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

时间:2019-05-12 02:1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

第一篇: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

宽城疾控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 细菌室工作守则(微生物室 SOP之一)

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微生物室 SOP之二)

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微生物室 SOP之三)

 细菌室内质控制度(微生物室 SOP之四)

 细菌室操作技术规范(微生物室 SOP之五)

 无菌间规章制度(微生物室 SOP之六)

 菌(毒种)管理办法(微生物室 SOP之七)

 细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措施(微生物室 SOP之八)

 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微生物室 SOP之九)

 细菌室内务管理规定(微生物室 SOP之十)

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微生物室 SOP之十一) 酶标仪(微生物室 SOP之十二)

 细菌鉴定室内质控处理程序(微生物室 SOP之十三)

 标本拒收标准(微生物室 SOP之十四)

 温度失控处理措施(微生物室 SOP之十五)

 超净工作台(微生物室 SOP之十六)

 标本的接种和移种法(微生物室 SOP之十七)

细菌室工作守则

(微生物室 SOP之一)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 3%来苏儿溶液中 5----10分钟,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

8.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 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 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9.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 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10.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1.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2.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3.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微生物室 SOP之二)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 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临床标本或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加上消毒液(如 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 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再外用消毒药

水,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 1:1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 3%双氧水漱口,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微生物室 SOP之三)

1.在工作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和存放食物及使用化妆品。

2.实验室里应保持整洁,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3.工作台每天至少用消毒剂清洁一次,在溢渗传染物后要立即消毒、清洗;

4.进入无菌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5.在各种操作进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气溶胶产生。

6.实验工作区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尤其要严禁儿童进入。

7.工作人员在处理传染性物质或动物之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时要洗手。

8.凡发生溢漏事故或接触传染性物质后,均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监督员或实验室主任,并做好书面记录及采取相应措施。结核杆菌的培养及标本涂片务必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9.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结核杆菌培养、感染性组织等。

10.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它防护服。工作完毕后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11.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12.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细菌室内质控制度

(微生物室 SOP之四)

1.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质控意识,以质量控制工作为核心,认真做好各项质控试验和记录。

2.加强质量控制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规范操作,正确分析处理结果。

3.一旦发现失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失控结果。

4.每批自配或购置的培养基、生化鉴定等试剂必须用标准菌株(ATCC25922…….)质控。合格方可使用,并作好记录。

5.对每批微量药敏板、培养基、药敏纸片必须用(ATCC27853、ATCC25923、ATCC25922)菌株进行质控,并做好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分析,采用相应措施。

6.每天观察培养箱、CO2培养箱、冰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7.无菌间每周监测一次,紫外线消毒灭菌情况,并做好记录。

8.认真讨论、分析每次参加疾控系统室间质控。总结经验教训。

细菌室操作技术规范

(微生物室 SOP之五)

细菌鉴定操作按GB检验操作规程:

1.负责鉴定及签发报告的主管技术人员应通晓细菌学的全面知识。

2.从事细菌专业技术人员,应了解检测知识,掌握其检测方法,定期统计分析细菌分布,耐药变迁,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

3.细菌室工作人员均应具备细菌传染、消毒、灭菌知识。

4.细菌专业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细菌学检验新进展。

5.定期或随时市级疾控实验室联系,主动参与讨论了解科技发展情况,达到细菌检验与防病的密切联系。

6.每天发出的微生物报告应认真复审,分析报告、评价报告。

7.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8.当工作环境被细菌污染,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报告主管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9.工作人员被细菌培养物污染应消毒处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采取特殊措施。

无菌间规章制度

(微生物室 SOP之六)

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1.在无菌室内必须戴帽子、口罩,进行无菌操作。

2.每天早上 8:00—8:30用紫外线消毒,每月检查一次紫外灯的无菌效果。

3.无菌室内各种废弃物品必须煮沸消毒。

4.实验完毕后,用含氯制剂 1000mg/L消毒桌面、地面。

菌(毒种)管理办法

(微生物室 SOP之七)

1.菌种保管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于冰箱中,房门专人加锁,确保菌种安全。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2.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包括形态,分离日期,鉴定日期,签发者,主要鉴定性能(包括形态、染色、抗原结构、动物致病力等),并注明使用、转移、销毁情况及原因。

3.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接种,一般在接种三次后作一次全面的鉴定,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变异时,应及时更换。

4.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应按国家卫生部规定执行。

5.所有存在菌种应具备清单。

细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措施

(微生物室 SOP之八)

我室主要仪器为美国热电MK3酶标仪、旋转仪、离心机、生物安全柜、水浴箱、洗板机,为了使仪器能够高质量的运行,使仪器报告的结果准确可靠,特制定以下仪器维护、保养和质控措施。

1.每次开始工作前和离开前要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仪器培养箱温度的报告里外是否一致。

2.每次用中性的清洁液将仪器表面擦拭干净。

3.每次先做质控。

4.一个月至少做一次全程定标。

5.仪器检测数据每月月底做备份。

6.仪器每一个月做一次彻底的清洁保养,包括清洁外壳、瓶孔、滤网等。

7.仪器每年请工程师做一次检定工作。

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微生物室 SOP之九)

概述:标准菌株是细菌室室内质控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室的标准菌株主要来自国家菌种保存中心购买所得,为了让标准菌株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特制定以下规定。

1.对每批购买的标准菌株要做好登记,包括菌种的菌名、编号、购买时间、保存地点、记录人等。

2.每次使用标准品都应作好使用记录,包括标准品的名称、编号、使用时间等。

3.购买的标准品初次使用时,应大量增殖,然后分装在含 10----15%甘油的胰蛋白胨肉汤中,20℃以下保存。

4.新的标准菌株复苏最多不得超过三次,如超过三次将不在视为标准菌株使用。

5.标准菌株保存管一经溶化使用后,不得再次冻存。

细菌室内务管理规定

(微生物室 SOP之十)

1、细菌室岗位分工与职责管理规定

1.1 概述

鉴于细菌室工作琐碎烦杂且千头万绪,为了使细菌室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特将细菌室暂定为两个岗位,以明确工作范围、增强责任心、便于日常工作的完成。当然由于细菌室不同岗位工作量的随机性较大,故我室要求大家发扬既分工,又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细菌室工作。

1.2 岗位职责

各岗位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高质量的完成本岗位工作,如遇到问题须提出经讨论解决。

1.3 岗位分工

岗位Ⅰ:完成细菌培养标本的结果观察处理及报告发放。

岗位Ⅱ:完成仪器的维护、保养和质控工作等。

2、细菌室记录内容明细

2.1 环境条件

室内温度、湿度,使用前每次记录。

2.2 恒温设备 2.3

孵箱、普通冰箱,每次记录。

2.3分析仪器

常规每月保养一次,发现问题随时详细记录;质控按要求测试完毕后,及时手工记录,2.4标本与结果

不合格标本记录、危急值报告记录、结果记录。

3、细菌室室内环境条件控制范围

温度 18~28℃,湿度 40~80%。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微生物室 SOP之十一)

1、总则

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在收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及时送检,检测后标本应妥善保存。

2、临床标本的采集

2.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

塑料痰盒中,及时送检。

2.2尿液(中段尿)

采样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 3ml入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2.3粪便

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玻璃大便专用管中,如为稀水便,可直接收集于玻璃管中,及时送检。

2.4眼、耳、鼻、喉拭子:

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分泌物,倒悬于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

2.5脓液

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一些,然后将棉拭置于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2.6血液

2.6.1凡怀疑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在病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2.6.2成人每次采血 5—10ml,小儿采血 2—3ml;

2.6.3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2.6.4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2.7生殖器官标本

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等分泌物应由医师采集,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如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做培养检查时,采集的标本应床旁接种并及时放入孵箱培养。

3、临床标本的保存

细菌室标本原则上要求及时送检、及时处理,不得保存。

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

酶标仪

(微生物室 SOP之十二)

质控失败时,仪器会提示对该瓶孔进行定标,通常定标,都能通过,只要定标过了,仪器就能正常工作。如仪器定标,不能通过,就要请厂家工程师对仪器进行检测,并对仪器的有关参数进行调整,直到仪器合格后才能进行日常工作并填写失控报告

细菌鉴定室内质控处理程序

(微生物室 SOP之十三)

每批新购买的试剂必须进行室内质控,当质控结果不能符合要求时,应通知组长协助处理,进行失控原因分析。

失控原因分析与处理

一、失控的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

1)质控菌株、卡片、无菌盐水等出现质量问题。

2)质控菌株不符合所检测卡片的要求。

3)上卡操作中出现问题,如菌液浓度不准等

4)仪器工作是否正常。

5)室温是否符合分析要求。

二、失控的处理

1、操作不规范时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重新检测一次。仍失控进行下一步。

2、检查质控菌株及卡片是否在有效期内,质量如何?无菌盐水是否被污染以及标准 菌株是否符合卡片的要求等。在保证质控菌株、卡片、无菌盐水等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仍失控则进行下一步。

3、做可能影响检测的仪器保养仍失控进行下一步。

4、请仪器工程师分析写失控报告。直到质控在控后重新检测。

标本拒收标准

(微生物室 SOP之十四)

1.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操作:若送检标本不是运送培养基送检则为不合格标本。

2.中段尿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3.下呼吸道标本培养:挑取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WBC<10/LP,上皮细胞> 25/LP不适合做细菌培养。

4.脓液及创伤分泌物培养:如标本为非无菌管采集则拒收。

5.生殖道分泌物培养:如为淋球菌培养没有直接接种到淋球菌培养基上则拒收。

6.各类培养标本原则上都要求无菌采集并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及时培养,不能保存。除非特殊情况可置于冰箱保存,对分离怕冷的细菌时,应注意标本的保暖。

温度失控处理措施

(微生物室 SOP之十五)

每天上班记录培养箱、冰箱的温度于温度记录本上,如发现普通培养箱的温度超过 37℃(不包括 37℃)或低于 34℃(不包括 34℃);真菌培养箱温度超过 31℃(不包括31℃)或低于 25℃(不包括 25℃);冷藏冰箱的温度超过 8℃(不包括 8℃)或低于 2℃(不包括 2℃); 冷冻冰箱的温度超过 10℃(不包括 10℃)或低于 30℃(不包括 30℃),应立即追溯其失控的时间和原因。

如失控的原因可以马上纠正(如冰箱断电、冰箱门未关好、温控调节器未正确控制、冰箱严重结霜、温度计损坏等),则由本室人员马上纠正并填写失控报告。

如冰箱、培养箱本身出现机械故障,本室人员应马上通知维修部或维修商,同时根据排除故障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其中的物品质量造成影响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把里面的物品转移到能满足需要条件的环境中),并填写失控报告单。

培养箱中的培养物应全部拿到工作台,检查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如果培养基的菌落生长良好,则按常规程序进行检验。

如果培养基的菌落生长受抑制,则取标本重新接种,如标本确实无法再次接种,则应与临床医生联系、解释并请医生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如有细菌生长,则应补做药敏试验,并填写《迟发报告单记录表》,并写明原因。

故障处理过程中应及时贴上红色标识,并在温度记录本上用红笔记录失控的温度度数,故障处理后应利用培养箱、冰箱的温度调节器,把温度调回到规定范围的中值,并把专业人员的检查的结果记录在仪器档案袋中。另外还需填写《内部质量控制失控报告单》,当温度再次是失控时,再次记录温度的读数,并且上报负责人。

超净工作台

(微生物室 SOP之十六)

1.目的:规范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工作,确保仪器正常运作。

2.适用范围:本实验方法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中净化工作台操作与维护管理。

3.检验人员职责:负责此仪器操作和维护管理

4.操作及维护规程

4.1操作规程

4.1.1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50分钟开机,同时开启紫外杀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面积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此时日光灯即开启),启动风机。

4.1.2对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需对工作台和周围环镜先用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再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4.1.3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

4.1.4操作区内尽量避免作用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

4.1.5操作区的使用温度不可以超过 60℃。

4.2维护规程及维护方法

4.2.1根据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定期(一般 2~3 个月)将粗滤布(涤纶无纺布)拆下清洗或给予更换。

4.2.2定期(一般为一周)对环境周围进行灭菌工作,同时经常用纱布沾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将紫外线杀菌灯表面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4.2.3当加大风机电压已不能使风速达到 0.32m/s时必须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4.2.4更换过滤器时,可打开顶盖,更换时应注意过滤器上的箭头标志,箭头指向即为层流气流向。

4.2.5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用 Y094型尘埃粒子计数器四周边框密封是否良好,调节风机电压,使操作区平均风速保持在 0.320.48m/s范围内,再用 Y094型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洁净度。

标本的接种和移种法

(微生物室 SOP之十七)

接种标本是细菌实验室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使细菌能得到充分的生长和能分离 出单个菌落获得纯培养而供分析鉴定之用,所以作此项技术的操作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1.左手的操作要点:左手负责持平板、试管、烧瓶等物品,操作中,左手应尽量减少摆动,否则,不利于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1.1左手持物品时,最好固定在一个空间方位上,以避免因移动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器皿,造成随机性污染。

1.2所持的器皿其开口尽量避免向上,持平皿时,可以让平板的表面与地面尽量垂直,试管与器皿烧瓶也可倾斜。当从标本器皿或平板上挑取接种物或菌落后应立即塞上试管塞或扣上平皿,随即接种标本。

2.右手的操作要点:握有接种工具的右手,将接种环或针沿伸到标本之前应作好接种环或针,镊子等工具的火焰消毒工作,待冷却后才沿伸到标本容器中挑取接种物,在挑取标本后,其接种工具应尽量避免接触试管壁及试管口等。随后将接种物在培养基上分离划线。

3.移种或接种的基本步骤:

3.1右手持接种工具,在火焰上烧灼 3次灭菌。

3.2左手持起标本容器或原代培养物的平皿或试管等。

3.3用接种工具挑取适量标本或细菌,挑取标本时,应注意选择真实反映感染情况的部分,如粪便挑取粘液脓血部分。纯化细菌应从原代培养物上挑取单个菌落。从液体培养基中取菌,只需将接种环在培养液中蘸取一环即可。

3.4接种时可根据要求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3.5接种后,应在火焰上反复烧灼接种工具并作一定的编号记录,所用工具应放回原处。

第二篇: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标准剖析

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标准

1实验室建筑布局与流程安全、合理;实验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分开。实验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分隔。2 实验人员的办公区或生活区应当有饮水和休息的场所,有存放 私人物品的设施(衣橱)。3 实验区设有门禁系统。实验区入口处有警示语提示,如“特殊工作区,未经允许, 请勿 入内”;有生物危险警示标志,警示标志标明生物危险级别。5所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识、授权人员方可进入警示语、生物危险级别、危险因子、责任人、紧急联系电话等信息。6实验室入口处设有更衣区或挂衣装臵,个人便装与实验工作服分开放臵且有标识(使用与未使用的工作服也要分开放臵)。7实验室出口处有在黑暗中可辨认的照明或发光指示标志,紧急出口有区别于普通出口的标识,紧急发光疏散指示标识在黑暗中可辨认。8实验室按功能分区,各功能区标识清楚:采血区,样本接收区 和检测区明确分开。

9实验室门带锁,能自动关闭,有可视窗;在门上或其上方、左 右侧有实验室工作状态的文字或灯光讯号显示。

10应保障实验室的通风和换气,可采用自然通风,如采用机械通风,应定期监测空气流向和速度,应保证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 的通风换气次数;自然通风的实验室窗户应能打开,并有防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有防止啮齿类动物进入的相关措施。

11每间实验室靠近门口处设有洗手池,水龙头为感应式或采用肘 动,膝动,脚踏操作。将可能产生过多热量、烟雾、蒸汽、气味或有害物质的设备 与普通工作区隔离,并安装适当的排风罩。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能保证重要设备的不间断供 电。14 实验室内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安全操作、清洁、维护 的需要。15 实验室内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以免实验台和走廊的混乱;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有供长期使用的储存间。16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平整、易于清洁、不渗水、耐腐蚀、不易附着灰尘、防静电;地面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17实验室的采光或人工照明满足工作需要,无强光和反射光;室温可控制,应使工作人员感到舒适(16 ℃~28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区的噪音(≤60 dB)。

18重点位臵应备有急救物品,显著位臵张贴医疗救助电话等信 息。19实验室有洗眼设施,必要时有应急喷淋装臵。

20实验台面光滑、不透水、耐腐蚀、耐热和易于清洁;实验台、架、设备的边角以圆弧过渡,不得有突出的尖角、锐边、沟槽;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采取防倾倒措施。

21合理设臵,摆放适宜的灭火器具,以及其他常用工具如锤子、扳 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按《辽宁省可感染人类病原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办理备案手续,并将所开展的实验活动报受理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才可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

23单位设有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机构负责人、实验室管理者、安全员、感染控制人员、检验技术人员等相关人 员组成; 主要职责是:①制定本单位的生物安全政策和操作规范,审议实验室管理制度;②审查开展的实验项目是否符合本单位生物安全要求,对操作的生物因子进行危险度评估;③审查操作程序,监督检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④审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实验室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⑤监督工作人员的准入、培训与健康监护等;⑥其他有关生物安全管理的事宜。24实验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授权主管领导及实验室负责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安全制度和程序,实施实验室安全计划。安全计划应包括教育、培训、审核及评估等。25实验室任命一名有适当资质和经验的实验室安全员协助管理安全事宜,安全员应是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有权阻止不安全活动。26生物安全管理委员成员应熟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目的,确定防护等级,制定SOP,选择个体防护装备,防止感染,避免不必要 的恐 慌; 明确微生物生物风险评估包括的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与浓度、预防和治疗等。

27生物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收集齐全。包括(但不限于):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②《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③《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④《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⑤《医 学实验室安全要求》;⑥《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⑦《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⑧《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⑩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28编制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手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①介绍实验室概况,描述生物安全质量方针、目标、编制手册目的、依据、使用范围,并对手册的发布,修订和更新做出规定;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包括管理体系及组织结构,各级管理人员和部门职责,实验室管理制度等;③实验室安全技术要求:包括风险评估,健康监护,安全计划审核检查,实验室事件报告,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内务管理,安全工作行为,各种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样本运送,废弃物处臵等;④具体检测项目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实验操作技术规程等。29建立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①准入制度;②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③健康监护制度;④生物安全工作 自查制度;⑤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⑥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人员的培训制度;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⑧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⑩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30实验室编制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至少包括: ①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②针对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操作规程;③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⑤实验室消毒规程;⑥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⑦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⑧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等;⑨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⑩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使用规程;○11 离心机使用规程;○12 匀浆器、搅拌器和超声处理器使用规程;○13 样本分离操作规程等。

31实验室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①实验室安全记录;②实验原始记录;③设备条件监控及检测记录;④消毒记录;⑤事故(职业暴露)记录;⑥人员培训记录;⑦员工健康档案;⑧废弃物处理记录。

32实验室主任认真履行职责:①熟悉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规程;②负责实验室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③对在本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④对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和授权;⑤监督法规和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停止相关活动;⑥负 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臵,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或主管领导报告;⑦制定规定和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⑧定期检查、维护、更新以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 防护设备、材料等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33实验室安全员应履行以下职责:①须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 ②随时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③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安全隐患,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④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⑤负责向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提交所开展项目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和“实验微生物操作规程”;⑥在获得批准后,负责项目相关实验按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⑦项目结束后,应与实验室主任进行交接和记录。生物安全 管理 体系建设

34实验活动相关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培训。相关人员包括管理、技术、辅助人员及运输和清洁员;培训内容包括正确操作、工作及实验设施中潜在风险、消防知识、化学和放射安全、生物危险和 传染预防、急救知识等,保证所有员工掌握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实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相关技能,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有培训相关记录。

35对已取得上岗资格的工作人员,至少每2年应进行实验室生物 安全相关技术、法律法规、标准的培训,有培训记录。

36设臵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监控;实验室定期组织生物安全自查,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检查,并有相关记录。37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活动情况和生物安全检查情况。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档案,其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38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从事高致病性菌(毒)种及样本的相关实验活动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39发生实验室感染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临床症状或感染体征时,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并派专人陪同就诊。

40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习,并有记 录。41菌(毒)种及样本发生被盗、丢失、泄漏或人体感染等重大事故时,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报上级主管部门,同 时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发生被盗、丢失、泄漏的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环保部门报告。安全 设备 及个 体防 护

42实验仪器有状态标识(是否正常运行,负责人等信息)。43实验室所在建筑内或实验室内有高压蒸汽灭菌器(蒸汽能被回收),每年定期检查和校验;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操作、维护和灭菌效果监测,有相关记录。

44实验室内配备有Ⅰ级或Ⅱ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全柜应定期检查和验证,需要时更换高效过滤装臵,有相关记录。45重要设备如培养箱、冰箱等要进行温度监测,并有记录。46离心机等设备机械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离心桶及转子定期检查,定期清除污染,建议使用螺旋盖的离心管或可密封的离心桶(安全杯)。

47实验室配有足够的与风险水平相应的洁净个体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服、实验用鞋、口罩、帽子和面部防护装备等)以及其他安全设备(如喷溅罩、移液辅助器、一次性接种环或接种环加热器、螺口盖瓶子或管子、微生物样本运送容器等)。个人防护防护设备和安全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48实验室内工作人员穿戴与操作相符合的个体防护用具(进入实 验室应穿防护服、工作时应戴口罩和帽子等)。

49操作感染性材料或接触污染容器要佩戴手套;手套使用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接电话,开门或离开实验室时摘除手套。

50实验室内不得穿露脚趾的鞋,工作鞋为舒适、防滑、不渗液体 的平底鞋,当从事可能出现漏出的操作时可穿防水鞋。

51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臵于负压罩或其他排风装臵(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并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52实验室应确保检测报告的生物无害性,宜采用电子通讯方式在清洁区打印,发放报告。在污染区出具的检测报告,需经消毒处理,达到生物安全后方可发出。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53菌(毒)种及样本必须有唯一性标识,并指定专人管理。54菌(毒)种及样本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菌(毒)种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领用、开启、传代和销毁等。55菌(毒)种及样本的收集: 及时将收集、分离的有一定价值的菌(毒)种或样本及相关资料送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复核或保藏。56对引进或购买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进行登记、检测、鉴定及复核。

57菌(毒)种及样本的运输: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需要三层包装系统,由内到外分别为主容器、辅助容器和外包装。①主容器必须防水、防漏,建议采用密闭,带螺旋盖的塑料容器,并贴上指示内容物的标签;②辅助容器为防水、防漏、结实及能密闭的塑料管或瓶,在主容器和辅助容器之间应填塞足量的吸收性材料;③在外包装内附有详细的检验申请单或样本、菌毒种信息单,在外包装外醒目位臵贴有生物危险标识。

58由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向确证实验室运送HIV标本时,标本一般为血清或血浆。运送应采用三级包装系统,第一层容器内装带盖的有HIV标本的试管,要求防渗漏;第二层容器保护第一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第三层容器为外层包装,应易于消毒。在第三层容器外面要贴标签(数量、收、发件人)。HIV标本应由专人运送。59样本、培养物等在本建筑设施内传递时,采用两层包装,即主容器和运输容器;运输容器应为金属或塑料制品,可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作用,有容器盖,能密封不渗漏,容器需定期清毒;运输 时将主容器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并由专人运送。

60菌(毒)种及样本的保藏:有专人负责菌(毒)种及样本的保藏。61保藏的菌(毒)种及样本有详细的背景与实验资料和档案记录,出入库和存储有相关记录。

62保藏的菌(毒)种和样本应设立专册(卡),详细记录名称、编号、来源、鉴定日期和结果、鉴定者、所用培养基、保藏的方法、传代次数等。

63有菌(毒)种的开启、复苏、鉴定、保存标准操作程序。64本单位领取和使用菌(毒)种及样本时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使用和流向等记录。

65实验室应建立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销毁制度,销毁菌(毒)种和样本应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必要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在专册(卡)上注销并注明原因、时间、方法、数量、经办人等。

66菌(毒)种及样本的销毁:按照感染废弃物处理方法进行销毁,有相关人员监督,有销毁及监督记录。感染 控制

67有实验室工作相关人员的免疫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免疫接种,有免疫接种记录。

68实验室有适当,有效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等),合理安装紫外线灯或三氧消毒机,定期维护和检测紫外线强度,有维护、强度检测和使用记录;实验室配备有有效的消毒液,有配制记录。69实验结束后对使用场所要清场,每天对实验室物表地、表和空气进行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70不得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注射器双手重新戴套。71破碎或有缺口的玻璃器皿应丢弃而不重复使用、不能用手捡,应用毛刷、簸箕、镊子或夹子等器具,最好用塑料代替玻璃制品。72在工作区内不应配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他珠 宝,长发应束在脑后。

73发生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时,应立即用沙布或纸巾覆盖,在上面倒上消毒液,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然后将沙布,纸巾及破碎物品移臵于废物盛装容器,随即用消毒液擦拭污染区域;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做好相关记录(时间、地点、溢出物、处理方法及效果)。

74对职业暴露进行正确处理和记录。实验室人员不得瞒报职业暴 露事件及安全隐患。医疗 废物处理

75每间实验室配有大小适宜,符合规范要求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和盛装容器,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臵于利器盒或耐扎容器内,包装物和容器上有生物危险标识。76实验室废物产生地点有废物分类收集标识。

77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废物盛装容器后不得取出;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和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口,并及时从工作区运走。78从工作区运出的每个包装物和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和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 生日期、医疗废物类型(如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和其它废物)以及需要的特殊说明等。

79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在操作、搬动或搬送医疗废物过程 中发现容器有破损、渗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重新封装等措施,并作相应的消毒处理。

80洁净的破损手套、口罩、帽子、隔离衣等废弃物,不得作为普 通生活垃圾遗弃,应与医疗废物一同处臵。

81实验室有废物处臵专职管理人员从事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管理等;相关人员接受过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有培训及相关记录。82对从事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 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免疫接种。

83所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高致病性或潜在高致病性标本等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应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84实验室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85实验室有废物转运、交接记录,并保存登记记录。感染管理科

第三篇:化学实验室操作程序

阳泉曲初中化学实验室操作程序

1、化学老师用实验通知单,通知实验管理员。

2、实验管理员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3、化学老师带学生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注意:

(1)药品不准尝,不准直接用手拿,不准直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2)万一洒出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或细沙盖灭。(3)使用酸、碱时必须小心,防止滴到实验台上,沾到皮肤上,溅到眼睛里。

(4)玻璃仪器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打破。

(5)剩余药品不准放回原处,不准随地丢弃,不准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实验后的残留物,废物,废液放入指定容器内。

4、化学老师与实验管理员进行仪器整理,交接,检查仪器丢失,破损情况填写仪器丢失损坏表。

5、实验管理员对废液进行处理,碱性废液加稀醋酸,酸性废液用纯碱溶液,然后倒入下水道。

6、实验管理员清洗仪器放回原位。

阳泉曲初中

第四篇:微生物实验室守则

微生物實驗室守則

1.須著長及膝蓋之實驗衣,並穿著長褲,若有長髮應予以適當束結,嚴禁穿著拖鞋或涼鞋。實驗室內嚴禁喧嘩嬉鬧、追逐、抽煙及吃食等行為。

2.非必要物品勿置於實驗室之桌面,實驗結束後,需加以清理,物品並應歸於原位。

3.實驗前後消毒桌面及手部,實驗時操作桌面應隨時保持乾淨。

4.應熟悉實驗室內所有設備,配置及正確操作方法。

5.顯微鏡使用後應清理乾淨,並清點附件是否齊備,關閉電源後再拔掉插頭,並歸定位,發現有任何異狀,即報告指導老師處理,任何配件或裝置避免任意交換或拆卸。

6.不可於點燃酒精燈時噴酒精,並隨時注意自己及他人之安全,酒精燈不用時應即熄滅。

7.實驗所用之菌體有些為致病菌,故須以無菌操作且避免用手及口的動作,如咬手指或用舌頭舔濕標籤。

8.實驗用之所有菌體或器具未經許可嚴禁攜出室外。9.接種針(環)於接菌前後務必以酒精燈滅菌。

10.含菌體之容器,應妥予加蓋,非必要時切勿任意打開。

11.實驗後待丟棄物品應妥善包裹或予殺菌處理再丟棄;固體培養基則不得倒入水槽中。

12.實驗結束後,應確實關閉所有不用之電源。

13.任何意外事件,應即報告助教及指導老師,亦應熟知其應變措施。

14.實驗操作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自身及他人之安全,若有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之事件或違反實驗守則者,本實驗課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微生物實驗室守則

1.須著長及膝蓋之實驗衣,並穿著長褲,若有長髮應予以適當束結,嚴禁穿著拖鞋或涼鞋。實驗室內嚴禁喧嘩嬉鬧、追逐、抽煙及吃食等行為。

2.非必要物品勿置於實驗室之桌面,實驗結束後,需加以清理,物品並應歸於原位。3.實驗前後消毒桌面及手部,實驗時操作桌面應隨時保持乾淨。

4.應熟悉實驗室內所有設備,配置及正確操作方法。

5.顯微鏡使用後應清理乾淨,並清點附件是否齊備,關閉電源後再拔掉插頭,並歸定位,發現有任何異狀,即報告指導老師處理,任何配件或裝置避免任意交換或拆卸。

6.於點燃酒精燈時噴酒精,並隨時注意自己及他人之安全,酒精燈不用時應即熄滅。

7.實驗所用之菌體有些為致病菌,故須以無菌操作且避免用手及口的動作,如咬手指或用舌頭舔濕標籤。

8.實驗用之所有菌體或器具未經許可嚴禁攜出室外。

9.接種針(環)於接菌前後務必以酒精燈滅菌。

10.含菌體之容器,應妥予加蓋,非必要時切勿任意打開。

11.實驗後待丟棄物品應妥善包裹或予殺菌處理再丟棄;固體培養基則不得倒入水槽中。

12.實驗結束後,應確實關閉所有不用之電源。13.任何意外事件,應即報告助教及指導老師,亦應熟知其應變措施。

14.實驗操作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自身及他人之安全,若有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之事件或違反實驗守則者,本實驗課成績一律以零分計。

第五篇:微生物实验室规则

微生物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应穿工作服,离室时脱去放在指定处所,工作服应定期消毒洗涤。

2、非必要物品勿带入实验室。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高声谈笑;不准吸烟和进食;无菌室在工作前、工作后均须全面清扫、消毒。

4、如带有细菌的增菌液污染桌面或地面,应立即用消毒溶液倾覆其上,半小时后方可抹去;如有污染物污染工作服,应立即将工作服脱去以高压蒸汽法灭菌。

5、如有污染物污染手部,应立即将手浸泡消毒液内,经5分钟后,再用肥皂和水刷洗干净。如有污染物吸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以大量清水漱口,根据需要亦可服用有关药物以防发生感染染。

6、接种环用后应立即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沾菌的吸管、玻片等用后应分别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缸内,其他已污染的试管、平皿等亦必须置于专用容器内,经灭菌后再进行洗涤。

7、用于消毒的酒精应放在加盖搪瓷缸内,如不慎着火,应立即用搪瓷盖盖上与空气隔绝即可灭掉火焰。

8、工作完毕时工作台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干净,地面应用墩布擦拭干净。

9、检验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检验工作。

下载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 的:规范微生物室管理规范,以保证微生物实验的顺利进行。 范 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 依 据:GB/T 19489-2008《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执行部门: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室 职 责:1.......

    微生物实验室设备

    无菌室(接种室)或接种箱要培养微生物,首先就需要接种,而接种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这就需要建造无菌室或接种箱,为接种创造必要的条件。 无菌室可以建在实验室内,作为实验室的一......

    微生物实验室等级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等级划分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 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

    微生物实验室布局

    刚毕业的人,什么都不懂,前面叫我去去参加微生物培训,在他们那边要了两份新标准复印件,看着实验室空空的。就按照标准上面写的开始采购仪器设备试剂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

    微生物实验室简介

    微生物实验室简介微生物实验室目前拥有检测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承接中心传染病科、虫媒科、消毒科、性艾科、食品科、免疫科、环境科及慢病所体......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 忙碌的2011年已经走远,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微......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

    平陆中学高二生物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二课时 车柳顺2.24学习目标: 1、明确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2、说出纯化微生物的方法和步骤目标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