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20: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篇: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

申论.13 美丽乡村主题 预测卷作答(2013-03-08 14:29:05)转载▼ 分类: 公考

(一)浙江省农村发展问题和成绩并存。问题:

一、村民收入低,盖房缺乏规划,土地极大浪费,拿到土地指标难,存在“建房难”与“建房乱”现象;

二、污染现象严重;

三、农技“落地难”,基层农技人才缺乏,行业遭遇“人才荒”,急需复合型人才。

成绩:

一、人均收入低,增速快且持续稳定;二,通乡、通县及联网公路大规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文化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汇报

我县自2008年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有效实现了发展、生态和环保三大目标,形成了被专家认可的“安吉模式”。

我县模式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布局。我县委托相关院校进行全方位规划,并科学布局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一系列工程。

二、发展环保产业。我县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依托本地资源,重点发展白茶、竹业、椅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四大产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收益。

三、开展环境治理。实施卫生设施改造,综合利用污水;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初次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

我县在成绩面前并没有停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更高目标:

一、成为城乡统筹的全国样板;

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示范。我县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和环境双效益,继续前行为保持全国农民幸福感最强的县而努力!

(三)1、建设美丽乡村,摘掉“脏”、“穷”、“土”三顶帽子

不知从何时起,乡村被扣上了“脏”、“穷”、“土”三顶帽子。如此评价,与乡村的过去必然有关。但新时代的乡村,不应是这个样子!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分别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我省积极贯彻,大力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力图摘掉扣在农村头上的“脏”、“穷”、“土”这三顶帽子。

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摘掉“脏”帽子。过去的乡村,卫生设施不普及,村民环保意识不高,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等现象随处可见,这才造成了“脏”的局面。新时代的乡村,应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可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以及乡村生态卫生条件入手。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高乡村绿化比例。同时,整治已污染河水,改善水体质量;实施卫生设施改造,提高抽水马桶安装率、化粪池覆盖率;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对乡村进行全方位规矩,科学布局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

构建生态产业经济,摘掉“穷”帽子。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经济飞速发展。而乡村,只能依靠传统农业,才得以实现经济的缓慢增长。生产力的低下、产业的单一化造成了乡村“穷”的困境。同时,一些高污染产业还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新时代的乡村,应打破固有思维,构建生态产业经济,可从依据现有资源、发展环保产业入手。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要转变思维,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腾飞。

推广乡村文化建设,摘掉“土”帽子。“土”成为很多城市人对乡村村民的描述词,不仅指着装方面,还包括见识、观念、思想方面,即见识少、观念落后、思想陈旧。这与村民参与活动少、读书少有直接联系。而乡村文化活动缺乏、图书缺乏是重要原因。新时代的乡村,应大力推广文化建设,可从丰富文化活动入手。极引进越剧、京剧等,搭建戏台,开展戏曲表演;组织篮球、门球比赛,组织腰鼓表演,丰富村民生活;同时,大力推广“读书运动”,鼓励村民多看书,少赌博;多交流,少唠嗑,富足村民精神世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摘掉扣在我省乡村头上的“脏”、“穷”、“土”这三顶帽子,美丽乡村的建设永远不会成功,我省的生态建设文明也将遭遇困境。因此,要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发展战略,加大落实我省乡村建设工作,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2、美丽乡村 美丽浙江

美丽浙江,离不开城市高楼灯光的闪耀,也离不开乡村青山绿水的环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作为我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应齐头并进,交相辉映。然而,相较已实现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城市,乡村依旧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村民生活贫穷。因此,要想实现美丽浙江,必须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人居环境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几年来,我省乡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已有很大的提高,居住环境也达到较大改善,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成为乡村亮丽的风景线。但总体而言,我省乡村村民的人居环境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保障问题。要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可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以及乡村生态卫生条件入手。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高乡村绿化比例;实施卫生设施改造,综合利用污水;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

构建生态产业经济。构建乡村生态产业经济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效益。近年来,我省乡村经济快速发展,部分村民实现了脱离贫困,达到了生活富裕。然而,其产业的高污染性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构建生态产业经济,可从依托现有资源及发展环保产业入手。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要转变思维,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腾飞。

推广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只有村民拥有富足的精神,才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村口文化墙、农家书屋等项目的实施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村民的生活。然而当前乡村生活中依旧存在较多打牌、打麻将、赌博的不良现象。要推广乡村文化建设,可从丰富文艺活动入手。积极引进越剧、京剧等,搭建戏台,开展戏曲表演;组织篮球、门球比赛,组织腰鼓表演,丰富村民生活;同时,大力推广“读书运动”,鼓励村民多看书,少赌博;多交流,少唠嗑,富足村民精神世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文明承载千年梦,生态点亮一个省。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秀丽的土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村民生活富裕;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幸福的土地,村民安居乐业。而美丽乡村,也将成为美丽浙江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2014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来源: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时间:2014-01-17 11:12:00

从“美丽中国”到“山水乡愁”,这些清新诗意的文字被写入中央文件,触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期许。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历史课题的深邃思考,这是执政者对“发展为了什么?要实现怎样的发展”这一时代考问的理性回答,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最广大人民最迫切梦想的现实回应!

中国要美!洁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当这些生存必需成为民生的最要关切,当这些个人追求汇成亿万人共同梦想的最大交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慢不得,等不起!农村更要美!如果说城市人仅是迷失在都市文明的钢筋水泥丛林,“望不见山水,寻不到乡愁”;那么,“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亿万农民的基本生存还在受到污染的威胁。

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触角伸向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的全面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但由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工业和城市污染“上山下乡”,造成乡村污染危害直接,治理更难。而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化肥、农药、农膜和各种生长调节剂的过度施用,农业面源污染愈加严重。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种类复杂。这三种污染交织叠加,“屋里现代化,门外脏乱差”成为一部分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完全可以说,农村成为美丽中国的短腿,成为“中国要美”的最大课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画家吟咏描绘的乡村风光,如果今后只能从古诗词中去追忆和想象,这是怎样一种文化悲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应有之义。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农村是美丽中国建设不能甩过的大站。即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0%,仍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作为全体中国人民“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绝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城市一条腿走路,亿万农民的美丽梦想是美丽中国宏大叙事最朴实、最动人的篇章。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有机组成。农村为城市提供了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和绿色的植被,不离不弃地呵护着被污染的大城市。农村还具有城市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游,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群感悟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假日驿站。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重要基石。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深深扎在每一个宗庙祠堂、每一片乡野土地。界碑、牌坊、池塘、龙王庙„„这些民间遗产与景观,与祖先的灵魂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文化寄托。只有保护好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农村才不会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从发达国家的北欧特色小镇到英美田园乡村,从一些发展中国家棚户区的污水横流到一些矿区的金属超标,成功的轨迹和失误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绝对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更不应该重复他们犯过的错误。美丽中国必须是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的两翼齐飞,这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符合农业农村实际和亿万民众期盼。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做个盆景,它需要统筹城乡。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应该只是城市的对外扩张,而应该是美丽乡村的自我嬗变。在推进乡村撤并、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中,既要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又要开展连片整治,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整体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还要与城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它需要内外兼修。要加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在路平、灯亮、水净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注重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农业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溯源与整理,修复农村文化延续的断层,让乡愁有所寄托,让美丽形神兼具。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系统推进。必须出台更严格、更有执行力的环保政策,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必须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提高农村环保设施投入的同时,强化农民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量力而行。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文化规律。如果一个地方乡村承载的人口过多,与乡村市场、环境容量不匹配,农村不会美;如果不能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并发展农民的各种权益,农民富裕不起来,农村美就失去根基;如果不能积极稳妥发展城镇化,创造条件转移农民,农村美就不可持续;如果一个区域的乡村建设得很美,可多是空心村、留守村,缺少文化和活力,没有和谐和安定,这样的农村美也没意义。

古谚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乡村的自然美和城市的现代美,不应割裂,也不应混淆,应当高度统一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成为一种和谐共生、相融相长的存在!农村和城市不能有巨大的反差,更不能没有区别;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有差异才有多样化。只有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美丽乡村;只有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和谐互补,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

神农架的夏天,外地老人聚集的现象,让人浮想联翩。这里地处大山深处,经济相对落后,曾经地广人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观念的变化,如今,这里人气兴旺,洁净的空气,清凉的气候,满眼的绿色,这些大城市稀缺的资源,正日益成为神农架的核心竞争优势。用经济学的眼光看,资源正日益成为财富。

美丽乡村,也是城里人的向往。当下,美丽乡村的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步伐,都在加快。现在看来,这些事情,不仅解决乡镇和乡村的问题,也解决城市的问题。

田园风光,洁净空气,这些乡村文明的重要特色,完全可能吸引更多的城里人下乡,特别是吸引城里的老年人群。而城里人下乡,即使是季节性的,候鸟式的,对乡镇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乡村和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特色的本质是绿色,在一定的条件下,绿色就可以成为金色的财富。

“表里如一”方有美丽乡村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这个过程平稳进行下去。改善农村人居将环境只有通过BOT等集融资、开发、经营于一体的方式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日前,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年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不少地方下了大力气,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一些地方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涵。“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成了不成文的标准。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花草种上了,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

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表里如一”可谓必然要求。正如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演进、从整治人居环境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演进,才能打造出美丽乡村,让农民兄弟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人民日报 李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稳定资金来源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但是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要远远于城市。据有关部门近两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90%的村庄使用传统的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此外,由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近年因拆建和自然损毁造成的年均损失约350亿元,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新一届政府伊始就把民生作为施政的重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特别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从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不难看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又得从何处而来呢?按照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的经验,完善村内沟、渠、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实施了秸秆气化工程,太阳能、闭路电视、“三改”、电话入户率100%,兴建农民活动中心、文化室、图书室,组建了农民乐队等,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按全村2343人算,人均投资5500元。全国大约还有6亿多人居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条件至少需要3.3万亿资金。这么大的资金投入的资金投入连京沪高铁都可以建十多条,相当于2008年经济刺激的规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只会水涨船高。有专家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十五至二十万亿人民币。

持续、有保证的资金来源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因为进行农村环境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改造之后部分农民居民可能失去收入来源,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收入。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如此巨大的资金?换句话说,谁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埋单?

这些钱不能只靠农民来支付。对于城市的改造,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拆迁、开放新楼盘、居民购买。但是对于农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至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才到6977元。农村人均收入低,储蓄少,贷款难以获得,本地政府财政收入少,并且依靠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也不可持续。

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出,由城市居民支持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这是我们未来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毕竟城镇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4万,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早期农村也无偿支持了城市。但是中国城市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市也在大规模改造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城市对于农村的支持也只能是有限的。当前政府转移支出的规模还比较小,2013年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未来政府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是考虑到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果政府大规模投资于农村建设也会带来类似的结果,而且当前流动性过剩,增发货币、债券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等不利后果。

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等等这样集开发、融资、销售于一体的方式。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农村的基础设施、工商业,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这样政府不需要大规模扩张信贷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只需要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即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过剩的流动性,利用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并且以利润为导向,也会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对于居民,在开发初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在开发之后,居民在企业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类似BOT的融资方式还有很多,通过金融创新都可以实现企业、政府和居民三方的共赢,因此这样的融资方式在将来会获得巨大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这个过程平稳进行下去。浙江省通过学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激励,积极探索试行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方式,这也值得各地借鉴。(中国网 崔琦)

第二篇:美丽乡村建设

东亭乡美好乡村建设经验及基本做法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07 11:47:01 阅读次数:3707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2.1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科学定位。在分析比较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后,先后研究制定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域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纳入对全乡各村(社区)的目标责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社区)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书,形成 “户集、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处理二级网络,达到村庄整齐整洁的效果。三是健全清洁卫生动态评选机制。各自然村庄成立理事会,不定期到户开展清洁卫生评比,实行动态评选,评选清洁的贴上标牌,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规划要切合实际,乡与乡的情况不同,村与村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制作规划时,要考虑本乡本村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布局要合理。无论是新村的选点,还是村居的式样;无论是房址的选择,还是村道的设计,都要突出

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固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

典型经验材料

(2013年8月1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开展了以“清洁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到位。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成立“美丽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思阳镇“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方案,实行领导干部分组包片包村制度,各村亦组建相应工作班子。为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与“圆梦•责任”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明确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思阳镇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全力保障“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二)宣传引导到位。我镇持续加大“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定期召开“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工作推进会,使镇、村干部进一步明确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的意义;二是派出驻村干部、村干组成的宣传组走村入户,通过展示板报、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讲此次活动精神,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群众积极、自觉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截止7月30日,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规卫生公约35块,为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综合整治到位。在“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中,我镇按照县相关部署,一是重点抓住公路沿线、城中村、圩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认真抓好三条进城主要公路两边的清洁工作,将镇、村干部分为若干个工作组,每组由一名镇领导带队并配备一辆专车,分段负责搞好公路沿线面上的卫生,特别是彻底清除成堆垃圾。二是安排全体后勤组成员和4050人员每天打扫镇政府大院及入镇道路两次,并划好停车线,新种植一批树,美化亮化镇政府大院。三是由各村(社区)统一搞好村(居)委会大院的清洁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清洁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四是及时清理整治辖区内卫生死角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查处门店、居民住户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整治空间上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止7月30日,我镇先后组织3万多人次,出动皮卡、铲车、方拖等各类车辆317车次,投入50多万元,其中用于购买垃圾清运车10辆,垃圾桶、垃圾箱2000多个,铁铲等清洁工具400多把,建成垃圾池25个,清扫村(社区)屯级道路132条,清理垃圾248吨;投入650万元,新开工建设县城区小街小巷12条。

(四)典型带动到位。每个村重点建设2个示范屯,坚持示范典型带动,推动整个活动深入开展。并且将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元村那布屯、荣新屯、汪斗屯、新安屯,高加村高岸屯、渠皇屯,昌墩村昌墩圩、那堂屯,江平村平钱屯等清洁活动为示范,推进清洁乡村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我镇在深入开展“美丽上思•清洁乡村”活动的同时,将清洁工作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努力营造“洁、齐、美”的城乡面貌。

(五)考核督查到位。一是要求包片包村的领导干部每周一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上周清洁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签订责任书,将“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工作作为考核各村(社区)、镇直各单位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小组,强化“美丽上思•清洁乡村”创建活动的全程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创建活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主要亮点

(一)宣传形式多样 1.文艺宣传形式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5月21日和7月19日晚由镇党委、政府分别组织文艺队在易和村以及7月21日在广元村那布屯举行了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思阳,共建幸福家园”文艺晚会,观看人数达4000多人次,同时晚会结合进行了“美丽家园清洁乡村” 知识问答,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普及了清洁乡村活动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保洁意识。

2.标语形式

我镇共悬挂横幅96条、固定标语59条、制定村民卫生公约42块、“清洁乡村”理事会职责25块,把清洁的理念、重在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处理的流程等形式为“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3.宣传工作组、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户宣传形式

我镇“美丽办”把工作人员分成三个组:一是日常工作组,主要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二是垃圾清运组,主要负责陈年垃圾的清运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三是宣传组,主要抓好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自发搞好“美丽家园”,动员群众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收集垃圾清运费,把清洁工作形成常态化。同时组织一支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的宣传工作。

4.感染形式

我镇把印有“美丽思阳监督员” 的宣传T 恤分发给屯里的保洁员以及一些理事会成员,对于清洁卫生人人参与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由“突击型”部分向“常规型”逐渐转变

我镇高加村高加屯目前已建有垃圾池3个,每户收取垃圾清运费3元/月,由群众把垃圾放到垃圾池,再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江平村平钱屯在5月11日由5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美化家园,县、镇部分领导干部也积极参与。当天共清理垃圾11吨。平钱屯多方筹集到1.2万元资金,用来修建垃圾池。建立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各组划分保洁责任区、垃圾集中清理。每周六上午8:30开始,全屯男女老少一齐出动进行大扫除。昌墩村以集市及主干道清扫保洁工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昌墩圩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并组织各屯群众对大堆垃圾及河塘漂浮物等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共清理垃圾60余吨,群众参与达3500多人次;对昌墩圩街道摆摊设点进行规范,清除占道经营,乱摆摊设点行为;经过充分发动群众,群众对清洁工作的热情相当高,已经做到:1.统一收费。每家每户统一收取垃圾清理费8元/月,用于聘请保洁员;2.由保洁员每天统一清运垃圾;3.全村各屯落实垃圾收集点和处理点,各户门前统一摆放绘有“清洁家园,从我做起”字样的垃圾桶。

4、成立“清洁卫生协会”主要负责清洁卫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路更宽的提案

案由:我县扶贫攻坚已到决战阶段,极大部分贫困户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老弱病残多,劳动力欠缺或许文化水平低,导致打工就业困难;耕地少,经济基础薄弱,且缺乏科技意识,导致靠田靠地无法脱贫。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野岭发展养蜂项目,则是适合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蜜蜂生产蜂蜜,需要自外界采集植物的花蜜才能酿成蜂蜜,蜜源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尽管我县具有生态条件好、植被丰富、基础蜂群多的优势,但是,在蜜源均衡轮供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局限。其中最突出的就是6、7、8三个月夏季蜜源不足。养蜂项目的成败,关键在蜜源。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中有目的的结合蜜源植物种植,不仅美化环境,打造景观,实现生物多样性,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也能解决养蜂蜜源欠缺,蜂蜜品种单一等问题,既美了生态,也拓宽了精准扶贫的路子,同时还发挥重要的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蜂为媒婆,传授花粉),农民增收。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退耕还林项目,种植蜜源植物。过去退耕还林,树种都有明确规定,主要是用材林(如松、杉)和果树,品种单一,效果不好。如果多品种合理混种尤其是有选择的混种蜜源植物,形成混交林,一方面能较好的改善自然生态,发挥防护效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混合林的特殊性质使生长在林下的动物和植物越来越多,林区的野生动植物的增多,对于林区都会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也大大减少发生的几率,加之混合林的土壤水分大,林地的土壤温度低,达不到起火的燃点,降低火灾的发生,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养蜂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蜂效益,有利于当地养蜂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攻坚的步伐。

二、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适于选择种植一些耐旱的藤蔓类、覆盖度好的野生蜜源植物,如多花勾儿茶、乌敛梅(母猪藤)、半边苏,野藿香、野坝子等(具体蜜源植物的补充种植,可听取蜂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既降低石漠化治理成本,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又丰富了蜜源,增加经济效益。

三、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种植一些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也有利于蜂产品的宣传销售,让蜂农点对点销售,有效提高收入。例如,乌桕是优良的夏季蜜源,秋季叶子由绿转黄直接变红,如大面积种植,可以让人们在秋天欣赏到大片红叶的美景。种植盐肤木也如此(秋天叶子变黄),农民还可以收获倍角。拐枣树形优美、高大,花色白而繁密,也是很好的风景林,且流蜜量大。洋槐耐瘠,根蘖性强,发展快,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初夏时成片洋槐开花(白色),香波雪浪,也是一景。同时,在打造庭院方面,在房前屋后,可间种桂花、樱花、柿树、栾树、拐枣;房舍、阳台及小块园地内可种植各色小菊花(垂吊式或蓠芭式,如云南丽江)及一串红,庭院经济搞上去了,同时也美化居住环景。美丽乡村,美在农家。

四、结合精准扶贫的产业布局,在适生地带,选择性地发展一些既是蜜源,又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如枇杷、柿、蓝莓、枣等,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五、秋冬闲田闲地可种植油菜、紫云英、苕子(马碗豆),成本很低,但景观效应和经济效益极好。春天来了,金色的田野,还姹紫嫣红,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既肥了田地,又让田园风光更美丽,还让甜蜜的事业更发达。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蜜源植物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养蜂,不仅对推动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助推全县同步小康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好这件事,须得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扶贫资金,实施一定的奖补,激发群众或合作社的积极性,真扎实干,让生态更美,精准扶贫的路更宽!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材料

牢记宗旨

服务百姓

———记富裕县忠厚乡农乐村党支部的先进事迹

农乐村坐落于富裕县忠厚乡北部,北临讷河,东接依安,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339户,1495人,有党员23名。全村实有耕地12,910亩。集体积累已达到450万元,早已步入全县经济强村行列。几年来,村党支部认真履行“任职一届,致富一方”的责任,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3年以来,农乐村先后获得“县级党风廉正建设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党支部”、“市级文明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抓经济,求真务实

1994年5月,农乐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当时摆在支部一斑人面前最大难题就是一个“穷”字!老百姓只靠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单一,年年种大豆、玉米,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而且村里还背有50多万元高息抬款的债务包袱。

面临“山重水复”的现状,村党支部一斑人认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经过反复研究,村党支部确定了“理财、治乱、抓经济”的工作思路。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关键放在村级经济管理上。在村级费用管理上,坚持一只笔理财。不该花的一分不花,不该批的坚决不批,彻底清理了乱批条子、乱赊帐、乱用工、乱派车的不正当现象;在村级集体资源管理上,加大了黑地清查力度。对村里每个农户的承包地进行了详细丈量,同时,治理了乱开荒、乱挖沙石和乱种地等违法现象。由于支部一斑人工作认真负责,敢于碰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收回了多年不上帐的黑地1100亩,没收私开荒地400余亩。几年来,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从1999年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了大菇娘基地,并为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建起苗圃两处,总面积430亩,五年来,实现纯收入23。5万元。在为村集体创收的同时,每年可节省植树资金15,000余元。

村党支部把抓经济的中心放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村党支部一斑人深深意识到,光靠单一的种植业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农牧业并举的路子。因此村党支部大力响应县、乡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户发展奶牛业。通过积极争取,2002年,农乐村被县委确定为奶牛基点村。一方面,发动 党员干部带头养牛搞示范。通过他们的带动,使大部分农户纷纷走上养牛致富路。另一方面,协调金融部门扩大贷款规模。几年来,共为农户解决奶牛贷款280万元,并组织群众到安达、哈尔滨等地帮助购进优质奶牛208头。截 至目前,全村奶牛存栏达到456头,日交商品奶3.1吨。二是“要致富,搞劳务”,村支部组织并培训了多余劳动力,搞劳务输出,近几年来,共向外输出劳务人员138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村党支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更是班子全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

带队伍,勤政为民

要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就必须建设一只勤政为民、群众拥护的队伍。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常说:“虽然我们村已经没有外债了,但和牧业乡镇的兄弟村相比,我们已落后一大截儿,再不加快步伐,只能越落越远。群众认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干部必须受点累,要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去年秋季,青贮搞收贮大会战,村党支部书记矫信田、村委会主任邱贵良带领着全班人马在青贮现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睡一铺炕,摸爬滚打一干就是二十多天,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建起了忠厚乡第一个青贮公司。

他们不光是领着群众发展生产,还带头维护群众的利益,处处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办好事、解决难事。村党支部为解决农民出门难、买牛难的问题,多次由村里出钱派人领着农民到海拉尔、双城购牛;为支持群众养牛,他们多次把信用社的同志请到家门口,为农民办贷款;村里几年来还多次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仅今年新 学期开学,就拿出4千元,资助3名贫困户子女上学。

针对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为群众服务意识不够的实际,村党支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如要求党员干部“走进农户家门,说出心里话,帮想发家路,搭好致富桥”,每次村干部入户都带笔记本,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求,能当面答复和解决的,马上给予答复和解决;解决不了的,记下来,反馈给支部,由组织协调解决。再如,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示范区活动,即掌握好一门技术、上一个致富项目、帮扶一个群众。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实现了村两委成员“实用技术学得好,勤劳致富干得好,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目标,从而带动出了一支勤政为民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党员干部队伍。

两手抓,创建世纪文明村

在群众致富的同时,村支部着重提高自己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他们就像过日子的家长一样,总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吃饱了,穿暖了,还得干点啥?”这几年,村支部决定把“还得干点啥”纳入工作日程。2001年4月,农乐村先后召开了“两委”班子会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究讨论,最后通过了农乐村历史上最完备、最现代、也最能体现农乐村老百姓精神面貌的村规民约。村党支部还趁热打铁,积极开展了争创“十星级的”文明户、“五好家庭” 活动。通过定期评比、请乡领导为高星级户挂牌添星和兑现奖励政策等方式,调动了老百姓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现在,全村共有“十星级”文明户67户,“五好家庭”86户。村支部善于用民主的、法律的、人性的手段处理事务,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村上设立了“民事小法庭”,有事都到村上解决。几年来,打架斗饿殴的、游手好闲的、婆媳不和的、虐待老人的基本没有了无理上访、越级上访的没有了,计划生育过去在农乐村是老大难问题,现在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全村共有60多户只有一个女孩并且符合生育二胎标准的,妇女主任手头的生育指标一大把,却没有一个要指标的。

“扫干净屋子,才能招待客人”,是农乐村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村域环境,过去,农乐村的村屯路同其他村比是好的,但也还存在死角死面。今年6月,为了达到文明村标准,村支部研究决定:家家自修门前路,自挖门前沟,自建门前桥,公共路段由村上负责,有弯取直,有坑添平,统一垫沙子。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共整修道路7条,4,500延长米,现在下雨天也可以穿着拖鞋上街了。每年春天,村上都发动群众出义务工,在新整修路两旁栽花种草,在红花绿草的掩映下,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让别人根本看不出是来到农村。村支部还在 2000年制定了“农乐村绿化五年实施纲要”。不但在成块农田边上栽上杨树,还在村屯主干路两旁栽上了风景柳。自2000年以来,全村共植树56,000多棵,成活率达到95%以上。

目前,农乐村的自来水入户率100%,住房砖瓦化75%,电话入户率达到52%。有线电视户户通,农乐村老百姓的日子过起来了,而且越过越像样,越过越有层次,越过越追求质量,村党支部的工作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同时也获得了乡党委的认可。无论是放眼已经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今天,还是展望更好的明天,农乐村的老百姓都有理由把眼光放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大,因为村里有个“牢记宗旨,服务百姓”的好党支部,农乐村的金疙瘩早晚会堆成一座璀璨夺目的金山。

第五篇: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文化强乡

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凝聚创业合力的必然要求,认识到解放思想是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的迫切需要。和大家一样,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教育活动中,接受时代的洗礼。经过集中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我对外地经验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加快发展怎么办等重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学习的先进经验是什么?

一、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乡镇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在把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的同时,要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小农水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改路、改河、改田、改山、改房等改造扩建项目,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塘坝清淤等工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只是其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按时保洁、及时清运。开展“三线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月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对保洁员开展岗位职责培训工作,全乡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开展了市场化运作招标工作,进一步科学厘定了管理模式。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及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落实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实行创建常态化,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香。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殷实富足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使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完善新农村文化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全面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抓手,落实村级一块广场、一个舞台、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讲堂、一支宣传队伍、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以被动文化宣传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

将建成的中心村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和农家乐等活动,使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有效保护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使农村文化在培育文明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在线咨询。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因此各地政府应让美丽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对农......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厚植美丽底色 共创美好生活全力打造美丽新城镇建设共同富裕示范乡钟山乡人民政府建设美丽城镇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钟......

    “美丽乡村”建设简报专题

    乌杨街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有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美丽、整治、和谐、富裕,乌杨街道立足街道情、村情、社区情,采取“四举措”,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近段,有幸到湖南、江西等地参观学习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其中,有靠投资、靠项目砸出的美丽乡村,也有靠群众参与、村民高度自治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美丽......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农村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美丽乡村建设发言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发言材料近年来,X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生活文明幸福”总目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

    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总结

    街道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总结年来,XX街道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党委、管委的关心和领导下,全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