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文章写作:精准扶贫要“精确”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文章写作:精准扶贫要“精确”
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导语】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
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参考范文】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从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到各地方积极行动真抓实干搞扶贫,再到扶贫工作切中要害解决广大困难群众脱贫难题。凡此种种均凸显出精准扶贫工作是让群众享受幸福生活的切实保障,更是实现中国梦小康社会的核心前提,而精准二字又是新时期扶贫工作实现的有力保障。因此,精准扶贫贵在精准。
精准扶贫要精确识别。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以来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确定大多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式,部分是由村民选出但绝大部分都是由村干部按照原有政策画线得出所谓贫困人口,至于贫困原因、如何有针对性解决等不确定问题,难以重点突出,也使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出现定位不准,实施效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组织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在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后,第三次对2015年全村的贫困户进行最后认定,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实践证明,精准扶贫只有在第一环节进行精确识别才能将此项政策落实好。
精准扶贫要精确帮扶。在以往的扶贫政策中大多集中在以输血式扶贫为主要手段,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虽然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解决暂时的贫困问题,却不是长久之计。更有甚者个别下村帮扶干部无视群众贫困的症结所在,只是大而化之的进行帮扶,群众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却丢给群众100只鸡去饲养,导致群众不但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反而花费更多资金,在本就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淮安市通过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方式,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之路,员民营企业家参与精准扶贫活动,针对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企业家通过技术帮扶、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措施为贫困户“输血”。
精准扶贫要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而对贫困户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贫困农户。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确保“扶真贫” 帮扶“真扶贫”。实行阳光、透明的操作管理模式。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扶贫对象、扶贫项目等公开。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要做到“精准扶贫”,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需要“精准监管”和“精准惩罚”相结合。对于扶贫干部的乱作为现象,需要监管到位,及时纠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干部,要果断摘掉其乌纱帽,决不能让被扶贫的群众受到伤害。
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普遍繁荣的全面富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步入康庄大道的根本保障。精准扶贫号角的吹响,精确识别贫困人群,精确帮扶解决实际需求,精确管理保证公开透明,才能消除贫困人口,消除贫富分化,使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计空格1104字)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二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鉴赏:扶贫要全面覆盖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范文鉴赏:扶贫要全面覆盖
当前,有些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贫困户的帮扶,存在投入不够、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好,有可能影响全面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不久前的一次采访,有贫困群众大吐苦水:相邻的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每户补助好几万元,贫困户从半山腰搬到了平坝上的农民新村,住上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而自己所在的非贫困村,贫困户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却搬不下来。“贫困程度不相上下,为什么扶持政策天上地下?”
这位贫困群众反映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对贫困县、贫困村扶贫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重点都投向了那里。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关注相对不够,投入相对不足。比如,不少地方,政府向每个贫困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用于改善设施、扶持产业的资金,多的一个村能超过1000万元,而其他一些非贫困村,贫困户也不少,却得不到这样的扶持。
这种“厚此薄彼”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不少地方贫困面广、程度深,而资金、项目、人力等扶贫资源相对有限,没法做到全覆盖,扶贫工作只能有重点地推进。随着脱贫攻坚力度日益增强,很多贫困村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起点好不到哪里去的一些非贫困村,发展条件却迟迟未能改善,客观上延迟了 这里的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进程。
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被边缘化”,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全国4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村、4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 县。离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只剩下4年多,全面脱贫要不落一人,如果不尽快解决好这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有可能影响这个目标的如期实现。
如何让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不成为脱贫攻坚的“死角”? 重视统筹兼顾。对于这些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尽早谋划、尽早动手,有条件的地方要与贫困县、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先集中力量重点消除贫困县、贫困村的贫困,也不能让非重点地区的贫困户成为被忽略的人群。否则,他们要2020年前脱贫很可能时间不够,或者脱贫成效难以巩固。
加力精准帮扶。一些地方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重视和投入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领导干部认为那里发展条件相对较好,依靠当地发展带动,很多贫困户也能脱贫。这看似有道理,实则不然。贫困户的一大特点就是自身发展能力弱。要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将普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有条件的 地方要考虑尽快“复制推广”对贫困县、贫困村的帮扶模式。
严格考核检查。今后在扶贫督查、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工作中,要更加关注非贫困村和非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扶持力度不够、“数字脱贫”等问题。
当然,宁可苦干,不可苦熬,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也不能坐等帮扶政策来敲门,自力更生、幸福生活双手创的精气神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顾仲阳
第三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需主动“造血”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需主动“造血”
十八大中共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战略,第一个“一百”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现今7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未脱贫,扶贫工作的好坏关系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总书记高度关注精准扶贫工作,并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和“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紧迫性字眼反复强调。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需要输血,更需要主动造血。
精准扶贫要把好病脉,才能斩断病根。虽然精准扶贫工作中民生亮点频频闪现: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新农合的实行等。但是,伴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少,“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艰难险阻多了: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大水漫灌”;扶贫项目不切实际、空中楼阁;扶贫对象模糊不清,胡乱指定;基层干部官僚做派,扶贫“走过场、摆架子”;扶贫工作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是任由这些乱象的枝条肆意生长,还是适度修剪?很明显,唯有握好输血、造血两把剪,才能剪除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
输血能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国家每年在“三农”问题上划拨的资金上百亿元,但是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数据分析、制度约束等原因,扶贫资金针对性不强,浪费严重,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等乱象。如果扶贫资金使用不到位,会让贫困农民陷入永远贫困的绝望之地,进而引发基层社会矛盾,威胁基层社会的安定团结。比如甘肃某村28岁的妇女,因为贫苦手刃自己亲身子女,这条新闻让各大媒体反思,贫困农民的出路在何方。国家的扶贫资金是一剂救命药,能短时间快速让农民脱离苦境,甚至能有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因而,国家要在扶贫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补贴、降低贷款利率、创新宣传方式,尤其是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在信贷支持和项目开发上给予农民更多实惠和参考意见。
主动造血更能为精准扶贫“如虎添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条件,而内因是根本”。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不能只是政府在一路呐喊高歌,而应该整合基层力量,让基层社会都加入政府精准扶贫的队伍中,用勤劳的双手为打造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首先领导干部必须行动起来,将精准扶贫工作摆在工作的第一位,认真学习党中央下发的精准扶贫政策文件,要做到学得多、懂得
深、看得透。其次,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推广参与式扶贫理念,调动贫困人口和基层社会的积极性,真正改变“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为“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再次,基层干部要搭建平台,建章立制,充分发挥贫困农民的作用,促成整个村落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事关小康社会的大局,关涉三农问题的解决,牵挂着千万贫困农民的心。精准扶贫不能盲目输血,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在迈入精准扶贫工作新阶段中,扶贫既要科学输血、合理输血、高效输血,更要主动造血、自我造血、创新造血,这样才能剔除“贫困细胞”,拔掉“贫根”,根治“贫病”,才能让千万贫困家庭走上康庄大道。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四篇: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实施网络扶贫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范文:实施网络扶贫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范文】
2016年11月29日,《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发布,计划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络扶贫作为精准扶贫新抓手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实施电商网络扶贫,落实精准扶贫。电商扶贫是指将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提高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使贫困地区对接电商大市场。通过“互联网+扶贫”的推进,建立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以此带动农民就业创业、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广。真正达到扶贫精准化,贫户小康化。
实施健康网络扶贫,杜绝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当下我国社会治理难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脱贫目标下的一道难题。贫困地区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关。健康扶贫千头万绪,需要分出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点,集中火力点,打好歼灭战。利用互联网+智慧医疗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健康扶贫相结合,让贫困对象住院、报销及补偿领取更加方便。有效改变贫困群体费用结算繁杂,报销费用拖延现象,有效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再发生。
实施网络信息扶贫,实现以智脱贫。扶贫必扶智,习近平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实施信息网络扶贫战略,以互联网信息优势带动贫困人群意识,从源头改变贫困现象,实现以智脱贫、源头脱贫。
十三五以来,全面脱贫已入规划,全面小康踏入征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
下,网络扶贫用科技手段促政策推进,以网络道路改贫困现状。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既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以网络扶贫重点攻坚,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让世界瞩目的完美答卷。
原标题:统筹实施网络扶贫 大力助推脱贫攻坚(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五篇:公务员 申论 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精神扶贫、物质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扶贫
【热点背景】
1.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简称《规划》),结合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了“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八大任务,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总体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当前,中央脱贫攻坚范围进一步扩展,脱贫攻坚进入关键冲刺期,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成为“十三五”期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规划》指出,“十三五”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交通扶贫的首要任务,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是交通扶贫的落脚点,推动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交通扶贫的迫切要求。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覆盖范围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以上范围之外的一批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县和边境县,共1177个县(市、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规划,促进“点”与“面”、“内”与“外”、“城”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坚守底线,推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延伸;精准施策,合理制定交通扶贫目标和重点,推动“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等扶贫新模式;因地制宜,实现交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交通扶贫脱贫攻坚。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将重点实施骨干通道外通内联、农村公路通村畅乡、安全能力显著提升、“交通+特色产业”扶贫、运输场站改造完善、水运基础条件改善、公路管养效能提高和运输服务保障提升等八大任务。支持贫困地区建设1.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和4.6万公里普通国道,实现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力争提前1年完成托底性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解决贫困地区2.45万个建制村、2.1万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支持贫困地区约3.16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改造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150个县级客运站和1100个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
“十三五”期,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农村公路和县乡公路客运站建设中央投资约8480亿元。《规划》指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交通扶贫投资政策要在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点等方面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规划》要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要求,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做好发展资金保障,巩固和发展“大扶贫”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2.教育扶贫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8月8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扶贫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是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确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所有适龄人口中没有因贫失学辍学,没有因学致贫返贫。
山西省119个县(市、区)有58个是贫困县,这58个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4825个,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的42.3%。省教育厅要求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学致贫”“因贫失学”作为核心任务,针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技能培训就业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教育需求,为贫困家庭“拔穷根”。确保到2020年,贫困县(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适龄人口教育全覆盖,适龄人口基本普及15年教育,积极创造条件给每个人提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机会。
省教育厅表示,“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任务是补短板、兜底线、给政策,即紧紧抓住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短板,兜住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失学的底线,整合打包各种教育资源、集中教育财力向所有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生倾斜。主要包括15项任务,其中涉及基础教育5项、职业教育3项、高等教育4项、教师队伍建设3项,内容包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向58个贫困县倾斜;率先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学杂费;建立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和资金保障措施;组织全省重点骨干职业院校开展对贫困县职业教育的对口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实现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的全覆盖;推进高校定点扶贫和科技社会服务工作;鼓励高校多方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向全省21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评选向贫困县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等。
省教育厅已成立由厅长张文栋任组长的省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3.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于扶贫开发的投入明显增加,不仅是国家,各级财政专项投入也是明显增加,增幅很大。从扶贫资金管理方式,1996年探索实行扶贫资金制度。到2010年,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提前预拨制度,这个制度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就是每年9月底之前,要按照当年的扶贫资金投入的70%的量,提前下拨到各地。到去年已经超过80%提前预拨到省。2014年后,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又把扶贫资金项目审批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到县,省级不再具体管理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权。今年可能90%左右资金规模审批权限下放到县。
他指出,资金整合是今年国务院专门推动的一项工作,这实际是扶贫资金管理方法改革,也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的一项改革内容,各地既很重视,又很欢迎这项改革。因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县级资金项目管理和审批的权限。县级确实权利大了,同时责任也大了,工作难度也增大了。扶贫资金的主要特点,全国规模是600多亿,但是分配到全国,每一个点的规模又不大,可以说是量大、点多、线长、面广。这种整合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使用、管理、问效工作,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他说,扶贫办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资金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的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总书记讲,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所以绝不允许出现截留挪用、胡花滥用,闲置和滞留的情况,应该让它最大限度、更高效率地发挥效益,扶贫办也在加强这方面探索和管理。从最近的调查也感觉到,这些权利责任的下放,县里面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前段时间审计部门发现,个别地方有扶贫资金的结转和滞留的问题。分析认为,结转和滞留有客观性的原因,因为有的项目有周期性,不是说当年年底都干完。有时候也出现资金等项目的情况。所以贫困地区的村级资金项目使用规划和项目库要提前建立,这些都要配套。
4.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而扶贫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应该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对于精准扶贫来说,必须能够以“精神扶贫”进行有效推进,只有如此,或许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效果。
俗话说得好,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要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引导困难群众用小学生的心态对待扶贫,既心怀感激、好好珍惜,又有羞耻心、进取心,把接受扶贫作为强大的动力,以此鞭策自己,回报社会。同时,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引导困难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和消极绝望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只有如此,才能够彻底摆脱输血的观点,而成为“造血”,这是精神扶贫的根本目标所在。
当然,凡事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精神扶贫也如此。一方面,我们看到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能够有着这样的一个漫长的经历,能够懂得其中的价值,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这样的动力就没有任何前进的路径可言。也正是因为如此,以“精神扶贫”来推进“精准扶贫”,这势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脱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让人们都认识到精神价值的重要性所在,从而能够向着最终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