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02:1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我国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以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共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 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

[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和政府提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政策与方针,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治理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农地和农村水土资源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政策与制度。实际上,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作用,首先需要理解与领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为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1.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又积极注重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积极优化,并且对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积极的克服[2]。生态文明中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是和谐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下人类能够以人的主动性创造力为基础,同时兼顾自然规律,关注资源环境承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寒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人、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两者的亲和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能够顺应自然,更应该在生活中也做到取之于自然而又用之于自然。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这要求农民摆脱人类中也主义“征服自然”的观点,能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作为一种理念深刻的贯彻到行动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农业生产活动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美丽中国梦。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只有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和对可替代、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才能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用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只有通过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为后人留下绿色而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实践中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农村矛盾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的缓解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会给社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农村环境,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三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建设。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而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和改善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意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创造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促使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从人与人的和谐;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把发展提高到“文明”的高度,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必须统筹兼顾好短期与长远利益,兼顾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旨。因此,要达到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贯彻执行好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真正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的美好景象。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基本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与相互作用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是面向自然的,而其他的一些特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农民的贫困与环境污染、损害之间存在髙度的耦合。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位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足以证明这一点。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农村问题。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是农民、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这些有利于打破贫困一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减少贫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基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持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精神源泉。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独特的人类精神生活与文明成果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是在一个有毒有害的生态环境中被孕育、培养直至最终成型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就是“和谐”。缺失和谐精神的社会绝不是和谐社会。要使得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地和谐,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精神的气质,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和谐精神。和谐精神的培育与养成不能缺少自然生态的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维系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的关系,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了和谐精神的种子,就可以在人际之间也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地方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村循环生产,尽量地减少对土地、淡水、空气等消耗、污染与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亟待解决。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2.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5]3.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

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

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对农村发展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支撑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我国现阶段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如下。

1.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农村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纵观各国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都是运用法律和制度手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生态环保政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政策,强调生态环境措施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转变理念,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

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实践表明: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村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强科技投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农村要大力发展农业沼气工程,提高农村环保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 究,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因此农村环保工作的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保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办法。并且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关。公众对生态环境危害认识不清,对自己的环境权益了解甚少,往往在自身受到环境危害的威胁时还弄不清楚危害的根源,搞不清楚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意识领域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树立和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5]文明理念。加大宣传,第一要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5、发挥多方力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五、结语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农村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段蕾,康沛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6(02):41-45.[2] 陈志向.深化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J].新视野,2014(02):56-58。

[3] 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17-2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 黄巧云,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5-37。

[6] 陈启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9(9):12-15. [7]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25-27.[8] 李亚青,王栓军.浅析低碳生活方式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12(06):41-44.[9] 张洪霞,刘元珍.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04):46-47.[10]杜受祜,丁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36-38.

第二篇: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狭隘的“新村”或者“村庄”建设,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特点出发,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以及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放眼世界,推进这项制度创新不断向前。

关键词:新农村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三农”

总观我国农村现状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这项制度创新能否落实,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的基础建设投入不够,在一些偏远地区是更加薄弱。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国家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2005年,国家投资建成农村水泥路、柏油路17.6万公里,超过1949年—2002年的建成总量,使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得到改善,电网改造每年可减轻农民用电负担350亿元。但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直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国家增加了水利建设投资,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并不多。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农

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2003年底,全国有效排灌面积仅8.1亿亩,旱涝保收面积5.9亿亩,机电排灌面积5.42亿亩。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量巨大。有关资料表明,仅仅将有效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提高6、8和6个百分点,就需要投资5000亿元以上。据财政部统计,按照2003年改造1亩中低产田需投资382元的标准计算,尚需改造的8亿多亩中低产田要投资3000多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

(二)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科技兴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如何用科技发展农业,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科技兴农。从我国的实际看,单一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和单一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都很难完全适应各种农业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最近几年,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杂交水稻、超级稻、转基因棉花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产出效率,节约了耕地、水资源,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已达到48%。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200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64141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的面积已分别达到48.9%、28.8%和20.4%。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劳动力,克服了农业劳动力局部短缺的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水平、良种化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中试转化能力薄弱,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科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三是农业机械应用覆盖面有限。农机产品价格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仍依靠手工和畜力劳动,某些环节的机械化应用非常欠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其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农业公共研究机构为主体,加速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扶持和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通过政策和技术引导,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程度。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机制。同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其三,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根据农业涵盖农、林、牧、渔各产业和生产、加工、流通多环节的特点,扩大农业机械的作业和服务区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其四,提供更多的农机具补贴。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作为鼓励发展农业机械的重要措施,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其次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我国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特别是耕地、水资源的非再生性和经济发展对农业越来越多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忧患意识。应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以及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率。第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方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第四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低效率的农业增长方式。二是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形成各具特色、整体协调的农业产业布局。三是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优化资源配置。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倡导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

当前农民的素质水平还比较低,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我国当前有9亿农民,76.4%就相当于近7亿农民没有受过技能培训。

这种状况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关键是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缺乏。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在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应突出几个重点:一是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做到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二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劳动工资、社会保障、投资创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增强其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

(四)农村建设一定要从国情特点出发,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从国情特点出发,尤其是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特点出发,绝对不能搞一刀切。“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人口众多,多数是农村人口;生产力不

发达,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样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以往的新农村建设却往往忽视了这些特殊性。一方面,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决定了各地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个样、一个模式,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一哄而起。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占多数和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脆弱的,在这样脆弱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愿望固然很好,但往往流于形式,口号多于实践,目标又定得过高,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老高,到头来是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这两方面我们都有经验有教训。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我们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近年来有些地区,例如:山东泗水县的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她们分别创造出“泉林牌”、“圣公山牌”农产品和“中国优质西瓜之乡”、“中国优质花生之乡”、“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等绿色品牌,并被确定为省级十大食草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省级、市级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

(五)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决战,是发展社会主义,带领广大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任务。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农民渴望富裕,渴望幸福,渴望同城里人一样生活、生存,把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外,最大的动力在于发动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要教育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自觉解放生产力,不断克服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农村有识之士,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把资本投向发展,扩大原始积累,要动员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业主积极支援农业发展,积极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不断壮大企业实力。要让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之路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向下一个更高目标前进的基础和起点。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思考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09环艺4

姓名:王鑫

学号:B0928404

第三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主动地去保护客观世界,积极地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旨是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价值,以期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今天,人民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农村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素质一直以来都被许多的国家质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开始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还有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特别是对于农村,因为农村的条件有限很多人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没有生态文明的意识。我国有着悠久5000历史,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成为生态文明社会,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

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和人口集聚,使农村人口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偏远农村成了空壳村,集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2.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

3.农村社会自治转变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村民自治从1998 年正式实行,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多数农村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以新昌为例,多数农村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联系起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是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因此,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建设矛盾排查制度,认真解决环

境问题,纠正损害群众生态利益的行为。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须始终坚持生态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工业提升产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帮助农村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强化文化保障机制。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进步,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其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面对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篇章。

第四篇:浅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我们应努力如实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当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实施措施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和宏观紧急政策的转变,以支持我国农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所以我们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第二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第一,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

三、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尽快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植宁夏农业的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如果继续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就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

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转变,采取必要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农业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稳定农业生产。同时,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对我国农业适度保护,应大力实施属于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政策,包括政府的作物保护与收入安全计划、环境保护、贫困地区援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大江大河治理、防护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加农业科研投资,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国家投资逐步集中于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和转基因工程研究,以保证充足的农业技术储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战略思考;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十七届二中全会与十六届二中全会内容

第五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一、农村生态文明内涵及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分析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社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而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和人口集聚,使农村人口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偏远农村成了空壳村,集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2.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3.农村社会自治转变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村民自治从1998 年正式实行,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多数农村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以新昌为例,多数农村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必须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几点:

1.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谈发展。要树立长期的创业观。生态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为龙头,增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根据生态镇创建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每年每届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不是一年一个调,一届一个腔。要坚持生态立镇,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2.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转变。

发展生态农业一是要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以大市聚为例,要按照“结构更合理、布局更优化、效益更明显”的要求,充分发挥不同农业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四个中心、四大区块”为格局的生态农业基地。四大生态效益农业示范中心,即:国家级茶叶良种场、部级名优水果引繁中心、花卉林木繁育中心、小京生提纯复种示范中心。四大区块,即:以大市聚片为代表的利用红泥地建成名茶、小京生、牛心柿生产区块;以严丹赤、东宅等村为代表的利用荒山坡地建成板栗生产区块;以沃洲、黄坛等村为代表的库区村利用湖旁小气候优势建成柑桔、桃子、大青梅等水果生产区块;以姚卜丁、寨岭等村为代表的利用低洼、土质肥沃的地区建成花卉苗木生产区块。二是要转换经营模式。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三是要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工业一是要提升产业结构。通过技术、体制创新,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通过招商引资等政策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大市聚为例,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改造,全力提升轴承产业;另一方面要依托园区平台,大力引进精密机械、光电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要引导产业集聚。要全面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计划,完善园区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对无法进入园区发展的企业,也要规划相对集中的工业集聚区,便于资源共享,集中治理,减少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就大市聚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生态敏感度高,要更加注重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接通县城污水处理中心管网,最终实现整个片区纳管处理。三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大市聚为例,要充分发挥沃洲湖、真君殿、天姥山等山水风光,结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带,规划建设环沃洲湖和钦寸水库休闲农业观光带,走出一条“以生态引客源,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必须持之以恒打造生态环境。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拓宽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当前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和农村环境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尤为必要。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环保三同时制度,把环境保护的义务真正落实到市场经营主体。同时要积极开展公益宣传,吸引更多的慈善人士和有识之士资助和赞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投入机制。二是要解决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从当前农村普遍情况来看,重点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村种养殖业的面源污染问题。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建设和雨污分离工作。当前,在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人口快速集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环境配套。以大市聚为例,要规划实施集镇截污管网建设,最终要借助于园区平台,将管网纳入县城排污总管。农村生活垃圾在普及当前“村集、镇运、县处理”的保洁机制前提下,要有计划地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和有机垃圾就地消化的工作,想方设法的实施垃圾减量化工程。要科学规划规模种养殖业,完善配套,逐步减少面源污染。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在第一轮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进一步美化农村环境。4.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一是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要建立生态建设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要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农村班子,帮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二是要强化文化保障机制。要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三是要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长江镇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组织实施造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村庄整治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生态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结合我镇实际,对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一些思考。

一、要突出“美”字,建设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表现。建设生态环境,要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科学规划,建设现代新农村;要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农民反映强烈的具体环境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村路硬化、改水改厕改厨与沼气池建设,全力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放、私搭乱建等问题,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道路、居住区、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和乡村的环境保洁以及垃圾污水、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中,我们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700多万元,加强荆陂河流域各村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支干渠,加固湘江大堤;按照“生态、文化、现代、宜居”要求,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规划设计和建设了居民小区,启动了长江竹木制品市场、石子佳和大市场一期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长江”行动,在公路两旁栽种香樟21000多株。

二、要注重“富”字,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生态经济作保障。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包括农户庭院经济和绿色种养基地在内的绿色农业,以及与农村户用沼气相联系的产业,形成“养猪+沼气+经济作物”的“小庭院大产业”、“文明生态村+科技村”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等模式,培植一大批科技致富村、养殖村、瓜菜村。其次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对新引进的经济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有危害的,坚决拒之门外;所有项目实施前都必须进行环保评估,环保指标完全达标,方可投资立项;对已开工建设,但环保严重超标的项目,要立即关停。近年来,我们已关停1家化工企业,炸毁了石子村3个乱采滥挖黄金矿,关闭了部分违规开采的石矿和砖厂,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要立足“活”字,培育生态文化。要大力推进农村道德实践活动。围绕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道德模范进万家”、“讲文明、讲科学、树新风”、“携手文明,共创和谐”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节日文化活动。每年组织举办大型民间游艺表演比赛、农民运动会、书画义写、送春联、戏曲、棋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提供展示才艺和自娱自乐的平台。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建设好乡镇宣传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 要: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必须把农业环境做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来对待,只有通

过加强法制宣传和基础建设投入,强化科学的组织领导,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最终才能实现经济、社

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从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对策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民经济 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在现代农业发展 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解决农业的污染,既 促进农业发展又保护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实现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而实施符合中 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最为实际的应对策略[1].1 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的生态农业,从20世纪70年代的试点示

范、直到90年代作为政府行为,以县级为基本试点 单元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 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形式各异的生态农业示 范区2 000多个,其中有300多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 业示范县,现有9个省份正在开展生态省建设.1.1 基本特点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

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 经济的系统工程,可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 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它具有如 下特点:(1)多样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种生态条件复杂多样,而生态

农业又是建立在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 种农业生产体系,因此具有形势多样性的特点.(2)综合性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体系,它

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注重到农、工、商、贸的综合经营.它要求人们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树立系统观、全局观全面分析各种关系,采取综合性 措施,从而使生态农业系统得到协调发展.(3)高效性

生态农业系统能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通过改善 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它投入的情况下能提高农业 综合效益,不断发展的各种生态农业技术又使生态 农业系统获得了较高的生产率.(4)稳定性

生态农业系统是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系统,对外 界不良影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遇到外界干扰情况 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5 持续性

由于生态农业重视其内部各组分的相互协调, 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增殖,因此具有较高的 自我调节能力,能保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6)优美性

生态农业始终强调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 的能源和资源,减少对外来投入物质的依赖,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减轻了农用化学物 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最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 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样就保护和创造了优美的生态 环境.1.2 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生态发展规划 截止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发展生 态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明确要求,与此同 时,大多数生态农业建设都是在开始建设时仅有工 作大纲或工作计划,没有一个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 上编制的生态规划,最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我国目前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更 形成了土地后备资源的缺乏,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 开发利用,施肥结构的不合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等现象在一定程度内仍没有明显改变.(3)科技人员缺乏、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农业,需要

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来指导农业生态建设和具备一定 文化素质的农民来从事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的发展 需要对农业基础建设进行一定的投入,这两方面都 需要当地政府提供较稳定的政策与资金的扶持.(4)生产规模偏小、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因地域广,大多数乡镇村分散,农业生产资 料尤其是土地分布本身就较零散,缺乏统一的合理 布局,形不成规模或规模不大,影响集约化、产业化 进程,这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结构年年调整,但调整的 实效不太理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仍较严重.2 生态农业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为农村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

展提供了一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有效的途经.为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软硬结合的原则 就是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做为一个大系统来整体 考虑,搞好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在规划指导下, 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2].优先抓好示范项目的建设,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着力 抓好科研、技术推广和生态农业保护法规等软件建 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农业建设与保 护的作用.2.2 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种持久发展战略,它的根本

目标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短时间内、在 局部利益上存在一定矛盾性.因此要按照产业化发 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有广阔市场 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同时不断增加集体和农民 的经济收入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充分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形成生态农业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 环的运行体制.2.3 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

强管理,要推进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对农业生产要加 强管理,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实行集约经 营,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在退耕还林、退耕 还草、退田还湖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力稳定提高.2.4 生产和生态同时兼顾的原则

生态农业的建设不仅要做到生产发展、经济兼 顾,而且要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这就要求 科学的处理建设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必须坚持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3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探讨

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针对农业发展中存 在的问题,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建议以下措施: 3.1 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农业建设尽管已有二十年的时间, 1993年

颁布, 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实施、发展 生态农业的相关内容,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 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有必要通过立法予 以解决.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 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激 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 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3.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 的物质基础

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农业现代园 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农业水利、农机 具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农田和高产稳产良田,实 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改 变传统种值观念全面推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 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猪(禽)-沼-果(菜、鱼)”模式,降低环境污染[3].3.3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要正确处理开发与发展的关系,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增加科技投入,从当地实际 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 整,农业区域化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 推广生态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发展生态效益农业,实 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4 发挥环境优势,大力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提 升生态农产品品位

在水质状况、空气质量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 的区域,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积极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创建生态绿色品牌,以提升 产品品位,增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也是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 最佳途径.3.5 依靠科学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为中心,依靠科学的生产组织方式,按照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6强化组织领导,制定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政策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 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科学规划,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 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 体,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及农业执法、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 政策.3.7 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 统一

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都要 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首要位置,绝不能以牺牲环境 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慎 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迷惑,树立农业可 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 结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 宋谦.农业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 29.[2] 孙鸿良.生态农业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 1988: 37.[3] 孔繁德.生态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114.台州市政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在源头上控制污染

污染控制的核心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只有在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发展模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融入经济发展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投资力度,营造创新环境,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台州市的主要做法是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如建立台州(上海)科技园,实现异地借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全市自主创新工作。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立足当前实际,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台州为例,我们在西北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和以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业,将该区域作为全市的水源涵养区和天然绿色屏障;在中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和生态型经济发展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沿海地区建设高规格的循环工业园区,如:化学原料药基地和金属再生园区。这几大区域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有些区域已发挥作用。同时,积极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行动,积极扶持资源再生利用企业。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由于历史的原因,沿江、沿路一直是各地区主要产业的集中区域,这造成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区域功能定位模糊、发展导向不明等问题。因此,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清晰各区块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是关键。台州针对布局中不合理的问题,在城区内积极实施“退二进三”计划,同时,在编制沿海产业带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等现实问题。

二、完善制度创新体系,大力构建生态治理结构

机制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制度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进行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丰富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各项激励政策。一是价格政策。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产品价格中应体现污染治理成本。二是税收政策。对发展循环经跻、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台州从2005年开始在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中拨出100万元用于清洁生产的补贴和奖励,从目前情况看,清洁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比是1:2,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清洁生产的同时,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也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比如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在这方面,台州的尝试是将企业与西部欠发达乡镇排污权进行交易,通过交易,让企业为村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而企业获得一定的排污指标。

(二)重视生态指标运用。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近年来,台州在“两个社会”考核指标中增加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指标及分值权重。市政协以提案的形式、建议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和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完善生态监管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要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环垸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噪声、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充分运用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主讨论等方法,通过公众的利益诉求和民意的公开、自由、充分表达,强化社会监督,以影响或修正政府决策,使政府的决策更能体现民意、更符合生态建设的要求,并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倡导生态文化理念,提升城市生态及文化品位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灵魂,也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将区域人文精神融入生态文化建设。文化与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区域文化,一旦脱离了该区域的人文精神,将缺乏创造力和认知度。生态文化亦是如此。以台州为例,“和合文化”是台州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如何利用好这一特有的人文精神,是台州市在建设生态市之初就考虑的问题。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将“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注入城市的建设中。比如: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我们提出的发挥中心城市组合式形态和城市绿心的生态优势,以“反规划”理论指导城市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在保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搞城市群构建。

(二)利用载体实现多元互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其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因此,要利用各种载体,比如:组织“环境日”、“地球日”等群众性活动,提高群众坏保意识。同时,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自然的可贵。此外,要加大创建生态县(市、区)、乡镇、村(居)力度,让企业、村居、普通群众均参与其中。

(三)更新宣传理念。当前,我们的宣传基本上停留在说教层面,起到的效果很有限,有时甚至是反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一定要克服说教,要坚持贴近大众的实际、贴近大众的利益、贴近大众的生活。台州黄岩长潭水库库区保护就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在库区保护初期,政府主要以说教性宣传为主,当地居民不以为然,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近几年,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当地农民得到了收益,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就自觉地接受了生态保护相关理念。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其他领域延伸,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而是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联系起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是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因此,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建设矛盾排查制度,认真解决环境问题,纠正损害群众生态利益的行为。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良性发展联系起来。资源、环境问题都与人口有着紧密的驮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要将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在制定人口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如: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生态承受能力等。同时,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区域性人口发展规划,提高人口素质,为产业带建设和城市群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三)将生态观念引入大众消费习惯。在引导公众崇尚节约消费、绿色消费的同时,要提升政策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鼓励大众消费节能产品、使用节能技术。

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和升华。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

一、对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解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我国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大国,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全国的绝大多数乡镇没有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资源,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但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却少之又少。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事项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致使农村饮水型地方病多发。[3]正是由于法律的空缺及环境保护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会保障的双重职能,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已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

8、印度的1/2。尽管如此,很多地方滥用、浪费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断绝子孙后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而且,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家为了各种基础性建设还会占用或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快速的城市化扩张急剧向周边农村拓展占用耕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非农单位或设施占用耕地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到2020年,我国要坚守住18亿亩耕地及其中l 5亿亩基本农田的红线,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三)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已经不仅仅在城市发展,工业污染逐渐侵入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扩张也导致大量的污染转移到了农村,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1.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例如将固体垃圾拉到到农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气体或烟尘飘落到农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农村等。

2.破坏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近几年来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但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资金短缺、信息匮乏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大部分是一些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值企业,比如矿山的开采及其矿渣就不仅污染周边农村环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染耕地,破坏生态系统

3.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大城市为改造城市的新形象,把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去。而农村的乡、镇政府出于加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就业压力等因素的考虑,对于这些企业的到来是相当欢迎的。但是这些企业带去的除了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环。仅污水危害农村一项就十分严重,据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70%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更为严重的是流域污染引起癌症高发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有关癌症村的报道,几乎遍及全国,都存在一些村庄癌症高发的现象。凡是癌症高发的村庄,那里的生态环境要么遭受严重破坏,或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证,要么空气质量相当恶劣。目前,我国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或水质恶化已威胁到用水安全,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也显示,目前全国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亿多人,其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约有6500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易引起疾病流行,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四)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地少人多,特别是近年来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为了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的农药、化肥使用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另外,由于农业生产中大棚的普及,对土地的污染也在日益加剧,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土地的污染是系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经济增长中相当部分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农村社会自治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村民自治从1988 年开始试行,于1998 年正式实行,到今天已经二十年了。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的民主、法制等意识的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有些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已经成为空壳。不少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微薄,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4]相反地,它们更有可能成为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的主力,依靠它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无从谈起。基层组织经济力量薄弱,农民家庭自主经营,使得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大为削弱。而想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可能的。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一)法律上明确农民的环境权

首先在宪法层面上,将公民,当然包括农民的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确定下来,并注重政府对公民环境权益的保障义务。其次,在《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中确认环境权,并明确环境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和使用权等。再次,通过制定相关的单行法,确认农民的参与权。[5]比如在单行法中,具体确立农民环境参与的权利主体、权利的内容、权利行使的程序、参与的义务主体及其义务、参与救济等。只有将农民的环境权用法律确认下来,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的为农民提供环境权益的救济,在《环境保护法》中设立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将环境法律援助建设成一项基本的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其部门管理权限内设立专业对口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提供法律帮助。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环境保护法》中增设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检察机关、任何环境公益团体都可以在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但却因自身原因不能起诉的情况下代表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应对农民在环境诉讼中因为举证能力不足、负担不起诉讼费用而打不起官司、打不赢官司的情况。只有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农民的环境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二)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群体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梳理、健全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各类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运用和强化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的补偿赔偿手段,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震慑和执行力度,以便把农村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结合当前贯彻落实《物权法》的时机,把农村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必须明确各主体和客体的责任人,加大监督和问责的力度,保证补偿赔偿到位,是当前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6]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十年中的城市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此外,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一直在推动环境保护进化方面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我国,根植于农村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还非常少见,因此,大力培育农村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并积极推动城市环境保护组织向广大农村延伸,将对农村环保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是十分微妙的,那么,是牺牲生态环境以换取经济增长,还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谋求生态平衡呢?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下,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惟一的出路就是在于平衡两者的关系,使它们走上协调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 “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8]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五)建立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

积极推动农村环保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研究,设置一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农村污染治理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连片村庄污染治理技术、村镇地下水源污染防控技术、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技术等。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和教育培训尽快建立全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人口稠密地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向县以下延伸,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培训,重点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等,使农村环保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创造竞争优势和确立发展强势的“基础工程”、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基础,是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基本条件之一。

对山区县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不仅将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山区县,应该如何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最近,笔者对典型的山区县和“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江西省上犹县进行了一番思考。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山区县的一大特色就是山清水秀,拥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生态资源。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笔财富,做活“生态经济”文章,既是山区县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山区县扬长避短、谋求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山区县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

山区县发展生态经济的潜力很大,优势明显。以上犹县为例,突出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山区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提。如,上犹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境内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3.6%;有水域面积13.6万亩,其中有效水域面积9万多亩。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68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7.1千卡/平方厘米。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素有“风雨适时,四季宜人”之美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生态生态作物生长。第二,山区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就拿上犹县来说,共有林地面积174万亩,其中经济林31万亩,毛竹林20万亩;有草地草坡40万亩,其中寺下、双溪、紫阳三个乡集中连片的优质草山坡10万亩,五指峰、平富集中连片草山草坡5万亩;已开发茶园面积3万亩,已成为赣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广阔的林地,构成了上犹生态产业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生态经济的强大优势,2005年,该县的陡水湖、五指峰先后被国家林业部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该县荣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的称号;今年,又荣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的称号。

第三,山区县往往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理念,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保证。一般而言,山区县的生态资源相对丰富,山区人的绿色情节也相对浓厚。比方说上犹县,近几年来,该县的党政班子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已在执政者心中扎下了根,正是凭着这种理念,上犹县在搞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处处把生态环保放在工作的首位,就连在招商引资这一中心工作中,也是坚持“凡是破坏生态环保的项目,都坚决不引不上”的原则加以甑别引进。据了解,仅2007年,上犹县就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12家,清理不符合环保指标的企业8家。

二、发展生态经济对山区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有利于与外界经济接轨。纵观当前国际国内,“生态革命”方兴未艾,生态经济将成为人类最佳经济归宿,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发展生态经济,不仅能使山区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而且能使山区县经济尽快与国内国外接轨,实现山区县经济适应市场、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其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在加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而发展生态经济,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子,它将在“洁净生产”,谋求基本无废型物的循环生产方式中使生态环境得到复兴,从而获得一本万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三,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目前上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是造福上犹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只有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山区县才能真正实现山川秀美,江河清净,山区人民的子孙后代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富裕、美好的生活。

三、对山区县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山区县不仅有发展生态经济的优越条件,而且有发展生态经济的迫切需要,应该采取怎的措施才能打好“生态”这张牌,真正做强生态经济?笔者认为,关键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实施如下“四大战略”: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生态农业战略 作为山区县,“山多水丰田少”是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比如说上犹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一方面,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但另一方面却使上犹具备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广阔的山场、水面发展空间。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加快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希望在山在水,优势在山在水。因此,山区县应积极克服传统农业观念制约,坚持把山水当作耕地来使用,把“生态”当作“资产”来经营,着力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上下功夫。

1、调整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分工的原则,走出“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短期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性和适应性调整老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种植、养殖产业。如上犹县,就应结合目前已形成茶叶、优质水果、特种水产、绿色大米、无公害蔬菜、油茶等农业优势产业的实际,在着力建设油石、梅水和五指峰万亩茶叶观光带,集中建设紫阳、社溪、水岩、双溪、寺下五个高标准万亩油茶基地的同时,按照“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优质水果、特种水产、绿色大米、无公害畜牧、无公害蔬菜,以形成黄埠--东山--油石--社溪脐橙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五指峰--陡水--平富--寺下--梅水东魁杨梅产业带,营前--东山--社溪--黄埠绿色大米产业带,双溪--紫阳--五指峰高山畜牧业产业带,东山--社溪--营前--油石四元杂交猪产业带和五大湖区特种水产产业带。从而形成“特色明显、规模发展、结构多元”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2、推广技术,开发生态农产品。作为山区县,在生态生产品开发方面,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标准化施肥、标准化使用农药和有机茶生产、绿色蔬菜种植、绿色畜禽养殖等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入地,积极推广猪—沼—果(茶、菜)的生态农业模式;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整顿,严格控制违禁农药、化肥、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流入生产环节,确保农副产品的“生态”品质,比如上犹县,就应该结合县情,着力打造“梅岭”有机茶、“四元杂交猪”、“陶氏云片”、“绿月大米”等生态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提升生态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保护水源,建设生态屏障。保护水资源是山区县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如上犹县,就要加大油石河、梅水河治理力度,保护好境内水资源,力争将上犹建设成为赣州市自来水供应基地;综合治理境内各交通路道沿线的“秃头山”等山地资源,推进农业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互协调发展,力争到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水土保持率达到90%,从而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二)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实施生态工业战略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山区县,要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必须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少山区县的“工业短腿”现象都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链条短、工业与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面对这一现实,山区县必需坚持以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始终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发动机”来抓,大力发展无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生态环保工业。

一是要突出特色兴工业。作为山区县,应该结合自身资源特点,以特色产业和丰富的竹木等山林资源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生态食品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推进生态农副产品系列化开发。二是要强化招商引资兴工业。山区县应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招商选资,坚决做到“四个不引”,即: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引,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不引,设备淘汰、工艺落后的项目不引,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不引。同时要严格做到企业申报和开工必须落实环保制度、配备专门环保人员、严格环保审批手续、配套生态恢复措施。

三是要狠抓改革兴工业。在推进企业改革振兴的过程中,山区县应坚持以“妥善安置职工”为目标,以“盘活企业资产”为重点,在推进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的同时,大力引进实力型、节能型、环保型高新技术,改造嫁节传统工业,使企业实现降耗、降污的目标,达到环保标准。对市场前景途窄、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整顿乃至关停。

(三)以碧水青山为取向,实施生态旅游战略 山区县往往山秀水美,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较为广阔。如上犹县,2007年除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外,还荣获全国“最具魅力的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两个单项奖,2010年荣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这就是该县具有生态旅游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因此,科学整合山水、文化、历史等旅游资源,建好景区景点,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推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是加快山区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结合实际,山区县发展生态旅游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如上犹县就应该结合实际,以深圳安远集团投资15亿元整体开发境内旅游资源为契机,以陡水湖、五指峰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点,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步伐,当前,要重点抓好陡水湖京明度假村、五指峰温泉漂流、沿湖生态农庄、南河湖城市公园等项目的建设。要抓好总体规划的实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抓好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高起点规划好道路、水电、通讯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工作和宾馆、山庄、餐饮、环卫等服务性设施建设工作,着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设施的能力。

2、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一般而言,山区县的旅游开发往往起步晚,无法与那些起步早的大中城市地区在景点方面比大比强,只有发挥自身的山水资源优势,将旅游景点做精做特。如上犹县,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在五指峰、陡水湖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抓紧做好陡水湖景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二是要结合五指峰列为世界候鸟观察站、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优势,全力打造五指峰“候鸟游”、“探险猎奇游”品牌。三是要充分发掘陡水湖生态资源,全力打造陡水湖“度假休闲游”品牌,将陡水湖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四是要结合南河湖面开阔、水质优良、邻近县城的优势,将其办成国家青年滑水表演队训练基地和赣南龙舟大赛训练基地,打造“滑水游”、“龙舟游”品牌。四是要结合赣南树木园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全力打造赣南树木园“科普游”品牌。五是以安远集团投资建设的温泉宾馆、漂流为依托,全力打造“健康游”。

3、做精旅游线路。按照境内旅游资源分布和境内交通布局情况来打造旅游线路,是山区县整合旅游资源,盘活旅游景点的一大取向。就拿上犹县来说,当前尤其要重点打造两条旅游线路:一是要充分结合赣州至陡水湖这条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夹皮沟”式森林小火车线路资源,将其打造成“赣州——陡水湖”浪漫风情游精品线路;二是要结合上江线贯通江西、湖南,途径上犹多个乡镇和多处旅游景点的优势,着力打造突出“乡村农家乐”、“乡村民俗”等特色的“梅水——龙门——营前——五指峰”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打造上述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对境内闲置、无序、分散的旅游景点进行有机链接,丰富旅游内涵。

(四)以做精做靓为重点,实施生态城市战略 山区县的县城往往具有较为厚重的绿色底蕴,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的力度,将县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以此提升县城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就上犹而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高质量完成城市规划。当前,上犹县正在进行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规划可以出生产力的观念,以规划来优化配置城市综合资源,尤其要进一步做好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完善城市“绿线”制度。通过规划,把更多的城市空间留给市民,把最好的视觉资源留给群众,把最适宜休闲旅游的区域留给游客,真正营造“宜居、宜赏、宜乐”的城市环境。

2、要完善公用设施。结合实际,上犹县在完善公用设施方面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要扩大公共绿地的面积,同时做好供水、供电、通讯管网的改造、铺设;二是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厂的改建、扩建;三是对县城内小街、小巷进行改造;四是增建县城公厕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在公用设施建设的投入来源方面,要敞开投资大门,推行对项目投资主体的公开招投标制度,努力形成公用事业社会办公格局,以解决政府对公用设施建设缺乏资金难题。

3、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双拥城市为契机,下功夫整治城市脏、乱、差,抓好城市容貌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占道经营等问题,切实保障城市道路干净、畅通,市政设施完好无损;要加大对城市广告的管理力度,对主要街道、主要建筑的户外广告要精心设计;要以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抓好道路养护和排水管网维护,消灭道路坑洼不平和污水乱流,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确保城市卫生、整洁

以创新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认真探索与实践,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编制全面规划,理清建设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花溪区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一是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将全区行政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明确了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范围。二是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突出“生态、旅游、文化、宜居”四大主题,确立了“山水园林城、低碳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三是编制和完善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围绕优化产业布局,规划了一批产业带和工业聚集区,编制了生态农业、旅游商贸、道路交通等规划,完善了乡镇村寨建设发展规划。

抓好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步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需要有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投资回报高、带动作用大的项目来支撑。为此,花溪区把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实施项目带动,初步实现了优质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与高端产业项目的相互匹配。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加快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条件。集中精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投资拉动型、产业聚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重大产业项目。

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产业体系。面对环保准入要求高、产业选择难度大、优势资源利用难的实际情况,花溪区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信息化改造现有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初步实现了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二是突出发展旅游商贸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商贸物流,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经济活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走绿色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生态养殖、种植基地,推动了观光农业发展。

整治生态环境,拓展建设内涵。环境友好、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特征。花溪区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把水资源作为第一生态资源,把发展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第一战略任务,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实施了全流域治理工程、生态绿化治理工程、节能减排治污工程。森林覆盖率已近42%,基本实现了南环线经济带及中心城区无严重污染企业。

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建设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新事业,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花溪区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抓好信贷投资,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二是调整完善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目标纳入目标管理,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并加大生态、效益指标的考核权重。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绿色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课题,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今年以来,省市也在着重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精神,紧密结合宁海实际,加快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从宁海实际情况看,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较早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较早树立起了生态发展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较鲜明地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要求,较有力地采取了推进生态县建设的种种举措。通过全县上下不懈的努力,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宁海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中排名首位。但我们也应看到,新形势下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过去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这对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要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从我县的特点和禀赋出发,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大生态效应,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特别是要在“六个互促共进”上下功夫:

一、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互促共进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取向、路径选择具有一致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县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工作的主线,必须不失时机地建立环境约束倒逼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推进产业布局集聚化。重点是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向搭建统一的发展平台转变,把分散的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实现工业园区由“百货公司”向“专卖店”的转变,就是由综合性园区向专业化园区转变,这有利于推动产业配套协作,也有利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要加快推进“二区八园”产业基地建设,把“6+6”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二是推进产业层次高端化。一方面是抓招商选资促进增量的高端化,按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税收和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三高三低”的项目选择路径,主攻“大、好、高”项目;另一方面是抓结构调整促进存量的高端化,提升文具、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特色产业,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现代营销模式、企业组织结构等创新发展,扶持企业上市和开展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三是推进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加快以国华宁海电厂为龙头的宁海湾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延伸循环产业链,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工业园区和企业生态化改造,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措施,推进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综合利用。统筹利用县内、县外资源,大力引进各类人才,鼓励企业返乡创业,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努力将“宁海人经济”转化为“宁海经济”。

二、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互促共进

城镇化有利于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要坚持走特色发展、综合开发、内涵提升、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宁海的城市特色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要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六大功能区块建设、城市六大节点改造和城市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舒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共服务。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把山、水、海、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城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龙头抓手,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积极谋划和实施新一轮城镇开发建设,通过规划引导、综合开发、文化传承,推动资源要素向城镇配置,产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承载集聚功能,使之成为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节点,促进城乡生态经济联动发展。要注重从各乡镇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在发展方向上明确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旅游名镇和生态美镇。

三、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

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我县广大农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要立足这一优势,把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发展生态产业、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因地制宜走强村富民之路。一是做好生态富民文章。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一批生态旅游特色村,编制和实施西部山区生态旅游、东部山海生态旅游一体化规划。按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并积极构建销售网络,通过农超、农餐、农旅、农展对接,真正使优质生态的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商品。二是做好生态优居文章。深化“净化大地、美化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系列工程,使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生机盎然,更具吸引力和可居性。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两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模式建设农村住宅小区,提升农村居住品质,并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通过3年努力,新建改建农村住房24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13700户,节余土地460亩。三是做好生态育民文章。人可以改变环境,但环境也能改变人。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乡风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基层生态创建活动,确保到2011年80%的乡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并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卫生意识、生态意识、文明意识。

四、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促共进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争取到2013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达到150亿元。从我县比较优势出发,以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中心和宁波南部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现代商贸中心“三大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商务会议健身基地、生态人居福地“三大基地”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十大产业”。通过生态、文化等与旅游嫁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全面推进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森林养生等六大旅游基地建设,进一步打响宁海湾、宁海温泉、前童古镇、浙东大峡谷、伍山石窟国家矿山公园等旅游品牌;综合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商务会议、运动休闲产业,建设长三角一流的商务会议基地和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着力打造最佳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以山清水秀、滨海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居住区,依托景区景点,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旅游地产。同时,要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会展节庆等具有高增值性和带动性的“无烟”产业。

五、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的互促共进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加强生态建设要注重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看得见、摸得着、触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入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水务网、保洁网、交通网、就业网、保障网建设,使城区和70%的农村人口喝上了网供优质水,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70%,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等等,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下一步,要在继续推进“老五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城乡统筹的教育网、就业网、医疗网、养老网、安居网等“新五网”建设,努力解决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启动实施城区交通“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近期缓解、远期畅通”目标。要加强环境支撑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好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网络,以整治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大力建设生态城镇、绿色农村、蓝色海洋和森林宁海,全面改善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

六、联动推进生态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互促共进

生态建设要靠生态文化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来支撑。要注重挖掘和发扬宁海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一是社会化发展文化。坚持建文化、送文化和种文化并重,着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和生态创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社会风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二是品牌化提升文化。围绕生态文明主线,链接以潘天寿、方孝孺、柔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古镇、古村、古戏台为代表的古建文化,以“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以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进一步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产业化助推文化。以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为平台,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加快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城镇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把更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并在开发中实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污染十分严重。为此,必须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保证生态安全为总体目标,努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本文就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四个部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最后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诸如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一 研究目的、意义 1 研究目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此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可见,两重要会议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规划了宏伟蓝图,这就是: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农村也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根据地。广大农村是淡水、耕地、林地、草原、生物等资源的最大腹地,是承载人口的主要场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环境依托。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那种农业文明时代“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浪漫早已悄然逝去。而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又与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严峻的农村生态形势,不仅仅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威胁到农民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本文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力图通过对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较深层次的剖析,考察其特殊性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加强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谋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现实途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些参考。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崭新课题。因此,在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而国内外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措施很少有全面而系统地解读与研究的情况下,加强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全新的理论意义。本文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实际情况,力图从深层次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努力将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机制建立、科技应用、法律健全和社会参与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科学地提出可以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为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些许较有价值的参考,为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实践意义:研究我国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 亿人口有 9 亿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无农不稳,无生态文明的农村一样不会稳定,情况甚至会更加糟糕。人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的主要区域分布在农村和农业两个领域,而广大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又是我们中华文明立足和发展的大本营。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是地大、人多,农村的环境状况势必会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到全国整体的环境状况中去,这是我们须臾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的成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的途径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考察,系统性地提出可以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具有直接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总而言之,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在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不仅与广大农民的利益紧紧相关,还与全国人民的利益相关,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事无巨细,着力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着力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着力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各级政府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它应有的地位上来。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主旨。二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农村垃圾、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固体废弃物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处理,化肥的减量合理使用,农药和有机物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等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已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污染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农村环境污染,各种有害物质残留进入食物链,既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又危害了人体健康,尤其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引发各种流行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安全隐患。1 农用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

合理科学地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甚至滥用,则会对人类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或严重破坏。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造成我国农业污染不断积累、生态环境不断退化,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中国的乡镇企业创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社队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大农民为了脱贫致富,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商品经济而开办了一大批这样的企业。乡镇企业的产值已占到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正所谓半壁江山。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乡镇企业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3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近10 年来,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在河网密布地区这种污染甚至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约 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禽畜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禽畜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大多数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粪便和污水的处理率仅为 5.0%和 2.8%,9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加速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趋势,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禽畜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4 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在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垃圾除了小部分用作肥料,大多乱堆乱倒。除少数乡镇设有简单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外,绝大多数乡镇村庄的垃圾随意堆放在公路旁、江河小溪边,道路、河流、农田成了天然垃圾场。少数乡镇即使有垃圾填埋场,但大多选址不当,把垃圾场建在公路边、河流旁,且不能及时覆盖,造成二次污染,影响下游卫生。许多村虽然建了垃圾箱,但不能及时清运,垃圾长期露天对方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大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三 完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 完善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宣传与普及环境知识,让公众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生态文明。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如利用杂志、广播、电视、文艺表演等,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从而树立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投身到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行列中。另外,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民等生产者的宣传和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地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特别要重视青年一代的环保教育,要将环境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使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例如,农民过多地使用化肥或农药,或者使用方法不当,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体制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1989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限于当时的立法背景,已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于今日的农村来说,其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制定环境基本法,使生态文明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弥补现行环境保护法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失衡。①在立法过程中注意提高立法质量,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环境立法的适用对象进行调整,在侧重大中城市环境的同时利益,能够考虑将小城镇、乡村及乡镇企业、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环境利益更多纳入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的范畴。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重新立法,尤其是对环境污染转移、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供更多与当地实际因素联系紧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以本地事实为依据,坚持国家立法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性结合,并且地方环境立法应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浙江省已于 2009 年1 月 1 日施行的《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就是针对本省水污染的特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为有效解决超标排放,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3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污染控制

企业的发展,需要能源、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这样才能体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我国乡镇企业点多面广、分布散乱,基本处于“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局面,这种分散化、无序化状况不但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而且给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带来困难。小城镇的建设给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带来良机。小城镇建设引导居住区向集镇集中。不难理解,当居住群落十分分散且规模又不大而乡镇企业又大多分布于自然村落附近时,污染防治设施上马很难,进行集中控制就更不可能。居民向集镇集中以发展小城镇,才可能规划统一的工业园区,这样原本分散的乡镇企业才有可能向工业小区迁移。在农村和城镇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并设计和推行一套能使其有效运转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长效运行机制,是消除乡镇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工作。乡镇工业企业发展区需要具备外延发展所需的空间和内涵发展所需的条件。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在区位选择上不宜采用同一个标准。一般来说,较为发达的地区应以县为单位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不发达地区应以地区为单位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鉴于乡镇工业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内部规模不经济的动力,政府在确定乡镇企业工业小区时要以规避外部规模不经济为主旨。设置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可以从更大范围内的劳动力转移入手加速工业化进程,从提高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度入手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可更好、更快地为乡镇工业企业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避免外部规模不经济创造条件,以降低乡镇工业企业空间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所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环境代价。4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普遍较差,污染严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发展小城镇与村庄整治的关系,集约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等五个关系。①适当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确定的规划原则,以及《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等其中的有关技术规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基本思路①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依据,重点是明确村庄整治选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各地应依据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协调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村通”工程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

②合理确定村庄整治内容。各村庄要因地制宜,主要从村庄道路建设、供水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堆放点、宅基地等方面展开整治,对于国家支持整治的项目,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项目的实施。③制定村庄整治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以解决当前村庄的重点问题为基本思路,突出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④加强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落实“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集约村庄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鼓励建设联排式、公寓式住宅,严禁城镇居民以租用、借用等形式占用农村宅基地。防止任何单位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拆迁农民房屋,损害农民利益。四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进步,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其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面对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N].人民日报.2007-10-19.[2] 佟庆远等.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 席北斗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 [4] 柯珍堂.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探讨[J].企业经济,2008(11).

[5] 郑少尉.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的完善.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6(02)

新农村建设现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5-18 11:48:00 ] 作者:田雪梅 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农产品价格限制生态农业发展

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五、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需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六、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七、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八、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还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此外,报告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对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四个方向: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 震

2012年11月02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课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深刻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实践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业得到了加强、农村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道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生态文明村 建设和谐新农村

去年以来,**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从**农村实际、农村生活、农民需要出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步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创建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一、立足实际,精心策划,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山区建设,治水整地、植树造林,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2%,呈现出“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生态效果,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成为**的一个品牌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基地,农民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多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新瓦房盖起来,一批批小康楼建起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却不尽人意,陈规陋习积重难返。有的村庄规划建起了新房,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倒;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温饱问题已总体解决、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这个“临界点”上,农民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县决定把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生态优化”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一经提出就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一场以全面建设绿色、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的运动在全县农村广泛展开。

二、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创建工作本身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创建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原创:www.xiexiebang.com

一是抓好规划实施。县文明委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八化”标准和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农村的群众基础、经济实力、干部素质状况确立了示范、普及和过渡三类标准,按试点、全面建设和重点提高三步实施。确定,力争到2006年底在每个乡镇抓出12个达到示范标准的村;2010年使全县80%以上的村建成示范标准的生态文明村,使全县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1年开始逐步使全县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加强对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文明委主任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文明委各主任实行了包乡镇、包村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落实了工作分工,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和创建村召开调度会,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各乡镇、村也普遍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摸底子,搞规划,定方案,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针,组织创建活动。每个乡镇先抓出3-5个试点村,再逐步推开。到目前,全县已经完成60个生态文明村的创建试点,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面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是搞好示范引导。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地理环境、基础条件不同,各村的创建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县文明委重点抓了示范引导。选取了一部分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近城区、镇驻地和沿国道、省道、县道的村镇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心村,按示范标准建设,通过建设“文明长廊”和“文明片区”,逐步辐射带动其他村庄。去年以来按照示范标准先后建成了许家庄、大尧、梁家庄子、林泉等10余处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洪凝镇大尧居是一个临近县城的村居,虽然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但“院内现代化、院外脏乱差”。开展创建活动后,村“两委”带领村民硬化道路,整修河道,清理垃圾,植花种草,美化街道,使村庄由乱到治、由脏到洁,许多居住在县城的村民又搬回了村里。潮河镇林泉村针对村庄实际,开展“搞规划、建新村”运动,加大旧村改造步伐,去年活动开展一个月就拆迁了50户旧房,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农民尝到甜头,今年一开春又有170户农民自发拆迁旧房,重建新房,村里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规划设计,使新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示范点出现的新气象,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的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个示范村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参与创建村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

三是确保资金投入。针对创建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县里采取了“几个一点”的投入模式,即“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共建帮一点”。全县以农、林、水等部门为主,积极争引资金项目,向创建村倾斜。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调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与创建村结成共建对子,发挥资金、信息等优势进行扶持,两年来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支持。民营企业永昌建筑公司一次投资20余万元,为莫家庄子居修建了一条硬化、绿化、亮化的文明街。两年来,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已形成了以沿222省道的街头、洪凝、高泽的11个村居和沿334省道的潮河、户部、叩官、松柏、中至、于里的9个村庄为重点的两条“文明长廊”,辐射带动起了80个生态文明村,建成了8个文明片区,1100多条文明街,在全县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村镇创建网络。

三、突出特色,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在创建过程中,全县立足以生态促环境改善、以环境促进素质提高,积极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生活创建、生态环境优化和生态经济发展“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把清理农村“三大堆”、治理村庄“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修垃圾池、建排水沟、拆违章建筑,成立卫生清洁队,净化村庄环境。潮河镇将驻地周围的12个村庄全部纳入小城镇管理,成立了镇容监察中队,对辖区内每条街道都拿出专人进行管理。街头镇设立了小城镇管理办公室,成立了由41名队员组成的镇容监察大队,加强对镇区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在各村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在镇区农户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全县硬化街道120余条,清理街道1000余条,设置垃圾箱2000多个。8个乡镇建立了环卫大队,130多个村成立了卫生清扫队,垃圾全部实行定点填埋处理。人改善了环境,环境也改造了人。前旋子村过去垃圾粪便都堆在路旁,排水沟7年未清理,臭气熏天,现在治理了街道,净化了环境,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提高了,今年麦收时节,没有一户村民在村内的街道上打场晒粮。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造成城乡差别大,农民生活质量差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把通自来水、通硬化路、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自来水、硬化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工程。全县投资7000多万元,硬化道路500公里,今年全县12处乡镇将全部完成硬化道路村村通。投资2000多万元使173个村吃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用户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县343个山区村、5.4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全县电话户均占有率增加到55%以上。街头镇仅今年就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全镇达到1万户,成为全市第一镇。在改善农民生活设施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精神文化设施的建设。根据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需求修建了健身小广场(路径)、农民小公园,篮球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建立了阅报栏、宣传栏和文明学校,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为农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开展文明教育提供了场所。

三是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新农村,县里组织创建村科学地绿化、美化街道,建设环村绿化带,打造村庄绿化圈,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松柏乡窦家台子村去年投资20万元进行街道硬化,今年又聘请县园林处专业人员对街道进行了规划,投资3.5万元对文明街进行了高标准的绿化,在街路两侧栽植绿化观赏树木1400余株。叩官镇翰林沟村投资10万元建设了20米宽的环村绿化带。仅今年全县就栽植环村和街道绿化树木20余万株,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同时,县里还注重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护林、管林护林一起抓,成立了封山护林领导小组、执法大队,乡镇成立了护林巡逻队,村级配备了吃“皇粮”护林员,县内所有山场都得到了有效保护,营造了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

为了把生态文明村建设成环保型、节约型村居,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灶等生态节能技术。松柏乡后长城岭村建起部分沼气池示范户后,原来许多没有列入建设的农户看到后,纷纷要求列入建设名单,仅一个月全村就有80多户建起了沼气池,有的户觉得一个不够用,一次建设了两个池子。沼气池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为农民带来了实惠,每户年可节省化肥、农药、燃气开支800元。仅今年以来,全县就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建起沼气池2600个、太阳能灶3000个,在节约柴草、保护山林的同时,还与养殖业、种植业实现了有机结合。

四是实施农民文明生活创建工程。结合环境的改善广泛开展了“先进文化、党的政策、文明习惯、致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农家”活动。在村里设立了“四进农家”宣传栏,及时进行“四进”内容的宣传。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和村民文明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村还建起了民间杂耍队、业余戏剧团,吸引农民参与活动。街头镇代吉子村经常聘请电影放映队和小剧团进村演出,利用演出前对农民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解决农民外出打工,家庭生活不便的问题,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把建立义务帮工队、科技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服务组织作为重要内容,把创建活动和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吸引力。为了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倡导道德新风,还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村级服务组织。许家庄居自从建立了道德评议会后,村

下载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 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标志。文明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逐步全球化,环境污染也已经逐步的走向全球化: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不断增速、水污染严重、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仁者近山,智者近水”,秀丽之山水孕育出了众多的中国哲人,不仅如此,草民亦有“乐乎于秀丽山水”之心,这成为泱泱大国一大特色。有青山绿水的家园是芸......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模版)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地区推进,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