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人大修改版.终)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1月27日在铁西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铁西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阎秉哲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政府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铁西老工业基地不断创新发展、不断铸就辉煌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紧紧围绕建设“强大、幸福、生态文明新铁西”目标,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全面完成了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铁西相继获得了“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重大典型地区”、“新中国60大地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诸多殊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今天的铁西不再是“东北现象”的缩影,经过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已经取得了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迅速。率先引入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和生产模式,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引进了日本积水、中南集团等重点项目210个。现代建筑产品和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宝钢住宅产业化钢结构等项目竣工入住,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取得良好进展。预计今年完成产值515亿元,年均增长25.6%,成为铁西新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医药化工产业稳步发展,米其林新工厂、普利司通、松下电池产业园、沈化50万吨CPP、东药制剂厂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累计产值突破1000亿元。
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预计今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35亿元,是2007年的2.6倍。服务业发展特色区建设取得突破,宜家家居、万达广场、兴隆大天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龙之梦、星摩尔购物广场等即将投入运营,以兴华街和建设大路为代表的铁西商圈初步形成。北二路汽贸产业带、兴工街休闲娱乐街等特色街区日趋繁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外运、普洛斯等物流园区投入使用。“金谷”、“峰汇”大企业总部基地项目启动实施。庞大汽车文化广场、荣信财富广场、嘉泰工业装备博览城等重大项目如期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铁西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五年累计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100个,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利用内资1200亿元。外贸出口额77.6亿美元,年均增长15.7%。世界500强企
平方米,全区人均住房面积从24.8平方米提高到31.7平方米。街道社区建设不断加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各项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预计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了12个村的移村再建工程,建成农民安居住房3万套。新建12个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16个农村文体休闲广场。全面实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失地农民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四)五年来,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依法治区工作不断推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05件,政协委员提案1222件,办复率达100%。“五五”普法教育取得成效,“六五”普法教育顺利开展。
政府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在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完善运行机制,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开发区成为无行政收费区。公共资源交易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得到加强。效能监察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建立并完善了以群众工作为核心的社会稳定工作机制,信访稳定实现了三年基本好转的工作目
标。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平安铁西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
人事编制、民族宗教、人防民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驻区单位主动参与铁西建设,为全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铁西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创新、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显著改善的铁西振兴发展之路。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壮大实力,才能为富民强区奠定雄厚基础;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才能使铁西永葆生机活力;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提升铁西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为铁西全面振兴凝聚强大力量。
五年奋进,成就辉煌。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建言献策、鼎力支持的结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曾经为铁西发展付出辛劳、作出贡献的领导们、同志们,向在
要以滨河新城和宝马新城两大功能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向西拓展,促进人口、资源、产业加速聚集,努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现代建筑产业核心区、服务业发展特色区,扎实推进宝马汽车产业园、化学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在城区继续优化重点区域发展空间,深挖存量资源,突出产业特色,提升业态水平,推动城区与开发区互动融合,形成东西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在壮大地区综合实力上要有新作为。要坚持在扩大增量中优化存量,在优化存量中做大总量。全面落实《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现代建筑、医药化工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现代建筑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医药化工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5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形成具有铁西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铁西经济继续实现高水平健康发展。
②③-10
步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检验检测中心、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大力支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铁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2013年工作任务的建议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科学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对于实现铁西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1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上年水平,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201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确保全区经济继续稳步增长。
一要着力抓好经济运行。强化经济运行组织协调,做好煤、电、油、运、水、气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运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为企业贷款融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加产业扶持资金,强化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推动主导产业、骨干企业、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三要大力支持企业协作发展。加强区域产品的推广应用和协作配套,促进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二)着力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 经过十年的改造建设,城区内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有限。只有进一步完善布局,拓展空间,深度挖潜,才能实现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以滨河新城、宝马新城为重点,编制和完善开发区全域、产业、生活配套规划及道路、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完成建设大路以南地区控详规划和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严肃性,确保全区建设发展始终按照科学规划有序进行。二是启动建设滨河新城和宝马新城。科学规划和建设区域内产业区、配套区、商务区和生活服务区,统筹
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工作,突出招商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进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新项目。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对招商工作的领导,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努力开创招商工作的新局面。三要深入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强化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实行项目服务责任制,超前做好项目开工建设与投产运营等相关服务工作,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推进。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要达到85个,服务业项目和农业项目要高于上年水平。
(四)继续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全区发展活力 铁西作为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导区,要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争取在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要统筹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努力在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和“两化”融合试点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为重点,推进“云计算”信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鼓励科技创新,引进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努力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继续推进东北金属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大型工业企业剥离非主营服务业务。二要继续支持和推进企
⑧
516
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社区文体设施,结合城区改造进一步增加群众休闲活动空间。确保中国工业博物馆二期开馆。做好全运会场馆改造建设工程,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启动建设开发区中心医院,做好区精神卫生中心、大潘卫生院等医疗院所改造提升工程。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多元化办医新方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二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实现实名制就业2.3万人。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和低保分类救助力度。鼓励和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区福利院、养老中心等重点项目要按期投入使用。继续做好全区无障碍设施、日间照料站和“阳光之家”等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50个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危房改造和维护工程,加强物业小区管理,做好21万平方米政府补贴低价房建设。三要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建设,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继续完善农贸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及建筑市场监管,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实行清退和禁入制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加强平安铁西建设。坚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核心,⑩-18
不断提高科学研判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脚踏实地,恪尽职守,规范高效,清正廉洁。
一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二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打造最优软环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努力实现办事效率提速、政府服务提质、行政效能提升。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敢于负责,勇于创新,提高公信力,保证执行力。三要加强监督,建设廉洁务实政府。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规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坚持源头防范,完善监管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监督审计,加强财政支出监管,确保资金高效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激情,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做好明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铁西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为建设强大、幸福、生态文明的新铁西而努力奋斗!
〔注释〕
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②滨河新城:规划四至为东至三环,西至宝马新城,北至沈辽路,南至浑河;规划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该区域功能定位为:充分利用浑河、细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及交通优势,建设集总部基地、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完整的新城区。
③宝马新城:规划四至为东至滨河新城,西至浑河三十街,北至灌渠,南至大堤路;规划用地面积为4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依托宝马汽车产业发展,结合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的建设,规划建设成为一座集整车和零部件制造、汽车展示博览、汽车旅游、配套居住、商务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德国风情特色的新城区。
④“峰汇”大企业总部基地:该项目位于滨河新城规划范围内,占地6平方公里,是滨河新城项目的起步区和核心区,主要建设集居住、金融、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大企业总部基地。
⑤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该基地是商务部在全国设立的第二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位于滨河新城规划范围内,规划建设中德技术工人培训中
122
第二篇:2011政府工作报告人学习心得
关于2011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5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我们回顾了“十一五”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主要工作事宜,同时总结期间经验,让我们看到国家的巨大发展与进步,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提升让我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最后报告对“十二五”的目标及任务做了详细阐述。继“一五”时期以来,教育一直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是不能抛弃的。
当然,几多欢喜几多愁,现如今在快速发展并走向世界的中国,西部部分地区的教育条件仍令人担忧,大多孩子仍是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务农或外出打工。致使部分打工仔,农民是文盲,半文盲。2002年西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大约是70%,至2007年底已达到了98%。但这实际上是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很低的基础上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更全面的发展教育。
一、继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报告中指出我们仍需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臵。
二、增加教育财政性支出,力保乡镇学生入学
报告指出,国家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制度,确保在各个教育阶段,孩子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达到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同时义务教育的免费也为孩子入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孩子父母,自愿督促子女入学学习,减少和杜绝辍学的发生。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解决目前的,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水平的差异,报告指出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臵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名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工作。减轻农民及农民工经济压力,让孩子们接受同等的教育,推动乡镇教育发展,保障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从根本上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提高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居民素质。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
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报告指出,要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同时也坚持落实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有一技之长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
五、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报告还指出,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发展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保障了教学质量。
六、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教育发展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文化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推进。同时教育的发展也促进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因此在强调科教兴国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报告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
(1)、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需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2)、推进文化创新,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
总的来说,今年的报告中对于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十一五”的基本一致,部分目标有所明确细化,主要任务仍然强调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重点抓乡镇,农村的,义务教育情况,并提供经济援助,努力推进农村的教育水平,消除文盲,半文盲状况。教育投入不断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开放进一步扩大,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迫切提高全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第三篇:报告人简介
附件:
报告人简介
陈香美
陈香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药品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
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及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Clin lnvest、J Am Soc Nephrol和Kidney lnt等SCI收录论文全文50余篇。主编著作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周琪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国际转基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干细胞组织(ISCF)中国代表;国家干细胞协调指导委员会委员、召集人;科技部干细胞基础研究重大计划专家组召集人。
1996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9-2002年期间,法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分子发育生物学部博士后,任项目负责人;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周琪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化与去分化机制、体细胞重编程、干细胞可塑性和全能性及体细胞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并致力于开展动物模型及疾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工作,从而推动基础研究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国际首次利用体细胞成功克隆大鼠;世界首次利用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证明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多能性;首次发现并明确证实决定小鼠(哺乳动物)干细胞多能性的关键基因决定簇。
周琪研究员现已在Nature,Science等数家刊物发表研究论文58篇,获得重编程技术发明专利5项;先后获得国际转基因研究genoway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等多项奖励。
裴雪涛
裴雪涛,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
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血液监督检定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担任国家“86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干细胞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面向临床应用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研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和《中国输血杂志》副主编、《Int J Hematol》、《自然科学进展》编委等学术职务。在Hepatology、JBC、Stem Cells、PloSOne、Tissue Engineering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著230余篇,主编及合作主编专著9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共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4项,获得国家药监局(SFDA)干细胞产品临床试验批文3项,总后勤部临床治疗新技术批文2项。
裴端卿
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生殖与发育”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
1985-1991 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5 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1996 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员,1996-2004 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获终身资格),2004年起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在正常与癌细胞里的运送机制,EGFR 的信号传导机制与肺癌,干细胞的全能性调控机制。目前承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基金多项; 担任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细胞研究杂志(Cell Research)副主编,亚太干细胞网络执委,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理事长。其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PNAS,JBC 等国际期刊上,共计50多篇论文,引用达2000余次。
孙青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受精生物学组组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6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细胞及分子显微技术分会理事长、生殖生物学分会秘书长。
1994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胚胎学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从事5年半博士后研究。1998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二十多年来,长期从事哺乳动物卵子成熟和受精研究,在卵子减数分裂恢复信号转导通路、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分离调节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1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超过580,被引用约3000次。出版国内、外专著、译著、科普书8部。曾获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博士后”、“国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个人荣誉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宿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昆明动物所副所长,细胞与分子进化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学科带头人,2001年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2005年当选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6年于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昆明动物所担任副研究员,1997-200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就职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回国后任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灵长类大脑演化的遗传学机制以及现代人类起源、迁徙与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学研究。先后主持863项目1项,97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 Reviews Genetics、PNA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Genome Research 等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三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一项。
项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广东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进入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干细胞研究。2001-2004年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系Research Associate,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研究。建立了Nestin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Nestin在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以及再生修复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Apodemus的胚胎干细胞,获得了Apodemus/Mus异种嵌合体,证明遗传距离上相距很远的Apodemus与小鼠在胚胎早期仍然具有发育上的相容性,能够形成健康的嵌合体,为研究组织器官发生机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开展MSC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与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获得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重大专项等。在Hum Mol Genet, Stem Cells, Biomaterials, Cell Transplant, PLoS One等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
沙家豪
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科技部“生殖与发育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组员,“生殖健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江苏省细胞遗传学会副理事长,《Asian J Androl》编委,《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编委;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计划1项,主持973课题2项,其他国家级重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1997年被评为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1998年和2002年入选为江苏省 “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称号;2003年获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称号;2004年入选为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培养对象;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齐忠权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
所长、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医院执行院长,同时兼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器官移植协会会员、国务院侨办第二届海外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器官移植协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常务理事。
1984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4-1993年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3-1999年在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医院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1年,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就职于厦门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
齐忠权教授从事外科临床、科研工作近20余年,在普通外科学、腹部脏器移植学、移植免疫以及免疫抑制剂开发等领域有很深造诣,参加过500余例的人体肾脏、肝脏、胰腺移植手术,成功改良器官移植实验外科技术,开发并筛选新型免疫抑制剂,迄今已发表SCI论文近40篇。主持的课题有:活体肾脏移植的系列研究、胰岛细胞和肾脏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抗CD40-L和抗LFA-1单抗在预防异种胰岛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板蓝根组酸单体抗肿瘤及抗器官移植排斥双重作用的研究。
季维智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干细胞协调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生殖与发育”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成员。
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85-1987年赴美国俄勒岗灵长类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史密研究院从事神经生殖内分泌和胚胎移殖研究。1995-1997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1996年与威斯康星灵长类研究中心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建了中-美灵长类生物学联合实验室。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
多年来一直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包括863、973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多株猕猴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系,获得国内首例转基因猕猴,并在猕猴治疗性克隆和再生医学研究方面广泛开展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灵长类卵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2)灵长类干细胞生物学;3)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Cell Stem Cell, PNAS, 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
第四篇:疫情报告人制度
疫情报告人制度
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现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
1、主管校长是传染病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凡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暂定校医室保健员为第一报告人。
3、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4、负责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5、协助上级安监、卫生部门对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和检查。
6、负责组织开展对全体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7、定期对学校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
二、报告程序、时限及主要内容
1、报告程序
通知散发病例到医院就诊→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预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经确诊在隔离治疗的同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报告时限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小时内向区教育局(罗湖区安办:0755-25666991)及罗湖区疾控中心(0755-25537302)电话报告,结核病疫情还需向属地慢性病防治机构(0755-822080474、82451683)报告。
3、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外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多例相同症状不明原因死亡等有关情况。
第五篇:政府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我们深深感到,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
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
现象比较严重。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直接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它单位甚至于农民个人,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资金收支额度较大。加强乡镇政府财务管理既是财务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对会计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明确工作责任、堵塞管理漏洞、防范财务风险的需要。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集中体现在资金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核算不规范、票据不合规、手续不健全等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管理混乱。相当多的乡镇政府存在着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乱拉资金,滥占资金上。似乎各类专项资金可以随意挤占,随心所用,从专项统筹到上级拨入的各类各项专用资金以及转移支付资金。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一是有些乡镇领导头脑中财经纪律观念淡漠,对财经方面的违纪违规不以为然;二是为突出政绩或为了完成某些达标任务,在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相应的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就上马一些建设项目,导致乱拉滥占资金问题的出现。有一个乡镇,前任领导举债搞建设,后任领导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挤占一切可能挤占的资金,用来还债,出现了巨额的挤占专项资金问题。
二、核算不规范。有部分乡镇财务核算不规范,出现了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等问题,即总帐与明细帐不符、帐面记载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符,如资产有帐无物、或有物无帐,与相关单位往来帐对不上等。导致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事业心不强,缺乏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敷衍塞责,一推二拖应付了事,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主观上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二是相关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难以胜任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一项责任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与相关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基本技能,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具备相当的操作能力。实际上一些乡镇确实缺乏称职的财务人员,有的在岗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不熟悉财会业务,帐务处理混乱,错误百出,收支与往来混为一团,帐目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导致出现帐帐不符、帐实不符;三是有的乡镇政府不能保证财务从业人员的稳定。有的乡镇的财务人员本来就非十分称职,却又更换频繁,有一个乡政府三年间换了四个会计。机关干部的调动出入是正常的,但相对于财务工作这一岗位来说,却不相宜,财务工作本身具有的连续性,就要求从业人员的稳定性,长期稳定的从业人员熟悉情况,有利于会计管理监督职能的发挥,更有利于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四是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重视不够。近年来,各乡镇的办公经费大多比较紧张,而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又需要经费投入,矛盾面前,一些单位选择了放弃,使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对财务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
三、票据不合规。乡镇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白条子入帐问题,其危害在于,一是有些白条子所反映的业务内容真实程度令人置疑,容易从中滋生腐败;二是违法。白条子入帐,违反了《会计法》和有关税法的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三是白条子入帐直接导致一些经营单位和个人偷税,作为乡镇政府,放任这种侵害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纵容犯罪,也是渎职。
四、手续不健全。有些乡镇财务手续不健全,有的是资金支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必要的审批手续;有的是经手人不签字,或是没有经手人,缺少对有关事项的说明。这些都是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而有些漏洞又容易演变为资金流失的黑洞,对此我们要有应有的警觉和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突出,而我市一些乡镇政府财务管理工作却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和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和改进乡镇政府财务管理:
一、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工作日程。只有领导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得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本来就是领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一把手负总
责,因此也应该把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考核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乡镇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各乡镇要注重选用和培养事业心强、德才兼备的干部做财务工作,并力争财务人员的稳定,使其能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做好工作。
三、要认真学好《会计法》等相关的财经法规,严格执行财务纪律。这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对政府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财务管理是老话题,再次提起,是因为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令人堪忧,到了非下大气力抓不可的程度。只要真抓实干,必能立竿见影,即收实效,这是对工作、对事业、对组织、对个人都负责的态度和行动。
乡镇作为政府基层架构的基石,乡镇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近些年,政府对乡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一定成效,但勿庸讳言,乡镇依然
不很“景气”,原因何在?各种理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或认为乡镇财源缺乏;或认为乡
镇人员过多;或认为区域设置不合理,而鲜有笔端触及其实质,业外人事或许不识庐山真面
目,业内人事或有“在江湖为江湖”之嫌,不愿透露家底,现在乡镇行政的运转已是异常的艰难,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日渐趋下。这并非危言耸听,许多人纷纷下海自谋生路,一部
分人另谋第二职业,鲜有安心在岗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境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乡镇财政不是民主管理,而是“个人垄断”。现在有种流行的叫法:乡镇主要领导
叫做“老板”,凡事都是老板们说了算,其余的人只是听命行事,谁敢有异议,就被穿“小
鞋”,就马上有被“驱逐出境”的危险。一个乡镇一年究竟有多少收入,有多少开支,这些
开支是怎样支配的?往往只有几个主要领导知道,其余稍稍知情的,自然也就是“皇亲国戚”
了,涉及财务的人员,自然也就是“带刀侍卫”。许多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这种独裁,不惜
极力排除异己,甚至不惜把班子成员置换成自己的“嫡系部队”。由于拥有了特权,个别领
导或大吃,或乱用,或谋取私利。谁都没有规定一个乡镇只能用多少钱,只要你手上有钱,这些钱就都是你的,就都可以随意支配。财务的有效管理,“民主”与“监督”是双刃剑,问题在于,执这把双刃剑的人是被民主监督的对象,谁愿意自己执这把剑自己伤自己。
二.乡镇经济不是实质发展,而是“泡沫经济”。翻翻每个乡镇的经济年报,每个乡镇的人均纯收入都是年年增长,事实上,大部分地方的收入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乡镇领导也
有自己的苦衷:如果有关数据不“科学”申报,就意味着没有政绩,就意味着乌纱不保。有
一个乡镇,统计部门统计规模企业收入时,乡长大笔一挥:年收入八百万。后来有关部门觉
得这个企业规模够大,准备作为典型来视察,乡长怕露馅,只好再次“技术操作”,改为四
百万了,其实这个所谓的“企业”,仅是一个几个人的小作坊而已。谁来对这些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由于数据年年报大,上面的税收任务也就年年增大,实际上大多数乡
镇根本没有税源,税费改革后,乡镇不再从农民身上收取一分钱,但乡镇办公需要经费,各
种公益建设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为了保位子,保运转,乡镇领导只好各显神通,不惜一
切代价弄钱。而上级政府也不管你的钱来源何处,只要你能弄到钱,就是有能力,就是有政
绩,许多没有企业,没有税收的乡镇,开辟财源靠的是四个字:挖,集。引,亏。“挖”就
是利用个人与上级各部门的关系争取拨款,谁的关系广,谁就能搞到钱,谁就能彰显政绩,谁就能提拔得快。“集”就是鼓励干部集资,集资垫税,集资支付其他费用。某些乡镇领导
搞典型的短期效应,用高息吸引或强行摊派干部集资,收上来的钱用光了,调任后留个尾巴
由下任摆平。即使继续在任,到年底干部们集资款也是血本无归,年终结帐换张即不做用也
不做费的白条。现在几乎每个乡镇都不同程度欠了每个干部一笔钱,埋下一个很大的隐患。
“引”就是引税,说白了,就是利用政府的职能异地贩卖税票。“小政府”与纳税人按所上缴的税额比例分成,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亏了国库,肥了个人。“亏”就是借贷,赊欠。能借贷到钱的地方利用一切手段借贷,甚至不惜重金贿洛,在某些领导心中,假设借一万元,送礼支付两千元,不叫损失两千元,而是赚了八千元,因为借贷到的钱“还”还是“不还”说不定已不是自己任内的事,许多乡镇领导尽量想办法去借贷和赊欠,这也是乡镇负债原因之一。
三.乡镇人事不是任人唯贤,而是“特别照顾”。可以说,现在群众对乡镇干部的印象并不好,干群关系不畅,主要是乡镇干部队伍素质不高,许多干部占位不作为。一位业内人事剖析过其原因:一些人想不到,难作为;一些人能想到,懒作为。出现这一现象,除了物质待遇因素外,与现行的干部任用体制存在很大的关系。在乡镇,干部的提拔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公式:一般干部当久了,照顾解决个党委委员,党委委员当久了,照顾解决个副乡长或副书记,副职当久了,比较特殊或有一定背景的当上正职,其余的照顾个主任科员退线,当上党委书记,就可以进城。。。如此的论资排辈,使乡镇难以留住真正的能人,也难以给真正的能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远古年代,平民百姓尚可以考高官,而现行的干部任用体制,却很难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干部职位缺乏竞争,难以打破终身制,使一些个别无能之辈混上去了,总是雄居高位瞎指挥,不仅干不好事,有时还乱事。有限的职位被长期占据,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另外,乡镇干部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还与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本土化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绝大多数县乡主要领导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虽然对管辖当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容易形成关系网,容易形成派系。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后,公务员入口把关严,一般人难进来,但一些事业单位,比如乡镇的七站八所〈还有一些县属部门〉,却成了许多“皇亲国戚”的后花园,成了某些主要领导亲属安排的最佳出处。现在有句民谣:“当管的父亲崽当官,当官的儿子孙当官”,有的爬到一定的位置后,照顾大批亲属,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实。某些事业单位人员虽不是正规的公务员,但因为他们是“皇亲国戚”,所以他们的隐形待遇甚至比公务员高得多。乡镇队伍天天喊人满为患,其实公务员并没有多少,就是这些“皇亲国戚”,进来了,就难出去。乡镇减员长期喊,结果许多地方人越“减”越多,有的即使“减了”,不是带薪离岗,就是另安别处。
四.乡镇干部不是一心为公,而是“自谋生路”。乡镇干部现在处境艰难,工资待遇极低,事实上,乡镇干部不是在一心为“公”。而大多数人都在想尽办法自谋生路。我们不防来看看一个三十三岁刚进公务员队伍的公务员的年收入:年薪9310〈月薪778〉,乡镇补贴约3500元,此人的合计年酬为12812元。扣除社保,医保,就只剩下一万余元了,而乡镇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正常工作需要话费每年至少需1000元,还有交通费,误餐费。。如果还需要养家糊口就更加异常艰难。作为一个公务员,如果连自身的生计都无法保障,又何谈一心为政?乡镇干部政治地位低下,往往易成为众矢之的。有人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乡镇干部的处境:“群众没事不理你;遇到麻烦要找你;处理不好要骂你”乡镇干部面对群众的辱骂和人身攻击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遇事只能苦口婆心做群众工作,遇到刁蛮不讲理的,更是束手无策。许多群众稍不如愿就上访,就闹事,而个别领导往往只顾“眼前太平”,不论青红皂白,谁的地盘闹事,就打谁的板子。由于各种待遇极低,乡镇干部大多不安心本职工作,何去何从,面临着新的挑战。
五.乡镇监督不是铁面无私,而是“权钱交易”。乡镇领导是个“小媳妇”,随便算算,上面管事的“婆婆”就有十几家,“小媳妇”为了好做人,上面的大大小小“婆婆”个个不敢怠慢,个别“个性古怪”的“婆婆”,还得经常去“孝敬”“孝敬”。才能确保“平安”。有些“婆婆”往往比较苛派,巧立各种名目收钱,有的直接开口索要“赡养费”,乡镇工作涉及面广,容易留下死角,任何一个管事的“婆婆”,只要刻意去挑小媳妇的毛病,就保证能找到一个理由,乡镇领导就只能在没事的时候“出钱保灾”,在出了事的时候“出钱消灾”。否则就乌纱不保。而上面大大小小的职能部门又大多责权难分,好象什么事谁都可以管,什么事谁都可以不管,就变成了好事谁都来管,难事相互踢皮球。许多乡镇领导由于“保灾”工作做得好,把有关部门“摆平”了,就可以大肆为所欲为,而上面许多职能部门,只要你是个“孝敬”媳妇,大多睁只眼闭只眼,即使出了事,谁出事谁倒霉,鲜有人去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的稳定,事关社会大局的稳定,改变乡镇工作在的问题,迫在眉睫。要改变乡镇这些混乱局面,笔者认为应该健全以下几种 机制:
一.健全财务监管机制。在乡镇,大家都习惯把书记,乡长,财政所长叫做“三把叉”,意思就是财务管理的“当家人”,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乡镇的财务应该怎样管理?应该是民主理财,领导把关,上级监督。岂容几个人说了算?在乡镇,涉及财务的几个主要领导一般都有相互扯不清理不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个责,权,利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财务管理体制的问题。乡镇一般都有一套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严肃的监管程序。乡镇财务要规范,除了专业的财务人员外,更重要的是班子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而班子成员却在书记乡长的领导之下,基本上很难做到行使监督权。只有主要领导自行倡议启动这一监督程序时,他们才有可能发挥作用。财政部门一般以业务往来为主,没有完全的监督职能,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又鞭长莫及,实际上,乡镇的财政监管存在一定的真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现行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应该由负责干部多人讨论审批,主管人再“一支笔”签署。这样可以做到相互透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现在虽然在试行乡账县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审批制度,监管作用依然甚微。
二.健全干部任用机制。公务员制度推行许多年了,公务员的入口算是有了个标准。但公务员的提拔任用却没有一个实用性的细则标准。所以干部的任用操作灵活性太大,容易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的干部任用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为主。难以有好的程序发现真正的能人;难以有好的标准衡量真正的能人。因为没有好的标准衡量真正的能人,导致许多人跑官,卖官。即使有的人跑到官,卖到官,偏偏这些人还是不服气,因为他认为还有比他能力差的人坐上了比他更大的官位;因为没有好的程序发现真正的能人,致使许多人才资源浪费,致使许多被领导熟知,或迎合了领导口味,在领导眼皮底下的人就出现“官大三级”怪象。不是“坐上了直升飞机”,就是放下去都至少是“京城高官”。由于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难以保证干部任用的严密性,因此,合理的任用机制应该是这样三个程序:民主推荐,能力测试,组织考察。真正做到“逢进必考”,象考公务员一样进行笔试,面试。杜绝干部任用之中的不正之风。同时打破现行的干部任用论资排辈弊端,不拘一格选人才。导入竞争机制,打破干部终身制。
三.健全干部激励机制。一是提高乡镇干部的经济待遇。乡镇干部工作在一线,条件最苦,待遇最低,应逐步改善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干部的工资福利发放制度,工资福利不应该只按工龄,级别计算。应该制定科学的工资福利发放制度偏重于个人的工作业绩,让那些多做事的多拿钱,少做事的少拿钱;干得事好的多拿钱,干事不好的少拿钱。奖优罚劣,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干部的薪酬应该改革为这样三大块:基本工资,福利补助,奖励。二是提升乡镇干部的政治待遇。现在有这样一个怪现象: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政界,但倘若一个干部受到不法侵害,总会有点所见不惊。乡镇干部在执行公务时,有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实际上,乡镇干部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有关部门的制裁。致使乡镇干部的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另外,还应缩小各乡镇待遇的差异。各乡镇财政状况不同,干部待遇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职位,同样的工作,不同乡镇之间待遇大不相同,许多干部不安心本职,为谋求一个好的单位四处奔波。个别领导更是别出心裁,把干部当做橡皮泥,借用调动契机,大谋私利。
四.健全科学评估机制。合理的评估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干部工作的指南针。合理的评估机制应该科学化,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业绩,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搞一棒子打死人。现在对乡镇“一票否决”越来越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财政税收等,上级领导为了能强调某一方面,随意便来个“一票否决”。致使乡镇工作如履薄冰,乡镇干部惶惶不安,有人言:乡镇干部工作,好比是从一只打盹的老虎前路过,一不小心,就被其所伤。为什么乡镇乱摊派,乱收费屡禁不止?为什么计划生育总出现恶性事件?这与这种一棒子打死人的评估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合理的评估还应该法制化。业内人士常说,什么法都能犯,就是不能犯“看法”,言下之意,就是权还是大于法。只要领导对你有看法,你就别想安享太平。现在的公务员法已经出台,对公务员的行为规范,已有了法律制度。但仍有可灵活操作的空间,供主管部门定夺。许多地方领导们可以随意讨论一个处分决定来处分干部,这是造成法权大于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