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13]33号)精神,为有效防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本企业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内容和具体要求对企业内部地下矿山进行了一次自查活动,如下:
一、本企业已经建立地下矿山通风管理机构并设有井下测风、测尘人员,并严格落实了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二、地下矿山PD2矿井已经安装主要通风机,并设置了风门等通风构筑物,形成了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经过调试已经实现反风效果,2012年度进行了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并记录在案。
三、地下矿山独头采掘工作面已经安装局部通风机,杜绝了无风、微风、循环风的冒险作业。
四、主要通风机安装了风压传感器,在回风巷设置了风速传感器,形成了完整的通风系统。
五、地下矿山下井人员经检查未发现配备自救器械。
六、井下工作班组经检查未发现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工作人员不能自行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七、井下废弃巷道都已及时封闭,并设有警示标志。
八、井下主要进风巷道、井口建筑物及井下配有相应的消防器材。
九、井下照明线由原来的护套线已经整改成现有的阻燃线缆。
十、井下未发现各种易燃油累物质。
十一、井下电缆接头及接地极处未发现易燃易爆物品。
十二、井下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已经实行了矿长审批制度。
十三、本企业已经制定通风安全管理制度、防灭火制度、同时制定了火灾和中毒窒息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在井下主要通道标示了避灾路线。
xxxxxxxxx
2013年4月28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工作总结
通化县双龄铁矿关于开展
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工作总结
通化县双龄铁矿通过对上级下发文件的认真学习,及时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形成了从主管经理、技术专家到安全负责人、以及各矿的安全管理职能人员的监管机构的全覆盖。
在工作方案制定中,我们从专项整治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作为宣传引导,通过不断地安全教育,用案例来警醒每一位员工,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放每一个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细节,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发挥通风工的主观能动性,严格遵守通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按规定起停风机,同时也要做好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依靠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所发现的中毒窒息隐患,灵活调整风机的起停时间,形成“双管”齐下,确保通风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自本企业制定实施方案以来,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每月对各单位抽查不少一次,特别是5月份和10月份的检查更为细致,以防止由于井内气压平衡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清除。
通过近7个月以来的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在教育的同时也使员工对于预防中毒窒息的专项技能有所提高;使我们的通风作业人员对井下通风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科学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完善的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工作。安全管理是涉及“人、机、物、环”,生理和心理,理论和实践,安全与生产等等纷繁复杂的工作。为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所以请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及专家给予及时地批评的指正,以此来帮助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更进一步,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有所提升。
通化县双龄铁矿
2013年12月4日
第三篇:中毒窒息演练总结
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检验本单位在矿井发生事故时的组织、协调、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检验井下作业人员发生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自救、互救的技能,检查本单位救援队紧急处理矿井事故时的救护能力。结合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计划于6月2日时进行矿井“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一、事故发生地点及事故的原因
时间:2016年6月2日,上午10:00 地点:第七采区副井-1220水平。
事故:副井1220水平独头掘进工作面凿岩爆破后,由于通风机风筒被爆破碎石冲击破坏,开动局扇后新鲜风流不能输送到工作面前端。两名渣工急于出渣工作,未经检查便冒然进入独头巷道作业,吸入有害气体后窒息昏迷。
当班安全员发现后,立即向七区主任和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故情况,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情况,总经理下达命令实行紧急应急救援。
二、演练目的及意义
为切实落实本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和“安全生产月”工作安排,全面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我公司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并通过应急演练这一模式摸索出一套完整可行的炮烟中
毒应急救援方案,为生产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防炮烟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演练,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不断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
三、演练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公司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透水事故应急演练救援工作,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队伍引导、鼓励、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四、参加单位和人员:
1、克什克腾旗西北矿业有限公司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成员;
2、第七采区主任、副主任、机电队长和七区维修工5人;
3、七区项目部工人20名。
五、演练要求
根据演练程序安排,由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对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积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由评价组汇总后及时对水灾应急演练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1、针对性:针对承担的应急职责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不同的岗位人员演练不同的内容。
2、时间性: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急救援过程,演练时间决定在3个小时内完成。
3、真实性:尽量贴近实际应急救援活动。
4、严肃性:各领导及各队组环节负责人必须对这次演练活动高度重视,对演练程序认真负责,争取演练圆满完成。
六、演练前准备工作
1确定演练目标和范围,编写演练方案。
2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
3完善并检查井下各工作地点、各巷道中的避灾路线及各种图纸资料。
七、演练过程
10:00——副井1220水平掘进工作面凿岩爆破后,由于通风机风筒被爆破碎石冲击破坏,开动局扇后新鲜风流不能输送到工作面前端。两名渣工急于出渣工作,未经检查便冒然进入工作面作业,吸入有害气体后窒息昏迷,10:05——当班安全员发现后,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了副井1220水平中毒窒息事故情况,调度室接报后立即向总经理
李卫东汇报情况并做好记录,总经理李卫东下达命令实行紧急应急救援。
10:18——李卫东总经理通知主井工区及地面应急救援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井下带班矿长到现场组织通风施救。
10:10——与此同时井上迅速发出集合警报,通知地面应急救援人员迅速到调度室报到,集合后分析了事故情况,制定了救援具体方案、路线、措施等,并开始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10:15——救援队长冀东红带领抢险救援人员携带工具下井。
10:33——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副井井工区现场负责杨占元组织维修工2人、工人4名安装通风机、风筒向事故现场工作面输送新鲜风流, 同时安排人员对巷道进行洒水除尘工作。
10:35——救援队长询问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救援,救援人员佩戴防护用具一人检查气体一人监护,两人保持4到5米距离,检查巷道气体浓度是否达标,气体浓度达标后其他救援人员迅速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10:45——救援人员两名将中毒者移至通风空气新鲜处,发现两名中毒者已无呼吸但心脏还在跳动,救援人员立即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
道保持畅通,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经过救援人员的及时努力抢救,两名中毒人员已经恢复意识。
10:47——救援队长冀东红核实情况后报告调度室(指挥部)井下中毒人员经急救后恢复意识,已做好升井准备,命令井上医疗保障组做好医疗准备工作。
11:07——抢险人员和被救人员升井,在井上交于医院救护人员,送往协作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11:10——指挥部发布命令,结束应急状态,解除警报。11:15——演练总结,讲评。11:20——演练结束。
八、总结
(一)演练优点
1、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对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所提高。
2、抢现人员积极配合,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抢险演练具有真实性。
3、演练前我公司织了应急预案演练培训,使现场人员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学习了有关器材的使用方法,并掌握逃生技能及注意事项等。
(二)演练缺点
1、个别演练人员不能够严肃对待,未能进入发生事故 的紧急状态;
2、在应急救助过程中,个别救援人员未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通过本次演练,对应急组织、指挥、应急能力、物资供应的可靠程度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故发生时,做到人心不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演练过程中员工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基本上达到了演练的目的。
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2016年6月2日
第四篇: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重庆市大足县胡家沟建材有限公司 关于开展防中毒窒息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有效防范地下矿山中毒窒息事故,切实提高安全保障条件,根据大足区安监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大足安监[2013]9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司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我司高度重视专项整治工作,专门召集管理人员对井下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和召开了整改落实会议,会议成立了胡家沟建材有限公司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逐项对照十条重点整治内容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组 长:吴朝波(总经理)。
副组长:陈守洋(经理),吕林全(矿长)。成 员:钟祥禄(安全员),龙光成(供应部),徐明通(工程师),蒋显国(办公室), 蒋应刚(安全员),朱 进(办公室)。
二、存在隐患问题及隐患整改方案
1、无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测风人员。整改措施:落实专职通风技术员和测风人员,完善有关通风管理制度,定岗定责,做好每天的通风安全管理和记录。
整改责任人:陈守洋 整改期限:5月20日 整改资金:无
2、未进行反风试验。
整改措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保留记录。整改责任人:吕林全 整改期限:6月30日 整改资金:无
3、自救器配备数量不足。
整改措施:准确清理现有自救器数量,按照必须为每一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的标准配够自救器。
整改责任人:钟祥禄、龙光成 整改期限:8月30日 整改资金:2万元
4、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配备不足及未制度化对工作面进行测风。
整改措施:现有一套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需再购买一套,分别由两个安全员随身携带。所有工作面设测风牌,安全员每天及时对工作面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登记上测风牌,工作面上的作业人员或其它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看测风牌,经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整改责任人:吕林全 整改期限;6月30日 整改资金:0.6万元
5、易燃物。
整改措施:及时清理井内的易燃物,淘汰容易引起火灾的老旧设备和不具备阻燃特性的线缆、风筒等。
整改责任人:吕林全 整改期限:6月30日 整改资金:计划2万元
6、所有铲装、运输设备未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整改措施:按安全规程规定为每台铲装、运输设备配备灭火器材。
整改责任人:钟祥禄 整改期限:5月30日 整改资金:0.1万元
7、未制定火灾和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整改措施:制定火灾和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主要通道明确标示避灾路线。
整改责任人:陈守洋、蒋显国、朱进 整改期限:5月30日 整改资金:0.1万元
8、专题教育培训
整改措施:梳理并完善我公司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后,制定实施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内容。
整改责任人:陈守洋 整改期限:4月28日 整改资金:无
三、整改资金落实
整改资金由组长吴朝波总经理负责落实,整改资金预计4.8万元。
二O一三年五月十二日
第五篇: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预防窒息中毒事故安全措施
1、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通风地点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各种有害气体冲淡到安全浓度以下。为实现这个目标,矿井要完善通风系统,消灭的自然通风,坚持使用机械通风。有条件形成正规采煤面的,要保持一条通到进风巷,一条通到回风巷的二个安全出口。无法形成正规采煤面的采煤工作面和所有掘进巷边都要配备足够功率的局扇和相应的风茼,并加强局部通风的管理,不得随意停开局扇。
2、矿井通风系统要完整独立,不得与其它矿井共用。采空区以及报废巷道必须及时封闭,这样可有效防止其它矿井的灾害涉及自己矿井,同时提高通风效率。密闭使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密闭内有水的设反水池或反水管。矿井应当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3、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控制风流的风门、风窗和风桥设置合理,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且严密不漏风,风门但不少于2道,并可自动关闭。
4、局部通风机要使用矿用型。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不发生循环风,安放时必须垫高,离地面(轨面)高度大于0.3m。风茼出口风量和到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一般不大于6米,吊挂要平直。导风茼要采用阻燃性材料制作。
5、爆破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放炮后必须持续通风半小时以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安全浓度后人员才可进入爆破地点。
6、长期停风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大量积聚,氧气严重不足。恢复这些地点的作业,事先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报矿井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执行。
7、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面供风。
8、加强测风测气工作,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汇报审查制度,矿井测风记录和瓦斯检查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填写,记录必须“三对口”(即板、记录本、报表数据要一致)。测风每旬测一次,瓦斯浓度在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测2次。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报告矿井主要负责人并采取撤出作业人员、断电等相应安全措施。
煤矿必须实行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审查签字制度 矿井应当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器
9、煤层易自燃的矿井,要加强井下CO检测,一旦发现CO浓度超标,要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10、未冒落的采空区一般都积聚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采煤面、掘进面贯通采空区时,要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加强通风,经检测,有毒有害气体降到安全浓度后方可重新进入作业地点。
11、井下发生气体中毒、缺氧窒息事故,在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冒险施救,非常危险,往往造成事故扩大。要设法往事故地点供风,施救人员进入事故地点,在一边检测氧气和有毒气体浓度,确实符合《规程》规定后,方可一道进入。有自救器、呼吸器时,在新鲜风流处试戴完好后,可2人一组进入事故地点迅速开展救。在不具备施救条件时,立即与当地的煤炭管理部门或就近的矿山救护队联系,请求协助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