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继教实施方案
黄枧中学 “十二五”(2011—2015 年)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遵义市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绥阳县“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黄枧中学“十二五”(2011—2015年)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绥阳县“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注重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围绕“强化能力、提高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教育家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十二五继续教育工程从2011年起2015年止,用五年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一德四新”将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三、继续教育领导机构及培训对象
成立黄枧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余星毓(黄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王小东(黄枧中学教导主任)
张国凯(黄枧中学政教主任)
熊国毅(黄枧中学工会主席)
胡
伟(黄枧中学总务主任)
张
俊(团委书记)成员:王小东(语文教研组长)
梁远强(数学教研组长)
彭世红(英语教研组长)
赵
阳(理化生教研组长)
杨
飞(体艺卫教研组长)
戴仲春(政史地教研组长)
湛洪涛(物理实验室管理员)
方维佐(化学实验室管理员)
毛前云(生物实验室管理员)
李明洪(远程教育管理员)
郑介峰(图书室管理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导处,主要工作由彭世红负责。黄枧中学“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的全体对象为黄枧中学全体教师。
四、“十二五”期间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一)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让广大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畏困难,勇于攀登,在偏远山区结硕果。不断健全师德学习体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以德育人。
在五年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体制,加强德育的渗透,德育与各学科的有机结合,以“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等为激励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学校要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合力,在年度考核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中,注重师德的比重,对师德不合格者,在骨干教师的选拔、教师职称的晋升,实行“一票否决”。
在平常的师德学习中,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可以随时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并开展一系列教师师德类的征文、评比等活动。并把学校的师德优秀的教师向外广泛宣传,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二)加强教师学习培训 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特别是积极参与各级名师组织的培训工作,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定期收看教育类的电影,为教师订阅各类期刊,让每一位教师都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养成并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培训中,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各级名师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校本研修
加强学校教研组工作,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独特的教育成果,积极组织学校教师进行教研交流,广泛吸收兄弟学校的优秀成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独特的教研风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学校的校本教研,让老师掌握新的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写好课后反思,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技能,鼓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上课,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师资队伍建设
黄枧中学由于地域因素,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许多优秀的教师和骨干教师都向县城流动,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成了一个难题,为此学校只有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学科培训,普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
(五)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
健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将教师参加学习的情况拿入教师年度考核。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严格要求,认真登记,在2015年验收的中,力争学校90%以上的教师取得合格证。
五、“十二五”期间继续教育具体工作措施
1、做好师德培训工作
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工作,每学期不少于11学时,并认真做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做好师德学习交流活动。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搞好教研工作,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教师的专业比较统一,所以在教研学习活动中,不断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探讨。
3、学时的登记 每位教师培训学时由所在的教研组长根据提供的培训学习材料进行学时登记,由审核员和学校领导签字存档,2015年通过验收后,发放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5、制定相关计划和要求
(1)每位教师根据根据《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绥阳县“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文件和《黄枧中学“十二五”(2011—2015年)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拟定好五年总的培训学习计划和分学期的学习计划,并上交到继教办备案存档。
(2)组织培训的相关部门和个人做好培训考勤、内容、学时登记等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教导处,备案存档。
(3)未按时完成学校规定培训学时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不得参加学校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并责令补足规定的培训学时。
六、“十二五”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后勤全力保障继续教育培训期间的费用,完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培训经费,多渠道筹措教师奖励经费,用于各类优秀教师的奖励,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各类交流活动。
2、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措施的制定,研究指导,资源整合,负责人员、课务协调,保障各类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统计和登记教师培训学时,按规定做好评比工作。
五年内,教师完成规定学时并考核合格的,才能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黄枧中学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11月1日
第二篇:继教实施方案2
杏山中心学校2006—2010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两基”的实现,我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师教育现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挑战。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努力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实际能力和水平,学校将以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提高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省、州、县三级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2001-----2005年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道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先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构建我校开放、高效、灵活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我校2006-----2010年继教工程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以师德铸造为灵魂,以课堂改革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加强校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7-12-15
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实现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简称“五以三全”)
三、基本原则
灵活、创新、务实地运用县《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创新原则、集成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施性原则,努力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机制。
四、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其中1955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女教师,只要求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统一考试对象。
五、主要任务
(一)全员培训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每位教师师德五年参加各级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1、师德教育: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培训内容,抓住理论培训、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制度管理等环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开展法律法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培训。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
2、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
3、新课程:新课程培训将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新课程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新课程沿着科学的轨迹深入推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
4、新技术:通过实施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使学校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相应等次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70学时。
(二)专项培训
1、管理者、培训者培训
(1)管理者培训: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对管理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者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新时期的教师教育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了解全校继教工作的总体规划、主要任务以及各阶段具体安排部署;掌握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管理者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业务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一支专家型的管理者队伍。
(2)培训者培训:根据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者参加相关的培训,或通过选派参加省、州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学校培训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校本培训的开展。
2、农村教师培训
①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县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分赴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学科指导。
②中心学校与片区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帮助其培训教师;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兼职培训者联系制度。跟踪调研和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3、骨干教师培训
努力创造条件,发挥好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不少于10学时。
4、新任教师培训:认真完成上级规定的培训任务。
(三)学历提高培训
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在职进修等学习形式,提升其学历层次。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麻江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中小学教 师学历要达到下列水平:
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0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具有专科学历以上者达到95%。
六、措施保障
(一)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麻江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杏山中心学校小继教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定为“学校一把手工程”。学校将调整和充实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切实把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抓好落实。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三级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步步到位。
1、校长负责制定本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措施;落实校级培训经费;教导主任负责培训学校骨干教师和校级教师继续教育辅导教师;教研组长负责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登记、检查、资料收集。
2、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负责人。要统一部署和制定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个人参训档案和单位档案,确保校本培训的实效。
3、规范资料管理。建立学校资料管理体系,确保资料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各类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和滚动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定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2、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选拔使用,形成有利于骨干教师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不断成长和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
3、建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我校培训登记制度,统一使用由省、州印制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和《黔东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登记册》。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如实填写,登记册是上级组织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继教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4、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督导制度。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建立由政府、学校、个人共同同分担成本的机制。
5、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必备条件,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始终保持良性运行状态。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考试考核成绩优异的教师;对热爱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者,学校将给予奖励。
对违反《教师法》规定,侵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权利者,或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思想不端正,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应责令其检查纠正,并批评。对不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经教育仍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中断学习造成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
(三)加强校本研修,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校本研修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我校将建立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行政要加强对校本研修制度、措施的建设,研究和指导校本研修工作。校长应深入课堂进行调研。
七、具体要求
(一)“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是本阶段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将以它为平台和切入口,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效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认真贯彻州《实施意见》附件四《黔东南州“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细则》的精神,结合“远教工程”的实施,开展好现代远程教育支撑下的校本培训。(五年集中培训60学时)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11月初为启动阶段。进行学习文件、制定计划完善制度。
第二阶段:2006年11月中旬至2009年低为具体实施过程。
第三阶段:2010年1至5月为自查自评阶段,7月迎接省、州验收。
九、课程培训总规划见附表一
第三篇:继教实施方案2
杏山中心学校2006—2010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两基”的实现,我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师教育现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挑战。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努力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实际能力和水平,学校将以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提高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省、州、县三级文件精神,在总结我校2001-----2005年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道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先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教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原则,构建我校开放、高效、灵活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为巩固“两基”成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我校2006-----2010年继教工程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以师德铸造为灵魂,以课堂改革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加强校作者: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7-12-15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实现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简称“五以三全”)
三、基本原则
灵活、创新、务实地运用县《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创新原则、集成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施性原则,努力构建适合我校校情、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机制。
四、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师。其中1955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男教师,1960年12月31日前出身的女教师,只要求参加培训及考核,不列为统一考试对象。
五、主要任务
(一)全员培训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平、学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显著提高。每位教师师德五年参加各级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1、师德教育:师德教育以《新时期师德修养》为主要培训内容,抓住理论培训、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制度管理等环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开展法律法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培训。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50学时。
2、新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学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
3、新课程:新课程培训将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狠抓教师学科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新课程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新课程沿着科学的轨迹深入推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
4、新技术:通过实施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使学校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相应等次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五年参加各级集中培训不少于70学时。
(二)专项培训
1、管理者、培训者培训
(1)管理者培训:从实际出发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对管理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者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新时期的教师教育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了解全校继教工作的总体规划、主要任务以及各阶段具体安排部署;掌握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学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管理者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业务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一支专家型的管理者队伍。
(2)培训者培训:根据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者参加相关的培训,或通过选派参加省、州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者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学校培训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校本培训的开展。
2、农村教师培训
①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县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分赴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学科指导。
②中心学校与片区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帮助其培训教师;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兼职培训者联系制度。跟踪调研和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3、骨干教师培训
努力创造条件,发挥好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不少于10学时。
4、新任教师培训:认真完成上级规定的培训任务。
(三)学历提高培训
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在职进修等学习形式,提升其学历层次。培训要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坚持
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麻江县“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中小学教师学历要达到下列水平:
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0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具有专科学历以上者达到95%。
六、措施保障
(一)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麻江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杏山中心学校小继教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定为“学校一把手工程”。学校将调整和充实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切实把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抓好落实。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实行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三级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步步到位。
1、校长负责制定本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措施;落实校级培训经费;教导主任负责培训学校骨干教师和校级教师继续教育辅导教师;教研组长负责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登记、检查、资料收集。
2、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负责人。要统一部署和制定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个人参训档案和单位档案,确保校本培训的实效。
3、规范资料管理。建立学校资料管理体系,确保资料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各类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和滚动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教师资格证书再认定和教师职务评聘相结合,逐步形成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机制。
2、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选拔使用,形成有利于骨干教师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不断成长和骨干作用的充分发挥。
3、建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我校培训登记制度,统一使用由省、州印制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和《黔东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登记册》。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如实填写,登记册是上级组织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继教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
4、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督导制度。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建立由政府、学校、个人共同同分担成本的机制。
5、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仍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待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必备条件,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始终保持良性运行状态。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考试考核成绩优异的教师;对热爱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者,学校将给予奖励。对违反《教师法》规定,侵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权利者,或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思想不端正,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应责令其检查纠正,并批评。对不愿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经教育仍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中断学习造成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
考核定为不合格。
(三)加强校本研修,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校本研修是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我校将建立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行政要加强对校本研修制度、措施的建设,研究和指导校本研修工作。校长应深入课堂进行调研。
七、具体要求
(一)“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是本阶段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校将以它为平台和切入口,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效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认真贯彻州《实施意见》附件四《黔东南州“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细则》的精神,结合“远教工程”的实施,开展好现代远程教育支撑下的校本培训。(五年集中培训60学时)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11月初为启动阶段。进行学习文件、制定计划完善制度。
第二阶段:2006年11月中旬至2009年低为具体实施过程。
第三阶段:2010年1至5月为自查自评阶段,7月迎接省、州验收。
九、课程培训总规划见附表一
第四篇:继教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热二学期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淤泥乡苏座小学:彭福才
2012年06月20日
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教师队伍的结构从年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学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苗外流现象。以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停留在全员通识培训和教研组教研形式上,教师队伍整体提高不明显。因此,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提高认识,强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亲自抓,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了
“通识教育与分层次校本教师教育”的培训方案。
2、学校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每学期,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以市县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为支柱,定期研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竞赛、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使教师的业务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的需求。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学期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教学点滴及研究的原始资料等。
3、调查反馈,整体规划。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不断出现,为此,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制度管理等方式,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实施《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和“八荣八耻”教育等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四新”教育的培训
“四新”教育,即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新方法的培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按照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学习《走进新课程》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书籍,3、教育技术培训
本学年,我校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活动,增强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收集、筛癣运用信息,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4、加强教育教学的培训
(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本学期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开展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继续教育和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篇:继教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地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深度整合,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特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次学习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朱教授演示的两个教学案例《乡愁》和《斑羚飞渡》。《乡愁》运用信息技术很好
殊的意境;《斑羚飞渡》使原本抽象的飞渡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师者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修养
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
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教育界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提高落
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通过培训,我同时学习到了我们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教师,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其实有两层内容。一是自己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二是要能培养出未来的好幼师,从而影响无数的孩子。要做到这两点,我要首先有一种爱岗敬业的意识。我必须热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并发自内心地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只有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从内心爱自己的学生,我才能将挚爱倾注到教学中,不遗余力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孩子。第二,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打好扎实的基础,并了解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同时,我要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真心实意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过错。凝聚学生,增强士气,以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也相信,自己对学生的爱和理解会让学生们受到影响,将来也会成为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
学习心得体会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教育的水平,而教师是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得知,教师在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有基础性地位。美国品德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从麦克唐纳的话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生对于社会的态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不管从整个社会,时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一、良好积极的情绪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凡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情绪总是愉快的、乐观的,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人们的情绪越是乐观,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一般认为健康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适度,一切发生很自然,从原因、强度、时间的变化上都是常态的。如果喜怒无常,强弱颠倒,时间上延续的长短也有变异等,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制度制约教师的心理健康。
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教师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教育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得到发展,融入社会。但是劳动对象是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此外,学生发展表现需要长时间观察,也是多个教育力量的合力所为。总之,有效准确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目前仍是十分困难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身体健康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工作远没有社会上说得那样简单和轻松。教师行业虽然很光荣和伟大,可是在这光荣背后,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来应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校事务等大量的工作。此为,教师还要承担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责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势必威胁教师的身体健康。很多教师过早患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们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再加上身体的病痛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人际关系关系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同行之间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竞争,像评定职称,晋级等之事。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是很大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额却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师为了凸显科研成果,采用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这无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竞争上岗,以及频繁的考试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师的负担。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能力可能有点低,因此产生焦虑等问题。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荣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减少来源于学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