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登革热预防宣传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登革热预防宣传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三台山九年制学校八年级69班郑彩芳
教学内容:
1、关于登革热的知识。
2、如何预防登革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
教学过程:
一、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二、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教会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多发群体
此病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疾病危害
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此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病死率0.016%~0.13%,但有报告,严重且致命的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或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syndrome;DSS),其病死率可达12%至44%,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1]
5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在登革热流行季节中,凡是疫区或有外地传入可能的港口和旅游地区,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2、典型症状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和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衄、便血等,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或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7疾病预后
登革热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于1%,老年人有动脉硬化者及严重出血者,预后差。登革出血热有较高的病死率,可达10-40%,如出血和休克处理得当,病死率可降至5-10%。
8疾病预防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沙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单价疫苗可产生增强性抗体,有增加登革出血热的可能,故目前研制的疫苗多为多价混合型疫苗,四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免疫保护作用。[4]
四、总结。
五、最后,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
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并且和父母一起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
第二篇: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402班刘心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详细地了解什么是登革热?
2、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3、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登革热的防控意识,让学生远离疾病,健康成长。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哪个季节?(夏季)那同学们最近被哪种虫子叮咬最多?(蚊子)被蚊子叮咬后,最容易产生哪种疾病?(登革热)
2、观看登革热的视频。
3、说一说什么是登革热?它的传播媒介是什么?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伊蚊:是登革热疾病的传播媒介。
二、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观看上面的视频后,小组讨论:(1)、得了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发烧、恶寒(怕冷)、头痛、肌肉和关节痛、恶心呕吐、皮疹(皮肤发痒)、严重的会出现呕血和血尿(2)、观察图片,说说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是不是被蚊子叮咬后,人与人之间都能传播?(3)、蚊子是如何滋生的?蚊子的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蚊子)这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蚊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水里。
三、我们教室哪里可能滋生蚊子?
四、怎样预防登革热
1、预防两大招:灭蚊和防蚊,教会学生灭蚊和防蚊的方法。
(灭蚊:使用杀虫剂灭蚊;翻缸倒罐,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一切蚊子幼虫的孳生地;适当丢弃空瓶子、空罐子。防蚊:用蚊帐、门窗纱防蚊;用蚊香、驱蚊器驱蚊)
2、预防登革热小提示: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或使用驱蚊器;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可涂防蚊水(花露水);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五、课堂小结
珍惜生命,远离登革热。从我做起,从整理和清洁周围环境做起。
六、作业
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2017年6月19日
第三篇: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详细了解了登革热的知识。
2、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3、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效提高了学生对登革热的防控意识,让学生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同学们,你们近段时间听说过“登革热”吗?
2、观看有关登革热的视频。
3、说一说:什么是登革热?
(二)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1、小组讨论: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2、你身边有“登革热” 的病人吗?
3、登革热有治疗的好方法吗?
(三)登革热的类型和传播
1、图片出示,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登革热的类型有什么?
3、传播登革热的是什么动物?
(四)登革热的症状
1、猜一猜:得了登革热的病人,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2、教师介绍登革热病人的具体症状。
(五)怎样预防登革热
1、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方法预防登革热?指名回答。
2、说一说:你家里或周围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吗??
3、野外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喷洒防蚊驱蚊药,预防蚊子叮咬;)
5、中午或晚上睡觉要怎么预防蚊子咬?(挂蚊帐。)
6、如果出现头痛、骨头痛、发烧,怎么办?(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
7、预防登革热,你在家里准备怎么措施?
(六)登革热的知识问答。(对的打“√ ”,错的打“×”)
1、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
2、登革热病毒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3、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但是没有传染性。()
4、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5、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
6、将食蚊鱼放入种水生植物的容器内,可以预防登革热。()
7、预防登革热,不需要要翻盘倒罐,清除积水。()
8、每只蚊子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四个阶段。()
9、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10、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盆莲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
(七)教师总结
1、班主小结: 珍惜生命,远离登革热,从我做起,从整理和清洁周围的环境做起。
2、家庭作业: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第四篇: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人人讲卫生,预防登革热
肇庆市实验中学 高一(6)钟玉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过程】
一、从观看视频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是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
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蚊子是罪魁祸手。
5、谁是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有病。感染某一血清型的病毒后,其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1~4 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
且不可靠,因此很多人可以发生二次甚至感染,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四、《登革热知识-你知多少》知识问答
附:知识问答
1、登革热是由什么传播的?(C)
A老鼠B苍蝇C蚊子
2、家中什么地方孳生蚊子?(B)
A卫生间B花瓶中的积水C厨房
4、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是 3——15天
5、白蚊伊蚊俗称“ 花斑蚊 ”。
6、任何蚊子都可以传播登革热(X)
7、登革热病媒蚊其雌、雄蚊皆会吸血。(X)
8、典型登革热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出血。(√)
9、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
10、为了预防“登革热”你都做了哪些事?说说看。(答两点即可)
如:经常清理家中积水;不到阴暗潮湿的地方玩耍逗留;注意个人卫生等。
11、户外活动是应注意些什么(ABCD)
A、穿浅色的长袖衣服
B、喷洒防蚊虫的药剂
C、回家后有不舒服马上就诊 D、尽量避免到阴暗潮湿角落逗留
第五篇: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教学内容:
1、关于登革热的知识。
2、如何预防登革热。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教学过程: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详细给学生讲解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教会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的机会。
4、总结。
5、最后,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夏季是是登革热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南头将军小学积极开展爱卫行动,防控蚊媒疫情。7月24日上午,学校召集所有身在南头的学生回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们宣传灭蚊、防蚊常识以及预防登革热的知识。
主题班会上,学生首先是观看了关于登革热的影像资料,然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学习有关登革热的知识。教师们详细给学生讲解了登革热的源头、症状以及如何预防登革热。如: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盆莲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树(竹)丛、积水环境等场所休闲或活动时,应注意防蚊叮咬……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让学生学到了关于登革热的知识,了解登革热的害处,也让学生懂得如何预防登革热,要求学生树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滋生机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