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核病医院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结核病医院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医院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结核病管理年,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护士一共10名,文化程度为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9±8.5)岁,均为女性。并与未进行感染管理的2013年度进行对比。对比2014年度和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及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结果:(1)抽查2014年度门诊医疗物品一共200件,其中消毒合格率为100%,抽查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一共200件,其中消毒合格率为98%,2014年度和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2014年度和2013年度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分别为0%、1.21%,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严格执行结核病医院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对策,能够明显提高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降低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
关键词:结核病;医院感染;门诊;对策
2000年我国开展的大型结核病学调查提示,全国有超过6亿人口感染过结核菌,远高于全球1/3水平。2012年国家传染病信息年报中指出:2011年新发肺结核患者达到123万,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一旦感染肺结核后,患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制约经济的发展[1]。结核病医院门诊作为面对结核病的第一前线,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借医院创建“三甲”为契机,我们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结核病管理年,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探讨结核病感染管理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 人员选择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结核病管理年,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护士一共10名,文化程度为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9±8.5)岁,均为女性。我们将未进行感染管理的2013年度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1.2.1 病人的健康教育(1)导诊和分诊护士要及时与患者沟通,讲解肺结核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预后,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病特点。(2)对痰菌阳性的患者,应让患者提高防护意识,宣教咳嗽礼仪,咳嗽时用手捂住口鼻,痰吐入带盖的痰盂内。(3)向患者介绍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服用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长期的治疗过程。
1.2.1 护士的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认识,采用培训教育和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让医护人员学习结核病感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保证各项感染制度严格落实。
1.2.3 加强环境消毒 门诊走廊、房间保持清洁,分区明确,专人负责门关管理,做好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配备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对紫外线的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有效。
1.2.4 严格洗手制度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范,掌握洗手指征,在水池旁张贴洗手宣传画,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干手机、消毒洗手液。每周对一名医护人员进行抽查,进行手微生物监测,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1.2.5 加强消毒检查 采用感染管理科抽查和科室自己抽查的检查方法,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指、使用器械进行采样。
1.2.6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让医务人员重视对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用品的质量管理意识,按照物品使用、丢弃说明操作,尤其是加强一次性用品的进货、保管、后处理等环节,禁止重复使用。
1.2.7 医疗废物的处置 一次性医疗用品、患者体液、污染的敷料、置于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塑料袋,使用加盖密闭式废物收集容器进行转运,并严格称重登记交接,以防医疗废物的流失。
1.2.8 加强反馈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定期对门诊进行综合目标监测与考核。及时把抽查结果反馈给科主任、护士长,监督、指导医护人员整改,按照PDCA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的追踪整改。
1.3 评价标准 对比2014年度和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及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1 2014年度和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比较 抽查2014年度门诊医疗物品一共200件,其中消毒合格率为100%,抽查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一共200件,其中消毒合格率为98%,2014年度和2013年度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2.2 2014年度和2013年度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比较 见表1。
讨 论
我市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结核病疫情一直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还有研究[1]指出结核病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超过75%的患者为青壮年,一旦此类人群感染疾病后,不通过正规治疗,会造成劳动能力的下降,可见,我国肺结核病防治任务十分棘手。研究认为:肺结核防控措施的不完整、不规律的治疗、缺乏良好的监管体系是结核病泛滥的主要原因。
肺结核门诊结核病患者众多,可发生交叉感染及医源性感染,同时门诊又是病人的聚集地,致病菌群集。因此做好门诊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发现2014年度的门诊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及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明显好于2013年度。可以看出严格执行结核病医院门诊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对策,能够明显提高医疗物品消毒合格率,降低肺结核感染病例漏报率。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防范措施制定时首先要做好呼吸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要带口罩、帽子,定期开门,使用紫外线消毒。桌面进行消毒,做好洗手工作。还有研究指出当门诊结核防治工作做好后,不仅能减少结核病院内感染的机率,还能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升,提升医院在患者中的良好印象。还有研究指出完善门诊结核病的感染制度,能加强医护人员抗感染、消毒意识,减少医务人员与结核菌的接触,大幅降低医源性结核病的感染机率[2]。此外门诊的干净、整洁的环境,能改善病人的就医心情,让病人更好的康复。
[1 ] 钟秀玲.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70.[2 ] 李小宇,郑爱平,单沙林.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3(12):1161-1162.[3 ] 邹小冬,毛小平,刘素玲,等.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6(3):352-353.
第二篇: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 医院 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7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口腔科门诊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词】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口腔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医,在口腔疾患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因此,了解口腔科门诊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 口腔科医护人员如工作时着装不规范,未严格进行手的消毒,手套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未使用一次性手套等,均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2 空气污染 牙科 治疗 中高速手机、气、水枪、超声波洁牙机都会产生飞沫,携带着病源体形成气溶胶,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若易感者接触到含有致病菌的飞沫,即有可能引起感染。
1.3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 口腔器械多为含腔器械,特别是涡轮机、快、慢速机头、弯机头、直机头等形态不规则,价格昂贵,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特别是口腔科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高速手机和低速手机,它们夹持车针和磨头,治疗中要进入患者口腔,接触黏膜和组织。实验证实,手机在口腔中停止转动的一瞬间,机头部位呈现负压,使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组织碎片等回吸到手机内部,而使用消毒剂对手机进行消毒时,只能消毒手机表面,而对手机内部回吸物毫无 影响,当再次使用手机时,回吸物质就可随转动中喷出的水雾进入其他患者的口中,而造成交叉感染。
感染途径
2.1 吸入感染 在口腔疾病的诊疗操作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直径大小不等的微粒(气溶胶),而这些微粒很容易被直接吸入肺部,甚至引起肺部感染(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
2.2 接触感染 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细菌等通过未彻底灭菌的医疗器械,传给另一患者而致感染发生。此外,污染的医疗器械不慎刺破医护人员的手,亦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1]。
对策
3.1 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组织口腔科医护人员 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消毒液泡手,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0.5%过氧乙酸二道法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要先浸泡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封口焚烧。
第四篇: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肠道门诊各自分开,自成体系,相对独立。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并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室诊治,并及时消毒,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疫情报告。
2、门诊室保持整洁,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通风换气;每日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或二澳海因擦桌椅、诊察床,地面每日湿拖2次,如有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至少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床套,枕套每周更换2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3、门诊大厅、候诊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
4、各诊室有流动水设施或消毒设备。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或离院外出。
2、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肥皂流动水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污染器械后和接触可疑传染病后应手消毒,做诊断性治疗或处理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它物品时应戴手套。
3、医护人员在做侵袭性操作时,均应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消毒,铺无菌巾。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体温表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体温表使用前用冷水开水冲净。
2、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消毒。
4、穿刺、换药的器械、弯盘统一送供应室处理。
5、眼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遮眼板一人一板,用后消毒。
6、五官科门诊一律按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检查器一人一消毒。雾化吸入器、螺纹器、咬嘴及雾化罐每人每次用后用含氯制剂或2%过氧乙酸浸泡消毒,雾化器内的药物配置按无菌操作原则,所用药液开启后24小早内可用,并注明开瓶时间。
7、门诊手术室按照有关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8、各科用过的棉签、棉球、敷料等医疗用品,应放入污物袋。
第五篇:结核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研究
结核病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 对医院内结核病感染的预防工作和治疗工作加以探究、总结。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对其临床记录加以回顾性总结。结果 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生的不懈努力,本案例中抽取的40例患者结核病临床表现全部消除,经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的检测显示病况呈阴性;经结核的菌素测试显示病况呈阴性。结论 增强结核病在医院内部的防御和治疗措施,能够帮助减少结核病的病发率。
关键词:结核;医院;感染;预防和治疗
作为一项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结核病的病发率逐步呈上涨趋势,且愈演愈烈。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截止至2013年初,我国患有结核病的患者总量处于世界人数总量之首[1-2]。结核病医院内是患者最密集的区域,换句话说,在医院内部传播结核杆菌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区域的感染率,此种现象的可能性不只会威胁到非结核病患者,还会连累到院内的工作人员,所以将医院内部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做到位,是保障无辜患者、人群生命健康的重中之重,本院对40例结核病患者的情况加以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2月治疗的40例结核病患者,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其中有30例患者属于本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10例患者属于前来就医的非结核病患者,年龄处于15-55岁。
1.2治疗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化学医药的治疗,新涂阳和新涂阴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方案:2HRZE/4HR进行治疗,即:在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4个月,用药120次[3]。复治涂阳患者采用国家标准方案:2HRZES/6HRE进行治疗,即:在强化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治疗,频率:1次/d,共持续6个月,用药180次[4]。结果
在专业医师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之下,40例结核病患者的病况表现全部消除,在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的检测下,病性呈阴性;在结核的菌素测试下,病性为阴性。讨论
3.1结核病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伴随抗结核医药的相继出现,从世界范围看,出现了结核病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快速、有力控制的局面。但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不合理使用医药以及疾病根治情况不佳等系列原因,致使结核病的耐药性持续降低,出现了病发率不断上涨的结果[5]。为了达到患者于住院时期不产生耐药性、保障治疗成功的目的,现阶段医学界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对患者实行诊治,疗程长达7-10个月。本院的治疗方案中,对于40例结核患者的初步诊治得到了患者、家属以及医生的肯定,使其对治疗结果十分满意,由此说明化学医药不只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传染源以及阻止结核
细菌的传播与流散。
3.2宣传措施
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工作不仅要掌控传染源,更应加大宣传预防结核病的力度,本院详细宣传核心有几下几点:①对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和大肆宣传,提醒社会大众不要在公共场合随便吐痰,用纸巾或者是遮挡物掩盖打喷嚏、咳嗽时的鼻涕与唾液,在方便后以及用餐前记得将手洗漱干净,并定时将餐具进行消毒杀菌,多多将衣物、床被晒于干燥通风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作风,保持居住地以及工作环境的洁净和通风;②及时发现结核症状:如果身边存在发烧、咳嗽、咳痰超于4周并不见好转的人群,应主动提示其做详细的检查或者是前往专业的结核病医院加以记录、检查,若已确诊则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③督促身边结核病患者的诊治:若周围人群患有结核疾病,则社会大众应主动积极遵守杀菌和隔离的专业举措,随时督促患者接受诊治疗程并将其完成,鼓励患者投身运动项目,制定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饮食清单。
3.3保护措施
本院对抵抗力较弱、容易被感染的大众也提出了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对其的保护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①组织疾病的防控专员,对管辖区域内的常住居民实行定期的身体检查;②对初步入院的结核病患者实行全方位、细致的常规检测,可透过所拍胸片以及痰液培试等检测结果筛选结核病群,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打下坚实基础;③对高度危险群体实行结核菌素检测,此群体包括滋滋病携带者、同结核病患存在过度接触的群体、曾出现在结合环境里的孩童或者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长期进行静脉注射并对其产生强烈依赖感的患者等;④为大众接种卡介苗帮助提升全体成员的抗结核功能。
3.4高危群体
工作于结核病医院的人群作为结核病感染的高危群体,由于其工作的关系需接触诸多疑似病例或者是确诊病例,因此提升了工作人员被结核杆菌入侵的几率。就此结核医院应建立一套完整、紧密、安全的工作流程,增强医护人员的重视程度,本文将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在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宜,尤其是操作完对结核患者的诊断、治疗后,务必使用消毒洗液配合流动水源对接触过病源的肢体进行清洗、杀菌;②在工作时应自觉将医用服饰和头饰穿戴齐全,减少身体暴露面积,降低接触病患而受感染的几率;③在需要接触液体的工作过程中,要将手套、口罩必备齐全,避免液体喷溅至皮肤上和刺激性气味对身体带来危害;④在妇科手术过程里,降低羊水喷射以及血液喷溅发生的几率;⑤需要进行注射穿刺以及为医疗器械清洁、杀菌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时刻注意尖锐利器,防止自己和周围人员被割伤,若出现刺伤情况,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流动水清洗、医药杀菌、纱布包扎等措施;⑥使用消毒药水对医院内部,包括医生办公室以及住院部实行定期消毒杀菌。
参考文献:
[1]蔡丽芳.结核病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J].全科护理.2012(30):2852-2853
[2]王爱国.结核病的预防浅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90
[3]韩凤云,张世传,王艳波.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J].职业与健康.2007(23):2226-2227
[4]马福德.耐药结核病流行现况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8(32):50
[5]宋建奎,杨淑梅,陈丽.两起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处置[J].中外医
疗.2008(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