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19-05-13 23: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

第一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范文赏析:建设美丽乡村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四川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因此各地政府应让美丽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对农村环境“洗脸”、农民素质“洗礼”、农业产业“洗牌”,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注重融入机制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洗脸”,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如果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必然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注重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洗礼”,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红线,教育宣传引导农民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并不断转化成为自觉追求和行动。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大力实施“四德工程”,突出典型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层层开展四德典型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了村居和学校全覆盖,营造了“学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加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注重融入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实施农业产业“洗牌”,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经济指数要有循序渐进的变化,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果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来源于网络整理)

更多四川省考申论备考资料请点击查看四川省考申论答题技巧!点击阅读四川省考申论热点,了解当前热点资讯及解读分析,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建议您根据考试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夯实基础、巩固难点、强化训练、最后冲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第二篇: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实施网络扶贫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范文:实施网络扶贫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范文】

2016年11月29日,《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发布,计划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络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新抓手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实施电商网络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电商扶贫是指将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提高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使贫困地区对接电商大市场。通过“互联网+扶贫”的推进,建立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以此带动农民就业创业、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广。真正达到扶贫精准化,贫户小康化。

实施健康网络扶贫,杜绝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当下我国社会治理难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脱贫目标下的一道难题。贫困地区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关。健康扶贫千头万绪,需要分出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点,集中火力点,打好歼灭战。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健康扶贫相结合,让贫困对象住院、报销及补偿领取更加方便。有效改变贫困群体费用结算繁杂,报销费用拖延现象,有效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再发生。

实施网络信息扶贫,实现以智脱贫。扶贫必扶智,习近平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实施信息网络扶贫战略,以互联网信息优势带动贫困人群意识,从源头改变贫困现象,实现以智脱贫、源头脱贫。

十三五以来,全面脱贫已入规划,全面小康踏入征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

下,网络扶贫用科技手段促政策推进,以网络道路改贫困现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既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以网络扶贫重点攻坚,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让世界瞩目的完美答卷。

原标题:统筹实施网络扶贫 大力助推脱贫攻坚(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2014公务员考试美丽乡村建设

申论.13 美丽乡村主题 预测卷作答(2013-03-08 14:29:05)转载▼ 分类: 公考

(一)浙江省农村发展问题和成绩并存。问题:

一、村民收入低,盖房缺乏规划,土地极大浪费,拿到土地指标难,存在“建房难”与“建房乱”现象;

二、污染现象严重;

三、农技“落地难”,基层农技人才缺乏,行业遭遇“人才荒”,急需复合型人才。

成绩:

一、人均收入低,增速快且持续稳定;二,通乡、通县及联网公路大规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文化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养,促进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总结汇报

我县自2008年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有效实现了发展、生态和环保三大目标,形成了被专家认可的“安吉模式”。

我县模式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布局。我县委托相关院校进行全方位规划,并科学布局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一系列工程。

二、发展环保产业。我县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依托本地资源,重点发展白茶、竹业、椅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四大产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收益。

三、开展环境治理。实施卫生设施改造,综合利用污水;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初次垃圾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

我县在成绩面前并没有停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更高目标:

一、成为城乡统筹的全国样板;

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国示范。我县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和环境双效益,继续前行为保持全国农民幸福感最强的县而努力!

(三)1、建设美丽乡村,摘掉“脏”、“穷”、“土”三顶帽子

不知从何时起,乡村被扣上了“脏”、“穷”、“土”三顶帽子。如此评价,与乡村的过去必然有关。但新时代的乡村,不应是这个样子!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分别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我省积极贯彻,大力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力图摘掉扣在农村头上的“脏”、“穷”、“土”这三顶帽子。

建设生态人居环境,摘掉“脏”帽子。过去的乡村,卫生设施不普及,村民环保意识不高,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等现象随处可见,这才造成了“脏”的局面。新时代的乡村,应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可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以及乡村生态卫生条件入手。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高乡村绿化比例。同时,整治已污染河水,改善水体质量;实施卫生设施改造,提高抽水马桶安装率、化粪池覆盖率;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对乡村进行全方位规矩,科学布局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

构建生态产业经济,摘掉“穷”帽子。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经济飞速发展。而乡村,只能依靠传统农业,才得以实现经济的缓慢增长。生产力的低下、产业的单一化造成了乡村“穷”的困境。同时,一些高污染产业还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新时代的乡村,应打破固有思维,构建生态产业经济,可从依据现有资源、发展环保产业入手。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要转变思维,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腾飞。

推广乡村文化建设,摘掉“土”帽子。“土”成为很多城市人对乡村村民的描述词,不仅指着装方面,还包括见识、观念、思想方面,即见识少、观念落后、思想陈旧。这与村民参与活动少、读书少有直接联系。而乡村文化活动缺乏、图书缺乏是重要原因。新时代的乡村,应大力推广文化建设,可从丰富文化活动入手。极引进越剧、京剧等,搭建戏台,开展戏曲表演;组织篮球、门球比赛,组织腰鼓表演,丰富村民生活;同时,大力推广“读书运动”,鼓励村民多看书,少赌博;多交流,少唠嗑,富足村民精神世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摘掉扣在我省乡村头上的“脏”、“穷”、“土”这三顶帽子,美丽乡村的建设永远不会成功,我省的生态建设文明也将遭遇困境。因此,要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发展战略,加大落实我省乡村建设工作,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2、美丽乡村 美丽浙江

美丽浙江,离不开城市高楼灯光的闪耀,也离不开乡村青山绿水的环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作为我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应齐头并进,交相辉映。然而,相较已实现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城市,乡村依旧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村民生活贫穷。因此,要想实现美丽浙江,必须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人居环境是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几年来,我省乡村村民的物质生活已有很大的提高,居住环境也达到较大改善,一排排漂亮的楼房成为乡村亮丽的风景线。但总体而言,我省乡村村民的人居环境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保障问题。要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可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以及乡村生态卫生条件入手。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高乡村绿化比例;实施卫生设施改造,综合利用污水;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

构建生态产业经济。构建乡村生态产业经济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效益。近年来,我省乡村经济快速发展,部分村民实现了脱离贫困,达到了生活富裕。然而,其产业的高污染性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构建生态产业经济,可从依托现有资源及发展环保产业入手。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要转变思维,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腾飞。

推广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只有村民拥有富足的精神,才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村口文化墙、农家书屋等项目的实施覆盖,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村民的生活。然而当前乡村生活中依旧存在较多打牌、打麻将、赌博的不良现象。要推广乡村文化建设,可从丰富文艺活动入手。积极引进越剧、京剧等,搭建戏台,开展戏曲表演;组织篮球、门球比赛,组织腰鼓表演,丰富村民生活;同时,大力推广“读书运动”,鼓励村民多看书,少赌博;多交流,少唠嗑,富足村民精神世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文明承载千年梦,生态点亮一个省。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秀丽的土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村民生活富裕;我省的乡村,将是一片幸福的土地,村民安居乐业。而美丽乡村,也将成为美丽浙江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2014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热点: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来源: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时间:2014-01-17 11:12:00

从“美丽中国”到“山水乡愁”,这些清新诗意的文字被写入中央文件,触动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期许。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历史课题的深邃思考,这是执政者对“发展为了什么?要实现怎样的发展”这一时代考问的理性回答,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最广大人民最迫切梦想的现实回应!

中国要美!洁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当这些生存必需成为民生的最要关切,当这些个人追求汇成亿万人共同梦想的最大交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慢不得,等不起!农村更要美!如果说城市人仅是迷失在都市文明的钢筋水泥丛林,“望不见山水,寻不到乡愁”;那么,“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亿万农民的基本生存还在受到污染的威胁。

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触角伸向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的全面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但由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工业和城市污染“上山下乡”,造成乡村污染危害直接,治理更难。而与此同时,农业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化肥、农药、农膜和各种生长调节剂的过度施用,农业面源污染愈加严重。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种类复杂。这三种污染交织叠加,“屋里现代化,门外脏乱差”成为一部分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完全可以说,农村成为美丽中国的短腿,成为“中国要美”的最大课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画家吟咏描绘的乡村风光,如果今后只能从古诗词中去追忆和想象,这是怎样一种文化悲哀?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应有之义。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农村是美丽中国建设不能甩过的大站。即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0%,仍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作为全体中国人民“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绝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城市一条腿走路,亿万农民的美丽梦想是美丽中国宏大叙事最朴实、最动人的篇章。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有机组成。农村为城市提供了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和绿色的植被,不离不弃地呵护着被污染的大城市。农村还具有城市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游,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群感悟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假日驿站。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美是中国美的重要基石。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深深扎在每一个宗庙祠堂、每一片乡野土地。界碑、牌坊、池塘、龙王庙„„这些民间遗产与景观,与祖先的灵魂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文化寄托。只有保护好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农村才不会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从发达国家的北欧特色小镇到英美田园乡村,从一些发展中国家棚户区的污水横流到一些矿区的金属超标,成功的轨迹和失误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绝对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更不应该重复他们犯过的错误。美丽中国必须是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的两翼齐飞,这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符合农业农村实际和亿万民众期盼。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做个盆景,它需要统筹城乡。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应该只是城市的对外扩张,而应该是美丽乡村的自我嬗变。在推进乡村撤并、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中,既要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又要开展连片整治,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整体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还要与城镇建设规划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它需要内外兼修。要加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把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在路平、灯亮、水净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注重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农业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溯源与整理,修复农村文化延续的断层,让乡愁有所寄托,让美丽形神兼具。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系统推进。必须出台更严格、更有执行力的环保政策,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必须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提高农村环保设施投入的同时,强化农民环保意识,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量力而行。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文化规律。如果一个地方乡村承载的人口过多,与乡村市场、环境容量不匹配,农村不会美;如果不能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并发展农民的各种权益,农民富裕不起来,农村美就失去根基;如果不能积极稳妥发展城镇化,创造条件转移农民,农村美就不可持续;如果一个区域的乡村建设得很美,可多是空心村、留守村,缺少文化和活力,没有和谐和安定,这样的农村美也没意义。

古谚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乡村的自然美和城市的现代美,不应割裂,也不应混淆,应当高度统一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成为一种和谐共生、相融相长的存在!农村和城市不能有巨大的反差,更不能没有区别;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有差异才有多样化。只有传承乡村文明,保留田园风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美丽乡村;只有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和谐互补,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

神农架的夏天,外地老人聚集的现象,让人浮想联翩。这里地处大山深处,经济相对落后,曾经地广人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观念的变化,如今,这里人气兴旺,洁净的空气,清凉的气候,满眼的绿色,这些大城市稀缺的资源,正日益成为神农架的核心竞争优势。用经济学的眼光看,资源正日益成为财富。

美丽乡村,也是城里人的向往。当下,美丽乡村的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步伐,都在加快。现在看来,这些事情,不仅解决乡镇和乡村的问题,也解决城市的问题。

田园风光,洁净空气,这些乡村文明的重要特色,完全可能吸引更多的城里人下乡,特别是吸引城里的老年人群。而城里人下乡,即使是季节性的,候鸟式的,对乡镇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乡村和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特色的本质是绿色,在一定的条件下,绿色就可以成为金色的财富。

“表里如一”方有美丽乡村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这个过程平稳进行下去。改善农村人居将环境只有通过BOT等集融资、开发、经营于一体的方式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日前,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这些年来,围绕农村人居环境,不少地方下了大力气,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莫过于一些地方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涵。“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成了不成文的标准。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花草种上了,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

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表里如一”可谓必然要求。正如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演进、从整治人居环境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演进,才能打造出美丽乡村,让农民兄弟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人民日报 李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稳定资金来源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专门作出批示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但是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仍然要远远于城市。据有关部门近两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90%的村庄使用传统的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此外,由于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总体状况不良,也导致农民住房不断拆了建、建了拆,近年因拆建和自然损毁造成的年均损失约350亿元,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新一届政府伊始就把民生作为施政的重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特别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从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不难看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但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又得从何处而来呢?按照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的经验,完善村内沟、渠、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实施了秸秆气化工程,太阳能、闭路电视、“三改”、电话入户率100%,兴建农民活动中心、文化室、图书室,组建了农民乐队等,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按全村2343人算,人均投资5500元。全国大约还有6亿多人居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条件至少需要3.3万亿资金。这么大的资金投入的资金投入连京沪高铁都可以建十多条,相当于2008年经济刺激的规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只会水涨船高。有专家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十五至二十万亿人民币。

持续、有保证的资金来源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因为进行农村环境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改造之后部分农民居民可能失去收入来源,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收入。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如此巨大的资金?换句话说,谁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埋单?

这些钱不能只靠农民来支付。对于城市的改造,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拆迁、开放新楼盘、居民购买。但是对于农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至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才到6977元。农村人均收入低,储蓄少,贷款难以获得,本地政府财政收入少,并且依靠土地出让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也不可持续。

依靠中央政府转移支出,由城市居民支持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这是我们未来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毕竟城镇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4万,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早期农村也无偿支持了城市。但是中国城市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城市也在大规模改造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城市对于农村的支持也只能是有限的。当前政府转移支出的规模还比较小,2013年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30亿元,未来政府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但是考虑到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果政府大规模投资于农村建设也会带来类似的结果,而且当前流动性过剩,增发货币、债券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等不利后果。

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等等这样集开发、融资、销售于一体的方式。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农村的基础设施、工商业,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这样政府不需要大规模扩张信贷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只需要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即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过剩的流动性,利用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并且以利润为导向,也会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对于居民,在开发初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在开发之后,居民在企业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类似BOT的融资方式还有很多,通过金融创新都可以实现企业、政府和居民三方的共赢,因此这样的融资方式在将来会获得巨大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这个过程平稳进行下去。浙江省通过学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政策激励,积极探索试行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方式,这也值得各地借鉴。(中国网 崔琦)

第四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关系型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关系型命题作文写作方法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四川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询。

一、作文题(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和要求写作)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环保安全问题日益尖锐。2013年,雾霾天气位列全国十大健康事件之首,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4年1月15日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截至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空气污染曾经在许多国家引起全国关注。比如,1952年12月,英国首都发生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四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1956年,英国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采取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的炉灶,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而在我国,PM2.5走进公众的视野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的监测。随后,各地对于PM2.5的监测才进入正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结合所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围绕“环保与发展”这一主题,用不超过1000字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二、综合写作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执着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留恋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工作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进取心与平常心!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证充实,语言流畅,800字以上。

三、写作

请你结合案例三,以“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为话题,联系实际,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策论文章,要求:1.观点正确,中心明确,观点与实际紧密结合,论据能够有力支持论点;2.论证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总字数1000字左右。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具体写作上就要求我们考生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二者之间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关系型作文与单一的话题作文不同。它既有“材料”,但又不拘泥于“材料”,这样,考生不会因为没有引用材料的内容而被判离题。又由于有“话题”的限制,“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你必须围绕这个“话题”写。也就是说,你不围绕这个“话题”写,就算你离题,你围绕这个“话题”写就不会离题。这样,审题的要求显然是宽松了,考生审题也相应地轻松了,不必为选一个不离题的观点而绞尽脑汁。这些“话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构成,意思或相关或相联,或互为转换的题旨。

面对关系型命题作文,我们又该如何作答呢?审读此类文题的题意时,我们必须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相关概念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精准地确定立意点,确保过好审题、立意关。

(一)关系型命题作文的审题重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1.从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材料内涵; 2.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选取最佳立意构思行文

写作命题中,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自选角度,中心明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样就对材料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多角度审题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要从某个角度出发,统筹整个材料的内容或引发的思考。换言之,多角度审题不能理解为断章取义或瞎子摸象。对于“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而言,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明确材料中包含着哪组关系,进而洞悉考题隐含的方向与命制意图。

例题: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执着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留恋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工作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进取心与平常心!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证充实,语言流畅,800字以上。这是一道典型的关系型作文题,首先梳理关系入手,有效把握材料内涵,要分析两个概念的内涵。相对而言,“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至于“平常心”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具体表现为:

一、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

二、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

三、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通过内涵分析可以看出“进取心”和“平常心”实际上是追求事物的两种心态,并无褒贬之分。其次要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选取最佳立意构思行文。很显然“进取心”和“平常心”是并列关系,它们并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平常心没有进取心,会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而无所作为;只有进取心没有平常心,遇到挫折就难以正确对待,甚至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既要有平常心又要有进取心,并努力做到该平常时则平常、该进取时则进取,以成就人生。这应该是这篇文章的最佳立意。如果厚此薄彼,偏重于其中任一方面,就可能导致审题立意的偏差。

(二)关系型命题写作误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更多四川公务员申论范文<<<点这里看

首先是确定主旨时偏指一方。如话题“公共利益与个人立意”,有不少考生一味赞扬“公共利益”,贬低“个人利益”。这些观点孤立地理解,都没有错,但显然都不符合命题的要求。

其次是孤立地理解两个概念。有些考生虽然也说到了两个概念,但没有明白两个概念是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没有阐述两个概念间的关系。结果一会儿说要相信自己,一会儿又说要听取别人意见,显得毫无主见。这样文章的观点就不明确,更不用说其他了。

(来源于网络整理)

更多四川省考申论备考资料请点击查看四川省考申论答题技巧!点击阅读四川省考申论热点,了解当前热点资讯及解读分析,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建议您根据考试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夯实基础、巩固难点、强化训练、最后冲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第五篇:2015年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指导:通告怎么写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年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指导:通告怎么写

近年来,各类申论考试对贯彻执行题越来越重视,考查的频率及占分比重都有所提高,这对于备考吉林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考生来说,应该引起重视。贯彻执行题考查的形式比较灵活,但最为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常见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另一种是各类实用性应用文写作。今天中公专家就其中较为常考的一类文种——通告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一、通告的概述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通告所告知的事项常作为各有关方面行为的准则或对某些具体活动的约束限制,具有行政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要求被告知者遵守执行。常用于水电、交通、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主管业务部门工作的办理、要求或事务性事宜,内容带有专业性、事务性。

二、格式介绍(一)标题的写法

1.“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2.“关于XXX的通告”。如:关于加强地铁站内管理的通告。

3.“XXX关于XXX的通告”。如:地铁站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关于加强地铁站内管理的通告。

(二)行文逻辑

通告=发文事由+具体通告事项+结语 1.发文事由

主要阐述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通告常用的特定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出通告的事项。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指导

2.具体通告事项

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理解和执行。

3.结语

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

三、易错点解析

发文事由:发文事由主要表达出来发出通告的必要性,最终的目的意义,以及基于什么样的现状来发出的通告事项。

具体通告内容:这一段是文章最重要的得分点,所以也是需要考生大篇幅书写要点的部分,一定要在材料的基础上找到更多要点,最好能分条书写(多数以对策提出为主)。

呼吁号召:此部分虽无实质性内容,但必须书写,若未书写,则无法拿到贯彻执行的逻辑分。(此部分是考生最为容易遗漏的地方)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下载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赏析:建设美丽乡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