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监察思考
关于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的思考
环保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监管领域不断拓宽,环境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风控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工作面临着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新形势。为适应环境监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本文就如何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作了初步思考。
一、环境监管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全力推进环境监管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我区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逐年提高,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1.环境执法效率与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开展行业整治,进行“拉网式”环保执法行动,累计开展环境执法检查4.04万厂次,出动执法人员11.26万人次,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23%和93.2%,通过高频率的检查,切实提高了企业环保责任心,减少了违法行为,全区空气污染物浓度、负荷下降明显,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达到二类区标准要求;COD累计削减率达32%,全面完成总量减排目标。
— 1 — 2.环境监管能力日益增强。一是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区环境监察大队编制及实际在岗人员数均有所增加,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优化,本科学历干部占执法人员比例上升。二是执法装备日益精良。“十一五”期间,区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资金累计投入1034.3万元,主要用于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环境监察大队办公经费及执法行动经费,其中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的63.3%。环境监管执法交通工具、取证设备、通讯设备、信息化设备等硬件装备配置、性能、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有效保障了执法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三是数字环保体系初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区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展环境信息化、污染源在线监控、电子政务等工作,初步建成“数字环保”体系。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47家重点污染企业完成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实现了与省、市、区监控中心联网和数据实时传输;成立了环境监控中心,实现了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区环保局门户网站开设了政务公开、服务大厅等服务民生的网络窗口,方便群众了解环保政策法规,有效明晰了办事步骤与渠道。
3.区域环境安全稳步提高。成立了区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加强环境隐患的排查力度。积极督促企业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全面提升了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整体救援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区环境信访总件数为4152件,比“十五”期末降低了13.9%,环境信访工作处理率、回复率、结案率均达100%,— 2 — 群众满意度达98%。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环境安全。
二、环境执法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区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控污压力日益增强,总量减排监管任务艰巨。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综合监管有待加强。环境监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环境问题难以完全以行政区划界定,单靠环境监管部门无法全面解决,必须依靠各部门相互配合解决。但是,当前,环境监管工作系统的配合协调机制依然缺乏,使出现跨界污染和综合性环境问题时,环保部门显得力不从心。
2.执法能力建设滞后。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监管标准化建设水平偏低。根据上级要求,正常开展环境执法所需硬件的全部39项标准化指标中,有12项指标未达标,达标率仅为69.2%,部分硬件基础设施无法全面满足环境监管执法需求。二是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仍需增强。目前,我区安装的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只覆盖了国控及部分区控重点源,绝大部分污染源仍然依靠传统方式监管,监管效率偏低。三是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力亟待提高。处理环境事故所必需的应急车辆、应急执法装备和应急监测仪器缺乏,专家技术支持不够完备,预警能力相对薄弱。
3.企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企业对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优良
— 3 — 人居环境的认识仍有待提高,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上,存在环评手续办理不及时问题;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放松内部环境管理,减少治污投入,甚至违法排污,转嫁治污成本;一些企业排污申报虚报瞒报、偷逃或少缴排污费,逃避承担缴纳责任。
三、提升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的工作思路
做好环境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针对当前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着力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全力确保环境安全,推动我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创新环境监管方式,推行综合监管。环保监管常常涉及多领域、多区域、多部门,因此环境监管需要地区间协调沟通,部门间通力合作,化单部门独立执法为多部门合力执法,形成综合监管的良好格局。一是完善部门、区域联动机制。把环境监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由区环委会牵头,建立一套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大问题多部门协商、跨部门环境问题流转等,以制度形式明确部门间协作的方式和保障措施。相邻块面定期互访、数据共享、经验交流,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联防新机制。建立执法联动机制,保持高压治理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同做好环境监管。二是建立信贷、评估、委托机制。做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工作,落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建立企业环保诚信档案。建立
— 4 — 企业绿色风险评估机制,根据企业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执行、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转等情况对企业环境风险实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分色分级,并实行网上公布。将企业的环境行为与银行信贷挂钩,用金融政策激发企业主动遵守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建立第三方委托运营机制,实施污染治理和自动监控设施委托运营,整合社会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三是实施企业分类监管机制。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多少、五年达标排放率、违法行为情况、环保设施老化情况、企业污染治理工艺及企业所处地域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实施分类管理,对分类企业在环保专项资金安排、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等方面分级对待、分类监管。合理分配执法资源,在分类基础上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监管,通过组织开展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飞行检查、交叉执法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大力查处违法排污典型,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健全环境执法机制,推行全程监管。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以末端防范为主,属于事后补救型监管,已不适应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加快向源头控制、全过程监管模式转变。一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建设环境准入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审核新建项目,确保新建项目满足综合规划要求、产业发展目录、污染排放标准和总量减排要求,严禁技术陈旧、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落地。探索实行区域限批制度,对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 5 — 禁止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实施污染源头现场核查。把传统的以某一时间点检查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为某一时间段核查,更全面、更真实的掌握企业的排污情况。在推行全天候监控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建立物料衡算模型,逐步实行现场检查向现场核查转变。建立排污管理专项台账,详细记录企业排污的产生、转移、处置全过程,及时反馈监管信息,修复各类处理不当的问题,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问题。三是加强重点监控,组织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行动。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重点监管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化工、重金属、印染、造纸、电力等重点行业。对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投诉实行督办,落实人员责任,促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
3.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推行科技监管。一是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弥补监管力量不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移动执法,推进企业在线监控现场端设备安装,提高在线监控覆盖率,确保重点污染源全部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及视频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发布和应用管理一体化运行。加强在线监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各点位污染源在线监控仪器正常运行。二是完善环境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强化环境安全保障。制定环境监管应急预案,补充完备应急检测装备和仪器,为科学应对突发性问题提供最优、最有效的保障。
— 6 — 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敏感区域的摸底排查,强化环境风险源监管和环境安全预警监测,建立充实风险源监管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把常态污染之外的风险防范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加强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管。强化应急预警演练,提高对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预警、应急能力。三是完善数字和信息资源系统共享,深化“数字环保”应用。以满足环境监管需求、提升监管效率为目标,将项目建设管理、排污许可证管理、污染控制、环境监察管理、环境监测等环境监管业务纳入数字化、规范化、动态化运行轨道,建立污染企业环保数据库,通过系统集成手段,综合处理各项环保综合数据及评价指数,认真分析环境变化规律,科学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客观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对措施,更客观、更系统、更高层次的为环境监管综合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行长效监管。根据当前环境监管的现状,从自身队伍建设着手,加大人员培训、完善内部管理、加强自我监督,打造一支讲责任、依规范、树廉洁的高素质、高效率监察队伍。一是强化各类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以“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为标准,开辟各种渠道向环境监管人员灌输新政策、新法律和新方法,提高执法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当前环境监管的需要。根据环境监管形势的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培训考核;举行业务技术大比武,提高基
— 7 — 层一线执法人员技术水平;加强上下左右环境监管部门的互联互动,派出业务骨干到上级、其他环保部门跟班学习实地执法细节,考察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二是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监管职能,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结合环境监察实际情况,编制指导性强、操作性高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手册,对现场执法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做出详细规定,使执法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明确各级环境执法机构的职责,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月报分析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促工作落实,从而提升监管效率。三是强化后续监督,落实长效管理。在环保部门成立督查队伍,对环境执法案件采取日常督查、专案督查;加大后督查力度,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执法效力有效落实;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企业负责人为环境执法监督员,对环境执法进行监督;开通监督热线电话,倾听群众监督意见,畅通监督信息反馈渠道;严格规范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依靠制度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完善流程监督等方式确保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的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廉洁执法,努力做到环境监管公平、公正、公开、公示。
第二篇:监察思考
鑫业监察工作的思考
企业监察工作自1989年正式提出,有近30年的发展历现已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对促进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堵塞漏洞、预防和惩治腐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做好企业监察工作,挖掘企业管理的更大潜能,做到管理完善、决策科学、程序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强调企业监察工作要加强领导,要获得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的支持,要健全体制制,这是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我认为要做好企业监察工作,就要围绕“一个中心”、处理“两个关系”、搞好“三个结合”上下功夫,才能使企业监察工作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为生产经营服务,更好的履行监督职能。
一、围绕“一个中心”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搞好生产经营工作,做到利益最大化。那么效能监察工作就是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针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重点、难点、盲点进行选题立项,并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发挥企业最大的潜能,做到效率、效益、质量、廉洁的四个统一。立项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围绕经营活动中关键的重点环节主要是“一包两采购”、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方面开展专项效能监察;
(2)加强企业改制、重组过程的国有资产使用、国有产权处置、资金运作开展全过程的效能监察;
(3)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升级、产业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对管理薄弱环节、监管空白区重点的新型项目开展综合事项的效能监察立项选好后,在实施效能监察过程中,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监察项目的现状,拟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做到监察的针对性;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监察得到主要领导的支持,保证监察工作的顺利性;要认真开展监察的自查自纠工作,自查面做到100%,做到监察的广泛性;要配备好监察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扎实开展重点抽查检查,做到监察的实效性;要深刻总结分析监察报告,针对监察建议认真整改,堵塞漏洞,广泛推广,做到监察的建设性;要严肃查处监察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人员,做到监察工作的教育性,通过开展单项、综合事项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的效能监察,做到监察一项,发现一些问题、堵塞一些漏洞,完善一批制度,规范一个领域,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流程,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管理效益的目的。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发挥监察的综合效益
企业监察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它涉及面广,接触部门多,在实际工作中,监察部门主要处理好与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监督与服务的统一。
(一)处理好与职能部门管理的关系
监察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在企业监察中错综复杂,有时是组织与实施关系,有时是同为监督者的“平行”关系,有时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对立关系,处理好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对搞好企业监察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处理好组织与实施的关系。每一个效能监察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不是仅依靠监察部门单枪匹马能完成的,监察部门 只是起到一个组织协调和牵头的作用,具体实施工作还需各业务职能部门的配合,如果没有职能部门的参与,效能监察工作是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在每一个监察项目中,监察部门与职能部门是组织与实施的关系。监察
部门负责监察项目组织安排,在效能监察中要当好“领头羊”;职能部门在具体监察过程中要配合监察部门的组织安排,做好职责内的工作。此时他们是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某一个监察项目实施监督,为此,就要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监察部门要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把握好各自的角色,共同完成专项效能监察工作。其次是处理好督查和日常监督的关系。企业监察工作任务之一是在领导的指示下,加强对某一项工作的督查,是有针对性,且监督对象有基层单位,也有职能部门;日常监督工作是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监察部门要处理好督查和日常监督的关系,不能越俎代庖,把日常监督工作当作监察工作,但监察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调动职能部门的履职监管职能,共同形成监督合力,推动企业监察工作深入开展,实现预期目标。第三是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我们说企业监察工作是“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它是对职能部门的履行工作职责进行监督。此时监察部门与职能部门是站在“对立”战线上,监察部门就要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业务流程、使用职权进行监督,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此时监察部门不能对职能部门的监督流于形式,要广泛调动职能部门的职责,既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又要使他们的活动受到监督,使职能部门做到不越权、不越职、不渎职、不失职。
(二)处理好效能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监察部门的职能之一是开展效能监察,但同时它也是一个职能部门,也有为基层单位服务的职能。在实施效能监察工作中,我们要把握监察与服务的关系,把工作做细、做精,要在监察中体现服务的周到性,不能因是监督部门居高临下,摆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在服务中把握监察的严肃性,该坚持原则的就要坚持原则,才能在基层单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才能使监察部门做到有为和有位的统一,更好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三、搞好“三个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手法
(一)做好企业监察与纪检工作的结合企业监察工作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而纪检工作是一项在党委领导下的纪律检查工作,他们分归企业经理和党委领导,对不同主体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又有许多共性,都要查缺补漏,完善管理制度,预防和惩治腐败,所以做好监察工作与纪检工作的结合有利于更好的促进监察工作取得实效。做好监察工作与纪检工作的结合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制度执行监督与惩防体系建设的结合。通过开展监察工作,可检查制度的完整性和操作性,发现管理漏洞、行为偏差、甚至一些腐败行为。为此在监察整改过程中,可结合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在惩治腐败的同时,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腐败。只有做好制度行监督与惩防体系建设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的原则,也才更好体现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精神。二是做好监察工作与查处工作的结合。监察工作总是或多或少地能发现一些违法违纪案件,此时就要加强与纪检部门的合作,展开案源调查,进行案件的初步核实,构成立案的要及时立案开展案件调查,查处违法违纪人员,起到监察一项,完善一个领域,教育一批干部,发挥监察的最大效益。
(二)做好监察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为了有效加强监督,降低企业监察成本,监察工作应加强现代信息化建设工作。将现代发达的信息建设工作用之于监察工作中去,将效能监察管理系统纳入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平台,能及时清楚地反映每个项目管理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切实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督,探索有效的效能监察的长效机制,也为企业监察的监督检查和数据统计提供了便利。
(三)做好监察与提高队伍人员素质的结合监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工作面广、专业性强、政治要求高。这就要求从事监察工作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为此加强监察工作与提高队伍人员素质结合,着实提高监察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监察部门要加强与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得到主要领导的支持,以提高监察人员的队伍和素质。一是建立监察工作的相关激励政策吸引人才,将政治素质高、懂管理、会财务的多面手吸纳到监察部门从事效能监察工作,同时鼓励他们自学成材,成为监察方面的专家;二是加大培训力度,给那些想从事监察工作人员提供学习和提高素质的平台;三是加大监察队伍的工作交流,建立监察干部能上能下互动的交流机制,加大交流,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每年组织监察工作人员组织召开一些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监察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处理“两个关系”、搞好“三个结合”方面的工作,就能很好地把握其工作重心、把握工作角色和创新工作手段,更有效、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为企业“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三篇:做好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围绕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察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的现场执法机构,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卫士”,所面临的工作十分繁重,承担着无限责任,压力也十分巨大。环境监察部门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抓住机遇,做出成绩,打出声威,不负时代的重望,这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认真研究的问题。
首先,要吃透精神,理清思路,调整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形势下的环境监察工作中去。在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是保障、是窗口、是前沿,其工作总是处在矛盾的聚点之中。如“减排”与“发展”、“达标”与“收费”、“执法”与“服务”、“信访”与“满意度”的矛盾。再加之,环境监察部门自身的人员太少,能力不强,装备不足等,都不能适应当前日趋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所监察的对象每年都在快速增加,所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吃透环境监察工作的精神实质:即围绕“依法行政”、“达标排放”、“节能减排”、“环境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来开展工作。要理清思路,调整心态:即工作目标要明确,工作措施要得力,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工作的难度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繁重的工作面前要学会“弹钢琴”,不能消极应对。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其次,要明确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以点带面,扎实工作,切忌浮躁。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责是执法、收费和信访。其中执法是重点,收费是难点,信访是热点,每一项工作都十分具体,做好这些工作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敢于工作,更要善于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即执法要围绕领导关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领域来开展,如当前饮用水源的安全问题,区域性、流域性的污染问题,事关总量削减的工程项目问题;收费要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着重做好排污量的核定工作。重点抓新办企业,重点抓工艺废气因子的申报,同时注重同行业“老大”企业的解剖分析;信访工作要围绕重点信访、越级信访、带有普遍现象和苗头的信访问题,积极主动调处。扎实工作:即执法工作即要围绕敢查、会查、查得住来开展工作;收费要围绕依法合理,应收尽收,透明公开来开展工作;信访要围绕平息矛盾,解决问题,构建和谐,追求满意度来开展工作。环境监察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要认认真真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工作,切忌作风浮躁,华而不实,不能对各项工作盲目应付,更不能明日复明日,工作要有计划有节奏。
再次,要创新思维,未雨绸缪,不等不靠,注重研究环境监察工作新的动态和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文明,环境保护工作的内涵、要求也不断加大,环境监察工作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一方面,工作不能墨守陈规,对每项职能工作都要创新思路,年年有变化,比如为适应新形势节能减排的要求,我们要主动调整工作思路,改过去以收费为主变为以执法为主。在精力上要四份收费,六份执法(信访)。在体制上要强化执法,在内部成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围绕执法的重点、热点,开展“拉网式”、“循环式”执法,让违法行为无时不在监管之中,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在收费上要尝试定点收费,培养主动上门缴费的意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申报、核定上,放在扩面上、放在解决“钉子户”上;在信访上要尝试建立解决信访的网络,要重点在预防上下功夫,要未雨绸缪,要当“预警员”,不当“消防员“。另一方面,要注重研究环境监察工作的动态和趋势,如要尝试对农村面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监察,不能目光整天盯在工业企业,今后对环境质量有倾向影响的领域都要作为我们监管的新对象,只有这样,环境监察部门的工作才有活力,队伍才有前途,在新的形势下也才能不辱使命。
海安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史有光
二○○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环境监察工作总结
紧紧围绕全市环境监察工作任务,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做好环境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一是制定理论学习计划。按照理论、素质与业务知识培训三结合的要求,结合全市环境监察工作实际,从指导思想、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学习形式、学习要求等五个方面拟定下发了《昭通市2009年环境监察理论学习计划》认真抓好落到。二是统一了学习内容。在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环境监察》等环保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三是提出具体要求。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自觉完成全的学习计划。四是抓好业务培训。在认真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参加由省、市级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年初以来,全市环境监察人员先后共分**批**人次参加了省级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防辐射管理培训、排污费征收软件业务培训;分**批共**人次参加了市级组织的电子政务培训和计算机业务等级培训。通过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全市85名环境监察人员中,持证上岗人员**名,其中有行政执法证**名;有环境监察证的**名;持证上岗率达到***%,有效地提高了全队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全队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确保了环境监察队伍政治上清、上明、业务上精。
第二、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一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注重从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全市环境监察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按照昭通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落实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方案》,和引导全市环境监察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二是结合省局《关于征集违法典型案例的通知》精神,针对各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实际分析和研讨,举案说法,以案施教,从思想意识上逐步增强正确行使职权、依法行政的观念,从环境行政执法程序上有针对性地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学习贯彻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制度,认真开展环境监察人员职业操守。通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抓行风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和纪律作风,全市环境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意识普遍增强,较好地树立了全市环境监察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察
有关概念: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各自的定义,环境监察。
1.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是指:
2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3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
4.“三同时”制度在不同建设阶段的要求是:和同时投产。
5境排污的居民户和家庭。
6.排污费征收程序: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审核;排污申报核定;计算排污费;征收排污费;排污费结缴入库。
8责任书;政府直接与企业签订责任书;把环境效益与城市经济效益挂钩签订责任书。
9.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考核对象是:城市政府。从实施考核的主体看,可分为两级,即国家级考核和省、自治区考核。
10建设指标和环境管理指标。
11监督管理。
12以限制。
17.限期治理的期限无统一规定,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3年。
19队、环境监察中队。
20、目前我国环境监察任务:环境现场监察;污染源监察;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监察;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和限期治理项目现场监察。
简述“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时的不同表现和作用。简述排污收费制度的基本政策。
简述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的基本做法。
简述我国目前推行的废水(或废气、或固体废弃物)集中控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