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闵行法院2008至2010劳动争议白皮书
闵行区法院2008-2010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
近年来,伴随《劳动合同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下简称新法)的相继实施,暴露出部分企业用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情形,加之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社会劳资矛盾集中爆发并大量转化为诉讼纠纷,令法院的审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体而言,闵行区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呈现案件数量呈现高位递增态势,涉外来务工人员纠纷频发,制造、服务业成为劳动争议高发区和私营、中小型企业劳动争议发生率较高的现状。
一、劳动争议案件产生原因分析
1、劳资双方固有利益冲突明显
用人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思维与劳动者希望以最少劳动力获取最大劳动报酬这对矛盾的存在,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固有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一是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支出,不遵守法律法规,未按照相关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和待遇。二是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发生争议时双方各执一词,都以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理解主张权益。三是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提出不合理的用工要求,劳动者为不失业隐忍接受,导致劳资关系紧张,易产生纠纷。四是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经营管理过严,处罚失当等,要求争取权益。五是劳动者维权过度,隐瞒、虚构事实,意图通过诉讼从用人单位处多获取利益;
六、法律规定不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法条理解发生偏差,由此产生纠纷。
2、新法实施对收案数量变化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更为周全的保护,同时对用人单位应负义务作了更为严格和细化的规定。例如:除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形外,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这一新增规定使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上升。不少用人单位为规避新法的影响,赶在新法实施之前与劳动者终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引发大量劳资纠纷。这也使部分用人单位拖欠加班工资、未缴纳社保费等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易触发的潜在矛盾提前凸显,导致劳动争议在2008年上半年集中爆发。2008年5月,随着《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实施,仲裁申请时效由原来的60天延长为1年,带来相当数量的发生于2008年中后期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未在当年申请仲裁,致2008年下半年劳动争议收案数有所下降。但进入2009年后,面临发生于上述时间段案件的大量涌入,2009年、2010年上半年的劳动争议收案数与同期相比均创新高。
3、受金融危机波及引发劳资纠纷
由于区内存在较多劳动力密集型及低附加值型企业,这类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一旦经济形势出现调整,便会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在金融危机的波及下,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压力,不少企业为降低用工、运营成本而采取各种应对措施,部分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缩减经营规模,或改变经营方向,或搬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省市,部分企业因经营亏损无以为继而停产、倒闭、破产,由此出现大量裁员和劳动者失业。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拖薪、欠薪现象普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追索基本工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产生的矛盾纠纷日渐突出,直接引发了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的群体性纠纷。一些规模小的企业,当经营发生异动以致停产倒闭后,负责人甚至是一走了之,臵劳动者利益于不顾,此类案件缺席判决率高,执行难度更大。该院曾受理涉及同一家公司的50余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庭审中单位方均未到庭应诉,缺席判决后,单位也未履行义务,劳动者申请执行,单位亦不配合,最终法院依靠强制手段方才执结。
4、仲裁与诉讼门槛大大降低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标的大小,均只收10元诉讼费,简易程序审理、调解结案的仅收5元;劳动仲裁则分文不收。仲裁、诉讼门槛的降低对劳动者维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滥诉、恶意诉讼现象。此外,有些人以“诉讼零成本”为诱惑提出风险代理,甚至以代理劳动争议案件为主业,寻觅、挖掘适合诉讼的劳资纠纷,使本不突出的劳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直至成讼,从而将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代理作为其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是引发案件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二、用人单位:违法用工与管理失范
1、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在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因劳动报酬引发的纠纷数量居于首位。其中,又以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的纠纷最为多见。尽管有的案件系因劳动者对加班存在曲解而引起,有的劳动者因为对加班事实无法举证或举证不充分而无法得到支持,但大部分案件中,用人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拖欠或者少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情况。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超时工作时,未依法计算并支付相应加班工资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还有的用人单位利用行政部门批复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安排劳动者超长时间工作,而规避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调休的法定义务。
2、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但部分用人单位一味追求低人力成本,逃避缴费义务。此类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曾口头约定,由用人单位以支付现金方式作为补贴而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事后因单位未履行口头协议或者劳动者要求单位依法为其缴纳社保费而涉诉;二是用人单位以较低的缴费基数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要求按实际工资基数补缴;三是部分小型企业直接逃避法定义务,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发现后要求补缴。对用人单位而言,少缴或漏缴社会保险费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企业自身的权益亦有损害,一旦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将会因此支出更多费用。同时对社会而言,企业的少缴或漏缴行为使社会保险费的缺额进一步增大而影响其统筹使用。
3、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践中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仍时有发生,劳动者以此主张双倍工资的劳动争议约占15%。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如果系单位原因导致未签订合同的,则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如单位已尽到诚实磋商义务,而因不可抗力、意外情况或者劳动者无故拖延或拒绝签订等原因导致合同未签订,则单位无须支付双倍工资。我院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件:劳动者在单位担任执行经理,负责签订劳动合同事宜,后该劳动者以单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起诉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单位认为执行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签订劳动合同,其利用职务便利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供了通知书、照片等材料证明执行经理就是签订劳动合同事宜的负责人,召开员工大会时其还就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及要求向员工进行过宣讲。法院认为,劳动者担任执行经理之职,负责进行劳动合同的培训及签订事宜,其应当明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责任,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过错不应归因于单位一方,故未支持劳动者的诉讼请求。
4、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
通过审理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在对劳动合同的签订、保管等环节存在疏漏亦是产生纠纷的原因之一。例如,《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某单位为依法规范管理,与陈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半年后,陈某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起诉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单位拿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抗辩。庭审中,陈某申请对劳动合同上的签名进行笔迹鉴定,结果显示该合同上并非陈某签名,且单位亦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向陈某发放过劳动合同书的事实,故最终单位败诉。又如,某用人单位被劳动者起诉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单位抗辩认为双方签订过劳动合同,却无法拿出书面合同以证明该事实,尽管其又提供与其他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但在该案中显然不具证明作用,最后法院支持了劳动者的诉请。庭后,单位承认其确实在管理合同方面存在疏漏,部分劳动合同在单位搬迁时遗失。为避免类似案件发生,用人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措施,在发放空白劳动合同给劳动者签订时,可以让劳动者办理签收手续,以确认其收到该份书面合同,一旦发生争议,可以此为据,证明非因单位原因而未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加强对劳动合同的保管工作,可以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办理相应的备案手续。
5、劳动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事项。但实践中,一些私营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对工资的具体组成约定不明,甚至没有工资数额的约定。对于工作时间的安排(如固定的做六休一,或每周有固定的延时加班等情况),用人单位仅口头告知劳动者工资中含有加班费,但未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导致发生争议后,双方对工作时间、工资数额分歧较大,难以协商解决。例如,某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月工资2000元,每周做六休一,奖金另计”等事项。后双方因加班工资事宜发生争议,劳动者认为合同约定的仅是基本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而单位则认为合同约定的月工资即对应每周工作六天的劳动报酬。而双方亦未提供能够证明劳动者工资结构组成的其他证明材料。法院认为,双方在合同条款中对“加班工资”未予明确约定,单位亦无法证明其支付的工资数额中已经包含相应的加班工资,故应当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6、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未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劳动合同法》的新增规定。部分用人单位由于对新法不了解,认为合同到期终止不必支付经济补偿,由此引发纠纷。例如,张某在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在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要求与张某续签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双方对劳动合同中有关提成协议的相关内容无法达成共识,张某认为该协议约定的提成比例与原先相比有所下降,故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据此终止双方劳动关系。嗣后,张某起诉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法院认为,双方就续签劳动合同事宜未协商一致,协议约定提成比例实际亦未下降,劳动者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但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故判决支持张某主张经济补偿请求中的合理部分。
7、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但亦对其适用条件作了相关限制。尤其对用人单位而言,须严格适用法定解除的实体与程序条件,以避免承担违法解除的双倍赔偿责任或被判决恢复劳动关系。此类案件中,用人单位的违法解除行为主要集中在: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不充分、调动岗位未协商一致而强行解除、错误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尚处医疗期或“三期”内的职工等。此外,虽然法律对用人单位在具备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下,仅因解除前未征询工会意见的行为是否存在程序瑕疵未予明确,但从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依法行使单方解除权的角度看,用人单位在作出单方解除行为时,宜先征询工会意见,以确保解除程序上没有瑕疵。
8、制订规章制度程序存瑕疵
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这里的“合法”,不仅要求规章制度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还要求在规章制度制订过程中满足民主、公示等程序性要件。然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认为只要制订的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即可,而对于制订过程未给予充分重视。审判实例中,有的单位制订规章制度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也未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而仅由用人单位领导层讨论制定;有的虽然通过合法程序制定出台,但未能向劳动者一方有效送达或者公示;有的甚至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再事后补充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上述情形下,即使用人单位制订的规章制度内容合法规范,亦难以作为其处分劳动者违纪行为的依据。当劳动者不服单位处分而起诉时,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遭遇败诉的结果。究其原因,就在于用人单位未能对其制订规章制度的程序合法性予以有效证明,故其对违纪劳动者的处分即成为“无源之水”,无法在法律上得到支持。因此,用人单位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应充分重视程序合法性问题,从而切实维护好自身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9、利用劳务派遣规避用工责任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企业用工形式,《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部分用人单位却利用劳务派遣制度规避法定用工责任,由此导致纠纷。此类案件数量占劳动争议收案总数的10%左右,其中的违规行为主要有:⑴用人单位将原来的员工“包装”转换成劳务派遣工继续使用,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却不发生任何变化,以此逃避劳动法上的义务;⑵诱骗劳动者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欺瞒劳动者的劳务派遣身份;⑶劳务派遣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为少缴社会保险费而将劳动者推至劳务公司再作派遣;⑷用工单位随意退回劳动者,使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和就业质量下降,面临可能随时失去工作岗位的风险。一旦发生纠纷,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又相互推诿责任,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劳务派遣成为一部分单位降低用工成本,推卸责任的工具。
三、劳动者:诚信缺失与维权不当
1、伪造身份、学历证明应聘就业
部分劳动者为达到就业目的,以伪造身份、学历证明,虚构工作经历,或者借用、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等方式参加求职应聘,用人单位发现其不诚信行为后,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而引发争议。赵某应聘某大型外资企业财务岗位,为满足应聘条件,其在递交的个人简历中伪造学历及工作经历等内容,通过面试后,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并约定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中,企业发现赵某的工作表现难以与其个人简历相匹配,便对其学历及工作经历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赵某的实际学历及工作经历并未达到企业的招聘条件,故在试用期内与赵某解除劳动关系。赵某不服,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终未能得到支持。
2、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
为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新法实施前,一些用人单位大批下发劳动合同文本,有的劳动者签好后将合同交还给了单位,但有些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异议却故意拖延不签,不上交合同或者直接将空白合同交还给单位,然后据此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或是劳动者借与用人单位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协商之机,不断提出无理要求,不肯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上述因劳动者原因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不存在过错,劳动者以此主张双倍工资缺乏依据,难以得到支持。
3、采用罢工、围堵等不合法手段维权
曾受理过几批因劳动者未采取恰当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所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案件。纠纷的起因通常是一部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拖欠加班工资、不按承诺增加待遇、调岗调薪等不当行为心存不满,联合起来采取罢工、消极怠工或围堵厂区等手段给单位施压,用人单位则以严重违纪予以辞退,由此发生争议。发生罢工、停工、围堵事件的企业涉及物流、文具生产、电器电子制造等行业。劳动者维权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进行,这种非理性的争议解决方式加剧了双方的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对法律规定存在误解
劳动者误读《劳动合同法》规定,导致纠纷发生也占到一定比例。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既主张恢复劳动关系又要求单位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法院释明后仍不肯择一而诉,要求两份利益兼得。劳务派遣中,当劳动者被用工单位退还到劳务公司,劳动者要求恢复与用工单位劳动关系;劳动者仅以在相同岗位工作作为“同工”标准进而要求“同酬”,未考虑个体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差异因素;认为只要用人单位客观上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情形,劳动者便可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特殊劳动关系人员(退休返聘人员、协保人员等)在被用人单位辞退后要求获得经济补偿金;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为依据直接向法院主张赔偿金等等。
5、诉请缺乏理性思考,标的额盲目趋高
由于劳动争议案件不按诉讼标的收费,因此不少劳动者不切实际地提出多项诉讼请求并抬高请求数额。在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劳动者起诉要求单位方支付其数百万的工资及奖金等;而在另一起劳动合同纠纷中,劳动者提出30多项诉讼请求,其中主张的精神损失费金额就高达30万元。在劳动争议中提出如此高额的诉讼请求显然有悖于客观事实,不仅造成法院调解困难,同时也导致劳动者完全胜诉的比例越来越低。
为妥善处理劳动争议,闵行区法院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一是强化规范意识,源头落实劳动争议预防措施。用人单位应当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注重规范运作,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待遇,通过建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考核,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日常管理中,用人单位尤其应当对劳动合同在签订、履行、终止、解除等各个环节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因处臵不当而引发纠纷。用人单位的人事、法务专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当及时参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业务培训。同时,劳动行政部门应督促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工会联动协调推进矛盾化解。
工会可以协助用人单位办好职工集体福利,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等工作,对于用人单位不合理的做法,及时提出意见,要求纠正,防止纠纷升级。工会较劳动者具有更专业的判断能力和维权能力,更容易和企业交涉和谈判。对于企业合法合理,但劳动者不理解的做法,通过及时对劳动者进行解释说明,迅速调处化解纠纷隐患,以消除不必要的劳资纠纷。三是强化政府职能,及时遏制劳动争议萌发态势。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作用,是合理预防和妥善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加强行政监管力度,依法严惩违法用工。建议有关部门对设定不定时工时制的岗位进行严格审批,并不定期进行抽检,对未合理安排好劳动者休息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搭建协商沟通平台,妥善化解劳资纠纷。当出现可能引发群体性纠纷的苗头时,政府部门能够主动介入,在第一时间平息纷争,避免矛盾升级扩大。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缓解中小企业困境。对于受到金融危机及其后续效应影响较大的用人单位,从加强政府服务等角度研究对策,帮助其尽快摆脱经营困境。同时也要防止出现企业以降低劳动法门槛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协调好行政执法与诉讼程序的关系。建议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法院与行政部门可以加强协作,双措并举,为妥善化解纷争奠定基础。用好专项保障基金,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参照司法救助专项资金模式,当企业陷入困境确实无力支付劳动报酬时,发挥中小企业欠薪保障基金作用,代困难、破产企业垫付积欠的劳动者薪资。同时有关部门应当限制欠薪企业向其管理层支付高薪。
第二篇:闵行工商会
概况 2007年底,闵行区工商业联合会(简称“闵行区工商联”)机关有公务员10名,内设综合科、会员科两个科室。9个镇、3个社区(街道)和1个工业区均建立基层商会。区工商联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会员1228户。党组书记李正东,主席尹文明(兼),专职副主席李正东、马建国、张忠良,兼职副主席张俊明、黄炉海、潘玉明、陆兴官、李绥、董增平、吴恩福、辛春华、陈晓东。常委49人,执委104人。(史红伟)
参政议政 2007年,区工商联的常委、执委和企业会员中,有市人大代表2名,市政协委员3名,区人大代表7名,区政协委员30人(包括其他界别推荐)。区工商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服务的建议》的团体提案及区工商联调研员潘家增《关于切实精简会议》和区工商联兼职副主席辛春华《关于建立闵行区人才基金》两份个人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占全区优秀提案总数的138%。(史红伟)
调查研究(1)区工商联《促进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情况调查》、《上规模民营企业情况调查》获上海市工商联调研工作二等奖。(2)《闵行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得到区委充分肯定,被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评为创新创效奖。(3)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李梦麟走访了绿亮电动车有限公司、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九星实业公司、东富龙科技有限公司、常华光纤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听取企业发展的情况汇报,并向广大民营企业职工表示慰问。(4)上海市工商联副会长金亮、经济部部长樊天平等一行赴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和洋帆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5)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正东、调研员姚金泉、潘家增等一行赴江川地区就基层商会如何发挥作用开展调研。(6)上海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念政等一行四人来闵行区七宝商会就如何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开展调研,听取部分基层商会意见。(7)区工商联关于《闵行区中小企业服务比较研究》获得中共上海市委统战调研和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史红伟)
重要会议、活动(1)闵行区工商联、闵行区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举办“献爱心、送温暖、促和谐”主题年会。会上有56家企业和个人向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光彩资金1536万元。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分会捐赠100万元设立光彩助学基金。捐赠20万元帮助100户困难家庭。(2)区工商联召开四届一次常委会。审议并通过尹文明会长所作的区工商联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征求了有关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的意见。(3)区工商联召开四届三次执委会。会议选举马建国同志为闵行区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常委、副主席。决定免去潘家增同志闵行区工商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委、秘书长、副会长职务。同时选举盛明其同志替补为区工商联常委,徐文忠、程建社两名同志增补为区工商联常委,连国宏、王云等七人增补为区工商联执委,会议审议并通过闵行区工商联2007年工作总结、2008年工作打算以及会费收支情况的报告。(4)4—10月,分五批组织会员企业家60人次赴广东、福建、江苏、辽宁、广西等地考察投资环境。(史红伟)
基层商会建设 根据区委办(2007)6号文件精神,全区13家基层商会按时进行换届选举,至7月底,13家基层商会全部按要求完成换届工作。换届后基层商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商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商会会员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商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
2007年闵行区基层商会情况表
名称成立时间会员企业数联系地址
龙柏街道商会20010363航西路1号
江川路街道商会20010365新闵路528号
古美路街道商会20000361古龙路1125号
浦江镇商会19955125联航路1515号
吴泾镇商会19990342虹梅南路5201号
梅陇镇商会200003104虹梅南路1755号
七宝镇商会19981284吴宝路8号
虹桥镇商会200003103莲花路2251号
(续表)
名称成立时间会员企业数联系地址
莘庄镇商会199808102七莘路889号2号楼
莘庄工业区商会200003138金都路3688号
颛桥镇商会19980895颛兴路185号
华漕镇商会199708177闵北路88弄30号
马桥镇商会20000369北松路2188号
(史红伟)
学习培训(1)区工商联与区委组织部、区社会主义学院、区综合工作党委、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为期4天的闵行区第三期民营企业家研修班。40多位工商联执、常委参加研修班。区长陈靖、金融界专家、知名企业家为学员作专题报告,并安排企业家赴台州学习考察企业文化建设。(2)区工商联推荐2位常委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专题学习班,先后安排11位民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举办的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研修班。(史红伟)
光彩事业(1)由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出资30万元的云南腾冲县蒲川乡灰仓闵行希望小学6月22日奠基。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李梦麟参加奠基仪式。(2)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出资25万元在红军长征路上援建一所红军希望小学。(3)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出资147万元购置了海南水果慰问驻闵部队和全区敬老院老人。(4)区光彩事业促进会为配合全市“光彩活动日”活动,向全区200名家庭困难中学生捐赠助学金20万元。(5)为帮助安徽受灾地区尽早重建家园,闵行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积极响应红十字会的号召,向安徽受灾地区捐赠5万元。(史红伟)
表彰先进(1)区工商联陈晓东、朱涟、张东方、杨桂生4名企业家荣获第二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区工商联兼职副主席陈晓东、吴恩福,执委李芳英被评为2005—2006上海市劳动模范;工商联兼职副主席辛春华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民营女企业家;工商联常委金红被评为上海市侨界“创业之星”和区“十佳职业女性”。(3)闵行区光彩事业促进会被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评为上海市光彩事业优秀组织奖,尹文明同志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光彩之星”。
(史红伟)
上海市闵行区工商业联合会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联系人(1)联系人(2)直线 上海市沪闵路6555号 201100 +86-021-5413 1852 +86-021-5413 1852 潘家增 先生 秘书长
+86-021-5413 1852
第三篇: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2011年12月)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
2011/12/20
(2005年1月-2011年6月)
作为起步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集聚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争议纠纷相对较多。2004年,深圳两级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296件,相比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正式实施时的91件,增长了135倍。面对迅速增长的案件数量,全市法院不断加强劳动争议审判改革,市中院于2005年4月成立了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专业化的劳动争议审判庭。2008年,罗湖和福田区法院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庭。与此同时,劳动争议审判的力量配置不断加强,截至2011年6月,全市法院(含派出法庭)共有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官165名。长期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紧扣司法为民工作宗旨,依法公正高效审结了大批劳动争议案件,为规范企业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市中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集体一等功,并于200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一、劳动争议案件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案件基本情况
1、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
2005年至2011年6月份,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70554宗,其中,2005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3480宗,2006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7361件,同比上升28.79%; 2007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5790宗,同比下降9.05%; 2008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42815宗,同比上升171.15%;2009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37284宗,同比下降12.92%;2010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32051宗,同比下降14.04%,2011年上半年新收劳动争议案件11773件,同比下降22.10%。
2005年至2011年6月份,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含旧存,下同)劳动争议案件170153宗,其中,2005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2875宗,2006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7258件,同比上升34.04%; 2007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6151宗,同比下降6.41%; 2008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1043宗,同比上升154.12%;2009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4211宗,同比下降16.65%;2010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7952宗,同比上升10.94%,2011年上半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0663件,同比下降29.73%(详见图表一、二、三)。
2、全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结案情况。2005年至2011年6月份,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72559宗,其中,2005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214宗,2006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559件,同比上升10.73%; 2007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227宗,同比上升46.87%;2008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0686宗,同比上升295.75%;2009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3539宗,同比下降34.55%;2010年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9981宗,同比下降47.58%。2011年1-6月份调解劳动争议案件6353件,同比上升26.71%(详见图表四、五)。
(二)案件主要特点
1、案件数量受经济发展影响而波动但仍处于高位运行。从2005年至2007年,全市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基本上变化不大,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基层法院受理的一审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式增长,达到35811宗的高峰,2009年之后又陡然下降,但仍远超2007年的受理数量。市中院受理的二审案件情况大体与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特点相同,只是因为二审上诉程序滞后的原因,二审案件数量在2009年达到顶峰,2010年新收的二审案件又有所下降(详见图表三)。
2、特别程序案件数量相对平稳。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市中院开始受理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案件,此类特别程序案件一直参照适用民事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截至2011年6月,中院共受理撤裁案件1911宗。其中2008年257件,2009年678件,2010年667件,2011年1-6月受理309件。2009年后新收案件趋向稳定。(详见图表六)。
3、主要诉求为追索劳动报酬但呈现多样化趋势。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诉求。但随着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出现了一些新的诉讼请求,如赔偿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竞业禁止、要求出具离职证明等诉求,单个案件的诉求也有所增加,通常会包含三到五项诉讼请求。
4、涉及多人的群体性案件明显下降,单一个体的劳动争议案件相对增多。2006年平均每起群体性案件涉及的人数为4.13人,2007年平均每起案件为3.86人,2008年平均每起案件为3.63人,2009年平均每起案件为1.89人,2010年平均每起案件为1.56人。
二、加强劳动争议审判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心系群众,积极维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为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市中院协同各区法院,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周期较长、劳动者诉讼能力较弱、举证困难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1、建立绿色通道,畅通维权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宽(时效从宽)、二不(不预交受理费、不预交执行费)、三快(快立、快审、快执)”的运行机制,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的“绿色通道”,在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在立案、排期、移送、执行等各个环节确保劳动争议案件优先处理,简化审判程序,加快案件流转,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尽快得到保护。
2、实施司法救助,彰显人文关怀。对劳动者减免诉讼费,实行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免提供财产担保;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证据规则,对劳动者举证期限酌情从宽,增强庭审程序的公平性;加强诉讼指引和判后答疑,确保劳动者能够公平诉讼,依法维权。
3、采取便民措施,凸显服务意识。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实行灵活多样的立案、审理方式,实行节假日立案、预约立案、异地立案、假日法庭、夜间法庭等形式,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
4、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法律观念。全市两级法院每年定期组织劳动争议审判法官深入到厂区、社区、用人单位,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累计共180余场,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形式,完善管理机制,指导劳动者正确理解劳动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深挖潜力,多措并举,加大结案工作力度
面对案多人少、维稳压力巨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为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尽快实现,全市法院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
受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我市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停产,加上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当年各区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其中宝安区法院新收的劳动争议案件为19457宗,同比增长458.63%;龙岗区法院新收的劳动争议案件为10271宗,同比增长207.24%,结案工作压力巨大。但宝安区法院2008年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含旧存)19399宗,同比增长460.34%;龙岗区法院审结(含旧存)10148宗,同比增长197.25%。当年全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因上诉程序的滞后性,市中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在2009年才出现大幅增长,新收14191宗,同比增长110.33%。为应对案件迅猛增长的形势,市中院通过提高法官办案任务指标、开展办案竞赛活动,最终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1755宗,同比增长119.72%。
(三)规范管理,落实制度,确保审判质量
为从根本上保证案件审理质量与效率的统一,两级法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与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的协调沟通,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1、改革法律文书,提高审判效率。因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具有案情清晰、法律关系简单的特点,为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市中院对部分劳动争议案件的二审裁判文书进行改革,对基本事实无争议的案件,在法律文书中减少了原审查明、原审判决、上诉理由、上诉答辩等部分,除了当事人信息之外,只列明二审查明的新的事实和判决主文,极大地提高审判效率。此外,市中院对少部分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终局裁决等事实清楚、争议焦点集中在法律适用或责任承担方面的案件进行书面审理,加大案件繁简分流力度,简化部分案件审理程序,缩短处理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审判效率。
2、统一裁判思路,实现标准办案。为有效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克服“同案不同判”现象,市中院于2006年开始推行标准化办案工作,并于同年制定下发了专门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的规范化办案指导意见,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一、二审庭审规范和调查规范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规范性文件繁多、不易掌握的情况,2007年编印了《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手册》,2009年又编印了《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手册
(二)》,将劳动争议常用规范汇编,方便两级法院在案件审理中使用;2008年起,市中院相继起草制定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程序性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审理工伤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审理人事争议案件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等,统一了全市法院就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已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劳动争议案件类型的规范化办案指导意见体系。
3、加强指导监督,提高业务水平。市中院通过审判工作会议、业务研讨会、审判工作例会、审判长联席会议等方式,坚持以会代训,通报二审案件的发改原因、存在问题,就疑难问题进行共同研讨,统一两级法院认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印发《劳动争议审判通讯》,推广经典案例判决,建立和强化合议庭对口联系区院制度,对基层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工作及时给予业务指导;创新案件质量评查方式,组织基层法院对二审发改案件进行双向评查,增强评查的科学性。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更好地统一了办案标准,提高了全市法院法官的业务水平,审判质量稳步提高,二审发改率逐年下降。
4、有效沟通协调,统一裁审标准。全市法院高度重视与劳动仲裁机构的沟通协调,建立了信息共享与共同协调机制,对在诉讼阶段被撤销、改变裁决标准的劳动争议案件,及时与劳动仲裁机构沟通协调,统一认识,加强裁审业务衔接和标准统一;遇有重大、疑难案件,及时与劳动仲裁机构协调解决,使大量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妥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进入诉讼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每年组织召开全市两级法院劳动争议审判部门与劳动仲裁机构劳动争议案件实务座谈会,针对我市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形成统一的处理意见,进一步促进裁审标准的统一。
5、确保责任落实,妥处判后答疑。因为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甚至存在误解,少数案件的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支持之后,就认为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判决不公,因此向法院或有关部门投诉、信访。为妥善处理涉诉信访案件,全市法院认真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对涉诉信访案件进行跟踪登记,并由案件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对当事人进行判后释法,从证据认定到法律适用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说明,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切实减少当事人信访投诉和再审申请。
(四)创新机制,主动作为,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为有效疏导不断增长的劳动争议案件,促进劳动争议纠纷的和谐化解,市中院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从2006年初开始探索劳动争议案件大调解格局建设,先期试点工作确定在劳务工集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较多的宝安区开展。通过深入走访宝安区各街道办事处,积极推动各街道劳动管理站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起了法院诉讼和人民调解的诉调对接机制。自2006年5月到2007年3月,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调处劳动争议纠纷7475件,调解结案6319件,调解成功率达84.6%,涉案人数24606人,解决争议金额约4460万。2007年4月,深圳市委召开全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宝安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的工作经验。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市中院决定由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牵头,将联调方式从劳动争议纠纷领域延伸到其他纠纷多发领域,正式推动构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2007年11月,深圳市委专门出台《关于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
在市中院的指导监督下,各区法院结合实际,建立了各有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宝安法院于2008年与宝安区劳动行政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积极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2009年1-10月,宝安区重大劳资纠纷比上一同期下降了80.9%;辖区内发生企业欠薪逃逸事件比上一同期下降了72.15%。罗湖区法院劳动争议审判机构与该区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局通过大力推行劳动争议诉前联调,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成功调解解决劳动争议案件1609件,涉及标的609.89万元。龙岗区法院坪地法庭在辖区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整合街道各方面力量,成立了街道诉求服务中心,形成了各部门共同参加、法庭指导确认的联动调解新机制,其经验先后得以向全国、全省法院推广。
为更好更快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2011年以来,市中院部署全市法院开展审前调解改革,即在开庭之前,由专门负责调解的法官组织案件当事人进行调解。各区法院还试行了司法确认制度,即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所签订的和解协议或者双方自行签订的和解协议进行司法审查,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和解协议,由人民法院出具法律文书予以确认,有力地推动了大调解工作的深入发展。
(五)积极调研,建言献策,更好地服务大局
在抓好司法办案的同时,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审判工作机制的改革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市中院先后受市委政法委委托,参与大调解工作调研,撰写了有关调研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了参考;受市人大委托,对我市法院贯彻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条例》的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的报告》;受省高院委托,就简易程序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代为草拟《简易程序审理有关问题的司法解释(建议稿)》。此外,还积极参与省高院和省劳动仲裁委《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调研和制定工作,受市有关部门委托,就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等调研报告,与劳动行政等部门联合召开劳动者权益保护形势分析会,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发展转型与司法政策的调整将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持续增长
(一)“三来一补”企业改制可能会引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再次增长。因为历史原因,深圳有相当数量的“三来一补”企业,根据市政府的有关精神,“三来一补”企业正在进行公司制改造,即注销原加工企业,成立新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改制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部分员工要求买断工龄的问题,即员工要求“三来一补”企业在注销时向其支付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出现类似大量的以获取经济补偿金为目的的劳动争议,势必会影响“三来一补”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
(二)部分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潜在的劳动争议危机。从目前法院受理的个案可以看出,深圳市的第三产业,如餐饮服务业、运输业、桑拿按摩及建筑行业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签书面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或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超时加班、不发放加班工资或不足额发放加班工资等问题,且上述行业多集中在盐田、罗湖、福田、南山四个区。另外,我市机关后勤服务外包以及事业单位改制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如机关服务外包后,对原有人员劳动关系的清理、补偿等问题,事业单位改制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问题等,应引起重视。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的公布实施,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可能增多。该司法解释除了对部分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之外,还明确规定因未缴社会保险导致损失、企业内部改制、非法用工、企业内退人员用工等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新类型劳动争议案件可能随之增多。
四、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劳动争议预防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和劳动者学法守法以及依法维权的意识。对守法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违法企业和违法维权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建立违法企业的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监察力度。
加强源头治理。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缴纳等问题要进行定期检查,特别要对特区扩容导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排除隐患,及时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合法用工,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要针对前述极易产生劳动争议风险的行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科学研判,及早应对,采取预防性措施,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加强法律援助力度。在市总工会现有法律援助制度的基础上,尝试设立专门的劳动争议法律服务机构,免费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降低劳动者维权的成本,消除违法代理的市场,同时也应加强对非法代理活动的查处力度,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劳动者委托合法的代理人,以规范和清理劳动争议服务市场。
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建议由市总工会、劳动行政部门和街道对企业内部的工会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通过发挥企业内部工会的作用,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在劳动关系建立时,由工会指导和帮助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合同的签约率和履约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由工会代表员工推行工资协商、职工代表大会等各项制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在劳资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由工会组织劳动争议调解,防止矛盾升级。
(二)完善劳动争议审判机制
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畅通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的“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标准化办案”工程,统一裁判标准,简化争议处理程序,深化裁判文书改革,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裁判文书样式;积极探索建立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质量与效果评估标准体系,完善案件的抽查、评查制度及审判质量定期分析通报制度,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质量不断提高。
完善“大调解”机制。重点是进一步完善“诉前联调”机制及诉调对接平台,结合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出的协助调解人制度、委托调解制度、和解协调人制度等,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的资源与力量,使劳动争议纠纷的解决更加多样化、快捷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加强业务沟通协调。两级法院要与劳动争议仲裁机关定期就劳动争议案件审判中的疑难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对策,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指导意见;要针对新情况,加强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司法行政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制定对策措施,提高全社会防患、化解、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水平和能力。
(三)改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当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程序繁琐、环节过多、周期过长的弊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严重影响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改革是势在必行。建议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纳入深圳市重大的改革项目,充分发挥深圳改革试验区的优势,探索建立“仲裁为主、诉讼为辅、诉前联调”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
第四篇:劳动争议仲裁后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后向法院起诉,怎样写起诉状?
劳动争议经仲裁委裁决后,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途径最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站劳动律师成功代理了一百多起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现就怎样撰写劳动仲裁后的起诉状提出权威意见,以供参考。
第一、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劳动者一方当事人,起诉状需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经常居住地地址和联系电话。单位当事人方应写明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名字和职务公司的注册地、经常办公地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居住地和经常办公地的地址信息需无误且提供准确的电话联系方式。
第二、写明案由:劳动争议纠纷。
第三、写明诉讼请求。这部分是比较关键的,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自己书写诉状去法院立案的当事人经常会因为这部分内容和措辞有瑕疵而反复修改,迟迟不能立案。比较规范的写法应当如下:
1、分条列举,准确并简要地表达自己想诉求的内容;
2、不能用“撤销”“纠正”“改判”等字眼。因为其中一方当事人起诉的时候,按常理该仲裁裁决还未生效,只有生效的裁决才能“撤销”;起诉只是当事人不服仲裁委裁决的表现,并不能说明裁决书的内容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用“纠正”;“改判”用于二审法院或者重审法院改判原审法院的判决书时使用的。
一般情况下,单位一方作为原告,如果不愿支付仲裁裁决的款项,可以写“请求法院判决原告不支付被告*****若干元”;劳动者一方作为原告,可以写“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若干元”。
3、涉及到多项不支付(单位一方)或者申请支付(劳动者一方)的款项的,在所有款项列举完之后,写明“以上共计*****元。”。
第四、事实和理由部分。
事实和理由部分,针对性地写明自己提出上述诉讼请求的原因即可。第五、礼貌结语。此致 某人民法院。
第六、落款。对于落款部分,劳动者一方起诉的,落款要一定要亲自签名;单位一方起诉的,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的公章。
第五篇: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名单
企业名称
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ABB高压电机有限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
限公司
巴斯夫化学建材沃凯化成工业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
司上海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富士施乐(中国)上轮(集团)双钱载重轮胎公司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上海ABB电机有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上海伊利爱贝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
统有限公司安思特管道系统工程(上海)有
限公司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圣戈班磨料磨具(上海)有限公
司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
公司上海佳联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
投资方香港法国
企业性质独资合资独资独资独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独资合资
行业类型化工机电化工化工化工机电机电轻工化工机电机电轻工轻工机电轻工食品机电轻工服装轻工联系电话637
开业时间1996--2005--2001--1988--2002--2002--2000--2005--1987--2004--1995--1987--2001-1-11995-12-251999-6-11984-1-11995-12-71984-1-11984-1-11984-4-10
比 合利时资美国法国法国香港美国行业类型建
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
企业名称申联建筑装饰工程
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6430095061******382324085******82408442054723***6430695864626*********68643007
43经营范围
罐用密封胶/包装用涂料高压电机设计/制造
车用轮胎混凝土和砂浆用外加剂
塑料色料高压开关设计/生产汽车工业用电器/电子产品复印机耗材销售服务
子午线轮胎
中压开关柜和真空断路器产
品
电动机生产及销售复印机/数码多功能机及其配
套消耗材料各种花色冰淇淋、冷冻食品及
其他食品
汽车雨刮器
工业管道设计、加工和售后服
务百事公司系列饮料及国产饮
料精密陶瓷模具、普通磨料各种高功能塑料制品各类服装、巾类产品及床上用
品
锌合金玩具
企业性质香 港合投资方
开业时间198
4经营范围承包建筑装饰工程
上海闵行联合发展
有限公司上海联合电子工程
有限公司贺德克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华高针织有限
公司上海航空印刷有限
公司上海申美饮料食品
有限公司上海联汉合纤有限
公司上海光华爱而美特仪器有限公司
香港香港德国美国美国美国香港德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美国美国
艺康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庆华非金属材
料有限公司兴利五金制品有限
公司上海施乐复印机有
限公司上海英格索兰压缩
机有限公司
上海玛格丽雅高级 日针织时装有限公司本上海麦斯特建材有
限公司
日本
美
上海强生有限公司
国上海娜丽丝化妆品
有限公司
日本
资合资合资独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
筑-9-
31985投
-2-1资
1985轻
-8-2工
71986机
-10-电
1986纺
-11-织
61986印
-12-刷
11食1987品-2-6化1987工-3-9
1987仪
-3-1器
1987轻
-3-1工
1987轻
-5-2工
6轻1987工-8-6
1987轻
-11-工
1987机
-12-电
1987服
-12-装
31建1988材-1-8医1988药-2-5轻1988工-3-************9864300*********316430******
土地开发;房产经营;项目投资;项目咨询;进出口业务;仓储运输及保税仓库;物资供应;生活服务等多种经营
承接室内电子工程
过滤器、储能器、电磁铁和液压阀
袜类产品及其他针织品
航空机票、运输单据印刷
可口可乐系列饮料食品
各类涤纶综丝产品
电磁流量计等
各类工业清洁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防粘涂层铝质炊具等
复印机及零部件
固定和移动式螺杆压缩机
手工编织的高档针织时装
混凝土添加剂
护创膏和保健、卫生材料
粉饼、膏霜类化妆品
上海锦得不锈钢制
品有限公司上海联合羊绒衫针织品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香合港资
香合港资
216
43轻1988
01
5工-4-1
1988643服
-4-1026装
671投资
方
企业性质
行业类型
开业时间
厨房设备等不锈钢制品
羊绒衫、兔毛衫等针织品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
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神明电机有限公司上海大伟力鞋业有限公司上海施格兰酿酒有限公司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制衣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裕宝酒店设备有限
公司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申丰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环球分子筛有限公司上海华昌纱线厂有限公司上海东亚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奥丽恩印花有限公司上海金宝兴制线有限公司上海国成塑料有限公司
美国合资医药日本合资机电
1988-6-8
1988-6-8
日本合资机电1988-6-
2泰国合资轻工1988-7-2
9加拿大
合资食品
1988-8-11988-8-
301988-9-
131988-10-231988-10-291988-12-231988-12-301989-2-1
1989-3-2
美国合资机电香港合资服装香港合资轻工美国合资医药香港合资食品美国合资化工香港合资纺织新加坡
合资食品
日本独资轻工1989-3-1
6香港独资纺织1989-3-1
8泰国合资化工
1989-4-7
上海MWB互感器有限公司德国合资机电1989-7-2
2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美国合资医药
1988-2-
5上海世界联合服装有限公司日本合资服装1989-8-2
联系电话******************************22
经营范围西药制剂
电梯、自动扶梯生产、安
装微动开关等电子元器件
运动鞋
威士忌、香槟等外国酒类
加工
电站控制系统各类服装酒店厨房设备血液疫苗制品、血液诊断
剂巧克力为主的各类食品各种类型的分子筛涤纶纱线为主的缝纫线
各类饼干食品针、梭织品的印花加工涤纶缝纫线及其他线、带塑料百页窗帘和卷帘互感器、套管、电容器等婴儿健康护理产品
各类羊毛衫
上海华都国际集装箱有限公
司
企业名称
上海冠盛饰品有限公司上海兆明蜡品有限公司上海飞龙纺织有限公司上海第一精工模塑有限公司
日本合资机电1989-10-24投资方香港美国香港日本英国日本香港泰国台湾日本日本瑞士法国美国台湾日本日本香港韩国日本投资方
企业性质独资独资独资独资合资合资独资独资独资合资独资合资合资独资合资独资独资合资合资合资企业性质
行业类型
开业时间
6435699
1集装箱及其零件
上海中西斯米克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格力高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福华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国成石化有限公司上海天星标牌有限公司上海日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妮姬时装有限公司上海苏尔寿工程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
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新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西部装饰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上海新华昌纱线厂有限公司上海凯捷时装有限公司上海蓝波高电压技术设备有限
公司
企业名称
联系电话
轻工1989-10-643038
2888
轻工1990-6-2646390
090
纺织1990-10-643020
2660
机电1991-3-264303
4670
医药1991-4-2643049
216
食品1991-5-1643034
3轻工1991-5-2643018
718
化工1991-6-1643078
200
轻工1991-7-1576024
2机电643000
1991-8-1
服装1991-9-2643077
070
机电1991-12-643068
168
机电1991-12-0000
医药1992-1-2646350
010
机电62123
51992-2-1
轻工643095
1992-3-2
轻工643020
1992-5-8
纺织1992-6-1643002
280
服装1992-6-1643092
692
机电1992-6-2643047
389
开业时间
联系电话
经营范围模造珍珠及饰品艺术蜡制品各类化纤混纺色纱精密模具和塑料零部件家庭卫生药、具和农药
制剂饼干和巧克力小食品橱窗展示模特儿PVC胶布、胶皮金属徽章、奖牌、标牌
电动工具等以泳装为主的各种高级
服装迷宫式压缩机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医疗器材和健康护理品
电子镇流器等五金、塑料装饰件各类拉链成品涤纶纱线为主的缝纫线各类服装及其配套服饰高压电压试验电源
行业类型
经营范围
司上海斯林百兰软家具有限公
司上海昌兴橡塑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名和电器元件有限公司上海胜家缝纫机有限公司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上海诺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鸿耀高级家具室内装饰
品有限公司上海吉纺美联针织时装有限
公司上海富尔佳复合材料有限公
司上海三信液压有限公司博朗(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不凡帝糖果有限公司上海科隆光华仪器有限公司可口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
司格雷斯(中国)有限公司欧诺法装饰材料(上海)有
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上海博格曼有限公司
国英国香港日本荷兰香港美国瑞士香港日本香港香港德国
资合资独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合资独资
材轻工轻工轻工轻工机电轻工食品轻工服装轻工机电轻工食品仪器食品化工化工机电机电
卢 合森堡资瑞士美国美国
合资独资独资
新 合加坡资法国德国投资方
独资独资企业性质
1992-6-301992-10-61992-10-71992-12-241993-2-111993-3-221993-5-71993-6-81993-9-101993-11-21993-12-201993-12-251994-2-211994-3-291994-6-21995-8-281994-8-191994-11-101994-11-301994-12-******************4******0*********50
建筑防水、嵌缝、密封材料
弹簧床、床垫等
录音机、录象机用的橡胶、塑料
零件磁性塑料件和精密轴承等马达
零部件各类缝纫设备及零部件轴承、轴承零件、轴承半成品等洗衣粉、洗衣液及其他清洁产品阿华田、麦精及其副产品、麦芽
饮料高级沙发、高级办公家具及室内
装饰品
毛、晴及各类纤维服装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制品液压设备及液压元件产品电动剃须刀、电吹风及其他家用
小型电器各类糖果(包括胶姆糖)及其半
成品和原料
流量仪器从事饮料工业投资罐装和瓶装密封胶PVC胶布、胶皮
泵类产品工业密封装置
开业时间
上海新航空服饰有限公司香港合资服装1994-12-30
上海埃恩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美国合资电子1995-1-
1企业名称
行业类型
联系电话***7
经营范围航空服饰各类离子激光器
公司上海祥浩印务有限公司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闵行
工厂
日本合资轻工日本合资轻工美国合资轻工
美铝(上海)铝业有限公司美国合资轻工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
司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
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圣戈班安全玻璃(上海)有限
公司威廉臣配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倍福来鞋业有限公司亨斯迈聚氨酯(中国)有限公
司金宝医疗器材(上海)有限公
司
美国独资食品德国合资轻工法国合资轻工美国合资制药法国独资机电爱尔兰
独资食品
泰国合资服装美国合资化工瑞士独资医药
646347
1995-2-
570
1995-3-2643081
900
646325
1995-5-5
643017
1995-8-
330
1995-8-2643021
8801995-8-3643016
0441995-11-64628830291995-12-64308113231995-12-64626527501995-12-64633128501996-3-2643066
6991996-3-2646268
9681997-6-2646207
000
液体蚊香芯棒装订各种票证洗发型化妆品等铝箔等产品
可口可乐饮料主剂、浓缩液
等焊接盖、海绵头、塑料包装
瓶盖
小型断路器、开关
泰诺系列药各种汽车玻璃和安全玻璃
焦糖着色剂运动鞋聚氨酯产品医疗器材、健康护理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