彩工程,提升场镇形象。
3、加强道路硬化、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场镇功能。场镇街道已实施硬化、修补,同时抓好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和管理,做到场地硬化、分区经营、上下水通畅、环卫等设施齐备,配齐秩序管理和保洁人员。
4、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由社区与机关、辖区内经营的商户业主和居民住户住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形成人人遵守,人人监督,签订的责任一式三份,一份贴在门市醒目位置,一份留社区,本人一份,以便督查。
5、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长期工作计划,建立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安排,检查指导,整改完善,考核评比等相关制度,建章立制,巩固成果,长期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加强乡村环境治理
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沼气池和生活污水处理池建设,加大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2、大力实施“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农村“五改”工作。①对农房院坝按照“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生态化”的标准进行改造,使农民住房功能合理、美观实用、节能节地,富有特色。②积极推广经济适用、科学卫生、农民易于接受的无害化厕所,改水、改厕同步推进。③继续推行人畜分离的改厨、改圈方式,按照生态庭院科学设计猪圈,推广使用瓷砖贴面灶台。
3、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认真搞好清垃圾、清污水、清淤泥、清杂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等农村“六清”活动,确保主要公路、河道和沟渠两侧无暴露垃圾。
4、大力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组建卫生防疫队,加强疫情监测、分析、预警、做好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形成卫生、防疫全覆盖。
5、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使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村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二、取得成效
1、在宣传方面。运用宣传车、宣传单、广播等宣传工具,不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意义、任务、整治措施的宣传,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出动宣传车50多车次,悬挂横幅20条,张贴宣传标语500多份。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对沿线主要道路两侧乱搭乱建、乱摆乱放杂物的群众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群众自觉养成维护生态环境、为“********”营造良好氛围。
2、积极开展垃圾清理清运。出动人员120人次,清除“牛皮癣”小广告43处,规范广告设置和摊点摆设12处,清理卫生死角垃圾70吨,清理户外广告招牌4个,清理和规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70吨;派出所四岗合一协警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23辆,处罚驾乘人员“三乱”行为3次,查处抛洒建筑垃圾车辆1次,打造示范街一条。
3、公开招评城镇保洁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了适应新时期城镇管理要求,体现政府公开、透明、民主,我镇在创新城镇管理方式上进一步探索新经验迈上新台阶。5月30日,***公开招评城镇保洁、清运和垃圾无害化,经过报名,认真招评,最终政府以33万元的总费用将保洁项目打捆承包给**村三组的***,按照市场运作方式***采取了三项措施,调动了保洁员的积极性。一是整顿保洁员队伍,清退了工作拖拉、环卫意识不强、工作只讲客观不讲主观和年龄偏大、积极性不高的保洁人员,做到精简高效。二是提高保洁员的待遇。在精简的基础上,完善了保洁员月考评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奉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保洁员实施奖励。三是落实保洁员分断包干责任制。认真分析每位保洁员个人、家庭情况,采取保洁员自愿报告,双向选择的方式,重新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并根据责任区域的工作难易按月兑现待遇。这几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了保洁员的上岗率,各环卫责任区基本看不到生活垃圾,在清运上也做到了日产日清,在街面上也经常能看到前有人丢后有人捡的身影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份村社干部认识不到位,部份群众积极性不高。二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侍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三是因资金紧张,难以形成特色和亮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感、紧迫感,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加大整治力度,使全镇城乡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2、进一步落实城乡环境整治的办法、措施,加大督促考核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3、进一步克服城乡环境整治中的不良倾向,切实抓好整治治理工作,确保全镇城乡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调研汇报
达州市水利局
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城乡综合治理成果,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治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在近期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情况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在我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专门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成书同志亲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并制定了《达州市水利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开展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上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我局顺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51号令及《中共达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决定>》、《达州市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工程”规划(2008-2010年)》、《达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干部职工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狠抓落实,效果明显
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狠抓专项行动落实。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挂包联系的责任社区,由分管领导亲自到社区联系协调工作,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垃圾乱扔、广告乱贴、乱摆摊点、车辆乱停、工地混乱等问题的整治,并大力加强宣传和监督检查工作。到目前为止,乱吐乱扔、乱倾乱倒等不文明现象有了明显改变,行道树、景观花台以及楼道内张贴的小广告、乱刻画、订钉、栓
绳、挂物和围树搭棚等得到清除,占道停放车辆、占道经营、攀折花木、践踏绿地、损坏设备、乱摆摊点、乱张贴宣传广告、乱伸杆搭棚等违反市政府51号令规定的行为也得到了有效节制,特别是通过此次活动,彻底清除了多年沉积的垃圾、污水、污泥等污染物,设置了独立的生活垃圾堆放点,做到垃圾定时清运,卫生不留死角,使我局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大力的治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本次的实地调研和深入走访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通过这一阶段的治理工作,群众对遵守文明行为和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也发现这些行为更多的是体现在自身活动上,对于事不关己,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不文明现象、破坏环境的事件,缺乏积极指正和热心帮助的主人翁神精。
(二)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由于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加上修缮难度大、修缮资金不足等因素,致使我系统中部分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没有得
到彻底的解决。
(三)工作进展不平衡
部分地方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治理存在难度、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致使治理工作的进度落后于其他地方。
(四)综合管理水平不高。
在对环境整治效果的保持上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回潮”、“反弹”现象存在。跟踪问效问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
通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城乡环境的新变化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深入开展,取得实效。重点整治城乡脏、乱、差,配套完善公用设施,增大绿量,现有的亮化设施全部亮起来,粉刷街道楼体,治理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彻底清除垃圾死角,达到“绿、亮、清、净、靓”的总体目标。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建立目标责任体系,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加强调度,从严督查,完善监督、奖惩体系,形成比学赶帮,不甘落后的竞赛
局面。
(三)强化重点整治。
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例如开展“治脏”专项行动。每月开展一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城乡群众大力开展公路沿线、江河沿岸、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四)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目标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行政监督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将治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及时了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举报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以便于收集各方意见。
第四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来凤乡中心小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场镇“八化”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我校根据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安排,对我校开展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我校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采取“六抓六强化”的有效措施,出重拳、下猛药、大马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促进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学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抓组织领导,强化示范带动。校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办公室 ;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按照 “ 属地管理、业主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 的原则,落实了学校环境治理工作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抓宣传引导,强化整治氛围。一是印发宣传资料; 二是召开会议宣传 ; 三是开展活动宣传。学校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知识进校园”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抓经费投入,强化资金保障。自 2009 年起,学校采取逐年安排、分级定额、季度考核、半年兑现的办法,共投入了 0.8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
抓基础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学校与各班、各教师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抓机制、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全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对校园及沿路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落实了专人负责对。二是随时聘请环境卫生保洁员。三是将学校环境卫生日
常清扫保洁进行分段、分区,落实到班级。四是在工商、派出所等部门的配合下,对校园乱摆、无证经营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五是规范广告张贴管理。六是做好垃圾处理,新修建垃圾堆放点三个。抓督查考核,强化治理实效。一是实行督办考评制。二是实行曝光制。三是实行“一书一单”督办制。四是实行平时抽查责令整改制。去年以来,全校集中开展督导活动5次、各类巡查暗访4次,责令整改问题5 件。
二、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虽然呈现出领导有力、组织有序、推进有效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村小对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主动抓、大力抓的意识还不强;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中心校与村小之间,班与班之间效果不一样;三是一些卫生死角治理不够彻底,师生还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全面抓城乡环境的意识和氛围不浓;四是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等长效管理机制和门前 “ 三包 ” 责任制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的长效机制、夯实基础、重心下移、管理前移;二 是充分发挥社区、街道、村组的作用,在做好街面清扫保洁的同时,抓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是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强化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化、法制化 ; 四 是进一步落实好门前 “ 三包 ” 责任制,让师生真正参与到城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五 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2011年4月6日
第五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发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实施情况的审议发言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安排,3月,在黄主任的带领下,分别深入部分镇乡、部门,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就我县贯彻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情况进行了调研。
总的认为,近年来,县政府根据省、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全县的整治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推进,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整治工作,从城镇到农村,从干部到群众,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参与;机构健全、措施有力;狠抓落实、成效明显的治理格局,使我县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一定治理,城乡面貌发生明显改善和变化。去年《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治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更好的法制环境。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创新举措、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认识淡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主人翁精神缺乏,参与不够。认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导致目前部分村(社区)普遍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和垃圾乱扔、杂物乱堆等陋习。另一个层面由于干部投入的精力多,个别镇村干部工作疲惫、工作热情有所下降。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县城老街、乡镇交易市场缺乏,以街为市、乱摆摊点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是县城、乡镇未规划好停车场,车辆停放秩序较为混乱,影响市容市貌;三是县城、乡镇场镇污水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系统没有,即使有也形同虚设,生活污水基本上是直接排放;四是乡镇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
(三)治理死角仍然存在,最为突出的是扬尘问题。扬尘问题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表现得非常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意见非常大,人大代表也有意见,特别是县城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通过调查,县城的积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道路扬尘,一是江拗口至安边的老路、黑河边进入县城的村道都未硬化,机动车从烂路携带泥土进入县城;二是路面碾压破损后形成的尘土,比较突出的是建设路和县武装部所在街道;三是人为的废弃物丢弃形成的尘土。
第二点:施工扬尘,目前是县城建设的高峰期,这应该的县城的主要扬尘原,防洪堤、万兴现代城、城北新区等一些地方都在建设,通过调查,一是建筑工地为大开挖作业方法,工地防尘措施不完备,工地现场硬化不达标,形成较多的建筑扬尘;二是建筑工地材料堆放管理不规范,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且现场围挡不严密,产生扬尘;三是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封闭不严密,建材进场、垃圾清运、土石方搬运都产生大量扬尘。
另外个别地方堆放着堆场扬尘,在万兴现代城边上看到到处堆放着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住房装修垃圾。
(四)经费投入不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投入资金较大,大部分镇乡目前面临保洁人员工资待遇、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施配备等多方面的资金短缺,导致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领舆论,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途径,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参与,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每个单位做起的观念,增强其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对一些责任不落实,治理效果差的部门和镇乡加大曝光力度。
(二)进一步整体推进环境整治。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各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沟通配合,形成合力,既要抓好重点突出问题的治理,又要抓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治理;既要抓好城镇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又要抓好农村偏远村(社区)的治理,确保我县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全面协调开展。
(三)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相关部门要组成联合执法组,要对摊点乱摆、垃圾乱倒、广告乱贴、乱搭乱建、非法客运、超限超载、面源污染、扬尘污染等行为依法依规从重处罚。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惠及于民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添措施,持续加力,查漏补缺,加强长效机制和效能监督问责机制的完善。一是完善投入机制。县政府应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并对镇乡匹配相应工作经费;二是强化目标,注重管理,不断完善城乡配套设施,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五)关于扬尘治理。
1、道路扬尘:一是要求对县城周边道路和碾压破损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化;二是严禁赃车入城,特别对易产生扬尘的过路车辆加强监管,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逸散和泄漏;三是对排污下水管进行清理检查,畅通县雨水排放;四是依据《条例》加强监管,对乱丢乱扔行为进行打击和曝光。
2、建筑扬尘:一是要求施工方在工程建设期间,按规定在工地边界设臵围挡;二是要求施工方在工程建设期间,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材料沙石方或废弃物采取密闭处理;三是要求施工方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内地车行路径,必须采取硬化措施,防止机动车扬尘;四是要求施工方在渣土运输车辆出入口内侧设臵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冲洗车胎和车身;五是工程建设期间业主负责工地周边道路的保洁与清洗责任。
春耕备耕审议发言存在的问题
1、报告中所反映的天干的问题等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存在于目前的问题。然而但最大的、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更隐身的问题。一是农民种田意愿不强。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外出打工或做点其它的事来钱更快。二是农民弃地外出,农村缺工现象逐步显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到农忙季节,将是一(劳)力难求,能租的租给他人种。对一些远、小、陡田和天水田则直接抛荒,什么也不种。卖猪都成问题,房子垮了,水果熟了都无人摘。三是科技推广难度大。大多数农技人员都以谋经营为主,良种良法的引进示范推广难以开展。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年化,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意识差、水平低。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四是农村土地流转困难,耕地流转措施不健全,不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是与农户私下签约,甚至是口头约定,导致纠纷多;惠农政策实施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国家不少惠农政策如良种补贴等是根据土地承包人账户实行“一卡制”发放,农民种不种田都能拿到国家补贴,致使部分农户宁愿抛荒也不愿流转出去。因此再过10年20年,粮食安全是否成为问题都还是未知数。所以必须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前做出思考和准备。
水利发展问题目前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了30-40年,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河塘坝库淤积变浅,许多水塘长时间未进行清淤、蓄水功能减弱。又加之多年来,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投入不足,工程严重老化,年久失修,洪涝灾害频繁,许多工程带病运行,防汛压力较大。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的项目资金,由于财政经济力量不强,配套资金不足,致使急需排险加固的水利一等再等,一拖再拖。往往错过了排险进场的最佳时期,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到了无法再推时,造成工程量和投入的增加。
建好后的工程存在管理难。原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在逐步退化。目前,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对水利公共事业的认识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只要不出现大旱大涝,很少关心公共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普遍存在人员难组织、群众难发动的现象。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管理组织,多数地方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监管,从而使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等工程完工移交村组管理后,会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管不了的现象。
建议
一是争取国家投入。要抓住机遇,按照“以规划争取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以资金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向上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投入。水利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以山塘水库改造、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为突破口,向上申报项目;国土、农开、农林、发改、财政等部门也要积极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二是保障财政投入。对每年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要在“投向、投序、投量”上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要收足用好基本水费等各种水利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三是引导多方投入。除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外,可积极鼓励民资投入,进一步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按照“谁投资、谁建
设,谁管理、谁受益”的思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对年久失修、镇村无力更新改造的小型电灌站,可采取“零租金租赁”模式,并维持现有镇、村补贴基数,鼓励民营、个体参与经营管理;对乡镇骨干电灌工程,可研究“公建民营”模式,消除业主怕承担投资风险的顾虑,即政府出资进行设备改造,把经营权租赁给业主,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四是积极争取减少地方配套。我县地处湘南山区,县级财政属吃饭财政,根本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投入到水利建设上来,导致资金投入出现断档,大部分工程不能按概算完工。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减免地方配套资金,增加中央和省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资金足额到位,顺利完成工程建设。
高中教育管理审议发言
由于没有参加调研,就外地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到宜宾县招生,导致我县的优质生源,特别是初中升高中的学生向县外流失,就此问题,本人谈一下自己的不成熟的认识。
据了解,首先是我们的教育品牌还未形成,学生家长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更有学生家长对教师,对我们的高中教育信任不足的成见,加剧了学生的转学风,也是在校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生源流失,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促进教育工作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流失的又往往是优秀的教师骨干,这样既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使得部分学生、家长对学校失去信心。一些学生及家长本来是冲着教师而来校的。由于优秀教师的流失,学生也就转而投读他校。
再次是影响教师队伍本身的稳定。由于优秀教师的不断流失,引起了其他教师的羡慕心理,造成其他教师人心浮躁,也想通过各种途径到条件好的学校任教,一旦时机成熟,随时可能另谋他就。
还有就是不顾一切争夺生源,一些地方的学校每年都要到外地招收优秀学生,并给学生一些优惠待遇,从而挖走了我们的优秀学生。
建议
要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最根本的是需要留住优秀教师,怎样留住优秀教师,具备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一流、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一要积极实施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减少人才外流。其次是借鉴外地经验,改进教师的使用管理机制,让老师留得住,有奔头。
其次是留优质生源。质量要提升,生源是关键。生源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一个学校、一个地方教育质量的好坏。老百姓看教育很简单,也很实际,就是看你高考有多少考上线。如果与其它地方、别的学校相比,你考得太差,老百姓就不信任你,许多家长不惜重金把子女转入外地学校就读,外地学校也不惜代价来挖取优质生源,现状不改观,就会陷入“教育质量差→优质生源外流”、“优质生源外流→教育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
再不出重拳改变优质生源严重外流局面,我们的教育质量难以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转变。因此必须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留住优质生源,以扭转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