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全完善三五综治体系 构建电厂平安和谐生活环境
摘要:文章对健全完善三五综治体系,构建电厂平安和谐生活环境,提出了以“防”为主建立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五项机构的建议,并且在全厂范围内建立起了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范网络,确保电厂社会治安工作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字:构筑防控体系 完善机构 开展普法教育 山东东营市河口区仙河镇孤北热电厂:王会平
健全完善三五综治体系 构建电厂平安和谐生活环境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电厂”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孤北热电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路子,把“健全完善三五综治体系 构建电厂平安和谐工作生活”的治安防范体系作为综治工作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来抓,在全厂范围内建立起了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范网络,使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确保了电厂社会治安工作的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构筑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以治安防范责任制为抓手,以“防”为主,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一是以警区为中心的防控体系。加快以110为龙头,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形成了围追堵截的牢固屏障,有效地提高了各类案件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针对电厂关停的实际,为加强控制,电厂及时转变工作重点,成立了60人的治安护厂队,实行联合执法,治安巡控与外部管理并重,有效融合了警力资源,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网格化布警,营造了强大的警备威慑力。二是以厂区为中心的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厂区警备战略,建立与厂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厂区警备机制,所有工作生活区全部实现了“一区一警”,充分发动巡防队伍、专职保安队伍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强社区治安巡逻。三是以单位为中心的防控体系。结合护厂队员巡防制、包片制,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义务巡逻、看门望锁、联户联防,推动了电厂群防群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以内部单位为中心的防控体系。对单位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在充实内部单位治安保卫队伍的同时,把加强重点部位的防范设施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投资数万元,在要害部位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并与110指挥中心联网报警,进一步提高了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强化三防建设,确保措施到位。一是在“人防”方面,根据电厂实际情况,为强化生产、办公设施治安防盗管理,制订《孤北热电厂生产、办公设施治安防盗特别管理规定》和《加强治安防盗值班特别管理规定》,加强了人员的管理,完善了干部值班制度。门卫、护厂人员由原先的15人增加到 55人,每天有一名厂领导带班,负责全厂治安巡逻保卫工作,各基层单位每天配备一名干部值班,夜间巡逻护厂人数每天达到15人。特别是电厂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后,厂党委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由63人的治安护厂队,对厂区进行区域划块管理,实行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原则,负责全厂的治安保卫工作,建立了厂区治安管理规定,确保了厂区治安的稳定。同时电厂与桩西派出所本着友好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创建平安单位的原则,在电厂设立警务区及办公地点,在显著位置悬挂警务区牌匾和灯箱,由桩西派出所派出两名警员、一辆警车到警务区值勤,保证每周警元执勤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遇到治安突发事件及时组织警力赶到现场。二是加大对“物防”的投资力度。去年以来,重点对没有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的库房和办公场所进行了整改,库房也由明锁全部改为暗锁;维修损坏铁丝网500余米,经警护卫人员配置强光手电12个,争取并落实资金6万元,逐步完善护厂队服装及器械的配备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了干部、职工治安责任意识,确保了护厂人员在夜间巡逻中的人身安全,为更好地打击违法犯罪奠定了基础。三是完善电厂“技防”的配备及安装工作,针对当前电厂治安状况,加上厂区面积较大,重点区域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以现有的技术防盗措施,难以真正达到防盗的目地,靠增加护厂人员总会出现百密一疏的情况,去年11月份,投资十余万元,完成了电厂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在技防及监恐的安装上注重了点、线、面的结合,共安装摄像头目8个,实行了中央集中控制,并派责任心强的同志对系统进行管理,以确保设备不出现被盗。
三、完善五项机制、确保厂区稳定。一是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按照三年规划,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形成党委、支部,综治机构协调,以护厂队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内部防范工作为基础,以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场所为重点的社会防控大格局,实行治安防范法人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运作高效、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目标。二是建立完善预警工作机制。做到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要努力做到“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针对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危害安全的各类事件,进一步完善各类防范处置预案和处置机制。围绕总体预案,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尽可能把各类事件、事故、对电厂安全的冲击减轻到最低程度。四是建立完善督促检查考核机制。通过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分类指导力度,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并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真正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考核严格、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为平安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确保平安创建工作健康发展。五是建立完善综治领导责任机制。领导责任制是平安建设的总抓手,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促进创建平安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建立健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防化解机制。有效的预防化解机制是确保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功的关键。今年在建立健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的基础上,制定了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健全完善了纠纷排查、信访受理、办理、交办督办等十项工作制度,从机制制度上对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规范。工作中,电厂坚持从职工群众利益出发,把排查的重点放在上访老户、干群关系、有关方面人员、困难群众等方面,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排查信访、矛盾纠纷的关键,组织各单位每周对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的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高度重视,设立不稳定因素台帐,分门别类,列出单子,实行登帐挂号、解决消号的动态管理,由领导负责,由专人靠上,及时妥善解决,力争把问题解决在首轮环节。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委全体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随时掌握全厂矛盾纠纷的发生和解决进度等情况,对重大疑难问题进行调度。对于情况复杂、影响面大的纠纷案件,随时召开由涉案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个案协调会,及时研究对策,制定解决办法,限期解决问题。
五、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平安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质。围绕创建“平安电厂”,充分发挥普法工作稳定服务。根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要,加强了普法联络员队伍建设,从宣传、政法、行政执法等部门以及基教育、引导、服务、保障作用,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层单位中挑选业务素质较好的人员担任普法工作联络员,保证了基层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教育,职工群众的法律观念、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构建和谐电厂,深化“平安厂区”建设,既对电厂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给电厂提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孤北热电厂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促进电厂的和谐稳定发展,不断开创厂区平安、综治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电力,保障电厂各项工作又好有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健全体系 完善措施 积极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健全体系 完善措施 积极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今年三月份,山东省东营市地税局东营分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该局积极稳步构建了以深化“大集中”系统应用为核心,领导有力,体系健全,进展有序,狠抓落实的“内分离”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地税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的初步格局
(一)体系健全,制度科学,夯实试点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领导亲自督导,征管、税源、税政、计统、信息等科室多次指导试点工作。东营分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长、各基层征收局局长为成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科室分项抓的工作格局,为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规范岗位配置。按照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5类23个岗位的设置要求,对9个基层分局的155名税收管理员配置了相应的岗位。三是完善配套制度。研究制定了《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问题反馈制度》等6项配套制度,为做好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深化业务培训。组织召开软件上线培训会议,对全局税收管理员进行了软件应用培训,使所有人员迅速掌握了新系统的业务流程,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全市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现场会
市局张洪起局长作重要讲话
东营分局李庆敏局长作经验介绍
(二)规范流程,运转有序,“大集中”系统顺畅运行。一是全面测试工作流程。针对在“软件练习环境”流程应用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召开了问题研讨会议,进行了现场交流、答疑,共收集问题42条,涉及12项业务流程,当场解决问题33条。并根据流程练习测试结果,重新调整人员岗位26个,进一步优化了岗位设置。二是及时办结原系统业务。安排专人督导各单位在上线前办结“大集中”系统中的所有业务流程,审批完毕所有的待审批事项,确保新旧系统成功切换。三是注重验证反馈。“大集中”系统切换上线后,进行了岗位设置与模块功能的验证,确保岗位设置与模块功能相符;组织召开了业务研讨和答疑会,查找系统应用中的问题,交流试点经验,先后共举行问题研讨会8次,发现问题68项,并及时反馈省、市局予以解决。
(三)总结提炼,补充完善,创新“体外循环流程”模式。新的“大集中”系统按照纳税人识别号逐户下达工作任务,没有批量业务处理及文字描述下达任务的功能,东营分局采取了设置“体外”流程的方式进行解决,设置17大类44个工作事项,制定了“体外循环”工作业务流程,置于自行开发的《评估执行软件》运行,成为了“大集中”系统的有益和有效补充,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措施有力,管理科学,控管水平显著提升。
1、对税源实行分类管理。对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由分局税源管理科进行重点评估;对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下的一般税源,实行区级、基层分局双向监控,进行行业性预警式管理;对零星分散的税源,实行划片分区管理。形成了重点税源区级监控、一般税源行业预警、零星税源分片统筹管理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机制。
2、建立专业化分析互动工作机制。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挖潜增收为目的,业务科室召开税源管理状况分析会议,对收入结构、税源结构状况、税源变动趋进行了全面剖析和预测。计划财务科进行税收分析预测、税收管理科进行各税种收入异常分析、法规征管科进行申报及发票情况分析,实现了各业务部门一体化专业分工协作的横向互动。
3、突出重点深化专项评估。依托省局税收预警系统和大集中核心征管系统,日常分析预警与专项纳税评估相结合,及时捕捉疑点以评促管,2010年上半年对33户重点税源纳税人2008-2010年财务资料、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分析。如对胜利油田某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中,运用纵向分析法和合理性分析法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企业整体税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异常变动、整体税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等纳税疑点6处,经直属征收局核查落实,该企业自查补交税款。
4、实行重点行业动态监控管理。5月份开展的房地产行业项目追踪动态管理,对92户房地产46个项目摸底清查,分立项审批环节、建设施工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开盘销售环节、清盘环节等重点环节实施税源总量监控,并每个环节适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二、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打破了原来的运作模式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习惯,推行之初肯定有一些阻力和困难,通过开展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形成了上有各级领导的决心及支持、中有各科室的信心与配合、下有工作人员的贯彻执行的工作落实格局,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确保了税源管理新模式的顺利推进。
(二)优化岗位配置是前提。东营分局每个基层分局只有7至12名税务干部,而新系统中岗位设置有5类20个岗位,为有效缓解人力不足的困难,采取了一人合理兼并同类别的几个岗位的办法,并且按需实施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了“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岗岗有人,人人有责”的优化体系。
(三)稳步提高效率是关键。税收管理员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后权力受限,容易造成个别人员工作积极性差、责任心不强、“拨一拨、转一转”的问题。一是推行税官能级管理评定制度,按照组织动员、民主评议、资格审查、业务能力测试、拟定能级、公示等程序,将税官能级设定为8等20级,固定能级一年一评定,浮动能级一季一评定,实行有差别的待遇,完善了以能配岗、以能定级、以能计酬的新型管理体制。二是规范工作日志记录,明确记录事项、记录标准,按周展示,月评审,以此评价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三是强化日常考核,日常管理组长按月对税收管理员工作量、工作完成率及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能级管理相挂钩。充分激发了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强化协调配合是基础。任务重复、运行无序和岗位“扎堆”是新旧运行机制转换中的三大突出问题,而解决的关键在能否充分发挥税源管理科的中枢作用。在工作中,一是横向统筹有效加强部门协调。每周一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制定《税源(分析)任务计划书》,做到税源管理任务统筹,一口对外,统一下达,缓解了下户重复问题。二是纵向统筹有效加强上下协调。在下发《税源(分析)任务计划书》的同时,下发《基层分局税源管理任务指导书》,对基层单位的税源分析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便于基层统筹好本单位的分析工作计划,避免税源管理科、基层单位的税源管理组长、日常管理组长创建下达任务“撞车”。三是系统协调有效强化任务分配。目前系统限制不严,税源管理组长可以跨组给日常管理组成员下达任务,而预警任务只能由审核审批岗一次性分派,不能由各组长再次分派。对此,通过规范任务分配机制,对需跨组分配的,必须先发送组长岗,再由组长分派具体核实人员。进一步解决了岗位间协调配合难的问题。
(五)强化数据管理是核心。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的税收数据是信息管税的根基所在,是进行税收分析的生命线,通过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标准及数据采集规范,加强前期数据质量整改,强化数据质量考核,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等措施,确保了数据质量,保证评估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深化纳税服务是保障。随着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的消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定点”沟通也随之消失,带来了企业咨询的盲目性,通过在纳税服务大厅设置了专门的政策咨询岗、加强纳税申报提醒、丰富外网服务功能、与中介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等措施,为纳税人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全面深化了纳税服务。
三、结束语
东营分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稳步推行,对全局性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征管质效显著提升,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人力资源资源配置优化,干部队伍活力四射。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征纳关系和谐有序。东营分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东营分局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动试点工作日趋完善,促进税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东营地税东营分局 盖伟杰 崔卫)
第三篇:2011综治汇报打造“平安乡村 构建和谐家园”
打造平安乡村 构建和谐家园
以社会管理新成效促进平安发展新跨越
——新宁县飞仙桥乡2011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乡社会综治工作创新之年。今年来,我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统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创先进,保平安),深入推进“三个重点工作”(即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实现“四个新的突破”(即坚持严打整治方针,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上、在增强群众安全感上、在群众满意度上、在促进基础工作上有新的突破)。以“打造平安乡村、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以法制宣讲、信访维稳、服务管理为载体,举全乡之力,汇全民之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我乡创新了综治模式,提升了服务水平,扩大了管理成效,切实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保驾护航。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做好法制宣讲文章,创新了社会管理大平台 法制宣讲是提升综治工作成效的基础和前提。一年来,我乡在增强群众法制意识,提升群众法律素养,营造知法守法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始终坚持以法制宣讲为综治工作的切入点,着力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突出集中宣传,强化道德、法制教育。
1、我乡为打造和谐家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见义勇为(如3月20日郑海良勇救两名女学生);用送戏下乡节目感染群众(在岩口冲等村下乡建设文化广场);用浅显明的宣传方式教育群众(利用乡文化站,村级活动中心和远程教育终端等资源为载体,把政策法律法规文明礼仪转化为明了、生动、平等的大实话),让群众听得懂、吃得通、记得住。
2、我乡开展了“新宁是我家,我把新宁夸”的主题宣传活动、综治“双月”宣传活动、结合党的90华诞举办的庆“七一”“治安杯”篮球赛。三项活动中共悬挂横幅12条,张贴红纸标语200余幅,散发综治传单5000余份,出报刊4期。
3、我乡开展了禁赌禁毒 “春雷行动”,在行动中分发了倡议书3000余份,张贴标语、宣传挂图50余套、横幅5条。
4、我乡同时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6000余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赌博、服毒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5、中、小学聘请了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全年授课8次。同时全乡全面开展的“无邪教村”、“无赌无毒村”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二)突出民情走访密切了干群关系。
我乡今年出台了《建设旅游强县,齐为崀山喝彩“大走访”工作方案》和“新宁是我家,我把新宁夸”综治主题宣传活动方案。根据方案,全乡1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乡全体干警分别到困难群众、特困党员等特殊人群320人(固定电话320个)家中走访。这项工作与群众工作站无缝对接,接待了群众500余名,答复了来访问题150个(包括一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了实际问题89个,村民诉求事项118件,解开了群众心结,凝聚了民心,促进了干群关系回暖。
(三)突出村民自治优化了社会环境。
我乡推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新模式。在村民自治的原则下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委班子着重抓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实现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模式。乡、村两级对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吸毒人员、精神病重症病人、邪教人员、问题青少年等特殊人员实行台帐跟踪管理,制定和落实了帮扶、管理教育措施,开展上门走访并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二、舞活信访维稳龙头,打造了综合治理大网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社会综治工作的纵深推进,必须有一支作风硬工作实的干部队伍。我乡以创先争优互动为契机,以阵地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出了乡、村、组三级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的工作网络,为信访维稳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
(一)创新组织建设,确保了责任到人。
新一届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将“创先进,保平安”作为2011综治工作目标,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乡党委每月专题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针对该乡离城区近的特殊性,综治维稳中心针对不同地域制定综治维稳工作预案,通过签订责任书并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义务,要求做到每天值班督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确保综治工作措施落实。综治维稳中心建立了每月15日召开的综治信访维稳联席会议的制度。通过搭建乡中心平台,定期研究综治工作,为它把脉诊断,既分析全乡信访稳定工作得“病”的原因和特点,又集中研究该吃什么“药”,怎么对“症”去抓预防和对策。明确提出“和谐建设,守士有责”,有效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
(二)夯实阵地建设,促进了工作开展。
乡党委书记喻建平同志、乡长文德贤同志亲自研究部署综治维稳工作,分管领导黄朝润同志12次深入各村组、乡属单位及乡民营企业一线办公调研,进一步健全完善乡综治办硬件建设和7个内保单位的综治机构建设,以及19个行政村综治机构阵地建设,各机构配备了数额不等的综治力
量,全乡综治队伍达289人,规模较大的村综治人员达9人。针对新一届村支两委新当选的24名中青干部,实行充分授权选聘制度。目前,以综治、信访、维稳专干为主导,调解、治保、联防、应急队员积极参与,为解决村综治“盲区”问题,在全乡19个村174个村民小组9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群众工作站”的群众线索链,构成了覆盖全乡范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治安联防信息联络立体防控网络。在此基础上,乡中心主任统一协调的平安建设基本框架和组织网络初步形成。在全乡实行治安中心户长制,同时开展平安互动、和谐邻里大家庭评选活动。目前新选聘的从事综治工作的干部已业务培训两期,推动了村级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三)强化制度建设,实现了措施到位
年初,乡党委书记、乡长带领中心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指导综治办理清了“五个公开”“四位一体”“六点监控”的综治工作模式。即重大项目评估、招标公开、各类风险矛盾纠纷排查公开、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公开,所有案件结案公开,当事人回访公开的“五个公开”。“四位一体”是指乡综治维稳中心、村综治工作站、乡部门综治联防站、组、经营性企业综治工作室。并规定每月15日组织联席会议,掌握本辖区社情民意,制定信访、治安、维稳、反邪工作预案。“六点监控”是指邪教人员,重复信访人,涉赌、种毒、吸毒、贩毒者,犯有前科的盗窃者,刑满释放者,社区矫正者。乡村(部门)综治机构实现从比较完善到较好完善的突破,综治维稳力量空前壮大。
三、深化服务管理成效,营造了和谐发展大格局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和谐是幸福的指针。我乡坚持在服务上保稳定,在稳定中谋发展,在管理上创和谐,在和谐中促跨越,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和严打整治两手抓、两手硬,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净化了风清气正环境,营造了安居乐业氛围。
(一)紧扣矛盾调处重点促平安。
2010年初建立了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19个村和7个部门综治工作站(室),改变了过去综治信访维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的局面,整合了乡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国土所、林业站、卫生院等部门组成的七位一体或多位一体的综治维稳中心平台。对各部门力量由中心统一调配使用,推行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处理问题、一个领导跟踪负责形成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和调节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格局。这个平台建起后,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从2010年的761件下降到今年的301起,同期相比下降39.3%。这样各类矛盾纠纷在中心得到了统一受理,分流处理和归口办理,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结效率。
(二)破解严打整治难点保稳定。
今年以来,乡派出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始终保持对辖区内刑事犯罪活动的严厉打击态势,相继在“春季攻势”“亮剑行动”和打击“两抢一盗”“春雷行动”“扫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中,侦破了一批刑事案件,收禁了吸毒者2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起,破盗窃案件3起,调处轻微刑事纠纷、伤害赔偿等纠纷共36起,追回逃犯12名。针对全乡9个治安混乱的村和经营性企业开展专项斗争和重点整治,出动车辆10次,警力120人次。对7起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置,消除社会不安定的乱源,在“春雷”行动中,对历史上有种植罂粟地区的金童、罗源、龙潭等村进行地毯式的排查铲除,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司法所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乡中心每月一排查,村综治工作站坚持每10天一排查,做到排查有记录,有台账,调处有案卷。调解中,推行矛盾纠纷成功调处化解“以奖代补”制度:一般纠纷补20元,疑难纠纷补50元,重大纠纷补150元。对调处不了的纠纷及时疏导并引导当事人走合法渠道。截止目前,全乡共排查24次,排查出各类矛盾301起(其中派出所36起),化解成功259起,2起已交乡调处中心,正在协调化解,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1%。乡中心坚持调解工作注重社会效应,让周围的群众旁听,让他们在案
件中学法、守法,同时工作人员把工作做细,向多角度宣传信访条例、民法、婚姻法、物权法、土地、林权、禁毒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他们依法办事。
“三调联动”全年共受理案件3起,成功调处,调解率达100%,他们是夏家宅基地案中案、梅塘月光岩碎石场五宗坟山纠纷案、飞仙桥雍泰砖厂质量纠纷案。其次,是通过群众工作总站息访平台。针对全乡闹访、复访、重访人员多重性,为首骨干4人,中心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有效可控信访维稳预案,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责任到人,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力量,全力解决越级复访老大难问题,集中清理化解多年沉积的“老案”、“骨头案”、“钉子案”,采取“五盯一”反上访与下访,定点与流动,咨询与疏导的工作措施,实现了零越级上访。书记、乡长分别对“79”临战补充人员李玉芬、大圳伤残民工夏云鑫上门探访。思想工作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今年县两会期间成功处理平息刘治国为首的群访事件和李玉芬为首的“79”临战补充人员闹访事件。接着妥善解决了高速14标段阻工、罗源水库除险加固征地、飞仙桥中学创合格制学校施工、征地等复杂纠纷、飞仙桥中心小学创合格制学校征地纠纷、隘头村一小学女生溺水事故、飞仙桥一村民在安山乡高压线路施工中意外死亡事故、大飘村戴某宅基地上访案、双罗邻里纠纷斗殴案、黄河碎石场过路纠纷等一系列矛盾纠纷,确保全乡持
续稳定发展。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综治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综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乡经济社会建设打牢了基础,注入了活力,抢抓了机遇,树立了特色,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足,与创建“平安和谐飞仙桥”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综治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中来抓,始终坚持宣传教育、走访调处、严打整治三管齐下,深化和谐稳定发展新局面,为构建小康和谐发展新农村,打造旅游强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飞仙桥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11月1日
第四篇: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环境(综治汇报材料)
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环境
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平安创建,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学校在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校着眼于抓综合治理,保校园平安,促学校发展的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标本兼治,把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年来,我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全体师生员工努力杜绝违法犯罪及其它治安事件发生,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近年来,我校先后制订了从校长到后勤人员共四十五种岗位职责和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大门类共六十三项规章制度,制订了《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实施细则》、《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等,内容包括纪律、卫生、安全保卫、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涉及教学区、办公区、公共区、运动场等各个场所。2012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我校又进一步明确了保卫工作职责、公共财产被盗赔偿制度和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及保卫工作例会制度、学生出入大门制度、外单位人员及学生家长来访制度、净化周边环境规定、校园活动安全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强化,使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和创建工作不断规范。
2、建立综合治理承包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我校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对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全面负责,校长定期与教职工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创建平安校园的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工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将创建平安校园的行动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实行安全工作
责任追究制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在此前提下,具体工作分解到有关处室、年级组,年初制定创建管理目标、学期和年终检查总结,有关处室组再将有关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具体分解到班级等具体部门,形成了学校内部的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网络,强化了群体管理的系统,使学校的综合创建工作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有人抓。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每人管一条线,抓一个年级,推动了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工作层层落实。
3、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队伍的建设。为了适应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需要,我们对原来的学校保卫力量进行了充实、加强,重新组建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干部和年级组长为成员。在保卫过程中,我们做到每个重要设施都有专人保卫,每一个时刻都有保卫在巡查。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管理机制,要求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我们建立了行政、教师、学生三结合的值班制度,做到了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4、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增强教育合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师生员工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学校不再是封闭的世外桃源。社会上存在的消极因素、各类污染,也通过种种途径或渠道侵蚀着学校这块净土。学校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汇聚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合力。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学校多次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并与老子山镇派出所和各居委会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大了校园环境的整治,营造文明安全的教学环境,清除了校园周边影响学校稳定的因素,杜绝了本校学生与社会不良青年的不正当来往,遏制了因进网吧而逃学的现象和行为。
二、抓住防范重点,措施落实到位。
1、重点防范,疏而不漏。目前学校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盗窃财物、打架斗殴和社会流氓的滋事。为防患于未然,我校采取的对策一是抓好大门的保卫工作;二是搞好教学楼、体育设施及各种教学仪器、物品的使用安全防范;三是建立昼夜值班执勤制度,规定时间的会客制度等,杜绝社会闲杂人员在校内流窜和非工作人员在重要部位逗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严格防范,确保安全。学校安全处平时对各部门的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限时改进,结合评优评先、年终考核奖惩,实行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一票否决制。教导处对校内发生的违纪事件和不规范行为进行重点排查,并参与处理,有力的遏制了违纪现象。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常年坚持组织人员在教室、运动场、宿舍区巡视,加强课间巡查,多次对休息时间窜入我校骚扰的社会青年和进入校园、教室推销物品的人员进行教育。由于查处及时,打击有力,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有效的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正常的秩序,保障了全体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为确保师生大型集会的安全,一方面,学校特针对升旗、早操时的师生进出操场做了周密布置和细致安排,要求学生按规定顺序排队进出场,重点部位安排专人疏导人群。另一方面,象运动会等各项大型活动,学校均提前书面通知家长并作安全部署,专人负责安全,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按规定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3、重视硬件投入,安装技防设施。学校不仅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而且注重安全工作的技防和设施预防。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安全设施上加大投入。在学校重要部位安装了电子探头和电子报警器,使我校的安全防范标准大大提高,确保了师生安全。
三、强化育人意识,提高师生素质。
1、坚持德育为龙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是我们工作多年的体会。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成才教育、纪律法规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政治课等渠
道,具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如进行环保宣传的手抄报、漫画评比,征集校园文明宣传标语,开设时事政治讲座,地方文史知识竞赛,美化班级比赛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坚持预防为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防患于未然,必须从小事抓起。我校在思想教育上主要抓“三制”:通过各级负责,建立师生人人参与的责任制;注重教育,建立人人明白的自我约束制;严格检查,建立奖惩兑现的考核制。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学生看“三防”录象,听“三防”讲座,进行“三防”知识考查,帮助学生掌握防灾知识;学校还聘请老子山镇派出所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来校给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及法制讲座,通过鲜活案例的解剖,增强学生在校内外的安全意识;还通过组织观看电影、开展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3、加强师德建设,丰富业余生活。我校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教职工的教育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并严格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组织教职工参加普法考试。从思想上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重视和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使广大教师切实做到依法执教,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我校还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晨练、棋类、球类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教职工健身活动等,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
四、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家校合作。
1、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教育是直指心灵的事业。只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是真正实践走进心灵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优良的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这已成为校园安全的又一潜在隐患。为了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近年来,我校率
先将心理健康教育引进校园——专门设立了心灵驿站,师生随时可以到这里倾吐心声,调节情绪。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和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帮助和指导。
2、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深知,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家长是学校亲密的合作伙伴,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的一份责任已成为共识。我校始终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办好理念,已有两千多名家长接受了“在岗培训”。学校邀请专家讲座、优秀家长经验交流、发放告家长书,多渠道地引导家长树立成才先成人的理念,走出重智轻德的家教误区,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一起成长。
总之,一年来,由于上级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配合,我们始终把学校及师生安全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实抓好,从不大意,从不麻痹,从不懈怠,我校师生无一违法犯罪,守法率达100%,未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及师生财产未受到损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建立学校安全长效机制,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把综治工作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教育方法、继续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建设和谐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健全体系 完善措施 积极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健全体系 完善措施 积极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平凉市国税局在试点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分类分级分环节,管理与监控相分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管户”向“管事”转变,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措施,有序落实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格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截至五月二十日入库各项税收收入7433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1.3%,同比增长5.1%,增收3603万元。
一、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的初步格局
(一)体系健全,制度科学,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征管、税政、计统、信息中心等科(室)密切配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业务科(室)分项抓的工作格局,为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规范岗位配置。按照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结合全市实际统一设置综合事务、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三类岗位,分级、分类、分环节实施税源管理。三是完善配套制度。研究制定了《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推进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深化业务培训。各县(区)局分别组织各类培训,对全局税收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所有人员迅速掌握了新的业务流程,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二)措施有力,管理科学,控管水平显著提升。
1、对税源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由县(区)局税源管理科(纳税评估室)进行重点评估;对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下的一般税源,实行县(区)级、基层分局双向监控,进行行业性预警式管理;对零星分散的税源,实行划片分区管理。形成了重点税源市、县级监控、一般税源行业预警、零星税源分片统筹管理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机制。
2、建立专业化分析互动工作机制。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挖潜增收为目的,按季召开税源管理状况分析会议,对收入结构、税源结构状况、税源变动趋势进行全面剖析和预测。市县收入核算部门进行税收分析预测、各税种收入异常分析、法规、征管、税种管理部门进行申报、发票、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实现各业务部门一体化专业分工协作的横向互动。
3、统筹协调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是与信息管税相结合,坚持把税源专业化管理与信息管税相结合,用信息化支撑专业化的管理。二是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相结合,在岗责设置上力求一致,实现税源监控和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一体化,切实提高效能。三是与纳税服务相结合,通过职责归类,在实施税源管理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服务理念,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四是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相结合,依托岗责设置,规避和化解执法风险。五是与各县(区)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依照现有管理机构、人员,不搞一刀切,充分彰显地域特色。
4、突出重点深化专项评估。依托市局《税收税收分析决策系统》以及《综合征管系统》,日常分析预警与专项纳税评估相结合,及时捕捉疑点以评促管,2011年上半年对178户重点税源纳税人财务资料、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分析,运用纵向分析法和合理性分析法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企业整体税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异常变动、整体税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48户,经约谈、核查落实,自查补交税款88万元。
二、税源管理专业化管理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打破了原来的运作模式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习惯,推行之初肯定有一些阻力和困难,通过开展深入广泛的防范执法风险教育活动,形成了上有各级领导的决心及支持、中有各科室的信心与配合、下有工作人员的贯彻执行的工作落实格局,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确保了税源管理新模式的顺利推进。
(二)岗位配置是基础。县(区)局机关科(室)前移,实现管理“扁平化”。拓展办税服务厅的功能,对非即办事项,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审核后,直接转机关科(室)审批、认定、报备,对税收管理员进行“瘦身”、减负;县(区)局成立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机构,专司重点税源分析、比对、评价、风险预警,对纳税人各种异常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整理,定期将形成的相关预警信息和税源管理综合分析报告向基层分局推送,各基层分局不再承担税收分析任务。实现了由“管户”向“管事”转变,基本阻隔了纳税人与税收管理员的“亲密接
触”,降低了执法风险。
(三)提高效率是关键。税收管理员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后权力受限,容易造成个别人员无所适从、缺乏责任心、“拨一拨、转一转”的问题。一是规范工作日志记录,明确记录事项、记录标准,以此评价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二是强化日常考核,按月对税收管理员工作量、工作完成率及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相挂钩。实现了由分散全面管理向风险导向管理转变,彻底改变了税收管理员“单兵作战”模式,充分激发了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四)协调配合是保障。任务重复、运行无序和岗位“扎堆”是新旧运行机制转换中的三大突出问题,而解决的关键在能否充分发挥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的中枢作用。在工作中,一是横向统筹有效加强部门协调。召开联席会议,税源管理任务统筹,一口对外,统一下达,缓解了下户重复问题。二是纵向统筹有效加强上下协调。对基层单位的税源分析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便于基层统筹好本单位的分析工作计划,避免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基层分局任务“撞车”,进一步解决了岗位间协调配合难的问题。
(五)强化数据管理是核心。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的税收数据是信息管税的根基所在,是进行税收分析的生命线,通过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标准及数据采集规范,加强前期数据质量整改,强化数据质量考核,健全数据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等措施,确保了数据质量,保证评估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深化纳税服务是动力。随着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的转变,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定点”沟通也随之消失,带来了企业咨询的盲目性,通过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政策咨询岗、加强纳税申报提醒、丰富网上服务功能、开展社会化办税体系建设等措施,为纳税人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全面深化了纳税服务,实现了由平面直线式管理向立体模块式管理转变,形成了“流水作业”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稳步推行,对全局性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征管质效显著提升,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人力资源资源配置优化,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征纳关系和谐有序。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学习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促进税源管 理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