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凉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平凉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和省市“1+17”“2+19”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承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具体管理职责。
第三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遵循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市级协调、县抓落实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
实施范围及安置模式
第四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范围以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为重点,兼顾崇信、华亭2个插花型贫困县和平凉工业园区。
第五条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必须是水土资源有保障,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必要的完善,能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且有带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产业的区域。
第六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及搬迁对象意愿,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就近搬迁、改善条件”等多种安置模式,实现灵活搬迁。主要安置模式是:
(一)就近选择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水川地及塬台地建点集中安置;
(二)依托水利工程和土地整治工程,通过合法开发荒地或利用农(林)场闲置土地集中安置;
(三)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依托县城、小城镇、产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乡村旅游基地集中安置;
(四)对于确需搬迁且无条件集中安置的,可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村社分散插花安置;
(五)依托安置区已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土地、空置房屋等资源,由所在地政府采取回购空置房屋、配置耕地等资源安置部分搬迁对象;
(六)对有劳务技能和商贸经营基础,在城镇有一定生活能力的搬迁群众,可通过城镇购房方式安置;
(七)对于行政区内缺乏安置资源且有接收安置地的,可实施跨县区集中安置;
(八)对于鳏寡孤独、“五保”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可通过在安置区建设幸福互助院等方式安置;
(九)符合实际的其他安置模式。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七条 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在本级政府的领导及上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指导下,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安置资源状况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编制本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报本级政府批准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的依据。规划实施中期,可按程序组织开展规划评估。
第八条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行项目库管理。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依据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编制上报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经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并上报省发展改革部门备案。未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原则上不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第九条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依据本级项目库和当年搬迁脱贫任务,编制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年度建议计划,经同级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并附项目审批文件和相关附件(图)。年度计划编制工作要严格执行相关投资计划管理规定,确保投资计划安排做到有方案、有标准、可核查。
第十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目标任务、各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年度建议计划和项目审批情况,编制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年度建议计划,经市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报省发展改革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收到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后,在10个工作日内转下到各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并报省发展改革部门备案。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收到市发展改革部门转下的投资计划后,依据已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及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不得擅自调整计划内容。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按程序报投资计划下达部门批准。
第四章
实施方案编报和审批
第十三条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根据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组织编制本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经县区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并附搬迁人员名册及相关附件(图)。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方案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行业规范标准编制,应包括搬迁对象、安置方式、建设内容、投资来源、承贷规模等主要内容。集中安置区选址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实际进行防洪安全评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住房设计要严格按照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确保住房结构安全。
第十五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由省、市发展改革部门按照确定的权限审批。其中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市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市发展改革部门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批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并报市发展改革部门备案。对于整合其他行业部门专项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所属行业部门要求进行管理。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县级融资平台的专项建设基金及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和整合的专项资金以及群众自筹资金。
第十八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搬迁群众住房建设补助以及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具体按人或按户进行补助,由项目县区政府在充分征求搬迁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自行决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贷款需求应根据当地安置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结合中央及省级财政性补助资金等已明确的资金渠道合理测算。
第十九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根据不同性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严禁挤占、挪用。
第二十条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安置住房建设,不得作为县级投融资主体的项目资本金或运营资金,也不得作为县级投融资主体承接长期贷款的还款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贷款既可用于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安置住房建设,也可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安置任务完成后,剩余资金可以用于对搬迁贫困群众的后续扶持。第二十一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支付到农户的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由财政部门通过商业银行直接汇入农户“一折统”账户。支付到报账人的资金,其中预拨资金部分按照“先预付、后核销”的方式管理,剩余部分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段验收合格后给予报账拨付。
第二十二条 项目县区政府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共同用于搬迁群众住房、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富民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等方式支持安置区富民产业发展,为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提供贴息贷款。
第六章
建设管理
第二十三条 项目县区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责任主体和组织实施主体,负责开展搬迁对象宣传动员与审查确定、安置区选址、安置用地落实、实施方案编制、项目资金衔接等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实施,开展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完成建设任务;做好土地和住房分配、迁出区生态修复和宅基地复垦、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行公告公示制,主动接受社会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监督。县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建设内容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布。项目实施前,建设单位要在项目实施地显要位置设置公示牌,对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和期限、建设内容、资金规模和来源、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补助标准和发放情况、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督电话等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项目建成后,要在安置区显要位置设置永久性公示牌,并设置农户门牌标识。
第二十五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住房建设可因地制宜采取自建、代建、联建、统建、购置等多种方式,项目县区政府应当区别不同住房建(购)形式,制定投资安排、最低补助标准以及具体补助办法等。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
第二十六条 对符合政府采购和招标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项目手续。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
第二十七条 为增加搬迁贫困群众收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应尽可能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搬迁对象参与工程建设,并按当地同等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发放报酬。
第二十八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和单项工程设计组织建设,不得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设计和调整概算的,应当报原审批单位批准。
第二十九条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依托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对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数据实行动态采集、监测分析,每月底前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填报上月项目开工、投资完成、地方资金到位、工程形象进度等情况。每年在新开工项目中选择一个典型项目,指定专人定期对项目前期工作、住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搬迁安置、组织实施、迁出区土地和房屋等资源处置、安置社区管理,以及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并于每季度末向市发展改革部门报送一次典型项目动态监测分析报告。
第七章
竣工验收
第三十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竣工验收是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的全面审查和总结,项目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十一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根据项目审批权限,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由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开展。
第三十二条 竣工验收需提供下列资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根据竣工验收条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并附单项工程验收结论意见、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规范、完整、真实,并装订成册;
(二)省发展改革部门转下的投资计划和省、市发展改革部门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
(三)项目县区相关部门批复的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
(四)相关行业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等;
(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市发展改革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人口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二)安置区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全面完成;
(三)编制竣工决算,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审计机关对项目建设财务决算进行全面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 竣工验收主要核查以下内容:
(一)查验各类单项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方案全部完成,项目建设规模、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搬迁安置任务是否全部完成;
(二)核对搬迁入住农户名册,查验搬迁对象是否与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确定的搬迁对象一致;
(三)建设资金是否全部到位,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和省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等;
(四)单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发生变更,变更后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五)是否按要求编制了竣工决算报告,其审核意见是否符合要求等;
(六)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竣工文件、监理文件及各项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准确,是否按规定归档;
(七)土地分配、户籍管理、补助资金、宅基地复垦等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八)搬迁群众富民产业是否稳定,收入是否达到脱贫标准,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显著提高;
(九)项目管理情况及其他需要验收的内容。
第三十五条 竣工验收应当经过以下程序:
(一)施工单位在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后,向乡镇政府提交竣工报告,乡镇政府组织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县区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二)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依据乡镇政府验收申请,负责组织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会同乡镇政府组织群众搬迁入住,并申请市发展改革部门进行验收;
(三)市发展改革部门依据县区发展改革部门验收申请,及时组织市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施工、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以及群众代表进行验收;
第三十六条 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组织:
(一)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成立竣工验收委员会,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二)竣工验收委员会根据项目规模分综合组、搬迁人口核查组、工程组、财务组等,分别对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积极配合验收工作;
(三)竣工验收委员会听取各有关单位的项目建设工作报告和搬迁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查阅项目档案、财务账目及其他相关资料,实地查验建设情况,对项目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和搬迁效果等作出全面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意见,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可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第三十七条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3322”验收责任体系,村、乡、县、市层层在项目竣工验收结论上共同签字,确保完成搬迁任务。
第八章
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价
第三十八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及使用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并及时将检查情况报省发展改革部门。
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程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搬迁对象审核、易地扶贫搬迁管理系统数据填录、资料整理和进度报表上报等工作,健全项目档案资料。
第三十九条 项目单位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稽察、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项目相关文件资料和情况,不得销毁、隐匿、转移、伪造或无故拖延、拒绝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条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行动态考核,以年度集中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同时引入第三方参与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资金管理、建设进度、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搬迁入住率等内容。
第四十一条 对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和搬迁安置任务的、违反规定程序或原则要求下达投资计划或安排项目的、稽察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以及投资计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县区政府,按要求限期整改,对未按要求整改的,市发展改革部门报请省发改委,暂停或调减该县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安排。对拖欠、截留、挪用、挤占、骗取、贪污以及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搬迁农户门牌标识要求: 1.标识牌大小统一按20×12厘米规格制作;
2.文字排列为两排,其中:“××年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上弧形,“×××村××号”为横一字形。标识牌整体为蓝色,白字,白色边框,字体统一为隶书。
3.标识牌中,编号按搬迁农户流水号进行编排。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中的“县区政府或县区发展改革部门”,包含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平凉工业园区经贸局。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二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议书
XX市XX镇2017--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
镇区(幸福家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为加快老区XX脱贫攻坚步伐,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按照《XX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结合XX镇镇域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三五”时期贫困户易地搬迁意愿,经研究决定,计划实施XX镇2017--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镇区(幸福家园)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项目。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市政府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实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区域发展促进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我镇加快实现全国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地点:XX镇东新区,西起幸福路,南接河滨路,北部与明珠大道相连。项目选址位于XX镇镇区东部,属新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城市发展雏形显现,将建成XX镇新的经济、文化中心,区位条件 明显,交通条件优越,是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理想地段。
三、安置对象:XX镇2017--2018年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户。
四、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计划搬迁69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2户2020人;非建档立卡同步搬迁118户,全部采用集中安置方式安置。
五、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该项目占地208.5余亩(其中安置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地51.57亩),初步规划建设一个建筑面积65800㎡26幢6层690余套住宅楼,分为25㎡、50㎡、75㎡、100㎡、280㎡、125㎡、150㎡七个户型,统筹安置2017--2018易地扶贫搬迁户572户2020人,其中安置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744人(2017年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374户1448人)。剩余118套安置非贫困户同步搬迁。配套建设一所小学、一所幼儿院、一座医院。
六、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12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1414万元,通过省政府债务注入项目资本金2020万元,通过承接专项建设基金注入项目资本金1010万元,承接长期低息贷款7070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各202万元计606万元。
七、投资概算:住宅楼建房资金7896万元,医院、小学、幼儿园、配套基础设施资金4224万元。
八、项目建设工期:22个月。2017年3月-2018年12月
九、项目建设效益:项目实施后,不仅能使690户生活在 山区的农民群众通过搬迁从根本上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其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开拓新的生存发展渠道和空间,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不仅有利于降低扶贫开发成本,减轻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的人口压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而且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扶贫搬迁移民,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对XX镇实现“最先脱贫、率先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十、保障措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镇坚持群众自愿和先生产安置后生活安置的原则,成立工程建设专门组织,加强领导和工作力量,为确保XX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成立XX镇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成员有镇党政办、经济办、扶贫办、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水务中心、镇村镇服务中心、信访办、派出所、财政所、供电所、国土资源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管区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组成。指挥部负责传达上级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示及部署,组织协调相关村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配套政策,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的申报、下达及组织实施;负责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下达、检查指导和考核评估,及时掌握各方面工作动态,督促完成相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任务。镇党委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完成本镇搬迁对象的审核和上报,组织实施搬迁工作,解决搬迁中的具体问题,保证搬迁政策兑现;负责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抓好项目基础工程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工作,按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镇扶贫办办公,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研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切实依法做好搬迁群众的耕地调整,恢复迁出地生态建设;利用金融扶持、到户增收、教育培训就业等专项政策进行食用菌、三产、商贸加工、服务业等后续产业扶持和培育,通过技能培训进行就业或劳务输出,其它通过原有产业增收。通过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将搬迁群众收入提高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工作到村到户到人头,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公示制度、搬迁群众就业培训和随访服务等工作,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快搬迁脱贫步伐。
第三篇:易地扶贫搬迁[范文模版]
易地扶贫搬迁
学习目标:
学会读写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字词,了解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建设标准、补助标准。
学习内容:
读与写
搬迁 自然 水土 地方 村庄 整体 同步 安置 旧房
新家 协议 按期
学与用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
1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
2需要整村搬迁的村庄
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标准
1城镇安置:
城镇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农村安置:
农村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3平方米。
三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0000元,整村寨同步搬迁的非贫困人均住房补助12000元。
签订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旧房的,每日奖励15000元
第四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承诺书
马临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承诺书
马临工业经济区管委会:
经政府宣传,我户已知晓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根据家庭成员商量,愿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承诺如下:
1、搬迁补助标准以实施搬迁当年国家的执行标准为准。
2、我户自愿选择马临区丰泰景园,通过政府统一安置。
3、我户拟选择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
4、房屋建设方式由县、区确定。
5、积极配合区、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
6、搬迁以后愿意通过自己勤劳致富,不因生产生活困难等到政府闹事。
7、本承诺经我户家庭成员中任一成年人签字,均可代表我户意见,如有违背,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
承诺人:(签名并按手印)
2016年 月 日
第五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资料
云龙县重点村项目苗尾乡水井村苗尾组砼
路面建设工程
建
设
资
料
云龙县苗尾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
目录
一、工程前期工作阶段
1、工程设计说明书,含设计图纸和工程预算。
2、招标文件。
3、评标办法。
4、招标公告。
5、各投标单位投标报价表。
6、评标表格。
7、中标通知书。
8、施工合同履行授权委托书。
二、工程施工阶段
9、施工合同书。
10、廉政合同书,含廉政合同执行情况表。
11、安全生产责任状。
三、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12、竣工图纸。
13、工程施工收方纪录表。
14、决算工程量汇总表。
15、工程决算表。
16、劳务报酬花名册。
17、乡级初步验收鉴定书。
18、质量鉴定报告。
19、竣工验收请示。20、竣工验收报告。
21、县级竣工验收鉴定书。
四、工程后续管理阶段
22、工程后续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