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级文明学校自查报告
文明学校创建自查报告
金平县金水河中学
一、学校概况
金水河中学是金平县最年轻的一所新建乡级中学,附设一所完小。学校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距金水河口岸6公里。覆盖6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9699人。
学校始建于1995年3月,占地面积102亩,有勤工俭学基地38亩,种有500多株橡胶和12类水果,勤工俭学年收入近10万元。是目前全县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校舍建筑面积5465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996人,专任教师56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建校以来,学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经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荣获省、州、县 “文明学校”、“示范学校”、“青年文明校园”、“安全文明社区”、“教研先进集体”、“开展校园经济活动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任命为“勤工俭学生产示范”学校。
目前,我校的 “国门学校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现建成并投入使用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住宿楼、厕所、沐浴室各一幢,新增建筑面积5115平方米,各实验室等设备的配备也基本到位,这些设施极大地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几年来,我校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 国”的精神为指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重点,以安全文明校园和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外树形像、内抓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全国教育会议精神,遵循“全面发展,特色办学”的方针,全体教职工以从未有过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加强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
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制定并逐步完善校长职责、教务处职责、政教处职责、总务处职责、办公室职责、班主任职责、教师岗位职责;不断完善值周交接会议制度、行政人员值周制度、教师值周请假制度、各处室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科研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车辆停放制度、进出校园管理制度、学生奖惩等制度。制度的制订和严格执行使学校基本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使学校工作向制度化迈进。
三、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学校办学方向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本校多年来对校风建设作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我校建立了在党支部领导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下设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分别对校长负责。
同时明确各线工作职责:
(1)各处室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不分家。(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工作敢抓敢管,真抓实干。
(3)加强领导成员的出勤管理,上班时间不进行任何娱乐消遣性活动。
(4)每周末班子集中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发挥集体智慧。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激励全校教师,增强凝聚力。(二)抓教师队伍建设
教风的关键是师德,建设好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奋发向上、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校风建设的中心。
在抓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1)抓政治、业务学习。
几年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教育发展纲要”、“教师法”、“新课程标准”及“普法有关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每次继续教育培训,我校都十分重视,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组织、按时完成。(2)严守师德规范。
制定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和师德规范,热爱并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后进生、严禁体罚学生。做好教学“六不让、七比七看”。教师要模范遵守纪律,语言文雅,态度和蔼,把全校教师扭成一股绳,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校教师普遍有一股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劲头。身为金水河中学的教师有一种光荣感和紧迫感,因此,教师想取得好成绩,只有不断钻研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四、德育首位
几年来,我校在科学发展观和“以德治校”的精神指导下,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和帮助下,德育工作有了很大变化。为保证“行为规范”教育的落实,我们首先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制订了金水河中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身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还制订了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升降国旗制度”等制度准则。
五、以教学为中心
我校教师勤于钻研,勇于探索,乐于实践,工作尽职尽责,在教学改革敢干尝试,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纠正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疲劳战术。我们的方法与措施是:
1、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2、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先“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参与每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尽量给更多的孩子以表现的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动中学”、“容量大”、“快节奏”、“收获多”,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
学校每周还定期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均有课题、内容、记录及总结。教务处为提高教师备课水平,举办了教师现场备课比赛,人人参与,效果十分明显。
六、美化育人环境
公共场所挂名人画像,写上醒目标语,教室张贴图片,营造学习氛围,在校园内植树、栽花,绿化、美化了育人环境,目前我校橡胶树和香蕉树成林成片,郁郁葱葱,美不胜收。
七、抓好体卫工作
体卫工作学校抓得实,体育设备基本齐全,还配备体育专任教师。抓好体育达标的同时,做好两操工作。课后还经 常组织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等训练。我校也比较注重卫生工作,经常组织学生体检,请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来学校讲授疫病预防知识,所以学生的健康水平较好。
八、重视服务育人
几年来,后勤工作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尽心尽责为教学第一线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负责总务后勤的教师,往往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日轮流值班,保证学生的饮食、住宿、生活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
九、问题及整改措施
1、教学常规不够细化,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够,校本教研比较薄弱。
我校将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增强依法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从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注重基础,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校本教研,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适应网络教育下的现代教育,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满足教学需求。
金平县金水河中学
二○一○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省级文明学校自查报告
省级文明学校自查报告
沈阳康平县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建于1952年,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关怀支持下,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办学方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造能力。追求品牌意识,在内涵建设上求发展,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优良学风滋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拼搏精神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引擎。全校教师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进,在迷惘和困惑中搏击,力求促进教育质量的发展。学校教学设备均达到办学标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先后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全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平安校园”“市级书香校园”等。2020年12月,学校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校在充分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并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使其更好服务于学校“本土情怀,国际视野,拔尖创新,全面发展,为领袖素质人才培养打基础”的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注重核心价值观引领从小事抓起,以践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沈阳市民基本道德准则为着力点,从日常礼仪、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方面入手,通过设置相应道德行为标准,引导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参与道德实践、培育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沈阳市教育局《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市级研究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校园文明行为一日常规,积极倡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严格自律,强化习惯,提高认识,团委、少先队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宣传,检查落实,并注意发现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学部每年都要进行“华育百家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孝亲尊师好少年”“学部十佳”“助人为乐好学生”等评选,并通过文明墙,校园网宣传他们的事迹,树立正能量,文明校园创建氛围浓厚。党支部、团委、少先队还定期通过校领导、辅导员、思政教师为学生上队课、团课、党课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确保文明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学校成立了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金中祥任组长,业务副校长、专副书记丁海东、副校长石文海任副组长,校长总负责,业务指导部牵头,年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联动的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学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规范办学行为,党委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整顿四风”等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职代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的作用,坚持“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按照要求,班子会议定期开会研究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组织学习相关文件。
三、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高端、多元的学习发展平台,定期进行的工作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同伴引领我成长”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教师争做师德高尚、甘于奉献、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制订完善的教师聘任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按照《沈阳市学校办学标准》相关要求,详实考核教师日常工作,其中,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丰富校园文化,五育并举,开展多样有效的文明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投入并规范校园网、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和团队教室、校史陈列室等软硬件建设,注重学生领袖团队建设,努力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明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开展“美德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活动。
召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开展“美在校园”书法绘画作品比赛;进行“弘扬中华美德,让青春闪光”诗文朗诵比赛和演讲;成立读书工作室,开展阅读活动。我校校被评为书香校园。(二)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讲文明,见行动”活动。
举办了“春风送暖志愿活动,雷锋精神永传承”的主题活动,弘扬志愿服务正能量,传承雷锋精神。(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指导学生会、爱心驿站和社会福利院“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组织社团志愿者参加暑假“爱心助学”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星级评选和表彰活动,加大对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四)开展“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做最美少年”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广播站、宣传板、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创文明校园·做最美少年”,通过手抄报、绘画、手工、讲故事、征文、演讲、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解读守则。(五)以节日为纽带“以德润人”。
以《传承节日文化,培养美德少年》为蓝本,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五大节日作为主要内容,开展民俗和经典诵读活动,“经典润泽童心”,传承中华经典,争做美德少年。(六)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探索有效途径,创造性的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五、坚持环境育人,营造温馨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学校始终将“净、静、竞、美”作为总体环境的设计、维护和评价要素,不断丰富校园绿化层次;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拓展和保持校园沟通渠道的畅通,增强互动交流,校园气氛民主和谐。紧跟时代,加强宣传,落实设备,强化措施,落实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多次对师生加强培训,扩大宣传,提升学生的文明环保素养,共建文明校园。
六、打造一流的德育活动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电子屏、文化长廊、校报、校刊、校园网等设施的宣传、教育功能。我校长期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每周都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重要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在教职工中又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在学校发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品质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因地制宜,整体规划,注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一体,“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统一,形成以“名言激励,才华展示”为主的楼道文化、以“德育渗透,规范警示”为主的长廊文化、以“尽情挥洒个性,打造智慧校园”为主的教室文化、以“师表育人,警师德行”为主的办公室文化等,让全体师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和熏陶,使学生前进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做人讲道德,行为有规范。
今后我校要继续积极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将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而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文明校园创建的崭新局面,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沈阳市康平县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21年11月30日
第三篇:东山乡中心学校申报省级文明学校自查报告
文山市东山乡中心学校 申报省级文明学校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争创省级“文明学校”,积极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省级文明学校申报和复查工作的通知》云教德[2013]25号文件和《文山州教育局、文山州文明办关于贯彻执行云南省文明学校创建管理办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意见》文教联[2013]30号文件的要求,对照《云南省文明学校“十有十无”创建条件及评价指标体系表》的要求,经过自检自查,我校已达到评定省级文明学校的标准,现向文山州、市教育局党委办公室提交申报省级文明学校的自检自查报告,请给予审议。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文山市东山乡中心学校建于1969年,地处文山市东北部,距市区 10公里,全乡有4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全乡共有2323户10188人,其中彝族占72.6%,是文山市的5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9月根据文山市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初中部全部并入文山市二中,全乡小学全部并入中心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69人,19个教学班,939名学生,学校总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2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379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现有图书1.2万册,生均图书13.08册。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年辍学率0。我校一直坚持以“管理规范,教学优质,学有特点,校有特色”,办好家长满意的山区寄宿制学校为办学目标。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荣获云南省1000所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学校、云南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州先进教育工作单位、州级文明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州创绿先进学校、市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1、学校上下能够认真学习,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列入议事日程。一是机构健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文 明建设领导小组;二是措施完善,每年都制定创建计划,进行专题部署和动员工作,管理措施完善;三是考核到位,制定了学校文明建设考核办法,把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进行挂钩,把创建绩效作为干部考核内容之一,把学生的学纪学风与教师挂钩,教师的师德师风与领导挂钩;四是经费到位,学校每年都划拨一定经费作为文明创建专项费用,做到了文明建设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
2.领导率先垂范。在创建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坚持在制度上抓落实,在效果上下功夫,对发现的问题不留死角。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作风民主,大事都通过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再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班子成员勤政廉洁,每年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学校干群关系融洽,“干事业,谋发展”氛围浓厚。
3、文明活动蓬勃开展。积极组织学生三月文明礼貌月的做好事活动,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主动清扫街道,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每周班会课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得少于20分钟,学校狠抓师生的礼仪教育。
三、思想教育深入,师德师风良好
1、重视思想建设,坚持以德治校。利用校园宣传栏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学习会议,及时了解师生员工的情况,化解矛盾;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做到人人皆知,人人皆行,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积极开展适合职工和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利用“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问题学生的培养教育。历年以来,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校师生未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
四、德育先行,促进学生成长
我校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宗旨。学校德育工作以“五爱”为德育目标;德育途径 方面实施“三点式德育网络”;以“感悟+感化”、“爱心+耐心”为德育手段。
1、“五爱”德育目标,即珍爱自己,关爱同学,热爱学校,深爱父母,爱护环境。学校每一学年都能结合文山市德育室下发的各种文件、通知精神,把“五爱”融入其中,制定学校的德育方案,学生珍爱自己才能明白学校各种《守则》和制度对自身的有用性,从而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爱同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爱学校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进而热爱自己祖国的良好品质;爱父母教会学生如何报恩,报效祖国;爱护环境教会学生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2、“三点式德育网络”。学校德育工作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为背景,以社区为依托,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德育网络。
3、“两感”和“两心”的德育手段。通过感悟让学生领悟德育对自己的有用性,通过感化使德育在无声无息中滋养学生;学校德育以爱心加耐心对学生加以引导,充当学生的领路人。
五、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
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教学及相关工作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日常化。
1、加强学生管理,落实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开始,提出明确要求,规范言行,对净化教育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2、加强安全管理,重视安全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学校安全责任三级制,即学校校长和领导班子、班主任、学生分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使安全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清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师生安全。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严格管理,加强了值班和门卫保安制度,近几年来无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六、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1、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始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 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努力解放思想,以服务于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新教材的培训,以各种形式研究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效果和效率。
2、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山市教育局领导下,我校继续推进以“五环三步教学法”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对教师加强培训,在八月份开学之初,中心学校组织教师过好“四关”:理论关、教材关、教案关、课堂关。通过对教师的强化培训,我校教师对教学有了更高的认识和了解,为精细化的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将在课堂教学中一如既往的继续优化完善。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校积极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的不同需求都能得到表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见意识,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彰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凸显特色育人。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特长与技能。
1、落实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我校开展学生礼仪养成的“三定”教育:定主题,由学校搜集资料,确定礼仪养成教育的主题;定内容,有高中低段的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校确定的主题,搜集整理礼仪养成资料;定时间,每周一讲,利用班会课每次讲10分钟。通过强化礼仪养成教育,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了改变,文明礼貌程度得到了提高。
2、广泛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学校每周在升旗的时候举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每周一个主题,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历史上的今天等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纪律观念、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教育。对学困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上进行指导,在行为进行引导,心里上进行疏导。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未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学生巩固率达100%。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利用早自习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语文课进行古诗词、儿歌、成语故事等经典范文的诵读演讲活动;数学结合年级特点开展口算、估算、速算、趣味数学以及生活数学等知识活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篮球、羽毛球、跳绳、呼啦圈等体育单项活动。
5、开展特色文体活动。我校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开展特色体育教学活动,要求每学期每名同学会一种技能,利用音乐课的时间,各班根据班级文化主题,每学期教会学生一个文艺节目。各班所有文体节目将在一年一度的小学生文体运动会上进行展示和评比。在六一庆祝活动中,各班进行书画比赛、文艺比赛、歌咏比赛等比赛。
6、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我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我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有书法、美术、舞蹈、刺绣、乒乓球、篮球、呼啦圈、跳绳、象棋、彝族歌舞、趣味英语课外活动小组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天都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留得住、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快乐成长。
八、严格行为规范,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礼貌习惯。我校除了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东山乡中心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和《东山乡中心学校班级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
2、学校每天对班级文明行为进行评比,每学期评出文明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注重养成教育,班级对学生进行德育量化考核,德育成绩记入学生的学期成绩,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重要条件。
九、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有优美的育人环境
1、学校有优美的校园,和谐的育人环境。校园的绿化美化不仅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任务,全体同学更是参与到爱校、护校,做文明学生,爱护家园的义务绿化中来,学生在维护学校的绿色生态中,培养了热爱劳动的品质,增强了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创造 和谐校园奉献出自己的爱心。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倡导首先要营造和谐班级,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室就是一个温暖的家园。各班除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绿色植物。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要随时能让学生感受绿色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爱护自己的家园。经过几多努力,现在,我校校园整洁,校貌优雅,环境美观,凸显了环境育人的特色。
2、争创绿色学校,加强环保教育。学校被评为“州创绿先进学校”后,强化了学生对自然和谐和社会和谐、人文和谐的认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环境育人
为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效,我校对学生宿舍、教室环境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学生宿舍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为主题进行规范,按照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和“七个一”的标准管理宿舍。教室文化建设主要有展示栏、班务专栏、名人字画、警示标语等。在楼道上、绿化区、公共区域等都制作了温馨提示语。经过努力,现在,我校校园整洁,校貌优雅,环境美观,凸显了环境育人的特色。
以上是我校对省级文明学校的评选条件进行的自检自查,一直以来,我校把学校办成文山市的一所知名学校作为努力方向,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学校正在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申报省级文明学校是想借此机会恳请上级领导能对我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尤其是德育教育进行评估和给予指导,让我们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不足,奋发向上,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能不断提升,为我市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报告当否,恭请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
文山市东山乡中心学校
2013年11月1日
第四篇: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我校2002年6月,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的要求和国家环保总局《绿色学校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纳入了学校工作目标,启动了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工作。三年多来,学校在市环保局、教育局具体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制定并严格实施了创建工作方案。学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得分为97分。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的创建工作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设定
1、指导思想
我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主动参与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学校工作大局,以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努力打造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扩张学校品牌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以“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教育,开发隐蔽课程,浓郁育人氛围,增强教育效果”为主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基础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典范。
2、工作目标
(1)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
以绿色教育为抓手,全面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和谐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文化高雅、质量优秀、素质全面的省级实验小学,高标准地通过省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校创建工作的分期目标
到2002年6月,编制完成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意见,分解学校创建工作职责。
到2002年底,完成校园环境和文化整改,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02年8月,完成学校厕所改造。
到2003年8月,完成学校食堂改造工程。
作好省级评估验收的所有准备工作,力争高标准通过省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建工作思路与行动规划
1、基本思路
创建绿色学校的总体思路是:负重自强,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创新体制,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做精做强,持续发展。
2、行动规划
(1)统一全校认识,形成集体意志
通过全校大会、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讨论,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创建绿色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明智选择;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为动力,促成学校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反思办学实践,总结经验的有效途径;绿色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绿色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的标志是人文化。要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作为近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入人心,成为集体的意志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2)落实德育首位,改善人际关系
以德育系统科研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成才途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和运行机制,统合学校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加强和学生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分解学校德育目标,构建德育目标体系;提高“三自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凸现德育工作特色;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物投入,着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夯实特色基础,增强学校个性
围绕“一主两翼”的办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校园,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全员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总结科技教育的成功经验,创造科技教育教育的新业绩。进一步开发科技教育和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4)推进课程建设,提升办学档次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新课程推进的一把手责任制;进一步充实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力量,加强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走校本培训之路,开展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按照部颁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主动参与地方课程建设,发挥学校各种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完成“小学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教育---做中学”课题研究,构建绿色教育研究体系,将人文教育和环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凸现。
(5)挖掘社区资源,建设人文校园
我校低处国家优质种子基地、风景秀丽的省属练户农场,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环境资源、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构建校园绿色文化,提供宝贵资源。学校积极参与农场绿色生态建设,以“爱我农场、美化家乡”为主题,参加农场生态林、观光林、经济林建设,并实施保护。通过参观生态农业基地,初步感受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和稻鸭共养技术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文校园建设,学校既重视制度建设,更侧重人文关怀,既追求教育质量,更注重精神文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陶冶心情的花园、增长知识的乐园、事业发展的家园。
二、学校自查情况
(一)自查得分和结论
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比照我校创建工作实际,自评最后得分为97分。
自评结论为基本达到了市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
(二)自评要点
1、学校加强对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学科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环境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学校制定并严格实施了《练湖中心小学绿色教育工作意见》,配套制定和实施了环境教育的检查、督导制度,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加强对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绿色教育的专题培训,他们先后参加了2002年—2004年由省环保局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培训。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就环境教育学科渗透、学生环保社团活动开展等进行学习研讨和教学研究。学校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少先队每学年配合环保纪念日等至少安排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学校在宽敞、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大楼上均布置有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学校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纪念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手抄小报、环保征文等形式开展了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学校环境教育的资料较为齐全。学校购置有开展环境教育的报刊、图书若干册和一批音像资料。
2、大力加强课内教育
学校2002年制定和实施的《绿色教育工作意见》对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有明确的规定,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较好,各学科做到每学年有1—2次环境教育研究课,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贴切、自然,教育效果好,普遍受到学生喜欢,学科考试试题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少先队、学校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中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充分。每学年各班至少有环境教育主题班会。环境教研组及其教师的教学计划、讲义或教案详实。
3、形式多样地开展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学校有“环保志愿小队”和“班级环保小组”等学生环保组织,均配有指导教师。学校“环保志愿小队”和“班级环保小组”常年有计划地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学校近三年来坚持实施“学生全员管理校园”办法,校园内辟有班级绿化区和卫生包干区,全校师生参与了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活动。学校“环保志愿小队”参与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多次参加市、区和学校组织的环保宣传活动。学生通过环保手抄小报、环境征文、环保黑板报等形式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98%以上。学校环境教育层次丰富,形式多样,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各级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性环保活动,有全校性师生郊游性活动,有学科环境教育的渗透,有环保主题班会等,均有活动方案,活动效果良好。
4、不断加强校园建设
学校可绿化地段均得到了绿化,绿色生态校园初步建成,学校有植物一百余种,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初步开发出切合学校课程理念的校本教材。学校校园绿化率达45%以上,校园的净化、美化不断加强,教学楼窗明几净,学生食堂一级食堂,厕所干净,无异味。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符合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了生活垃圾和教学垃圾等的分类处理,全面实施了袋装垃圾处置办法,对垃圾及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校园和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
5、环境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对教师有系统的环境教育内容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教师的问卷测试合格率应该达到100%。学校长年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学生环保知识教全面,环保意识强,环保行动坚决,学生问卷测试合格率应该达到100%。学校师生环保意识强,行为习惯好,学校是无烟学校,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校园整洁,学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对食堂的食品、用具、用品均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不易降解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家长会议等形式对社区、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有近几年参加环保小论文、环保手抄小报、教学论文、绘画等均有获奖。近三年,教师论文、教案、经验总结等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环境教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为教师在环境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参与率教低,环境教育方面的论文、作品较少。
学校绿色教育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教育进一步深化必须得到环保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指导。必须得到社区组织的支持、配合。
第五篇: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
我校2002年6月,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中央宣传部《关于环境教育行动纲领》的要求和国家环保总局《绿色学校指南》,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纳入了学校工作目标,启动了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工作。三年多来,学校在市环保局、教育局具体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制定并严格实施了创建工作方案。学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得分为97分。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和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的创建工作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设定
1、指导思想
我校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主动参与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学校工作大局,以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努力打造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扩张学校品牌优势、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以“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教育,开发隐蔽课程,浓郁育人氛围,增强教育效果”为主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基础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典范。
2、工作目标
(1)创建省级绿色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
以绿色教育为抓手,全面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和谐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文化高雅、质量优秀、素质全面的省级实验小学,高标准地通过省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校创建工作的分期目标
到2002年6月,编制完成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意见,分解学校创建工作职责。
到2002年底,完成校园环境和文化整改,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到2002年8月,完成学校厕所改造。
到2003年8月,完成学校食堂改造工程。
作好省级评估验收的所有准备工作,力争高标准通过省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建工作思路与行动规划
1、基本思路
创建绿色学校的总体思路是:负重自强,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创新体制,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做精做强,持续发展。
2、行动规划
(1)统一全校认识,形成集体意志
通过全校大会、专题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宣传、学习、讨论,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创建绿色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明智选择;是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以改革、创新和发展为动力,促成学校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反思办学实践,总结经验的有效途径;绿色的灵魂是持续发展,绿色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的标志是人文化。要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作为近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入人心,成为集体的意志和行动的共同准则。
(2)落实德育首位,改善人际关系
以德育系统科研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成才途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学校全员育人制度和运行机制,统合学校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加强和学生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分解学校德育目标,构建德育目标体系;提高“三自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凸现德育工作特色;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物投入,着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3)夯实特色基础,增强学校个性
围绕“一主两翼”的办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校园,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全员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总结科技教育的成功经验,创造科技教育教育的新业绩。进一步开发科技教育和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4)推进课程建设,提升办学档次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新课程推进的一把手责任制;进一步充实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力量,加强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指导;走校本培训之路,开展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按照部颁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主动参与地方课程建设,发挥学校各种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完成“小学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教育---做中学”课题研究,构建绿色教育研究体系,将人文教育和环境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凸现。
(5)挖掘社区资源,建设人文校园
我校低处国家优质种子基地、风景秀丽的省属练户农场,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环境资源、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我校开展环境教育,构建校园绿色文化,提供宝贵资源。学校积极参与农场绿色生态建设,以“爱我农场、美化家乡”为主题,参加农场生态林、观光林、经济林建设,并实施保护。通过参观生态农业基地,初步感受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和稻鸭共养技术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在学校管理中实施人文校园建设,学校既重视制度建设,更侧重人文关怀,既追求教育质量,更注重精神文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陶冶心情的花园、增长知识的乐园、事业发展的家园。
二、学校自查情况
(一)自查得分和结论
根据《江苏省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比照我校创建工作实际,自评最后得分为97分。
自评结论为基本达到了市级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标准。
(二)自评要点
1、学校加强对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学科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环境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人文化校园和绿色生态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学校制定并严格实施了《练湖中心小学绿色教育工作意见》,配套制定和实施了环境教育的检查、督导制度,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加强对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绿色教育的专题培训,他们先后参加了2002年—2004年由省环保局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培训。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就环境教育学科渗透、学生环保社团活动开展等进行学习研讨和教学研究。学校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少先队每学年配合环保纪念日等至少安排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学校在宽敞、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激励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大楼上均布置有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学校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纪念日、植树节等环境节日以倡议书、国旗下的讲话、手抄小报、环保征文等形式开展了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学校环境教育的资料较为齐全。学校购置有开展环境教育的报刊、图书若干册和一批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