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5篇

时间:2019-05-12 02:1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第一篇: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基于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得出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本文立足保险机构经营取向的层面,采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探讨了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形成原因,得出当前保险经营机构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排斥性,这就对对农业保险市场起到了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状况。

关键词:农业保险排斥性;金融排斥;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一、引言

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改竿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迅速.但是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中长期的工业倾斜政策的原因.导致农业技术的发展与竿新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蔡体农业发展依然滞后。同时.农业自然灾害也威胁中国农业的发展.据不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中国共发生较严重灾害11 598次.频度非常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加。为保障农民的权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改善中国农业以及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农业保险政策越来越受农民和政府重视。然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与推广并不顺利.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问题亦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对于其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代表性观点有:①中国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主要是制度缺失问题;农业保险法律的相对落后与缺失。②农业保险的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缺陷.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正外部性。③保险博弈过程中.农业保险下体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的不均;农业保险服务的垄断性及由此产生的无效率。①农户的个人特征、心理状态等影响农业保险需求。⑤农业保险公司政策制定的差异性,实施的有偏性以及理赔过程中的困难性。⑥地理条件以及地区风险的差异性等。上述的观点从保险制度、保险供求意愿等力方面作了较有力的论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相关分析视角较为分散.在农村金融经营层而做出的解释不足.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卞体供需因素缺乏合理的支撑和解释。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农业保险排斥理论,从农村金融经营层面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原因进行归纳和解释,以期得出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失衡的深层原因。

二、农业保险排斥相关性:内涵与判定

农业保险排斥是金融排斥研究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部分。金融排斥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应付金融危机和经济萧索开始注重 “价值最大化”目标,金融服务逐渐向富裕的有影响力社会群体偏移,远离那些贫穷无影响力的劣势群体,逐步撤销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导致金融排斥。金融排斥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复合概念,其本质上是社会一部分群体因得不到合适的方式而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过程。目前,国内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刚刚起步。王志军等对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金融排斥现象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地区在银行储蓄、借贷等方面存在严重排斥。田杰和陶建平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相关结论。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学者提出应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农业保险排斥作为金融排斥的分支,反映了社会部分群体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农业保险服务,这可以有效地解释社会经济中一方不能享受社会经济服务的现象。金融排斥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维度划分。对于判定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性,广大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判定标准。Kemson和Whyley 1999年将金融排斥划分为6大维度——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信贷、储蓄等金融服务,有自己的特殊性。当前农业保险仍需要政府支持,市场不完善,农户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供给热情不高,但农业保险同样适合金融排斥相关理论。农业保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农业保险供需不足、较其他金融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金融排斥上更多地表现出农户自身的排斥,并且这种农户自身排斥较其他金融产品更明显。因此,本文将通过农户自身排斥表现出农业保险自身的特殊性。可以从社会环境和市场主体方面尤其是金融经营层面对一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较深入有效解释金融供需失衡的成因。

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认识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3大支柱之一,被认为是WTO所规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的有效工具。中国农业保险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 经 历 了6个 阶 段 的 发 展。即 尝 试 阶 段(1934—1949年)、起步阶段(1950—1956年)、发展阶段(1980—1992年)、停办萎缩阶段(1992—2003年)、复苏阶段(2004—2006年)、拓展阶段(2007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1984—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由1 137万元增加到8.2亿元,年增长率达71%,但之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迅速萎缩,到2001年,农业保费收入仅为3亿元,不足1992年农业保费的40%,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2004年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省份进行保险险种拓展试点工作,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04—2011年农业保费收入由2.7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增长率为80%,同期保险险种不断增加,2007年在全国6省份开展5种农作物试点,2009年以后,保险险种逐步拓展到养殖业、林业、渔业等层面,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保障了农户利益,2010年农业保险共覆盖1.4亿户次,为2 100万户次受灾农户提供了受灾补偿。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保费在产业保费中比重持续减少,保险覆盖率较低,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足,农户投保积极性仍然不高,投保产品种类较少,保险补 偿 较 低 等。1992年 农 业 保 费 占 产 业 保 费 的2.16%,2010年农业保费占产业保费的2%,2011年农业保费占比更是下降为1.21%,同时中国巨灾风险制度仍不完善,保险覆盖面和保险深度较低,2009年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率不足保险面积的5%,近95%的种植业、养殖业缺保,2011年中国巨灾灾害保险最高覆盖面不足3%,这都远低于当前30%的世界平均水平。农户投保意愿不强烈,农业保险对农户保障力度较低,从农业保险密度来看,1992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0.96元,平均每人保费0.14元,而到2009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为0.65元,平均每人保费仅为0.08元,呈递减趋势,农业保险市场仍然面临供需 “两难”现状。农业保险险种的单一,目前各省份的农业保险险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对经济作物和副业产业投保还处于开始阶段,农业保险的宽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农业保险最初险种超过60多个,而到了2005年农业保险险种已经不足30个。当前投保及理赔程序复杂、理赔较低也是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998—2000年,农业自然灾害平均每年补偿为37.31亿元,这仅相当于补偿农业产值损失的2.2%,按乡村人口计算,平均人均自然灾害救济为4.4元,人均农业保险补偿为0.37元;另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四、从农业保险排斥性视角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

中国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较多,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市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造成了较强的保险排斥性。同时,中国农业保险等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合法地位,生存困难,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作用不明显,从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1.农业保险政策特殊性及产生的明显的农户自身排斥 保险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指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的市场风险,险种的单一性在农业保险中是其主要特殊性,这样往往带来大规模的农业灾害赔偿,保险公司损失较大,对于不同的投保人、不同投保标的或者不同区域,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会大打折扣;信息不对称主要指农业保险过程中,交易双方存在信息数量和质量间的差异,信息占优者(农户)容易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农业保险人的经营成本;正外部性具体表现为农业保险 “消费”的正外部性与农业保险 “生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相等,进而产生供需不足。保险机构经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农村地区产生了金融抑制,农户在保险需求过程中会产生自我排斥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农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烦琐的程序,甚至被条款限制,因此农户在遭遇自然风险时通常依靠自己或者在农村内部解决。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2012)通过调研也验证了该结论,大量农户认为,从保险公司方便快捷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地理条件限制、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程序烦琐等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服务,该比例达到近72%。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农户会主动放弃购买农业保险,进而也就把自己排斥在了保险服务之外。

2.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地理距离上来看,农业保险网点多设于市县,乡镇地区营业网点很少或基本没有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机构撤销或不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是理性的,因为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金融服务需求相对较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但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的撤销,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到2010年,中国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金融机构网点数只有1.34个,存在2 792个金融空白乡镇,农业保险机构尤为严重。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主要有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为控制成本,保险公司很少在农村或乡镇地区设立网点,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2012)通过对山东潍坊、安徽六安、江西九江等地农业保险调研发现,近95%的乡镇没有农业保险网点,农村距农业保险网点地理距离在10~30km,在宣传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3.农业保险风险评估和勘赔审核程序较复杂,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存在较大风险,并且在投保过程中容易出现逆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因此在投保过程中,农业保险公司会设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在投保标的风险评估中,会审查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风险规避行为以及个人信用档案等,由于 “硬信息”①的缺失,保险机构调查和收集信息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评估指标或标准不一样,投保标的风险估价跟农户预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也会降低农户投保热情。另外,农业风险涉及不同区域、不同种植物和不同天气条件,对人员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定损勘赔工作量极大,因此在勘赔过程中,保险公司在赔偿时间、流程以及赔偿标准等方面也经常会发生与投保人预期不一致现象。

4.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道德风险,通常会附加一系列的条件,这会阻碍农户最终获得农业保险服务同等土地上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及耕作的精心程度都可能带来产品的差异,因此农户投保后会通过其行为来获得预期补偿,这会产生道德风险,中国农业保险中因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农业灾害赔偿的20%。为防止或减少道德风险损失,保险公司通常会在条款中规定相应免赔率和免赔条款,较高的免赔率和严格的免赔条款会使部分农户排斥在农业保险外。另外,农业投保虽不如信贷等金融服务对消费者信用档案等审核严格,但是对于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风险规避行为要求较高,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人为的政策要求会排斥一部分农户。

5.在营销方面,保险公司经营取向把农村保险需求排斥在了金融服务市场之外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和高赔率使保险公司纷纷放弃或缩小农业保险经营范围,将经营重心放在人身健康、财产保险等方面,或专心拓展农村大农户市场。20世纪末,中国仅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还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但公司90%以上业务在财险和健康险等业务,保险险种减少至不足30个,经营目标主要在于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保险服务,并以农业生产大户为主”,而数据表明近60%投保者为大农户。同时,针对农村广大农户,保险公司往往采取 “一刀切”营销模式,市场缺乏合理的细分和规划。

五、结论

本文在设定农村存在巨大农业保险需求的前提,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剖析了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认为,保险机构经营取向和经营模式对农村保险需求会产生排斥性,导致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给和农业保险需求不一致,农村保险市场供求不平衡逐渐加剧。同时,农业保险的自身排斥导致投保热情的不高,但是高损失的情况下又需要保险的介入,存在自身的选择矛盾,同样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发展。因此,在坚定不移地推广农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需障碍,需要改进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普惠性金融,实现包容性增长,如扩大保险机构在农村的试点工作;政府提供支持,降低农户保费比例,提高保费额度;在农业保险推广过程中,细分优化,扩大投保范围等。参考文献

[1]习索朗措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对策分析[J]习银行家.2011(6): 10}-106 [2]Hacllctcrhhe appropriat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习Journal of Interductional Development.1992(}):567-581 [3]HucthDL,Furtan W H.hhe optimal design of crop insuranc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crop insurance[M] [4]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巨J习金融研究.200(1):125-129 [5]刘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习一七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8 [6]张惠茹优化我国农业保险组织结构的对策[J]习经济研究参考.2006(17);3031 [7]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而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83-92 [8]刘荣茂.马林.国外农业保险法的启示与借鉴[J]华东经济答理.2005(3): 8-50.[9]根芳.陶建平.农业保险、自然垄断与保险补贴福利[J]中南则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7}-78 [10]Miranda Mario J, Joseph WGlauber.Systemic risk, reinsurance.and the failure of crop insurance markets.[J]

第二篇: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中国银行保险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银行保险相关概述

第一节 银行保险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银行保险的模式分析

第三节 成功银行保险的关键因素分析

第四节 银行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银行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二、银行保险发展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第二章 国际银行保险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形式及动因分析

第二节 西方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借鉴

第三节 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节 欧洲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与经营管理分析

一、欧洲银行保险的产生基础

二、欧洲银行保险的经营管理

第五节国际银保发展模式

第六节法国银行保险分析

第七节印度银保合作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第八节银行保险的跨国比较与分析

一、银行保险的一般描述及问题的提出

二、银行保险的发展程度比较

(一)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

(二)英国和德国

(三)美国

三、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比较

(一)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南欧国家

(二)英国和德国

(三)美国

四、银行保险发展差异原因分析

第九节开放条件下国内外银行保险发展特点比较分析

第十节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

第三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银行保险发展环境比较分析

一、世界各国银行保险发展环境的比较分析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环境分析

第四章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

第二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制约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产品种类单一

二、分红产品面对分红压力

三、固定回报类产品面对加息压力

第四节 我国银行保险的初级阶段和共赢中的矛盾

一、银行保险发展阶段模型

二、银行保险各个发展阶段双方的利益

三、处于“分销协议”阶段的我国银行保险

四、我国银行保险共赢中的矛盾

第五节 银行保险动因分析及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保险业价值转移与银行保险的发展

第七节 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其影响分析

一、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

二、银行保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三、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我国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八节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二、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策略

第九节 市场竞争与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分析

第十节 综合经营趋势下银行保险的发展创新

第十一节 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方向分析第十二节 我国银行保险经营风险及防范

一、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析

二、银行保险的风险规避与控制

第十三节 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十四节 我国银行保险的出路分析

第十五节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反思

一、银行保险的定义与模式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

三、银保业务的教训和再认识

四、未来银保模式的选择

第五章我国银行保险深层次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国际上银行保险发展经验

第二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概况

第三节 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产品同质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

三、退保金同比大幅上升

四、技术落后

五、法律滞后与双重监管

第五节 对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银行保险是未来国内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银行保险应继续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新单期缴的比重

三、实现客户、保险公司与银行的三赢

四、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 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我国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的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第四节 财产保险在银行保险领域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我国财产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

一、我国寿险业银行保险发展较快

二、我国产险业银行保险发展相对不足

第二节 产险银行保险发展不足原因分析

第三节 目前我国财产银行保险合作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我国财产银行保险业发展前景广阔

第五节 我国财产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对策

第八章 我国银保合作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银保合作的SWOT分析

一、银保合作的优势

二、银保合作的劣势

三、银保合作的外部机会

四、银保合作面临的威胁

第二节 银保合作的原则及模式发展分析

一、银保合作是保险业竞争的需要

二、商业银行开展银保合作是业务发展的必然

三、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银保合作

四、积极搞好三个层面的密切结合五、银保合作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我国银保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特点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银保合作营销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 银保合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银保合作双方缺乏宏观层面的长远规划

二、银保合作双方的地位不平等问题

三、保险公司靠价格战维系合作的硬伤与客户利益的维护问题

四、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与业务根基问题

第五节 当前银保业务的制度障碍与建设

第六节 我国银保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分析

第七节 银保合作的机制构建分析

第八节 对当前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的思考

一、当前我国银保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发展我国银保合作的对策措施

第九章巨额存差背景下的银行保险分析

第一节 巨额存差挑战商业银行收入模式分析

第二节 保险公司加快银行保险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第三节 制约银行保险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银保合作基础脆弱,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

二、高额手续费无法实现银行、保险的利益共沾

三、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导致银行风险向保险公司转移

四、银保业务经营缺乏规范,对消费者的误导时有发生

第四节 加快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十章保险公司在银行保险发展中的风险分析及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银行保险发展阶段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全面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风险分析

第四节 保险公司在全面开展银行保险业务时的应对措施与路径选择

第三篇: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业、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课题,而农业种植受天气影响大、农村居住保障制度差、农民日常生活环境差等因素使得农民的财产时刻存在着较大的损害风险,每年农村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种植、养殖损失、居住财产损失高达两千亿元人民币以上,因此农村需要构建更为合理的财产保险制度,以此来保障农民的财产安全,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受意外事件的过大冲击。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也为了提高财产保险在农村市场的开发,有必要对农村财产保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据此来加大农村财产保险的推广力度,更大范围地保护农民的财产安全。

一、农村地区推广财产保险的重要性

(一)更好的抵御农业灾害

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农作物收成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面积减产都会在部分地区发生,即使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赔付,但却不足以弥补农民因灾害而受到的损失。如果能够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商业财险作为农村市场的有效补充加以推广,农民的收成将很大程度上得以稳定。

(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稳定性

农民的收入来自于打工和种植、养殖业,而主要财产以房产、车辆以及存款为主,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等保障体系难以全部覆盖整个农村,而在财产保险方面除政策性农业保险外,其他商业性保险基本无覆盖,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就会导致农民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果商业财产保险能够在农村市场加大覆盖,则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稳固,意外事件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冲击将进一步降低。

(三)农村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在需求

当前城市商业财产保险市场已经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但是农村除政策性保险外,商业保险市场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农村对商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以及农村近些年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商业保险在农村推广奠定了基础,因此推广农村财产保险是立足于农村实际需求前提下的保险市场自我扩张需求的表现。

二、农村财产保险市场现存在问题

(一)农业财产保险制度不完善

国家于2012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该法规将农业保险定位为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由于该条例是政策性的,每年由中央,省,地方和农户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摊保费,农户可以交非常少的钱就可以获得基本保障,当前中国所有乡镇都有政策性保险覆盖,其中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种植业以及能繁母猪、育肥猪等养殖业。但是当前政策性品种的保障金额达不到农民的需要,需要配合商业险的保险来补充。但是农村特点往往是多样的,各级政府补贴的是大宗,而部分农民自己有特色的往往得不到补贴,有需求无市场。因此国家层面针对农业的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还需要商业性的财产保险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二)农村财产保险经营主体缺乏

当前农村的保险市场的主体主要是以人保、中华为主的国有企业,网点较少,农村认识到财产保险并选择财产保险的机会甚少,农村市场主体的匮乏使得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缺少足够的竞争氛围,因此在服务质量上无法实现有效的提高。农村财产保险的风险高、索赔范围广,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接触高风险的农业财产保险,对农民而言,过高的财产保险同样不能接受,这就导致收入较低的农民不愿意参与财产保险。

(三)农民的财产保险观念滞后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政府仍存有依赖思想,认为大的风险有国家承担、政府救济。由于国内保险业务恢复时间短,对农村市场开拓不够,加之保险宣传缺乏深度与广度,农民对此缺乏深入的了解,产生了保险不合算、保险公司为赚钱的错误认识,对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存有疑虑。再有乡镇企业虽然存在众多险患,但由于长期产权制度不明、政企难分,经营承包者一味追求暂时的效益,对职工人身风险、产品责任风险、企业财产风险存有侥幸应付心理。

三、构建我国完善的农村财产保险市场对策

(一)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

农村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不能仅靠政策的引导作用。政策和法律相比,容易受国家政治、经济等情况变化的影响,随意性很大。政策的随意性使得制度安排随时都存在中断的可能性。农村财产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它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从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和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乃至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视角来考察,农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其立法的意义远超出一般的商业规范性法律制度,应根据我国的农业财产保险的发展情况,在《农业保险条例》的基础上,构建能满足农村保险市场符合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坚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其他互助互保形式并存

以财产保险为主的农村商业保险在经营体制上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营的现状,要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机制,就要允许多种形式的财产保险经营主体并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动合理竞争,才能促进农村财产保险的发展,才能保障农民财产的安全。发挥国有保险公司在农村业务规模大、具有从业经验的优势,发展农村营销服务网点和代理人队伍,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开发适应农民需要的险种,开辟新的市场。并允许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互助合作保险,提高农民互助互保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保险市场更加丰富,更加在保障农民的权益以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改善保险服务。

(三)提高农民财产保险意识,提升农村财产保险服务质量

向几亿农村人口传授保险知识,逐步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彻底根除小生产者的思维定式,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农村保险普及率有所提高,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户将是主要的生产和消费的单位。但是由于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因此对保险知识的宣传难度大,农民对财产方面有经济补偿需求,危机共济的功能对农民的安居乐业是一种长效机制,但现在我国广大的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向几亿名农民普及保险知识,逐步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彻底根除其小生产的思维定式,起着积极的意义。

第四篇:保险市场问卷调查[定稿]

汽车保险市场现状问卷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这是一份关于汽车保险市场现状的调查问卷希望得到您对其市场有关的信息并无关于商业。在此占用你宝贵的时间。我们深感歉意。这也是帮助我们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我们会对您的信息做好保密的。

1、您爱车的价格是多少 、5万以下、5~10万 、10~20万、20~30万、30万以上

2、您在哪家保险公司购买了汽车保险 、太平洋车险、平安车险、人保车险、大地车险、安邦车险、其它_______

3、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投保 、保险公司、汽车店、保险代理点、朋友介绍、其它

4、您购买汽车保险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可多选 A、公司品牌、险种、价格、理赔标准E、服务质量

5、您觉得您花的车险保费贵吗 、贵、勉强接受、能接受、不贵

6、除了交强险必投以外您还投了哪些保险可多选 A、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车上人员险、盗抢险、不计免赔、玻璃险、划痕险、自燃险 、其它附加险

7、您对目前的保险理赔服务满意吗 、满意B、还可以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8、您认为保险公司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承保方面B、理赔方面、接待方面、服务场所

9、在车辆保险方面您有哪些知识需要了解、险种的认识B、如何投保、出险后怎么办、如何办理索赔手续

10、据您了解的你的周围“骗保”的行为严重吗 A、没有B、不严重

C、比较严重D、非常严重

您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谢你的配合 祝您一路平安

第五篇: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在确定销售计划之前,应先进行市场调查,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保险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 ”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询调查家乡附近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所完成的保险业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20XX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至20XX年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存在问题

1.造假问题屡禁不止。假数据、假账本、假报表、假保单、假收据现象在保险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保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虽早在20XX年就开展了专项“打假”活动,尽管如此,造假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还有许多地下保单的现象在我国东南各大城市屡禁不止。

2.惜赔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保险公司理赔手续繁琐,服务不到位,个别案件拒赔不合理,客观上表现出惜赔现象,在客户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社会中形成“投保易、索赔难”、“收款快、赔款慢”的恶劣印象。

3.误导问题并未根治。由于营销机制的不完善,营销员误导问题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轻,实质上并未得到解决。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投资意识较差的客户中,误导、欺瞒现象并不罕见。

4.道德风险防范困难。近年来,我国保险知识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有的人在了解保险后,竟打起了骗保骗赔的主意。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骗赔手段更是五花八门。20XX年以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车贷险”骗赔案使财产险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而在寿险方面,一些边远地区的保险公司被迫停办医疗险正是因为无力解决投保人无病却常年称病住院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征信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开放没有明确规定,信用资料数据库建立滞后,信用法规缺乏,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惩治。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势必影响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

2.保险信用法规建设滞后阻碍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所进展,但与现实的保险经营活动相比仍显滞后及不完善。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许许多多新现象、新问题,有些问题是直指诚信的,比如“回佣”。一方不“回佣”,而另一方“回佣”,客户就会被夺走,从而造成遵纪守法却遭受了损失,违规失信却增加了收益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助长失信毁约的歪风蔓延。

3.保险诚信管理制度缺失制约了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度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信息采集制度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务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及品质伤脑筋。如营销员挪用保费问题,如果没有制度能保证营销员不接触现金,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则客观上为失信行为提供了条件。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每次投保资料都是新的,其真实准确与否无从评估。在广州的“车贷险”骗赔案中,曾经发现一家保险公司的6个支公司同时为一部车办理了保证保险。广州保监办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车贷险”骗保之所以能够得逞,其中一项重要原因是“各保险公司尚未共享有关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投保人及汽车经销商的信息,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给投保人骗贷或一车多贷以可乘之机”。对于投保人来说,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投保人无法掌握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只能道听途说地片面了解保险。

4.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陈旧落后不利于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经营思想仍停留在盲目扩大保费规模上,上级公司对下级的考核体系突出强调保费收入,导致了保险业的大规模扩军和营销模式得变化,而保险公司的增加和追求业绩的体制,导致了有些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惟保费至上,置公司名誉和客户利益于不顾,当然这也有保险公司的责任。另外,业务员完成保费收入指标(且不论这个指标是否经过科学测算,是否实事求是)不但有物质奖励,还可能加官晋爵,否则,就会遭到惩罚,甚至丢掉“乌纱帽”。同时,基层公司可支配的费用也仅仅唯系于保费收入,多收多花,少收少花,不收不花。这种政策导向驱使基层公司以保费规模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为达目的,在竞争中任意抬高手续费、降低费率,弱化对营销员的诚信教育等.5.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质量和福利问题有待改善。代理人良莠不齐,很多代理人的专业素质和诚信问题,自身对条款不是很熟悉,然后对客户许诺口头支票,而没把产品的条款和利益以及不利的方面讲清楚,导致最后客户觉得上当受骗了,而延伸到对保险的不信任了,有不同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之间相互攻讦,让客户觉得代理人的素质低下。很多客户由于自身知识

不足,未能及时的使用自身的权利,单听代理人的片面之词,而代理人也未能及时全面的给客户一个解答,因而客户未能及时了解自身的利益保障,产生了最后申请理赔时招到拒赔的现象,让客户觉得保险是骗人的了。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业务员数量也急剧增多,保险公司不为业务员缴纳社保,不把业务员纳入正式员工等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是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自然会导致骗保,还有投保容易理赔难的情况。

下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展望2013保险市场

    产业总撰述/黄剑 产业协调员/汪江涛 专业支持/康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绪瑾(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教授)、陈慎(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员)在经历2012年......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概况研究(五篇范例)

    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概况研究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工程111班姓名:王正皓学号:1608110121 摘要:严格说来,中国汽车保险业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直到2006年7月,中国保险......

    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的调查报告作为一名保险公司的员工,了解保险市场特别是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具体的关系到各人职业生涯的发展,2006年10月......

    保险市场调查报告的

    保险市场调查报告的 导语:通过调查,我们会对保险市场有更深的认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保险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阅。 关于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因素及保 险的营销策略的调查......

    汽车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汽车保险市场调查报告 滁 州 市 汽 车 保 险 市 场 调 查 报 告 姓名:李世磊 学号:20131804209 班级:13级汽营( 2 )班完成时间:2014.5.28 目录 一、引言二、数据统计三、数据分析......

    浅议国内旅游保险市场发展

    浅议国内旅游保险市场发展旅游保险在保障旅游者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国内的旅游保险市场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使得旅游保险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浅谈乡镇汽车保险市场

    浅谈乡镇汽车保险市场一、汽车保险的发展趋势(一)强制汽车保险制度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目的是使受害人得到基本保障,受害的第三者可以依法取得下述权力直接追诉、求偿权利不受保......

    浅论我国在保险市场

    浅论我国在保险市场 摘要 我国再保险市场尚属初级阶段,表现为中资再保险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主体少、商业分保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等问题。自2006年,法定分保已经全面取消,中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