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

时间:2019-05-12 20:4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

第一篇:“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

“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就是对所有嘎查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则上要在嘎查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严格履行“五道程序”、通过“三次审核”、实行“两个公开”。

通俗地讲,即对村级事务管理实行“十步工作法”,做到程序规范、民主监督、科学决策;对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入村审接制”,做到一切收支状况逐月、逐项、逐笔公开。

“十步工作法”即所有嘎查村级重大事项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严格实施以下十个步骤:一是嘎查村党组织酝酿提议;二是嘎查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酝酿;三是镇民主决策领导小组审核;四是嘎查村党员大会修订审议;五是嘎查村民代表会议或嘎查村民大会审议表决;六是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嘎查村各类会议执行程序及议定事项进一步审核把关;七是向群众公开实施方案;八是嘎查村“两委”共同组织实施;九是向群众公开实施过程及结果;十是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全程参与嘎查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指导及监督把关。

“入村审接制”即由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包村干部及农经站人员三方组成审接小组,每月月初的1—5日,到村上审核、公示上个月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发生的所有收入支出项目。“审接”的全过程是:在镇审接小组的主持下,组织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报账员和党课记录员等人参加“审接”会议,在会上由村报账员现场逐项、逐笔公布上月村财务收支原始票据,嘎查村财经负责人对所公布的收支事项逐项进行解释说明,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对各收支事项进行提问、质询,经嘎查村财经负责人解释没有疑问后,再由镇农经站业务人员对所发生的原始票据逐一进行审核认定把关,审核无误后进行票据接交,未经理财小组成员通过的收支事项,均不得入帐。镇农经站业务人员现场填制嘎查村财务收支公开一式四份明细表,经全体与会人员共同签字后当场将公开明细表张贴到嘎查村村务公开栏内,另三份由嘎查村、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和镇农经站留存。整个“审接”会议由村党课记录员全程记录。

第二篇:“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服务新农村讲稿

“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服务新农村

为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双服务工作,开鲁县结合本地实际在部分嘎查村级组织中试行了“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机制的落实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实现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嘎查村级党组织的决策权、党员的审议权、村民的决议权、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有效保障和落实。

一、“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就是对所有嘎查村级重大事项都严格履行“五道程序”、通过“三次审核”、实行“两个公开”。履行“五道程序”,即在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嘎查村党组织酝酿提议,提出初步意见;嘎查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完善嘎查村党组织提出的提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决策方案;提交嘎查村党员大会修订审议;然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对嘎查村“两委”讨论通过的重大事项表决通过;再由嘎查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通过“三次审核”,即由镇民主决策监督小组对嘎查村“两委”会议讨论酝酿的意见是否立项可行进行审核监督;对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审议表决的程序是否合法,依据、定性是否准确恰当进行审核监督;对嘎查村级已定事务执行后的财务收支情况实行入村“审接”当场公开审核监督。实行“两个公开”,即决策前公开方案,对所有经嘎查村

“两委”班子讨论酝酿后的重大决策事项实施初步方案,必须在嘎查村级活动场所和各嘎查村民小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栏公告不少于7天;决策后公开结果,经嘎查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的事项以及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和结果及时向全体嘎查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取得的成效

“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切实做到了让基层党组织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各项事务在监督中透明,在公开、公正中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牧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嘎查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启示与思考

“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探索推行科学民主管理监督新机制,把工作精力真正集中到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来的具体体现,形成的经验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启示和思考。

启示一:“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之所以取得成效,是紧紧抓住了基层党组织这个主体,充分发挥了党的基层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农村牧区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是基层党组织在不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任务。“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结合当地实际已有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这一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确要求镇党委政府是机制运行的直接推动和组织者,嘎查村所有重大

事项决策都要在坚持以农牧民党员和群众为主体的基础上,必须以党组织为主导进行“三次审核”,直接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

启示二:“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之所以取得成效,是紧紧抓住了群众路线这个关键,激发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在运作过程中,有效地做到了“两个防止”和“两个注重”,既防止了村级党组织大包大揽、以党代治,由党组织包办村务,甚至凡事都由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又防止了村民自治脱离村党支部的领导;既注重了村党支部的提议与群众的意愿合拍,确保决策的实施能够惠及广大群众,又注重了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村委会与村民小组及村民之间的“断层”问题。

启示三:“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之所以取得成效,是紧紧抓住了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在不断创新完善的基础上着力构筑符合当地实际的基层民主决策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村官”之所以出问题,大多是规避制度,避开群众的监督所致。因此,完善农村牧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必须牢牢抓住村务公开管理这个关键,进一步增加村务透明度、强化党组织公信度,最终达到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目的。

鉴于此全面推开“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实施“532”民主决策监督机制中,村级事项包括:

(一)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

(二)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三)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承包方案;

(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

(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

(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

(八)以借贷、租赁或者其他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

(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二、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开鲁县于2011年6月16日召开了书记、镇长、农经站长等参加的会议,自治区2011年9月5日召开了全区电视电话会议,2011年12月21日县里又召开了各镇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三资清理”办公室成员参加的“三资清理”工作推进会议,镇里11月3号召开了“三资清理”登记工作部署会,今天又召开了“三资清理”登记工作推进会,可见对“三资清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三资”是指为进一步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和稭稳定,所开展的“三资”清理工作。

第三篇:民主决策

(【新课导入】 :

青岛市为改善城市环境和迎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投入逾40亿元开展了大规模植树绿化行动。但花费如此巨大的造林工程,竟没有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市民对“植树增绿”并不领情,反而引发了种种质疑和不满。

思考: 面对政府的决策,市民为什么会质疑和不满? 学生回答:因为政府没有征求市民意见。老师进一步引导:这种决策属于拍脑袋决策,这样的决策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引入下面的材料。共同探究:决策失误之害?

材料

一、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披露,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因决策失误,造成78.4亿元重大损失,同时还有4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李金华愤言:“有些决策失误比贪污腐败更可怕!”

材料

二、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损失约在4000亿-5000亿元。国家审计署表示:2013年中国的11家国企因为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损失134亿元 通过材料使学生深刻体会拍脑袋决策,盲目决策的危害。得出启示:防止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就是允许公众参与决策。从而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一)决策的重要性 政府的一个决策,往往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二)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引导学生回忆民主选举的内容,从而引出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总结)公民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通过人民代表间接的参与决策,这是政府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过渡):随着我国社会主民主的不断健全,公民有了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了民主决策。那么,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都有哪些呢?

2、直接参与决策

分小组讨论解决:四种直接民主决策方式的含义、具体方式、依据及意义

材料

1、高考改革推行“事前征询制度”

咨询分为第一轮先征询和第二轮再征询,如征询过程中同意的人数达不到上述标准,会重新制定改造方案。

在两轮征询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向改革小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说明了公民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提问1:高考改革为什么征求群众的意见?这样做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作为公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反应自己意见呢?(完成表格第一栏)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征求意见,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都应该向广大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材料2:菏泽专家论证确定保护方案,定陶汉墓留在菏泽:

2012年2月9日,在济南刚刚结束的高规格专题论证会上,与会的顶尖级专家团以倾倒性的意见达成一致,定陶大型汉墓最佳保护方案就是留在菏泽原址保护。

提问:从参与者看,材料2跟材料1有什么不同?从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定陶汉墓留在菏泽听取了哪些人的意见?

生:材料1的参与者是普通民众,材料2的参与者主要是专家学者 师:为什么请他们来座谈?这种决策方式以什么具体方式进行的呢?这种方式有什么积极作用?(完成表格)

归纳:专家学者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担当者“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作用。他们多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对这一领域有深刻的研究,比一般人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因此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学者分析论证,听取他们的意见,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在一起来看材料3:多媒体展示高考改革方案公示的图片。(图片略)

教师提问:高考改革方案公示,让每个人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这种民主决策的方式是怎么进行的呢?(完成表格)

教师归纳::对于重大事件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因此将高考改革方案进行公告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表现。

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可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也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公民在知情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自己国家主人翁的作用,使得决策透明公开,让公民更好的参与。体现国家保障公民的权利。

因此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公示图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公示这种方式。(图片略)

下面我们继续看材料4:多媒体展示高考制度改革听证会的图片(图片略)教师提问:高考改革方案在经过征求民意、专家咨询、公示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听证?社会听证是怎样一种决策方式呢?(完成表格)教师归纳:这样做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方案,根本的目的是决策利民。

通过听证,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修正,使决策更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公民通过听证的方式参与决策,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决策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走进生活,创新应用

2009年12月18日济南物价局做出了提高水价的决策。据报道,听证代表中,有处长、教授、高工,就是没有一名下岗职工、特困家庭人员或退休人员。该决策引起广大市民强烈质疑。

假如你是济南发改委的负责人,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你应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员参加这次听证会?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消费者代表,企业代表,市人大和市政协推荐代表,经营者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代表,政府部门代表.听证会应邀请媒体参加,以保证足够的透明度

(过渡)市民参加听证会,不仅仅关心水价本身的高低,更关心 的是自己的意见是否被决策机关所采纳,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我们更赞成那种观点呢?(观点见教材)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作适当点评并升华。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并适当分析四者的区别。

过渡: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感受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管是对决策者还是自身都有重要意义。

(二)同历决策过程 共享决策成果

1、从决策者角度: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性与科学性的区别与联系:民主性要求决策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科学性包括指导思想、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决策程序的科学;决策科学性是目标,民主性是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2、从公民角度:

(1)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决策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

第四篇:完善管理机制 强化审计监督

完善管理机制 强化审计监督

加快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为了落实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宁乡县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村级财务管理的新特点,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审计监督,加快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完善代管模式,健全规章制度

2001年,宁乡县开展了村帐乡镇代管工作。这是一种单一的账务代管的村级财务管理模式。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日显不足,特别是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因此,从2006年6月开始,全县逐步改革原有的模式,实行账务、资金“双代管”的新模式。实行“双代管”的乡镇,以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会计核算服务中心,负责会计核算和流动资金管理。各村将委托“双代管”的事项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以村委会的名义重新签订委托书。村上不再设会计和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在此基础上,乡镇会计核算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资金帐户,统一报账时间(段)、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在会计核算手段上,实行会计核算电算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此同时,县经管局对原有的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在全县统一建立健全了13项财务管理制度,以确保对村级财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

二、建好理财组织,加强民主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我县采取的工作方法是:抓好重要环节,带动民主管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县村级财务民主管理达到四个100%,即100%的村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100%的村民主制定了费用开支标准,100%的村实行由理财小组在入账前对收支凭证进行审核,100%的村每年年初由理财小组对上财务进行清理。

1、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提高民主理财能力。去年,我县结合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各村全部建立了新一届的民主理财小组,尽量把村上那些懂业务、有威信、做事公道正派的人选入理财小组。同时,县经管局逐乡镇指导,各乡镇经管站具体组织,分乡镇对理财小组长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能力。

2、制定费用开支标准,民主决定审批权限。规范化建设一开始,我们便逐步纠正部分地方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制定村级费用开支标准的作法。现在,全县各村全部实现了由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级费用开支标准,以此作为理财小组和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审核监督的依据。不仅如此,各村还全部做到了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审批人和审批权限。审批权限一般按开支金额由小到大分为审批人审批、支村两委班子集体审批、村民代表大会审批三个层次。

3、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收支凭证民主审核。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村级重大财务事项日益增多。这些重大事项的决定,如果不充分发扬民主,既不符合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又得不到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基于这方面的重要性,我县绝大多数村都实现了重大财务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收支凭证审核方面,为了做到凭证入账前由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我县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先在工作基础较好的黄材、白马桥、煤炭坝、玉潭四乡镇试点,然后组织全县相关人员前往现场参观学习,由试点乡镇领导、经管站长、村干部、理财小组组长现身说法,介绍经验。现在,全县各村已全部实行收支凭证入账前由理财小组审核盖章。

4、定期组织清理,及时公布清理结果。每年年初,各村理财小组对本村上财务进行清理。这作为一项重要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我县已实行多年,形成了惯例,而且纳入了全县半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检查的必检内容。清理结束后,由理财小组写出书面结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布,同时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有的甚至还将清理结论印发到户。

三、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

以前我们的财务公开内容主要是季度、会计报表和财务清理结论。从2007年开始,按照有关政策

和农民群众的要求,我们统一部署,在财务公开中重点增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重大财务事项等群众非常关注的内容。在公开形式上,我们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原来公开信息容易损毁的黑板报式的公开栏改为玻璃橱窗式的公开栏。而且将公开栏划分为八个固定的小栏目,公开资料由理财小组和会计核算中心审核盖章,相关责任人员签字后直接张贴上栏。特别是在收支明细的公开上,我们还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出长单的形式,分季度将资料详细连续地公开出来。这样,既保证了公开资料的长时间保存,又保证了公开信息的全面完整,还保证了农民群众对公开信息的动态了解。

四、规范决策程序,抓好一事一议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县的一事一议工作开展时间早,涉及面广。为了把这一工作抓出特色,抓出成效,我们着重从四方面努力。

1、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民主议事。我们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业务培训、媒体宣传等形式宣传一事一议政策精神,增强了农民参与民主议事的主动性和执行民主决议的自觉性。全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都是在各村充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预案,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决议的。

2、认真审批筹资筹劳申报方案。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决议形成后,填写申报审批表,连同会议记录和表决签名原件报乡镇经管站初审和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再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方案,提出处理意见,退回乡村进行完善,限期再行申报。去年,全县共有32个乡的238个村的一事一议方案通过了审批,筹资人口69万人,筹资总额908万元,筹劳27万个工日。

3、努力构建筹补结合的长效机制。县人民政府专门下文出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措施。议定项目投资总额10万元以下的筹一补一,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筹一补三,50万元以上的筹一补五。同时,我们还大力倡导社会各界捐助村级公益建设,着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的能力,分级制定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各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新农村建设资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捆绑使用,实现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目的。

4、确保一事一议筹补资金专款专用。一事一议方案审批后,由各村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分解造具到户名册,逐户填入《农民负担与补贴监督卡》,发卡到户。各乡镇经管站对筹补资金实行专户核算,专帐管理。各民主理财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工程较大的实行公开招标。项目完工后,由理财小组对资金的收取使用情况进行清理,及时公布。县纪检、财政、经管、水利等部门还联合组织对一事一议筹补项目进行督查。年底,县经管局对所有一事一议项目进行专项审计。

五、强化审计监督,加大查处力度

从2004年开始,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我们开展了改过去以乡镇经管站为主为以县经管局为主的农村审计工作,并把它作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

1、加强领导,明确重点。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审计工作,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县委、县政府先后三次下文,进行工作部署。2006年5月,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县经管局关于农村审计工作的专题汇报,并明确提出,要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进行重点审计,同时还要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2、规范程序,依法审计。我县的农村审计工作一直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有序开展。审计前,审计组向被审单位下发书面通知,张贴审计公告。审计中,审计人员严格执法,认真调查,主动听取理财小组和群众的意见。审计后,审计组写出审计报告,县经管局区别情况作出处理。对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作出经济处理决定;对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违反党纪政纪和触犯刑律的,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3、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农村审计工作要顺利开展,除了得到群众的支持外,还必须要求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我县的农村审计工作正是由县经管局具体负责,在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开展起来的。特别是县纪委把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纳入了对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内容,并明确一名领导负责指导和协调审计工作。

4、狠抓落实,注重整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书下达后,我们不仅要求被审单位抓好落实,而且还要求将审计结论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县经管局还制定了审计跟踪回访制度,对被审单位执行审计

决定和落实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回访,帮助被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对因客观因素导致问题没有落实的,由被审单位说明情况,作出承诺,限期落实整改。

通过近三年全面开展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遏制了农村腐败现象,保护了集体和农民的利益。通过改革管理模式,落实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把村集体财务置于群众监督和部门职能监管之下,有效地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经济行为,从而遏止了农村腐败现象,减少了集体资产流失,保护了农民利益。近几年,全县通过农村审计查出的违纪违规金额就达1015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5人,依法判刑的5人。其中有一个村通过审计挽回固定资产损失159万元,挽回流动资产损失24万元。

二是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激发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通过规范化管理,全县普遍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村民议事和民主理财制度。特别是近年来我县通过民主决议、专账核算、民主理财、专项审计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管理工作,大大激发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去年,全县通过一事一议向村民筹资908万元,筹劳27万个工日,并以此争取各级财政奖补和社会捐助1290万元,争取银信贷款等2148万元。这些全部投入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村级公路硬化316.4公里,整修村道67公里,加固清淤山塘96口,整修渠道16.5公里、水坝6座,新建桥梁1座。

三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实行规范化管理后,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得到了落实,因而群众意见少了,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多了;干部压力小了,为民办事的意识强了;干群关系日益密切了,和谐稳定的气氛更加浓厚了。

四是强化了经管部门职能,提升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使我县经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在基层干群中的威信树立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第五篇:“一把手”监督管理机制的思考

“一把手”监督管理机制的思考

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是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难点问题。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时,特别强调了各级领导班

子主要负责人,也就是俗称的“一把手”。做出这样鲜明、针对性很强的规定是由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也是由党内监督的现状决定的。应该说,在思想境界、党性修养、作风纪律和监督意识各个方面,“一把手”相对于班子其他成员应该更高、更强一些,他们犯错误的机率应该更低一些,但很多事实一再说明,“一把手”一旦失去监督制约,犯错误的可能性同样不小,而且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就会更大。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把手”出问题,出大问题,震惊国人的问题,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问题了。

一、对“一把手”监督管理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个人手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决策权相对集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某些权力的下放,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人、财、物方面相应地扩大了自主权,客观上使“一把手”的权力增大和集中,在用人权、财物权、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权等方面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这样,一方面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权力的运作又缺乏有效的制约,客观上很容易造成“一把手”专权的局面,进而导致“一把手”的畸形行为和腐败行为。二是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在体制转变过程中,与权力的高度集中相应,民主集中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不到位,民主不足、集中有余,某些“一把手”民主集中制意识明显淡化,搞家长制、一言堂,手中的权力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超越组织所赋予的权限,班子成员慑于“一把手”的独断专行,往往委曲求全,甚至无原则地迎合“一把手”的需要。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一把手也往往“只听不讲,最后拍板”,相互之间难以实施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缺少制度约束和班子成员的监督,一些“一把手”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为所欲为,颐指气使,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三是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作为班子“一把手”的领导干部都应对其权力行为负有责任,责任制都应对权力行使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加以制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只强调了“一把手”权力的行使,而忽视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如重大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用人不当等,就难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力与责任的脱节,就为“一把手”腐败行为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二)上级组织对“一把手”重选用轻管理,疏于教育和监督

一是重选拔轻管理。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问题上,各级组织是比较慎重的,较好地坚持了群众路线和干部选拔的原则和程序,把住了干部选拔的关口。但在干部任职后的管理上,很多工作上级组织只管布置不管检查,对下级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只听或只看汇报材料,而不去做认真的核实。二是重使用轻教育。干部使用后,上级组织只注重“一把手”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而忽视对其思想动态、廉政勤政、工作作风等情况的监督,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动态的掌握。有的上级组织甚至片面强调“能人效应”,发现“一把手”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进行认真的批评帮助,果断地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即使处理起来也往往是大事化小、避重就轻,客观上起了姑息纵容的作用。三是重“人治”轻“法治”。在干部管理上,上级组织特别是“一把手”往往凭个人的印象和好恶用人管人,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岗位轮换、干部交流与回避等制度还没有真正实行。

(三)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对“一把手”监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

我国现行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并未能有效地解决对监督客体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家长制遗风与好人主义盛行,习惯法大于成文法。成文法实际的功效没有用足、用实、用细,“立而不施”、“有法不依”、“虚监”等现象比较严重。班子其他成员碍于情面不愿监督,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不敢监督,下级和群众难以知情无法监督。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治理“一把手”的腐败问题呢?必须全方位治权,将不管是哪一级的权力都置于能有效监督的状态。就是不以个人意志、长官意志为转移,也不以“自觉性”为基础——不管你有没有这样的觉悟、不管你想不想这样做,不管你权力有多大,都要受到约束,无法越雷池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并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欣然看到,历经13年的砥砺、备受关注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终于颁布实施了,它标志着我们的党内监督从此开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二、

下载“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主决策制度

    民主决策制度 医院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医院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民主决策制度

    西沟乡机关民主决策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工作机制,依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乡......

    民主决策制度

    社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 居民代表会议制度1、每年至少召开二次居民代表会议,会议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召集,事先向社区党支部报告,并一起研究确定会议议程和讨论事项。 2、居民......

    关于加强企业党内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大全)

    关于加强企业党内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内容摘要:为了加强企业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纪委作为企业党内监督管理的专门组织,必须严......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_工作制度及监督管理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我院成立抗......

    管理机制

    八大禁令 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二、办公室内禁止吸烟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四、班前、班上不准饮酒 五、不按规定穿戴工装者不准进......

    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涵义与特征管理机制的涵义,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1]当这一......

    管理机制

    在办学准备阶段,还有一件重要的预备工作,就是制定校区的管理制度。 对于初次办学的校长们来说,在对经营校区没有很真切深入的感触心得之前,校区制度的制订宜简不宜繁。 最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