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

时间:2019-05-12 02:2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

第一篇: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讲稿

今天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二、企业经营的法治背景;

三、企业经营的法治理念 ;

四、企业经营的法律实务问题分析。

一、为什么选择法治

“法治”一词自古即有,几千年来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概括起来说,主要反映了两个不同的层面:其一指一种治国方略,主要是把法看作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工具和手段,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其二是指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专制相对立的一个立国、治国的根本性原则,这是近代才形成的。在现代社会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大背景下,法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一、人治与法治的对比 1.法治的优点和缺陷

法治指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社会秩序状态。简单来说,不仅人民受到法律的管治,连统治者本身也受到法律的管治,人民与政府同样被法律约束,要依法守法。法律是国家、社会最高的规则,没有任何人或组织机构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治的优点:其一,法治是理性之治,法律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它没有感情,不会说话,不能像人那样任性而为;其二,法治具有稳定性。纵观西方各法治国家,他们之所以能保持国家政权几百年不动摇、社会持续发展,与法治国家的治国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法治可以避免因领导人的变换而发生动荡,不管是谁当领导人都要严格按照现有的法律办事。以美国为例,历史上并非每位美国总统都属贤能之士,人们却可以容忍他的存在,因为国家社会是以法律而治,按法律运转。相反,如果美国总统即使是大贤大能,违反了法律,也要追究其责任,比如上世纪的克林顿总统,就因莱温斯基一案涉嫌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遭受国会弹劾动议的总统。第三,法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更利于实现个人权利的平等和保护。法治的缺陷:法治的规范性可能导致机械性,稳定性可能导致滞后性。新情况的出现往往在以前的法条中找不到对应的解决办法,等到法律制定出来之后又不能弥补所带来的损失。比如孙志刚之死,才促使我国收容制度的废除。

2.人治的优点和缺陷

人治指个人或少数人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人治的优点:第一,法律的制定需要复杂的程序和很长的时间,过去的法律不能应对现实的需要,可人能及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船小好掉头”,个人的决策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时间,社会成本小,也能够紧扣时代的变迁。第二,人治也是一种精英政治,能最大可能地发挥人的潜能。贤人政治的判断往往比常人的判断可能更正确。

人治的缺点:①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②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③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我们说人治的成本低、见效快、出人才。但这些都得在很完美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它对人的要求就得是贤人、能人、圣人,什么地方差一点都不行。但是,圣人、贤人毕竟是少数,普通人、庸人是多数,所以,人治之下,古代中国盛世少、乱世多,中华民族历史多灾多难。同时,人治也是我国封建王朝走不出朝代更迭,历史循环的原因之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沈万三,简单总结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一、“法治”强调“权自法出”,人治强调“法自权出”。

二、“法治”强调“法大于权”,即法律支配权力;“人治”强调“权大于法”,即权力支配法律。

三、“法治”强调法律至上,“人治”强调领袖至上。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建立法治社会,要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当然,无论法治或是人治,都不是尽善尽美或者是一无是处的,法治和人治“我中有立,你中有我”,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法治”本质上也要靠“人”去实施。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当辩证地看待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分清主次。3.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人治的过往,例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通过发动运动,破坏民主与法制,以领袖意志代替法律,是典型的人治!

文革的过程不用多说,我们看看其造成的危害后果。

政治上,打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国防部长彭德怀、中央领导邓小平等等一大批开国元勋、老干部,这些革命一辈子的领导、战友一夜之间变为党内叛徒、修正主义,党章选定了一个亲密战友、接班人林彪,结果却真的叛变。另外,支持砸烂公检法,法制建设明显倒退。

文化上,主张不破不立,破“四旧”、打到孔家店,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结果,要破的破掉了,要立的也没立起来,造成文化断层,教育断层,人才断层,科技断层,民族信仰缺失。

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错过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英美主要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就连战败国德国、日本等也把握机会,迅速重新崛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了。

毛主席可以说是千古伟人,雄韬大略,胸有千丘万壑,通过人治,能够掌控住局面吗?没有!据报道毛主席本人晚年也很凄凉,林彪事发后,一下老了一大截,经常偷偷落泪。

一言以蔽之,文化大革命把人治的弊端体现的淋漓尽致。王立军出逃美国大使馆,***东窗事发后,温家宝总理说:“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或再发生”,本届中央领导为什么空前重视依法治国,为什么如此强力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这一事件可能这也是一个契机和触动。只有加速把中国推向依法治国轨道,避免出现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人治”局面。

二、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人治与德治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国家5000多年的历史,都是人治和德治的历史,当然,这其中也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基于我国传统社会“简单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国情。所谓“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概念。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百姓族群而居,自给自足,社会关系稳定,经济关系简单,形成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与监督关系,人际关系一般按道德准则和乡规民约就能够调整。费孝通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因为只有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能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随着契约、制度和规则的逐步发育,法律就自然地成长起来。

第二,中国政治传统制度是君主专制和个人集权,“君权天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且这种治理模式还推而广之,家里实行家长制,家族实行族长制。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为政以德”在《论语》里面体现得最为系统和全面。《论语》第二篇《为政》篇,首句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只要统治者以德治国,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子上,而老百姓就像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他。也可以理解为统治者若能把“德治”作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原则,社会的秩序就会像天上的星体那样有序、和谐。孔子的“为政以德”就是德治,指的是依靠统治者良好的品德的影响力、社会的教化力以及爱民、利民的政策而推行的政治。

以上种种因素就决定了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是人治与德治。

三、法治中国道路

首先,我们来看新中国依法治国道路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先导,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从此踏上了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的征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正式提出,之后,“依法治国”在1999年被写入宪法。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我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也是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进入了新的篇章,这是一场里程碑式的革命。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可以说,中国选择走法治国家道路,一方面是世界普遍规律和世界大势所推动的,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史,那些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不把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以来,所取得的法治建设重大成就也说明,法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治理方式。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二、依法治国的内容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今后一个阶段依法治国的蓝本,全面解答了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的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目标”、“五个体系”、“两个坚持”、“五个原则”和“四个实现”,确定了依法治国“路线图”,不仅表明依法治国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必将对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请大家注意,一个总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我们国家的依法治国,是有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法治建设只有符合一个国家的现实基本国情、根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顺应广大人民意愿,才会深入人心,为社会所广泛接受,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盲目地东施效颦,简单移植,照抄照搬,只能食洋不化、水土不服,甚至误入歧途。例如,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失败教训。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作为前苏共的反对派,叶利钦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改革全是零打碎敲、修修补补,白白断送了苏联的前程。既然是改革,就应该大刀阔斧,否则不足以振兴国家。1992年初,一场“休克疗法”式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休克疗法”有关键三步:放开物价、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大规模私有化。很快,1992年12月,“休克疗法”宣告失败,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另外,美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将“美国式民主体制”移植到伊拉克,结果混乱从生,民生凋敝,一盘散沙。中国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不能被西方国家忽悠,不能简单复制,只能实事求是,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体系,这五个体系共同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体系和法律体系最大的差别,就是法治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完整的体系,而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体系,体现了法治的整体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对于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基础

【现状】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为242部,但是现有法律体系中不协调、不一致、体系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在审理某人因网购的热水器漏电而受伤的案件时,法官可以适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往往难以作出选择。以至出现因法律规定不一而导致的“同案不同判”现象,严重影响了法律在民众心目中的权威性。

【解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解决因体系性不强导致的法律规定在逻辑上、价值取向上相互“打架”的问题,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时,变过去的“政策引领”为“立法引领”,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形成法制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关键

【现状】当前,法律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执法机构权责不清、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造成不文明执法、选择性执法、牟利型执法、不公正司法和不作为等问题。【解读】总书记多次引用古人“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名言,并强调指出:“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在“良法”的基础上,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核心问题。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直接和群众打交道,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来执行,因此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政府、依法行政成为法治实施体系的关键。法律实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现状】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干预司法、执法部门违法执法、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法治威信。缺乏法律实施的监督或者监督疲软是重要原因之一。

【解读】法治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人大监督、纪委监察监督、审计监督、行政机关督查监督、法律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以及人民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加强法治监督要分两个方面:

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权力运行要见阳光,执法司法公开透明。

二、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立体的,监督主体之间必须衔接到位,明确监督分工和相互关系,不能出现法治监督方面的空白。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现状】我国法治保障体系虽不断完善,但执法司法保障的低职业化现象较为明显,法律人才队伍的建设滞后,司法权与司法行政事务权、司法权与监督权的关系亟待理顺,老百姓仍存在“打官司难、打官司贵”等实际困难。

【解读】构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推进司法职业化,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快推进人权司法保障法治化,完善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等工作,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内法规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于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的规则体系,更不能超越于宪法法律之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法律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体推进,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强化权力的制度制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两个坚持

两个坚持主要是从法治的两个角度来讲,一是从法治的主要内容来讲,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二是从法治的主体来讲,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四)五个原则

刚才讲了我国的法治道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何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体就体现在五个原则之中。

1、坚持党的领导

《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有些人会不以为然,有些人甚至反感,认为在中国,党管政府、党管军队、党管干部、党管一切,“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但是,中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一是中国两千多年的集权制政治体制和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也许会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比如“台独”“疆独”“藏独”等等。从古代和近现代历史来看,我国有很多诸侯割据、战乱纷飞的历史,打来打去,各种军事权谋、历史小说好看了,但是人民受苦。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前苏联土崩瓦解、经济社会严重倒退的例子,也有伊拉克等前车之鉴;二是共产党执政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优越性,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执政效率高等特点。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也反证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深谋远虑,精心构思布局,科学执政,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才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安定生活。当然,不可否认,一党执政会产生腐败现象和其他问题,但是西方国家的两党执政、多党执政就没腐败、就没问题了吗?也有。我们党是个自我进化功能很强的党,比如对文革的拨乱反正、比如改革开放的坚定实施、比如目前的反腐风暴和推进法治国家进程。一个执政党主张自己没有利益,而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力推法治国家建设,主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值得敬佩和拥护的。

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依法治国当然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人人平等,反对特权。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德治”是“法治”前提下的“德治”,两者相互结合,并行不悖。

从中国实际出发,马列主义精髓之一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五)四个实现

通过依法治国,达到四个目标的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自然就实现法治国家。

二、企业经营的法治背景

本部分主要通过分析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加快,企业所面临的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变革的法治背景。

1、政府理念的变革

(1)《决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事例分析:车辆违章不罚款】

外地车辆在长治境内违章,只纠错不罚款--这是近日出现在长治市各交通要道的醒目提示。如何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长治投资,是长治市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外地车辆违章难逃重罚,直接影响了长治市的形象。新任市委书记田喜荣感慨地说,外地来长治的人,不是来投资的,就是来花钱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违章交罚款专门来长治的,可我们的交警为什么要和他们过不去呢?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他提出,对来长治投资者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2011年《人民日报》)

(2011年《人民日报》

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市委书记讲话就可有法不依?

②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投资就可以免于处罚?行政执法不是行政资源,拿来做人情。

③对于人治思维的反思,换个角度想,客商对于没有良好法治氛围的投资环境能否信赖?前几年,多地出现招商引资种种优惠承诺不兑现现象,有的企业甚至发出“招商引资、关门打狗”的哀叹。

(2)严格执法【事例观察:人性化执法还是失职】

从“眼神执法”、“举牌执法”再到“鲜花执法”,时基层城管执法手段从刚性管理走向“柔性创新”的举措屡见不鲜。12月3日中午,一辆城管执法宣传车停在了“锦娘功夫软面馆”门口。宣传车两侧,20余名城管执法人员整齐地站成两队,每当有顾客出入,便齐喊“饭店没交垃圾处理费”,同时发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宣传单。其后在警方干预下,部分城管人员才离开现场。

--《人民日报》2012年12月7日第11版。

商家为何拒交垃圾费?背后原因其实是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向商户公开垃圾收费标准和项目,商户没有享受到法律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城管部门,身为执法者,却无法向商户提供相关收费依据,这就给民众留下了知法犯法,乱执法或盲目执法之嫌疑,被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城管此次“人性化”执法行为,恰恰说明了当地执法部门严重的失职,没有做到执法的有理有节、按章执法,致使饭店的抵触。其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当地政务信息的不公开、普法工作的缺失,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致使政府整个形象和权威性在这种“人性化”执法过程中逐渐下滑。

(3)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3.1 今年7月1日,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修订稿与公众见面,相较于现行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此次修订稿将收费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以外的其他收费公路”两种,区别对待。后者仍执行目前的收费年限,经营性高速公路的最长经营期限仅延长了5年,最长30年,唯独对政府收费高速公路大开绿灯——统借统还,还完为止。

第一,令人不解的是,经营性的高速公路都可以接受30年的最长期限,为何政策性的政府收费高速公路却还贷艰难?是真的还不上贷款,还是舍不得早日还清?在汽车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还贷艰难真的很难想象。在市场经济时代,即使是亏损,也应遵守起码的契约精神,并且政府与民营资本都应一视同仁。

第二,如果收费期满后又无限期继续收费,甚至连公开账目和专项审计的基本程序都懒得走,而只是更改《管理条例》以避免违约,裁判员与运动员一肩挑,如何能取信于民?端的成了“你亏损就要我埋单”,至于是否亏损?什么原因造成亏损?似乎都不重要,车主只剩下了埋单的义务。

第三,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监管到位,并以燃油税来承担收费期满后的养护费用。

解决之道无他,在明确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必须打破垄断局面,引入更多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鼓励那些报价更低、收费更短的企业前来投资,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来执行。

3.2政府干预司法?

《决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减少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对司法职权活动的影响力。当前我国的法院、检察院系统依行政区划而设,人事编制、人员任免和经费设施等事务均掌握在同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手中,面对来自地方领导的压力,缺乏抵制干预的“底气”。为此,四中全会提出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等举措。这些重大改革举措有助于司法机关摆脱来自地方的行政钳制,做到有勇气、有能力独立办案。

二是强化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后果。四中全会除提出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外,记录、通报、追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使领导干部在心中树立司法活动不可干预的“红线”,增加其插手具体案件办理的顾虑。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决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

2、社会成员的观念变革 劳动者权利意识加强:

《劳动合同法》强化了对劳动者保护力度,细化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具体内容,强调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加大了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情形,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以及在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期限及试用期工资进行了具体规定,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问题也作出了明确的的规定,限制了用人单位利用巨额违约金做要挟限制劳动者重新选择工作的权利。第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违反约定服务期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综上,企业要规范用工,杜绝各种不规范用工带来的法律风险。

消费者权利意识加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高法院第23号指导案例

裁判要点: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求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标准赔偿的,不论其购买时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人民法院都应予支持。

公益人士与组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监督作用

竞争对手的法律意识增强。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合同陷阱,规避经营风险,健全风险控制流程,及时依法处理法律纠纷,最大程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经营的法治理念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依法治企是企业走向市场的时代选择与必由之路。企业是国家一分子,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治理企业,这也是企业基业长青、事业长虹的需要。尤其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企业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更要严格遵循自身制定的企业制度。落实到具体层面,则是将公司制度上升到企业治理的高度上来,对企业而言,制度即法,制度大于一切。尤其是作为企业领导人,也需转变认识,及时从‘人治’转入‘法治’的轨道。

依法治企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企业依法决策的需要,而决策上的改变常常涉及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因此,在企业决策时就需要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其二,企业进行依法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上需要参考相关法律知识,作为依据。比如:在经营过程中要依法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企业财产管理等。第二方面:企业在各种业务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比如:企业执行经济核算时,执行经营流程时都要坚持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依法治企能够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依法治企能够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企业长远发展、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第二方面依法治企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合法性,能够很好的保证企业的领导、员工各个阶层按照规章制度依法办事,这样企业在生产上才能不断的完善提高,这样社会对于企业的认可度也将不断的提升,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能够依法管理就能够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

(二)依法治企能够规避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权益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各个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关企业管理的法律文件也在不断的出台,这些法律文件对企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越来越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切实提高企业依法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正常维护。

(三)依法治企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形成依法治企的经营模式,转变企业经济利润增长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案例:人才市场广告案】

• • • • 【案例:人才市场广告案】

无锡A人才公司18日(星期天)人才招聘大会 无锡B人才公司17日、18日人才招聘大会

无锡B公司15日发布紧急通知,取消18日大会,17日正常

《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案例:化妆品保质期案】 【案例:化妆品保质期案】

消费者刘某购买化妆品,标明安全使用日期至年底,因不知其确切含义,故诉至法院要求告知。一审判不侵权,二审判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故要求告知。

保质期开瓶前还是开瓶后。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案例:外观侵权案】 【案例:佛陶集团商业秘密案】

企业的规范化治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机构与决策 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重塑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关键所在。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明确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严格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定了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制度。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中国证监会也发布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或出售的行为,以及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应当履行的程序。至于公司重大资产的担保问题,应当把本条与公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结合起来理解。

2、规定了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一般认为,独立董事是指与其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一切关系的特定董事。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才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3、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设董事会秘书。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权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级管理人员的限制性规定应当适用于董事会秘书。

4、规定了“关联董事”的回避制度。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继总则第二十五条之后再次就关联交易问题做出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四、公司实务--公司厂内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法律责任分析

安全生产是企业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了安全,根本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大家也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下面就选择一个点----企业人员人身安全问题进行法律探讨。

(一)企业生产过程中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1、根据企业实际,选择适当合同关系,实现产品的生产 企业产品的生产,从原材料到成品,中间需要劳务的输入。从法律角度,劳务的输入可以有三种形式:①劳动合同关系的用工②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发包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主要形式为承揽合同或委托合同③劳务派遣。

① 劳动合同关系的用工,生产过程发生人身损害,需照《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全生产法》进行处理。②承揽合同中,一是劳动力归属上,承揽人的劳动力属于承揽人一方所有,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是承揽合同双方是独立的民事主体,除承揽合同另有约定之外,承揽人在完成工作成果中所遭受的损失应自行承担,即承揽人需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损害承担责任。③劳务派遣形式的用工,《劳动合同法》第92条,“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2、审核合作对象资格,避免法律风险;

审查合作对象资格,包括民事主体资格和特定行业的从业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则合同无效,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例如,木材加工企业需要有《木材加工许可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前款第(四)、(五)项明确的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3、理清合同法律关系,规范合同履行。

①如订立承揽合同,不宜涉及到对承揽人内部经营和劳动人事管理的具体要求,此种约定将导致主合同法律关系不清,不能排除公司事实上对承揽人一方人员进行劳动管理的风险,在实践中不能排除公司需对承揽人一方工作人员承担用人单位职责的法律风险。

② 《安全生产法》第46条“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二)因侵权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个构成要件。

比如,甲在厂区被乙打破了头,他的伤情和谁的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应该找谁赔?找乙!能不能说我受伤是在厂区,能就找公司?不能,你的伤和公司没有因果关系,不能因为受伤地在厂区就找公司。那你的钱包在公交车被偷了,能不能找公交公司赔?和地点没有关系。

另外,甲在厂区被乙打破了头,甲说,都怪公司管理不严,没有监督我带安全帽,不然,我就不会被打破头,又找公司索赔?不行,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甲上班遇到熟人乙,乙拉着他聊一会,结果甲担心迟到,急急忙忙赶路出了交通事故,能不能找乙索赔?不行,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人的侵权

《侵权责任法》第6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26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第27条“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2、产品的侵权

《侵权责任法》第41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44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二篇: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心得体会

学习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在我们迈进充满希望的21世纪最初几年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庄严命题,并将其写入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实信用等属性,必然从客观上要求法治。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完全可以说,没有依法治国,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的增长。

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它和人民当家作主紧密相联,休戚相关。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缔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不能想象,社会主义不是文明的,是野蛮的;不是进步的,是落后的;不是发达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就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荡涤利己主义的浊水;培植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无序状态;繁荣催人奋进的文学艺术,扫除精神垃圾;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打击和取缔腐朽没落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活动,这一切都需要加强法治。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计落实搞好。

学习依法治企心得体会

所谓的依法治企,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通过公正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为标准,并按此认真贯彻,依法治理。

当前,我们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不少企业都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体制、机制的改革。新形势下,如何把依法治企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去,不仅是企业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措施。因为作为企业来讲,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而依法治企,就是从强化制度建设的角度来加强企业的管理,使企业在规范的运作中,取得更加瞩目的业绩。所以企业管理,对企业而言,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如何进行管理,则又是一个需不断探索和破解的难题。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一些管理行为总是不能很好地贯彻下去。然而如果按照依法治企的思路来加强制度建设,则可以摒弃许多人为因素,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企业能更好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协调好各方利益,使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地增强。

在企业中要实现依法治企,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作为企业的员工,当然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如果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主动学习、遵守企业各项制度的正确态度,要在企业推进依法治企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制度订得再好,没人去贯彻执行,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就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言,凡是本企业的员工,都有遵守的义务,但是广大员工在自觉遵守的同时,还肩负着进行监督的责任。这种监督,除了《公司法》明确的职代会监督这一有效途径外,还有与执行者对话,向企业党组织反映等方式。所以,如果企业没有一个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监督制约机制来负责监督企业依法治企工作的落实情况,就很难把依法治企的工作推行下去,也谈不上取得实效。

依法治企,在当今建立和谐社会,坚持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企业管理的全新管理理念,它的提出和产生,不仅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也是保障企业和员工正当利益,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我相信,有公司党政领导的正确带领,有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依法治企一定会在我们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企业的管理也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企业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依法治国与依法治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人民论坛)

经过25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有残余。

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是这些领导干部不懂法吗?不是!从1986年至今,我国连续实施了5个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一直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各地也都推出了诸如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各类法律知识竞赛等措施,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说“不懂法”只是一种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在他们眼里,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百姓的工具,而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依长官意志执政天经地义。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走向法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主管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无视法律,甚至违法,其危害程度比普通公民违法要严重得多。

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

将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不仅仅是让他们知悉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约束手中权力,自觉践行依法行政。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尊重法律的神圣。如果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就算百姓守法,久而久之法律在群众心目中也会失去尊严,甚至出现信暴力而不信法律的恶果。只有让领导干部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

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没有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手中的权力,才不至于总是习惯依靠长官意志和简单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敬畏法律的威严。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责任,缺少有力的约束和强制,违法成本过低,甚至用权可以抵罪,敬畏法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只有对领导干部的违法滥权行为真惩处、真治理,让他们权衡得失,放弃侥幸心理,才能杜绝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扰法。

依法治国当自依法治“权”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今天,加快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在领导干部中培养“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确已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当务之急。

第四篇: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细胞,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推行依法治企,才能实现社会资本的安全、有效运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而依法治企关键在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只有企业员工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在工作中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才能保证依法治企顺利实施。

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合理、经营不合法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权责不明、监管缺失、个人决策凌驾于民主集中智慧之上、权力寻租、国有资产流失、腐败问题频出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依法治企。

一、推进依法治企的有利条件

在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正是推进依法治企的好时机。首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都为推进依法治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次,中央针对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建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企业法制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再次,现如今,大部分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思想层次、法律意识都比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积累了丰富的公司治理和改革经验,为构建法制化的现代企业提供了内部基础。

二、依法治企的好处

依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依法治企将会产生良好的效益。第一、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将会运转更高效,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实现利益更大化。第二、依法经营的企业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第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将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依法治企的措施

依法治企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依据《公司法》等法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公司组织结构,推行监事会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企业健康运营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二是明确权责,依法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公司法务部门为公司经营提供法务服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是政府通过组织企业管理层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正反案例剖析,借助真人真事达到警示效果,使他们形成依法经营的理念,并在企业管理中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形成示范作用,由上而下养成依法经营、依规办事的意识。四是加强司法援助系统建设,强化司法助理人员队伍,使司法助理人员不仅管社区,也管企业,构建律师咨询服务公共网络平台,为推进法治进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良好的土壤。五是加强宣传,采取组织集中培训、开展讲座等方式,使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法治理念,为推行依法治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些措施以破解企业中存在的产权不够清晰,权责不够明确,治理不够规范,内部机制不够市场化,“拍脑袋决策”,激励的动力和约束的压力不够到位等问题。

四、推进依法治企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依法治企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风险和创新深化企业改革举措。一是要注意顶层设计,在企业向股权多元化、经营多样化转变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和机制,避免“害群之马”钻法律空子、捡制度的漏洞。二是企业在签署合同、授权经营、产品生产、对外合作等方面,必须依法行事,降低经营风险。三是企业在实施财务透明化、管理制度化、企业市场化过程中,当触碰到少数人的利益,甚至在需要打破现有利益藩篱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

企业在依托依法治国,推进企业法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适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常态,立足市场经济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将企业法制建设与企业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优化企业结构,改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方式,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明确企业各部门权责,构建合法化、标准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公司治理体系,企业领导要带头示范,形成上行下效的工作氛围,稳步推进企业法制化建设工作。综上所述,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依法建立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依法治企的目标;只有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下合法经营,企业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把企业的改革发展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肖润林供稿)

第五篇: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权”

经过25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有残余。

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是这些领导干部不懂法吗?不是!从1986年至今,我国连续实施了5个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一直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各地也都推出了诸如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各类法律知识竞赛等措施,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说“不懂法”只是一种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在他们眼里,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百姓的工具,而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依长官意志执政天经地义。“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走向法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主管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无视法律,甚至违法,其危害程度比普通公民违法要严重得多。

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

将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不仅仅是让他们知悉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约束手中权力,自觉践行依法行政。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尊重法律的神圣。如果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就算百姓守法,久而久之法律在群众心目中也会失去尊严,甚至出现信暴力而不信法律的恶果。只有让领导干部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没有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手中的权力,才不至于总是习惯依靠长官意志和简单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敬畏法律的威严。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责任,缺少有力的约束和强制,违法成本过低,甚至用权可以抵罪,敬畏法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只有对领导干部的违法滥权行为真惩处、真治理,让他们权衡得失,放弃侥幸心理,才能杜绝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扰法。

依法治国当自依法治“权”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今天,加快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在领导干部中培养“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确已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当务之急。

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编,汇集了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和“人民时评”两个专栏文章的《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0》,与《人民日报任仲平60篇》、《人民日报社论选》、《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等,作为“人民日报传媒书系”重要书目推出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期,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购买。有关购书事宜,请直接与人民日报出版社联系,电话为:(010)65369530,65363527。

下载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法制宣传日讲座:依法治国与依法治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治企

    【提要】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关键和核心,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行政权力,有效规范行政权力的运作,从而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充分保障,实现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目标。二十世......

    依法治企(精选)

    依法治企,创行业一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为营造良好、稳定、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

    浅谈“依法治企”

    浅谈“依法治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管理,壮大企业规模。但是,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依法经营,“依......

    依法治企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努力保障公司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以法律风险防范为工作主线,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

    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精选合集)

    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 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国网公司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和法治文化建设

    依法治企和法制文化建设的思考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

    依法治企工作总结

    依法治企工作总结 分公司工会按照公司工会依法治企年活动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确保了依法治企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 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意义,健......

    依法治企内涵

    依法治企1 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 依法治企是企业依法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