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职务级别,原来是这么分的!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公务员职务级别,原来是这么分的!
一、公务员级别的概念
公务员除了其所任职务以外,还有级别。公务员的级别高低,既体现公务员所任职务的等级高低、责任轻重和职位难易程度,又反映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等素质条件和工作状况。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
各国公务员都有级别,但确定级别的依据和级别所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在美国等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反映的是公务员所在职位的责任轻重和难易程度,与公务员本身的资历条件无关,级别不随人变化。责任轻重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职位划入同一级职位,职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不变,级别也不变。而在实行品位分类的国家,公务员的级别主要反映公务员本身的学历、资历等条件,级别随人走,同一职位可由级别不同的人来担任。我国公务员的级别,既考虑了职位分类的因素,又吸取了我国传统的官员品位制度、干部等级制度以及现代品位分类的因素。
二、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曾经规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分别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1993年9月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党的机关工作者的级别划分,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执行。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1)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
(2)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二至三级;
(3)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三至四级;
(4)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四至五级;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刻意训练--如何从新手到高手的秘密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5)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五至七级;
(6)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委委员(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调研员:七至十级;
(8)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常委,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纪委委员(常委),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副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常委,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11)科员: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另外,各级党的机关中与上述职务相对应的其他职务,也适用上述规定。
本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但没有对具体的对应关系作出规定,这就为改革留下了空间。根据有关部门设想的新的级别设置方案,将来要增加级别数量,扩大相邻职务层次的交叉对应幅度,同时体现向基层倾斜的指导思想。我国92%的公务员,其职务层次处于主任科员以下,因此职务层次越低,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应当越大。
三、公务员级别的功能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级别,影响公务员工资的作用不大,级别的激励功能较弱,公务员感觉不到级别的激励功能。而根据本条规定,公务员级别与公务员的职务一起构成了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目前我国实行的公务员待遇体制,比较强调职务。按照现在的体制,工资、住房、医疗、交通等福利待遇都与职务高低挂钩,但从职务升迁上讲,每个单位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都是有限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更少,而这就使得许多人都去跑官、要官、买官,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在实行职务晋升制度的同时,根据工龄、业绩等因素,确定公务员的级别晋升制度,并与工资、福利等待遇挂钩,就可以充分照顾到大多数公务员的利益,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刻意训练--如何从新手到高手的秘密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四、确定公务员级别的根据
本条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具体来说,在确定公务员级别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包括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职务决定公务员的级别范围(可能的最高级别与最低级别),每一职务对应一定范围的级别。
(2)公务员的资历。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长、学历高的,级别也高。
(3)级别的晋升与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相联系。根据本法第五章的规定,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级别的工具。公务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可能受到降级的处分。
五、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如前所述,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指公务员的职务对应一定的级别范围,这种对应并非一一对应,同一个公务员职务可以对应多个级别,具体对应哪一个级别,要根据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来确定。因此,公务员如果德才兼备,有工作实绩,或者资历有提高,即使公务员的职务没有晋升,也可以晋升其级别。而由于级别与职务一样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和其他待遇的依据之一,这对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法的规定,使得公务员的级别成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除了职务晋升之外,级别晋升也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公务员: 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四)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
(五)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六)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刻意训练--如何从新手到高手的秘密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八)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九)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十)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十一)社区或驻村干部:二十五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二)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三)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四)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五)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六)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七)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八)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刻意训练--如何从新手到高手的秘密
第二篇:第三章 公务员职务和级别
第三章 公务员职务和级别
公务员职务级别的含义
1、职务是公务员所担任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
2、级别是反映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3、公务员既有职务、又有级别,两者是“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对应关系。职务和级别设置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
我国设置公务员职务级别的目的:
1、为公务员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基础
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都是职业发展的标志
2、增强职务与级别的激励作用
在公务员管理上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公务员职业发展渠道单一化,难以有效激励广大公务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公务员职务序列过于单一,缺乏符合各类公务员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职务序列;
②、晋升渠道单一,“职务本位”现象突出
针对公务员职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化的弊端,从实际管理需要出发,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改变单一化职务设置,为公务员提供多样化的职务序列;重新定位级别功能,在职务晋升之外为公务员确立一条特别的晋升的渠道,从而健全和强化激励机制,这也是建立健全职务与级别制度的根本目的。
3、便于借鉴国外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合理因素
品味分类时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
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于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品味分类相对简单,利于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优秀人才,便于公务员流动;缺陷是不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位分类按职位的要求择人,利于公务员的专业化发展;缺陷是灵活性不足,不利于人才流动。
在职位分类制度下,职务一般解决领导指挥关系,级别一般解决经济待遇。
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我国的职位分类:
我国公务员的分类是一种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其内容包括职位类别划分的依据标准,具体职位类别及其特点,职位设置等三方面。职位分类制度在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划分职位类别(横向)
②、职位设置(纵向)
职位分类制度的作用:
1、为职务设置提供基础
2、为各项管理提供依据
公务员职位类别划分:
1、专业技术类职位;
三个特征:
①、具有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
②、专业技术类职位与其他职位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
③、技术权威性
2、行政执法类职位:
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政府部门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强制、稽查等现场
执法指责的职位。这是行政执法类职位的本质特征
特点:
①、纯粹的执行性;
②、现场强制性。
3、综合管理类职位:
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指机关处行政机关类职位、专业技术职位以外的旅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
4、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这类职位分别行使国家的审判权与检查权,具有司法强制性与较轻的专业性,与其他类型职位的性质、特点有一定区别。
5、其他类别职位:
公务员的职位设置:
职位设置含义:
职位设置是指对机关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限额等要素确定具体职位的工作。这是职位分类在机关中的具体实施和落实。职位设置为公务员的录用、晋升、交流等其他管理环节提供基础前提。
职位说明书:
职位设置工作最后要制定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是说明每一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工作标准、任职资格条件及有关事项的综合性书面文书。
机关设置公务员职位所依据的四大要素:
1、职能;
职位是机关职能的微观载体,是人和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元,机关的职能要分解落实到职位上去也就是赋予公务员具体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
2、规格;
机构规格先顶了职位的最高职务层次。
3、编制限额;
编制限额决定了职位数量,编制数量就是职位数量。
4、职数以及结构比例;
职数是指某一职务的具体数量;结构比例是指个层次植物的结构比例。
职位设置的最终要求:
1、明确各个具体职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岗位责任;
2、要确定任职资格条件,明确具备何种资格的人才能担负该职位的职责。
公务员的职务类型:
1、综合管理类职务序列
2、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
3、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
4、法官、检察官类职务序列
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1、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是各类公务员的共有职务序列;
领导职务序列的职务层次是统一的,包括从国家正职到科级副职的10个领导职务层次。分别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序列:
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厅局级正职)、副巡视员(厅局级副职)、调研员(县处级正职)、副调研员(县处级副职)、主任科员(乡科级正职)、副主任科员(乡科级副职)。以上是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层次。科员、办事员。
3、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
专业技术类职务序列名称可分为社会通用名称与行业特有名称
4、行政执法类职务序列
5、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
公务员级别的功能:
1、确定工资及其它待遇的重要依据;
2、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
公务员级别与职务的对应:
公务员职务欲界别的具体对应关系,主要在工资制度中体现。
1、合理增加级别数量;
2、“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
美国、加拿大、瑞典、泰国、澳大利亚等,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的唯一依据。
德国、乌克兰、奥地利、西班牙,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法国职务序列与级别序列相对分离,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工资待遇的两个基本要素。
我国,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工资待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符合级别的功能定位,符合我国的工资制度。
3、向基层倾斜
职务与级别关系对应表:(提别提示:有必要记住)
国家级正职、1
国家级副职、2~4
省部级正职、4~8
省部级副职、6~10
厅局级正职、8~13
厅局级副职、10~15
县处级正职、12~18
县处级副职、14~20
乡科级正职、16~22
乡科级副职17~24
科员18~26
办事员19~27
公务员级别的确定: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与晋升。这是我国公务员级别确定与晋升的依据。
级别晋升分两种情况:
1、当公务员晋升职务时,原级别没有达到新任职务对饮级别的,相应晋升级别;
2、不晋升职务,也可以在对应的级别范围内,根据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与晋升级别
第三篇: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附表1 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职务等级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职务等级
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 国家级正职
5250 县处级正职
1360
1270
国家级副职
4290 县处级副职
1080
1010
省部级正职
3440 乡科级正职
860
820
省部级副职
2720 乡科级副职
720
690
厅局级正职
2130
1990
科员
600
厅局级副职
1700 1590
办事员
510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7档
8档 9档
10档
11档 12档 13档
14档 6135 6604 7073 7542 8011 级
8480 2级
5625
6029
6433
6837
7241
7645
8049 3级
5160
5524
5888 6252
6616
6980
7344
7708 4级
4721
5055
5389
5723
6057
6391 6725
7059
7393 5级
4318
4632
4946
5260
5574
5888
6202
6516 6830
7144 6级
3949
4243
4537
4831
5125
5419
5713
6007
6301 6595
6889 7级
3622
3896
4170
4444
4718
4992
5266
5540
5814 6088
6362 8级
3336
3590
3844
4098
4352
4606
4860
5114
5368 5622
5876 9级
3079
3313
3547
3781
4015
4249
4483
4717
4951 5185
5419 10级
2841
3056
3271
3486
3701
3916
4131
4346
4561 4776
4991 11级
2620
2818
3016
3214
3412
3610
3808
4006
4204 4402
4600
4798 12级
2415
2598
2781
2964
3147
3330
3513
3696 3879
4062
4245
4428
4611 13级
2225
2395
2565
2735
2905
3075 3245
3415
3585
3755
3925
4095
4265
4435
14级
2049 2207
2365
2523
2681
2839
2997
3155
3313
3471
3629
3787 3945
4103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6档
7档
8档
9档
10档 11档
12档
13档
14档 1887 2034 2181 2328 2475 2622 2769 级
2916
3063
3210
3357
3504
3651
3798
16级
1738
1874 2010
2146
2282
2418
2554
2690
2826
2962
3098
3234
3370 3506
17级
1602
1727
1852
1977
2102
2227
2352
2477
2602 2727
2852
2977
3102 18级
1478
1593
1708
1823
1938
2053
2168 2283
2398
2513
2628
2743
2858 19级
1365
1470
1575
1680
1785 1890
1995
2100
2205
2310
2415
2520 20级
1263
1358
1453
1548 1643
1738
1833
1928
2023
2118
2213 21级
1171
1256
1341
1426 1511
1596
1681
1766
1851
1936 22级
1089
1164
1239
1314
1389 1464
1539
1614
1689 23级
1017
1082
1147
1212
1277
1342
1407
1472 24级
954
1010
1066
1122
1178
1234
1290
1346 25级
899
947 995
1043
1091
1139
1187 26级
851
893
935
977
1019
1061 27级 810
846
882
918
954
990
第四篇:浅谈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浅谈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我国公务员法确立了以职位分类为导向、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分类管理制度,从实际管理需要实际出发,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改变了单一化的职务设置,重新定为了级别的功能,完善了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为公务员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空间。
我国的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主要由职位类别的划分、职务设置和级别设置三个部分。
(1)职位类别划分: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主要是依据公务员的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和要求而进行分类的。
(2)职务的设置:职务的设置划分就很复杂,有许多阶层,可以分为“领导类的职务”和“非领导类的职务”。领导类的职务主要是管理公务员中所以的大事,把握单位的方向和指向,及时纠正单位和者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和做的不足的,是承担的领导责任;非领导职务是日常工作中负责具体的事项或者具体步骤的施行者,在任务工作中起着身体力行的一些工作,比如后勤、法制、宣传、思想教育等工作,承担的是岗位职责。
领导得职位设置大约有十个层级,从高到底依次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对综合类分类依次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还有其他的类别
是由国家另行规定的。
(3)级别设置:公务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级别应当根据其所任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等来确定。把级别和职务共同作为判断和评判公务员的优秀劣等的依据。公务员制度在以职位分类为基础之上又吸收了品位制度的一些特点和优点。公务员的职位和级别是有联系的,不能彼此取代,也不能让谁取代谁,一职数级,上下交叉。
职位类别的划分、职务序列、级别的分类构成了级别和职位的制度,让我们的公务员制度复杂化多样化,这是根据我国的实际具体的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套体系。
每个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国家公职人员都希望自己在官场上能官运亨通,但是国家的有一些规定在职位的晋升、奖励、嘉奖等方面的要求,在职能、机构、编制等方面,国家也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明文规定。
国家的公务员的级别可以分为15级。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驻外外交机构衔:
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三等秘书衔、随员衔
专业技术职务:
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
军衔:
将官、校官、尉官、文职干部、学员、兵、礼仪士兵
警衔:
总警监、副总警监、警监、警督、警司、警员
关衔:
海关总监、副总监、关务监督、关务督察、关务督办、关务员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注:我国现有31所副部级高校 分别是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山东大学,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吉林大学,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中南大学,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厦门大学,广东:中山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四川:四川大学,重庆:重庆大学,甘肃:兰州大学 以上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确定为副部级,特殊规定除外)
通过科学的划分职位类别,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当年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就是所有的公务人员没有合理科学的划分级别,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级别,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不知道听谁的命令而行事。将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有利于办事的专业化。职务的划分序列和级别,有利于为更多的人提供跟多的职位,让更多的专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另外,确定了公务员级别制度有利于激励内部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让机构活起来,人们会更加的努力工作,有了压力,人们才更有动力,有了榜样,他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提高了级别,那么工资也就相应得提高了,激励就更加发挥出来了。
我国公务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然规定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主要是强调各机关要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职位设置。并未从总体上对职位进行归类划分。这就使得职务与级别的设置,难以满足不同职位的性质和特点的需求。例如,机关中存在着一类专业技术职位,其特点是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与保障。这一类公务员只对专业技术业务本身负责,不直接参与公共管理,不具备行政决策权和行政执法权。由于这一类职务一般不负领导责任,因此这类人员的职务一般被确定为非领导职务。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各级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要依据领导职务的设置情况确定适当比例限额,相同规格的机构,领导职务职数是一定的。这一规定,使得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部门以用机构规格较低的基层部门,在职数上不能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和待遇难以得到提升,挫伤了一部
分人员的积极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高十二个职务层次,分别对应十五个级别。实际中,公务员队伍存在着一类在一线从事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的基层单位人员,由于其所处的机构规格低,人数较多,职数少、晋升台阶较少,其职业发展空间不大。多数人在30——40年的职业生涯中,只有办事员与科员两个晋升台阶,这种情况也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中的许多人到50-60岁的时候也只是办事员的职衔。同时国务院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并规定根据不同的职位类别设置其职务序列。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进行了重新设计。公务员法对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规定不够具体,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合理。没有分类就不可能有规范管理,不可能有科学管理。针对以上公务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是不可能立刻马上解决的,只能通过在社会中逐渐的去完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解决和创新。在公务员制度中“以事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相联系,经过多层次的考核和试用期的结合。保证公务员的能上能下,并且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公务员招聘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当然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第五篇:公务员职务级别及工资等级划分
公务员职务、级别 及 工资等级划分
#### 国家公务员级别划分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
一、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
1、十个综合管理类领导职位:
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
2、八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五档十五级:(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第一: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
第二:省级干部(部级干部):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四级)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山东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五级)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山东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第三:地市级干部(厅级干部): 正地市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六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地市级干部(副厅级干部):(七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第四:县团级干部(处级干部): 正县团级干部(正处级干部):(八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县团级干部(副处级干部):(九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第五:乡级干部(科级干部): 乡级正职(正科级):(十级)乡级副职(副科级):(十一级)主任科员:(十二级)副主任科员:(十三级)科员:(十四级)办事员:(十五级)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二、公务员的工资级别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腾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确定的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初中毕业生为17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
为18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为19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为20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22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为24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为270元。(二)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确定,原则上应略低于本单位正式任职的同等条件人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具体办法是: 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有期满后的职务工资为:初中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一档5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二档6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一档63元;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二档7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科员四档99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二档116元。
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可提前定级,职务工资可高于同类人员一至二档。
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类条件人员确定职务工资档次,其基本工资原则上应高于试用期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正式任职后,应及时确定其级别。具体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定为十五级;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十四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三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二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一级。
(二)其他新录用人员,根据本人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任科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5年及以下的,定为十四级;16到20年的,定为十三级;21到25年的,定为十二级;任办事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定为十五级;11至15年的,定为十四级;16至20年的,定为十三级。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及工资级别对照表 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5年12月31日前在册的正式
工作人员。
(一)、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职级工资制的实施
列入上述范围的单位,除工勤人员外的公务员。
(一)、套改办法
1、职务工资。
按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2、级别工资。
公务员的级别和级别档次按照现任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重新确定。
现任职务,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命的职务
任职年限,按正式任命的开始时间计算。
套改年限,按工龄、学历,减去扣除的年限确定。截止时间2005年12月31日。
按现任职务套改的级别,如低于或等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在此基础上级别再高定一档,级别工资可就近就高套入相应档次;如高于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但级别工资额低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工资额,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再就近就高套入按现任职务确定的级别对应的工资档次。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原任低一级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套改工资后,根据清理地区、部门和单位自行发放津贴补贴的情况,将清理出的津贴补贴纳入新工资标准200元。
(二)、正常晋升工资的办法
1、晋升职务增加工资
公务员晋升职务后,从晋升职务的下月起按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其中,级别和级别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原级别低于新任职务最低级别的晋升到新任职务的最低级别,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个级别,级别工资逐级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
2、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增加工资
从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考核累计(连续)五年称职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职务对应的级别内晋升一级,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下一次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公务员因晋升职务而晋升级别,如级别晋升两级以上,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级别只晋升一级,不影响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
公务员按本实施办法套改确定级别后,自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级别未发生变动或因晋升职务只晋升一个级别的,如考核为称职及以上,并按2005年12月31日时的职务达到级别工资确定表中上一级别规定年限,可从达到规定年限次年的1月1起晋升一个级别,但最高不得突破本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进入新任级别相对应
的档次。公务员按此办法晋升级别后,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公务员已经达到所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不再晋升级别工资,只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3、按考核结果晋升级级别工资档次
连续两年为称职及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档次。
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与正常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分别计算。公务员因晋升级别增加级别工资时,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原级别一个工资当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可与级别变动前的考核年限累加计算。如增资额超过按级别一个工资档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同时晋升级别和档次的,先晋升级别,再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三)、新录用人员工资。
1、试用期工资。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工资分别为:初中585元、高中、中专605元、大专650元、大学本科700元、双学士74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79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880元。
2、试用期满后级别和级别工资的确定。
初中定办事员27级1档295元、高中、中专定办事员27级2档313元、大专办事员26级2档345元、大学本科定科员25级2档381元、双学士定科员25级3档403元、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副主任科员24级3档446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22级1档484元。
其他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可按低于单位同类人员的水平执行。
艰苦边远地区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可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定级工资。
三、实行级别和待遇相互挂钩的办法
符合级别与生活待遇挂钩条件的公务员任职满5年,达到规定级别前连续考核5年称职以上,符合以下条件:厅级副职13级、处级正职15级、处级副职16级、科级正职18级、科级副职19级、科员20级、办事员21级的,可以执行现任职务上一层次非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及住房、医疗等待遇,级别工资档次在现任职务对应的级别范围内晋升。退休后,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退休费、住房、医疗等待遇。
撤职以上处分或受到刑事处罚的不得享受以上待遇。
四、实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乡镇公务员)工资倾斜的办法
从2006年1月1日起,担任县委书记、县长、乡党委书记、乡长的人员,任现职满5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从满5年的次年1月1起在现任级别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就近就高靠近新一级别的档次并不影响正常的职务变动或正常考核引起的级别变动。
五、机关工勤人员工资制度
(一)、技术工人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制
,基本工资有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两项。构成取消原奖金,设置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
(二)、岗位工资按技术等级、套改年限确定。
(三)、正常增资办法:
1、每两年晋升一档岗位工资。晋升岗位工资档次。机关工勤人员考核累计两年为合格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晋升一档岗位工资。
2、晋升技术等级。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如增资额超过按原技术等级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晋升岗位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晋升技术等级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按原技术职务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其晋升技术等级前后的年限可累加计算。
六、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每两年调整一次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变动等情况和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确定。在工资调查制度建立之前,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七、改革奖金发放办法。
取消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增加一级级别工资的办法,改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和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称职的发12月份一个月的基本工资,考核优秀的可发放1.5倍(2倍)。
八、其他有关政策
(一)、专业技术类别、行政执法类别和实行聘用制的人员的工资办法另行制定;
(二)、军转人员工资(93工改后军转人员增资办法待定);
(三)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关和各部委管理的公务员,15个副省级城市的增资办法(待定);
(四)国家批准的各项特殊岗位津贴仍然执行,其他地方批准的特殊岗位津贴一律取消;
(五)浮动工资的处理(略)
(六)相应警衔津贴、海关工作补贴、西藏工作人员和党外工作人员生活费办法另行制定。
九、组织领导(略)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第十条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
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