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本站推荐]
预防登革热活动教案
吉阳中心小学三(4)班:潘绍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对健康的危害。(2)掌握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3)配合、协助政府、防疫部门做好登革热的防疫工作。
2、过程方法与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分析疾病发生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心,并落实与生活之中。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掌握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减少病例的发生。
2、教学难点:了解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其传播的三个因素。
三、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法与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当前登革热的流行情况。(2)提出登革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登革热是什么?登革热会有什么表现?登革热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2、讲授新课
一、登革热的概念与登革热的疫情概况(1)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等特点。(2)登革热的疫情概况。
根据福建卫计委15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我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有1151例;截至10月16日零时,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4920例。省现症住院病例2613例,累计住院病例13795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176例。这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从今年4月起,我省就已经组织专家小组、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对登革热进行了大量的防控工作,但目前,疫情仍以每天上千例的速度在增加,疫情最为严重的是省会广州。专家分析,这与我省气温高、阴雨天气多,积水清理难度大等因素有关。我省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生长。我省防疫专家认为,此次防控登革热疫情扩散方面还有三大缺陷。
一是统筹防控工作不够统一,导致疫点不断转移。例如,一开始的防蚊灭蚊工作都是街道、社区分批进行,结果导致这个社区没有了,另一个社区又出现了。
二是登革热检测点过少,导致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不少医院都把病人当成普通感冒发烧来对待,由于不能将病人及时隔离,导致疫情控制出现了难度。三是公众对登革热疫情认知还比较缺乏,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1、登革热的疾病分型:
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中国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2、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它发病急,高热(>39℃),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目前,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疫苗。
三、登革热对人体的危害(并发症)
1、急性血管内溶血:
2、精神异常
3、心肌炎
4、肝功能损害
5、尿毒症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四、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病后第6天,血液里存在大量的登革热病毒。如果患者在这时候被伊蚊叮咬,病毒可在伊蚊体内繁殖。此时,感染病毒的伊蚊可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染给健康人群,从而导致人患病。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故隐性感染者可能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伊蚊(俗称:花斑蚊)。
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五、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登革热的三个传染因素,我们能不能分别针对这三个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学生回答后,继续授课。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隔离病人,阻断人为传染。
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尽早带病人到医院就诊,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隔离时间应从病人在起病日算起,隔离防止蚊子叮咬5天。(2)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消灭蚊子的孳生地,消灭蚊蚴 1)疏通沟渠、下水道,填平洼地,防止积水。2)清理室内的盆罐积水。
(2)杀灭成蚊:在住宅、办公室、医院、公园等场所进行统一、定期的药物灭蚊。
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做好个人防护)1)安装防蚊设施:
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等进行防蚊。2)穿长衣长裤:
户外活动时可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进行防蚊。3)合理使用驱蚊药物。
4)提高自身抗病力: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六、课堂小结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登革热这个疾病有所了解。可能有些同学们听到了前面的内容不免紧张起来,但是,老师可以告诉大家,登革热这个传染病还是可防可治的。一般感染登革热的人,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配合医生治疗,也会可以治好的。疾病发生与我们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同学们保护好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自觉做好登革热防护措施,并密切关注登革热的发展动态。
第二篇:预防登革热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三、教学过程: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教会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
4、总结。
5、最后,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有关“预防登革热”资料:
一、症状体征
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病毒可引起亚洲儿童出血热。表现皮肤黏膜小的出血点及瘀斑,严重者有鼻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及颅内出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退热后可恢复,凝血酶原延长。个别有蛋白尿,血清转氨酶升高。可用乳鼠脑、猴肾、白蚊、伊蚊细胞株作病毒分离培养。
二、预防护理
1.控制传染源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同时,对可疑病例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提高人群抗病力
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第三篇:预防登革热教案
班会教案
班会背景:
截止9月26日零时,全省共报告9161例,广东登革热疫情呈现暴发态,确诊病例已达8273例,为2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而学生对于登革热并不了解,更加不知道如何预防登革热。
班会目的:
1.了解登革热最新疫情
2.了解登革热传播媒介﹑途径和临床症状 3.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一. 预防登革热
(一)观看登革热最新疫情新闻视频
(通过新闻,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登革热疫情,为做好预防隔热工作做好铺垫。)
截止9月26日零时,全省共报告9161例,广东登革热疫情呈现暴发态,确诊病例已达8273例,为2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广州市7747例(含2例死亡病例),佛山市950例(含1例死亡)。
(二)什么是登革热? 1.登革热概念
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观看教育宣传片《登革热》
(初步了解登革热的概念﹑传播媒介﹑途径﹑临床症状和预防途径。)
(三)登革热传播媒介
蚊虫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1.伊蚊的生活习性 2.蚊虫的生长周期
(四)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1.如果患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而传播开去。
2.不过接触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
(五)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2.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3.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皮下出血点等。
4.有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5.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六)预防登革热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4.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等的积水;5.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7~9时、16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
逗留;6.去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回来,出现发热皮疹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观看视频《预防登革热大行动》
(唤起大家齐心协力做好灭蚊工作的动力,一起做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二. 学习最美女教师曾庆凤的先进事迹 1.观看《最美女教师曾庆凤的先进事迹》视频
2.讨论:我们应该学习最美女教师曾庆凤的先进事迹的哪些有点呢?
第四篇:预防登革热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教学内容: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
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蚊子是罪魁祸手。
5、谁是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有病。感染某一血清型的病毒后,其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1~4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且不可靠,因此很多人可以发生二次甚至感染,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四、总结。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第五篇:如何预防登革热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内容: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
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蚊子是罪魁祸手。
5、谁是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有病。感染某一血清型的病毒后,其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1~4
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
且不可靠,因此很多人可以发生二次甚至感染,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四、总结。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如何预防登革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惠阳区镇隆镇甘陂小学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