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合集)

时间:2019-05-12 20: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第一篇: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一. 事件概述

3月15日上午9时许,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行动——《“健美猪”真相》,节目曝光了“养猪户添加违禁药‘瘦肉精’,监管部门收钱放行,经纪人联络其中,下游厂家有意收购”的乱象。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等地,用“瘦肉精”喂出来的“健美猪”,钻过当地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每头猪花两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号称“通行证”的检疫合格等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有了这张证明,用“瘦肉精”喂出来的所谓“健美猪”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南京市场销售。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种用瘦肉精喂食的猪,还堂而皇之地流入了肉食行业的龙头老大、以“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著称的河南双汇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按照该公司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知名企业为逐利置公共安全于不顾,养殖、贩运、屠宰和销售等四大环节的监管部门对违禁药品一路绿灯,蚕食着公众对涉事企业的信任以及食品安全领域政府部门几近透支的公信力。节目播出后,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午后即跌停,当晚,双汇发展还发布了停牌公告。

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而此次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却让我们发现这家被公众广泛认知的500强企业竟然成了监管的漏洞,国家监管部门有法可依却监管不严?而频频发生的视频安全问题似乎折射出监管之外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二. 多角度分析

养殖户角度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目前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1、市场风险较高,大户缩小规模,散户观望。目前,猪价下跌,但饲料价格是一路上扬,对于这个“亏本”的信号,养殖户普遍感到担忧,长期下去,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因为无法抵抗风险而退出,大型养殖场也难以维持,另外疫病的频繁发生也导致了养殖风险的加大,中小规模养殖户,特别是散户抗风险能力较弱。

2、养殖户资金缺口大,贷款难。由于单头生猪利润下降,为获得更高的收益,部分养殖户有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想法,但有相当一部分都受到了资金的限制,由于生猪生产风险高,生产周期长,成本回收较慢,银行、信用社贷款手续繁琐,且额度较低,只有五万元的小额贷款,不能满足养殖户的需要,而且担保人难找。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养殖规模。规模化猪场建设补助和奖励政策门槛太高,养殖户得不到实惠。

3、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生猪生产大致分为饲养环节、贩运环节、屠宰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等五大环节,当前饲养环节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其它环节相比增幅仍然偏低,各环节利益分配相对失衡。

“随着双汇瘦弱精事件的逐步升级,上游养殖户也渐渐浮出水面,在利润低、饱受疫病、融资难等困扰下,很多养殖户不得不选择添加“瘦肉精”。”

从这几点来看,由于养猪户力量分散,成本提升,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生猪养殖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养殖户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是在市场的要求,或者是说是在猪贩的要求下进行生猪的养殖的。而猪贩为什么要指定收购加精的猪肉或者说给加精的猪肉更高的价钱,那么肯定是为了迎合屠宰场的要求,其实归结来,猪贩和农户都是被屠宰场的利益绑架了的。养殖户利润受挤压,催生“瘦肉精”产业链。屠宰场(企业)角度

各地的屠宰权一般由政府集中起来再拍卖给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私宰的猪肉无法在市场上流通。控制了屠宰权的企业就等于控制了收购权,进而也就有了定价权。定点屠宰企业一般不会亲自去农户手中收购,通常是再通过二手猪贩子控制当地的收购权。而屠宰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竭尽所能压低生猪收购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价格,这种压力再转嫁到猪贩子身上,他们会不顾品质,进一步压低生猪收购价格。生猪收购权被垄断,生猪收购价被压低。

而且由于市场需求,屠宰场对生猪的瘦肉量要求很高,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屠宰场的生猪最终能够卖到什么价位,完全是由瘦肉率的高低来决定的,他们在收购生猪时,最为严厉、苛刻的指标,并非瘦肉精或者生猪尿液检测,而是生产流程最后的几道工序,其中一项叫瘦肉率检测。如果说,养殖户是被猪贩子所绑架,那么,猪贩子则是被屠宰场所绑架,屠宰场则被肉制品企业绑架,而这种绑架的正源是10多亿中国消费者对瘦肉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当人们好不容易弄明白三聚氰胺为什么可以帮助牛奶明显提高蛋白含量的时候,此刻,瘦肉精如何帮助养殖户和猪贩子来应对屠宰场的瘦肉率检测,已不再是秘密。

政府角度,从南京市的政府方面监管为例说明(自从央视的“3.15”专题节目曝光瘦肉精问题以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作为灾区之一的南京市也展开了严格的查处。但监测查处瘦肉精到底归哪个部门负责,在当地却还不是特别清楚。)南京瘦肉精监管: 1.职责不明确。

作为瘦肉精监管的两个重要部门,地方农委和商务局曾经联合发文,但是真正出现问题,两家单位却说不清。江苏省农委——南京市农委——南京市动监所。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屠宰办。

直接接触生猪监管的两个单位,动监所和屠宰办,都认为瘦肉精检测不在自己的只能范围内:隶属于南京市农委的南京市动监所表示,按照《动物防疫法》授权,检疫员只负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检疫。按照2008年国务院下发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瘦肉精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归类为肉质品质,归商务部门管。隶属于南京商务局的屠宰办说,他们只负责定点屠宰的行业管理,不从屠宰场收钱,检测瘦肉精也不专业,最终结果还需要农业部门来认定。而且市屠宰办只有3名工作人员,没人没钱,他们只能要求猪贩们自检,费用由猪贩们自己承担。2.瘦肉精检测没有技术和经费支持。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南京市动监所按5%的比例抽检生猪尿样,原来的检疫费每头猪3元,现在因为要检测瘦肉精,每头猪检疫费高达30元。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无论是动监所,还是屠宰办,目前只能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3种,其他的瘦肉精还没有办法检测。

要达到一定的监管覆盖面,检测样品的数量必然很大,而与此对立的畜产品质量技术支撑体系的质检资源相对有限。因此瘦肉精的问题决不能单靠检测来解决,而且从现有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的有限资源来考虑,依赖抽检率的提高来保证瘦肉精的安全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3.食品安全的属地化管理也给瘦肉精猪肉流入市场带来了可乘之机。

属地化管理就是哪里产出的猪肉,就由哪里检测,并负责出具检测报告。由于主销地区并没有检测猪肉食品安全规定,就给瘦肉精猪肉监管带来了难度。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生猪产地的监管机构就有可能放松对瘦肉精的检测。

那么到底瘦肉精检测是应该由谁“牵头”,政府对瘦肉精检测的文件是如何规定,规定的实施情况由如何?

《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展强化畜禽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该文件规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广泛宣传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危害,提高养殖场(厂)的质量安全意识,要加大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使用或教唆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行为。商务主管部门要督促定点屠宰场改善检测条件,提高对瘦肉精等禁用物质的检测能力。

而商务局屠宰办工作人员却表示没有看到过这个文件,甚至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商务厅,商务厅也称没有见过该文件,看来,所谓专项整治行动中提高检测水平的要求自然也没有落实。据介绍,这是一份转发文件,其源头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专项整治行动,整治重点就是屠宰场。

《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这是2010年10月20日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文件。该文件规定:农业部牵头负责“瘦肉精”监管工作,可在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环节对“瘦肉精”检验、认定和查处,负责生猪收购、贩运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工作;工商管理部门负责“猪肉流通环节监管,查处和打击经营含‘瘦肉精’等不合格猪肉的行为”,商务部负责加强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干活就要给钱给编制。农业部门有关人士透露,该文件下发后,农业部上报了一个带预算的监测瘦肉精方案,但财政没给钱。这份要求“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的文件最终搁浅,挂在中央编办的网站上。

文件责任无法明确,屠宰场成了监管瘦肉精的空白区。

从上面的几个角度分析来看,整个瘦肉精事件链条是环环相扣的。“道歉”、“停职”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生产厂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做出这些反应,当然很必要。但是,从该起事件所暴露的极其恶劣性质和可能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来看,“道歉”、“停职”显然又只是一个相当初步的开始毕竟,企业生产加工“瘦肉精”猪肉,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不是“道歉”就能化解的;而在失职渎职的政府监管人员方面,“停职”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处分问责形式。必须意识到,无论是对于当事企业,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瘦肉精”猪肉一路畅通无阻地招摇过市,都是一种不可容忍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严重藐视、毒害,也是对国家食品安全法律的公然践踏和挑衅。

三. 提出建议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来看,我国的食品监管法律和各项行政法规及规定,各个监管部门竟然无法切断瘦肉精的链条,甚至形同虚设。可以说,食品安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公共管理、国家法制建设问题,政府部门、立法部门没有做出合适有效的体制和法律并贯彻实施,舆论一味的指向企业也是不正确的。那么瘦肉精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呢?下面是提出的一些建议对策: 1.加强瘦肉型生猪品种低成本化方向的研究开发。

对瘦肉型生猪品种的开发和推广的力度要加强。同时积极探索可以降低农户仔猪购进费用的低成本途径,以保证农民在可接受的仔猪进价上选择饲养瘦肉型生猪.满足居民对瘦肉型猪肉的需求。要对养猪农户进行培训宣传.以便使农户了解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处罚。用科技因素提高产量和利润,实现常规化发展。

2.加强瘦肉精的生产源头监管。

瘦肉精的监管要转变思路,在源头上加强瘦肉精的监管,是瘦肉精监管工作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化工厂是瘦肉精的最大流出源头,而作为瘦肉精的原料提供方,其在生产瘦肉精时,不需要药品生产许可证,其在生产的盐酸克伦特罗和向具备资质的生产企业销售盐酸克伦特罗原料均不违法,而且目前也缺乏强有力的措施来约束。因此,加大力度对化工厂、医药等企业监管以及严厉打击各种地下生产交易活动,从源头上堵住瘦肉精的生产才是治本之策。3.提升瘦肉精检测技术、保证检测经费。

把“瘦肉精”检测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如当地财政紧张,可按国家、省、当地政府三部分共同承担的办法,保证检测经费的落实,保障瘦肉精检测工作能正常开展。加强科技瘦肉精科技攻关。开发一种检测快、成本低、劳动量低的快速检测方法。解决瘦肉精检测的瓶颈问题。同时,通过项目投入,加强县区级畜产品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检测技术。4.加强法律作用,明确监管体制中个部门职责。

瘦肉精事件让人们看到了我国食品安全方面法制建设的不足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缺失。完善食品安全法制,对猪场户、屠宰企业和消费市场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查重惩。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便于追究责任和确立惩治标准。将食品安全作为一项指标嵌入政府公务员的考核机制。

资料来源:

事件概述:正义网舆情工作室 2011-03-25 养殖户角度分析: 生意社-大宗商品数据商

屠宰场(企业)角度:第一财经日报 2011-03-31 政府角度(南京瘦肉精监管):中国青年报 2011-04-19

经济法论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

经济法论文

第二篇:双汇瘦肉精事件解决方案

双汇“瘦肉精”

——用行动赢回信任

事件:

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3.15特别节目,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被曝光。双汇集团随即道歉,承认属实,并令工厂停产,并向零售商表示承担一切后果,并委托国家和地方相关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总经理更明确表示双汇集团会承担责任。双汇集团同时宣布: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实施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目的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对济源工厂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免职。尽管如此,网民仍不信任,董事长召开视频会议,试图安抚供应商, 同时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将3月15日作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双汇20多年建造的放心品牌受到质疑,损失难以估量,4月7日,双汇在重庆新上架,为证安全,重庆地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但市民并不买账。4月18日,全国各地执法部门对双汇产品进行普查和抽检,双汇全部合格,均未查出“瘦肉精”。说明了“瘦肉精”事件只是济源食品厂的单一事件。

在停牌一个多月后,双汇复牌了,损失超过13亿,20多年,打造的放心品牌受到质疑。双汇深埋处理含瘦肉精的猪肉,损失超6200万元。7月23日,双汇的销售额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双汇的瘦肉精事件画上了句号。公关策划:

在事件爆发以后,首先向公众道歉,并责令济源食品厂停产整顿,令相关责任人停职。立刻成立公关小组,全面负责调查此事,迅速针对相关问题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内容包括,将双汇所有食品下架处理,各个大小经销商暂时回收商品,日后可以回总公司进行兑换,总公司一定会承担一切损失,赔偿所有损失,与质检部门合作,对所有食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安全,召开员工大会,安抚工人们躁动的心情,同时召开全国的销售经理电视电话会议,表达总公司的态度,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公司的声音,一定会处理好此事。

召开员工大会,安抚员工的惶恐心里,承诺永远不会抛弃大 家,共进退,只是暂时停工,一旦问题解决,就会立刻复工,并且停工期间工资照发,绝不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领导干部一定不能自乱阵脚,一定要沉稳,有应变能力,最高领导一定要出席,并发表安抚员工的演讲,使员工团结起来,一直应对问题。

召开全国的销售经理电视电话会议,向他们说明公司的策略,并表示双汇是一家大的公司绝不会回避任何问题,一定会承担责任,承担一切损失,双汇作为百年老企,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并且宣布将双汇所有食品下架,与相关检验部门进行合作,对全国的双汇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将双汇的计划书传达给各个销售代表,让他们向各个地区传总公司的声音,不会让大家有损失,请相信双汇一定会处理好所有事情的。

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主流,各大报社共同参加。首先向公众道歉,并表示济源食品厂收购含“瘦肉精”的猪肉是由于检验环节过于宽松,双汇集团一定会吸取教训,双汇作为一家大公司,对所有问题不会回避,会承担所有的责任,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目的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确保以后类似的事不会发生,要求济源双汇收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处理。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济源双汇继续停产整顿。双汇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检集团是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此次与双汇合作,将全方位监督双汇质量安全。一定会确保产品安全,把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切记此事,引以为戒。

董事长等高层官员一定要注意言辞,发表正面观点,向公众致歉,出席各种大型会议,安抚民心,领导有一种振奋军心的作用,一定要对员工、销售代表、供应商、公众发表有振奋作用的演讲,做好安抚工作,切勿发表不当言辞,主动承担错误,争取得到理解,但言语中不可有推卸责任的意思,不能将责任推给别的环节,或者与其他企业作对比。对经销商的损失进行赔偿,给他们一个依靠,不会对企业失去信心。

及时告知事件的最新动向,不给媒体发表不当言论的机会,主动与各个媒体合作,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宣传,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各种广告等宣传方式,传递“头头检测”的信息,增强公众信心。让公众知晓事件的动态,挽回民心。

与相关部门合作,对所有商品进行检验,给公众一个放心,证明济源食品公司的“瘦肉精”事件只是个案,双汇仍是一个放心的品牌,不会拿群众的健康开玩笑。

商品重新上架,董事长等领导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进行现场试吃,给公众一个放心,各地负责人也在各大商场进行试吃,欢迎免费品尝。进行各种促销活动,挽回市场。将含“瘦肉精”的食品进行深埋处理,双汇承担所有损失。

在问题处理完毕后,总公司派人检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更换负责人,采用更严格的检验工序,进行复工。

第三篇: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

食品安全事件之“双汇瘦肉精”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事件随即引起广泛关注。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遭曝光后,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

瘦肉精是啥?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伦特罗(Clenbuterol)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能使猪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猪毛色红润光亮 收腹,卖相好;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肥猪饲喂瘦肉精后,逐渐发生四肢震颤无力,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毒副作用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克伦特罗。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后发现其能提高猪的瘦肉率,而被应用于饲料中。早在2002年国家监管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然而,即使实际市场影响并不太大,比三聚氰胺更早出现的瘦肉精之屡禁不止并延绵难绝,再度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沉疴。在一些地方,生猪养殖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从养殖户、到检疫局、到各省界检查站、最后到定点屠宰场,各个环节均能交少量的钱就各个突破,一路畅通,最后直达消费者餐桌。相比之下,双汇的“十八道检验”简直是个莫大的讽刺。

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肉产品企业,被爆刻意采购添加瘦肉精的所谓精品猪。此事一出,人们就联想到此前的三鹿。两件糗事,何其相似!同为行业巨无霸,同样是在原料采购中弄虚作假,连添加的东西都非常相似,一种貌似可以增加原料品质的有害化学品,一个让牛奶看起来蛋白质含量高,一个让猪的瘦肉比例高。虽然“瘦肉精”事件并未像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人死亡现象,但对于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市场信任感的打击,却不亚于三聚氰胺事件。

其实,食品事件还远不止这些。农药超标的毒豇豆,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等等。4月中旬,又再次涌现“牛肉膏添加剂”,一种可让猪肉变“牛肉”的添加剂。一瓶一斤装的牛肉膏可以让50斤猪肉全变成牛肉。以猪肉为例,目前福州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卤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卤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似乎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有些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二是有些职能部门不尽职,不负责,宽纵助长了制售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

我想,若要从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既要靠舆论监督、思想教育,更要靠职能部门的监管和处罚。现在,媒体针对食品安全现象的揭露和批评不算少,但监督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职能部门的处罚则有很强的制裁性,他们的处罚是硬性的,关系到处罚对象的物质利益,效果自然比舆论监督来得更大更好。可以说,对于那些道德败坏、丧失良知的人来说,一个实际的处罚要胜于千万声谴责。鉴于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我们的执法部门一定要审时度势,加强监管,使这些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不法分子无处藏身。

从另一个角度,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要活着,渴望更好的活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乐于和必须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必须支持自己政府的良性行动,必须滋养自己国家制品的成长。我们绝大多数人服务于各种社会角色,既是某种“品”的制造者,又是另一“品”的消费者,人人都是“良”品的制造造者和维护者。食品安全是全民之事,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需要从人人做起,从自己做起,无论政府职员,商界人士,还是平民大众。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平安的生活,活出我们的精彩!

第四篇:如何看待双汇瘦肉精事件及其公关(范文)

如何看待双汇瘦肉精事件?如何采用危机公关管理来处理这一事件?

姓名:张露露 学号:080808506 分数:

=事件始末= 据央视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

遭曝光后,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

3月15日 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当天下午双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封住跌停,双汇表示正在调查济源‚瘦肉精‛事件。

3月16日 双汇集团发布致歉声明,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

3月17日 双汇集团再就‚瘦肉精‛事件发布声明,称将召回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

3月20日 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济源市政府在全市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封存猪肉1878公斤,抽样46个,其中6个被检出‚瘦肉精‛。3月23日 双汇紧急召开4000多人规模的全国经销商视频会议,以应对下架危机,希望能重新启动市场。

3月25日 双汇集团再次召开了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试图安抚处境艰难的供应商。

3月26日双汇董事长万隆曾小规模邀请部分媒体进行沟通,并表示双汇是‚代人受过‛。双汇员工和经销商纷纷表态,全场气氛达到高潮,经销商很激动,辽宁营口经销商高呼四声‘万总万岁!双汇万岁!’‛

3月31日 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包括双汇集团所有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部分新闻媒体等万人参加,双汇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始末我个人得出的对双汇这个企业的看法是:

①双汇在3月15日事件发生时没有立即道歉,而是在3月16日才进行对公众的道歉,我可以理解我它们还没查明事实的真相,不知道真伪,所以等查明了才道歉。

②3月17日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个人觉得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你免职了有个屁用,还不是做给公众看的。3月23日到3月26日之间都是在做如何安抚供应商、经销商,做的都是如何不让双汇下架,如何保持它的继续销售,做一切都是以企业的利益为第一的,全然没有考虑公众。还高呼四声‘万总万岁!双汇万岁!’‛

③直到3月31号才再次向公众道歉,个人觉得双汇这个企业把自己伤害最深的公众放在了最后,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

如何采用危机公关管理来处理这一事件?

双汇企业对于这次事件采用的危机公关策略

1、三次万人职工大会

2、双汇领导大嚼火腿

3、大规模销毁生猪肉

4、发表道歉信

个人认为它危机公关的让人失望之处: ①道歉的诚意和公众期待的有很大的差距。

②道歉似乎成了娱乐大会,在万人大会上居然高喊‘万总万岁!双汇万岁!’‛作为公众的一员我表示非常愤怒,企业出现了问题还高呼万岁,高呼问题万岁呢!

③道歉按理说是向公众道歉的,结果却是变成安抚经销商去了。④领导大嚼火腿,个人认为纯属作秀,有本事你在出事之前吃啊!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的危机公关策略:

从双汇的危机公关策略当中我们看到了敷衍、欺骗、哗众取宠等丑陋的行为。首先企业出事了,做出的危机公关策略的一个前提就是以诚恳、诚实的态度面向公众,不回避问题和错误,而不是通过拙劣的表演来糊弄公众。

①首先弄清出这次危机公关的对象是谁,这次双汇事件的受害者是消费者,所以道歉应该是针对消费者这一人群的,而不是经销商也不是供应商;

②道歉的时候拜托您再也不要隐瞒什么了,以最诚恳的态度来面对那些被你伤害的公众们,而不是一味的推脱事情,这样只会更激怒受伤的公众;

③大规模的销毁生猪肉,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浪费的表现,非常非常不人道的表现,我觉得可以进行下研究,看看是否这些不能吃的猪肉可以有一些其他用途,比如做成肥料之类的,何必就为了证明什么而马上销毁呢,做些更有意义的事不是更好吗?

④对直接遭受双汇产品的受害者,应该给予适当的赔偿,做出适当的承诺,比如说帮消费者购买保险,凡是吃双汇产品的顾客都在被保护的范围里。

⑤我觉得吧不应该只是双汇地方领导吃香肠,类似于万隆级别的人物应该下去和群众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等。

最后我们看一下网友对于这件事情的评论 网友评论

支持的声音:

①双汇基本在每个省都有基地,含瘦肉精的只是河南的一个基地,只是个别现像,但也给双汇整体带来了很大影响,其它双汇基地产品经过有关部门的检疫,并没有发现含有瘦肉精。

②小牌子就算吃死人了也不会闹出事来 树大招风啊 真是没错 一点小事闹成这个样子 你说不吃双汇你敢吃别的么。

③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双汇的肉我们更可以放心的吃了。反而是其他的肉要小心。

④因为市场上现在有很多已经有瘦肉精的猪只有流到别的品牌或者自由市场去了。双汇现在头头检验,其他品牌依然做的是1% 检验,就是2车猪不到一头检验,而以前 双汇是4-5%检验。所以,大家应该支持已经严格了的企业,反而要警惕市场的漏网者。

⑤双汇猪比市场其他猪肥,别处不知道,唐山双汇猪肥,是经销商和零售店一直抱怨的,所以双汇也是受害者,双汇集团出错受到媒体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和抱怨说明它在老百姓心中位置高,位置重要,我相信双汇不会倒下,相反危机与机遇并存,双汇自己提高收猪门槛,必然带来行业洗牌,我们大家抱怨和指责双汇的最终目的,不是消灭我们信任的品牌,而是最终吃到放心肉,给双汇机会也是给消费者机会,给我们自己机会,难道我们还想回到一把刀,一口锅,一杆秤,沿街穿巷,摆摊卖肉的时代吗?

反对的声音:

①应该像三鹿一样,让双汇消失

②双汇辩称自己是受害者,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双汇不但不是受害者,而且是始作俑者,这里是个巨大的利益诱惑,即:加精猪或健美猪的屠宰率和瘦肉率都高出常规养的猪许多,虽然加价收购,但利益仍然比常规巨大。行业潜规则:像双汇这样的企业是不收购那些脂肪比较厚的猪的。

③没有啥好纠结的,如果这个企业不倒闭,我将对一个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政府 失去任何的信心和信任,以后五毛说往东,我就往西,说支持我就说反对,一切与五毛死磕!

总结,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消费者相信双汇的,我个人也还是相信双汇的,虽然它的危机公关做的不够好,但是我相信经过这么大的打击它应该不敢再乱来了,毕竟它是名族企业,不支持它的话,估计这块市场又要被看戏的人抢走了!

第五篇: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事 件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3·15特别节目的曝光,河南孟州等地使用瘦肉精喂猪,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形同虚设。“毒肉”不仅进了南京的菜场,还被顺利地卖到双汇集团下属的济源双汇公司。而双汇所宣称的“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检测。双汇,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上了黑名单,不啻一场行业地震。

“瘦肉精”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如果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9年前已被禁用

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 “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规定表明,只要生产或者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即使没有造成人身损害后果,也可要求10倍赔偿。

之前的“瘦肉精”事件

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涉案饲料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同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

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力度不可谓不大,投入精力不可谓不大,可为什么还总是有那么多耸人听闻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我想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意识缺乏,有违规使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存在无知消费、模糊消费、便宜消费三种消费理念;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有利”就管,“无利”不管的倾向;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浓,对发现的假冒伪劣食品或侵权事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很多食品从业人员存在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 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利益诱惑人的堕落,利益引诱人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这充分说明了一些人的利欲熏心,直接导致了这些人间悲剧。

(三)产业集中度低,监管成本高

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包括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诸多环节。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中,产业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在全国40多万家食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仅3.7万多家,比例不足一成。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在食品行业的上游产业集中度更低。产业集中度低,必然导致监管成本高。从生猪产业的中游看,现有政策要求对生猪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但由于对散养户的检测费时费力,在实际操作中抽检对象主要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的检查基本成了空白。从生猪产业的上游看,分散化的饲养格局导致饲料及兽药等产品的销售只能主要依靠当地的经销商。这些经销商一般规模小,大多是散兵游勇,很难监管。从生猪产业的下游看,以农户散养为主的生产结构导致流通环节存在大量经纪人、猪贩等中间商。这些中间商流动性强,导致猪肉产品的源头难以找到、生产过程难以追溯。

(四)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管效率低

一是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从饲料、兽药生产到生猪饲养、流通、屠宰、销售等环节,涉及农业、质检、工商、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众多监管部门在职责上存在重叠交叉,造成监管责任不清。一旦出现事故,难以问责,结果是多顶“大檐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二是主体单一,势单力薄。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由政府相关部门承担。事实上,像这样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监管,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三是存在“九龙治水”现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摊点、农村红白喜事饮食等监管仍有“管理空白”和“管理交叉”问题。

(五)执法环境差,政策执行难。一是少数监管人员失职、渎职。二是地方保护。就猪肉生产而言,产品一般主要供应外地市场,所以,有的地方政府缺乏监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了事,则会影响当地干部的前途。三是劣币驱逐良币。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无论是当年的奶制品,还是现在的肉制品,只要能迎合消费者的直观判断,就能卖上好价钱。添加“瘦肉精”后,猪就成了“健美猪”,收购价就高,结果自然是违法者竞争力强,劣币驱逐良币。四是执法方式不当。执法者需要给市场明确的预期,无论何时何地都以明确的标准一以贯之地惩罚各种违规行为,不能让人存有侥幸心理。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在重大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开展“运动式”执法,缺乏长效机制。

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每个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政府重视的头等民生。最近十来年,我们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危机,从“三聚氰胺”到“皮革奶”,从“毒豇豆”到“毒大米”,从“小龙虾”到目前的双汇“瘦肉精”,每次事件总是走这样一个过场:公众震惊、愤怒,几个当事人被严惩,政府承诺严格监管,然后似乎又是一片升平景象,我们欣欣然接受了对美好明天的预期,却等来了下一场食品危机。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确保类似的事件不再上演?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有句话叫“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就是做企业,特别是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良心!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找出农产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源头和真相,监管有的放矢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瘦肉精”事件的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控制农民的养殖环节固然是一个重要环节,但农民所使用的动物违禁药品“瘦肉精”从何而来?是谁在为“瘦肉精”的流通打开窗口?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找出问题的真相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对事件的恐慌情绪,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三)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调整经营方式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双汇提出了6条整改措施,其中一条是加快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这让人听起来还是太“空”太“泛”。且不说双汇“亲自养猪”是否可行,但农产品组织化、标准化生产一定是未来的潮流和趋势。此次“瘦肉精”事件再次让我们感到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的紧迫性。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如果出现问题,源头控制相当困难,因此今后要逐渐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逐步实现“农超对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立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提高农产品监管的可行性。

(四)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世上事大莫过于“天”,食品安全是国家的大事。对广大国人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几千公里外的日本核泄漏,而是餐桌上的火腿肠、奶粉等等的食品安全风险。“瘦肉精”事件再次说明,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的企业是该好好反思经营战略、价值链管理和社会责任了!我们的政府也该好好反思如何有效监管了!

下载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汇瘦肉精事件浅析(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汇瘦肉精事件内控分析(合集)

    从“瘦肉精”事件看双汇的内部控制 一、 案例企业及案例事件介绍 1、 双汇集团概述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100多亿,2010年销售......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一、背景 在2011年3.15央视特别节目中,央视通报了双汇集团济源分公司购入喂食瘦肉精的猪的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继三聚氰胺后的又一特......

    公共关系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双汇瘦肉精事件分析 “瘦肉精”利益有多大? • 不法养殖户使用瘦肉精主要还是为了巨额利润。据农业部统计,如果用瘦肉精把一头普通猪变成“瘦肉型猪”,只需要10到20......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沟通案例

    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沟通案例 经过一个学期对管理沟通的学习,让我们对其有了较深的理解,以前也许我们只知道沟通就是交流,没那么深刻的去探究。如今我们也可以对其发表一下我们......

    公共关系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双汇瘦肉精事件分析 .摘要: 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瘦肉精”再度来袭!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 新闻曝光的济源双......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双汇瘦肉精事件回顾: 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其中曝光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收购使用含“瘦肉精”猪肉的事......

    浅谈双汇瘦肉精问题

    粮油食品学院食安0903班浅谈双汇瘦肉精问题 自从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健康猪”真相》曝光河南济源“双汇瘦肉精”问题以来,经过媒体的宣传,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