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轮机调节发展
中国汽轮机调节发展50年
1、五十年代初,我国汽轮机全部进口,由外国专家调试相应的调节系统,中国工程师、技术员无权改动外国专家整定的调节参数。
1956年,我国从捷克引进技术生产第一台6MW汽轮机,调节系统由外国专家指导及调试。
1958年大跃进年代,上海汽轮机厂按旧中国留下的美国西屋公司资料生产12MW汽轮机及25MW汽轮机。当时的液压调节系统完全按西屋图纸生产,由于资料不全及没有计算资料,机组投运后负荷大幅度摆动。与此同时,在原苏联援助下建立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按苏联图纸生产25MW、50MW及100MW汽轮机,当时该类机组调节系统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生产及调试的。
60年代初,中国人开始自行研究汽机调节系统。为了解决上汽厂调节系统不稳定,1961年在原一机部汽轮机锅炉研究所建立了调节试验室,专门研究液压调节系统。在汽锅所及上汽厂技术人员合作下,到1992年底中国人民完全掌握了西屋型液压调节系统,解决了负荷摆动问题,使上汽厂当时生产的12MW及25MW机组得以稳定运行。2、1963年中国开始自行设计125MW及200MW、300MW汽轮机。当时先进国家已从液压调节系统发展到电液调节系统,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一机部七、八局科技处组织了以汽锅所为中心的电液调节系统攻关小组,由汽锅所李培植工程师为组长。当时参加攻关小组的有哈尔滨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厂、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上海电气综合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当时研制了专用的晶体管PID调节器,低压电液转换器,霍耳功率变送器,测转速的磁阻变送器,并在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966年初我国第一套功-频电液调节系统在长春第一汽车厂动力厂12MW汽机上投入运行,并进行了各种试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1966年下半年所有研究工作全部停止。在动力厂关心下,这套功-频电调运行了三年半,此间,我国工程师积累了汽轮机调节系统设计的宝贵经验。这表明了六十年代我国已掌握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技术,这套系统的投运,也代表了六十年代汽轮机调节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66年日本刚刚起步研究电液调节系统。
3、七十年代汽轮机调节系统-AEH-国内研制生产的第一套汽轮机采用高压抗燃油的纯电调系统。
七十年代初,我国准备自己设计生产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当时机械部电力部二部六十万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60万千瓦汽轮机电调攻关课题及长叶片攻关课题。60万千瓦汽轮机电调攻关课题由上海汽轮机研究所李培植工程师为组长,组织了上海汽轮机厂、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仪表厂、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蓄压器厂等有关专家攻关,解决了采用高压抗燃油电液调节系统中一系列技术难题,在全部自力更生,采用国产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采用高压抗燃油的电液调节系统(AEH)。1976年3月在上海闵行电厂6号机(12MW)投运成功并运行了五年半,完成了二部六十万办公室下达的研制60万千瓦汽轮机高压抗燃油电液调节系统的中间试验任务。
这套系统应用运算放大器作为电液调节系统电气部分的主要器件,采用当时组装组件式结构,液压部分采用国产磷酸酯抗燃油,工作油压14Mpa。第一次应用电液伺服阀作为电液转换的伺服执行机构驱动汽轮调节阀。
这是我国第一套高压抗燃油模拟式电液调节系统(AEH),这套系统的投运成功,不但积累了AEH及EH的设计经验和运行经验,解决了调节系统容差技术,大流量电液伺服阀、抗燃油,采用抗燃油高压液压件,高压密封技术等技术难关,为我国300MW、600MW大功率汽轮机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和关键技术。该系统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机械工业部科学大会奖励。这套系统也体现了我国七十年代汽轮机调节的技术水平。表明了我国已完全能自己设计生产大功率汽轮机的调节系统。
1981年9月,两部召开闵行电厂6号机我国第一套高压抗燃油电液调节系统连续运行五年总结大会,五年的运行实践证明:这套系统已经达到国外七十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
从1966年低压透平油的电液调节系统(电液并存型)到1976年高压抗燃油的电液调节系统(纯电调系统)投入运行,中间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十年,致使我国的汽轮机调节技术在七十年代比国际先进技术落后了。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一套AEH系统于1967年投入运行,并在1969年开始设计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I。
4、八十年代引进汽轮机调节系统DEH技术,并成功进行国产化优化设计,从此,性能优良的中国品牌DEH系统走向市场。
八十年代初,我国引进300MW、600MW汽轮机制造技术,于1980年9月,中国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CMIC)、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CNEC)与美国西屋公司签订了大型汽轮机发电机组制造技术转让合同。但合同中只转让了DEH系统设计技术,没有转让DEH制造技术。
在300MW、600MW火电机组引进合同生效后,为了尽快地消化吸收引进的300MW、600MW机组DEH设计技术,制造国产化的DEH控制系统,为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600MW汽轮机配套,原机械部对开发优化“300MW、6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DEH数字式电液控制的可行性报告”提出的“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路线及有关的技术问题下达了明确的批示。
为了促进大型汽轮机调节系统国产化,根据西屋公司有关的DEH资料以及国内1963年开始研制电液并存的AEH电液调节系统及1973年开始研制的采用高压抗燃油的AEH系统投运鉴定的经验,1983年9月,我国将研制300MW、600MW汽轮机发电机组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课题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0万-60万千瓦火电考核机组攻关项目分课题合同-300MW、600MW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研制,分课题负责人李培植先生、朱庆明先生首次以合同形式承担科技攻关项目。并于1985年在原机械部电工总局、上海市机电一局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由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集团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杭州汽轮机厂、上海闵行工业公司组成的新华控制技术联合开发中心。
“中心”采用先进的微处理机技术,开发电站专用控制设备,研制生产电站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电站给水泵汽轮机数字式控制系统MEH及其它电站自动控制设备。
分课题合同生效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路线指导下,攻克了一个一个技术难关,实现了可行性报告及分课题合同的攻关目标。第一套引进技术国产化的全功能DEH-III系统与上海汽轮机厂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机组配套,于1990年1月在汉川电厂投入使用。
这套系统采用INTEL8086计算机冗余配置,比当时引进的石横、平圩考核机组使用的西屋公司W2500小型计算机单机配置的DEH-II前进了一大步,达到西屋公司DEH-III的水平。
这套系统运行实践表明300MW机组DEH-III国产化优化设计成功,完全可以代替进口,并于1990年12月原机械能源两部召开了技术评审会,专家们一致认为DEH-III系统是采用微处理机和高压抗燃油的纯电液调节系统,在我国属首次使用,研制是成功的,标志了我国汽轮机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从此DEH进入了批量生产,满足了300MW机组的配套,并且和320MW机组配套出口巴基斯坦,以零故障的优良业绩展示了中国品牌的DEH系统。
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原机电能源两部对DEH国产化都非常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991年3月DEH-III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表彰项目壹等奖,颁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表彰证书,1990年10月,原机电能源两部颁发“DEH系统成套装置不再进口的通知”。1992年6月,DEH-III列入“国家计委第四批机电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目录”。
600MW机组DEH-III于1996年1月在哈尔滨第三发电厂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移交电厂,达到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攻关目标。
八十年代汽轮机调节系统DEH-III标志着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600MW汽轮机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国产化工作胜利完成。
5、九十年代汽轮机的调节系统--DEH-IIIA 第一套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III自汉川电厂投运成功后,DEH-III系统以卓越的性能价格比替代进口产品,大量用于电站建设。199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中心对国产化的DEH-III系统在电厂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广泛的调查,调查表明国产化DEH-III与西屋公司用WDPF组成的电调系统相比,功能实现情况相当,硬件损坏率比西屋的低。可以满足300MW、600MW机组的运行要求,为推动300MW、600MW机组的国产化和节省外汇与投资起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证明我国已具备设计、生产、调试电调系统的能力,今后大机组配套的DEH系统完全可以立足国内外。
针对调查报告指出的DEH-III应用软件不透明等缺点,1996年完成了由DEH-III到DEH-IIIA的升级工作,升级后的DEH-IIIA采用INTEL80486及Pentium计算机,由冗余DPU、工程师站、操作员站、I/O卡件及EH液压系统组成的分散型控制系统,软件升级为组态方式,全部透明。克服了DEH-III存在的软件不透明,用户不能修改的缺点。
DEH-IIIA功能的扩展可以组成电站汽轮机岛控制系统,功能覆盖DEH、MEH、BPC、ETS、TSI、SCS(汽轮机部分)等系统,和锅炉岛控制系统组成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第一套汽轮机岛控制系统将于1999年在山东莱城电厂投入运行。
在大型汽轮机普遍采用DEH的同时,将300MW机组DEH-IIIA控制系统成功的经验与技术应用到200MW、125MW、100MW中间再热机组或抽汽机组的汽轮机调节,不仅提高了这类机组的自动化水平,而且提高了这类机组的效率。扬州电厂200MWDEH-IIIA已通过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鉴定。200MW机
组DEH-IIIA系统被列为1999年国家重点新产品。
配置相应的应用软件及配置适用不同机组的EH系统,DEH-IIIA系统能适用于中间再热机组、抽汽机组,锅炉给水泵汽轮机控制及旁路阀门控制系统。
6、新华DEH系统作出适合国情的重大改进
新华公司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DEH系统设计技术基础上经过开发优化后专业生产DEH-III及DEH-IIIA型300MW及600MW等级汽轮机控制系统。DEH-IIIA在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优于进口DEH,在硬件方面采用标准工控机,便以采购及升级,软件方面采用组态方式,人机界面优于进口DEH。
7、新华公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DEH生产厂 1988年中外合资新华电站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从事控制系统设计、应用软件开发、专用硬件制造及控制系统总成套,标志着电站自动化设备专业生产基地的建成。
1990年1月第一套国产化DEH-III投入运行至1999年的十年中,先后向市场推出了147套纯电调DEH产品,其中300MW机组DEH94套,600MW机组DEH8套,200MW机组DEH34套,100-125、135MW机组DEH11套,占领了全国电站市场80%的份额,至1999年10月,已有90套投入使用。目前新华的生产规模为DEH及EH年产30套,MEH年产50套。国外一家著名大跨国公司,汽轮机生产厂总裁参观新华公司后表示“你们是世界上最大的DEH及EH生产厂”。
我国的汽轮机调节系统与我们的祖国一起成长,从解放初依赖外国专家,到50年后的今天,已成为生产DEH的巨人,标志着我国汽轮机调节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
汽轮机调节依赖洋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呼吁,大力使用并推广中国品牌的优质可靠的DEH系统。
第二篇: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调试总结报告)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调试总结报告
一、汽轮机调节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调节系统从一个稳定工况变化到另一个稳定工况的过渡过程,这些过程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若过程是稳定的,调节系统动作结束时能达到新的稳定工况,否则调节系统就会无休止地动作,当然这种系统是无法使用的。
纯凝汽式机组是按电负荷的需求来调整工况的。抽汽式机组,在设计范围内既可以按电负荷的需求来调节工况,也可以按热负荷的需要来调节工况。因此,汽轮机调节系统要适应其实际工况要求,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求。
1、机组运行中负荷的摆动,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当运行方式改变时,调节系统应能保证从这一运行方式平稳地过渡到另一运行方式,而不能有较大或较长时间的不稳定状态出现。这一要求就是要保证汽轮机在设计范围内的任何工况下都能稳定地运行。为此,调速不等率、迟缓率、调压不等率等各项指标,都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在设计范围内,机组能在高频率、低参数情况下带满负荷,供热机组能达到供汽出力,且汽压波动应在允许范围内。这就要求调节系统中各部套的工作范围(如行程、油压等)必须有一定合理的裕度。
汽轮发电机正常运行时,汽轮机发出的主力矩和发电机担负的反力矩间是平衡的。当发电机的反力矩增大时,如果汽轮机的进汽量不变,则汽轮机的转速就要降低;当发电机的反力矩减小时,若汽轮机不改变进汽量,则汽轮机转速就要升高。汽轮机调节的原理,就是以汽轮机主力矩和发电机反力矩失衡时转速的变化脉冲信号,控制汽轮机的进汽量,从而保证在新的工况下,汽轮机的主力矩和发电机的反力矩重新平衡,并维持汽轮发电机的转速基本不变。
二、引用标准及设备规范
1、引用标准
DL5011—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汽轮机组篇
JB37—1990
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条件 JB1273—1986
汽轮机控制系统性能试验规程
DL/T 711-1999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2、设备规范
1)油箱容积:6.3m3
2)冷油器: 型式:卧式双联 冷却面积:20m2 冷却水量:50t/h 3)滤油器: 流量:24m3/h 过滤精度:25um 允许压损:<0.08Mpa 4)电动辅助油泵: 型号80YL-100 流量30~60m3/h 扬度98~103m 转速2950r/min 电机功率37KW 效率54%
生产厂浙江水泵总厂
5)直流事故油泵 型号2CQ12.5/3.6 流量12.5m3/h 出口压力0.36MPa 转2950r/min 电机功率5.5KW 电机电压220V DC 生产厂浙江仙居县特种齿轮油泵厂
三、调节系统
两段调节抽汽的冷凝式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是以旋转阻尼为感受元件的全液压式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能将汽轮机转速及两段调整抽汽压力进行自调,三个被调量中一个改变时,其他两个被调量基本保持不变(允许变动量为15%-20%)。整个调节系统可分为调速和调压两个部分。
1、调速部分 调速部分由主油泵、旋转阻尼器、压力变换器、同步器、错油门、油动机所组成。当转速改变时,主油泵出口油压变化所引起的直接脉冲,使压力变换器滑阀产生位移所引起的放大脉冲是相叠加的。由放大器产生的调速二次油分别控制着高、中、低压油动机的错油门滑阀,当转速变化时,高、中、低压油动机的动作方向一致,即同时将高、中压调速汽门和低压旋转隔板开大或关小。
2、调压部分
汽轮机调压系统包括中压和低压两个调压器,分别调节中压抽汽口及低压抽汽口压力,其结构完全相同。整个调压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薄膜及钢带所组成的脉冲放大部分,第二部分是旋转错油门、随动活塞及静反馈套筒所组成的继流式错油门操作部分,第三部分是由错油门套筒、旋转错油门下部及针阀等组成的脉冲油发生部分。
四、调试项目
1、油系统设备的调整试验
(1)手动油箱油位计,高低油位报警正常;油位计指示正确、灵活无卡涩现象。(2)启动电动辅助油泵,油系统供油正常后调节油温在50±5℃范围内。
(3)调节润滑油过压阀,使润滑油压为0.08-0.15Mpa,调节时尽量调至上限0.15Mpa。
(4)启动电动辅助油泵向油系统供油,进行低油压联锁保护试验;投入直流事故油泵、磁力断路油门、盘车联锁保护开关;模拟润滑油压力下降,分别关闭各压力开关进油针形阀,逐个松开针形阀出口侧接头,泄放压力开关内油压,使各油压整定值的联锁保护动作,出系联锁保护开关,停用联锁设备,恢复针形阀接头,开启各压力开关进油针形阀。
2、保安系统部套静态动作试验
(1)危急遮断油门动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查危急遮断油门动作灵活性及可靠性。
试验方法:危急遮断油门动作挂钩;手动启动装置,使危急遮断油门复位处于挂钩状态,此时可开启速关阀;手压危急遮断油门手柄,速关阀应迅速关闭。试验要求:手拉危急遮断油门手柄,危急遮断油门迅速可靠地复位挂钩,速关油压建立正常0.6Mpa以上;手压危急遮断油门手柄,速关油路切断,速关阀应迅速关闭。
(2)磁力断路油门动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查磁力断路油门动作可靠性。
试验方法:模拟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危急遮断油门复位挂钩,开启速关阀;模拟安全保护讯号超过允许值,接通磁力断路油门电磁阀电源使磁力断路油门动作,泄去速关油,速关阀应迅速关闭;手按紧急停机按钮磁力断路油门电磁阀通电动作。
(3)速关阀关闭时间测定
试验目的:测取从危急遮断器动作到速关阀关闭的时间
试验方法:模拟机组正常运行状态,危急遮断油门复位,速关阀最大升程80mm;手动危急遮断油门手柄,通过微动开关发讯,用405型电秒表测取关速阀关闭时间。
试验要求:根据电力部《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汽轮机篇对中小型汽轮机汽阀关闭时间的要求:从危急遮断器动作到自动主汽阀(速关阀)完全关闭时间小于1秒。
3、液压调节部套特性试验
(1)调速器整定
试验目的:复核调速器整定值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试验方法:机组启动前通过WOODWARD505E向高、低压油动机电液转换器输入4-20mA电流信号,改变二次油压值从而改变高、低压油动机升程。
试验要求:二次油压0.15Mpa高、低压油动机升程为0mm;二次油压0.22Mpa高压油动机升程为30mm;二次油压0.38Mpa高压油动机升程为105mm;二次油压0.45Mpa高压油动机升程为141mm,低压油动机升程为109mm;
(2)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
试验目的:机组启动后通过WOODWARD505E分别将转速置于高限(3180 r/min);中限(3000 r/min);低限(2820 r/min)三个位置,通过启动阀控制速关阀改变油动机升程从而改变汽轮机转速。
试验方法:油动机升程每改变15 mm记录转速值;提升和降低转速各进行一次。试验要求:根据测取的数据计算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转速不等率δ≈4%
(3)同步范围测定(暨主油泵特性试验)
试验目的:机组同步范围测定同时进行主油泵特性数据测量。
试验方法:机组空负荷状态下进行。由低限向高限,来回各操作一次;每改变同步范围2%,记录同步范围、转速、主油泵进、出口油压数值。
试验要求:根据测取的数据绘制主油泵转速与压增关系曲线,曲线形状应平坦,无突变,符合叶片泵工作特性;同步范围应符合-6~+6%额定转速。
4、调节系统静态特性
①根据调节系统静止、空负荷、带负荷试验结果,绘制调节系统静态特性曲线。
②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绘制调节汽阀重叠度特性曲线。③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绘制调节汽阀提升力特性曲线。
④根据调节系统静态试验结果计算特征值:调节系统转速不等率;局部转速不等率(为静态特性曲线上各负荷点的切线斜率);调速器迟缓率;油动机迟缓率;调节系统迟缓率。
第三篇:汽轮机调节级压力过大的危害有哪些
汽轮机调节级压力过大的危害有哪些?
汽轮机调节级压力过大将使调节级焓降增加,将造成调节级动叶片过负荷,轴向推力增大,使轴向位移增大,损坏推力瓦,造成轴向碰摩故障
当汽轮机采用喷嘴调节时,第一级的进汽截面积随负荷的变化在相应变化,因此通常称喷嘴调节汽轮机的第一级为调节级。其它各级统称为非调节级或压力级。压力级是以利用级组中合理分配的压力降或焓降为主的级,是单列冲动级或反动级。
汽轮机调节级压力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⑴变化原因: A:汽门开大而升高; ①
负荷增加;
②
汽压或汽温下降,使蒸汽流量增加; ③
真空严重下降,使蒸汽流量增加;
④
通流部分磨损,调节级或第一、二压力级叶片进口打坏; ⑤
抽汽量增加。
B:汽机叶片通流部分结垢,调节级压力升高。⑵调节级压力变化的影响:
①
正常运行时,调节级压力可代表机组负荷变化,负荷突降至0,调节级压力也跌至0,调节级汽压是随蒸汽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的,如负荷不变,调节级压力上升是说明蒸汽流量增加。机组经济性发生变化,调节级压力过高,汽轮机通流部件强度易发生严重超限,因此一般汽轮机除规定最高负荷外,还规定调节级最高汽压的限额。②
调节级压力上升,可以判断汽机通流部分的清洁状况,分析叶片是否结垢,在分析叶片有否结垢情况时,不宜选择同一负荷比较,因为负荷受汽压、汽温或真空等因素影响,应选择同一蒸汽流量下与大修后通汽部分清洁时比较,如果上升,说明通流部分结了盐垢。③
ΔP=(P—P净)/P净×100%; P:实测的调节级汽压;
P净:叶片在大修后洁净状况下的调节级汽压 ΔP:调节级压力相对增大值;
一般要求调节级压力相对增长值不超过5%,如果超过15%,应设法带低负荷清洗叶片。叶片结垢严重会影响机组出力不足,由于效率下降,蒸汽流量上升,机组运行经济性变差叶片结垢使反动度上升,轴向推力增加,叶片长期结垢运行易发生断叶片事故
叙述汽轮机调节级压力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叙述汽轮机调节级压力异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在正常运行中,调节级压力与主汽流量基本成正比,引起调节级压力异常的原因有:
(1)有于仪表测量原因,造成指示失准。
(2)汽轮机通流部分积盐垢,造成通流面积减小。
(3)由于金属零件碎裂或机械杂物堵塞通流部分或叶片损伤变形。
(4)在主机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主汽流量偏离设计值,如多台加热器撤出,锅炉再热器大量泄漏,主机低压旁路严重内漏,或是真空突变,主汽压力、汽温等大幅度变化,都将引起主汽流量异常,从而反映在调节级压力的异常变化上。
(5)主机超负荷运行。
调节级压力异常的处理:
(1)机组大修后在一定工况下,对应的调节级压力应有原始记录,以便供日常运行中作出对照比较。当主机调节级压力异常时,首先要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并加强相关参数的监视,如主汽压力、温度、真空等以及主机振动、胀差、轴位移,以及各段抽汽压力是否出现异常。
(2)对于由于热工测点故障而使调节级压力异常时,由于此时主汽流量也可能出现失常,要加强对协调控制系统、汽包水位自动等的监视,必要时手动调整,并对主汽流量通过间接手段加强监视。尽快联系仪控人员处理。
(3)由于通流部分积盐造成的通流部分面积减小,是缓慢进行的,机组运行一段间隔后,应将调节级压力与原始值作出比较,一旦发现积盐现象,尽快作出停机处理,同时在日常运行中,要加强对汽水品质管理,防止由于蒸汽品质超标而造成叶片结垢。
(4)在调节级压力异常变化时,同时主机振动加剧,轴位移明显变化或出现凝结水硬度、导电率等指标上升,或出现加热器满水,判断为主机叶片损坏,严格按规程减负荷或停机,防止事故扩大。
(5)在机组高负荷时,主汽参数尽可能在额定值运行,对应负荷下,主汽流量明显增大时,除主汽各参数外,还应检查是否主汽门后的蒸汽系统有泄漏,从而导致流量加大。加热器撤出时要加强对调节级压力的监视(特别是多台加热器同时撤出)。
(6)当调节级压力升高至规定值时,机组应申请降负荷处理。
什么是汽轮机的调节级和压力级?
简单点说 调节级 是指 机器调节当位的 多少 也就是象汽车当位那样分5--6当 压力级 是指 机器 转动时候所吸取的提供他转动的能量和 输出的 能量级
压力级是利用级组中合理分配的压力降或焓降为主的级,是单列冲动级或反动级,在采用喷嘴调节汽轮机中,因为第一级的通流面积是可以随负荷的变化而改变的,所以喷嘴调节汽轮机的第一级又称为调节级.调节级分为喷管配汽调节级,节流配汽调节级,旁通配汽调节级。其中以喷管配汽调节级较为典型。一般由静叶、第一动叶、导向叶栅和第二动叶栅组成。通过控制喷管的开度,可以改变调节级后压力和进汽量从而改变汽轮机的做功能力。它本身也具有对外输出功的能力。至于压力级,是除了调节级以外的级,任务是把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在转化为透平的机械能。
汽轮机调节级失压的分析与对策
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0 概 述
湘潭电厂B厂汽轮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其型号为N300-16.7/537/537型,其控制系统系Bai-ley公司的Infi-90系统。1号机组于1997年12月26日正式并网运行,运行期间调节级压力一直正常。1999年6月1日1号机组开始大修,9月底大修结束。调节级压力失压现场分析
1号机大修后,于1999年9月29日进行第1次启机,7时08分并网运行,14时00分带到240 MW负荷,调节级压力此时从9 MPa突然降至3.2 MPa。由于调节级压力直接关联给水自动和协调控制,导致这些重要的自动调节系统无法投入,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调节级压力信号取自调节级后,同一取样点设有5个测点(如图1所示),其中3个信号送到MCS系统,用于自动控制,1个信号送到BPC用于汽轮机甩负荷,1个信号送到BTG盘上显示。检查这5个变送器的输出,皆为3.2 MPa左右。变送器为Hoeny well公司生产的ST3000系列,质量较为可靠,而且在大修中,热工人员对每个变送器都进行了严格的校验,5个变送器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近乎于零。因此,可以肯定变送器不会存在问题。对变送器采取排污程序后,其输出压力仍无变化,说明不存在排污管道堵塞的可能。对取样管路仔细检查,一次门前没发现泄漏点,不可能有泄压现象。根据以上的检查和分析,我们初步断定高中压内外缸夹层之间的疏水连桥管可能断裂或泄漏,引起变送器测压偏低。因此,只有停机揭盖方可处理。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国庆期间的供电,暂不能停机,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采用高压缸第7级压力(即一段抽汽压力,见图1所示)经换算表征调节级压力,以投入给水等自动控制。具体实施为:
a.DAS系统内的处理 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0 概 述
湘潭电厂B厂汽轮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其型号为N300-16.7/537/537型,其控制系统系Bai-ley公司的Infi-90系统。1号机组于1997年12月26日正式并网运行,运行期间调节级压力一直正常。1999年6月1日1号机组开始大修,9月底大修结束。调节级压力失压现场分析
1号机大修后,于1999年9月29日进行第1次启机,7时08分并网运行,14时00分带到240 MW负荷,调节级压力此时从9 MPa突然降至3.2 MPa。由于调节级压力直接关联给水自动和协调控制,导致这些重要的自动调节系统无法投入,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调节级压力信号取自调节级后,同一取样点设有5个测点(如图1所示),其中3个信号送到MCS系统,用于自动控制,1个信号送到BPC用于汽轮机甩负荷,1个信号送到BTG盘上显示。检查这5个变送器的输出,皆为3.2 MPa左右。变送器为Hoeny well公司生产的ST3000系列,质量较为可靠,而且在大修中,热工人员对每个变送器都进行了严格的校验,5个变送器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近乎于零。因此,可以肯定变送器不会存在问题。对变送器采取排污程序后,其输出压力仍无变化,说明不存在排污管道堵塞的可能。对取样管路仔细检查,一次门前没发现泄漏点,不可能有泄压现象。根据以上的检查和分析,我们初步断定高中压内外缸夹层之间的疏水连桥管可能断裂或泄漏,引起变送器测压偏低。因此,只有停机揭盖方可处理。处理方法
为了保证国庆期间的供电,暂不能停机,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采用高压缸第7级压力(即一段抽汽压力,见图1所示)经换算表征调节级压力,以投入给水等自动控制。具体实施为:
a.DAS系统内的处理 b.MCS系统内的处理
机组满负荷运行情况下,一段抽汽压力限制值为5.89 MPa,调节级后压力限制值为13.3 MPa,但通常数值在12.5 MPa左右(据运行记录)。东方汽轮机厂提供了2组数据和换算公式:
①高加正常投入,P10=(P1+0.1)=K1(P2+0.1)=K1P20 MPa,其中K1=2.21。
②3台高加退出运行,P10=K2P20 MPa,其中K2=2.02 上式中 P1为调节级压力(表压);P10为调节级压力绝对值; P2为一段抽汽压力(表压);P20为一段抽汽压力绝对值。
在给水组态图上(图5),调节级压力P10与蒸汽流量有一确定对应关系,因此,只需将功能码FC16的规格参数S3进行修改,即将原规格参数S3乘以K1或K2。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采用高加正常投入时的系数K1,S3则由原来的76.016改为167.995。
经过试验,给水自动顺利投入,直至10月3日18时,1号机停止运行,机组运行稳定。汽轮机揭盖后检查
1号机于10月14日揭盖检查,发现取样管位于内外缸夹层间的三通焊口已脱开,但疏水连桥管并未完全断裂,否则蒸汽可能会进到中压第一级位置,损坏通流部件。这个问题暴露出大修中质量管理与监督的弱点,应引以为戒。通过这一问题的处理,为今后应付紧急情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同时也反映了Infi-90系统成熟可靠和其组态修改的灵活性。
调节级压力超压的原因:
1、汽轮机过负荷
2、调节级后其他蒸汽通道有堵塞,如结垢等
3、凝汽器真空低
4、调节级处漏气太大
5、主汽参数太高
电厂汽轮机调节级压力为什么比压力级低
汽轮机的速度级又称做调节级,对多级汽轮机来说,它是指汽轮机的第一个做功级。由于从汽轮机调节级喷嘴内喷出的蒸汽是汽轮机新蒸汽经调节级喷嘴减压扩容而来,因此此时的蒸汽具有很高的流速。在很大程度上,蒸汽对调节级叶轮的做功就是靠这极大的汽流速度冲击而获得,因此,早期就把调节级称做速度级。以下还是按调节级称呼比较顺口些。.e# s% O1 T6 T# o 调节级叶轮由于进汽的温度、速度、压力都远高于其后的各个压力级,并且,当汽轮机调节进汽量时,一般都采用顺序阀调节,这时,调节级的进汽就变成部分进汽(其实,即使当汽轮机所以调阀全开时,调节级仍然是部分进汽而非全周进汽),而不像其后的其它所有压力级(它们都是全周进汽),它直接参与了汽轮机的功率调节,因此更多地被称为调节级。由于在汽轮机所有级中进汽温度最高、压力最大、蒸汽速度也很大、又是部分进汽,因此调节级所处的工况比其它压力级都更恶劣。而且调节级的做功能力也很强,因此,从外形上看,调节级叶轮直径要比其后的几个普通压力级的叶轮直径大一此,调节级叶片及叶根也设计得很厚实,以适应其恶劣的工作环境。这应该就是调节级和压力级的不
同吧
第四篇:汽轮机总结
1-2300-01-00 自己找资料总结的汽轮机一部分资料
汽轮机工作原理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如图1所示。高速汽流流经动叶片3时,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推动叶轮2旋转做功,将蒸汽的动能变成轴旋转的机械能。
冲动式汽轮机工作原理图
1-轴;2-叶轮;3-动叶片;4-喷嘴
汽轮机结构
汽轮机主要由转动部分(转子)和固定部分(静体或静子)组成。转动部分包括叶栅、叶轮或转子、主轴和联轴器及紧固件等旋转部件。固定部件包括气缸、蒸汽室、喷嘴室、隔板、隔板套(或静叶持环)、汽封、轴承、轴承座、机座、滑销系统以及有关紧固零件等。套装转子的结构如图2所示。套装转子的叶轮、轴封套、联轴器等部件和主轴是分别制造的,然后将它们热套(过盈配合)在主轴上,并用键传递力矩。
1-2300-01-00
套装转子结构
1-油封环 2-油封套 3-轴 4-动叶槽 5-叶轮 6-平衡槽
油动机、错油门:
油动机是调节汽阀的执行机构,它将由放大器或电液转换器输入的二次油信号转换成有足够作功能力的行程输出以操纵调节汽阀。
油动机是断流双作用往复式油动机,以汽轮机油为工作介质,动力油用0.7~0.9Mpa的调节油。油动机结构下图所示。
1.拉杆 2.调节螺栓 3.反馈板 4.活塞杆 5.油缸(缸盖)6.活塞 7.连接体 8.错油门(错油门壳体)9.反馈杠杆 10.调节螺钉 11.调节螺母 12.弯角杠杆 13.杆端关节轴承
1-2300-01-00 油动机
油动机主要由油缸、错油门、连接体和反馈机构组成。错油门(8)通过连接体(7)与油缸(5)连接在一起,错油门与油缸之间的油路由连接体沟通,油路接口处装有O形密封圈。连接体有铸造和锻件两种加工件,图示为锻件形式。油缸由底座、筒体、缸盖、活塞、活塞杆等构成。筒体与底座、缸盖之间装有O形密封圈,它们由4只长螺栓组装在一起。活塞配有填充聚四氟乙烯专用活塞环。活塞动作时在接近上死点处有~10mm的阻尼区,用以减小活塞的惯性力和载荷力并降低其动作速度。缸盖上装有活塞杆密封组件,顶部配装活塞杆导轨及弯角杠杆支座。油缸靠底座下部双耳环与托架上的关节轴承、销轴连接并支撑在托架上。在油缸活塞杆(4)上端有拉杆(1)和杆端关节关节轴承(13),通过(13)使油缸与调节汽阀杠杆相连。错油门结构下图所示。
套筒(25、26、27)装在错油门壳体(8)中,其中上套筒(25)及下套筒
14.错油门弹簧 15.推力球轴承 16.转动盘 17.滑阀体 18.泄油孔 19.调节阀 20.放油孔 21.调节阀 22.喷油进油孔 23螺塞 24.喷油孔 25.上套筒 26.中间套筒 27.下套筒
C 二次油 P 动力油 T 回油
(27)与壳体用隙缝螺钉固定,中间套筒(26)在装配时配作锥销与壳体定位固定。套筒与壳体中的腔室构成5档功用不同的油路,对照图1可看出,中间是动力油进油,相邻两个分别与油缸活塞上、下腔相通,靠外端的两个是油动机回油。油的流向由错油门滑阀控制,滑阀是滑阀体(17)和转动盘(16)的组合件,滑阀在套筒中作轴向、圆周向运动,在稳定工况,滑阀下端的二次油作用力与上端
1-2300-01-00 的弹簧(14)力相平衡,使滑阀处在中间位置,滑阀凸肩正好将中间套筒的油口封住,油缸的进、出油路均被阻断,因此油缸活塞不动作,汽阀开度亦保持不变。若工况发生变化,如瞬时由于机组运行转速降低等原因出现二次油压升高情况时,滑阀的力平衡改变使滑阀上移,于是,在动力油通往油缸活塞上腔的油口被打开的同时,活塞下腔与回油接通,由于油缸活塞上腔进油,下腔排油,因此活塞下行,使调节汽阀开度加大,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增加,使机组转速上升。与此同时,随着活塞下行,通过反馈板(3),弯角杠杆(12),反馈杠杆(9)等的相应动作,使错油门弹簧的工作负荷增大,当作用在滑阀上的二次油压力与弹簧力达到新的平衡时,滑阀又恢复到中间位置,相应汽阀开度保持在新的位置,机组也就在新工况下稳定运行。如出现二次油压降低的情况,则各环节动作与 上述过程相反,不再赘述。
抽气器和抽汽器
抽气器的功能是以保持凝汽器的真空和良好的传热。抽汽器在背压式汽轮机上是很重要的一件部套。主要功能是把汽封漏汽抽出,防止蒸汽进入汽轮机的前后轴承座内。蒸汽一旦进入前后轴承座内就凝结成水,是油中带水的主要成因。小型汽轮机就直接用抽汽器,2MW以上机组要增加汽封换热器,提高抽汽器的性能以及整个机组的经济性。速关阀(N)
速关阀也称为主汽门,它是主蒸汽管路与汽轮机之间的主要关闭机构,在紧急状态时能立即节断汽轮机的进汽,使机组快速停机。
速关阀水平装配在汽轮机进汽室侧面。按照汽轮机进汽容积流量的不同,一台汽轮机可配置一只或两只速关阀。
汽轮机停机时速关阀是关闭的,在汽轮机起动和正常运行期间速关阀处于全开状态。
图1是用于N型汽轮机的速关阀,它主要由阀和油缸两部分构成。阀体部分有两种结构形式,图1是无单独阀壳的速关阀,在三系列汽轮机中,大多采用这种阀壳与汽缸进汽室为整体构件的结构形式。
1. 主阀碟 2. 卸载阀 3. 蒸汽滤网 4. 导向套筒
5. 阀盖 6. 汽封套筒
7. 阀杆 8. 专用螺栓
9. 螺母 10. 油缸
11. 压力表接口 13. 活塞 15. 弹簧座 17. 挡盘 12. 试验活塞 14. 弹簧
16. 活塞盘
18. 阀座D 蒸汽入口 E 速关油 F 启动油 H 试验油 K 漏汽 T1 回油 T2 漏油
1-2300-01-00
图1 速关阀
阀体部分主要由件1~8及18组成,阀盖(5)不仅用于进汽室端面的密封,而且也是阀与油缸间的连接件。
在速关阀末开启时新蒸汽经蒸汽滤网(3)通至主阀碟(1)前的腔室,阀碟在蒸汽力及油缸弹簧(14)关闭力作用下被紧压在阀座(18)上,新蒸汽进入汽轮机通流部分的通路被切断。主阀碟中装有卸载阀(2),由于在速关阀的开启过程中调节汽阀处于关闭状态,所以随着卸载阀的提升,主阀碟前后的压力很快趋于平衡,使得主阀碟开启的提升力大为减小。
在速关阀开启过程中或速关阀关闭后(隔离阀未关)有一部分蒸汽沿着阀杆(7)与导向套筒(4)及汽封套筒(6)之间的间隙向外泄漏,漏汽从接口K引出。而当速关阀全开后,主阀碟与导向套筒的密封面紧密贴合,阀杆漏汽被阻断。
速关阀中的蒸汽滤网大多是采用不锈钢波形钢带卷绕结构的滤网,也有一些汽轮机的滤网由带孔不锈钢板卷焊而成。
速关阀的油缸部分主要由油缸(10)、活塞(13)、弹簧(14)、活塞盘(16)及密封件等构成,油缸用螺栓固定在阀盖(5)上。基于油缸装、拆操作的安全性,在油缸端面装有3只专用长螺栓(8),在螺栓旋入处配有钢丝螺纹套。注意:油缸的装拆须借助螺栓(8)和螺母(9),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油缸部分是速关阀开启和关闭的执行机构。在通过启动调节器(1-1840-)的操作开启速关阀时,油缸部分相应如下动作:启动油F通至活塞(13)右端,活塞在油压作用下克服弹簧(14)力被压向活塞盘(16),使活塞与活塞盘的密封面相接触,之后速关油E通入活塞盘左侧,随着活塞盘后速关油压的建立,启动油开始有控制的泄放,于是活塞盘和活塞如同一个整体构件在两侧油压差作用下,持续向右移动直至被试验活塞(12)限位,由于阀杆右端是与活塞盘连接在一起,所以在活塞盘移动的同时速关阀也就随之开启。
速关阀的关闭由保安系统操纵,如果保安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速关动作,都会使速关油失压,在弹簧力作用下,活塞与活塞盘脱开,活塞盘左侧的速关油从T1排出,活塞盘连同阀杆、阀碟即刻被推至关闭位置。
油缸部分还装有试验活塞(12),如图2所示,由试验活塞,试验阀及压力表等构成速关阀试验机构,其作用是在机组运行期间检验速关阀动作的可靠性。试验阀是手动换向阀(或电动换向阀),它可装接在管路上,也可组装在速关组件(参见1-2001-)中,通过操作试验阀使压力油经节流孔进入试验活塞右端腔室,由于试验活塞面积大于活塞面积,因此当P2达到某一值后,在油压
力作用下试验活塞推动活塞、活塞盘、阀杆、阀碟同时向关闭方向移动,行程为h,这一行程不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所以试验可在包括额定工况在内的任意负荷下进行。当试验阀切换至图示位置时退出试验。
图2 速关阀试验机构
若速关阀状况良好,试验结果就是P2<P1,P2是试验活塞开始位移时的试验油压,P1是许用试验压力。
P1≤A+B(P4-1),其中A、B是与规格有关的特性值,见技术数据0-0300-T.Nr-00。
P4是机组运行时的速关油压值。
若试验测得P2≥P1,则表明阀杆上因有盐垢或活塞等可动件上因油垢沉积而产生了额外的运动阻力,致使速关阀动作不正常,为使速关阀能正常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试验应重复多次,如最终仍然是P2>P1,那就要尽快安排检修,拆出速关阀,查出原因,消除故障。
根据需要速关阀可配装行程开关,用于在阀的关闭、全开位置发送相应的信号。
固定在阀杆上的档盘有多种功用:万一油缸密封件损坏速关油外泄时,它可阻挡油喷到高温部分;阻挡阀杆漏冒向油缸;兼作行程开关的触发器。
速关阀按新蒸汽进口通径有100、125、150、200、250及320六种规格,除320之外其它速关阀的结构是类同的。
320速关阀因阀碟尺寸较大为减小主阀碟开启的提升力,避免阀杆弯曲,阀碟、阀盖、阀座部分如图3所示,其它部分与图1是一样的。
图4是带有独立阀壳的速关阀,除阀壳外,它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上述相同,不再贅述。
图3
图4
第五篇:汽轮机试题
余热发电技术员竞聘试题
姓名:
岗位:
分数:
一、判断题(20分)
1、对于汽轮机转子在第一临界转速以下发生动静摩擦比转子在第一临界转速以上发生动静摩擦时对振动的影响大。(v)
2、汽轮机组的油膜振动荡现象,可通过提高转速的方法来消除。(x)
3、凝汽器的端差是指凝结水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差。(x)
4、所谓最佳真空,是指汽轮机出力达到最大时,所对应凝汽器的真空。(x)
5、汽轮机冲转前,主蒸汽温度至少高于汽缸金属温度,对蒸汽过热度可不予考虑。(x)
6、凡是经过净化的水都可以作为电厂的补给水。(x)
7、除氧器应有水位报警及高水位自动放水装置,以防止除氧器满水后灌入汽轮机。(v)
8、主蒸汽压力、温度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运行方式称为滑压运行。(x)
9、汽机水冲击的主要象征之一是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v)
10、汽机发电机组在转速超过电网当时运行频率而跳闸停机称为汽轮机超速事故。(x)
11、汽轮机的超速多发生于保护动作跳开发电机主开关之后。(x)
12、汽轮发电机组发生超速事故时,事故的破坏性完全来自随转速的平方而增大的离心力。(x)
13、危急保安器是防止机组发生超速事故的主要保护,只要危急保安器能够正常动作,就不会发生机组超速事故。(x)
14、汽轮机射水抽气器喷嘴堵塞时将影响真空下降,此时抽气器喷嘴前压力也降低。(x)
15、汽轮机冷态启动中,从冲动转子到定速,一般相对膨胀差出现正值。(v)
16、汽轮机启动中暖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金属部件的温度。(x)
17、给水泵出口装设再循环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给水泵在低负荷时发生汽化。(v)
18、软水设备是利用树脂机械性过滤掉水中的钙镁离子。(x)
19、发电机频率应控制在50±0.5Hz以内。()20、我们的除氧器是压力除氧器。()
二、选择题(10分)
1、汽轮机上下缸金属温差通常出现在(A)。
A:调节级 B:中间级 C:末级
2、下列哪种参数蒸汽的放热系数最小_B_。
A、湿蒸汽 B、低压微过热蒸汽 C、高压蒸汽
3、在绝热流动过程中,喷咀出口汽流实际焓值__A__理想焓值。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在凝汽器中,压力最低、真空最高的地方是(D)。
A、凝汽器喉部 B、凝汽器热井处 C、靠近冷却水管入口的部位 D、空气冷却区
5、当主蒸汽温度和凝汽器真空不变,主蒸汽压力下降时,若保持机组额定负荷不变,则对机组的安全运行(C)。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不利 D、有利
6、我厂炉跟机的控制方式特点是(C)。
A、主蒸汽压力变化平稳 B、负荷变化平稳 C、负荷变化快,适应性好 D、锅炉运行稳定
7、汽轮机运行时,监视段压力高与(C)无关。
A、通流部分结垢 B、通流部分故障 C、通流部分热应力 D、汽轮机调节阀开度
8、汽轮机凝汽器真空应始终维持在(C)才是最有利的。
A、高真空下运行。B、低真空下运行。C、经济真空下运行。
9、低油压保护动作信号来自(D)。
A、主油泵出口油压 B、主油泵进口油压 C、保护系统的安全油压 D、冷油器出口润滑油压
10、回油泡沫多是由(D)引起的。
A:油温高 B:油温低 C:对轮中心不好 D:油质不良
三、填空题(10分)
1、汽轮机产生共振时的转速,叫做(临界转速)。
2、汽轮机油系统的主要作用为保证各轴承部位的(润滑)、(冷却)、(清洗)及防止(氧化)等。
3、我厂汽轮机使用的是()汽轮机油。
4、同步发电机并列的三个要素()、()、()。
5、我厂安全阀的型式是()安全阀。
四、问答题(40分)
1、什么叫热冲击?
答:所谓热冲击就是金属材料受到急剧的加热和冷却时,其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差,从而引起很大的冲击热应力,这种现象称为热冲击。
2、何为凝结水的过冷却?有何危害?
答:所谓凝结水的过冷却就是凝结水温度,低于汽轮机排汽的饱和温度由于凝结水的过冷却必须增加锅炉的燃料消耗,使发电厂的热经济性降低,此外,过冷却还会使凝结水中的含氧量增加,加剧了热力设备和管道的腐蚀,降低了运行的安全性。
3、机启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上下缸的温差?
答:汽轮机汽缸上下存在温差,将引起汽缸的变形。上下缸温度通常是上缸高于下缸,引起汽缸向上拱起,发生热翘曲变形,俗称“猫拱背”。汽缸的这种变形使下缸底部径向动静间隙减小甚至消失,造成动静部分摩擦,尤其当转子存在热弯曲时,动静部分摩擦的危险更大。
上下缸温差是监视和控制汽缸热翘曲变形的指标。大型汽轮机高压转子一般是整段的,轴封部分在轴体上车旋加工而成,一旦发生摩擦就会引起大轴弯曲发生振动,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永久变形。汽缸上下温差过大,是造成大轴弯曲的初始原因,因此汽轮机启动时,一定要限制上下缸的温差。
五:论述题(20分)
1、汽轮全厂失电跳停时,中控和现场应如何进行应对操作?
答:全厂失电跳停时,中控和现场应做如下操作:
中控:首先手动关闭201V、211V、212V,防止蒸汽直接冲入凝汽器,等待电源恢复;与现场保持联系,当电源恢复时(需确认电源是应急电源还是市电电源),首先对锅炉进出口挡板进行操作,打开361V、461V、2606V泄压;观察各部位温度及水位情况。
市电正式恢复时,依照操作规程对辅机按顺序进行起动;注意起动循环冷却水泵时,在开启出口阀门时,需事先确认凝汽器内温度,如太高,等其自然冷却后再通冷却水;在向锅炉补水时,不可盲目急剧地补水,需缓慢进行。
现场:紧急关闭主蒸汽及混汽手动切断阀2001V、2101V、2121V;打开真空破坏阀1905V;确认事故油泵是否已经自动起动供油;手动对汽轮机进行盘车(以保证5Min转子盘车180°为目标)。与总降联系确认失电故障原因以确定是否联系启用应急电源;如启动应急电源,应按操作规程按顺序进行操作,并注意所开启设备的容量不要超过应急电源规定容量。当市电正式恢复后,对应急电源作倒闸操作,恢复向MCC正式供电,通知中控开启辅机设备,开启过程中应与中控紧密联系,确认各部位、各设备及联络管线有无异常、损坏情况。
2、叙述从锅炉上完水到带负荷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