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邵县农机局落实支农惠农补贴政策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邵县农机局落实支农惠农补贴政策情况的调研报告
佘集求 石文科
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5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纷纷出台,涉及教育、卫生、农机、畜牧、水利、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为了解农机部门在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现对新邵县农机局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工作进行调研,现整理调研报告如下。
一、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基本情况
1.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内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2.实施开始时间:2005年。
3.补贴资金的安排情况:2005年全县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万元,2006年35万元,2007年80万元,2008年200万元,2009年500万元。4.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购机农户向县农机局申请 → 签订《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明确补贴金额,由县农机局将购机信息录入“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系统” → 购机农户在定点经销商处购机(购机付款时,减去补贴金额),由生产厂家直接与省财政厅结算补贴资金。5.补贴的具体操作程序
①购机申请。购机农户,先到补贴机具定点经销商处看机、选机、确定机型。再持本人身份证(新版)原件、复印件及其它相关证件到县到农机局提出购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
②资格审查。县农机局根据湖南省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和《2009年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要求,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确定购机者资格。
③签订协议。审查合格后,县农机局与购机者签订《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协议一式三份,协议中明确购机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购机类别、型号、补贴金额、协议签订时间等。
④购机。购机者凭已签定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协议》,在有效期7天内到补贴机具定点销售商处商谈价格(价格不得高于2008年补贴机具的最高销售价或2009年企业承诺的最高限价),购买对应的农机具,并按市场价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交款提机,并及时向经销商索取全价发票。
⑤登记、编号与上户。购机后,购机者持购机发票和已购机具的相关资料,及时到县农机局办理补贴登记、编号手续。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还应办理培训、发证和上牌上户手续。6.补贴落实情况
①2005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5万元。全年共计补贴推广拖拉机56台,联合收割机7台,实现了新邵县联合收割机零的突破。
②2006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35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水田耕整机20台,旋耕机10台,大中型拖拉机28台,联合收割机22台。
③2007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80.2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水田耕整机135台,旋耕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16台,联合收割机50台,SPW-480插秧机5台,盘式拖拉机55台。
④2008年落实国家补贴资金200.28万元。全年共补贴推广耕整机1013台,8-15马力拖拉机180台,20-80马力中拖24台,施耕机19台,机耕犁16台,插秧机12台,联合收割机13台,油菜植播机1台,植保机械200台。
⑤2009年截止至4月23日落实国家补贴资金120.692万元。已补贴推广耕整机559台,拖拉机83台,旋耕机14台,机耕犁7台,插秧机7台,收割机3台,碾米机143台,耕耘机5台,植保机械2台,增氧机2台。7.累计完成情况
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县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30万元,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推广补贴农机具2709台。其中推广水田耕整机1727台,盘式拖拉机339台,大中型拖拉机103台,旋耕机45台,机耕犁23台,步行式插秧机24台,联合收割机95台,其它农业机械353台。
二、支农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大大激发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尤其是大型配套农业机械。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
1.调动了农民购买及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2005年来累计国家财政补贴资金830万元,带动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的农业机械化投资3071多万元,国家财政资金与农民自筹资金的投入比例是1∶3.7。
2、提高了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了农业装备结构。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我县农业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全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据统计,200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为15.9万千瓦,2006年为16.5万千瓦,2007年为17.3万千瓦,2008年为19.7万千瓦,平均每年增幅约5.8%,2008年增速显著,2008年与2005年相比,四年时间上升了23个百分点,2008年底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3%,四年时间上升了16个百分点。陈家坊镇、小塘镇、新田铺镇、严塘镇、巨口铺镇等农田集中的地方,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导向,先后引进了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中拖旋耕机、插秧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水稻播种机、农田改造机械、养鱼机械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在我县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农业生产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得到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协调发展,农民“耕田不用牛,种田不弯腰”的愿望已逐步成为现实。
3.促进了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发展。由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2008年以来,我县经工商注册成立了巨迎、新塘、曙光、惠民、愈强5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新发展了雀塘镇塘垅村周辉耀、粮食局何玉生等农机大户,他们在全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据调查:周辉耀购买了插秧机4台、播种机1台、小型耕整机4台、“404”中拖1台,承包农田1000余亩;县粮食局何玉生等人购买了5台中拖,承包了农田1200余亩,进行集中统一耕作,还计划购买两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4.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土地产出。实践证明,农机作业可以减少耕作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产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2008年我县水稻生产为例:人力畜力耕田需150元/亩,育秧插田需120元/亩,打禾需200元/亩,人畜力耕、种、收合计470元/亩;机械作业旋耕100元/亩,软盘育秧40元/亩,机插60元/亩,机收120元/亩,机械化耕、种、收合计320元/亩。两相比较:机械作业直接节省生产成本150元/亩。据此计算,全县约15万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全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250万元。同时,据我县巨口铺镇栗坪村曾志龙机插秧项目示范点测产结果表明,机插秧增产约50斤/亩。此外,农民从事农机作业服务,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增加了服务收入。新田铺镇大路村陈分配一台504中拖一年可获利4万余元;巨口铺镇栗坪村曾志龙五台农业机械(2台收割机、2台中拖、1台插秧机)一年可获利8~12万元。
5.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促进了农民致富。实践证明:1台中拖平均机耕面积15亩/日,可抵10个劳动力 + 10条耕牛;1台联合收割机平均机收面积20亩/日,可抵80多个劳动力;1台插秧机平均机插面积20亩/日,可抵30个劳动力。全县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达33%,约10万亩,按每户平均2亩水田计算,机械化作业可代替5万户农民的人畜力劳动,可转移5万农民到非农产业工作,按每人每年创造1万元收入计算,全县每年因农业机械化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可创收入5亿元。例如:巨口铺栗坪村2008年的500亩耕地实现机械化作业,200余名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当年该村打工收入达300万元。
三、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县农机局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过程之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未卡扣,无乱收费,但在实施过程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机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工作内容方方面面,要求从政策宣传、部门协调、组织实施、示范演示、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给农民提供方便和服务,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尽管地方政府安排了一部分,但缺口仍有10多万元,上级业务部门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弥补。因此,对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农机推广队伍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健全。自1996年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镇乡农机站归口于镇乡人民政府管理,其农机人员被挪作他用,致使县、乡两级农机服务体系基本脱节,就是县人民政府将农机推广工作以责任状的形式下达到各镇乡人民政府,个别镇乡人民政府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另外,县农机推广部门,也存在部分干部的公益性管理职能待遇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积极性,加上部分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高,实践经验少,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个别补贴产品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农民的购机热情。目前,旋耕50亩田地更换几十片旋耕刀片者有,新拖拉机跑几百公里路断主轴者有,新拖拉机没开几天坏水箱、坏油泵、进电焊冷作店者有„„个别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其质量令人担忧。个别生产厂家的产品进入补贴行列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4.个别基层领导对落实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个别镇乡、村领导对落实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个别基层领导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尚未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是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举措。
5.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2008年,国家燃油税改革后,农业燃油补贴仍然列入到粮食综合补贴中,按田亩面积由地方财政直接补给承包田地农户,而农机作业机械与道路运输车辆实行同价供油、同窗口供油,农田作业时如果提高服务收费,农户又接受不了,结果,应该给予燃油补贴的农机户没有得到补贴资金,占有田地的农户就是不用机械耕种也有农用燃油补贴,造成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形成了“农田作业的机械也承担起了公路养路费”的事实,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严重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影响到农机具的进一步推广,影响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也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6.农村机耕道建设严重落后影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我县的机耕道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自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耕道建设陷入停滞和退废状态:一方面是机耕道数量逐渐减少,宽度变窄;另一方面是随着农村运输机械的增长,年久失修的机耕道破坏相当严重,路况变差。据统计,全县现存的大部分机耕道宽度都在3米以下,部分道路甚至不足1米。近几年来,通过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部分镇乡局部农田综合改造,部分机耕道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并且在机耕道修建当中,缺乏农机技术人员参与规划设计和监督验收,机耕道修建欠规范,从而制约了大中型农机具的引进和推广,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
7.银信部门在支持农机购置补贴信贷工作上没有真正落实。2008-2009年,县农机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及时与县信用联社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支持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通知》,分别发放到全县各个乡镇,可是效果甚微。由于现在的银信部门属商业性质,广大农民未能全面地享受到信贷政策的支持与优惠。据反映:农民贷款手续繁锁。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对购买补贴机具的贷款利率可下浮20%,而目前农民用于购机贷款的利率和其它商业性质的贷款利率相同。
四、针对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建议
为更好地做好今后的购机补贴工作,在此,提出以下六点工作建议:一是建议上级财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专项经费;二是强化县农机主管部门对乡镇农机站的业务指导职能;三是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四是将农用燃油补贴工作交给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去落实,使落实农用燃油补贴成为促进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推力,更好地发挥农用燃油补贴的应有作用;五是严把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准入关”,加强对农机具生产厂家的监督与管理。六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贷部门在支农惠农项目方面的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佘集求 石文科)
通联:新邵县农机局办公室
第二篇:2010年上半年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半年来,我乡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规划,加快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各项举措,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各项建设事业,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县委办关于
上报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排财政所、民政办、计生办、农科站、中心校等涉农部门对全乡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支农惠农落实到位。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类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各项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监督,各项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按具体要求发放到农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低保、高龄老人补助、退耕还林资金等资金落实了专户管理,建立了补贴档案,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发放。我乡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符合规定,没有挤占、挪用、套取、截留、抵扣、代扣其他款项、贪污等问题;各项支农强农惠农资金发放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符合规定,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没有救灾资金和其他经费混账管理、公款私存和个人保管等问题。
二、全乡2010年上半年落实支农惠农资金情况。
1、农民补贴补贴情况:共发放农民补贴103.338万元,其中,退耕还林直补13.665万元,粮食直补9.783万元,综合直补63.224万元,良种补贴16.667万元。
2、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情况:截止6月底共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176万元,其中,家电下乡补贴0.0532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123万元。
3、农村低保金、救灾、救济金发放情况:截至目前,发放农村低保金40.988万元;发放各类救灾、救济金3.982万元,救灾粮12.15吨。
4、教育“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全乡中小学全面实行了教育“两免一补”,免除了学杂费和课本费,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15.762万元。
5、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半年共发放独生子女奖学金6000多元、新农合9460元、妇女保健费100600元、双女妇奖金11340元、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金7000多元、独生子女养老金3360元等各项惠农政策。
6、农业购机补贴情况:经过认真的宣传,半年来农户纷纷报名购买农业机械。最终有32户农户顺利购买了满意的农机具,共享受到中央补贴25600元。
以上资金已全部如数发放到相关农户手中,无违规问题出现。
特此报告
第三篇: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一、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
1、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13.5元。
2、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综合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76.9元。
3、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农户实行水稻良种补贴。补贴对象是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不得补给未种植水稻的土地承包户。补贴范围是按照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双季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5、国家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凡种植已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元。
6、保护耕地政策。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该基本农田弃耕前三年平均产值一至二倍收取荒芜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同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重新发包。
7、对耕地抛荒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追究所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责任;对连片抛荒10亩以上的,追究所在地方乡镇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20亩以上的,追究主管副县市区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30亩以上的,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
8、实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年产粮食4亿斤以上的县进行奖励,以提高地方财力,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
二、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政策
1、生猪调出大县补贴。按该县生猪出栏数和外调数比例确定补贴金额,补贴到县市区。
2、能繁母猪补贴。今年,国家财政增加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从50元/头提高到100元/头,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补助30%,市级补助10%,县级负担10%。
3、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1000元/头,费率6%,每头保费为60元。保费负担比例,国家财政补贴80%,即每头48元,养猪户负担20%,即每头12元。
4、禽流感扑杀补助。禽流感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扑杀补助标准为:鸡、鸭、鹅等禽类每只补助10元。对疫点扑杀补助国家、省、市、县按5∶3∶1∶1比例配套;对预警点扑杀补助省、市、县按5∶2∶3比例配套。
5、生猪疫病扑杀补助。对因患猪蓝耳病而扑杀的生猪补助实行国、省、市、县、养殖户五级按4∶2∶1∶1∶2的比例承担,补助标准为每头600元。
6、养殖小区补助。扶持新发展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小区,对经省立项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生态规模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一次性补助50万元以上。
三、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
1、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粮食、现金补助:我市从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根据林业部门的验收结果(达标)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资金210元(按每亩每年150公斤原粮,每公斤原粮1.4元折价计算),每亩每年退耕地现金补助20元。补助年限,退耕地还经济林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按8年计算,根据县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的合格面积兑现补助现金。凡2006年底前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从2007年起发放补助,2007年及以后到期的,从到期后的次年起发放补助。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国家一次性提供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50元,由各县级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使用,为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无偿提供种苗。
2、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每年每亩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公益林监测和管护情况验收、跨公益林区域营造生物放火林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每年每亩0.8元可用于林农委托县、乡林业部门组织的专职护林员的劳务费支出;每年每亩0.45元用于公益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等支出;每年每亩3.5元发放给林农个人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救治等支出。
四、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
2008年,国家财政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购机补贴专项资金1.9亿元,加上省财政配套安排700万元,全省购机补贴总规模达到1.97亿元,比去年9700万元增加一倍。重点补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油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渔业的生产机械化。我市目前已到位资金1860万元,其中购机补贴资金105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81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参照购机补贴项目执行)。
1、农机购置补贴对象。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业县市区,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补贴标准。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1号)和省农机局、省财政厅《湖南省200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规定,使用中央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4台,即1台主机和
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指县乡服务队,大型农机站)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三套(12台,即3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一户农民(渔民)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不超过6台、6台和1台。农业机械购置具体补贴标准: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耕作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种植机械,中央资金补贴30%,其中插秧机省级资金累加补贴30%;植保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收获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0%;排灌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粮食干燥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畜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水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30%;小型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具体补贴机型的补贴额按全省统一公布的补贴目录执行。
五、移民后扶政策
1、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
2、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按每人每年补助600元的标准扶持。
3、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4、扶持方式:采取“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一个尽量”就是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两个可以”就是后扶资金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一部分资金直发、一部分资金搞项目两者结合的方式。扶持方式的确定要在研究移民村(组)实际情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六、鼓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国家财政补助标准40元/人.年;2008年起我省新农合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18:6:6;从2009年起提高到4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24∶8∶8;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10元,2009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
2、对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从今年起,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各地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办法》,制定具体的劳务补助实施方案和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补助标准按每个服务农业人口每年补助1元计算,省、市县区按1: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
3、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16所。①国债项目12所。衡南县近尾洲镇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3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万元;,衡南县冠市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4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9万元;衡阳县三湖镇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8万元,国家资金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万元;衡阳县板市镇卫生院扩建,投资31万
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万元;衡东县大桥镇卫生院扩建,投资4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7万元;衡东县高湖镇卫生院扩建,投资49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4万元。蒸湘区长湖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7万元。蒸湘区雨母山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7万元。南岳区岳林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40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万元。南岳区龙凤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0万元,国家资金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0万元。石鼓区松木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0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5万元。石鼓区角山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55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0万元。②省投资项目4所,投资比例省级财政投资20万元/所,市级财政投资6万元/所,县级财政投资14万元/所。
4、村卫生室国债项目。祁东县58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给每个村卫生室3万元资金。
七、鼓励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今年,国家增加了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20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省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安排2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万元;各类上型号型水库治理今年安排6.5亿元。
1、水库治理项目。三年内,我市共有45处小一型水库治理列入了国家计划,平均补助225万元/处;共有91处小一型水库治理项目列入了省计划,补助标准40万元/处;小二型28座,每座补助15万元,五年内县自行治理的病险小二型水库有453座。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根据我市三年前的水利建设规划,今年国家、省安排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别为1020万元和80万元,共计1100万元,县级配套和农民自筹按国家、省级投资额度1∶1配套。今年我市中型灌区末级灌区维修项目,主要是:衡阳县牛形山灌区末级灌区,祁东县杨家台灌区末级灌区,衡山县新桥灌区末级灌区,耒阳市欧阳海灌区末级灌区;衡东县、衡南县、常宁市主要是小农水工程和小水源工程建设。
八、鼓励发展农村道路的政策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按照“村村互通、乡镇联网、城乡互动”的目标,配合新农村建设,对山区和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将在资金投入和补助上给予政策倾斜。我市凡纳入国家及湖南省规划的“畅通工程”项目,县乡道每公里按15万元补助,村道每公里按10万元补助,市级财政每公里平均按3000元进行补助,县市区财政每公里按1—2万元补助,不足部分由农民自筹。
九、鼓励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2008年开始实行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是指除按规定向自愿住校和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
2、“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农村学生从2007年春季开始免杂费,秋季全体享受免费教科书。城镇学生从2008年春季开始免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按在校寄生的1/3确定。
3、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城区学校的政策。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在城区中小学就读,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城区的暂住证、父母进城务工证明(有效劳务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服务区范围学校提出申请,经核查批准后,就近免试入读。凡符合就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各学校不得拒收。
十、其它方面的政策
1、户用沼气池建设。今年我市计划任务11000口,有10065口进入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国债项目资金850万元,补助标准800元/口;未列入国家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的,由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按800元/口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2、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2007年对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实行农业保险试点基础上,2008年增加油菜种植和奶牛养殖两个险种,同时适当扩大水稻种植保险的试点范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3、实施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20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对在我省境内的全国“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整车合法装载我省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的我省车辆在不属于全国“绿色通道”的我省其它收费公路上行驶,一律免收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来源:中国衡阳)
第四篇: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一、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
1、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13.5元。
2、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综合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76.9元。
3、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农户实行水稻良种补贴。补贴对象是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不得补给未种植水稻的土地承包户。补贴范围是按照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双季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5、国家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凡种植已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元。
6、保护耕地政策。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该基本农田弃耕前三年平均产值一至二倍收取荒芜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同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重新发包。
7、对耕地抛荒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追究所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责任;对连片抛荒10
亩以上的,追究所在地方乡镇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20亩以上的,追究主管副县市区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30亩以上的,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
8、实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年产粮食4亿斤以上的县进行奖励,以提高地方财力,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
二、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政策
1、生猪调出大县补贴。按该县生猪出栏数和外调数比例确定补贴金额,补贴到县市区。
2、能繁母猪补贴。2009年,国家财政增加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从50元/头提高到100元/头,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补助30%,市级补助10%,县级负担10%。
3、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1000元/头,费率6%,每头保费为60元。保费负担比例,国家财政补贴80%,即每头48元,养猪户负担20%,即每头12元。
4、禽流感扑杀补助。禽流感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扑杀补助标准为:鸡、鸭、鹅等禽类每只补助10元。对疫点扑杀补助国家、省、市、县按5∶3∶1∶1比例配套;对预警点扑杀补助省、市、县按5∶2∶3比例配套。
5、生猪疫病扑杀补助。对因患猪蓝耳病而扑杀的生猪补助实行国、省、市、县、养殖户五级按4∶2∶1∶1∶2的比例承担,补助标准为每头600元。
6、养殖小区补助。扶持新发展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小区,对经省立项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生态规模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一次性补助50万元以上。
三、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
1、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粮食、现金补助:我市从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根据林业部门的验收结果(达标)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资金210元(按每亩每年150公斤原粮,每公斤原粮1.4元折价计算),每亩每年退耕地现金补助20元。补助年限,退耕地还经济林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按8年计算,根据县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的合格面积兑现补助现金。凡2006年底前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从2007年起发放补助,2007年及以后到期的,从到期后的次年起发放补助。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国家一次性提供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50元,由各县级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使用,为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无偿提供种苗。
2、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每年每亩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公益林监测和管护情况验收、跨公益林区域营造生物放火林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每年每亩0.8元可用于林农委托县、乡林业部门组织的专职护林员的劳务费支出;每年每亩0.45元用于公益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等支出;每年每亩3.5元发放给林农个人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救治等支出。
四、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
重点补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油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渔业的生产机械化。
1、农机购置补贴对象。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业县市区,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补贴标准。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1号)规定,使用中央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4台,即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指县乡服务队,大型农机站)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三套(12台,即3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一户农民(渔民)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不超过6台、6台和1台。农业机械购置具体补贴标准: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耕作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种植机械,中央资金补贴30%,其中插秧机省级资金累加补贴30%;植保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收获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0%;排灌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粮食
干燥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畜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水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30%;小型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具体补贴机型的补贴额按全省统一公布的补贴目录执行。
五、移民后扶政策
1、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
2、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按每人每年补助600元的标准扶持。
3、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4、扶持方式:采取“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一个尽量”就是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两个可以”就是后扶资金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一部分资金直发、一部分资金搞项目两者结合的方式。扶持方式的确定要在研究移民村(组)实际情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六、鼓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国家财政补助标准40元/人.年;2008年起我省新农合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人.年,从2009年起提高到4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24∶8∶8;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10元,2009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
2、对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从今年起,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制定具体的劳务补助实施方案和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补助标准按每个服务农业人口每年补助1元计算,省、市县区按1: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
3、村卫生室国债项目。国家给每个村卫生室3万元资金。
七、鼓励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2008年开始实行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是指除按规定向自愿住校和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
2、“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对城镇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农村学生从2007年春季开始免杂费,秋季全体享受免费教科书。城镇学生从2008年春季开始免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按在校寄生的1/3确定。
3、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城区学校的政策。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在城区中小学就读,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城区的暂住证、父母进城务工证明(有效劳务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服务区范围学校提出申请,经核查批准后,就近免试入读。凡符合就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各学校不得拒收。
八、其它方面的政策
1、户用沼气池建设。进入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补助标准800元/口;未列入国家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的,由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按800元/口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2、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2007年对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实行农业保险试点基础上,2008年增加油菜种植和奶牛养殖两个险种,同时适当扩大水稻种植保险的试点范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3、实施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20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对在我省境内的全国“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整车合法装载我省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的我省车辆在不属于全国“绿色通道” 的我省其它收费公路上行驶,一律免收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
第五篇: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加强对国家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旗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7个苏木镇抽查了14个嘎查村,对125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先后听取了旗直有关部门及部分苏木镇情况的汇报;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7次,参加的市、旗、苏木镇人大代表121人,乡村干部50人,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建议做如下报告,供领导及
工作部门参考。
一、全旗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惠牧补贴资金逐年增加,2006年至2008年,**旗农牧民群众得到粮食直补,农资群众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良种补助,农村低保,农机具补贴和社会事业发展补贴等专项资金共计:5908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8016万元,区级资金7790万元,市级资金9992万元,旗级匹配资金3290万元。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款专用的原则;旗镇两级政府在惠农惠牧补贴资金的落实中,能够按上级政策要求组织落实和发放,确保了党和国家的惠农惠牧补贴政策落到了实处。
(一)惠民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使各项补助资金能够落到实处。为保证各项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旗财政、民政、农牧、林业等部门及农村合作银行、苏木镇政府、嘎查村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各项资金按照上级要求逐步落实到位,群众比较满意,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二)落实惠民资金制度比较健全。旗乡两级建立了完善的资金运行制度,基本做到了张榜公布到村,政策宣传到户,帐册编制到户,补贴通知到户,资金兑现到户。
(三)“一折通”兑现方式方便快捷。惠民资金发放形式较为简便,采用“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发放至农牧民手中,农牧民兑现惠民补贴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四)领导重视,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作。旗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惠民资金落实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严格执行政策。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惠民资金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一是有的苏木镇发放时间晚。资金由旗财政部门拨付各苏木镇,但个别苏木镇末能及时划拨到农牧民帐户。末能在春播之前发放到位,影响农牧民的备耕生产,有的农户因补贴款不到位,只好去贷款,增加生产成本;二是个别苏木镇违规扣留集资款。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苏木镇为了完成某项公益事业,通过苏木镇人代会及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方法筹集资金。但是在操作中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直接扣留,违背资金发放规定。三是个别苏木镇以不同理由滞留资金未能及时发放;四是个别镇惠民资金在邮政储蓄开户,由于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支取排队时间长,不能及时支取,群众意见很大。
(二)关于退耕还林、公益林、荒山造林补助资金。一是旗财政对2008年荒山造林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二是个别苏木镇对己到位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未能及时发放,有挤占挪用的现象,群众有意见;三是公益林补助资金发放难度大。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户的林地被确定为公益林是林业工作人员上报并代为签字的,农户本身并不知情,而按国家政策,确定为公益林后,规定年限内不能对树木进行采伐,公益林补助金远远低于采伐经济林所获经济收益,农户不接受。另外,有些公益林地块权属不清,四至不明,影响补助金的发放。此种情况在沙区较为突出。
(三)关于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部分镇嘎查村存在“拼户”现象。自2006年开始,当时部分嘎查村的运作模式是首先给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人员享受低保补贴,与国家规定的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整户推进要求不符。今年,低保金的发放将采取“一卡通”方式进行,“拼户”村低保金发放必将产生新的矛盾。
(四)良种补贴。2008年良种补贴采取直接发放种子的办法,存在着发放晚和种子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给群众造成损失。群众普遍要求良种补贴直接补贴现金,由农户自选自购良种。
(五)农机具补贴。此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群众意见较为突出。一是补贴指标少与农牧民农机购置需求悬殊较大。二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农牧民对申请补贴不知情,不清楚办事流程。到农牧局统一申报,费用高,不便民,真正想购机户未能申请到指标让个别倒卖指标的人钻了空子;三是据享受补贴的农牧民反映,对同一产品,部分经销商存在农牧民支付现金购买价格低,享受补贴购买价格高的现象。定点经销商店出售机型落后等问题。使惠民政策落实大打折扣;四是农机补贴与家电下乡末能发挥苏木镇政府的作用,使此项补贴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党和国家对农村惠民政策工作的重视,各项惠民补助资金的投入会与日俱增。这些惠民资金的落实情况,是农民关注的热点、焦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应该引起旗、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一)抓好宣传这一基础性工作。把宣传作为落实
惠民资金的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要通过制作惠民政策明白卡或惠民资金办事流程小册子等方式,将各种补贴资金的发放时间、标准、领取办法、补贴范围等向群众宣传,做到清楚明了,使用“一卡通”直接到户。
(二)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一是苏木镇在落实惠民补贴工作中,对补贴的依据、对象、标准、数额等要全部公开。二是要加大对村级发放
各项补贴的监督力度。解决公开程度不够,事后监督乏力问题。将纠偏查错的关口前移,凡惠民补贴的项目资金发放均应以村组为单位,进行上墙公布。苏木镇政府要运用政务公开网络等科技手段,提高公开的透明度,让农牧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充分发挥苏木镇政府的作用。对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专项不是所有群众都受益的惠民政策落实,要充分发挥苏木镇政府的作用,使国家的补贴政策落实的更合理。
(四)健立健全制度,加强对惠民资金落实的监督。惠民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涉及到民心、民意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要建立完善的各项工作制度,达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的目的。普惠惠民资金要建立规范的“一卡通”补助办法直接到户。同时要加大对惠民资金落实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一是强化组织监督。旗人民政府及相关监督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对各项惠民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强化民主监督。每个村都聘有2-3名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或人大代表作为惠民资金义务监督员,重点对镇村干部惠民资金发放到位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在旗监察局开通监督专线电话,苏木镇政府也要通过增设惠民补贴查询点和举报电话等方法,接受群众监督。
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应该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主要议事日程。通过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惠济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