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油站汽柴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xiexiebang推荐)
加油站汽柴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摘要:加油站汽柴油储罐储存油品具有易燃易爆性且储存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 严重。对加油站油品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原因运用事故树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加油站;埋地油罐;火灾爆炸;事故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汽车在生活中日益普及,汽车加油站随之激增,遍布全国城乡 各交通道路沿线,已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行业,如此多的加油站,其事故预防在经营管理 中应引起重视,尤其是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更具有重要意义。汽油属 3.1类易燃液体,同时属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汽车加油站多建在交通主道旁且邻近城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下面选取加油站汽、柴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预 防事故的对策措施。汽柴油储罐危险特性
汽柴油储罐是汽车加油站的核心设备。其汽油为低闪点易燃液体。油罐储存量一般 较大,构成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严重。所以,加油站油罐具有油品危险性大、储存量大。事故后果严重等特点。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汽柴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事故树见图 1。
2.1 分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数
从图 1通过计算可知,该事故树最小割集数目有 150个,最小径集数目有 5个,为了 方便分析,根据其最小径集数对该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
2.2 求事故树最小径集利用布尔代数法求得该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如下 : J 1 ={X 1,X 2,X 5,X 6,X 7} J 2 ={X 1,X 3,X 5,X 6,X 7} J 3 ={X 1,X 4,X 5,X 6,X 7} J 4 ={X 8} J 5 ={X 9,X 10,X 11,X 12,X 13,X 14,X 15,X 16,X 17,X 18,X 19,X 20,X 21,X 22,X 23,X 24,X 25 } J 5 ={X 9,X 10,X 11,X 12,X 13,X 14,X 15,X 16,X 17,X 18,X 19,X 20,X 21,X 26,X 27,X 28 } 2.3 求事故树基本事故的结构重要度
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及重要程度排序如 下 : I φ(8)>I φ(1)=I φ(5)=I φ(6)=I φ(7)>I φ(2)= I φ(3)=I φ(4)>I φ(9)=I φ(10)=I φ(11)=I φ(12)= I φ(13)=I φ(14)=I φ(15)=I φ(16)=I φ(17)=I φ(18)= I φ(19)=I φ(20)=I φ(21)>I φ(26)=I φ(27)=I φ(28)> I φ(22)=I φ(23)=I φ(24)=I φ(25)事故预防对策
根据该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情况,从四个方面提出埋地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预防对策。
图 1 汽柴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
3.1 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泄漏
(1)油罐应从有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定点 生产资质的企业购买 ,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避免管线、阀门损坏等原因造成汽油泄漏;
(2)卸油作业时,应有人现场监护,防止因卸油过量,造成汽油泄漏;(3)安装高液位报警仪,定期检验确保并完好备用;(4)配备防爆工具,检修时严禁使用非爆工具。
3.2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因电气失效形成火灾
(1)定期对电机、电气线路进行维护检修,使其保持完好,避免过载、漏电和接头松动;(2)电气设备选型应符合防爆要求;
(3)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避免人体 静电放电;(4)法兰处应用金属线按要求进行跨接。
3.3 加强动火管理,杜绝违章作业
(1)罐区内禁止吸烟;
(2)罐区内动用明火应实行动火票制度,避免动火期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禁止人员穿铁钉鞋进入罐区,应关闭手机。参 考 文 献
[ 1]郭槐青,郭建新.加油(气)站安全技术与 管理 [ M] ,中国石化出版社.[ 2]冯刊民,王丰,等.加油站事故分析与预 防[ M] ,中国石化出版社.[ 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宣贯辅 导教材[ M] ,中华计划出版社.
第二篇: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1)1 引言
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容的液相之间以及固相和气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冲刷、喷射、灌注、飞溅、剧烈晃动以及发泡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在介质中产生静电。许多石油化工产品都属于高绝缘物质,这类非导电性液体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和积聚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爆炸性气体,便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油库静电引起火灾爆炸是一种恶性事故,因而对于油库中防静电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和维修油库,提高油库的安全可靠性,已是当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故障树分析法(FTA法)是分析复杂、大型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有效工具〔1〕。通过油库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树
2.1 故障树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方法〔2〕(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
2.2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FTA法的基本程序〔3〕: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事件—确定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编制故障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安全评价。故障树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9个步骤。第1~5步是分析的准备阶段,也是分析的基础,属于传统安全管理;第6步作图是分析正确与否的关键;第7步定性分析,是分析的核心;第8步定量分析,是分析的方向,即用数据表示安全与否;第9步安全性评价,是目的。
2.3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的建立
油库静电火花造成油库火灾爆炸的事故树的建立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事故树
(1)确定顶上事件——“油库静电火灾爆炸”(一层)。
(2)调查爆炸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静电火花”和“油气达到可燃浓度”。这两个事件不仅要同时发生,而且必须在“油气达到爆炸极限”时,爆炸事件才会发生,因此,用“条件与”门连接(二层)。
(3)调查“静电火花”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油库静电放电”和“人体静电放电”。这两个事件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则“静电火花”事件就会发生。因此,用“或”门连接(三层)。
(4)调查“油气达到可燃浓度”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油气存在”和“库区内通风不良”。“油气存在”这是一个正常状态下的功能事件,因此,该事件用房形符号。“库区内通风不良”为基本事件。这两个事件只有同时发生,“油气达到可燃浓度”事件才会发生,故用“与”门连接(三层)。
(5)调查“油库静电放电”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静电积聚”和“接地不良”。这两个事件必须同时发生,才会发生静电放电,故用“与”门连接(四层)。
(6)调查“人体静电放电”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化纤品与人体摩擦”和“作业中与导体接近”。同样,这两个事件必须同时发生,才会发生静电放电,故用“与”门连接(四层)。
(7)调查“静电积聚”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油液流速高”、“管道内壁粗糙”、“高速抽水”、“油液冲击金属容器”、“飞溅油液与空气摩擦”、“油面有金属漂浮物”和“测量操作失误”。这些事件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就会发生“静电积聚”。因此,用“或”门连接(五层)。(8)调查“接地不良”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未设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和“接地线损坏”。这3个事件只要其中1个发生,就会发生“接地不良”。因此,用“或”门连接(五层)。(9)调查“测量操作失误”的直接原因事件、事件的性质和逻辑关系。直接原因事件:“器具不符合标准”和“静置时间不够”。这2个事件其中有1个发生,则“测量操作失误”就会发生。故用“或”门连接(六层)。
定性分析——结构重要度分析
故障树分析的任务是求出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径集或最小割集。如果故障树中与门很多,最小割集就少,说明该系统为安全;如果或门多,最小割集就多,说明该系统较为危险〔3〕。最小径集就是顶事件不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一个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使顶事件不发生。故障树中有几个最小径集,就有几种可能的方案,并掌握系统的安全性如何,为控制事故提供依据。故障树中最小径集越多,系统就越安全。下面介绍采用布尔代数化简,得到若干交集的并集,每个交集都是成功树的最小割集,也就是原故障树的最小径集。
(1)判别最小割(径)集数目。根据“加乘法”判别方法判别得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共25个。将其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求得该成功树的最小径集共7个。
(2)求结构函数: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
T=((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
原故障树的成功树的结构函数:
T=(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
=x1x2x3x4x5x6x7x8x12+x9x10x11x12+x1x2x3x4x5x6x7x8x13+x9x10x11x13+x14+x15+x16
即得到7组最小径集为:
P1={x1,x2,x3,x4,x5,x6,x7,x8,x12};
P2={x9,x10,x11,x12};
P3={ x1,x2,x3,x4,x5,x6,x7,x8,x13};
P4={ x9,x10,x11,x13};
P5={x14};
P6={x15};
P7={x16}。
(3)求结构重要度。由于该事故树比较简单,没有重复事件,而且最小径集比最小割集数少得多。因此,利用最小径集判别结构重要度。
x14,x15,x16是单事件的最小径集,分别出现在P5、P6、P7中,因此,
I(14)=I(15)=I(16)=121-1=1>I(i)
(i=(1,2,„,13));
x9,x10,x11同时出现在P2、P4中,因此,
I(9)=I(10)=I(11)=12 4-1+124-1=14;
x12、x13共有2个事件分别同时出现在P1、P2和P3、P4中,因此,
I(12)=I(13)=12 9-1+12 4-1 =128+123;
x
1、x
2、x
3、„、x8共有8个事件同时出现在P
1、P4中,因此,
I(1)=I(2)=I(3)=„=I(8)=129-1+129-1=128+128=127;
所以,结构重要度的顺序为:
I(14)=I(15)=I(16)>I(9)=I(10)=I(11)>I(12)=I(13)>I(1)=I(2)=I(3)=I(4)=I(5)=I(6)=I(7)=I(8)
(4)事故树分析的结论
通过定性分析,最小割集25个,最小径集7个。也就是说油库发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有25种可能性。但从7个最小径集可得出,只要采取最小径集方案中的任何一个,由于静电引起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就可避免。
第一方案(x14,x15,x16)的方案,由于油气的挥发是一个自然过程,即只要有挥发的空间,油气就存在。油气达爆炸浓度,是一个浓度的大小问题。因此,只要库区内通风畅通良好就可以预防。其次是第二方案(x9,x10,x11),为了保证库区内导体的接地良好,应使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及接地线等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第三方案(x12、x13)应尽量避免进入库区的人员通过人体静电放电,特别是作业人员应穿上不产生静电的服装和把人体作业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第四方案(x1、x2、x3、„、x8)库区内产生的静电不发生积聚,或尽量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因此,从控制事故发生的角度来看,要想从第四方案入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从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采取预防事故对策。当然,并不是说第三方案和第四方案不重要,也应该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4 防静电措施
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2)使静电得以积聚,并具有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和达到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其浓度必须处于爆炸极限内。反之,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是从控制这四个条件着手。控制前三个条件实质上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消除静电危害的直接措施。控制第四条件是消除或减少周围环境爆炸的危险,是防止静电危害的间接措施。
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防止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就个方面:
4.1 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采用通风装置加强通风,及时排出爆炸性气体,使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以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密切相关,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或采用浮顶罐、内浮顶罐。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消除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尤其是内浮顶罐浮顶上面含有较多可燃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予以重视。
4.2 加速静电泄漏,防止或减少静电聚积
静电的产生本身并不危险。实际的危险在于电荷的积聚,因为这样能储存足够的能量,从而产生火花将可燃性气体引燃。为了加速油品电荷的泄漏,可以接地、跨接以及增加油品的电导率。
4.2.1 接地和跨接
静电接地和跨接是为了导走或消除导体上的静电,是消除静电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静电接地的具体方法是把设备容器及管线通过金属导线和接地体与大地连通形成等电位,并有最小电阻值。跨接是指将金属设备以及各管线之间用金属导线相连造成等电位。显然,接地与跨接的目的在于人为地与大地造成一个等电位体,不致因静电电位差造成火花放电而引起危害。管线跨接的另一个目的是当有杂散电流时,给它以一个良好的通路,以免在断路处发生火花而造成事故。油罐取和油品作业区的管与管、管与罐、罐上的部件及其附近有可能感应带电的金属物体都应接地。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规定,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Ω。
4.2.2 添加抗静电剂
油品容器的接地只能消除容器外壁的电荷,由于油品的电导率较小,油品表面及其内部的电荷很难靠接地泄漏。添加抗静电剂既可以增加油品的导电率、加速静电泄漏和导出,又可减少油品中积聚的电荷并降低油品的电位。
4.2.3 设置静电缓和器
静电缓和器又叫静电中和器,它是消除或减少带电体电荷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它所产生的电子和离子与带电体上相反符号的电荷中和,从而消除静电危险。
4.3 防止操作人员带电
人体表皮有一定的电阻,如果穿着高电阻的鞋,因人体和衣服之间相互摩擦等原因,会使人体带电。因此,经常在油泵房、灌发油间及从事装卸作业的人员,应避免穿着化纤服装,最好穿着棉织品内外衣和穿防静电鞋。
4.4 减少静电的产生
从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还不能完全杜绝静电产生。对于防止石油静电危害来说,不能完全消除静电电荷的产生,只能采取减少产生静电的技术措施。
4.4.1 控制油品的流速
油品在管道中流动产生的流动电荷和电荷密度的饱和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控制流速(尤其是油品在进罐、灌装和加油时的流速)是减少油品静电产生的有效方法。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装油鹤管的出口只有在被油品淹没后才可提高灌装流速,且汽油、煤油和轻柴油等油品的灌装流速不宜超过4.5m/s,初始灌装流速应低于1m/s。
4.4.2 控制加油方式
油罐从顶部溅装油时,油品必然要冲击油罐壁,搅动罐内油品,使其静电量急剧增加。实验表明,从顶部喷溅装油产生静电量与底部进油产生的静电量之比为2∶1。另外,顶部装油还会使油面局部电荷较为集中,容易发生放电。可见从油罐底部(或从顶部沿油罐壁伸至罐底)装油比顶部装油安全得多。
4.4.3 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及控制清扫介质
不同油品或油中含有的水和空气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同时,轻质油品内混合重质油品时,重质油就会吸收轻质油的蒸气而减少了容器内气体空间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浓度,使得未充满液体的空间由原来充满轻质油气体(即超过爆炸上限)转变成合乎爆炸浓度的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因此,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或降低油品中的含气率和含水率。严禁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的调合和清扫作业。4.4.4 流经过滤器的油品要有足够的漏电时间
流经过滤器的油品产生了剧烈的摩擦,油品的带电量会增加10~100倍。为了避免大量带电油品进入油罐或罐车,流经过滤器后的油品漏电时间需30s以上。
第三篇:油库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油库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作者:周绍杰
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03期
摘要:油库储油罐储存的油料具有易燃易爆性且存储量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针对油库储油罐安全管理点多面广的特点,分析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的相关影响因素和条件,建立完善的事故树模型.通过定性分析理清火灾爆炸事故与基本事件的逻辑关系,定量分析获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顺序,找出储油罐存在火灾爆炸事故隐患的重点部位,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信息监控点策略,为油库安全管理手段向信息化迈进,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事故树;储油罐;火灾爆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第四篇: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公司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同公司总体预案中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3、火灾、爆炸的应急处理
火灾、爆炸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
3.1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3.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爆炸,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爆炸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爆炸。
3.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
3.3.1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3.3.2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3.3.3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3.3.4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3.3.5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
3.3.6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3.3.7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3.4火灾、爆炸临界状态的响应
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3.4.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
3.4.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3.4.3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3.4.3.1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员.3.4.3.2现场最高领导者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
3.4.3.3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
息:
名称: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放区赣江路2号
火灾、爆炸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
联系电话:(手机)
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4、应急计划的建立
4.1公司防火、防爆重点部位:
4.1.1靶场、仓库、变电所、空压站、喷漆间、天然气调气站、木工房;
4.1.2弹药、火工品、木材、油品、油漆类、化工原料、包装箱、纸制品等易燃易爆物品作业现场和堆存区域;
4.1.3办公及生活区域、食堂;
4.2应急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公司厂区地理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般现场应配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有:
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②抢救工具:一般消防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⑤交通工具: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⑥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4.3、应急报警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4.3.1应急上报机制
出现火灾、爆炸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部门生产现场负责人,部门生产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3.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拉响应急警报,通过电话通知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应急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4.3.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4.3.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4.5、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启动后,要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信联络畅通: 4.5.1应急人员之间;
4.5.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4.5.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5.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4.5.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4.5.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4.5.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4.5.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4.6、受影响区域的疏散
在对公司厂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疏导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员工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4.7、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4.7.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4.7.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5、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5.1、应急培训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5.1.1保卫武装部组织每年进行一次防火培训。5.1.2新入厂员工及时培训。5.2、培训的内容:
5.2.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5.2.2个人的防护措施; 5.2.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5.2.4事故报警;
5.2.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5.2.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5.2.7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5.3、培训目的:
使员工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5.4、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公司每年-
演练一次。
5.5、演练目的:
5.5.1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
5.5.2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5.5.3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5.5.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5.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6、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依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7、火灾、爆炸的调查处理
火灾、爆炸扑灭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对自行扑灭的火灾、爆炸由保卫武装部或安全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采取纠正措和控制措施。对由公安消防部门扑灭的火灾、爆炸,由保卫武装部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并执行公-
安消防部门的整改措施。
第五篇: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使发生火灾时能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同时尽可能不使火势蔓延,最大限度减小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2.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在公司内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3.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定义
火灾爆炸事故:因火灾异常情况,导致的应急事故。5.职责
5.1 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A.疏散警戒组: 组长: 当班保安班长 成员: 当班保安
B.伤员救护组: 组长: 成员:
C.通讯联络组: 组长: 当班保安班长 成员: 当班保安
D.险情排除组
* 灭火行动组长:组长: 成员:当班保安与部门义务消防员
* 化学品处理组: 组长: 成员:物料部、设施污水站、料理车间相关人员
* 设施设备保障组: 组长:厂务部主管 成员:下属员工组成
* 财产抢救及灾后恢复组:组长:事故部门负责人 成员:领班及班组长、厂务部
5.2 具体分工如下:
5.2.1 总指挥: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5.2.2 副总指挥: 任务是根据指挥部指令,及时布置现场抢险,保持与当地安监、公安、消防 技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
5.2.3 厂务部主管:任务是具体负责事故抢险与技术指导工作。5.2.4 保卫科科长:任务是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上级部门的沟通。
5.2.5 行政部门: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6.内容
6.1 应急准备和预防管理
6.1.1 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6.1.2 预防措施
6.1.2.1 厂务部按规程要求对电气、线路、设备、管道及容器检查维修保养;
6.1.2.2 严格工艺纪律;
6.1.2.3 严格明火管理制度,需动用明火必须提出用火申请,经上级部门
批准后方可用火。6.1.3 预案培训演习
厂务部,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的专业救援小组每年进行一次演习。6.2 应急处理程序 6.2.1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6.2.2 立即报警:当保安人员接到汇报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立即使用监控系统进行确认是否属实,如属实则立即使用对讲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厂务部进行汇报,由厂务部向各部门进行告知,并紧急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设立在消防视频监控室,指挥中心根据火情拨打“119”火警电话。6.2.3 组织扑救火灾:当现场发生火灾后,除及时报警外,应急指挥中心立即成立灭火行动组,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当值电工随时待命,必要时紧急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6.2.4 协助消防员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要简要的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必须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伤员身上燃烧的衣物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
6.2.5 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中心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
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6.2.6 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规定,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做出有关处理决定,重新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6.3 善后处理
6.3.1 厂务部负责灾后的险情排除工作,确保安全后,才能安排恢复生产。6.3.2 行政部,财务部负责损失统计,组织灾后的生产有序恢复。6.3.3 行政部,厂务部负责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6.4 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 120 匪警: 110 火 警: 119
总指挥: 手机:
副总指挥: 手机:
伤员救护组组长: 手机:
灭火行动组组长: 手机:
化学品处理组长: 手机:
疏散警戒/通讯联络组长: 手机: 设备设施保障组长: 手机: 7.参考文件(无)8.附录(无)
编制/日期:准/日期: ?? ?? ??
审核/日期: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