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油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讨论
再谈汽油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评价
关于加油站(汽油)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业界有非常多的疑问,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需不需要检测?如何检测?其危害有哪些?劳动者如何安排职业健康检查?按照73号文,应当把它归为哪个类型?有哪些文献资料?等等。
1、关于汽油化学特征
1)百度全科资料显示,汽油是一种混合物,由石油蒸馏而来,蒸馏温度控制在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按牌号来生产和销售,牌号规格由国家汽油产品标准加以规定,并与不同标准有关。例如,97号汽油指与含97%的异辛烷、3%的正庚烷抗爆性能相当的汽油燃料。不同的汽车发动机压缩比不同,从而对应使用不同标号的汽油。
2)国家关于车用汽油的质量标准有GB 17930-2013《车用汽油标准》。车用汽油已经由以前的国Ⅱ、国Ⅲ、国四过度到国五。国五标准里不仅有质量指标也有污染物杂质指标,比如硫含量(质量分数)、苯含量(体积分数)、芳烃含量(体积分数)、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甲醇含量(质量分数)、锰含量(g/L)等,分别为不大于0.001、1.0、40、24、0.3、0.002、0.01。说明成分是很复杂的,含有的有毒物质有苯锰等高毒物品目录物质。
3)除车用汽油外,尚有溶剂汽油,常见品种有:
a.120号溶剂油,也称橡胶溶剂油,沸程80~120℃。用于轮胎、胶鞋生产过程中溶解胶料和配制胶浆等,也可用作特殊快干油漆和颜料的稀释剂,还可作为仪表的清洗剂。
b.180号溶剂油,也称航空洗涤油,沸程40~180℃,其精制程度较深。用于洗涤航空发动机的机械零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
c.190号溶剂油也称工业汽油,沸程40~190℃。主要用于清洗各种机械零件,用作农药和医药工业的溶剂,及用作喷灯和打火机的燃料等。
d.200号溶剂油,适用于作涂料工业的溶剂和稀释剂。4)汽油的CAS号
汽油包括车用汽油,航空汽油、石油轻真空汽油、天然汽油、蒸汽裂解石油得到的汽油、石脑油(粗汽油、石油醚)、压凝汽油、直馏初馏汽油、直馏汽油等。它们的CAS号是不同的,车用汽油为8006-61-9。其他汽油的CAS号分别为86290-81-
5、64741-58-
8、68425-31-0、68527-18-
4、8030-30-
6、68476-85-
7、68606-11-
1、64741-43-1。但危险化学品(2015)中标示的汽油、乙醇汽油、甲醇汽油放到一块,其CAS号为86290-81-5。
2、关于汽油的健康危害
1)毒理学:毒物的基础科学(第6版)
车用汽油是由数百种烃类化合物组成,其碳原子数主要介于4~12。由于用于提炼汽油的原油组成、提炼过程和使用的添加剂不同,导致汽油毒性也不同。汽油中含有已被EPA确定为人类已知或可疑致癌物的成分,如苯和1,3-丁二烯。ACGIH制定了300ppm的阈限值以预防汽油导致的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并制定了500ppm的短期接触限值来预防汽油导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Kearney和Dunham以及Shamsky和Samimi对加油站员工和自助加油司机、卡车驾驶员、汽油销售人员和地下汽油存储罐清理工的汽油吸入暴露情况进行了研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自助加油司机的短期暴露浓度平均为6ppm。由于通风系统的使用,职业暴露个体的接触浓度极少超过阈限值。在参与处理大量汽油的工人中发现,其暴露浓度超过短期接触限值。由于汽油导致的兴奋效应而故意吸入汽油的个体中,其暴露水平极高。已在有这种成瘾的个体中发现急、慢性脑病,表现为运动和识别功能的损伤。在这些病例中,致病原因往往不清楚。最为常见的汽油吞食事件发生于虹吸,通常可见到嘴和咽部的灼烧感以及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汽油经肺吸入可导致肺上皮损伤、水肿和肺炎。因此,汽油吞食病例中,是禁忌催吐治疗的。Reese和Kimbroμgh以及Caprino和Togna回顾了汽油及其添加剂的急性毒性。与其他的有机溶剂类似的是,汽油可以增加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频繁接触可导致皮肤脱脂和诱导肝脏MF0和UDP-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目前尚缺乏有关汽油生殖毒性方面的资料,但在使用无铅汽油染毒的小鼠中发现雌激素的代谢增加和子宫萎缩。Kuna和Ulrich等在暴露于1552ppm无铅汽油90天的雄性大鼠中,发现了肾脏上皮细胞的再生和肾小管的扩张。与此同时,在另一项慢性吸入实验中发现,雄性大鼠肾病和肾肿瘤均增加。随后,Halder等和Aranyi等发现,汽油中的丁烷和戊烷成分或0℃~l45℃馏分不能引起汽油的肾脏毒性。这种暴露成分较之全汽油蒸气更接近于人类实际职业暴露情况。
雌性B6C3F1小鼠长期吸入汽油也可造成肝细胞癌和腺瘤的增多。肝肿瘤发生率的升高,尚不能依据汽油接触与人类癌症关系的流行病学资料做出结论。IARC所提供的流行病学评述或许是最精辟而偏倚最少的资料,据此判定,汽油对人的致癌性证据是不充分的。2)美国hazmap.nlm.nih.gov(美国职业健康与毒理学权威网站)输入“GASOLINE”关键词,搜索到126个有毒物质,说明汽油至少含有126种物质,其中包含我们常见的苯。这些成分有些是汽油本身来自石油的天然成分,有些是添加剂。有报道说可能导致的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化学性肝损伤、急性肾小管坏死与噪声诱致的听力损失,但这些报道都是极高浓度或较长时间情况下发生的。3)有关汽油的RTECS资料显示 a.汽油为中度的眼睛刺激物 b.无致畸方面资料 c.无生殖毒性资料 d.无致癌方面的资料
e.急性毒性资料:豚鼠吸入LC50为300mg/m3/5min,人吸入900ppm 1小时出现毒性反应(结膜刺激、幻觉、咳嗽),人最低毒性剂量为53mg/kg,大鼠吸入LC50为300mg/m3/5min。4)GBZ 2.1征求意见稿
提到的是溶剂汽油,而非车用汽油。其限值是基于上呼吸道和眼刺激;中枢神经损害,可能引起的职业损伤为溶剂汽油中毒;皮肤病;急性中毒性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病;电击式猝死;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5)GBZ 27-2002《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GBZ 27是有关溶剂汽油职业中毒的诊断标准,而非车用汽油。其资料性附录A关于溶剂汽油的解释是:溶剂汽油包括120、180、190、200号等型号汽油。
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吸入性肺炎(急性)、周围神经损害(慢性)、中毒性脑病(慢性)以及皮肤损害。5)文献报道
白莹等2003年4月发表于《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题为“某制鞋企业慢性汽油中毒事故的调查”文章,成型车间接触120号溶剂汽油的17名刷浆女工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其中10例诊断为慢性轻度、5例中度、2例轻度中毒。120号汽油的有机组分分析为2-甲基丁烷、戊烷、2,2-甲级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等。认为其周围神经症状可能与正己烷有关。赵梅秀等在同一个杂志发表了题为《慢性溶剂汽油中毒六例》的论文,6名劳动者为用溶剂汽油清洗生产物件。
3、行业举例
2002年的行业举例资料中只提到了溶剂汽油。(1)纺织业:修布
(2)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刷胶、支跟包头、绷带、活化胶面、外底粘合、包鞋跟、胶木跟、皮革装饰、料片粘合(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球胆绕线
(4)石油加工业:电脱盐初馏、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电化学精制、稳定脱硫、叠合蒸馏、脱硫醇、延迟焦化、渣油减粘、烷基化加成、烷基化分馏、汽油加氢精制、汽油精制分离、汽油精制汽提、页岩油分馏、页岩油加氢精制
(5)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煤气提纯
(6)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烃类原料裂解、裂解气急冷、芳烃抽提、煤油加氢、烷基萘加氢脱烷
(7)涂料及颜料制造业:油漆配料、油漆轧浆、油漆调配、油漆稀料、油漆包装、熟油热炼
(8)其他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醇酸树脂稀释、汽油胶制取、氯丁胶制取
(9)塑料制造业:乙烯淤浆聚合、聚甲醛合成(10)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业:松明加工
(11)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发射药制取、发烟弹制取、照明弹制取(12)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鞋油制备(13)医药工业:生化药提取
(14)橡胶制品业:橡胶制浆、浸胶刮浆、橡胶喷浆、橡胶成型、橡胶上光、帘布贴合、胶辊辊芯处理、旧胎修复(15)砖瓦、石灰及轻质建材制造业:防水材料混合(16)石棉制品业:石棉浸胶、石棉混炼、石棉压制(17)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溶剂除油、外部清洗(18)机械工业:机械部件清洗、日用机械贴花
(1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车总装、机车零件清洗、船舶涂装、油罐车清洗、发动机装配
(20)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光学仪器(21)加油站:加油工
(22)粘胶剂制造业:粘胶剂制造操作
4、工作场所空气浓度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为GBZ/T 160.40,适用于低沸点的溶剂汽油。而非车用汽油。
5、接触限值
日本(2007)100ppm(300mg/m3),2B致癌性。GBZ 2.1-2007 溶剂汽油 PC-TWA 300mg/m3。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我本人的QQ空间(49014156)在3月中旬发表过一篇相关的短文,对其归类做了分析,在这里再次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
加油站属于其中的“
四、交通运输、仓储业-
(四)仓储业-2 其他仓储业”,归类为“较重”。
但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59号,把新建、改建和扩建汽车加油站,归类为可能产生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内容是这样的: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你局《关于汽车加油站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是否实施职业卫生“三同时”问题的请示》(粤安监〔2015〕41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新建、改建和扩建汽车加油站,属于可能产生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等有关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5年4月30日
2)按照GB/T 46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加油站属于“F-5264机动车燃料零售,F-5990 其他仓储业”
7、哪些机构可以从事加油站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呢? 应该属于职业卫生服务资质业务范围:运输、仓储、科研、农林、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含管道运输、港口码头)。
8、加油站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呢?
有上述资料可见,我们常说的加油站是车用汽油,而非溶剂汽油,这点是非常明确的了。但新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出的是“汽油”。
车用汽油的成分主要为石油蒸馏而来,部分为人工添加剂。由GB 17930-2013《车用汽油标准》可见,车用汽油中可能含有硫化物、苯、芳烃、烯烃、甲醇、锰等含量较少的物质,主要成为为C4~12烃类化合物。另外,对于加油站劳动者,还可能接触汽车尾气,尾气成分复杂,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还可能接触噪声。但加油站的主要工作场所加油岗位相当于野外作业,四周没围墙,而且不是持续加油。能进入到劳动者呼吸道的有害物质是非常少的。国内外有关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显示,未发现车用汽油诱致职业病的报道,汽油不产生致畸、生育毒性,也缺乏人类致癌资料。职业接触限值(溶剂汽油)高达300mg/m3,在一般的加油站加油岗位,应该是很难达到的。因此,需不需要检测,检测什么项目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须检测,检测项目设臵可以为正己烷、苯或溶剂汽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噪声等。如果检测数据比较高,则要慎重对待,是不是质量控制没做好。
其实,有关汽油的危害,我们不应当只关注其空气浓度,对加油站劳动者,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徒手接触,有没有洗手或其他清洁用途。再一个是关注装卸汽油的时候,有没有有效的应急措施,给劳动者有没有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与急救药物等。
职业健康检查可设臵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与谷丙转氨酶以及常规内科、神经与皮肤科检查。要不要作为噪声作业?可能性很少。
第二篇:浅谈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及对策
浅谈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及对策
摘要:职业病的发生是与人们对职业危害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密切相关的,而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接触职业危害的人群就必须对其所从事有毒有害物质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国外对农业工人职业危害的研究有一些报道。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及其认知程度的高低对病发生的影响却很少有人研究。同样,国内的报道也比较少。在我国,接触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人,主要是工人,工人的职业危害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对工人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完善对促进我国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加油站;职业病危害
一、加油站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加油站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有汽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等;物理因素有噪声。
二、加油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加油站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非正常生产状况的职业危害因素两大类。
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又按照作业场所区域分割的相对独立性划分原则、工艺流程和设备平面布置特点,将加油站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划分为油罐区和加油区两个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油罐区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
卸油过程中,由于卸油管连接不严密或爆管等,油品泄漏、溢出造成汽油柴油挥发,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
油罐的人孔操作井,由于人孔盖、进出口管道、阀门密封不严可能导致汽油柴油外溢、泄漏和挥发,造成职业危害。
在没有设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对油气进行有效回收时,卸油时油罐中溢出含汽油柴油气体,经通气管排口逸出,挥发到大气中造成职业危害。
人工计量储油罐液位高度时,油罐中饱含汽油和柴油的气体从计量孔溢出,对计量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2.加油区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
加油机加油时,油品从加油枪进入顾客车辆油箱的过程中如没设置加油油气回收装置、由于车辆油箱口密闭不严,会有油气从车辆油箱中挥发到空气中;加油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油品的泄漏都可能存在汽油和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的挥发职业危害。加油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职业危害。
3.非正常生产状况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加油机在工作状态发生突发故障造成加油枪不能自动停止加油,汽车油箱满溢致使汽油和柴油滴洒到地面上,都会产生大量的油气;再有,加油员操作不当、误操作等都有可能使汽油、柴油撒漏至空气中,处于该作业环境的加油人员可能接触汽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职业健康损伤。
当油罐改储另一油品、油罐发生渗漏或者有其他损坏需要进行倒空检查或动火修理和定期清扫时,清扫人员需要进入密闭的罐内进行油罐的清理工作,如排空清洗不彻底,以及油罐底部粘稠的油污不易清除或者清除方法不当,聚集在埋地的油罐内的油气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和伤亡等职业健康事故。
三、加油站的职业危害防范对策
(1)强化加油站作业现场职业危害管理及检查监控,对作业人员加强职业病知识教育的同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强化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使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加大对储加油设备、设施的改造及检查力度,采取密闭工艺及在卸油、加油工艺流程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提高鹤管、加油枪等油气挥发部分的密闭性,同时保证加油站的储油设备、输油管道、阀门、法兰、加油机等性能完好,做到严密密闭,以减少空气中油蒸气的浓度,特别是防止汽油的跑冒滴漏,进一步降低油品蒸发浓度;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工作,改善加油站的通风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将作业场所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稀释,使站内通风条件应保持良好,从源头上减少汽油在大气中的浓度,使其符合职业危害检测要求。
(2)建立、健全加油站职业卫生防治机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首先,健全职业卫生防治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全面负责加油站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其次,建立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申报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和职业危害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及加油站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等。
(3)强化加油站员工职业健康防治知识的培训教育及职业危害告知,加大宣传及教育培训力度,对新招聘、在岗员工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特别是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制度,职业危害知识、技术、技能,防护设施操作规程、性能、使用要求、职业危害告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正确指导员工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如何预防职业危害,怎么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用品,是搞好职业危害防治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关键性措施,使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加油、卸油等操作过程中油品的滴漏,同时,能够自觉地进行个人防护,如正确穿戴工作服和防护手套及佩戴防护口罩等,下班后及时洗浴,吃饭、吸烟前必须用热水和肥皂仔细清洗,任何情况下进入油罐作业都必须着防护服装及配带通风防毒装具等。
(4)强化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申报及防治实施工作,加油站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对加油站的职业健康现状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每一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将监测和评价结果向员工公布,同时上报当地安监管理部门备案;每年向当地安监管理部门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并索取申报回执,同时加油站每年要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逐条落实,以保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5)强化职业健康检查,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加油站委托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特别是根据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将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排除在加油站工作之外,并按照每人一档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备查,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和私家汽车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随之配套修建的加油站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乡各地,加油站从业人员数量也成倍增加,加油站经常出现汽车排长龙加油现象,从业人员作业时间不断增加,作业时汽、柴油的挥发,特别是连续作业会导致油罐区、加油区汽柴油浓度显著增高,长时间的暴露在较高浓度的职业危害因素下会严重损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那么加油站的职业危害防范工作越来越备受关注,因此,加油站职业健康管理中,如何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措施,有效、迅速地将职业危害排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加油站从业人员的健康,不发生职业病是加油站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马菊琴;上海普陀区小型企业职业卫生基本现状调查[J];劳动医学;2000年04期
[2]周久利;;加油站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年03期
[3]沈青;陈雪珠;上海市徐汇区10家加油站油品及空气中苯检测结果[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4]韩瑜;王丽霞;某油库及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年02期
第三篇: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试题】
1、慢性职业中毒
和慢性职业病在()内会同
有关部门进行调
查,提出报告并
进行登记,以便
及时掌握和研究
职业中毒和职业
病的动态,制定
预防措施。
A、12小时 C、专题调查D、职业病危害评价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8.可吸入性粉尘及对全身其他功的粒径为()能也有不同的伤A.1—5毫米害。√B.1—5微米8 . 放射病是由非 C.1—5纳米电 离辐射引起D.1—5厘米 的。× 9.生产性噪声不9.高温高湿作业包括()指车间气温35A.空气动力噪摄氏度以上或相声B.机对湿度达90%械噪声C.以上。√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2、劳动者离开用
人单位时,()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
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
复印
3、用人单位申报
后,因采用的生
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
所申报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及其相
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
后()日
内向原申报变更
内容;用人单位
终止生产经营
时,应当向原申
报机关办理申报
注销手续。
A、10B、20C、25
D、304、()一
般属于计划外应
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
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工之日起()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A、10B、20C、25D、30
6、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根供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负责。A、国务院B、国家卫生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D、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 7.生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较少见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10.《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类 A.九B.十C.十一D.十二
1、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行业管理。×
2、易引起电光性眼炎的职业病是紫外线。√
3、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是气体。×
4、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5.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6.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7.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10 .二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第四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那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什么,有哪些程序,包括哪些内容与方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里讲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终做出客观、真实的预评价结论。
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程序
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建设单位应当首先向委托的评价机构提供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资料(含职业卫生专篇)和其他有关资料。评价机构按照准备、评价、报告编制三个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见预评价流程图)。
三、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制定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等。
1.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还应严格掌握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制定评价方案
在掌握相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编制出预评价方案。主要内容为:建设项目概况;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
3.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包括:
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
②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④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⑤拟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⑥拟设置的卫生设施;
⑦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4.实施预评价
对建设项目进行预评价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选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
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技术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时,应当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职业卫生类比调查,可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1)收集资料:对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应收集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前运行期间危害监测、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资料。
2)类比调查:对新建建设项目,应选择同类生产企业进行类比调查,内容包括:同类建设单位自投入使用以来、其选址与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的协调情况;同类建设单位工作区、生活区,居住区、废弃物处理、辅助用地的分布,尤其是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布置、运行、相互之间的影响情况;同类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性质,近年来工作场所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平均浓度(或强度);同类建设单位防毒、防尘、防高温、防寒、防湿、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各类防护设施配置和运行效果,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休息室、卫生间、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卫生设施的配置、使用情况;同类建设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生的情况,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案例(包括原因、过程、抢救、整改措施);同类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人员设置及职业病防护设备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情况。
3)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根据拟评价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
①检查表法:依据评价标准、规范,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标准、规范符合情况。
②类比法:利用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监测、统计数据,类推拟评价的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③定量分级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劳动者作业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等级。对目前尚无分级标准的或无类比调查数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依据国家、行业、地方等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结合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配置方案,预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是否符有关卫生标准。
具体评价内容和指标有:
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各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描述其理化特性、毒性、对人体危害、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接触人数、接触方式,评价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
②选址、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③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采用无毒、低毒或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许可的条件下,隔离含有害作业的区域,使其避免对无害区域或相互之间的污染和干扰;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或自然通风的下侧;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热作业应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热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有天窗下方。
④建筑物卫生学要求: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计要求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热发散车间应利于通风散热;高湿车间应设置防湿排水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建筑物采光、照明符合现行《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等。
⑤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包括对以下设施的评价:除尘设施、排毒净化设施、通风换气设施、事故应急设施、噪声控制设施、防暑设施、防湿设施、振动控制设施、非电离辐射防护设施、电离辐射防护设施。
⑥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及卫生设施。
⑦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经费概算。
5.编制预评价报告
此阶段完成汇总、分析各类资料、数据;做出评价结论,完成预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编写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内容和方法;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设计能力、劳动定员等;对建设项目选址和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主要产生环节、对人体的主要职业危害、可能产生的浓度(或强度)及其职业危害程度预测等;对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技术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评价结论,对评价内容进行归纳,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向主管行政部门申请审核或备案。主管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申请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服务范围,评价报告的规范性,技术审查专家组成及审查意见处理情况等。
相关阅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具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可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卫生部于2006年6月发布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实行分类监督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出职业卫生防护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或消除在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之前,实现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重要措施,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防患于未然,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评价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按照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由于这项工作不但具有较复杂的工程技术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政策性,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建设项目为基础,以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用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和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任务,在工作中始终遵循严肃性、严谨性、公正性、可行性的原则。
第五篇:加油站职业危害及防止汽油中毒措施
加油站的职业危害
加油站是一个被汽油、苯系物、一氧化碳、四乙基铅以及噪声等化学物质侵占的场所,这些化学物质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具体危害情况如下:
1、汽油的危害
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溶于脂肪。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可产生不良影响。侵入途径:呼吸道、皮肤。临床中毒表现:
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状,精神恍愧、步态不稳、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情绪波动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及腱反射减弱和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软,神经-肌电图显示为神经源性损害。
③皮肤接触汽油可干燥、皲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等。
2、四乙基铅的危害
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铅随废气排入大气中。如吸入量过大,能使人大脑萎缩。
3、甲苯的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二、可导致的职业病
汽油中毒、职业性铅中毒、苯中毒。
三、防护措施:
1.对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不可麻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2.国家规定汽油蒸气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0mg/m3,所以生产、储存、使用场所的空间汽油浓度均应在此卫生标准以下,以确保安全生产。3.特别要注意防止汽油泼洒、渗漏,注意工作场所的通风。
4.严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别是含铅汽油。禁止用含铅汽油灌装打火机。禁止用含铅汽油洗涤汽车零件和衣服。
5.接触汽油操作应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下班时要用肥皂、清水洗净手、脸,有条件最好洗澡。不要接触汽油后就立即吃食物、抽烟。6.油库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进入油罐内清扫底油。如需要清洗油罐时,应先采取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等办法,降低罐内油蒸气的浓度。进罐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胶鞋、戴橡皮手套,必要时还要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系上保险带和信号绳。另外,油罐外面应有专人守护,随时联系,也便于轮换作业。每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7.工作中发现有头晕、头痛、呕吐等汽油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严重者应尽快送到医院。日常注意事项:
(1)应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卫生习惯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思想熟悉上应将汽油看成是一种有毒物质。
(2)工作中必须与汽油接触时 ,应穿上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和口罩 ,尽量避免身体皮肤与汽油直接接触;同时应站在风口工作 ,防止汽油蒸气直接吸入呼吸道。
(3)工作中或手未洗干净之前不得喝水或吃东西 ,不得吸烟;不要长时间穿被汽油浸湿的衣服。工作结束后应用热水和肥皂将手、脸洗净;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应勤洗勤换。
(4)加取汽油要用抽油工具 ,严禁用嘴直接吮吸 ,以防汽油蒸气或汽油液体吸入肺部和肠胃。
(5)当使用含铅汽油时 ,发动机供油系的零件和汽油一样 ,都是有毒的。维修时 ,供油系的零件应先放在煤油中浸泡一段时间。清除燃烧室积碳时 ,应先用煤油将碳润湿 ,以免刮下的粉末飞扬被吸入呼吸道。不得用嘴吮吸汽油管、汽油泵进出油阀和化器量孔。(6)作业中若汽油溅入眼内 ,将使眼粘膜枯萎或出血 ,必须立即用食盐水或清水冲洗。
(7)经常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汽油最高答应浓度为 100m g /立方米),加强室内通风;若发现“汽油味”太浓 ,应检查发动机燃油供给系有无漏油并予以排除。
(8)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心血管和皮肤疾病的人 ,最好不要接触汽油。
(9)若发现有人因汽油急性中毒晕倒时 ,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进行人工呼吸或闻嗅氨水 ,并尽快送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