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4团盐碱地工作评估报告word
农十四师二二四团盐碱地治理项目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单位:新疆建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工 作 评 估 报 告
****年**月**日
工程项目名称:农十四师二二四团盐碱地治理项目,由和田开元建 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经过精心组织施工,合同内的工程内容
已全部完成,达到竣工验收条件,下面就工程的施工情况向各位领导 做以下汇报: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224团盐碱地治理项目
工程地址:224团
建设单位:和田开元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新疆建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建筑面积:
工程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2)工程特点
工程建设地点位农十四师二二四团,机井10眼,排水管道7.6km输变电线路6.76km
二、评估依据
(1)《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176—1996。
(6)《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49.1-88、SDJ249-91、SL38-92。
(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8)《水利水电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11)《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1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1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14)《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5)《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230—98(16)《水工砼施工规范》SDJ207-82。
(17)《水工砼试验规程》SD105-82。(1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19)《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规范》SL-2003。
三、对预验收提出的质量整改问题的消项情况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整改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存在回填质量不符要求等质量问题,经监理机构采取口头指正、工程例会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形式,由施工单位当场整改或限期整改,并经监理复查合格,监理机构消项。
四、质量评估意见
施工中发生过的质量事故、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结果 在施工全过程中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作为一般性的质量问题(包括常见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有发生,这些问题通过自查、自检进行整改处理,达到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为:合格。承包单位在质量目标定位:确保优良、创市优工程。在投入上以确保优良,创优工程的目标进行安排的。
监理单位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情况评估,认为该工程达到了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要求,单位工程预验收合格。
五,感观和使用功能质量评估
基础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顺直,整齐;井壁内外平整符合规范要求,管线埋深符合要求;接地极符合设计要求。护坡符合设计要求。
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为:合格。承包单位在质量目标定位:确保优良、创市优工程。在投入上以确保优良,创优工程的目标进行安排的。
监理单位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收情况评估,认为该工程达到了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要求,单位工程预验收合格。
六、对预验收提出的质量整改问题的消项情况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整改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存在回填质量不符要求等质量问题,经监理机构采取口头指正、工程例会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形式,由施工单位当场整改或限期整改,并经监理复查合格,监理机构消项。
七、评估结论
综合以上各方面情况,根据GB50300-2001,本工程主体分部各分项质量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观感质量合格。
新疆建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第二篇: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
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
汇报材料
中共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十一月三日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某某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某某县基本概况
某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6715.4平方千米,辖11个乡、2个镇、297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现有耕地86万亩,林地198万亩,待开垦土地361.3万亩,宜林宜牧荒滩361.3万亩。盛产棉花、小麦、玉米、某某瓜、酸梅、西梅、红枣等,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某某县地处克孜河下游,“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现象十分明显。全县2009大河来水量7.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26亿立方米,2009提取地下水1.8亿立方米。某某县共有干、支、斗、农四级渠道8014公里,其中,已防渗长度为259公里,主要以塑膜草皮防渗为主,防渗率仅为3%。全县现有干、支、斗三级排碱渠1360公里,已清淤开挖200公里,占现有总排渠的14%。可正常使用的抗旱机井1785眼,灌溉水的利用率为41%。
三、盐碱地治理情况
(一)盐碱地现状。我县地势低洼平坦,地表水下渗严重、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深在1-3米,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高,全县115万灌溉面积中有90%不同程度的出现盐渍化,盐渍化总面积103.81万亩。以克孜河为界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53.3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3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11.56万亩、轻盐渍化面积41.51万亩;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30.6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7万亩、中盐渍化面积6.65万亩、轻盐渍化面积23.86万亩;下游灌区盐渍化面积19.75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4.28万亩、轻盐渍化面积15.36万亩。土地盐渍化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大量减产,造成土地沙化。
(二)土壤盐渍化成因。一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某某县地处喀什、疏勒、疏附、阿图什等县市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排水出路,加之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使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土壤表层积聚。流域内的河水在汇集过程中溶解山区及土壤中的可融盐顺水流入耕地。灌区土层下没有良好的透水层,地下水径流缓慢,再加上地势平坦,水平径流基本停滞,灌区水实际处于垂直循环状况,因而形成了积盐环境。二是灌溉技术落后。某某县现有灌区采用常规地面灌水技术,以畦灌为主,一般以1亩为一个灌水单元,且土地平整度不够,虽然近几年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但由于财力和技术力量等原因,大多数土地仍不平整,导致灌水不均匀,灌水量较大且低处积水高处积盐。三是渠道渗漏严重。由于防渗形式多为塑膜草皮防渗,防渗率低,渠系渗漏大。灌溉定额的偏高和渠道渗漏严重,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四是排水渠系不完善某某县骨干排水网已初步形成,但是支、斗、农三级排水渠的建设数量较少,供排水系统不配套。一些骨干排水渠由于配套工程不到位,加之缺乏资金及时清淤,造成排水渠淤堵,排水不畅通。
(三)盐碱地造成的危害。一是盐碱地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主要表现为:土壤保墒能力差,土壤中胶体Na+含量高,透水性差,土壤脱盐困难,土壤中有效水含量低,对作物的供
水能力差。土壤中PH值高,碳酸钙含量高,使土壤中的磷易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对锌、锰、铁等元素同样有降低有效性的作用。土壤有机质降低,在洗盐排水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氮素损失严重。二是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条件变差。土壤微生物活动受盐碱抑制,致使固氮菌不断减少,氨化作用微弱,由于营养物质大幅减少导致作物减产。碱土中的溶液浓度过高,使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离子的能力降低,非营养离子进入作物,打乱了作物体内正常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引起可溶性盐离子在作物体内积聚,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根据统计,轻盐渍化可造成作物减产10~20%,中盐渍化减产可达20%以上,重盐渍化作物产量仅达到一般农田产量的50%。三是盐碱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盐碱化土壤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严重盐碱化土地被迫弃耕,由于缺少植被发育,造成土表裸露不断沙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四)盐碱地改良的必要性。一是盐碱地改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某某县成为喀什噶尔河流域的水、盐汇集中心区。在现有的排水工程中,能用的斗、农两级排水沟数量极少,干、支排水沟深度又达不到输水要求,使得排水工程目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大部分干、支排水沟成为灌溉的退水渠道,加速了排水渠的坍塌,从而抬高了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妨碍了地下水的排泄,加重了大片农田的盐渍化程度,全县盐碱性耕地面积已达90%左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盐碱地改良是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是喀什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县,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土地增产提高收入。盐碱地改良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若不采取改良措施,随着盐碱化的日趋加重,保持现有的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也将遭遇很大困难。三是盐碱地改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5%,盐碱化严重程度与其它县比较十分突出,进行盐碱地改良,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于维护县域社会稳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五)盐碱地治理的措施。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地下水位。建立明沟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在灌水洗盐期,造成洗盐排水的条件,加强洗盐效果;在洗盐后,改变毛管上升条件,造成切断土壤盐分来源,防止土壤返盐,巩固洗盐效果。二是淡化地下水满足作物对地下水含盐量的要求,地下水矿化度小于3g/L。三是把土壤含盐量降低到2.5g/kg以下。
盐碱地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排水措施。目前,我县采用工程排水措施主要有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两种:其中水平排水为明沟排水,垂直排水为竖井排水。水平排水主要分干、支、斗、农四级排水渠道,排水网络是否完善是影响排水工程控制地下水位、抵制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我县支、斗、农三级排水渠道也有一定程度的建设,但数量不多,排水作用不明显,有待完善。近几年,某某县利用竖井排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有效的降低了地下水埋深,浅水井与大河水以1:3比例混灌,不仅为土壤脱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为枯水年提供有效灌溉水量,缓解了灌溉矛盾。二是灌溉措施。目前我县采用标准沟、畦灌、高效节水,按计划定额灌溉,在田间灌水的全过程中控制各种水量损失;加强渠系防渗,避免跑、冒、滴、漏,防止产生深层渗漏,控制地下水的垂直补给来源。采用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盐碱地,根据经验,表层土壤含盐量为2.5~6g/kg(轻度盐碱区)和12%~20g/kg(重度盐碱区),必须在非灌溉期集中灌水洗盐。洗盐季节应安排在农作物收割之后的 9月份,洗盐之后进入冬季,蒸发量小,根据我县灌区经验,在重度盐碱土地区,粘土为300~450m3/亩,壤土为200~250m3/亩。三是农艺措施。我县盐碱地改良的采用农艺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平整、土壤耕作、土壤培肥技术。平整使土地田面土壤表层盐分脱盐均匀,改变毛管水上升条件,防止局部积盐。通过耕翻、耕地、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
状态和耕层构造,达到促进土壤脱盐,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在土壤培肥措施中,我县主要采用“配沙增肥”的方法,主要是在秋收后发动群众对白地进行配沙和增施农家肥。四是生物措施。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经济林以及生态林,林带的营造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变了毛细管上升作用,减弱了地面和蒸发强度,起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木材、燃料、饲料、肥料,促进生产,增加效益。
(六)盐碱地改良治理情况。我县盐碱地改良工程主要以排水为主,现有排水干渠八条,总长度542公里,排水支渠845.5公里。八条排水干渠分别为:阿巴霍加干排、恰依拉干排、喀伽公路南排干、喀—伽干排、艾木达瓦提干排、克孜勒苏干排、阿伽干排、“九三”干排。除恰依拉干排与艾木达瓦提干排外,其他六条已于近年通过世行项目资金清淤改造完毕,恰依拉干排与艾木达瓦提干排目前淤积严重,急需清淤改造。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动员各方力量对盐碱地展开了治理。
一是加大新建、清淤、改造排水沟的力度,保障排水出路。自2001年以来,通过自筹、世行贷款、以工代赈、财政扶贫等资金2487.2万元共清淤干排6条、346.3公里,支、斗排渠14条、176.5公里。先后对阿巴霍加干排、喀伽公路南排干、阿伽干排、喀伽干排、九三干排、克孜勒苏干排、艾木达瓦提干排下游段、桑支排、苏里坦艾日克支排进行了清淤改造,基本实现骨干排水工程的畅通。
二是加大灌排两用机井建设力度,降低地下水位。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到盐碱地改良工作中,积极鼓励乡、村两级集体,农民,个体户出资新建浅水机井。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建设浅水机井621眼,累计提取地下水约1.6亿立方米,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根据2009年5月份喀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出具的《某某县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报告》,2006年以前我县地下水埋深涨落幅度比较平稳,2006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出现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变幅为89cm。
三是提高渠道水利用率,加大防渗配套力度。通过每年对一至两条主干、支渠进行防渗,逐步提高渠系防渗率,减少地下水补给。通过近几年对部分干、支渠道采取塑膜草皮防渗,我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1998年的0.39提高到2009年的0.46。
四是加强田间节水,实施定额灌溉,改变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在上游灌区实行定额灌溉,在下游灌区加大排水力度,形成“上控下排”格局。自实施定额灌溉以来,通过加强田间灌溉管理亩毛灌定额由1200m3/亩降至目前970m3/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目前我县累计实施高效节水面积4.09万亩。灌水定额的降低,农田垂直下渗水量大幅减少,从而使因地下水位抬升造成的盐碱化得到有效遏制。
五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平整度,同时进行渠系合并,加大正规条田建设力度,有效减少盐渍化耕地面积。针对我县条田标准化程度底,地块零乱的现状,我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每年中、低产田改造、条田规划速度不低于5万亩,将低产田改造列入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自“十一五”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万亩,标准化条田由2005年占总耕地面积的30%提高到50%以上。
六是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着力发挥水政监察职能,加强宣传引导,严厉处罚破坏盐碱地治理工程行为。
(七)盐碱地改良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我县完成了县级排水规划和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卧里托格拉克乡、古勒鲁克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盐碱地改良利用可研报告,均已通过地区评审和自治区水利部门技术评审。
(八)盐碱地改良试点工作
我县作为全疆盐碱地治理八个试点县之一,积极开展了盐碱地改良试点项目,该项目位于铁
日木乡3、6、7村,距县城3公里,项目区总面积9000亩,其中:盐渍化耕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3。项目总投资320万元。该项目实施前由于地下水埋深1~2.0m左右,排水不畅,常年沉积,土壤次生盐碱化相当严重,在我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该项目一、二、三期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毕,通过采取排水沟开挖、土地平整、竖井排水、和化学药剂改良等综合改良措施,试点区盐碱改良效果显著。项目区土壤含盐量由改良前的平均34.9g/kg下降到
9.4g/kg;地下水埋深由改良前的平均1.0~1.6米下降到2~2.8米;地下水全盐量由4.23~
1.93g/L下降到2.4~1.1g/L;小麦、棉花、玉米产量较改良前分别增产14.4%、28.9%、20.0%。试点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为我县盐碱地治理、排水技术改造积累了经验,为盐碱地治理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资金短缺仍是盐碱地改良的主要矛盾。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盐碱地改良前期项目编制,部分项目也已通过了上级水利部门的审查,但立项少。即使建成的排水工程也因缺少必要的运行管理费,使得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维护,而逐渐变得排而不畅。加之近年来抗旱形势严峻,大量的水利资金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影响了其它基本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议上级部门能否考虑在盐碱地改良方面予以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是目前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对盐碱地改良项目资金偏少,且零星分散,工程效益不明显,无法实现骨干工程建设。建议上级部门对水利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建立专项资金渠道,形成资金集中优势,对排碱骨干工程进行系统性建设,并形成盐碱地治理建设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三是缺乏灌区监测体系。要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灌区水文、土壤监测体系制度,监测并掌握灌区内土壤水盐剖面分布及变化特征、灌区内盐分运动规律、灌区内水量平衡及水分转化、对农业的影响或效益等,为灌区盐碱地治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五、近期及2010年盐碱地改良的目标和计划
按照排水分区,某某县可分为三个排域:阿巴霍加排域、阿伽排域、九三排域,根据《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报告》的规划,工程总投资45527.56万元,其中清淤总干排3条、长度198公里,改建干排5条、长度164.5公里,新建、改建支排108条、长度918.4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1892座(不含斗、农排)。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近几年内没有能力将三个排域全部实施改良治理。近期我县将盐碱地改良工作重点放在九三排域,同时对阿巴霍加排域、阿伽排域的骨干排水网进行维修清淤。目前我县已在九三排域,即:卧里托格拉克乡、古勒鲁克乡分别做了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九三排域盐碱地治理总投资为12685.78万元,其中干排清淤64.1公里,新建支排25条、长度158公里,改建支排21条、长度198.1公里,新建斗排210条、长度213.55公里,新建农排1274条、长度677.2公里,配套建筑物2167座。
第三篇:团学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科学学院团学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学校对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统一领导部署,结合我院实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后,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征集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学院团学方面的工作加以总结梳理,凝炼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初步制定了一些对策。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问题现状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随着学院工作实际的不断变
化,学生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团学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经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培养和考研就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2、调研情况
我们在5月19日组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老师带领学生干部对团委学生会的各部进行调研,充分征集和吸纳好的建议,撰写此份调研报告进行如下总结。
二、主要问题
1、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经费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组织策划活动时统筹安排得不够完善,有时会出现时间、活动场所等方面的冲突。另一方面,学院活动等方
面的经费比较紧缺,活动的创新性和质量有待提高等。
2、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从学院学生的学习实际中发现,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对待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很少结合自身专业进行科研,也很少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等。
3、学生培养和考研就业方面。结合我院自身专业设置,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和教育学两个专业,在中小学没有相对应的学科。加上当今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的影响,考研尤其是就业压力特别大,广大学生对设置第二学位的反应比较强,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低年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联系的不够紧密,实践能力不强。
4、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面对当今严重的考研就业压力,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师资少却面临着为全校两万多名学生服务的现状。我院作为全校唯一一个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学院,其专业优势发挥得不够凸显。
5、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社团在建设和发展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对社团的管理出现了多层交叉管理的问题。在开展一些活动时,有时会出现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6、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方面。现有的综合测评、学生干部工作管理、评优评先等制度不够完善,学生意见较大,不能适应学院现有的在实际情况。
三、原因分析
1、学院活动多且比较杂,时间往往也很集中,导致了有些活动在时间、场地、观众等方面出现冲突。在考虑保证活动的量的基础上没有充分保证活动的质,有些活动在创新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院团学工作方面经费少,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无法满足正常的活动开支,也束缚了一些活动的创新性和质的提高。
2、关于学生科研创新方面,学院在宣传力度、氛围营造、支持力度、人员配备、专题培训等方面做的不够好。学院之间的交流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下的力度不够,目前主要进行的是少数学生的“精英化”教育,开展的广度不够,还不能满足最广大的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受限。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对专业课的学习努力程度和兴趣培养有待提高。
3、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还不够完善,关于考研就业方面的指导较少,对低年级学生的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所学专业理论的实践平台等。
4、面对当今严峻的考研就业形势,学生出现焦虑、缺乏方向感等问题,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现有的软硬件环境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同时,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较为乏缺。
5、社团方面出现了校团委、社联、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等多头领导,使得有些简单问题出现复杂化的局面,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社团的自主权受到了一些限制,社团管理定位的清晰度有待加强。
6、随着学院工作实际的不断变化发展,已有的一些学生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和满足现在的工作实际,且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四、对策建议
1、关于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经费问题的建议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树立清晰的方向目标意识,从整体上统筹把握学生工作的全局,坚持明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搞好创新,在保证质的基础上增加活动的量。在举行活动之前协调好各种关系,责任进一步明确化。积极利用和发挥广大学生的优势,走出校园,通过与工商企业协商等获得更多的赞助,以便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
2、关于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问题的建议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研创新的鼓励、支持力度,全面展开,引导最广大学生积极进行科研创新。学院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氛围营造,做好师资配备和导师专题辅导工作,真正从师资力量、项目经费等方面进行支持。不同院系之间可以充分自身优势,联合起来把学生的科
研创新活动做大做强。
3、关于学生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的建议
做好开设第二学位的各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对广大学生加强考研就业方面的指导,对低年级学生的规划做好指导,通过多种渠道为广大学生提供较好的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关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建议
进一步优化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软硬两方面环境,充实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我院心理学专业的优势,为广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要采取个别谈话、开座谈会、举行课内外活动等方式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同学们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5、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精简社团的领导,采取妥当的方法改变多头领导的问题,为提高其效率提供便利的条件。下放社团在某些方面的自主权,清晰对社团管理的定位问题,做好对社团的引导、鼓励、支持和协助,凸显学院特和社团的特色。
6、关于学生工作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议
修订完善综合测评、学生干部工作管理、评优评先等管理制度,广泛征集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同学的利益,调动大家的积极
性,在为集体做贡献的同时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我们经过分析、讨论等总结出来的调研报告。我们坚信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我院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取以上正确措施,一定能够实现我院团学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篇:盐碱地种植竹柳可行性报告
盐碱地种植竹柳
可
行
性
分
析
报
告
****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盐碱地开发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对盐碱地进行植被恢复和开发利用是世界相关国家和机构非常关注的热点。各方面专家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后,认为碱地不仅可以治理,而且是再生的可利用的资源。
中国地域广大,气候多样,盐碱土的分布几乎遍布全国。据研究,现代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93.3万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4486.7万hm2,潜在盐渍化土壤为1733.3万hm2,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由于盐渍土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大致按类型可将中国盐渍土分为:滨海盐土与滩涂,黄淮海平原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土和碱土,半漠境内陆盐土和青新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5大片。各地不但面积有别,而且盐分组成与成因也颇为不同。从区域上一般分为5个区。
(1)
西北内陆盐碱区。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100~300mm,地下水位3~10m,部分地区1~2m,地下水矿化度3~5g/L,最高达10g/L;主要盐分是Cl-、SO42-,盐分含量1%~4%,表层土壤可高达20%。
(2)
黄河中游半干旱盐碱区。包括青海、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以及陕西、山西的河谷平原。该区地形复杂,干旱,多风,年降雨量150~400mm,排水条件差。盐碱土在黄河冲积平原和黄土高原呈带状分布。
(3)
黄淮海平原干旱半干旱洼地盐碱区。包括黄河下游,海河平原,黄淮平原,地跨京津冀鲁豫以及皖北、苏北平原。该区降雨量由北向南从400mm
递增到800mm,约有70%的年降水集中在6~9月。地下水位1~3m,地下水矿化度2~5g/L,最高达10g/L;主要盐分是Cl-、SO42-和CO32
-。
(4)
东北半湿润半干旱低洼盐碱区。包括松嫩平原,辽西盆地,三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地区。该区年降雨量500~700mm,地下水位2m,矿化度2~5g/L,最高达10g/L;盐分含量通常低于0.3%,主要盐分是CO32
-和HCO3-。
(5)
沿海半湿润盐碱区。包括华东、华南及江北沿海地区,该区主要属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由北向南从600mm递增到1000mm,地下水位0.5~2.5m,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g/L,最高达50g/L,盐分含量一般在0.4%以上,主要盐分是Cl-。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注重盐碱地的治理利用,目前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由于我国盐碱地面积大,且一直存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不断有新的盐碱地产生,故至今仍有极大面积的盐碱地亟待治理开发和利用。
二、竹柳植物简介
竹柳为杨柳科中一个杂交生柳树新品种,落叶乔木,树体通直,可高达几十米,中央领导杆明显,顶端生长优势强,侧枝较少,且分枝夹角小,一般在30℃-45℃之间,枝条全部向上生长,生长中心不受到抑制时,树体下部侧枝发的较少,生长量很小,长势较旺的侧枝主要集中在树体顶部的1/3处,稀疏但层次感明显,随着侧枝的生长,远处看竹柳的树冠像冠窄小的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的树冠,非常适合密植;竹柳的叶片互生,比较厚,叶型规则对称,顶尖略带弯曲,除中间主叶脉,其它叶脉不明显,边缘有轻微锯齿状,叶柄短,大叶龄叶片两侧有两片小托叶,叶正面浓绿,叶背灰白,叶子的大小与叶龄,着生部位成正相关,一般叶宽2.5cm左右,叶长15cm左右,主枝上的成熟叶片,最大的叶宽4cm.叶长20
cm,茎节一般在3cm--5cm之间,一年苗主茎可着生100多个叶片,高度达3米-5米,竹柳的根系发达,毛根较多,主要在地表
1m以上水平分布,吸收能力非常强,主根延伸的较深,主要起固定树体的作用。
三、盐碱地种植竹柳的优势
竹柳是利用多元遗传种质材料通过高新技术复合杂交的柳树新品种,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具备柳树所有优良特性,而且比其它柳树新品种更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材质好的特征,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是当前大力营造人工速成森林的最佳树种之一,栽培经济效益非常高。
1、竹柳具有良好的耐盐碱能力
我国个盐碱地区域其土壤含盐量有所差别除西北内陆含盐量普遍在1%-4%以为,其他分布区域大多含盐量在1.5%以内;pH
值通常在10以内,呈强碱性反应。这是制约盐碱地土地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经内陆滨海等地实地取土进行竹柳耐盐碱性栽培试验数据表明,若树木的耐盐极限以树木受到盐碱的抑制,直至濒死时的土壤含盐量来衡量,试验可确定竹柳可在含盐量2.0%,Ph10.4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若从树木生长中的各个生理指标和对照相比不受明显抑制来衡量,试验可确定竹柳可在含盐1.5%,Ph10.4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由此来看,大多数盐碱地区土壤PH值对竹柳的正常生长不会产生影响,其盐含量在竹柳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若从追求快速生长的目标出发,在种植时应选择盐含量1.5%以下的土地。
2、竹柳速生性好,收效高
作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干材,使之早成材,多成材,成好材。而竹柳正具备这些基本条件:速生、丰产、优质。
(1)速生性
竹柳作为一个新的柳树新品种,从小苗生长一个月以后,明显看出不断加速的快速生长;与一般速生柳和普通柳树相比,竹柳生长更
快,生物量大,出材产量高。在立地条件适宜,水、肥等管理条件好的情况时,1年生树生长高达2-4米,地径2-3公分以上。人工营造周期短,不蹲苗,5-6年即可进行超短期轮伐或齐伐,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左右,胸径20公分左右,材积0.3立方米左右。
(2)丰产性
竹柳丰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一定时间内群体的生产力上,在单位面积上获得较高的木材产量。与普通柳树相比,竹柳不但具有速生的特性,而且还具有高度密植的优点,主要是由于竹柳有中央领导干,如同高大的杨树、水杉,侧枝相对较少,且分支夹角小向上,侧枝分支点高度高于3米以上,顶端生长优势非常强,树冠窄小的像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因此栽种时每亩栽培苗株数多,土地利用率高,种植竹柳的经济效益至少是栽培其它速生品种的5倍以上,如速生杨大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36株/亩,竹柳大径标准种植模式300株/亩,速生杨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8株/亩,竹柳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00株/亩;超短期轮伐种植,每亩可种2000株;因此竹柳不仅能够速生还能够丰产。
(3)优质性
虽然竹柳速生林的培育目标不同,竹柳木材品质好,竹柳木材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比野生的桦木和杨树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且木质细密均匀,不空心、不黑心,从边到心色度洁白,未漂白前,自然白度达50-60%,且木材得浆率高(90-95%),纤维柔软,高织力强,因而所产的木浆质量高,且原料耗损低,用碱量低(仅为4%),加工温度低,压力低,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污染负荷。且经权威部门检测,竹柳其纤维长度、宽度、粗度以及纤维分布频率、细小纤维百分比含量、细胞壁厚度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优良,同类指标优于其他当前常用速生林树种。
3、竹柳适生性强,实地种植情况表明,(1)竹柳耐寒耐热,零下35度的低温环境不影响其存活,零下20度以内完全可以正常生长,高温环境下,35度以下可以正常生长,40度左右完全不影响其存活。从我国盐碱地分布区域来看,大多数盐碱地分布其极端气温均在零下35度至40度之间,属于竹柳合适生长的气候条件。(2)竹柳喜涝耐旱,竹柳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且在长期浅水浸泡或深水淹2个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存活。
四、盐碱地种植竹柳投资预算
在盐碱地种植竹柳,土地租赁费用相对较低,每亩地土地租金按每年200元计算;每亩每年需要人工日常管护投入40元;竹柳喜水,应根据实际种植情况进行人工灌溉,在此处按照普通灌溉量计算,每亩地用1千瓦的水泵浇灌20小时,一年3次,每度电0.6元,每年投入约36元;防病每亩每年施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各100g/次共4次,约需20元;防虫采用石硫合剂,每亩需用原液250g,一年2次,每公斤原液成本约1.5元,一年共需0.75元。
第一年还需投入种苗,按栽培竹柳种苗和竹柳种条插段市场平均价3元计算,1亩地种植种苗300株,共需投入900元;盐碱地区合理的平田整地及深耕可以有效的避免盐碱化加剧同时可以改善土壤,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项目中采用机器整地费用按照每亩50元;定植种苗用工每人每天定植3亩地,日工资50元,平均每亩投入17元。
种植前2年,苗木相对较小,采用适当除草措施,每年每亩施用精稳杀得15%乳油2次,130ml/次。精稳杀得32元/L,故前两年每年除草需
投入4.2元。
肥料除定植当年施用的底肥外,每年应适当追肥,且大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有机肥可以较好的改善土壤盐碱度,增加植物的抗盐碱能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合理选用有机肥施用。第一年施用底肥(有机肥)1kg/株,追肥尿素0.15kg/株,有机肥0.3元/kg,尿素1.6元/kg,一亩地第一年需肥料投入共162元。第二年追肥两次,第一次追施有机肥1kg/株,第二次追肥尿素0.2kg/株,1亩共需投入186元。第三年追肥(60kg尿素+10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亩,磷酸一铵3.5元/kg,硫酸钾4.2元/kg,1亩共需投入173元。第四年及第五年追肥(60kg尿素+20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株,1亩共需投入208元。
竹柳每亩地的投资成本(按每亩地300株计算)
投入
土地租金
整地
种苗每株3元)
定植
管护
肥料
灌溉
除草
防病虫
当年合计
第一年
200
900
162
4.2
20.75
1429.95
第二年
200
186
4.2
20.75
486.95
第三年
200
173
20.75
469.75
第四年
200
208
20.75
504.75
第五年
200
208
20.75
504.75
合计
3396.15
按平均成材时间5年计算每亩地共需投入3396.15元,其中第一年需投入1429.95元。如建设一个面积100亩的种植基地,第一年投入约14.3万元,之后每年分别投入4.87万元、4.7万元、5.05万元、5.05万元,至5年成材共需投入约34万元。
五、盐碱地种植竹柳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竹柳由于其树冠窄小,种植密度比现在一般的速生树种要大得多,收获大径材每亩地可种植300株,平均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左右,且正材比例高,胸径20公分以上,材积0.3立方米左右。而08年上半年我国普通原木每立方米市场价格,北方为900元左右,南方为1200-1400元。考虑到目前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在此效益计算中,单株5年材积按照0.25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米价格按800元计算,一亩地可收益60000元。而5年每亩地投入约3396.15元,故每亩地净收入为56603元,平均每亩地年利润11320元。其栽培投资回报率大约为1:16。即只按出售原木计算,不计加工后的增值,投资1元钱的培育成本,可获得大约16元的收益。
由此计算,如如建设一个面积100亩的种植基地,至5年成材共需投入约34万元。其5年纯收益600万元,平均每年收益120万元。净利润5年共566万元,平均每年113.2万元。可见其经济效益回报十分可观。
2、生态效益
实践经验以及实验测试证明在盐碱地种植林木作物可以缓解土地盐碱程度。合理的平田整地可以避免盐分向高处集中形成盐斑,同时可以破除盐碱化土结皮。耕作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透水透气性,改良土壤性状,减少土壤毛管空隙导致的毛管盐水上升现象,降低盐分危害有效的抑制土壤盐碱情况的加剧,起到控制作用。灌溉的同时结合非盐碱水源可以达到以水洗盐、排盐的效果。另外合理的施用有机肥,对导致土壤盐碱化的离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巩固提高土壤改良效果。而竹柳覆盖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水平降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吸收深层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有效避免并降低了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表土盐碱化。
因此盐碱地区合理进行竹柳种植项目,是对盐碱地的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有利于土壤盐碱情况的改善。只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原则,遵守自然经济规律,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开发利用,必将有利于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
3、潜在碳汇效益
目前,由发达国家出资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额外减排量的“碳汇交易”机制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由于森林、湿地等可以快速、大量地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林业资产的CO2负排放,未来企业有机会通过出售排放权就可以直接获得投资收益。有关资料表明人工林每生长1立方米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每立方米木材折合含碳量约0.25吨。竹柳每亩地种植300株,3年左右就可枝繁叶茂,5-6年采伐时单株材积0.3立方米左右,一亩地可产约90立方米,含碳量90×0.25=22.5吨。按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碳价格是10美元/吨,每亩竹柳碳汇收益有225美元,约合人民币1575元。如果在这方面成功操作,大面积营造竹柳丰产林,在不砍伐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可观的碳汇收益,真正实现林业投资的保值增值特性。
六、前景展望
由上面分析可知,一方面,我国盐碱滩涂土地资源丰富,多达6.6亿亩,对于土地资源严重短缺、需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我国来说,这6.6亿亩盐碱滩涂土地,如果能种植耐盐碱作物,将是十分重大的民生大计;另一方面,在盐碱地区种植竹柳有其独特的优势因素,且具有非常高的效益回报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竹柳美好市场前景的刺激下,盐碱地种植竹柳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五篇:教科研工作评估报告
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从学校的角度看,教科研是学校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起点,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学校教育品味,打造教育品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做好本校教育科研的宣传发动工作,推动本校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2、组织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实施、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及评奖,指导本校课题承担者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为研究工作良好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3、组织校内教师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吸收、运用、推广优秀教科研成果并尽快将其转化为教育效益。
根据本次评估的情况来看,城区各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均开展的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成绩:
1、教师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性高,教学模式各具特色。
在新课改以及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要求下,各学校结合区教研室提出的“主体、互动、生成、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发展理念,积极探究适合本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北岭小学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下站小学的《协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和上站小学的《246+X教学模式》最具代表性。
模式的完善和创新,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兼顾“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教的更有目的,学生学的更加充分,课堂变得更具有实效性。教师在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指导下,更加关注于组织学生如何自主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展示,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体,进而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2、学校课题研究已趋常态化,教学成果显著。
评估过程中了解到,针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各学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措施,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性、常态化的教学实践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个别学校还邀请课题研究方面的专家到校做讲座,帮助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规程,为教师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大部分学校申报并承担了省、市级教科研课题,承担科研课题后,学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事业心强,个人业务素质好的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分工明确,交流合作,使所承担课题均顺利结题。
所有学校均在校内组织开展“小课题”、“微课题”教科研活动。倡导“问题即课题,交流即研究”的理念,鼓励每个教师都争做研究型教师,在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心下移,以校级“小、微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为单位确立校级课题。这些课题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切合教学实际,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重实效。
二、不足:
1、少部分教师依旧认为教育科研是形式、是障碍、占用了自己大量时间,认为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利用网络凑几篇文章即可,教科研工作疲于应付。
2、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校级课题选题不恰当,校级课题研究过程不够规范,缺少过程性资料。
三、建议:
1、设立专门教科研机构,建立教育科研骨干队伍,真抓实干、学校领导带头搞科研。科研工作是一项理论性较强的专门工作,必须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总整体上做统筹规划,从局部和个体上组织、指导、督促、帮助开展科研工作。由各学校学科带头人组成教科研骨干队伍,搭建平台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领导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带动教师更加投入的参与教科研活动。
2、规范流程,注重过程。科研课题确定后,确定时间、内容、目标及负责人,参照省、市级科研课题的操作规程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校级课题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校级课题的研究过程,抓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研究环节,使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熟知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同时也方便了学校对课题的阶段性督促和检查。